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数学教案文案汇聚精编8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苏教版六年级上数学教案文案汇聚精编8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苏教版六年级上数学教案文案【第一篇】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百分数统计表的结构及能够准确熟练地进行数据计算与表格填写。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3.通过制统计表,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1.讲述练习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制作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这节课我们进行巩固练习。
2.复习。
让学生观察教材52页例1统计表提问:制一张合格的统计表的步骤是什么?(要求边看书边讨论,然后回答)。
制复式统计表的步骤:
(1)设计“表头”
(2)定纵横栏目各需几格。
(3)画表。
(4)填写数据(包括总计、合计)。
(5)写上名称、制表日期
3.巩固练习。
在学生掌握复式统计表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出示练习十七第3题。
方法:指导做题,让学生研究后再制表。
(1)提问:“各年级”和“全年级”各表示什么意思?
(2)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让学生结合题目说一说制表的步骤。
4.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5题。
方法:独立完成。然后让学生回答第二季度合计数填写的位置,全班齐练。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4题。
方法:要求学生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语,弄清数量关系,正确列出算式,准确计算。在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差后,发现普通的问题要统一纠正。
5.深化练习。
练习十一第6题,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教师提示引导,学生试做。
教师引导,表中各班占总数的百分几中的总数指的是谁平均每人植树的棵数又是什么意思?学生试做后讲评。
6.全课总结。
有关统计部分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因此这部分知识很重要,同学们一定要牢牢记住。
7.作业(补充)。
(1)请把下面统计表填写完整。
双林衬衫厂去年各季度生产情况统计表1993年1月。
(2)填表。根据统计要求将下表填写完整。
东方小学男、女生人数统计表。
苏教版六年级上数学教案文案【第二篇】
1、明确清凉岛的位置。
(1)题目中告诉我们清凉岛在哪里?
(2)你能在图上指一指清凉岛的大致位置吗?
自己在图上指出来,并和同学交流一下。
2、探究操作。
(1)怎么在图上画出清凉岛的位置呢?
在小组中讨论后全班交流。
使学生认识到要先画出表示方向的射线,再确定灯塔到清凉岛的图上距离。
(2)怎么画出北偏东40°的射线?
各自用量角器在图上画一画,边画边思考:应该怎么摆放量角器,怎么看量角器上的度数?
指名上黑板画,注意引导学生正确摆放量角器。
让学生说说画表示方向的射线时要注意什么?
(3)怎么确定灯塔到清凉岛的距离?
图中告诉我们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
各自计算后指名汇报:20÷5=4(厘米)。
追问:为什么用20÷5就是图上距离了?
引导学生在图上标出清凉岛的位置,并与同学交流。
3、试一试。
(2)各自独立完成。
(3)组织全班交流,重点交流画南偏西30°方向的射线的方法和所确定的位置。
苏教版六年级上数学教案文案【第三篇】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分数的分类。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四)百分数。
1.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百分号是表示百分数的符号。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苏教版六年级上数学教案文案【第四篇】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解,促进相关技能的形成,发展数学思考和实践能力。
小黑板、课前请体育老师利用体育课组织学生测试百米跑步的时间。
今天,我们继续进行整理和练习。
1、根据下面的条件,说说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1)师傅每小时加工的零件比徒弟的3倍少18个。
(2)一堆黄沙运走了30车后还剩下16吨。
(3)一条围巾的价钱比一副手套价钱的2倍多25元。
2、在括号里填上含有字母的式子
(1)学校舞蹈队有x人,歌咏队的人数是舞蹈队的3倍,歌咏队有( )人;舞蹈队和歌咏队一共有( )人,歌咏队比舞蹈队多( )人。
(2)踢毽的和跳绳的每组都是x人,踢毽的有5组,跳绳的有8组。踢毽的有( )人,跳绳的有( )人;踢毽的比跳绳的少( )人,踢毽的和跳绳的一共有( )人。
1、求x的值
(1)三角形面积275cm。 (2)长方形周长9m。
第(1)小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说说列方程的依据以及怎样解列出的方程。
第(2)小题
先让学生独立列出方程。交流时师随机板书不同的方程,并让学生说清列方程的依据。
学生列出的方程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2x+×2=9 (x+)×2=9 x+=9÷2
问:这几个方程哪些你会解了?请你说说应怎样解?
