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 《树之歌》教案及反思(优推28篇)

史莱克发表时间 3755607

本册语文教材通过丰富的故事和生动的插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如何更好地学习呢?以下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的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相关文章,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杨树之歌》原文 篇1

我们的名字叫大叶树,

成天喜欢哗啦啦地歌唱。

刮风时唱得欢快,

下雨时唱得响亮。

没有风雨来帮忙,

我们的歌儿也悄悄地唱——

唱给学步的小宝宝,

伴他和蝴蝶捉迷藏。

唱给白发的老奶奶,

陪她在树下聊家常。

唱给下棋的老爷爷,

和他悠闲度时光。

我们边唱边拉起手来,

为行人送去一片凉爽。

我们边唱边轻轻鼓掌,

感谢金色的太阳,

春天它使我们翠绿,

秋天它为我们染上金黄。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2《树之歌》课文原文 篇2

杨树高,榕树壮,

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

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

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水杉活化石。

金桂开花满院香。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写。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6个字。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启发想象,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反思个人行为,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1.生字卡片、课文挂图、录音机和磁带。

2.学生准备一个塑料袋,内装一些饮料罐、香蕉皮、餐巾纸等废品。

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创设情境。(录音播放“失物招领”启示)大家注意听,广播里说什么?指名说后出示课题。

2.讲故事。教师边出示挂图边讲文中故事(讲到第四自然段停止)一年一班的小朋友真的丢东西了吗?他们是怎么做的?(板书课题)

二、对话平台

自学(读文时圈点批画,加强阅读和识字的整合)

1.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组内交流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需要互相提醒的字音:“才’是平舌音,”准、专、失”是翘舌音。

三、识字(多种形式认读生字,丰富学生课外识字经验,促进自主识字)

1.检查认读。认识哪个就读哪个?自己还可以主动申请当小老师领读。

2.交流认读。这些字你是怎么认识的?

(学生有可能会说:是自己预习的,是妈妈教的,在其他课外书上看的……交流识字展示了学生课外识字的方法、途径,对这些学生是极大的鼓励,对其他学生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励他们在课外多识字。)

四、朗读(鼓励质疑,提高学生读书效率)

1.小组内交流读文,你读懂了什么?和组内小伙伴说一说。

2.自己轻声读文,尝试给学习伙伴提一个或几个问题,在你的问题中可以用“什么”、为什么或怎么样等词语。教师相机引导,梳理问题。

(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问题的习惯,尝试提问能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共同梳理问题,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3.学生共同读文,尝试解决问题,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4.重点指导读1——4自然段,注意读好老师严肃的语气。

练习(说话训练发展学生语言,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用准备说话。

(如果学生思路过窄,教师可以出示例句拓宽学生思路——“我准备送还鸟蛋”。另外特别要鼓励学生说与众不同的句子。)

五、写字(发挥学生主动性,提高写字质量。)

1.记字形。出示“同工转”三个字,选择你最熟悉的字,你最喜欢的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2.学写字。学生观察练习描红,看谁写的最漂亮。

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互相取长补短。

第二课时

一、对话平台

(一)导入(检查读文,师生谈话引出新课内容。)

1.教师检查学生读1——4自然段。

2.师:失物是怎样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的?我们继续学习5——8自然段。

(二)朗读(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启发想象读文,更易于提高学生理解和感受能力。)

1.学习5——8自然段,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按问题线索朗读感悟。

2.一年一班的学生丢东西了吗?他们丢失了什么东西?

(1)指名读第六自然段,然后小组讨论解疑,互相交流。

(2)启发情感,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试着读读课文。

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那几位乱丢东西的同学领到自己的东西了吗?你从哪看出来的?

(1)指名读第七自然段,小组讨论解疑。

(2)自由朗读,思考:那几位同学为什么脸红了?

(3)引发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那几位丢垃圾同学中的一个,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

如果你看到他们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你会喜欢他们吗?那你就怀着喜悦的心情朗读课文。

4.第五自然段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插图,抓住同学们的表现,读出惊奇的样子。

指导第八自然段时可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老师和张爷爷看到……看到……看到……,所以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教师给学生充分读、问、想、说的时空,让学生在读、想、议中展开想象,感悟读文。既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边读边想的习惯,又提高了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表演(这种形式使学生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得以升华)

1.用课前准备好的道具(垃圾袋)让学生表演课文,。组内练习。

2.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师生互相评议。

(四)练习(注重积累学生语言,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能力)

1.书后“读读比比”。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发现了什么,再交流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2.学生调查: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请制定一份《环保公约》并自愿组成环保小队。

写字(分散写字任务,提高书写质量)

学生重点练写“木、级、队”三个字,教师相机指导。

二、教学建议:

让一年级学生学会提问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善待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敢提问,并逐渐会提问,这种能力形成需要长期耐心的指导。

三、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专心;集中注意力。

严肃;(神情气氛等)使人感到敬畏。文中指老师看到同学乱扔垃圾,神情让学生很害怕。

会心:领会别人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

失物:遗失的物品,文中指垃圾。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杨树之歌》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想像能力;能仿写。

3、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了解那些虽然普通,但是默默为人类奉献关爱和欢乐的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明确任务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解决了生字的问题,能够正确的朗读课文,现在大家想想这节课我们应该解决哪些问题

二、目标定向

1.有感情地流利的背诵课文。

2.大叶杨会唱歌吗?他会唱什么?他还会给谁唱,唱什么呢?

3.仿照第二小节写一段小诗

三。交流,朗读体会诗歌意境,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和感情。

1.同学们,“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要想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只要多读书,就可以找出答案。现在我们先来看第二个问题,谁来读读?

2. 学习第一节。

(1)同学们捧起书本,认真地朗读第一小节,说说你们知道了什么?把你们的感受讲给我们听听。开始吧!

生1:我知道了杨树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唱歌。

生2:我知道了杨树是哗啦啦地唱歌。

生3:我感受到了杨树唱歌时心情很欢快。

你们体会地真好,有风为大叶杨伴奏,有雨点和大叶杨合唱,有时欢快,有时响亮,有时宁静,歌声中充满了快乐,你能通过读表现出大叶杨的快乐吗?

(2)生朗读、评价:最后一句应该读得小声些,因为杨树在悄悄地唱歌。如果你现在就是一棵快乐的白杨树,试着读一读第一段,可以加上动作,读出欢快的感觉。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读得很不错。

过渡:白杨树刮风时,唱得欢快;下雨时,唱得响亮;没有风雨时,他们也在唱,唱给谁听呢?我们快来读一读吧。

3.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三节

(1)、学生自由朗读。说说你弄明白了什么问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生1:我弄明白了原来大叶杨把歌唱给老爷爷、老奶奶、小朋友听。

生2:我想知道大叶杨唱的是什么?

(2)对,叶杨成天哗啦啦地歌唱,它会对小宝宝、老奶奶、老爷爷唱些什么呢?

(3)你们真会编歌词。你们想想杨树还会在什么地方把歌唱给谁听呢?模仿第二节说几句。

生1:唱给可爱的小朋友,伴他读书真快乐!

生2:唱给辛苦的清洁工,伴他劳动真轻松。

生3:唱给我们的老师,祝她幸福又美丽!

(4)你们想象真丰富,大叶杨给人们带来了这么多的快乐,大叶杨也一定很快乐,你觉得应该怎么读?(应该读出对大叶杨的感谢之情。)

(5)小组朗读比赛、生评价。

(6)在它的歌声中,小宝宝快乐地捉迷藏,在它的歌声中,老奶奶快乐地聊家常,在它的歌声中,老爷爷悠闲地度时光。过渡:大叶杨不但会唱优美的歌儿,而且还有更大的作用呢。让我们来看第三小节

(7)谁带着自己的感受把第三节读给我们听。

生读,质疑:大叶杨怎么也会拉手?怎么也会鼓掌?为什么要鼓掌感谢金色的太阳?生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8)大叶杨越长越大,春天来了,枝繁叶茂,枝连着枝,叶连着叶,就像我们手拉着手,春风吹来,大叶杨在春风中发出哗啦啦的声音,原来是鼓掌感谢金色的太阳,是太阳让大地有了四季的变化,使大叶杨春天发芽长叶,秋天落叶。

(9)再次朗读体会:感谢大叶杨为我们送来了一片凉爽。

(10)多美的一首诗歌呀,要是想永远把他留在记忆里,你应该怎么做?对,把他背下来,开始吧!

(11)检查背诵。

四。拓展训练

(1)你们真厉害,老师都要想你学习了。大叶杨成天歌唱,在任何环境中都能生存,即使是荒野、沙漠,依照看得见他们挺拔的身姿,他们不仅为人们送去阴凉,而且他们以自己挺拔的身躯抵挡风沙对人类的袭击。大叶杨是人类的朋友,也是人类环境的保护神,你想对大叶杨说些什么呢?

(2)像大叶杨这样的树还有很多很多,你还知道哪些树朋友?

(3)树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很多的快乐和好处,树能给我们带来新鲜空气,抵挡风沙,减少洪水灾害,保护环境……那你想做些什么呢?

(4)你们真懂事,那课后大家一定要行动起� 总结

多么欢快呀,大叶杨长在蓝蓝的天底下,扎根在绿色的大地上。

它默�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以“树”为主题的识字儿歌。通过不同的树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特点,让学生们不仅能够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继续积累很多与树有关的带“木字旁”的生字,了解汉字的偏旁表意的特点,加以归类识字。还能够了解树木的种类和特点等自然常识,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美丽神奇,激发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很多带有“木字旁”的生字,并了解了汉字“偏旁表意”的特点及规律,所以学生学习本课生字有一定的基础。尤其是本课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树,有学生生活中常见了解的,也有生活中不太常见的,它们身上的自然常识极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因此,教学中可以结合不同树的相关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掌握偏旁归类识字方法。

三、教学目标:

1.会认识15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木”字旁,并能列举学习过的生字。

四、教学重难点:

1.会认识15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

2.板书课题。

二、初学儿歌,学习检查生字。

1.借助拼音,将儿歌读通读顺,

2.指名读儿歌,相机帮助正音。

3.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在小组内互相考查。

4.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梧桐掌枫松

柏装桦耐守

疆银杉化桂

5读一读,记一记

泡桐白桦云杉翠柏桂花枫叶松子白果

6.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P18,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2)“木”字旁书写注意事项,教师边范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指名读树之歌

三、再读儿歌,理解意思。

1.全班齐读儿歌。

2.你读懂了什么呢?

