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二年级语文第六课教案热选汇总10篇

网友发表时间 3378279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二年级语文第六课教案热选汇总10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二年级语文第六课教案【第一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第一自然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导入

1、板书:秋

2、指板书提问:这是——什么“秋”?

3、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呢?cad:秋天是个()的季节。

学生交流,教师送词语:丰收、五彩缤纷、景色宜人

4、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丰收的季节里,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学生交流,引出——秋游。指导书写“游”字

5、读好课题

二、初读课文

1、cad: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凉了。同学们跟老师去郊外游玩。教师描述:这是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我们赶紧打开书本读一读吧!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交流朗读,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过会儿评一评

三、精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教师陈述:在这金风送爽的日子里,同学们跟老师到哪里去游玩?

2、学生交流——cad:郊外

3、通过图片理解“郊外”,并指导读好相应的语句

教师与学生律动

四、集中识字与指导书写

1、重温《识字歌》

2、集中认识课文中的生字:凉、师、郊

3、学生完成描红与书写

二年级语文第六课教案【第二篇】

1、能借助拼音,学习本课10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能按笔顺规则描写“井、沿、无、抬”4个字。

2、能结合课文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3、巩固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故事所包含的寓意。

4、思维拓展,练习说话,能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教具准备:课前准备的简笔画(小鸟和青蛙)、小黑板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都爱听故事,咱们以前听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故事,那你们爱听动物之间的故事吗?那咱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两位动物朋友,看他们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出示“坐井观天”,指名读。

2、学习生字:井(读准:后鼻音)观(理解词义:“观”即“看”)

3、齐读课题

师:“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寓言往往要通过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那么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又要说明什么道理呢?让我们快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做到:字字音准,句句读通。

2、检查字词:

游戏一:找朋友

游戏二:猜字谜

3、找你的好朋友一起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

三、学习课文

1、同桌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读后一起完成填空。

出示填空:青蛙坐在(),看到的天只有()。小鸟落在(),看到的天()。

3、指名交流答案。

4、结合插图理解“井沿”。

师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上一口井,让学生找出小鸟和青蛙的位置,指名上来贴图。

扩充理解:桌沿、床沿、河沿

5、师:青蛙和小鸟对天有不同的看法,你从哪里读出来的?从文中找句子。

6、指导朗读,理解词语。

出示句子: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理解句子:“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1)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2)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要飞那么远。()

理解词语:“大话”

(1)大声说话。()

(2)话说得太多。()

(3)夸大的话。()

理解词语:“无边无际”

(1)一眼望得到边。()

(2)一眼望不到边。()

做游戏:给小兔穿上合适的衣服。(哪些词语可以和无边无际搭配)

出示:海洋草原教室森林沙漠

无边无际

说话练习:听老师说一句话:海洋无边无际,大得很呢!

123下一页谁能模仿老师的话,也来说一句?

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7、师:那么青蛙怎么会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呢?我门来做个实验体会青蛙的感受。

做“实验”:用纸卷成筒,让学生透过纸筒望窗外的天空。你们发现了什么?

(天变小了。)

师: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视线。如果这只青蛙不愿跳出井口,那它看到的天空就永远只有井口那么大。

9、师:你们为它急吗?小鸟也为青蛙急了,它对青蛙说了什么?

(不信,你就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指名读

10、分角色朗读全文

四、说话训练

1、给故事续编结尾:你们认为青蛙有没有接受小鸟的劝告,结果又会怎样?

(学生中各持己见)

2、设计说话训练:青蛙听了小鸟的话,跳出了井口,小鸟背着青蛙飞过(),经过(),越过(),青蛙惊讶地说:“()!”

