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牛郎织女》教案(精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202345

【导言】此例“《牛郎织女》教案(精编5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牛郎织女》教案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这个民间故事寄托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赞颂了牛郎、织女的美好情感,鞭挞了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述《牛郎织女》,导入新课:

二、齐读课文,思考变化:

1、师:带着这个问题,师生共同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语气,读出感情。

2、师:大家读了这篇课文,你们认为主要是以谁为线索写的?

生:织女。

(板书:织女)

3、师:那么他们结婚后首先发生了什么变化?

①生:首先是他们婚后生活挺美满。

(板书:婚后生活 挺美满)

师:“挺”是什么意思?

生:很。

②师:是从哪几自然段中看出来的?

生:(从)第1、2自然段(可以看出来)。

(要求学生必须把话说完整。)

③师:齐读第1、2自然段。

④师:你们认为应该怎样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或:可以提出哪几个问题?)

生:怎样“美满”(或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得出“美满”?)

生讨论:(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相互讨论。)

生归纳:从五个“喜欢”,可以看得出牛郎织女结婚后生活美满,这五个“喜欢”具体是:

a、喜欢人间的生活;b、跟爸爸一块儿干活,她也喜欢;c、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d、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e、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

⑤师:比赛读这五个“喜欢”,赛一赛谁能读出“美满”。

可以分小组读、分男女读,或指名读等。

⑥师:读得真好!这美满的生活是人间生活,是自由的生活,那么天上的生活又是怎样?

生:“天上虽然富丽堂皇,可以没有自由,她不喜欢。”

⑦师:所以……

生:所以织女有时也发愁?

⑧师: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发什么愁?

生:(愁的是)怕失去自由的人间生活。

4、师:接着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①生:织女被王母娘娘抓走,他们被无情地分开。

(板书:被王母娘娘抓走 无情分开)

②师:从哪几自然段可以看出?

生:第3——6自然段。

③师: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或与同桌一起读,比一比,看谁能读出王母娘娘的这种无情。

④师:绝大多数同学真的读出了这种无情,真了不起!那么你们认为应该怎样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或:可以提出哪几个问题?)

⑤生:织女为什么被抓走?

生计论:

生归纳:织女被抓走的原因有:a、王母娘娘为门风。b、为她的尊严。c、为发誓把织女捉回来。d、给织女顶厉害的惩罚。

⑥师:怎么理解“王母娘娘”、“门风”和“顶厉害”的“顶”的意思?

生1:王母娘娘:古代神话中的女神。

生2:门风:家规。

生3:顶:最。

⑦师: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怎样抓走?

生计论:

生归纳:a、(王母娘娘)她亲自到牛郎家里。b、她一把抓住织女往外走。c、王母娘娘狠狠地一推,孩子跌倒了。d、她就带着织女一齐飞起来(到了天上)。

⑧师: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如果学生提不出,老师可以提示:面对这种情况,牛郎会干些什么或怎么做?)

生讨论:

生1:归纳:他赶紧披上牛皮……飞起来了,到了天上。

生2:这是第5、6自然段的内容。

师:默读第5、6自然段。

⑨师: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1:牛郎怎么可能会“飞”?

生2:因为牛说:“我死了以后,你可以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碰见特别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这对你会有帮助。”

师: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这是神话故事。

生3:牛郎、织女虽然都到了天上,但却被天河分开了。

5、师:最后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①生:织女抗争,喜鹊搭桥让他们七月七日会面。

(板书:抗争 鹊桥会面)

②师:从哪几自然段可以看出?

生:第7——8自然段。

③师:自由读这一部分。

④师:结合课文,观看插图,展开想象。

三、归纳思路,复述课文:

1、归纳思路。

①生1:课文的思路是:织女的婚后生活——被王母娘娘抓走——抗争。

②生2:按照老师的板书思路,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进行课文复述,字数不超过100字。

③人人自由复述课文。

④全班学生一起复述课文。

2、将第26、27课合起来,复述牛郎织女的完整故事。

①生1:将第26、27课合起来,复述牛郎织女的完整故事。

②生2:人人自由复述第26、27课。

③全班学生一起复述这个完整的故事。

四、谈体会:(以阅读提示中问题谈)

师:谈体会,可以谈寄托了人民群众怎样的理想?也可以谈赞颂了什么?鞭挞了什么?