3.结合课件,边读句子边出示图片,帮助学生认识树木。

4.指导背诵。

四、课后理解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句意:比喻要使小� 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是个长久之计,并且十分不容易。因此,这句话寓意着国家、民族、家庭只有做好人的培育,才能得以接续、繁衍、传承。古人云:江山代有后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样人类才能永续繁衍、生生不息。

2.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意思是: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终还是要回归故土。

3.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意思是:就是人要立志,没有志向的人是不会成功的。

五、课后作业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儿歌讲了几种树木,用“—”画出。

“梧桐树叶像手掌”,用“手掌”比喻梧桐的

披绿装”,用“绿装”来比喻松柏的

小学语文教案《杨树之歌》 篇6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位朋友,同学们想知道是谁吗?

生:想!

师:请同学们不要发出声音,认真观察老师给你们带来的朋友。

(师板画杨树)

师:你们认识这位朋友吗?

生:是杨树(大叶杨)……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呀?

生:因为杨树的树皮象眼睛。

师:对,杨树树皮的纹路象眼睛,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

生:因为杨树的树干又细又直。

师:你的观察真细致,它就象一个哨兵一样。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大叶杨吗?

……

师:同学们注意观察它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生:我知道了,因为它的叶子又大又宽,所以叫大叶杨。

生:叶子的外形象心形。

师:对,正因为它的叶子又大又宽,所以树的名字叫大叶杨,它是杨树的一种。杨树还有许多不同的种类,同学们可以回去查查资料,看看还有哪些不同种类的杨树。

(评:以画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了解“大叶杨”的特点。)

师:你们不知道吧?大叶杨的性格十分可爱,它最喜欢唱歌了,你们想知道是怎样唱的吗?

生:想!

师:想知道它唱了些什么吗?

生:想!

师:那今天啊,我们就一起去听一听《杨树之歌》!

(师板书课题:《杨树之歌》)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杨树之歌》一课。想不想自己来读一读这篇课文?

生:想!

师:那么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这篇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用你自己喜欢和拿手的方法解决!比如——

生:查字典!

生:看后面查字表!

生:问问同学或老师!

师:对,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来读一读吧!感受一下优美的《杨树之歌》。

……

师:同学们把课文读完了,现在老师要来检查一下你们的认字情况。

师:课文里的生字现在都跳到了老师的手里,现在请同学看着老师手里的字卡,来认一认。

生:蝴蝶。

师:很好。

生:棋。

师:请你为这个字组个词。

生:下棋

……

师:同学们认得真快,老师请一组同学开火车读字组词。

生:杨(杨树)

生:喜(喜欢)

……

生:之——

师:哪个同学帮帮她!

生:之前

生:之间

……

师:看来认读生字难不倒同学们,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了。请同学们看黑板。

(粘贴字卡:棋陪蝴蝶杨使)

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黑板上这几个字有什么规律。

……

生:这几个字好象是形声字

生:蝴字的偏旁也念hǘ,所以它是个形声字

生:棋也是的。

师:这个“使”呢?

生:旁边也念shǐ。

师:对,旁边这个部分(吏)也念shǐ。

生:其他的字也一样,都可以根据声旁来猜这个字的读音,所以它们都是形声字。

师:说得对。你们真聪明!

(评:这个部分的教学我存在严重不足:首先我的识字教学不够扎实,显得十分单薄,没有落到实处。其次,我犯了个大错误:就是把“使”字当成了形声字,教给了学生错误的知识。“使”字的偏旁念“lì”,而不是念“shǐ”,这两个字也是在以后的生字教学中需要非常重视的两个字,更是学生容易弄混淆的两个字。因此,课后,我向学生道歉,并纠正了这个错误。虽然我在课后也意识到了这个错误,但从这个错误中,我深深体会到自己的语文功底还不够扎实,需要不断地学习、充电,才能对得起“教师”这个神圣的称号。)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2《树之歌》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教学重点:

利用形声字特点学习8个带木字旁的生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朗读、背诵儿歌。

教学难点:

认识15个生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桐、枫、松、柏”5个字,会写“杨树、树叶、枫树、松柏”4个词语。

2.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杨树、榕树等树木的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利用形声字特点学习带木字旁的生字。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杨、桐、枫、松、柏”5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

在你家周围、小路旁或者公园里,你经常看到哪些树木?

杨树、柳树、槐树、松树、柏树、梧桐树等。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屋前院后栽种树木,人们和大树的感情十分亲密。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文就和树有关,题目是《树之歌》。

二、初读儿歌,认识树木名称

1.借助拼音朗读儿歌。

2.数一数一共几句话。(4句)指名逐句朗读。

3.每句话介绍的分别是什么树木呢?请你一边读一边圈出树木名称。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柏

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

一共11种树木,“松柏”指的是松树和柏树。

4.出示带拼音的词卡,开火车认读。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

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

去掉拼音,再次认读。根据学情范读正音,注意“梧桐”连读第二声,“枫、松”后鼻音。

5.到书中插图去找一找这些树木,拿不准的问问旁边的小伙伴。

这11种树木是不是都能在图画中找到呢?帮助有问题的同学确认。

三、运用形声字特点学习带有木字旁的字

1.把树木名称中带有木字旁的生字变红

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桦树、水杉、金桂

2.这些树名里藏着许多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梧桐、枫、松、柏、桦、杉、桂)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这些生字的共同点:它们都是左右结构,左边都有木字旁,表示这些字都与树木有关;右边的字和它的读音有关系。

像这样的字,左边木字旁表示它们都是树木,右边的字就提示了它们的读音,这些字都是形声字。形声字的特点是形旁表意、声旁表音。这些字右边表音的部分有的和生字读音完全相同,比如“吾—梧”,你还能从中找到这样的字吗?

(“同—桐,风—枫”)“梧、桐、枫”这3个字的读音和它们右边的字完全相同,可以直接“读半边”。

其他几个字的读音和它们右边的字有什么关系呢?

“松、柏、桦”这3个字的基本字和汉字的读音相似,但不完全相同,“松”的右边是“公”,声母不同;“柏”和“白”、“桦”和“华”只是声调不同。大家需要注意生字的字音和基本字的不同。

“杉、桂”这两个字的右半边也是一个表示读音的汉字,“杉”的右边是“彡”读音shān,“桂”的右边是“圭”读音guī。也可以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忆,如“娃、蛙”换上木字旁就是“桂”。

四、了解树木特点,给树木贴

1.给树木贴。

出示“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的图画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图中分别是什么树木呢?答案藏在儿歌里。请你先仔细读读这两句,标画出每种树木的特点,再和同桌合作为它们贴上。

2.全班汇报,解读儿歌。

预设:这棵树是杨树,我在路边看见过杨树,它很高,树干上还有“大眼睛”。教师:杨树生长速度快,高大挺拔。树冠高扬向上,所以叫“杨树”。

预设:右边的是榕树,榕树很粗很壮,远远看去就像一片树林。

教师:大榕树从它的树枝上向下生长着许多“气根”,可以独木成林。在南方,田间、路旁大小榕树就像一座座天然的凉亭,是过路人休息、乘凉的好场所。

预设:我找到了梧桐树,它的树叶真像一片片手掌。

教师:你从哪儿发现了梧桐树的秘密?

预设:梧桐树叶像手掌。

教师:这儿有一些树叶(杨树叶、银杏叶、梧桐叶、枫树叶、柳树叶等),认一认哪片是梧桐树叶。(学生辨认树叶,比画手掌,指指“手掌”,摸摸“掌心”,“鼓掌”欢迎。识记“掌”字。)

人们历来把梧桐树看作吉祥的象征,传说凤凰喜欢栖息在梧桐树上,以求“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希望。

预设:我找到了枫树,枫树秋天叶儿红,它的叶子一到秋天就变红了。

教师:正如唐朝诗人杜牧写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预设:这是松树,那是柏树,松树的叶子像一根根细针,柏树的叶子是扁平的,它们四季都是绿的。

教师:所以儿歌中说“松柏四季披绿装”。松树种类很多,你瞧,这是黄山的迎客松、华山的华山松、长白山的美人松……姿态各异。还有,松树的果实松子非常好吃。

再看柏树,这些苍老遒劲、巍峨挺拔的古柏在很多皇家园林,古寺名刹等地方都很常见。这是天坛公园里的莲花柏、螺旋柏、九龙柏,它们和长城、故宫一样,也是十分珍贵的“国宝”。

你们知道松柏为什么“四季披绿装”吗?

