教师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简介范例【汇集10篇】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教师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简介范例【汇集10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教师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简介【第一篇】
邻居家突发火灾,刘旭冒着生命危险奋不顾身冲进火场,与热心群众协力救出老人和孩子。他不仅是学生眼里的好老师,妻子眼里的好丈夫,父母眼中的好儿子,街坊眼里的好心人,更是见义勇为的“英雄教师”。
20xx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刘旭下班回家,看到邻居王某家二楼有浓烟冒出,窗户玻璃被高温炙烤而炸裂崩飞。“起火了!”刘旭一边朝着邻居家飞奔,一边向周围邻居大声呼救。
楼道间弥漫着滚滚浓烟,王某的两个孙子和80岁的老母亲被困在二楼家中。刘旭是第一次亲历火灾,即便如此,不顾凶猛火势和刺鼻浓烟,刘旭毅然俯身奔向二楼。金属门把手已烫得无法触碰,刘旭不得不破门而入,在火势凶猛、浓烟弥漫的屋子里摸索寻找两个孩子。
半分钟之后,刘旭找到了5岁大的女孩,此时孩子已经被呛得说不出话。小女孩意识到被救之后,用手指向弟弟所在的位置。刘旭左手抱着小女孩,右手支撑着在地上匍匐前进,好不容易才找到已经昏迷的.小男孩。
此时火势越来越大,刘旭有一种要窒息的感觉。他暗暗告诫自己:不能倒下,这里还有两个孩子!他一手搂着一个孩子,踉跄着走向门外。在孩子们被人接住的瞬间,刘旭才松了一口气,疲惫地倒在地上。参与救援的几名群众冲入火海将王某的老母亲救出火场,因为救援及时,两个孩子和老人都脱离了生命危险。
“我从未觉得自己是英雄,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挺身而出。”事。
教师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简介【第二篇】
xx,男,藏族,x自治区x地区加查县人。19xx年出生,大专文化。现任x地区建工总公司总经理、党总支副书记,x地区政协委员。xx在x自治区x地区建筑工程建材工业总公司工作28年来,先后担任瓦工、班组长、副队长、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务。不管工作职务怎么变化,xx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决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如一。
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诚实做人,诚信兴业,为企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坚持诚信从业。作为总经理,做到诚字当头,在班子成员中做到“四个互相四个不”,即:互相支持不争权,互相信任不怀疑,互相尊重不刁难,互相配合不推诿。他严格按照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要求自己,从不为自己谋取私利。他坚持实事求是,做任何事情都“公正、公平、公开”。从x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着力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不断开拓企业发展的空间。他不说空话,深入第一线抓生产。他坚持诚信兴业。在全体员工中普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把诚实守信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信守合同,严把产品质量,严格遵守法律和行业标准,远离假冒伪劣和欺诈,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促进了企业发展。20xx年,完成综合产值亿元,上缴税金1006万元,实现利润1082万元,职工月平均工资达2100元。他坚持诚信待人。尽心竭力为员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在日常的生产、工作中,他处处率先垂范,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他经常跋山涉水,奔赴施工现场慰问和看望一线员工,带去生活慰问品,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他常常慷慨解囊,在自己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拿出资金捐助给企业特困职工家庭。xx多次被评选为先进工作者、民族团结积极分子、优秀员等。
教师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简介【第三篇】
在百年名校x市一中美丽的校园里,有这样一位女教师。她年过五旬,担任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还兼任班主任和年级组长,繁重的工作中她没有抱怨,反而精神抖擞、干劲十足;她善于思考,勤于探索,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方法,所带高三毕业班和毕业年级连年创造出令人瞩目的成绩;她孜孜以求,厚积薄发,听她的课如沐春风,读她的文章启人心智,《x晚报》为她开设专栏“名师讲坛”,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她一头短发,慈爱,朴实,说起话来快言快语,做起事来雷厉风行。她,就是x市一中语文高级教师,现任高一2xxxx(14)班主任、高一年级组长李x老师。
“李老师是我们的贴心人。”学生说。
“把孩子放在李老师班上,我们放心。”家长说。
“李老师的敬业精神我们从心底里佩服。”同事说。
“拥有李老师这样的好老师,是我们学校的荣幸。”领导说。