①分小组讨论。

②推荐几个代表发言。

③选一两名学生全班交流。

五、课后作业:

1、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找一些民间故事读一读。

附板书:

婚后生活 挺美满

织女 被王母娘娘抓走 无情分开

抗争 鹊桥会面

《牛郎织女》教案2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生词意思。会用有关词语造句。

3、从语言文字中理解牛郎与老牛的亲密关系。

4、初步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美好熏陶。

二、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听过哪些民间故事?交流一下。(《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等)

2、我国的民间故事非常丰富,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有关《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

二、初步感知:

1、默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

2、考虑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朗读生词,正音。

2、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生词意思。

3、试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通顺。

4、讨论课文主要内容。

5、质疑。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朗读第一段,交流读懂了什么。

2、从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牛郎的孤苦伶仃。

3、有感情朗读第一段。

五、学习课文第二段:

1、默读课文,划出这一段的中心句。

2、讨论:从哪些语言文字中可以体会到牛郎照看老牛很周到?说说自身的感受。

3、圈划词句,体会老牛对牛郎的亲密感情。

4、指导感情朗读,体味牛郎对老牛照看周到及老牛的善解人意。

六、安排作业:

1、指导书写生词。

2、朗读2、3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朗读课文2、3自然段。

2、牛郎对老牛照看周到,老牛善解人意,知恩图报,让牛郎到湖边的树林去找美丽的姑娘织女,也就有了下面发生的故事。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1、默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读后所得。

2、有感情地朗读老牛的话,感受在“微弱的星光下”老牛说话的情景。

三、学习课文第四段:

1、各自轻声朗读5—7自然段,交流各自读后所得。

A、牛郎在湖边的树林里认识了谁?

B、织女为什么愿意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C、听说织女要留在人间,其他仙女有什么想法?

2、默读第五自然段,划出描写织女的句子。

“过了一会儿,-------------原来她是-----------”

A、用“原来”练习造句。

B、朗读第五自然段,想象黄昏时湖边的树林景象。

3、指名读第6自然段,讨论:织女为什么愿意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A、这一段的三句话分别讲了哪三层意思?

B、课文哪些地方描写了牛郎“心眼好、又能吃苦”?

C、从文中你能体会到织女的什么品格?

4、姐妹们为什么都佩服织女的勇气?

A、朗读第五自然段有关内容,体会众仙女在人间的快乐。

B、齐读第七自然段。

5、质疑。

(1)为什么众仙女不劝阻织女?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老牛看到织女跟牛郎在一起,心情怎样?

2、朗读体会。

五、总结课文: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动人的故事?

2、给课文划分段落。

A、第一段(1)写牛郎是个孤苦伶仃的穷小朋友。

B、第二段(2-3)写牛郎与老牛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C、第三段(4)写老牛叫牛郎去找一位美丽的姑娘。

D、第四段(5-7)写织女留在人间作了牛郎的妻子。

E、第五段(8)写老牛看到牛郎与织女在一起很高兴。

3、根据课文主要内容和各段大意复述课文。

六、课外阅读《牛郎织女(二)》

板书:

牛郎织女

老牛(善解人意)

牛郎(心眼好、能吃苦) (心地善良、留在人间)织女

《牛郎织女》教案3

《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它有一个特点,它透过平淡的语言,反映了人物丰富的精神内涵。在课堂中,我通过设问,让学生领悟文字所表达的含义。我对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1、牛郎为什么对那头老牛照看很周到?(从中体会牛郎的善良和勤劳)2、为什么仙女佩服织女呢?(织女爱慕的是牛郎的勤劳善良。同时织女放弃了荣华富贵,甘愿与穷困的牛郎生活在一起。)3、姐妹们会说些什么祝福的话?通过几个问题的设计,课文的重点就突破了。

通过师生对话,学生基本明白了课文实际上寄托了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对我国传统道德文化进行了一个折射。牛郎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男性吃苦耐劳的品德,织女折射了我国农业社会中妇女贤惠淑德的精神。王母娘娘则代表了封建保守势力,折射了专制狡猾的丑恶嘴脸。我们让学生读民间故事的目的是透过故事情节,引发对价值观的正确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上课时,也有学生问:为什么织女真的会嫁给牛郎呢?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事情吗?我很赞赏孩子们的思考。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于思维,就是粗鲁或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这一问题之所以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是因为现在学生的思维十分开阔,敢想,有创意。想自己敢想的,说自己敢说的,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思维活跃的空间。在课堂上,学生产生了思维的碰撞,激发了思维的火花,同时更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意识。因此,不管我们的对话最后有什么结果,我觉得,在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学习与教育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读题。

2、除了这两个人物外,还有哪些人对情节的发展影响很大?