松树的叶子呈针状,柏树的叶呈扁平状。这些叶子的表面有一层蜡质,水分不易散失,所以不会落叶,保持四季常青。四季常青的松柏合起来就是“苍松翠柏”。

3.同学们把都找对了,一起读一读吧。

4.这些树木各有各的特点,我们在朗读时要强调出来。读一读记一记吧。

试着背一背。

五、学写生字

1.学写生字:杨、桐、枫、松、柏。

观察结构特点:左窄右宽,左高右低。

注意关键笔画:“杨、桐、枫”这三个字的笔画中的横折折折钩、横折钩、横斜钩,“松”的右边撇低捺高。

2.抄写词语:杨树、树叶、枫树、松柏。

六、拓展

还有一些树木的名称也带有木字旁,请你根据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猜一猜它们是什么树,连一连。(课件出示词语及图片)

Nán xiàng huái shì yòu

橡 楠 柿 柚 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会写“棉、杉、桂、壮、化”5个字,会写“木棉、水杉、化石、金桂”4个词语。

2.熟练朗读课文并背诵下来。

3.通过读文、看图,了解木棉、桦树等树木的特点,感受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教学重点:

巩固所学生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

教学难点:

背诵儿歌,正确书写“壮、化、棉、杉、桂”5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朗读儿歌,复习词语

梧桐、枫树、松、柏、枫叶、松子

木棉、白桦、银杏、水杉、金桂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一)学习“装、疆”

1.朗读儿歌,注意结尾的字的发音。

结尾的字在发音上有什么规律?它们都是后鼻音(“石”除外),是儿歌中的韵脚,朗读时注意读准字音,大家齐读这首儿歌。

2.运用字理学习“装”和“疆”。

“装、疆”是我们要认识的生字,谁来读一读。

“装”是形声字,上边的“壮”表示读音,下面的“衣”表示字义。

“疆”的左边是一个“弓”字和一个“土”字,表示用弓记步来丈量土地,右边的三横两田表示田地之间的疆域界限,也代表了这个字的意思。“北疆”是我国北部的边疆。

3.组词。

疆——边疆、疆土、疆界、新疆

装——服装、军装、新装、包装

(二)学习“耐、守、银、化”

小组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耐、守、银、化”这4个字。

1.借助语境识记“耐”和“守”。

读句子“桦树耐寒守北疆”,猜测“耐”和“守”的意思。桦树忍耐寒冷生长在祖国北部的边疆,它们像解放军战士一样守卫在祖国的北边。

2.熟字换一换识记“银”和“化”。

“很、跟、眼”的右半边和“银”相同,金字旁和金属有关。

“花”去掉草字头就是“化”,“华”去掉十也是“化”。

“化石”是生活在遥远过去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

3.通过组词巩固。

忍耐、耐心、耐力、守卫、守护、守时

银行、银河、银色、化石、变化、绿化

4.把这几个生字放回儿歌中,再读一读。

三、朗读儿歌,了解树木特点

1.有的树木喜欢暖和的地方,还有的树木能够忍耐严寒——“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看图片,体验“南方”和“北疆”不同的气候特点,感受“喜暖”和“耐寒”的习性特点。资料内容如下:

木棉喜欢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在云南、四川、广西、广东等地都适合木棉的生长。它在春天开花,花儿又大又美。人们用鲜艳似火的木棉花比喻英雄奋发向上的精神,因此木棉花被誉为“英雄花”,木棉树也就成了“英雄树”。

桦树的种类很多,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生长着茂密的白桦林。桦树在寒冷环境下也可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十分耐寒,生命力强,在大火烧毁的森林以后,首先生长出来的经常是白桦。

2.请你上下对应看这两句,咱们来对对子吧!

“木棉”对什么?“木棉”对“桦树”

“喜暖”对什么?“喜暖”对“耐寒”

“在南方”对什么?“在南方”对“守北疆”

3.句子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咱们来读一读、背一背。(加停顿线)

木棉喜暖在/南方/,

桦树耐寒守/北疆/。

4.同桌一起学习后一句,先读一读,再说说银杏、水杉和金桂的特点。

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

对这句话有没有不太明白的地方?学生质疑,预设“活化石”。

活化石是延续了上千万年的古老生物,同时代的其他生物早已绝灭,只有它们独自保留下来,适应了现代的环境。银杏、水杉是植物活化石。动物活化石有国宝大熊猫、中华鲟等。

银杏的祖先早出现在三亿年前,后来绝大部分银杏像恐龙一样灭绝了,只在我国部分地区保存下来一点点,流传至今,成为稀世之宝。银杏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人们称它为“公孙树”,“公种而孙得食”。银杏的果实叫白果,银杏树又叫白果树。

水杉也是珍贵的“活化石”,俗称“世界爷”,树干又高又直,叶子细小,是世界现存的稀有植物,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

银杏和水杉是活化石,都是非常古老的树种。

桂树在秋季开花,金桂花朵金黄,花香馥郁。“八月桂花遍地开,桂花开放幸福来”,人们把桂花看作吉祥之兆。

5.树木和名称对对碰。

出示图画:桦树银杏水杉木棉金桂

你能看出它们分别是什么树吗?学生联系儿歌、生活经验说一说。

预设:桦树皮是白的,银杏的叶子像小扇子,水杉的叶子细小,木棉开红花,开着金黄色花的就是桂树,秋天桂树开花可香啦!

四、朗读背诵儿歌

1.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同桌合作读,小组比赛读,拍手打节奏读,做到正确而熟练。

2.借助填空,结合图片,练习背诵。

3.朗读课文,完整背诵。

五、模仿与运用

儿歌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写出了各种树木的特征,帮助我们了解树木的特点,咱们也来试着编一句儿歌介绍一种树木吧,可以说说树枝、树叶的形状,可以说说花开的样子、香味,也可以说说树木的习性。

(课件出示柳树、槐树、柿子树等图片,学生也可以说自己想说的桃树、石榴等。)

预设:柳树枝条细又长。

预设:槐树开花一串串。

预设:柿子树上挂灯笼。

预设:桃树花开红艳艳。

……

六、学写生字、词语

1.学写生字:壮、化、棉、杉、桂。

观察结构特点:左窄右宽,左右等高。

注意笔画顺序:“壮”的左边是点、提、竖。

“化”的右边先写撇在写竖弯钩。

2.抄写词语:木棉、水杉、化石、金桂。

3.请你给下面的树写上名字。

(杨树的图)(枫树的图)(松树的图)

(    )(    )(    )

(水杉的图)(木棉的图)(柏树的图)(桂树的图)

(    )(    )(    )(    )

七、拓展阅读

(一)阅读课后练习第三题,关于树木的谚语

1.不同的树木有自己的特点,在人们心中,树木又常常寄托着悠久深远的内涵。试着读读这3句话,说说你的理解。

2.讨论交流,互相启发,师适时点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为“培养”的意思,比喻培养人才是百年大计,很不容易,需要很长时间。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意思是说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一般指远离故乡的游子终还是要回到故乡。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意思是说大树若没有树根就不能生长,人要是没有志向就像大树没有树根一样,不能成才,告诉我们人要树立远大的志向。

3.熟读成诵,试着背一背。

(二)推荐阅读《树之歌》

读读下面这首《树之歌》,你一定会对树木有更多的了解。

树之歌

榆树高,槐树壮,

梧桐树叶像手掌。

石榴开花红似火,

桂树花开十里香,

桑树结果紫又甜。

松树四季披绿装,

棕树喜暖在南方,

橡树耐寒守边疆。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日积月累”

小结:课文中介绍了11种树木,这些树木选取的是东、南、西、北有代表性的树木,大自然树木的种类十分丰富,希望你们能到生活中认识更多的树木,并记住它们的名字。

小学语文教案《杨树之歌》 篇8

《杨树之歌》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借杨树之口,抒发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的诗歌。本首诗歌意境优美,韵律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很适合学生朗读。本课的设计,我注重

一、以读代讲,激发想象

首先我让学生自由阅读诗歌,在小组中互相交流预习成果。而后让学生们畅谈对这首诗歌的初步理解,说说从这首诗歌里知道了什么。在师生对话、文本对话中,孩子们了解了大叶杨的外形特点,也喜欢上了大叶杨可爱的性格。

在教学第二节诗歌时,孩子们轻而易举地理解了课后的思考题:“它在歌中唱了什么?”我进一步启发学生:“大叶杨还唱给谁听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唱给天上的白云,为它的舞蹈来伴奏”、“唱给忙碌的爸爸妈妈,消除他们一天的疲劳”、“唱给植树的小朋友,向他们表示感谢”……我适时地进行激励性的评价,更使他们喜形于色。在语言的渲染、思维的碰撞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尽情地飞扬。我顺时将学生引入意境,将感悟化为情感朗读,从而培养语感,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情感熏陶。

二、拓展课堂,披文入情

为了加深对诗歌意境地体会,在课前我组织学生了解自己喜欢的树。课上通过课件让学生倾听杨树唱歌,观察大叶杨的样子。了解他们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然后再次让学生品读,从而很自然的引出诗歌的中心:其实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像大叶杨一样默默奉献的人们,他们在带给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也在快乐的生活着!让孩子们带着对他们的赞美再次深情诵读诗歌。

《杨树之歌》教学反思

蒲江县实验小学 曹俊玲

这是一首借杨树之口,抒发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的诗歌。本首诗歌意境优美,韵律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很适合学生朗读。本课的设计,我注重

一,以读代讲,激发想象

首先我让学生自由阅读诗歌,在小组中互相交流预习成果。而后让学生们畅谈对这首诗歌的初步理解,说说从这首诗歌里知道了什么。在师生对话,文本对话中,孩子们了解了大叶杨的外形特点,也喜欢上了大叶杨可爱的性格。

在教学第二节诗歌时,孩子们轻而易举地理解了课后的思考题:"它在歌中唱了什么 "我进一步启发学生:"大叶杨还唱给谁听呢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唱给天上的白云,为它的舞蹈来伴奏","唱给忙碌的爸爸妈妈,消除他们一天的疲劳","唱给植树的小朋友,向他们表示感谢"……我适时地进行激励性的评价,更使他们喜形于色。在语言的渲染,思维的碰撞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尽情地飞扬。我顺时将学生引入意境,将感悟化为情感朗读,从而培养语感,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情感熏陶。

二,拓展课堂,披文入情

为了加深对诗歌意境地体会,在课前我组织学生了解自己喜欢的树。课上通过课件让学生倾听杨树唱歌,观察大叶杨的样子。了解他们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然后再次让学生品读,从而很自然的引出诗歌的中心:其实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像大叶杨一样默默奉献的人们,他们在带给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也在快乐的生活着!让孩子们带着对他们的赞美再次深情诵读诗歌。