(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多加关注,注意个别辅导。)
交流完后,让学生解自己所列的方程,有困难的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理解的方程来解。
指名3位学生分别板演。再集体交流。
2、第6题、第7题、第9题、第10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引导学生说说每道题是根据怎样的等量关系来列方程的。
3、第8题
先让学生算一算自己在体育课上测试百米跑步时的速度大约是每秒多少米?
再让学生解答问题,然后说说自己有什么感想。
学生读题后可引导学生画线段图来理解“取了若干次以后,红球正好取完,白球还有10个”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说明“取出的红球比白球多10个”。
再让学生列方程解答。交流时说说是根据怎样的等量关系来列方程的。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些什么收获呢?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苏教版六年级上数学教案文案【第五篇】
1、从具体情境中体会学习圆锥体积公式的必要性并进行大胆猜想。
2、在操作、观察、思考、探究等学习活动中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并能有条理的说出推导过程。
3、根据圆锥体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都很棒,为了帮助大头儿子解决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锥的体积”的计算好吗?(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认识圆锥的体积。
1、出示圆锥,引导学生说出圆锥的体积的意义。
课件出示:圆锥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圆锥的体积。
2、演示排水法求圆锥的体积。
引导学生回忆不规则物体的测量方法说出排水法。
3、冰激淋不能用排水法求体积,要怎样求呢?
(二)教学例2.(探究圆锥的体积公式)。
1、引导学生猜想。
师: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
同学们猜一猜,圆锥的体积计算应该和哪一个立体图形有关?
师:同学们再大胆猜一猜,圆锥的体积计算应该和什么量有关?
2、认识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
师课件演示怎样是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
板书:学生猜想。
3、实验验证猜想。
(1)明确实验方法、理解实验表和实验要求。
(2)学生实验。
(3)交流实验结果。
学生小组汇报,老师课件演示。
(4)得出结论。
师: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生1:等底等高的圆柱是圆锥体积的3倍。
生2:等底等高的圆锥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师:那不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两个容器的容积存在这个倍数关系吗?
生:不存在。
明确哪个学生的猜想是对的。
4、推导圆锥的体积。
引导学生推导圆锥的体积。
师:根据我们得出的结论,你能写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v圆锥=13v圆柱=13sh。
师:想一想,根据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
生:圆锥的体积等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师:为什么有三分之一?
生:因为实验时,圆锥向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里倒了三次。
师:我们知道了怎样求圆锥的体积,那么假如圆柱形冰淇淋和圆锥形的冰淇淋是等底等高,你们说大头儿子买哪种合算呢?(这时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答案)。
师:所以,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可以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
5、练一练(运用公式):
师:我们继续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34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解决,全班交流。
(二)教学例3.(运用公式拓展)。
课件出示例3。
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学生独立解决,全班交流。
规范做题格式。
(三)思考;求圆锥的体积,还可能出现那些情况?
引导学生梳理:
已知底面半径求体积;。
已知底面直径求体积;。
已知底面周长求体积。
三、巩固练习。
1、填空(课件)。
2、判断(课件)。
3、34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苏教版六年级上数学教案文案【第六篇】
学生可能说:
(1)把女生人数看作“1”——找单位“1”
(2)男生人数有这样的2份,女生人数有这样的3份。
(3)一共有这样的5份。
(4)女生比男生多1份——份数。
(5)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5。
(6)女生是男生的3/2——分数。
小结:看到含有分率的信息,我们可以找单位“1”的量,也可从分数、份数等方面来考虑。
二、新授。
1、完整例题2:在这个信息前加上条件“六3班一共有50人”和问题“六3班女生有多少人?”
2、说明:这是一道分数问题,解决分数问题的常规思路是怎样的?请你用常规思路来解决这个问题。
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4、指名交流解题思路。
5、提问:除了常规思路,这题还可以怎样解决?你是怎样想的?