板书:老牛、王母

找找几个人物之间关系,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相机板书:牵手

分离

相会

二、感受人物形象

1、自读课文1—6小节,思考:牛郎织女的牵手与哪些因素有关?圈画批注,写写感受。

交流:

老牛的撮合——“老牛跟他也很亲密……”让我们有一种错觉,老牛是他的亲人,亲人变成了媒人,撮合一对姻缘。

牛郎——善良、心眼儿好(板书)

(1)照看老牛很周到(总是,最好,最干净)——“也很亲密”牛郎对老牛好,把他看成自己的亲人。

(2)身世反衬——不抱怨,不怀恨,吃苦耐劳。

(3)坦白,诚实,不隐瞒。

织女——勤劳

善良:喜欢牛郎的心眼儿好,能吃苦。渴望自由和真正的幸福。

勇敢:“决心”,意味着想了很多,想了些什么?可怕的责罚,天庭的冷漠和不自由,人间的真情和温暖在权衡。留在天庭,有锦衣玉食,没有真情和自由;人间,艰辛坎坷,但自由,有真情。冒着很大的风险,她应该知道后果,但全然不顾,因为自由、爱情实在是太动人了,“生命诚可贵,爱情、自由价更高。”

(相机板书:善良、渴望自由和真情、勇敢)

小结:牛郎的善良拉近了天上人间的距离,那么织女对自由和真情的渴望和她的勇敢就跨越了这条鸿沟,让一切变成可能。到这里,对两人是不是想说点什么?赞叹、钦佩、祝福

2、分离——王母娘娘形象

自读课文9—10,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感受王母形象。

交流:冷酷自私、凶恶霸道、法力无边(恶人当道),大好姻缘就这么被硬生生地拆开了。反过来想想,牵手和王母有没有关系?面对恶势力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可以被击垮、屈服,也可以开出绚丽的仙人掌花。但面对这么凶恶的王母,真的很气愤。

读课文,说说此时想说点什么?(对王母的气愤、对牛郎织女的同情、祝福)

还好,喜鹊知道了他们的渴望,前来帮忙。七夕佳节,中国情人节。是不是觉得比2月14日更浪漫?

三、质疑,深化

1、质疑

2、相机出示“神话定义”(群众集体口头创作,情节曲折动人,歌颂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美好的感情,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照定义说说看法。(不合情理之处不必深究,因为那是群众集体口头创作;情节曲折动人正是它吸引人之处;表达着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因为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人们身心都极不自由。)

3、为什么要设计王母这个人物?(黑暗势力,封建社会的现实;反衬织女的勇敢,这段爱情的可贵。)

4、为什么最后不在一起?斗争不过,只能表达渴望。

(板书:想像基于现实。)

5、补充,故事古而有之,许多文艺作品里都有表达,但是在不断地变化。大略地学习《迢迢牵牛星》《鹊桥仙》《天上的街市》,感受变化。

6、小结:牛郎织女流传千古,表达着人们对爱情、自由的追求;无论社会怎样变迁,这是永恒不变的。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4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53

作者:江苏省通州小学  曹晓英

《牛郎织女》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的课文。我又一次和五十八个孩子一起学习这篇脍炙人口的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课文。美丽而感怀的爱情,神奇而跌宕的情节令人回味无穷。而这一次我们有心走进“老牛”的精神世界。在教学中出现了如下片断。

案例

师:牛郎照看老牛很周到,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生:每天放牛,牛郎总是挑最好的草地,让老牛吃又肥又嫩的青草。老牛渴了。牛郎就牵着老牛到小溪的上游,去喝最干净的溪水。

生:夏天天气热,牛郎把老牛牵到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他就让老牛在山坡上晒太阳。

生:平时,牛郎总是把老牛的身子刷得干干净净,牛棚里也收拾得清清爽爽。

师:老牛受到牛郎如此周到的“服务”,它有什么表现吗?

生:老牛常常用温和的眼光看着牛郎,有时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

生:牛郎上山放牛,由于闷的慌,随口哼的小曲儿,老牛听得津津有味,好像明白他的意思。

师:由此看来,老牛与牛郎十分亲密。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有人“身在福中不知福”。从老牛的身上,我们得到了哪些启发呢?