《杨树之歌》这首诗歌意境美,韵律强,适于朗诵,而且要求背诵。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之后,在熟读的基础上,课后马上就能将诗歌背诵下来,在背诵过程中还能将诗的韵味读出;绝大部分的学生在第二天早读时都能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可有少部分的学生只能背出一句半句,或者结结巴巴的半天才背完。这么大的差异,该怎么办呢 对那些掌握得快的学生,我及时地给予表扬,可对那些没能背出的学生就该指责吗 指责他们就能背出了吗 ——不,我相信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有可能他们尽力了,可给他们的时间太少了,以至于背不下。所以,我告诉他们:你朗读这首诗歌时很有感情,只要你花心思,多读几遍,你一定能将它背下来的,老师相信你能行,你什么时候会背了,自己来找老师背诵,好吗 在接下去的几天里,那少部分学生陆续来找我背诵,有些学生的表现甚至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所以,不妨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要求,让他们跳跳,伸伸手就能触摸到各自的胜利果实。在识字教学中也一样,要求识的字,有些学生写一遍就会了,就没有必要让他们抄写好多遍;有些学生写二遍,三遍还不会,就应要求他们多写几遍,直到掌握了为止。

每位学生都有一件适合自己的"衣裳",教师应当好"裁缝",为他们"量体裁衣",客观地对待每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促进每位学生共同进步,健康成长。

《杨树之歌》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借杨树之口,抒发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的诗歌。本首诗歌意境优美,韵律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很适合学生朗读。本课的设计,我注重

首先我让学生自由阅读诗歌,在小组中互相交流预习成果。而后让学生们畅谈对这首诗歌的初步理解,说说从这首诗歌里知道了什么。在师生对话、文本对话中,孩子们了解了大叶杨的外形特点,也喜欢上了大叶杨可爱的性格。

在教学第二节诗歌时,孩子们轻而易举地理解了课后的思考题:“它在歌中唱了什么?”我进一步启发学生:“大叶杨还唱给谁听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唱给天上的白云,为它的舞蹈来伴奏”、“唱给忙碌的爸爸妈妈,消除他们一天的疲劳”、“唱给植树的小朋友,向他们表示感谢”……我适时地进行激励性的评价,更使他们喜形于色。在语言的渲染、思维的碰撞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尽情地飞扬。我顺时将学生引入意境,将感悟化为情感朗读,从而培养语感,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情感熏陶。

孩子们在课堂上的热情深深地感染了我,我突发奇想地将这首小诗套上了歌曲,随即演唱了出来。孩子们感到特别新鲜,那份欣喜一览无余。于是,孩子们也跟着把自己会唱的歌套上,用歌声演唱这首小诗,如此一来,既感受到了大叶杨乐观、向上的欢乐精神,又记忆了小诗。真可谓唱也陶陶,学也陶陶。

新课程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其实我们课堂的朗读教学,不必作过多的分析,创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在自读中、自评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这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寒号鸟》语文教案 篇9

《寒号鸟》课文原文

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缝,寒号鸟就把这道缝当作自己的窝。石崖前面有一条河,河边有一棵大杨树,杨树上住着喜鹊。塞号鸟和喜鹊面对面住着,成了邻居。

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有一天,天气晴朗。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草,就忙着做窝,准备过冬。寒号鸟却整天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喜鹊说:“塞号鸟,别睡了,大好晴天,赶快做窝。”

塞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傻喜鹊,不要吵,天气暖和,正好睡觉。”

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塞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第二天清早,风停了,太阳暖暖的,好像又是春天了。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趁天晴,快做窝,现在懒惰,将来难过。”

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伸伸懒腰,答道:“傻喜鹊,别啰嗦,天气暖和,得过且过。”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寒号鸟重复着哀号:“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天亮了,太阳出来了,喜鹊在枝头呼唤寒号鸟。可是,寒号鸟已经在夜里冻死了。

《寒号鸟》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理解13个新词。

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几句话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准确领会寓意。

教学准备

1.寒号鸟的挂图或投影片。

2.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号”。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训练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

3.学懂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齐读课题“寒号鸟”,读准多音字“号”。

(2)你知道寒号乌是怎样一种动物吗,(对课外知识丰富的的同学及时鼓励。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简介寒号鸟。)

二、布置自学。

这是1篇童话故事,我们学习后从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点出�

(2)读通课文,用“……”划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3)填空:这篇童话通过( )和( )作对比,写出了喜鹊是( )的,寒号鸟是( )的。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听录音范读课文。(听后自评并纠正)

(2)指名读一读划出的词语。(互相交流评点)

(3)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教师点拨:“懒”字中间“束”羽写成“束”。)

(4)指名填空并齐读。

四、练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

(1)指名读读用“……”划出的表示时间的句子。

(2)将学生读出的句子按顺序出现。

(3)学生独立默读体会,哪些句子跟季节变化有关,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节变化?(删去跟季节变化无关的句子)

(4)这些跟季节有关的句子应该怎样排列?为什么?

(5)练一练:《作业本》第5题。

五、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全文。

(2)说一说:课文第( )自然段到第( )自然段是写“冬天快要到”的事;……是写,“寒冬腊月”的事。

六、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读懂三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哪句话的意思是最主要的。(指导看插图)

(2)体会寒号鸟的懒惰。(学生理论,互评)

(3)齐读第1自然段。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讲读原文,理解“漫山遍野”、“哀号”、“得过且过”、“哆嗦”等词语的意思。

2.巩固抓重点词理解句子的方法,培养学生抓重点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幸福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得到。

4.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录音磁带一盒。

2.小黑板若干块。

3.幻灯片若干张。

4.寒号鸟、头饰各一只及喜鹊贴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整体切人。

1.根据简笔画,说话导入。

2.整体回顾,说说这是一只( )的寒号鸟。

( )的喜鹊。

二、学习2~5自然段。

1.默读2~4自然段,思考: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一一一”划出)

2.检查,出示幻灯(1),抓“累”字体会寒号鸟懒惰。

3.还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出示小黑板(1):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

4.抓“不听劝告”深人体会寒号鸟懒惰。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喜鹊怎么劝告?(结合指导读、指读→评点→范读→自读→齐读)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不听劝告?(圈圈划划,自读体会,结合指导读寒号鸟的话:指读→评点→自读→男女生对读)

d.指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寒号鸟不听劝告结果怎么样?(结合理解“直打哆嗦”、“悲哀”,指导读“悲哀地叫”的句子)

5.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想象自读→指读评点→女生齐读)

三、学习6~8自然段。

1.回顾学法:抓“不听劝告”这几个重点词语提问解答,深入理解课文。

2.启发学生围绕“还是不听劝告”自己提问,师小结后出示小黑板(3):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谁怎么劝告?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

d.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结果怎样?

3.学生轻声自读,思考上述问题。

4.四人一小组讨论,准备汇报。

5.汇报自学。(学生自由汇报,老师随机点拨,穿插朗读训练)

点拨要点:

①问题b,比较喜鹊说:“……”

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说:“……”

体会感情变化→指导读好语气。

②问题c,结合理解“得过且过”,指导读出寒号鸟不耐烦的语气。

③问题d,结合理解“最后的哀号”、“漫山遍野”等词,引导学生想象寒号鸟在冰天雪地里发出最后哀号时的样子。指导读好第八自然段。

四、返顾全文,深化认识。

1.齐读第九自然段。

2.深入思考,同样是寒冬腊月,为什么喜鹊能在温暖的窝里熟睡,而寒号鸟却在黑夜里冻死了?(结合完成作业本)

3.订正作业,随机小结,完善板书。

4.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小结学法,用幻灯打出:

抓重点词 提问解答

展开想象 感情朗读

五、分角色扮演朗读。

板书设计:

寒号鸟

懒惰勤劳

玩睡——————垒巢

直打哆嗦————住暖窝

最后哀号————熟睡

不幸——————幸福

《寒号鸟》教学反思

这是1篇民间故事,教学的要求是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评判故事的角色,从寒号鸟可悲的下场懂得只顾眼前,得过且过是不行的,应该像喜鹊那样看得远,着眼于未来,从现在做起。第二点就是按照顺序去理清课文层次,能够创造性地复述课文,编续写课文,改编故事。最后就是教师培养儿童自学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及分角色朗读课文。

我在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分别安排了六个教学步骤:描述带入情境,自学课文,交流检查自学,读讲课文,创造性地复述(新编,续编)补充课文和小结。我的教学设计比较注重小学生的复述和造句表达能力。

首先我引导学生描述带入情境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引入了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利用了课题,很好地让学生注意了“号”这个多音词。接着我是要学生去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我当时要求学生进行两次阅读课文,第一次是解决生字词,整体感知,同学基本了解了文章大意,都谈了自己的感受,他们都说出了不同的感受的,得出了不同的道理。第二次阅读是我引导学生有表情朗读喜鹊两次劝告寒号鸟的语句,目的是让他们弄清时间的顺序是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理清文章的脉络。最后教师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我的教学设计比较注重学生的语句训练。

小学二年级语文《树之歌》教案 篇10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大自然中,存在着许多美妙的歌声,你们想欣赏吗?(欣赏有关杨树的课件)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说说你对杨树有哪些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杨树的诗歌。

二、创设情境,感知课文

大叶杨给人们带来很多快乐,它也一定很快乐,因此大叶杨常哗啦啦地唱歌,你们想不想再听一听她唱了什么呢?(欣赏课件。)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自主读文,用喜欢的方法识字

1、自读课文,并用喜欢的方法识字。

2、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内组织识字抢答游戏。

四、深入感悟,读透课文

(一)学习第一小节。

1、自由轻声自读课文。

2、思考:

(1)你知道了什么?

(2)为什么刮风时唱得欢快?为什么下雨时唱得响亮?

(3)没有风雨时杨树怎么唱?