6、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指名交流。
学生可能想到:
(一)将关键句转化成份数来理解“女生有3份,男生有2份,一共是5份”
50÷(3+2)=10(人)10×3=30(人)。
(二)将关键句转化成分数来理解“女生占全班人数的3/5”
50×3/5=30(人)。
7、结合学生回答追问:为什么要将关键句转化成“一共有5份”、“女生是总人数的3、5”?而不转化成别的?体会不管转化成份数理解还是分数来理解,都要转化成和已知条件有关的信息。
8、小结:我们原来解题时,是把女生人数看做单位“1”,所以只能用方程(或除法)解答。今天我们学习了转化策略,就可以把单位“1”转化成题目中的已知量,这样就变成了一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可以用乘法计算。(美术组人数是已知的,要求的是女生人数,找到女生人数和总人数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直接用乘法计算了)。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学校美术组有35人,是合唱组人数的5/8。学校合唱组有多少人?
(1)你打算怎样转化?(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分之几?可以怎样列式解答?)。
(2)反思:为什么把美术组人数是合唱组的5/8转化为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8/5。
(3)小结:在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时,只要把题目中的问题转化成已知条件的几分之几,就可以直接用乘法计算,使解题的方法变得简单。
板书:问题转化成已知条件的几分之几。
2、练习十四5:
(1)看图填空。
绿彩带。
红彩带。
绿彩带比红彩带短2/7,红彩带比绿彩带长()/()。
(2)一杯果汁,已经喝了2/5,
喝掉的是剩下的()/(),剩下的是喝掉的()/()。
3、练习十四6。
(1)白兔和黑兔共有40只,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3/5。黑兔有多少只?
黑兔只数占白兔、黑兔总只数的()/()。
已经看的页数是没有看的页数的()/()。
4、只列式,不计算。(说说你是怎样转化的)。
(1)修一条长30千米的路,已经修的占剩下的2/3,已经修了多少千米?
(2)山羊有120只,比绵羊少1/6,绵羊有多少只?
6、思考题:
有两枝蜡烛。当第一枝燃去4/5,第二枝燃去2/3时,他们剩下的部分一样长。这两枝蜡烛原来的长度比是():()。
全课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用转化思路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
繁??
用方程解答:用乘法解答:
解:设女生有x人。
x+2/3x=35。
5/3x=3535×3/5=21(人)。
x=21。
答:女生有21人。
苏教版六年级上数学教案文案【第七篇】
一、“情境”与“知识”两条主线相互交融。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抓住“情境”与“知识”这两条主线。在教学情境上,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和谐的学习氛围。我们知道,《喜羊羊与灰太狼》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也有一定的了解,以此为学习的背景,作为学习圆周长的切入点,使“情境主线”与本节课的“知识主线”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和开放的操作空间,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亲身经历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的操作活动有目的、有思考、有选择、有创造,使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的过程中增长智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数学阅读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厚实的文化。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适当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发现与数学史的认识,能够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对后续学习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向学生介绍了圆周率的有关认识。这里的介绍从《周髀算经》中的“周三径一”、祖冲之的“算筹”到圆周率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用电子计算机来计算圆周率,使学生对圆周率的历史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感受到我们祖先的智慧,体会数学知识与人类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的密切关系。
苏教版六年级上数学教案文案【第八篇】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先说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12××。
2、列式计算。
(1)20的是多少?(2)6的是多少?
3、学生得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
二、新知探究。
(一)课件出示自学目标。
1、通过学习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
题方法并会分析数量关系。
2、知道解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3、知道如何找单位“1”。
(二)、教学例1。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正确理解关键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
(2)、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找到解题思路。
(3)、如何来理解单位“1”?(小组讨论,理解这句话是把“我们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相比较,其中“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表示单位“1”的量,知道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2500的是多少)。
(4)、在分析题意的基础上,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学生根据提示自学。
全班交流汇报:
2500×=1000(平方米)。
3、结合计算结果,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进行国情教育。
4、巩固练习:“做一做”,让学生画线段图表示题意,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依据是什么?然后独立解答。
三、当堂测评。
练习四第2题、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点,照顾差生。
小组内订正后。
四、课堂总结。
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是什么?(找出关键句、确定单位“1”,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最后再列式解答)。
设计意图:
本堂课是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学中,我紧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进行复习,并事先复习如“20的是多少?”的文字题,为解决与此相似的应用题做好准备。
由于本节课是分数应用题学习的初始,因而教学中,我除了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题意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教给学生分析、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方法,特别是在如何找单位“1”这个关键点上,更是花了较多的时间,但我认为这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