小组讨论后交流

3、如果这只青蛙不愿跳出井口,那它就是一只井底之蛙,所以“坐井观天”就比喻所见有限,见识短浅的人。我们可不能做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的人,我们要做像小鸟那样见多识广的人。

4、师:希望小朋友平时能多看书、多学习、多参加各种活动,拓宽自己的视野,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五、课外拓展

你认识下面的成语吗?你知道它们的故事吗?选一个,读一读。

《狐假虎威》《叶公好龙》《守株待兔》《拔苗助长》

六、写字指导

描写“井沿无抬”

重点指导:沿(第五笔:横折弯,不要写成:横折弯钩)

二年级语文第六课教案【第三篇】

1通过学习,使了解牛顿能够朋会做风车,但讲不出道理这件事中接受教训,从而发奋学习的故事,教育学生向牛顿学习。

2继续学习预习课文,做到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辩析多音字“几”的读音。

4学习仿照第二自然段写不,围绕着“喜欢干什么”,怎样喜欢的“写一段话的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牛顿正确对待别人的嘲笑,正视自己的缺点,发奋学习,头。

养成刻苦钻研的习惯。

1理解牛顿的神态变化,“得意”、“发愣”、“羞得满脸通红。”

2理解重点句:“小风车摔坏以后,牛顿心里难受极了,但没有流一滴眼泪。”从。

此,牛顿发奋学习,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问个为什么,渐渐地养成了刻苦钻研的习惯。

一.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做风车的故事。

齐读课题后,学生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老师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课文写了谁做风车?他为什么做风车?他怎样做风车?做风车会发生什么样的故。

事、、、、,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围绕做风车展开的,让我们带着以上的问题学习课文。同时学习第二自然段写法,围绕着“喜欢干什么,怎样喜欢的”写一段话的方法。最后练习朗读。

二、范读课文,听读思考: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牛顿说不出风车会。

转的道理,受到同学们嘲笑的?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思考:

(1)第一段讲了什么?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牛顿特别喜欢做手工?

四、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自由小声朗读,思考: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根据下列问题批画:

(1)从哪些句子或词语可以看出牛顿喜欢风车、爱做风车?

(2)牛顿的风车是怎样做出来的?

3投影:

4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学习围绕“喜欢干什么,怎样喜欢的”写一件事的方法。

五、学习第四、五、六、七自然段。

1、默读思考:同学牛顿的风车有哪些看法?卡特的意见对不对?讨论回答。

2、找出牛顿神态变化的词语,并说说这些态变化的词语说明了什么?

3、看书中插图,图上有几个人物?哪个是牛顿?哪个是卡特?说出道理?

4、指名感情朗读课文。

5、小风车被摔坏以后,牛顿为什么心里难受极了,但又没有注滴眼泪?

6、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思考:牛顿是怎样发奋学习的?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七、分组讨论:你喜欢牛顿吗?为什么?

二年级语文第六课教案【第四篇】

1.正确认读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戈壁滩上的古长城,感受到这里今昔的巨大变化,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热爱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

1.识字学词。

2.采用多种方法激发读书兴趣,品味语言,感受课文的内涵。

识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简单交流对长城的了解和认识。然后,出示课件,感受八达岭长城的宏伟壮观。

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借助汉语拼音、请教学生和老师等办法,读准字音。

三、由扶到放,认读生字。

1.出示带汉语拼音的生字词,学生认识哪个读哪个,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读生词。

3.去掉拼音,学生认读生词。

4.认读单个生字。

5.通过游戏巩固识字。

四、感情朗读,体会感悟。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自读。

2.请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师指导学生边朗读边感悟。

五、配乐朗读,深化体验。

教师激情引读,师生共同配乐朗读全文。

六、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教师展示“弓、戈、兵”三个字的演变过程。

七、布置作业。

1.搜集汉字“故事”。

2.搜集有关长城的其他资料。通过录像,提供生动的视听形象,形象感知长城的气势,激起学生对长城的向往之情,激发民族自豪感。同时激发学习兴趣,为更好地学习课文作铺垫。

看过录像以后学生会不自觉地产生读的愿望和兴趣。教师及时提出读准字音的要求,体现识字和阅读的整合。

3.引导学生养成随时随地在生活中识字的意识和习惯,充分利用无处不有的识字资源。同时,防止“零起点”,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让学生在合作中互补识字。由扶到放,反复强化认读,巩固识字。