3、假如你现在就是一棵快乐的白杨树,加上动作,试着读一读第一段,请读出大杨树刮风时唱得欢快,下雨时唱得响亮。

(二)学习第二小节。

1、小组讨论:杨树会把歌唱给谁听呢?他在歌中唱什么呢?

2、交流,品读。

(三)学习第三小节。

1、杨树有会把歌唱给谁听呢?他在歌中唱什么呢?

2、讨论,交流。

(四)放欢快的音乐,同杨树一起歌唱:美读课文。

五、课堂练习,拓展延伸

1、大杨树把歌唱给了学步的小宝宝、聊家常的老奶、悠闲的老爷爷,那它还会把歌唱给谁听呢?我们也来编一编吧。

2、交流、汇报。

小学语文教案《杨树之歌》 篇11

一、引导交流,启动情感。

1.教师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学生画的画,请一两位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树,教师引导学生说清楚喜欢的树长在哪里,长得什么样,为什么喜欢它。

2.小组交流活动:我喜欢的一棵树。

3.配合优美的乐曲,教师课件出示插图导入新课,用甜美的声音朗读《杨树之歌》。

二、整体感知,自主识字。

1.初读诗歌。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歌。

2.学生自由展示,教师听读正音,相机引导认字。要求:选读自己读得最流利的小节,可以个人读,也可以合作读。

三、品赏朗读,体验意境,领悟情感。

(一)品赏第1小节。

1.教师语言渲染:“杨树长在蓝蓝的天底下,他们的根扎在绿色的大地上,多么像一位位精神抖擞的小伙子哟!你们听,他们在风中唱起了歌。”

课件展示杨树摇头晃脑边笑边唱的动画形象。

读一读第1小节,读出杨树的快乐心情,怎么快乐就怎么读。

2.学生自由展示。

教师引导:把自己想像成一棵快乐的杨树,读出快乐的感觉。

教师关注学生朗读时的情感态度,鼓励带表情读,比较朗读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情感体验,及时鼓励。要注意学生朗读时对“哗啦啦、欢快、响亮、悄悄地”等词语的个性化处理,不必强求一致。

3.教师用鼓励的语言引导:小杨树们,配上动作表演读,读出你们快乐的感觉吧!

(二)品赏第2小节。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教师引导学生看图体会诗歌意境:“请大家欣赏一下课文的插图,你看到了什么?”

2.播放一段悠扬的轻音乐,教师引导:闭上你的眼睛,想像你就是图上的老爷爷、老奶奶、小弟弟,或者就是你自己,来到了大杨树下,做着你喜欢的事情,听听杨树快乐的歌。

3.听到杨树的歌了吗?他的歌里唱什么,怎么唱?小组互相说一说后大班交流。

4.多种形式读第2小节:教师引读。小组读。个人读。比赛读。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读出本小节明快的节奏和喜爱杨树的感情。

5.结合看图和朗读理解“聊家常、悠闲”的意思。可想像:老奶奶在聊什么?引导观察:老爷爷下棋时心情怎样?你平时做什么事情感到心情最轻松?

6.再读第2小节,想一想:老爷爷、老奶奶、小弟弟会对大叶杨说什么?

(三)品赏第3小节。

1.轻声读第3小节,展开想像,读完后说说你觉得诗中写的什么最美?

2.把你读诗时想像到的用油画棒画一幅简笔画。

3.利用投影仪交流:展示并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上的景物。

4.引导学生美美地读一读第3小节。

5.积累词语:金色的翠绿的金黄的

四、感情诵读,升华情感。

1.教师语言渲染:“孩子们,许许多多的大叶杨美化了我们的环境,他们默� 我们再一起有感情地读读《杨树之歌》,表示我们对他们的热爱吧!”

2.配乐朗诵。

五、编一编:

鼓励学生课后再听听自己喜欢的树在唱什么歌,写下来,或者,把自己编的大叶杨的歌词写下来。

六、巩固认字,指导写字。

本课要认的字较少,教师可引导互检。宜在写字指导上下功夫。学生观察写字,自评互评,教师再作示范。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雪孩子》语文教案 篇12

《雪孩子》课文原文

雪,下个不停,一连下了好几天。

这天早上,天晴了,兔妈妈要出门去。小白兔嚷起来:“妈妈,妈妈,我也要去!”

兔妈妈说:“好孩子,妈妈有事,你不能跟着去。”兔妈妈在门外的空地上给小白兔堆了个雪孩子。小白兔有了小伙伴,就不跟妈妈去了。

小白兔跳舞给雪孩子看,唱歌给雪孩子听。他玩累了,就回家去睡午觉。“屋子里真冷,赶紧往火堆里舔把柴吧!”

小白兔添了柴,把火烧得旺旺的,屋子里渐渐暖和了。他躺在床上,闭上眼睛,一会儿就睡着了。

火越烧越旺。哎呀,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小白兔睡得正香,他一点儿也不知道。

“不好了!小白兔家着火了!”雪孩子看见从小白兔家的窗户里冒出黑烟,蹿出火星,他一边喊,一边向小白兔家奔去。

“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里?”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小白兔。他连忙把小白兔抱起来,跑到屋外。

小白兔得救了,雪孩子却浑身水淋淋的。

这时候,树林里的小猴子、小刺猬都赶来救火了。不一会儿,大家就把火扑灭了。

兔妈妈回来了,激动地说:“谢谢大家救火,救了小白兔,谢谢大家!”

“咦,是谁救了小白兔?”小动物们都说,“真得谢谢他呢!”

这时,救小白兔的雪孩子不见了。他已经化成水了。

不,雪孩子还在呢!瞧,太阳晒着晒着,他变成了很轻很轻的水汽。飞呀,飞呀,飞上天空,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雪孩子》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瓜、衣、来”3个字,认识1个偏旁“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教具准备

雪与云相互变化的课件

学前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读通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趣

1、板书“孩子”教认“孩”字,再补上雪字

2、激趣:雪孩子是什么样的?课文说了什么事?今天我们学习20、雪孩子

二、看图自读课文

1、仔细看图,想想每幅图上画了什么?

2、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同位

3、标画课文的自然段

三、检查自读情况,读后正音

1、指名接读课文,互相评价。

2、正音后同位互相接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议论: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变成了什么?先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后自己化了变成水)

雪孩子是怎样飞到天上的?还会回来吗?(让学生看课件,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

2、指导朗读

本课因不注拼音,朗读中注意读准字音,还要正确处理轻声的读法。

如:房子上、树上、地上的“上”

休息的“息”

读出雪地、云朵的美丽,小白兔的快乐与伤心,他/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后半句“很美很美”“白云”读得慢些,表达出赞美喜爱之情。

五、想想说说

1、看图8,说说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些什么?

2、你想对雪孩子说些什么?

六、续编故事

《雪孩子又回来了》,想像小白兔与雪孩子见了面会做什么,说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正确书写3个生字

3、指导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回答课后练习题:雪孩子还会回来吗?

二、分小组自学生字

1、认字

注意读准“让、往、烧、知”4个字的字音

“起、玩、往、觉、知、化”都可以利用熟字变化来记忆

可以进行同音字比较“化-画,道-到,只-知,还-孩”

2、写字

写好“瓜、衣、来”的关键是撇与捺对称

瓜:上撇平短,左撇竖长,“竖提”起笔对准撇中部,点较小,捺起笔低于“竖提”

衣:点居中,不与“横”相连,第三笔处“横”中间看起笔,最后“捺”低于右撇并相接向右伸展

三、复习巩固

1、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⑴理解题意,“又”字连用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左边一栏说的是动作,右边一栏说的是特点

⑵学习练习可说老师纠正

2、布置作业

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四、讲评小结

《雪孩子》教学反思

因为这是首篇不注拼音的课文,上这节课之前,已经和学生一起把生字用习惯的方法识记掌握了,课文也通过多种方式读得比较通顺,流利了。这篇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我在课件的制作上努力呈现得像一本图画书,力求课件的演示能像绘本一样展现,如大量的简单的黑色背景上仅仅出现一句话或一个字,一个词,以引发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或是白色的背景上呈现一幅生动的图画再配上简单的一两句话,按照故事的发展一页一页地往后翻。

另外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入了三段动画片,其实没有动画片的引入学生也能从课文的朗读中感悟到雪孩子的美好品质,但权衡再三没舍得去掉。现在的许多动画片色彩过于艳丽让很多孩子审美疲劳,情节过于浮夸缺少教育意义,音效等动静过于嘈杂容易让孩子浮躁,许多动物失去原型,搞得“四不像”弄得很多孩子“指鹿为马”等,总之现在的许多动画片堆砌了些文化垃圾。而《雪孩子》这个动画片带给大人和孩子的是无限的美感和启迪,画面是那种老美术电影制片厂精心绘画制作的,现在的孩子很少有机会看到,学生在看动画片时精心欣赏并沉浸其中,而且学生有时欢喜有时忧的表情告诉我,虽然浪费了一点读书的时间,但也有很重要的收获。

关于教学设计,我觉得在指导朗读方面还是比较有效果的。如:课件出示课文的第一句话“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雪”后,我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想象读这句话,有的学生就能通过自己的朗读反映出雪的信息。接着出示第一幅插图,通过语言渲染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把自己想象成图中的小白兔,分别用“咦”,“哦!”,“啊!”续说句子,学生如临其境般的面带一种或疑惑或兴奋或顿悟或咏叹的表情和语气,使语言的感受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学生尽情地描述中也使雪后的场景更加开阔,更有感染力。又如,在学习课文的第三段时,出示雪孩子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雪孩子,如果你拥有了这样一个小伙伴,你喜欢吗,你高兴吗顺势引导学生欢欢喜喜地,高高兴兴地读这一段,感觉学生读得也比较有气氛。

对同1篇课文,对同一个人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如在朗读课文第八自然段时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不同的感情色彩。有的学生读出了难过,因为雪孩子舍己救人,小白兔失去了雪孩子;也有的学生读得高兴,理由是小白兔得救了,而且雪孩子变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是一件好事。学生不同的见解代表了个性化的审美价值,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本课教学的不足有下面几点:

1,整段整篇的朗读少,最后缺少全文的朗读展示环节。

2,老师的语言还需要推敲锤炼,如在读完第五自然段后,让学生说读后感受到危险了没有,有的学生就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是很明白,问题缺少实效性。

3,学生个性化的朗读缺少评价,导致后面学生的朗读缺少提升。

4,课文中有些词句挖掘不够,如“自己却化了”,“他飞到了空中”中的“化”和“飞”是两种不同的自然现象,点明了由“雪”到“水”又到“汽”的变化,但课堂上没有进行引导。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篇13

二年级语文《春夜喜雨》知识点

原文:

春夜喜雨(作者: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释:

(1)乃:就。

(2)发生:催发植物生长。

(3)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4)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5)野径:乡间的小路。

(6)晓:天刚亮的时候。

(7)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8)花重(zhòng):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9)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译文: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小学语文二年级知识点归纳

字音:

突然(tū)

雾蒙蒙(méng)

焐热(wù)

一瞬间(shùn)

打中〔zhòng〕

主线:

为什么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父亲太了解鸟的习性了,如果是猎人就会打死很多鸟。从这句话也看出我也是爱鸟的人)

从哪些语句能看出父亲很了解鸟?(父亲对鸟的了解源于什么?——爱鸟)

站定:站住不走。

喃喃:连续不断地小声说。

黎明:天快要亮的时候。

父亲突然站定,朝蒙雾雾的树林,上上下下望了又望,有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动作)

父亲指着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嗯,还(所以)有鸟味。有。(因为)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一群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可以联系因果句)

父亲又说:听,鸟要唱歌了。

父亲说: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父亲又对我说:(所以)在鸟最快活的时刻,在鸟飞离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父亲说:(因为)“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重。

语文学习方法技巧

如何对生字进行更快捷和稳健的记忆

在语言环境中记忆

学习生字一定要注意在语言环境中记忆,把字放到词、句子中记忆。比如:学习”朝阳”的”朝”时,可以记句子”火红的朝阳从东方升起”;学习”露珠”的”露”时,可以记忆”叶子上的露珠闪闪发亮”。

这样我们不仅把字记住了,而且词也容易记牢,还能积累句子。

要加强复习

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要接触大量汉字,如果不加强复习会影响学习效果。我们可以用老师教的方法,按照部首、形近、音近、和多音来归纳,还可以进行一字组多词的练习,这样能使我们牢固地掌握字词。

经常请教他人

对一些字我们学了也许过段时间就会忘掉。如果忘掉了,可以问问同学,家人。这样使我们的学习更加巩固。

要养成查字典的习惯

查字典是我们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方法。我们具备熟练查字典的能力,就能掌握很多的生字和知识。例如:”惬意”这个词同学们认识,也会发音,但对它的意思可能不会太了解,这时就需要打开字典查一查。要通过字音了解字义,可以利用音序查字法查。根据汉语拼音,在音节索引部分就可以找到qiè这个发音,然后按照后面的页码,找到相应的页,这样就查到这个字了。根据字典上的解释,我们知道它表示”满足,畅快”的意思。又如:”名闻遐迩”后面两个字念什么呢?打开字典,看到字典部首,找到走之旁所在的页,然后在检字表中根据除开部首的笔画数在这一栏中找到相应的宇,这样就可以查到它们的发音。第一个字念xia,当”远”讲;第二个字念ěr,当”近”讲,这样”名闻遐迩”的意思也就明白了。

小学语文教案《杨树之歌》 篇14

教材分析:

杨树普遍生长于我国各地, 《杨树之歌》就是一首赞美杨树的歌。全诗借赞美杨树,赞美虽然普通,但默� 这首诗意境优美,韵律强,用比较形象生动的第一人称述说,拉近了杨树与人们之间的感情,使我们体会到人类与树之间共生共息的密切关系。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习不理解的词语。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设计有关生字的问题,并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杨树默默奉献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你们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谁的歌?(播放歌曲小白杨)

2、不但小白杨会唱歌,大叶杨也喜欢唱歌,(板书:杨树之歌),今天,我们就来听听这首“杨树之歌”。

二、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学习生字

1、齐读课题《杨树之歌》。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树是杨树?

杨树在什么地方唱歌?

杨树把歌唱给谁?

杨�

4、打开语文书,自己试着读读课文,解决不认识的生字。

5、听读课文(播放课件中课文的录音),听到你刚才读不准的字音要留心,把读音记住。

6、再读一读课文,把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用“——”画下来。

7、在小组内交流解决不理解的词语,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全班交流。(可能会出现:大叶杨、聊家常、悠闲这几个词不理解,在全班交流时,课件出示大叶杨的图片。)

8、课文中的词理解了,这回请你们试着读一读识字表中的生字,把读的不熟的用“  ” 画下来。

9、同桌互相考一考生字表中的生字,考的时候要把同桌画  的字多考他几遍,让他记住。

10、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有关生字的问题,考考其它组的同学。

11、齐读生字。

三、感受大叶杨与人类的关系

1、喜欢大叶杨的歌吗?自己读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或句子画下来。

2、说说通过读课文,你刚才提出的问题能解答了吗?有没有还解答不了的问题?

3、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像杨树一样虽然普通,但默默为人类奉献关爱和欢乐的树,就像刚才我们听的小白杨中防守边疆的小白杨一样,树还有什么用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p27的《记住》。

4、说说你通过学习《杨树之歌》和《记住》你知道了什么?是啊,请你们记住,树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

三、拓展

1、我们在语文天地中学过一首关于树的诗《咏柳》,你们记着吗?我们一起背一背。

2、留a级与b级的作业:

a级:如果你是一棵大叶杨,你会唱些什么呢?写一写好吗?

b级:找一找还有哪些关于树的诗。

小学语文教案《杨树之歌》 篇15

教材简析:

《杨树之歌》是“植树”这一主题单元中的1篇主体课文,是一首诗歌。全诗共三节,用第一人称述说了杨书树成天喜欢歌唱的可爱形象、人们在大叶杨下的快乐生活、大叶杨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借赞美杨树,赞美各地可能虽然普通,但默�

学情分析:

学生比较喜欢阅读诗歌,因为诗歌音韵兼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但学生的阅读方法有限,在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语言创造等方面欠缺。在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巧妙的语言引导渲染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品读,从而体会文章的感情。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利用多媒体将学生带入一个有声有色的学习乐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正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 这里,有目的检查学生识字的渠道及识字效果的巩固。及时交流方法,使每位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另外,寓趣味于枯燥的练习中,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所学的生字也得到了巩固。

同学交流合作,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学会反思,正确地认识自己,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 同时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学会思考。学生积极动脑想象、动口表达。其实,想象是对学生创造力的一种锻炼。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充分地练说,尊重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语言的表达能力,积累了语感;既丰富了课文内容,同时还培养了思维的广阔性和创新精神。想象画面来朗读,就是教给学生一种阅读的方法。为了对课文进行全面的欣赏,让学生完整地朗读课文。根据自己的独特体验,创造性地再现课文,让学生通过“读”有所“思”、有所“悟”,通过读书实践,“感受语言的魅力”、“明白朴实的道理”、“提升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点

1、练习运用声旁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7个,初步学习写字两个“之、爽”。

2、了解人类与树木之间共生共息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图片 课件 字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首歌曲,请你们欣赏后告诉老师歌曲唱的是什么?播放课件(小白杨)。多么动听的歌呀,快来告诉大家,唱的`是什么?(生答)对,歌里唱的就是这些白杨树。今天我们也来学一首小诗《杨树之歌》(板书课题,“之”用绿笔)。齐读课题,谁能说说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生答)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识字效果。

过渡:同学们快打开书读一读小诗,找一找答案吧。

1、自由读课文。(教师将带有生字的树叶贴贴在黑板上)

2、课下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了小诗,预习了生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3、齐读生字。

4、你们是怎么认识的,谁到前面来说一说?

5、游戏:贴绿叶

请看黑板上的生字,你认识哪个,就来拿哪个,然后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认识它的,读出音节,读对了,请你将树叶贴在大树上,给它增加一片绿意。(同学们上来拿树叶)

6、(生字:杨 之 蝴 蝶 聊 染 ) 摘到后站成一排,读音 组词(可以指名组词当小老师)。

用“陪伴”说话。

大家都认识了吗?小老师来考考吧。

过渡:只要我们是个生活的有心人,处处可以识字。字我们认识了,而且让杨树的叶子更加茂盛了,你们真棒。下面我们再来读读小诗吧。

三、品赏朗读,体会意境。

(一)、初读感知课文。

1、自由读小诗,看看自己读得通顺吗?

2、选一小节读得流利的,读给同桌听,让他评评你。

3、把你读得最流利的小节读给全班同学听,也可以和同桌一起读。指名读。

(二)、默读小诗,想想你喜欢哪小节?为什么?读完以后自己先说一说。

1、喜欢第一小节。

(1)、读一读,评议。

过渡:你听过杨树唱歌吗?它都在什么时间会唱歌呢?怎么唱呢?

(2)、请你边读边想象,自己读一读,同桌交流一下。

回答:刮风时欢快地唱,下雨时响亮地唱,没有风雨时悄悄地唱。

随机板书:歌唱

(3)、再读读,指名读。它们唱的是什么呢?(播放课件A两遍)

(4)、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就怎么读,体会。指导朗读,感受快乐的心情,体会:“成天哗啦啦、欢快、响亮、悄悄地”的语气。

过渡:杨树刮风时唱得欢快,他们在唱;下雨时唱得响亮,他们在唱;没有风雨他们也在唱……他们此时唱给谁呢?

1、你看到了什么?(播放课件:课文的插图)

生答:都唱给谁。随机板书: 唱给 小宝宝 老奶奶 老爷爷。

过渡:看看小诗中是怎么写的?