口碑是传出来的,口碑更是在实际工作中做出来的。李x老师默默耕耘在他热爱的教育热土上,有太多感人的事迹值得我们传颂,有太多闪光的品质值得我们记取。
一、
爱是人类情感的完美体现,是事业成功的动力源泉。表现在教育中,爱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教师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李x老师自始至终在爱着她的学生,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毫无功利的爱,如同一个母亲对于自己的孩子,如同一位老农对于耕耘的土地。
1990年,她任教理科212班,班上有个男生x,是来自长城乡犁头嘴一个农家子弟。这是一个苦命的孩子,父亲病故,母亲患有精神病,家徒四壁的茅草房令人心酸,x的生活更是举步维艰。这也是一个坚强的孩子,他靠自己寒暑假打工来支付学费和生活费。然而,到了高三第二个学期的关键时刻,x已经没有办法坚持学习了。作为班主任的李老师得知消息后,偷偷帮他把学费、寄宿费等相关费用全部交好了。她只告诉x安心读书就是,终于,在李老师的无私帮助下,这个贫困的农民子弟顺利地读完了高中。
1997年,她任教的文科257班有个叫x的女生,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各方面都表现突出,是同年级学生的榜样。然而,老天爷似乎给她开了一个玩笑,在高三冲刺的关键时刻,她检查出有心脏病,需要动手术。手术中的整整5个小时,李老师一直守在医院,之后还送钱送物,帮助x度过了难关。后来,x不负众望,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
20xx年,她任教的文科9班,一位女生x患膀胱癌须手术,李老师不但自己捐出20xx元,还发动全班同学捐出5500元,为她手术的成功尽了一份心力。该生如愿考上了x师范大学。
这样的事例太多太多,李老师都认为极为平常,因为,对于学生的爱已化为她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李老师的爱感染了她的学生,掀起了更为广泛的爱心之潮。20xx年年底,东南亚大海啸令世人心惊胆战,李老师所带的年级正值高三,高考的紧张并没有阻挡她一以贯之的爱心行为。她及时组织全年级学生为东南亚海啸中的难民捐款,捐出的3665元在20xx年1月3日寄到了北京中国红十字会,成为x市第一笔捐出的东南亚海啸救灾款项。
李老师对学生付出的是慈母般的爱,同时,又是十分理智的爱。这种爱不局限为对学生无私的帮助,更多的表现在对学生的尊重与理解。这是一种更为恒久、更为深远的爱,她让学生沐浴着爱的阳光健康成长。
老师喜欢谁,不大喜欢谁,学生心里明镜一般,老师真诚地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学生心里都是有数的。李老师始终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在她眼中,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特长,每一个学生都是可爱的。
她爱学生表现在尊重学生上。尊重是人的高级需要,是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师生之间年龄、学识等都是有差距的,但师生之间的人格是平等的。老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诚恳相待,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行为和表现,只有尊重他们,学生才有被重视的自豪感,反过来,学生也会尊重老师。
她爱学生还要表现在信任学生上。她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独特的天赋,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有丰富的内心世界;相信每个学生都是要求积极向上,乐于接受美好事物的。老师相信他,就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有了自信心,学生才可能自强不息。相信学生,他们会产生成就感。
她爱学生更表现为她对学生的理解。李老师善于从了解学生个性特点方面入手去理解学生;她还尝试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立场去掌握学生的思想情感及行为表现,弄清学生所作所为的原因,抓住他发生偏差的源头,去寻找合情合理的解释。采取正确的教育策略,让学生有充分的自由活动时间自我发挥,快乐的生活。
这种快乐的感觉就是一种心理状态。李老师将这种快乐的心理状态传递给了她的学生,创造了一种和谐的教育环境。
学生心情愉快了。对学习的感觉就会不一样,学习的效果当然也就不一样了。
李老师的爱营造的是一种健康向上、和谐奋进的班级氛围。她以自己优良的品德、健康的心态、丰富的学识、幽默的语言去真诚地关心、热情地指导学生,自然会受到学生的赞扬和欣赏。师生之间有了和谐关系,“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就在潜移默化之间了。
二,
李x老师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她潜心教学,将自己的教育理念渗透在教学工作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已送高三毕业班11届,所带班级的升学率、特别是名牌大学的升学率居年级之首;她担任班主任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育人经验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坚持把培养学生优良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放在首位,注意抓班风班纪的建设,班级管理工作有特色,有成效,所带班级均被评为优秀集体;她担任年级组长,年级组老师自觉地紧紧团结在她的周围,大家拧成一股绳,向着一个个既定的目标奋斗,取得了一项项优异的成绩。