(这一环节的重点是读好课文。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边朗读边感悟课文内涵。让学生在音乐中回顾全文,细细回味,感受古长城的沧桑巨变。)

4.汉字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充分利用汉字字形的演变进行识字教学,提高识字效率的同时,以此为窗口,使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由古长城的变迁过渡到古汉字的演变,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第二课时

一、背诵课文。

1.诵读全文。

2.怎样背才能背得快呢?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练习背一背。

3.自由练习。

4.比赛背。

二、巩固识字。

1.卡片认读生字。

2.交流汉字“故事”。

3.指导书写田字格里的10个字。

重点指导“戈、蓝、容、兵”。

三、拓展延伸。

1.交流长城的其他资料。

2.再次感受本课语言的魅力,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3.了解汉字“故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汉字的“生命”,使学生带着情感书写祖国的汉字。

4.指导书写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应该注意的间架结构、笔顺笔画等,注重写字习惯的培养。

5.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6.以课文为引子,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板书设计:

两千多年前高长

人喊叫,马嘶鸣

战争激烈

戈壁滩上的古长城

现在变矮

乐滋滋慢悠悠

和平幸福

二年级语文第六课教案【第五篇】

1、认字、写字;积累词句;以“秋天”为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2、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3、学习自主策划秋游活动。

4、乐于学习,乐于展示。

认字、写字;积累词句;以“秋天”为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自主策划秋游活动。敢于展示。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生字卡片。

1、发现识字方法,学习生字。

(1)激趣:今天我请了一些老师教我们识字,他们是谁呢?

课件出示:郊、枝、笼、球、帆、梨

学生边读边组词。

引导:由这些学过的熟字做老师,教我们识新的字。他们是怎么教的呢?

请你读完书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小组的伙伴们。

读书讨论,发现识字方法:熟字去偏旁,成为新字。

(2)课件出示带拼音生字:交、支、龙、求、凡、利

用各种形式认读、正音。课件隐去拼音。再认读。

(3)识字游戏“汉字妈妈找娃娃”。六个学生手执“郊”等六个字,当汉字妈妈,另六个学生手执“交”等六个字,当汉字娃娃。“妈妈”举字先说:“我是‘郊’字妈妈,我的娃娃你在哪?”“娃娃”举字说:“我是‘交’字娃娃,我找朋友——‘立交桥’去了。”

2、发现汉字的特点(许多字偏旁相同),写相同偏旁的字。

(2)课件展示:四座小屋。每座小屋内分别有一组字:“植橘橙”“脖胳膊”“苍菊著”“字宜察”

(3)学生认读、讨论,按偏旁归类认识。

(4)屋子太大,汉字娃娃太少,请你给它们的家再添几个汉字娃娃,看谁添得多,添得对。

(5)学生互教互学,再书写。

(6)借助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议。

1、读词语。

(1)自己先读几遍。

(2)找伙伴读,读给伙伴听,互相正音。

(3)看多媒体图片,找相应词语贴于黑板,当小老师带读。

2、朗读背诵儿歌。

(1)创设情境导入:现在已经是秋天了,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走进秋天的田野、果园。

(2)课件展示:秋天田野、果园风光。

(3)看到这些,能谈谈你的感受吗?

(4)请带者美好的感受读一读《秋天到》这首儿歌吧!

(5)读给同伴听,互相正音。

(6)指名读,小组竞赛读。

(7)教师指图画引读。

(8)试着背诵。

(9)抽查背诵情况。

1、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同学们,这一段时间我们每天都与“秋天”做朋友,我们积累了秋天优美的词语,朗读了秋天优美的诗文,还找了秋天,画了秋天,大家更盼望有一次秋天的旅行。今天,我们就成立几家“旅行社”,为我们的秋游各做一个计划。一个小组就是一个“旅行社”。哪家的计划做得好,我们就采用哪家的。评一评,谁是最佳“旅行社”。先请每个“旅行社”给自己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2、挑选景区。