自读第二小节。

指名读。

2、过渡:我们知道了老爷爷、老奶奶、小弟弟在杨树下乘凉。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一小结,观察插图(播放音乐)想象你也和老爷爷、老奶奶、小弟弟在一起,他们都会说什么?同桌说一说。(教师巡视指导)

①汇报。

②说得真好,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读小诗好吗?师生轮读:没有风雨杨树唱给……

③想想他不光是唱给小宝宝、老爷爷、老奶奶,他还会唱给谁听?我们再来读读。在四人小组说一说,编一编。(知了 小鸟 蓝天……)

过渡:是啊,大叶杨成天地哗啦啦地歌唱。(播放课件)

大叶杨是什么样的呢?读一读第三小节。

3、品读第三小节。

自由读。 回答。(拉起手来唱的)

指名读。歌中还唱了什么?(唱了感谢太阳之情)

板书:感谢

想象画面朗读,让我们为大叶杨唱出心中的感谢,感谢阳光雨露。(齐读三小节)

朗读体会,大叶杨为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那我们应该怎么对待他们呢?

回答。

(三)、你们想要为大叶杨做这么多的事情,你们真是有爱心、讲环保的好孩子。让我们饱含感情地读读小诗吧,大声的读,读出对大叶杨的感谢之情。(播放音乐)

(四)、我们知道了杨树唱的是什么歌了,有谁能试着背背课文呢?

(老师带大家背诵。播放课件)

作业:

将自己喜欢的树唱的歌写下来。读给爸爸妈妈听。

小学语文教案《杨树之歌》 篇16

《杨树之歌》原文

我们的名字叫大叶树,

成天喜欢哗啦啦地歌唱。

刮风时唱得欢快,

下雨时唱得响亮。

没有风雨来帮忙,

我们的歌儿也悄悄地唱——

唱给学步的小宝宝,

伴他和蝴蝶捉迷藏。

唱给白发的老奶奶,

陪她在树下聊家常。

唱给下棋的老爷爷,

和他悠闲度时光。

我们边唱边拉起手来,

为行人送去一片凉爽。

我们边唱边轻轻鼓掌,

感谢金色的太阳,

春天它使我们翠绿,

秋天它为我们染上金黄。

《杨树之歌》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用喜欢的方法识字,准确、熟练、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体会诗歌韵律美。

3、激发学生对杨树以及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准备:关于杨树的课件或图片,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欣赏。观看有关杨树的课件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树吗,说说你对杨树有哪些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杨树的诗歌。

二、新课

(一)自学

自主读文,用喜欢的方法识字。

1、自读识字:自读课文,并用喜欢的方法识字。

2、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标出小节序号。

(二)识字

多种形式识字。

1、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2、认读生字新词卡片,比一比,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3、小组内组织识字抢答游戏。

(三)交流

整体感知。

1、同桌合作读文。

2、小组合作,选喜欢的方式读文。

(四)诵读

合作读文,体会诗歌韵律美。以小组为单位,选用不同的方式汇报读文。

(五)评价

全方位评价。

1、同桌合作读文时,相互评价。

2、小组合作汇报读文时,全班范围内评价。

(六)写字

自学易学的生字。

1、认读9个生字,并扩词。

2、自主找出易学会的生字,同桌交流学习。

3、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认真练写。

(七)练习

1、用几句话描述你熟悉的一棵树。先自己去观察,可以边观察边对那棵树说些什么。

2、与同桌交流观察结果。

4、重新组织语言,鼓励学生练习写一写。

第二课时

(一)自学

读中悟,悟中读。

1、自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

2、自己喜欢哪小节就读哪小节。

(二)交流

整体感知。

1、谁能把描写大叶杨可爱形象的那一小节读出来,比一比,谁读得最可爱。

2、人们又是怎样在大叶杨下快乐地生活的,谁来读一读,应读出什么样的语气?(高兴、快乐、开心的语气)。

3、同桌交流学习第三小节,相互评价读文。

(三)诵读

熟练朗读,背诵全文。

1、找同学推荐学生读文,其他同学感受全文,练习背诵。

2、同桌合作,练习背诵。

3、分小组选择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

(四)写字

集体合作探讨,突破难点字。

1、认读剩余几个生字并扩词。

2、“向困难挑战”,比一比,谁能又快又准地学会这几个字。

提醒注意:“谢”中间“身”撇不出头,感字里面的小横不要丢。

3、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练写生字。注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五)练习

1、你听过大叶杨唱歌吗,它在歌中唱了什么?

大叶杨给人们带来很多快乐,它也一定很快乐,因此大叶杨常哗啦啦地唱歌,同学们听过吗?

想一想,大叶杨会唱什么呢?

2、读一读《记住》。

可采取自读识字、同桌合作读文识字或小组合作的方式。

《杨树之歌》教学反思

《杨树之歌》本首诗歌意境优美,韵律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很适合学生朗读。本课的设计,以问题为主线串联全诗三小节。注重

首先我在课文题目上下功夫,板书课题的同时引导学生认识生字“杨”、“之”。齐读课题,并在此基础上说题意。“之”这个字的意思便在学生诉说题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被理解。紧接着又让学生读课题,说出自己的疑惑。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的同时也为以问题为主线学习全文打下伏笔。

学习诗歌第一小节时我把重点设定朗读感悟上,但朗读感悟也应讲究方法,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因为他们你年龄小、阅历浅教给他们正确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本人抓住第一句话中“哗啦啦”这一词语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从中体会词语所潜藏的感情,并鼓励学生大胆地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在让学生反复读的过程中渗透抓住重点词语如“欢快”、“响亮”、“悄悄”的朗读方法指导。正因为扎实、认真的训练,在后来的朗读过程中学生总能有较好的表现。

在教学第二节诗歌时,我注重点词语的理解和生字的识记。学生始终在语境中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字与朗读与游戏与口语交际相结合,达到了生字与词、句、篇的紧密结合。力求使识字教学体现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寓教于乐。通过说话练习,把词语放在语言环境里理解。结合诗歌内容理解词语“聊家常”的含义。通过象形记忆的方法记住“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想象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

在细读课文、深层理解方面:孩子们轻而易举地理解了课后的思考题:“它在歌中唱了什么?”我进一步启发学生:“大叶杨还唱给谁听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唱给天上的白云,为它的舞蹈来伴奏”、“唱给忙碌的爸爸妈妈,消除他们一天的疲劳”、“唱给植树的小朋友,向他们表示感谢”……我适时地进行激励性的评价,更使他们喜形于色。在语言的渲染、思维的碰撞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尽情地飞扬。我顺时将学生引入意境,将感悟化为情感朗读,从而培养语感,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情感熏陶。

树之歌教学反思 篇17

《树之歌》这篇儿歌,让我们认识了11种树木,了解这些树木的特点,并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优点之处: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时,我是根据儿童诗特点,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

2.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重视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多种形式如读书、评价、说话、讨论,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不足之处:

时间设计不合理,读课文占用了书写的时间,导致书写时间过少。

改进措施:

在备课时,在多关注一下备学生,减少一位学生的原因而完不成教学任务。

小学语文教案《杨树之歌》 篇18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阅读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因此,在《杨树之歌》里,我努力地“后退”,给学生一个亲近文本的机会,给学生一个发表见解的机会,同样的教材给了我一个不一样的感受,不同的感受也给了我们不同的歌。

杨树是分布在我国很广的一种树。在诗歌里,作者借杨树之口,书法了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赞美了默默为人类关爱和欢乐的精神。

全诗用第一人称,用拟人的手法抒发感情,像诉说,像欢歌,也仿佛自言自语。这首诗歌意境美,韵律强,感情充沛,学生读来朗朗上口,很是喜爱。

树之歌教学设计 篇19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识“梧”“掌”等15个认读字,会写“杨“桐”等10个会写字,能听写课后8个词语。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3.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认识“梧”“掌”等15个认读字,会写“杨“桐”等10个会写字。重点指导“壮、杉、化”三个字的书写。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冬天光着头春夏长绿发,就有一只腿,小鸟喜欢它。(猜一植物)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儿歌《树》。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2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填空:本课讲了种树,分别是

三、认读生字,了解不同树的特点。

1.请学生找到木字家族的字。想一想:这些树都有什么特点?教师随机讲解。

(1)这些字都和什么有关?(都是木字旁,都和树木有关。)

(2)(课件出示:杨树图片)杨:杨树的特点是什么呢?(杨树高)

(3)(课件出示:榕树图片)榕:榕树的特点是什么呢??(榕树壮)

(4)(课件出示:梧桐树图片)梧桐:“梧桐”树叶像什么?(手掌)谁能用“梧桐”说句话?

(5)(课件出示:枫树图片)枫:枫树到了秋天是什么颜色?(红色)

(6)(课件出示:松柏树图片)松柏:松柏有什么高洁的品质?(松柏不畏严寒,一年四季常青)

(7)(课件出示:木棉树图片)木棉:木棉的喜好是什么?(喜暖,在南方)

(8)(课件出示:桦树图片)桦:注意这个字读四声“huà”一边生长在哪里?(耐寒,长在北疆)

(9)(课件出示:银杏、水杉图片)银杏、水杉:这两种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被称为活化石,存在已很久远。)

(10)(课件出示:金桂树图片)金桂:金桂树的特点是什么?(开花满园香)

2﹒我们学的这些字都是形声字,左面的偏旁表示的是字的意思,右边的偏旁表示字音,这些字左面的偏旁都是木字旁,都和树木有关。

3﹒拍手、齐读小儿歌。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认识树。(板书:树)

二.自主学习,尝试练习

1.你知道的树还有哪些?介绍自己知道的树。

1)介绍前,老师先要提出要求。要求同学在介绍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带微笑看着全体同学来介绍。

2)开火车来介绍。

3)同学评一评,谁介绍的好。

4)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关树的一些趣事。

2.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读一读儿歌,比一比,看谁能把字音读正确。

三.合作分享,反馈点拨

1.小组合作学习:儿歌中,哪些字的读音不容易发准,要注意的,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再一块儿读一读。

2.指导读读儿歌。

指名读,相机正音。

开火车读,齐读。

3.说一说。

这些树中,哪些是你熟悉的,或是比较了解的,能向同学们说说就好了。

4.指导读儿歌。

(1)请小朋友们一节一节地读一读。

(2)师范读。听了老师的朗读有什么感觉?