2xxxx届,她任高三文科9909班班主任,本科录取率高达98%,一个班考入北京上大学的就有13人。2xxxx届任高三理科2xxxx09班班主任,全班上重点本科线的30人,上一般本科线的18人,上线率高达%,本科录取率100%。
2xxxx届,她担任高三年级组长,在学校各级部门的领导下,带领高三的全体老师和同学,顶住压力,克服困难,创造了本科上线率%,录取率%的佳绩,夺取了高考胜利,为学校赢得了声誉。
李老师教育思想端正,组织能力很强,掌握了教育学、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她的才能在她的班主任工作中彰显。多年来,她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注意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关心集体中的每一个学生,从不歧视后进学生,善于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摸索出一套成功的经验。
如“学生干部的轮换制”,能大面积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如“坚持赏识教育,坚持正面教育”,能激发学生自信,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层次。
因此,她所带的班级均能做到思想品德好,学习兴趣浓,考纪严明,班风形成“文明、勤奋、健康”的特色。
李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取得的一系列成绩都是“责任”二字使然。正是这份高度的责任心,李老师一心扑在班级工作中,一心为学生谋求最大的发展。对教育事业的强烈责任感犹如一粒种子深植在李老师的心中,至今已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三、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首先老师就要有高素质。老师除了要有较高的道德水准和学识水平、较强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之外,还应表现在其他方面:比如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比如修身养性,以身作则;比如学会欣赏,宽以待人等等。李老师在这些方面都做得很好。
正因为对教师素质有了清晰的认识、深刻的理解,李老师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讲究教育艺术,注意提高自身修养,注重言传身教。
她清楚地意识到:当老师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时候,展示的已经不仅仅是某一个具体的人,讲述的也已经不仅仅是某一件具体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代表着一种神圣而崇高的力量和希望,学生坐在讲台下,愿意看到诚实守信,看到谦和宽容,看到关心爱护,看到善良纯洁,看到积极向上等等。学生仰视和佩服的是气质、是风度、是知识、是文化、是崇高的精神、是丰富的世界,所以,老师就应该是学生的榜样,让学生时时、处处看到精神的力量。因此,她要求自己不断学习,认真学习,学习新思想,学习新知识,学习新的思维方式,不断地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她的学习成果体现在她的课堂上,她对教材分析透彻,方法教授得当,学生喜欢听她的课;她的学习成果还体现在她的文章中,她的文章立意深刻、文采飞扬,发表在各级各类报刊上的文章是她智慧的积淀与展现。
面对取得的一项项成绩,面对同事朋友的交口称赞,李x老师平静如初,她将一如既往地耕耘在她钟爱的教育热土上,鞠躬尽瘁,无怨无悔。
教师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简介【第四篇】
xx,女,58岁,济南市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第四届山东省道德模范。
xx这位社区“管家婆婆”,以对群众的一片深情和敬业之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她的努力下,这个平方公里的小社区,拥有了17支社区文体活动队、13支志愿服务队、3支党员服务队、2个俱乐部,拥有自己的社区养老院、社区诚信就业促进会、知心畅语工作室;他们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上了中央电视台;他们组织的“金婚银婚夫妇重温庆典”活动,吸引了数千人参加。在她的努力下,这个拥有2744户、11400多名居民,困难住户多、下岗人员多、居民文化程度低的大社区,多年实现辖区居民零失业、计划生育零超生、群体性上访零案例。在她的努力下,这个修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嘈杂混乱的老社区,变成了环境整洁有序、居民归属感强、人们安居乐业的优美宜居家园,成为香港中文大学、山东大学等5所高校的.社会实践基地,吸引了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瑞典和香港、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工作专家来社区参观考察。
xx创造性地总结出以党建为龙头、以文化为灵魂、以服务为核心、以居民自治为方向的“四位一体工作法”。她狠抓社区党建,建立了流动党员联络站和在职党员活动站、党建工作联席会和党员议事会、党员责任区,组建了老党员环境卫生服务队、老党员治安巡逻队和在职党员互帮互助服务队,30多名党员与17个特困户结成帮扶对子,社区43位楼长、112位居民小组长中90%以上由党员担任,党员成为社区群众的标杆和依靠。她常年坚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成立了上善若水俱乐部、好妈妈俱乐部、青少年成长俱乐部,开展家庭教育课堂等系列讲座,让居民在教育中提高素质,懂得感恩奉献。她探索出“四议三评两公开”自治工作法,凡是社区重大事情,都要经过社区党委会提议、社区党员议事会商议、社区居民议事会建议、社区居民代表会议或居民代表大会决议四道程序,每季度、半年、一年组织党员群众对社区工作进行民主评议,评议结果向党员和群众公开,形成社区社务大家议、大家定、大家评的民主氛围,社区也被国家民政部确定为社区建设信息直报点。