生:老牛感受到牛郎对自己的真情,并用自己独有的感受方式表达内心的感受。它懂得珍惜感受。

生:老牛善解人意。

生:老牛懂得珍惜牛郎对自己的“好”,并用心珍藏这份真情。

师:从大家的分析中我知道了老牛“身在福中深知福”,老牛仅仅感受到牛郎对自己的真情吗?

生:不是,不是简单的感受,他还努力为牛郎实现自己心中的美丽的梦想。

生:不是,老牛被牛郎对自己的无微不至的照看感动了,它也想为牛郎做点什么。

生:当然不仅仅如此,老牛精心安排的“牛郎”和“织女”的“约会”是对牛郎的最好的报答。

师:是啊!真情无处不在,牛郎感受到老牛对自己的真情一如既往的照看老牛,衰老的牛仅仅感动于牛郎对自己的真情吗?

轻声读:

“我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咱们快分手了。我死了以后,你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碰到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

生:老牛临终前的话,令我十分感动。老牛辛劳一生,临死前仍想着死后能为牛郎做点什么。实在难能可贵。

生:老牛知恩图报,它懂得报恩。

生:老牛的一生是辛劳的,也是幸福的。它得到了牛郎对它的真情,它也努力对牛郎付出真爱,直至生命的最后。它虽然已离开了人间,但它的一颗“感恩的心”永远活在牛郎织女乃至我们的心中。

生:老牛走了,但那张写满真情、真爱、感动、感恩的皮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我的思考

一、另辟蹊径解读文本内容。

教材是“知识”之舟,也是“能力”之桥,更是“心灵洗

礼”之池。我在课堂设计的思考过程中,没有被题目中的“牛郎”和“织女”所束缚,既让自己的思路走进“牛郎”和“织女”,又安静的让思路走出“牛郎”和“织女”,悄悄走进“老牛”的精神世界。从课堂进行的过程来看,我的“另辟蹊径”让孩子们接受了一次充实的“心灵洗礼”。其实,对文本解读的方式有很多:

一)     从人物入手;

二)     从字眼入手;

三)     从语段入手;

四)     从空白入手。

二、小处着笔诠释感恩情怀。

现在的有些孩子感情淡漠,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如今已成

为许多人的共识。各级各类的学校都相继开展了感恩励志教育活动。据我搜集的资料表明教育活动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就教育的过程来看大多数的教育活动都直奔感恩的主题,许多孩子的落泪、忏悔似乎成了活动组织者的终极目标。

而要培养孩子的感恩情怀,《牛郎织女》中老牛的感受、感动、感恩的行动过程给了我十分有益的启迪。以上课例从小处着笔,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诠释老牛的感恩情怀给了我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思路。我以为只有孩子懂得感受,珍惜拥有,才能真正感动,珍藏真情,只有真正感动,珍藏真情,才能践行感恩,以恩报恩。

《牛郎织女》教案5

《牛郎织女》能力测试

1、织女为什么愿意做牛郎的妻子?

a.她在天庭待的时间久了,很无聊。

b.牛郎长相出众,家中富足。

c.牛郎能吃苦,心眼也不坏。

d.牛郎很听老牛的话。

2、每年“七夕”的时候,是什么动物给牛郎织女搭桥的?

a.老鹰。

b.麻雀。

c.燕子。

d.喜鹊。

3、牛郎是在什么地方认识织女的?

a.牛棚里。

b.右边那座山旁的湖边。

c.左边的那座山旁的湖边树林里。

d.右边那座山旁的湖边树林里。

4、老牛为什么会帮助牛郎呢?

5、许多人都指责王母娘娘心狠手辣,如果你是她,请你说说你不赞成织女嫁给牛郎的理由。

6、拆散牛郎织女,王母娘娘心里也是愧疚的,你能从文章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吗?

7、请用一段话(不超过100个字)简单说说故事的内容。

9、读到文章的最后,你的心情如何呢?请选择一个最贴近你内心的词语,并简单说说理由。

a.难过。b。愤怒。c.高兴。d.紧张。e.欣慰。

10、假如让你设计文章的结尾,那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备选:

1、读了这篇故事,你想对王母娘娘(织女)说些什么?

2、牛郎的哥嫂在具体故事中并没有出现,文章开头做了介绍,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7)、请按照顺序排列能表现你阅读这篇文章时心情的词语。

高兴难过愤怒紧张欣慰

4、织女嫁给牛郎的原因是

5、你觉得牛郎织女的婚姻会幸福吗?为什么?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220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