(1)分组商议:第一步应该决定到哪儿去,去干什么。

各“旅行社”把自己分享的“二年级语文第六课教案热选汇总10篇”,先分别说说自己的建议,然后

大家再讨论,到底去什么地方,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最后选一个代表发言。教师深入小组指导,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及谈话态度。

(2)全班交流:各组代表上台说本组设想,可用实物投影的方式做辅助说明。

3、商讨出游注意事项。

(1)谈话激趣:从秋游的地点、线路、活动安排来看,各“旅行社”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过,秋游出发前,你们还应该提醒游客们要做好哪些准备呢。下面,再比比哪个“旅行社”替游客想得最周到,会写的可以写出来。

(2)学生讨论并说(写)秋游准备,教师深入参与太论并提示要点。

(3)采用“游客提问、导游回答”的形式从“衣、食、住、行、知”五方面谈秋游准备。

4、总结。

(1)总结:各“旅行社”通过研究讨论,为我们的秋游活动出谋划策,拿出了很好的方案。下一步,我们将选定一个方案,快快乐乐地去秋游。其他的方案我建议送给一年级的小朋友,供他们安排秋游活动时参考。

(2)颁奖:给“最佳旅行社”颁奖。

(1)总结式导入。

(2)课件展示:“我们的作品”。学生评论。

(3)建议学生用多种形式把眼中的秋天展示出来,布置出一间秋天的教室。

(4)开一个“秋天来到我们班”的展览会。备注

我的发现

郊——交(立交桥)球——求(要求)

枝——支(一支歌)帆——凡(平凡)

笼——龙(龙灯)梨——利(顺利)

熟字去偏旁,成为新字。

我会写:植橘橙_______脖胳膊_______

苍菊著_______字宜察_______

我会读:娃娃胳膊光盘名片旅游团

山峰巨石枫树菊花风景区

翠鸟甲鱼高粱橘子降落伞

勤劳观察认识尤其奇形怪状

教学后记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效果较好。

二年级语文第六课教案【第六篇】

《不用嗓子的歌手》是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中的1篇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小黄莺组织森林合唱队,详细说明了蜜蜂、青蛙、蝉的发音方式。告诉我们,它们都是不用嗓子的歌手,文章以对话为主要形式,内容富有童趣,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小动物奇妙的发音方式。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求知的兴趣。

3、会读、写本课的生字,积累词句,括展知识。

学习生字词,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小动物有趣的发音方式。

一、歌声激趣,谈话导入:

板书课题不用嗓子的歌手。

2.生质疑:多奇怪哦,看着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生思考并交流。

3.师归纳:同学们真会动脑筋,老师把你们的问题归纳成以下两个问题:(出示课件,指名读问题)。

(1)课文中提到哪几个不用嗓子的歌手?

(2)这些歌手都是怎样唱歌的?

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学生课前一支歌自然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归纳问题为理解课文做铺垫。)。

二、检查预习,引导质疑:

1.生小声读课文,用笔标出自然段。

谁来说说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想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指名回答)。

2.师出示字词卡片:检查要求会认的生字、词!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读课文的熟练程度,并引导学生讨论学习课文设计到的问题,逐步锻炼学生初步的自学能力)。

三、品读重点,读中生情: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用划出文中不用嗓子的歌手都有谁?

4.指名回答,师板书:小蜜蜂、小青蛙、蝉(知了)。

5.师提出要求:回到四人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完后讨论学习,用~~~~划出课文中这些不用嗓子唱歌的歌手都靠什么唱歌的句子!我们看看哪组同学读得认真,找问题找的准,读完划出的请坐起来。

生在四人小组:先读课文,再讨论师提出的问题,用~~~~标出。

6.生汇报讨论结果,师随机板书。

(1)小蜜蜂嗡嗡嗡靠翅膀振动发声的。(从哪段知道的?)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生回答:热情、友好的语气。生试着读,师范读、齐读。

指名带动作模仿读第二自然段。

(2)小青蛙呱呱呱靠声囊发声的。(指名回答,师相机板书)。

师问:a、小青蛙发出什么声音?文中怎样形容青蛙的歌声的?