xx的工作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她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20xx年还光荣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
教师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简介【第五篇】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今年95岁的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的一名战士,经历过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九死一生,屡建奇功,转业后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张富清把“功劳”尘封于“箱底”,连儿女都不知情。直到2018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其事迹被发现。
学习张富清无畏牺牲精神。张富清参加过数次激烈战斗,有的战况惨烈到“一夜之间换了八个连长”。每次战斗他都能冲锋在前,多次负伤不下火线,先后荣获两次“战斗英雄”、一次“人民功臣”等荣誉称号,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多次。张富清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革命军人,入党时就宣誓要永远听党的话,党指到哪里我就坚决打到哪里。”新时代的共产党员就要有张富清这种敢冲敢上、能冲能上,冲锋陷阵的战斗精神,面对困难与挑战、面对坎坷与荆棘,敢碰“硬钉子”,敢啃“硬骨头”,敢于说“行”、干则能“赢”。
学习张富清默默无闻工作精神。1955年,已是正连职军官的张富清,在其所在面临调整,需要去地方支援经济建设时,战功赫赫的张富清原本可以选择回老家陕西,但当听到“在湖北,恩施地区最艰苦,最缺乏人去建设”时,当即决定要到艰苦、困难的地方为党工作。这样在恩施最艰苦地方来凤,一待就是六十多年,把余生献给了来凤。党员干部当学习张富清面对“危难”主动“请缨”,主动“下到”最“需要”的地方工作;学习其扎根基层、奉献山区,默默无闻、勤勤恳恳,一心为公、一心为党、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
学习张富清无私奉献精神。张富清不但自己“下得去”,而且在国家困难之际让家属“下得来”。上世纪60年代,为给国家减轻负担,担任地区领导职务的张富清率先动员妻子从供销社的铁饭碗“下岗”,精简人员首先“向自己开刀”;张富清做白内障手术,面对医生给他推荐的7000多元到两万多元的晶体,他选择了跟普通病友一样只有3000多元的晶体。张富清说:“我90多岁了,不能再为国家作贡献了,为国家节约一点是一点。”党员干部当学习张富清这种大公无私、公而忘私、一心为公、克己奉公的牺牲奉献精神;学习他克勤克俭、艰苦朴素,一心报国、为国分忧的家国情怀,不忘初心、保持本色,不问前程、但行好事。
教师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简介【第六篇】
任xx是一位在大学工作的高级会计师,有一对“脑瘫”的双胞胎女儿。28年来,她一面工作,一面将女儿培养长大,还热心公益,创办爱心网站帮助更多残疾人家庭。她说,“母爱是一种本能,我并没有觉得自己很伟大,我只是平凡地、踏实地一步步走过来了而已。我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帮助女儿尽可能实现生活自理,让她们有尊严地快乐生活。”
平日里,任xx白天在外面上班,两个女儿就在家里“上班”。她们“上班”的任务就是健身,练习站立,锻炼腿部。她们要多活动,才能保证腿部不萎缩。如今,两个大姑娘能够自己独立站起来,可以扶着东西走路,还会穿衣服等简单的事情。
任xx曾有一个温馨的家,并生下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女儿:刘菲雅和刘莉雅,乳名是“大毛”和“小毛”。
不幸的是,1岁7个月时,菲雅和莉雅仍不会说话、不能站立和行走,经医院确诊为“痉挛型重度脑瘫”。这个无情的事实将这个家推入了痛苦的深渊。从此,任xx就带着一对女儿开始了艰辛又漫长的求医之路。3年多过去了,她的丈夫见一次次的治疗效果甚微,绝望到了极点,最终提出了离婚。
丈夫的离去无疑是又一次沉重的打击,痛苦、难堪、失落,使任xx的精神几近崩溃。但面对两个女儿无辜的眼神,任xx意识到,她是母亲,必须做她们的守护神,于是,重新振作起来的她勇敢地挑起了抚养、治疗、教育她们的重担,二十八年不离不弃。
为了能让女儿开口说话,任xx每天让她们看着自己的口型,然后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她们艰难地发音,渐渐地女儿的发音清晰了,能说很多话了。
为了让女儿受到教育,任xx一有空就教女儿学习。其中,教女儿写字是最难的,因为她们的手不灵活,数字“3”就写了半年才写会。如今,两个女孩不但能读书、写字、会简单的英语对话,还能熟练地操作电脑做一些简单的网络维护工作,并有了自己的博客。
为了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20xx年3月,任xx带着两个女儿参加一个网络家庭秀比赛,让她们懂得残疾人也有权利平等地参与社会活动。第一次面对电视台摄像镜头时,两个小姑娘吓得大哭,她鼓励女儿们要勇敢地面对别人异样的目光,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最终她们还是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为了让女儿站起来,任xx独自带着她们七上北京、两下广州求医问药。为了节省有限的治疗费,她每天坚持为女儿做4个多小时的康复训练。1995年女儿在北京动手术,她七天七夜没睡觉,一直守护在病房,帮她们翻身、接大小便,累了也只是趴在床边稍作休息。功夫不负有心人,20xx年她的大女儿终于站了起来!
常有人问任xx,这些年究竟是什么支撑着她。“是一个母亲的责任和义务让我坚持到今天。”任xx平静地说。她也知道,要孩子完全康复像健全人一样生活,那是不可能的。但只要有一点点的进步,只要她们能够站起来,能够比上一次多站一秒钟,她都会很开心。
这些年,任xx照顾孩子的同时,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20xx年3月,她凭着自己在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花费了很大的力气找资料,自费创办了湖南省第一个全方位为残疾人服务的网站——“xx雅爱心屋”。从创办网站的那一天起,每当有家长或残疾孩子求助时,她都会尽力帮忙,聘请康复专家为脑瘫患者及家庭提供免费康复咨询,组织脑瘫患者家长进行社区互助交流和培训,送康复资料给需要帮助的家庭,她还将别的脑瘫孩子接到家中手把手地教他们操作电脑。
20xx年5月,在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支持下,任xx发起成立了用于帮助脑瘫孩子的“仁爱基金”,资助脑瘫孩子进行康复治疗。
她说,在帮助更多残疾家庭的同时,她和孩子也收获了尊重和快乐。
教师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简介【第七篇】
2021年4月15日上午8时左右,潘平洋正在株洲市天元区雷打石镇霞石村的邻居家帮忙。突然,邻居的电话响起,一个焦急的声音传来,“汽车开到鱼塘里了,快来救人!”一旁的潘平洋听到后,立马放下手中的活计,驾车冲到鱼塘路边。
这时塘边围起了人,大家翻找着工具施救。但坠塘面包车已滑入鱼塘中央,并没入水下,水塘情况不明,大家不敢贸然下水。赶来的潘平洋确认车内有司机后,右手抄起铁锤游了过去。
深吸一口气,潘平洋潜入水下,塘水浑浊看不到车内情况,潘平洋用铁锤砸了两下驾驶侧车门玻璃但未能破窗。浮出水面换了口气,下去再砸,玻璃碎了,潘平洋把右手伸到驾驶位摸索并未发现司机。
出于对面包车车况的熟悉,潘平洋想到“车尾是扣板玻璃,司机可能会爬到车尾自救”。再次浮出水面换气后,潘平洋潜到车尾,摸到“扣板玻璃有缝隙,内部锁扣已经打开”。潘平洋脚踩车身,用右手搬开了扣板玻璃。渐感体力不支的潘平洋,右手扒住车顶行李架,将一条腿伸进车里试探,突然间感觉碰到了什么,随之一双手紧紧地抱住了他的腿。他手脚并用使劲将司机拖出了车子。在其他施救人员的帮助下,潘平洋和落水司机上了岸。
春寒料峭,潘平洋救人之后便拿起衣服回了家。母亲看到浑身是水的潘平洋,责怪道:“这是什么月份,你就跑去游泳。”潘平洋回道:“妈,我是去救人了。”一旁的女儿听到后,拦住已近知天命之年的潘平洋嗔怪:“爸,你想过没有,如果有意外,咱们家怎么办。”潘平洋疼爱地看着女儿说:“事情已经过去了,爸爸心里有底,放心吧。”
潘平洋的事迹传开后,他上街买菜、吃早餐,总有人跟他打招呼“救人的是你吧,真了不起”。潘平洋也总是笑一笑、淡淡地说“算不得什么”,然后转到别的话题。
“一只手确实不方便,但当时就想救人,再说我从小在湘江边长大,水性还是好的,对吧。”潘平洋笑着说,语气中带着平静和自信。
被救的落水者一家事后登门致谢,看到对方完完整整的一家人,潘平洋感到由衷的欣慰。“谢不谢都没关系,我的举动让他们家庭完整了就值得。”潘平洋说,社会是个大家庭,互帮互助会让“家”更温暖更美好更幸福。
教师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简介【第八篇】
于金忠、男、46岁、中共党员,在八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建设公司工作已有20xx年时间,20xx年来他谦虚好学,热情待人,助人为乐,团结同志积极向上,对热爱的事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用满腔的热情和全部精力投入工作。特别是担任一建公司项目部副经理后工作综合繁琐,经常加班加点,从不计较报酬,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于金忠八冶技校毕业,参加工作后,他自知自己掌握的知识太少,经常向一些学历高的同志学习,开始从基础技术学起,天天查资料,细心专研施工图纸,耐心细致地学习、查阅施工管理等方面的书籍,并不断地融入到自己的知识库,使自己的业务能力不仅得到快速成长,同时也铸就了坚强和永不服输的性格。每天早晨天刚亮,他便起床洗漱完毕,伏在桌上钻入图纸的“海洋”。晚上,别人的房子早早就关灯休息,他的影子却清晰地映在窗帘上,直到很晚。经过自己刻苦学习,20xx年取得了电大大专学历。他的学习精神受到员工们的高度赞扬。