b、所以小黄莺称赞说什么?这时小青蛙也笑了,说的话应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指名读出语气)。

(3)蝉吱吱吱靠肚子上的弹性的透明薄膜振动发声的。

7.大家都见过蝉了没有?我们这很少见。南方白天一般很多见,出示课件。(相机介绍关于蝉的知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感悟课文内容,并从中体会到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仿说训练:

(指名按自然段叙述方式进行仿说)。

9.小黄莺去找金嗓子歌手,而现在听了不用嗓子也能发声的青蛙、蜜蜂、蝉各自的介绍。这时他可能会说些什么呢?(指名回答)。

过渡:这些歌手唱歌的方式多奇妙呀!大家想听到他们的歌声吗?

10.下面我们请几位朗读小能手读下面几个句子!

(出示课件)指名读出语气!

11.这三个句子中出现了三个表示声音的词,让我们感受到歌声就在耳边,你还能说出一些表示声音的象声词语吗?(指名说词语)。

12.读了这篇课文,听了歌手的歌声和各自的介绍,你觉得小黄莺刚开始对蜜蜂、青蛙、蝉的称赞准确吗?你能帮小黄莺对这些歌手重新做出准确的评价吗?(指名上台填写或口头填)。

出示课件:(1)、小黄莺听了蜜蜂的歌,称赞说:------------------!

(2)、小黄莺听了-------的歌,称赞说:------------------!

(3)、---------听了-------的歌,称赞说:------------------!

(4)、台下的观众听了合唱队的歌声,称赞说:---------------!

13.分角色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领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模仿课文中的描写方式,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五、展示交流,进行小结:

14.展示交流搜集资料:

你还知道自然界中哪些小动物唱歌的形式?(学生展示交流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师进行肯定与鼓励)。

15.进行小结:

大自然太奇妙了,我们大家要爱护大自然,要留心去观察大自然,你一定还会有更奇妙的发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给他们搭设展示的平台,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使内容完整)。

16.板书设计:

小蜜蜂嗡嗡嗡靠翅膀振动发声的。

小青蛙呱呱呱靠声囊发声的。

蝉吱吱吱靠透明薄膜振动发声的。

二年级语文第六课教案【第七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难点:

认记生字,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生字卡、课件。

二课时。

(一)

播放早春的课件,学生说说早春的特点。

师: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当我们发现春天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的快乐。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记住生字。

3.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4.口头扩词,看谁最能干。

1.读着课文,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读第二自然段。

2.读第三自然段,能读出什么?

3.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课文,从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体验发现的快乐。

4.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

可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挑战读。

播放轻音乐,创造想象的氛围。师生一起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

1.同桌抽读生字卡。

2.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

1.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可以读读背背,可以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

3.背诵课文。

4.个别抽背。

1.认读生字。

2.扩词练习。

3.重点指导“溪、摇、躲、躲”四个字,注意提示和范写容易写错的笔画和部件。

4.学生练习。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学生画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然后写一两句赞美春天的句子。

六、实践活动。

选择适当的时机,让学生到野外实地观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下自己发现的春天,可以从气候、植物、动物、人们的活动等方面的变化着眼进行观察。

2、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1、挂图生字卡片小黑板

2、查找资料,了解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情况。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找春天》后,我们发现了春天刚来到时的一些景物,如,小草从地下长出来,稀稀疏疏的。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同学们对春天能不能有新的发现。

1、自己读读两首古诗。

2、指名读古诗,读后评议。

3、出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多种形式读,掌握字音。

重点字音:荣宿篱疏

4、再读古诗,读正确、流利。

1、自由朗读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不懂的词语,试着自读自悟。

2、小组朗读

个别读和齐读结合,看看哪个小组读得最好。借助插图感知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和朗读的节奏感。随机解决学生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如,结合“岁月、岁岁平安、辞旧岁”等词语理解诗中的“岁”(“年”的意思),结合“奔走相告”、“走马看花”等词语理解诗中的“走”(“跑”的意思)。