建筑企业施工现场来往的领导及外来务工人员很多,为了适应工作,于金忠自己买了有关接待及职业道德等多种书籍,系统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受到顾客和农民工的好评。在他的协助下,项目经理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聪明和才智,把项目部由一个小施工队发展扩大成一个管理岗位齐全,责任明确的知名项目部。
20xx年11月,因工作出色,于金忠同志被公司任命为项目副经理,从此,在“兵头将尾”的岗位上弹奏起拼搏与奋击之歌。
在工作中他对年轻人也是关爱有加,常常把徒弟们称作“孩子”,在气氛融洽时还经常开开玩笑。在担任“导师带徒”师傅几年中,他共担任了3位学员的指导老师,倾其所学,耐心辅导,使学员快速成长,现已全部成为了技术骨干、管理能手。徒弟们一提起师傅,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高高在上、望而生畏,而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徒弟们说:“我们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参加工作,积累工作经验和融入企业文化中都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每一步成长都得到了他的悉心指导,他从来没有训斥、批评过我们。更让我们感动的是他的敬业精神。工期紧的时候,通宵加班黑白颠倒地工作就成了家常便饭,每一次加班他都陪着大家。”
于金忠也是生活在上有老人,下有妻子和孩子的一个大家庭,他为了项目部的工作,为了给员工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在员工们上班前半小时他就上班,每天下班最晚的就是他,他只有利用晚上时间处理一些家务。就20xx年底他母亲患了脑梗阻、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病情,需要家人里外伺候,他总会想尽办法把工作的事情和孝道合理的安排到位,他和妻子轮流守护在老人身旁,为了不耽误公司的工作,他让妻子白天管老人自己夜里管,每天晚上于金忠为母亲翻身、测温、擦洗。既保证了老人的身边有亲人伺候,又使项目部的工作正常运行。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工作20xx年来,于金忠参加了酒泉卫星基地工程、嘉峪关水泥厂、兰州河湾铝厂、青铜峡铝厂、俄罗斯图瓦金矿工程等十余个项目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在二十七年的艰苦与磨砺,造就了于金忠严管理、善经营,敢挑重担,勇于创新、勤于学习的优良品质,以优秀的业绩受到各级表彰,连续多年获得集团公司和一建公司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面对荣誉,他很坦然地说:“过去的成绩已成历史,我不会抱着昔日的荣誉沾沾自喜,我要把它当成一种鞭策,为了我们心中的信念,我将不断前行!”于金忠是一名普通的经营管理者,但又是一名不平凡的共产党员,他以对党的事业赤诚奉献和绿叶对根的深情,谱写了一曲锻冶青春实现自己美好梦想的赞歌。
教师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简介【第九篇】
宋兆普,男,汉族,1964年3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
宋兆普出生在医学世家,父亲乐善好施、仁心救民的品德深深影响着他。他发挥自己在脑瘫治疗方面的专长,四十年如一日为患者减免医疗费,义务救助贫困残疾患者,公益救治3000多位脑瘫患儿,与新疆当地医院“结对子”共建4所脑瘫康复医院,救治少数民族脑瘫患儿6100多人次,以实际行动将医风医德发扬光大。
自1992年起,宋兆普开始关注脑瘫患儿的救治,2009年首先对当地100名贫困家庭脑瘫儿童给予减、免费用治疗。其显著疗效引起当地民政主管部门关注,邀请他到郑州、洛阳等地福利院考察。当看到福利院里的重症脑瘫孩子时,他暗下决心:“接福利院脑瘫孩子到医院救治,多救一个是一个。”为了这一句承诺,他说服家人,拿出医院和家里几乎全部积蓄,购进康复设备,改造儿童病房,把金庚医院打造成脑瘫患儿的温馨港湾。他和医护人员把这些脑瘫弃婴当成自己的孩子,不仅进行康复治疗,还要照顾吃喝拉撒睡,付出了高额费用开支,投入了巨大的工作量。