3、小组赛读

注意鼓励有个性的朗读。

4、教师范读

(1)读〈〈草〉〉的第一行,语气舒缓,表现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辽阔;第二行突出“枯”、“荣”,感觉野草一年一度的枯槁和茂盛;第三行语调稍扬,显示野火的无情和野草的顽强;第四行语调平稳有力,表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2)〈〈宿新市徐公店〉〉的前两行是几笔淡淡的素描,朗读时语调可平稳柔和,快慢有致,渲染农村宁静、柔美的环境气氛;第三行用欢快、跳跃的节奏表现儿童奔跑追逐黄蝴蝶时的喜悦心情;第四行“无处寻”读得慢而稳,表现出失望的心情和深远的意境。

5、学生美读

(1)朗读〈〈草〉〉时,脑子里要浮现出野火焚烧枯草和春天野草复生的画面。

(2)朗读〈〈宿新市徐公店〉〉时,想象:金黄的菜花,淡雅的花香,扑蝶的儿童在菜花丛中东找西寻,分不清哪是黄花,哪是黄蝶。

6、畅谈发现

你对小草在一年中的生长情况有什么新的发现?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象有什么新的发现?让学生自由讨论,自主发现,自由表达。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7、启发感悟

感悟小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春光无限好;春天具有无穷的乐趣!

8、朗读两首古诗,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感情。

9、利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给第二首诗编个故事。

1、练习背诵两首诗。

2、读读记记〈〈草〉〉原诗后四行的内容。

3、抄写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我知道”展示交流活动。

二年级语文第六课教案【第八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给多音字“撒”、“和”据词定音,理解22个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3、感受春天的美丽与笋芽儿自强自立的精神。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

教学难点 :掌握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

读题。说说笋芽儿是什么?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事?

(读的时候注意语气)

1、认读生字词语。

2、指导用形声字的方法记住生字词。

3、多音字“撒”、“和”的组词及成词规律。

4、指名朗读课文。

1、默读课文,根据笋芽儿成长的过程给课文分成三段。

2、讨论分段,说说段意。

1、抄写生字词。

2、作业 本第1、2、3题。

3、朗读全文。

1、能根据提出的问题,复述课文。

2、初步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笋芽儿的几句话,体会笋芽儿从害怕到坚定的感情变化。能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3、使学生知道只有经风雨,风世面,勇于锻炼,才能健壮成长,初步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

二年级语文第六课教案【第九篇】

1、会读会写9个一类生字,会读5个二类生字。正确区分多音字“都”的读音。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胸有成竹、拍案叫绝、文思如泉、笔走如飞”等四字词语的意思,用“胸有成竹”造句。

2、能正确、流利、比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3、以图文对照、诗文对照的形式,初步理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诗句的意思,体会赣江壮观、秀美的秋景。

4、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按事情发展发展的顺序理清文章条理。知道王勃是一个很有才气的人。

[重点、难点]。

1、以图文对照、诗文对照的形式,理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赣江壮观、秀美的秋景。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胸有成竹、拍案叫绝、文思如泉、笔走如飞”等四字词语的意思,用“胸有成竹”造句。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提到江西南昌市人们就会想起滕(后鼻音)王阁(ppt图)这座楼阁始建于唐代,它巍然屹立在长江的支流——赣江边,是南昌的标志性建筑。它之所以这么出名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有密切的关系。

2、板书课题:少年王勃(师口述“勃”的写法。这也是“生机勃勃”的勃)。

二、初读课文,了解人物。

1、自读课文。说说,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都有哪些人物?