他坚持十年开展公益治疗,使大量脑瘫患儿受益。2009年至今,宋兆普带领医院医疗团队开创医院与福利院相结合的救治脑瘫孤儿模式,爱心救治脑瘫孤儿3165名。承担河南省残联“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帮助救治社会上的脑瘫患儿6328名。与新疆当地医院“结对子”,建立4所脑瘫康复医院,救治少数民族脑瘫患儿6100多人次。他12次赴新疆巡诊,先后接收49名新疆脑瘫患儿到汝州进行公益治疗。
多年来,宋兆普坚持医以载道、扶弱济困,治病救人不图回报。他先后在列车上8次突遇危重病患,每次都挺身而出,实施救治。他曾免费救治一位被汽车撞伤而又无钱治疗的病患,为一位癌症患者及其双胞胎孙子免费治疗5年,为他们付医疗费近80万元。他的高尚医德和仁心大爱感染和激励了很多人。
宋兆普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助残先进个人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尚金锁,男,55岁,中共党员,河北柏乡国家粮食储备库主任。
尚金锁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诚信经营,创立企业名牌,赢得市场信任,使柏乡粮库实现连续20年盈利上台阶,人均创利、人均经营量、吨经营量费用开支3项主要经济指标连续10年全国同行业名列前茅,由全省最小的一个基层粮站发展成为全国同级库中最大的粮库,先后荣获全国礼貌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粮食系统先进群众等称号。
对国家讲诚信。他带领员工始终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职责意识,用一流的工作状态管理中央储备粮,用最完好的设施储存中央储备粮,用最先进的技术保管中央储备粮,用最优质的粮食轮换中央储备粮,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出、用得上。
对农民讲诚信。他组织起近2000人的农村粮食经纪人诚信队伍,透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信息服务和业务培训,帮忙农民种好粮、管好粮、卖好粮,把诚信服务延伸到千家万户。柏乡周边几个县的农民,宁可舍近求远,也把粮食卖到柏乡粮库,图的就是尚金锁领导的柏乡粮库服务好,信誉好,不压级压价。
对客户讲诚信。不欺、不瞒、不糊弄;重合同,守信用;注重产品质量,讲究货真价实;规规矩矩经商,堂堂正正做人,使柏乡粮库的贸易伙伴由几年前4个省市的十几家增加到25个省市自治区的300多家。
对银行讲诚信。柏乡粮库连续16年被评为全省金融信贷aaa企业,是全省唯一一家连续16年获此殊荣的企业,也是全国唯一一家荣获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首批黄金客户称号的县级粮库。
尚金锁是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的专家,担任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粮油学会常务理事。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河北日报、河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都报道过他诚信经营的事迹。2007年7月,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提出,把柏乡粮库作为“全国中储粮系统的党校”,并请尚金锁任校长。
陈晓磐,男,汉族,1971年10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公安局皇帝庙派出所指导员。
14年来,陈晓磐扎根乡土,热心助人,创设“留守儿童温馨家园”,成立“学雷锋志愿警务服务队”,设立“警务室身边好人”基金,累计捐款20多万元。他走村入户,扶危济困,被誉为“新时代的活雷锋”“群众的贴心人”。
多年来,陈晓磐节衣缩食,甘守清贫,但对困难群众慷慨解囊、奉献爱心。他了解到75岁的特困户张某两个女儿正读高中,学习优秀却因交不起学费准备辍学时,发动爱心企业家捐款。听闻贫困女生考上清华大学交不起学费,他当即资助3000元……每年除夕他都到幸福院与老人们一起联欢、看春晚、吃饺子,自掏腰包为辖区内20多个孤寡残困老人送红包,老人们都把他当作他们的“警察儿子”。
出处
为了解决分包片区内留守儿童失管失教问题,2009年初,陈晓磐联合辖区内6个村委会和5所学校,成立“留守儿童温馨家园”,为200多名留守儿童安装亲情视频和空调,让孩子们能与父母视频聊天、融洽亲情。他还登门向周边企业求助,先后帮62名家长找到工作,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2013年6月,陈晓磐组建“学雷锋志愿警务服务队”,设矛盾纠纷化解队、护村治安巡逻队、道德法律宣传队、党员示范服务队、消防环境督导队5支队伍。目前志愿者已发展到400余人,志愿服务进入常态化。2018年初,他捐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奖金5万元,用4万元设立“警务室身边好人”基金,表彰辖区村民善行义举,引导村民学好人、做好人。在他感召下,辖区内有91人因爱心善举被推选为市、县、乡道德模范。
陈晓磐以村为家,把村民当亲人,自费制作发放8000余枚印有姓名和电话号码的“警民连心结”,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随时接受困难群众求助。“有困难找晓磐,找到晓磐不作难”成为当地群众口头禅。
陈晓磐荣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机关学雷锋成绩突出先进个人、全国公安楷模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教师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简介【第十篇】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而是想你痛彻心脾,却只能深埋心底。”
2019年6月12日下午,青大附院重症医学科icu病房里,李林娜一边看着已经陷入深度昏迷的儿子和和,一边不停地给他擦拭脸颊,嘴里独自念叨着,不时低头亲吻,抬起头来却是满眼泪珠。此时,她即将告别年仅7岁的儿子,而5个家庭却将迎来新生。
儿子重病悲痛母亲想到捐献。
2019年1月份,李林娜意外发现,和和的右眼睛有点斜,脖子稍微有点歪,本以为是不良习惯,一心想要给他纠正,可渐渐地,和和视力也出现了问题。忐忑不安的李林娜带和和去医院检查,可检查结果却如晴天霹雳,和和得了脑干胶质瘤,而且这一位置的病变无法医治。
这一噩耗让李林娜瞬间崩溃。一时间,全家人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他们祈祷这是一次误诊。一次次去医院检查,四处打听治疗的方法,加入病友群寻访专家……然而一次次努力换来的,却是希望之火一次次被浇灭。孩子的生命不长了,医生们建议陪孩子过好最后几个月。和和从走路不协调,到走路困难、无法站立、无法坐着,再到说话困难,这一路的煎熬,让李林娜觉得,如果可以,她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换回和和的健康。
随后,李林娜与青大附院器官捐献协调员张艳艳建立了联系,通过张艳艳的耐心讲解,一家人了解了器官捐献知识,也打消了各种顾虑。李林娜觉得,很多肝脏、肾脏等器官衰竭病人的家庭跟他们一样绝望,但他们还有希望,还有一个获得重生的机会,不如成全大家。
做件好事5个家庭重获新生。
“和和,你愿意去帮助别人吗?”“妈妈,我愿意!”摸着儿子稚嫩的脸庞,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李林娜终于下定了决心,如果无法挽回,就帮孩子做最后一件好事。随后,李林娜和爱人一起填写了《器官捐献申请登记表》。
6月12日,青大附院重症医学科icu病房里,一家人最后一次团聚。李林娜仔细把和和的眼角、嘴角擦了又擦,轻轻摩挲着儿子的脸。奶奶也在旁边小声和孙子嘱咐着一些话,爸爸和爷爷站在一旁悄悄抹掉泪水,和和却是在睡着,没有再睁开眼。最终,和和离开了这个世界。经过评估,他的肝脏、两只肾脏和一对眼角膜符合捐献标准,随后通过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进行了分配,找到了合适的受捐者。
引人泪奔母子感人故事传遍全国。
随着多家主流媒体的报道,和和的故事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引无数网友为之泪奔。面对镜头,李林娜说得最多的两个字是“感谢”,感谢那些帮助过儿子的人,是他们的爱心让儿子快乐过完余生。
他是为救人而来到人间的天使;而李林娜是天使的守护者,帮助天使完成了在人间的使命。“和和的生命是短暂的,我们希望他的生命有宽度,没有白来这个世界一趟。”李林娜说,她希望以后大家说起和和,不要为孩子生命的短暂而惋惜,而要为孩子用短暂的生命救了几个人而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