2、回答。

(1)时间:重阳节那天(介绍: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中国的传统节日)。

(2)人物:

过渡:在《李广射虎》一课时,文章清楚的介绍李广是西汉人。为什么我们这篇文章中没有交代人物生活的朝代呢?那是因为人物太有名了。

a、王勃,初唐四杰。他的诗歌和散文都写得非常好,大家知道这句诗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是他写的,至今常被人们引用。

b、姓阎的都督(读准“阎”和“都督”)简单介绍都督,古代的军事长官,相当于军区司令。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词,先读词再读课文。把文章读准确。带下划线的词尤其要读准确。

探望、南昌、宴会、野鸭、灿烂。

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

邀请、凝望、孤鹜、滕王阁序。

2、正音(1)指名领读,其余跟读。

(2)重点读好“凝”(鼻音);。

四、三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读好重点诗句:

2、讨论问题1:少年王勃在滕王阁参加宴会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序》。

出示:这就是《滕王阁序》里最有名的一句,出示诗句,注意停顿,读出诗的韵味。(自读、指读、齐读)。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讨论问题2:这个故事表现了王勃是个什么样的人?快速浏览课文,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夸夸王勃。

板书:“奇才!真是奇才!”这是阎都督夸奖王勃的话,你们看:这个句子连用了两个感叹号,可见这位都督当时的心情特别激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奇才!真是奇才!”

3.有谁注意到了课文中都督说话时的动作?你能加上动作夸一夸吗?

现在你知道“拍案叫绝”的“案”指的是什么吗?(桌子),“绝”在字典中的`意思a断绝b没有了c气息终止c独一无二,没有人赶得上用“字义相加法”解释整个词。(拍着桌子叫好,形容非常的赞赏。)。

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都督这情不自禁的拍案叫绝!

五、诗文吟诵,图文对照,品读“奇才”

1、诗这句诗短短14个字,却写出了4种各有特色的景物:落霞、孤鹜、秋水、长天。

2、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在课文中找出与诗所描写的景色。

出示句子:“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1)这句话比较长,谁能读好?按朗读提示练习,指名读,齐读,挑战读。

(2)(诗句和第三小节同时出示)想一想“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分别是什么意思?明白了意思就能正确地读好这句话。

a、理解字面意思,联系上文看图理解,(重点讲“鹜”,鸟字底,什么鸟?)。

b、师范读引领读好诗句。

3、这段话美在哪儿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读出动静结合的意境。

水天一色展现了宁静的美。这幅画上还有动的鸭和霞,“飞翔”和“飘荡”成就了一种动态的美。那么还有“缓缓”“轻轻”,请读一读这两个词,再放到句子里来读一读,这两个词语让你想到了什么?生交流:这是留恋,这是深情。生个别读。

5、你愿意把这壮美的(绚丽的、宁静的)秋景用朗读送给大家吗?

6、王勃就这样站在滕王阁上,沐浴着秋风,动情地欣赏着,美美的陶醉着,感受着水天一色、鸭霞齐飞的美景,心潮起伏。让我们再次来欣赏这赣江秋景吧!(齐读)。

六、关注创作过程,捕捉细节,深化“奇才”

1、王勃的杰出才能还体现哪儿?默读2——4小节,划一划,想一想。

“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在人才济济的宴会上,自信满满的少年王勃和不敢开口的众人对比显得多么醒目呀!难怪,都督要为他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

交流2:在写作过程上也能看出(ppt出示第四小节。)齐读。

“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

(1)学习“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找字形规律:第三个字都有个“如”,“如”的意思?(好像)这两个词都采用了打比方的方法。解释时先说字面意,再说引伸义。

(文思如泉:文章的思路像泉水一样不断冒出来,形容写作文时很顺畅。)。

(笔走如飞:笔像飞起来一样,形容写作速度很快,一气呵成。)。

(2)这两个词都说明王勃才思敏捷。

小结:短短十四字就能描摹出一个高远的意境;饱学之士不敢出声,小小的少年却能胸有成竹的应战;创作时700多字的《滕王阁序》一挥而就,自信从容。难怪“奇才,真是奇才!”

3、王勃的出口成章、出手成文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呢?找一找,想一想。

(1)“凝望”(目不转睛地看)注重观察。

(2)“边看边想”,善于想象。

(3)也离不开平时深厚的积累。所以写作时才做到了“胸有成竹”。这是个成语,预习时查字典了吗?(比喻做事前已经有了通盘的考虑。)再读一读第四小节你从哪儿可以看出王勃“胸有成竹”?指读,其余学生画句子。

4、这段话中通过神情,动作,语言的描写,将奇才王勃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来读一读这段话吧。

5.王勃和他的滕王阁序也因此不朽。齐读最后一段。

七、作业:

1、照样子,写词语。

例:笔走如飞:()()()。

2、用“胸有成竹”造句。要有“胸有成竹”的具体的表现。

3、背诵3、4两小节。

二年级语文第六课教案【第十篇】

1、联系生活,学习与户外有关的词语,通过多种形式识字、读词语。认识11个生字。

2、通过演一演的方式,理解动词的意思,感受动词运用的准确性。

3、联系日常生活,用“有时候……有时候……”和“在……在……在……在……”说句子。

4、掌握左右结构的汉字的书写要点。

5、朗读并背诵古诗,发挥想象,理解古诗的内容。

6、阅读《企鹅寄冰》,感受阅读的乐趣。

1、树立在日常生活中识字的意识,掌握两组左右结构的汉字。

2、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通过看插图和反复朗读诗句,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2课时

第一课时

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与户外活动有关的词语,通过多种形式识字、读词语。认识11个生字。

2、通过演一演的方式,理解动词的意思,感受动词运用的准确性。(重点)

3、联系日常生活,用“有时候……有时候……”和“在……在……在……在……”说句子。(重点)

4、掌握左右结构的汉字的书写要点。

一、识字加油站

导入:同学们,去野外观察大自然的时候,你们会准备什么呢?(学生思考问题,指名答。)

1、多种方式认读词语。

课件出示图片(含有课本词语),指名读;师范读,生跟读;生“开火车”读。

2、教师遮掉字词的拼音,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

3、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首先小组内讨论记忆方法,然后全班交流,最后教师点拨、讲解。

二、字词句运用

1、我会演。

(1)学生自主认读“字词句运用”中的词语,并结合词组理解加点词的意思。

(2)教师讲解加点词“迎、穿、甩甩、追、披、摇摇”。(初步理解动词的用法)

(3)学生分小组表演这些动作。

2、我会说。

(1)教师指名读句子。

(2)学生分小组交流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加点词: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

(3)教师举例讲解加点词。

例:放学了,我有时候走路回家,有时候坐公交车回家。

平常我在书房里看书,在花园里浇花,在树下画画,在院子里骑自行车。

(4)小组派代表用加点词说一说自己的日常生活。

(5)教师点评,学生补充。

三、书写提示

1、师:观察田字格中的字,说一说它们都是什么结构的字。

2、读一读话语框中的提示语,说说明白了什么。

“作”和“法”都是左窄右宽的字,“都”和“别”是左宽右窄的字,注意占位和书写顺序;写字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

3、提示学生“都”左右等长,要上下错位写。

4、练习书写,要求先看后写再对照。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会发现,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收获更多的知识。

[课时目标]

1、朗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利用插图,理解古诗的内容。(难点)

2、阅读《企鹅寄冰》,明白故事中的道理,感受阅读的乐趣。

一、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多种梅花图片。师:你打算怎样赞美它?(板书课题)

2、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师生配合读、齐读。

3、细读古诗,进入诗境。

(1)思考:你从古诗中看到了什么画面?

(2)学习前两句:通过诵读这两句诗,体会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

(3)学习后两句:那一朵朵梅花被雪压住了,诗人王安石是怎样发现它们的?这两句诗要告诉我们什么?(通过朗读体会梅花的洁白和幽香。)

(4)师配乐范读,学生思考: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我爱阅读

1、课件播放《企鹅寄冰》的短文录音,学生听录音。

思考:这篇短文讲了些什么?(指名说,师点评)

3、教师指名回答,然后补充点评,给予鼓励。

在本次语文园地的学习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说一说、演一演中学习新知识,当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我再进行适当点拨。学习古诗时,我以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师生配合读、齐读等多种方式相结合,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古诗大意,体会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337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