(3)学习第一句:了解三种树:杨树、榕树、梧桐树。

教师重点讲榕树,(课件出示:杨树、梧桐、榕树图片)(板书:杨树榕树梧桐树)

(课件出示)榕树:原产于热带亚洲。榕树以树形奇特,枝叶繁茂,树冠巨大而著称。枝条上生长的气生根,向下伸入土壤形成新的树干称之为“支柱根”。榕树高达30米,可向四面无限伸展。其支柱根和枝干交织在一起,形似稠密的丛林,因此被称之为“独木成林”。

(4)学习第二句:认识三种树:枫树、松柏。(课件出示枫树、松柏图片)(板书:枫树松柏)

①枫树是什么颜色的?从哪儿看出?

(枫树是红色的,从“枫树秋天叶儿红”看出。)

②“松柏四季披绿装”说明了松柏的什么特点?

(松树、柏树一年四季都是绿的,特别是冬天不怕冷,依然苍翠挺拔。)

(5)学习第三句:认识两种树:木棉、桦树。(课件出示:木棉、桦树图片)(板书:木棉桦树)

从这句话,我们得知木棉和桦树生长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木棉喜欢生长在温暖的南方,桦树生长在寒冷的北疆。)

(6)学习第四句:认识三种树:银杏、水杉、桂花树。(课件出示:银杏、水杉、桂花树图片)(板书:银杏水杉桂花)

(课件出示)银杏:最早出现于亿年前被科学家称为“活化石”,“植物界的熊猫”。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能活到一千多岁,是树中的老寿星。

(5)自己再轻声读读全文,谁想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学生。

四.总结提升、适当拓展。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这些树都是小朋友们比较熟悉的,我国的树木还有很多,要想知道更多的树,还可以找找相关的资料。下节课我们进行交流。

小学语文树之歌教案 篇20

教学目标:

1、会写“杨”字

2、在读书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文中出现的树木名称。

3、根据树木的特点能在插图中找到每一种树。

教学重难点:

在读书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文中出现的树木名称。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听歌

刚才我们一起唱了一首歌,谁能告诉老师,这首歌的'名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树的儿歌。板书课题树之歌

1、看老师写课题

2、谁想变成一棵小树读读课题?

一、学习课文

1、出示自读提示ppt

2、生自读课文

3、检查朗读情况

过渡:有了拼音的帮助难不倒我们,下面老师提高难度读儿歌,敢接受挑战吗?

二、出示自读提示

1、用小手捂住拼音读儿歌,看谁没有了拼音的帮助,依然能读正确。

2、检查评价

过渡: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刚才我们读儿歌用上了眼睛和嘴巴,这次再用心读好吗?

三、读文提示

默读儿歌:边读边用心思考,圈出儿歌中出现的数目名称。

1、生边默读边圈。

2、谁能按顺序说出儿歌中出现的树?

A指导写“杨”。

B生描一写二

C生继续说完剩下的树木名称,完成板书。期间,告诉孩子们松柏是两种树,桦树有白桦。

3、仔细观察这些树名,其中藏着许多像“杨”这样的字呢?

A出示ppt观察这些生字,你发现了什么?

B继续出示ppt,这样的树还有很多,你们猜猜他们都是什么树?

C我们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又认识了一些树,如果想知道这些树长得什么样赶紧和爸爸妈妈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吧!

四、做游戏

1、接读游戏

老师读树名,学生读树的特点。

2、问读游戏

()高?()壮?

3、看屏幕读

五、找树

1、刚才我们熟记了树名,知道了每种树的特点,但文中的插图都是什么树,你们知道吗?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准确耳朵找到每一种呢?生答(找特点)

2、老师举例子:比如我读杨树高,我就知道高高的是杨树,那么我就在图中找最高的那一棵!

3、按照老师教的方法读一二句话看谁能把这两句话中的树找到,找到一种就在树木的旁边标上树木的名称。

找到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水杉

4.读三四句话看谁能把剩下的树找到?

过渡:刚才我们根据树木的特点找到了11种树,下面谁能把这些树木的特点读出来?

A指导读

B拍手读

C随音乐读

六、老师也编了一首儿歌出示ppt

1自读

对照课后题“读一读,记一记”,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这么多树,还为他编写了儿歌。其实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的树等着我们去认识呢!回家之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大自然中认识树木,记得写下他们的名字哦!

板书设计

树之歌

杨树榕树梧桐树

枫树松柏

木棉桦树

银杏水杉

金桂

小学语文教案《杨树之歌》 篇21

教材分析:

《杨树之歌》是以拟人的手法,优美的诗句赞美杨树,赞美了杨树的优美普通、活泼、欢快。它歌颂了树木为人类提供美好环境做出的贡献,显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其中也蕴涵着颂扬奉献精神,并表明“为他人,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自身也是欢乐的”深刻意义。插图中高大挺拔的杨树也给孩子们以正直,伟岸的“杨树性格”的直感。诗歌意境美,韵律强,朗朗上口。

本课要求认识的字15个:杨、之、亮、蝴、蝶、陪、聊、染。写会9个字:

杨、之、亮、陪、伴、爽、掌、感、谢。

课后思考题:你听过大叶杨唱歌吗?他在歌中唱了什么?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展开想象,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感悟树木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从而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2、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9个字。能找出自己书写中形体较美的字。

3、在感悟诗意的基础上,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会背诵全诗。

教学建议:

1、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树的资料,或者到大自然中走一走看一看,认识一些树种,想想自己喜欢哪些树,为什么?

2、上课开始可以小组交流自己喜欢的树,并说说理由。然后指名几名学生到前台说说。

3、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评价的能力,因此在本节课的阅读教学中,可组织小组学习,在小组中读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并说说读明白了什么?着重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情感来。也可以让学生在自读、自评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4、课文虽然写杨树,但不拘泥于写杨树,可以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身边像杨树那样的树,那样的人,虽然都是普普通通,却在默默的奉献、为人们提供方便、带来快乐。

拓展练习:

一、读拼音,写词语。

pei ban yang shu gan xie liang shuang gu zhang

( ) ( ) ( ) ( ) ( )

二、照样子接词。

例:杨 (杨树) (树叶) (叶子)

爽 ( ) ( ) ( )

陪 ( ) ( ) ( )

三、按照课文内容选词填空。

1、我的名字叫大叶杨,成天喜欢________(哗啦啦 、啥啦啦)地歌唱。

2、刮风时唱得________(欢快、高兴),下雨时唱得响亮。

3、没有风雨来帮忙,我们的歌儿也______(悄悄、俏俏)地唱。

相关资料:

大叶杨:杨树的一种。杨树落叶乔木。种类很多,有山杨、毛白杨、小叶杨等多种,多为速生用材树,木材供建筑、做器具、造纸等用。

精品教案:

(一)

教学准备:

课件   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生生互动,激发情感。

1、同学们课前已经观察了周围环境中自己喜欢的树木,老师还希望你们画一画喜欢的树木,你们的画带来了吗?当然搜集有关树木的图片也可以。

2、教师用投影仪投影学生的画或图片,请作者介绍自己喜欢的树木,师引导学生说清楚,喜欢的树长在哪里,什么样,为什么喜欢它?

3、小组内交流:我喜欢的一课树。

4、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树:杨树。板课题:杨树之歌,齐读课题。

5、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例如:树怎么会唱歌?它会唱什么歌?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努力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歌。

2、同桌相互展示,纠正字音。

三、表情朗读,体验意境。

(一)师生品赏第一小节。

1、杨树高大挺拔,多么有精神,听,他们在风中唱起了歌。

课件展示杨树摇头晃脑、边唱边笑的动画形象。

读读第一节,读出杨树快乐的心情,怎么快乐就怎么读。

2、学生自由展示。

引导:把自己想象成一棵快乐的杨树,读出快乐的感觉。

教师关注学生朗读时的情感态度,允许学生对个别词语的个性化处理。

(二)小组合作,品赏第二、三小节。

1、下面两小节,请同学们自选一节在小组中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小节,读明白了什么?

2、小组汇报:

(1)当学生汇报到第三小节时,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读明白了什么?美在哪里?然后引导学生把这种美表达出来。

积累词语:金色的( ) 翠绿的( ) 金黄的( )

(2)当学生汇报到第二小节时,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之后,教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看图体会诗歌意境:请大家欣赏课文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然后播放优美音乐,教师范读本小节后引导学生说说仿佛看到了什么?

结合看图,朗读理解“聊家常、 悠闲”的意思之后再自由练读表达自己的情感。

最后想象:老爷爷、老奶奶、小弟弟会对大叶杨说些什么?

四、感情诵读,升华情感。

1、师:孩子们,许许多多的大叶杨美化了我们周围的环境,他们默默的为人类贡献关爱和快乐。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首诗歌,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热爱之情吧。

2、配乐朗读。

五、自编儿歌,展示自我。

鼓励孩子利用课余时间再听听自己喜欢的树在唱什么歌?在小组内交流。

六、指导书写,巩固识字。

本课要求写的字较少,以鼓励学生自

杨树之歌(二)

教具准备:

录音带 、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都认识那些树呢?能把它画下来吗?

2、学生画完之后展示。学生展示大叶杨,如果没有出示老师准备好的。

老师介绍:大叶杨是柞树的一种,叶子是心形的很大,树干也很直。大叶杨的歌声其实也很好听,今天我们就一块来欣赏这首《柞树之歌》。

3、板书课题:柞树之歌,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听课文录音,听准字音。

2、大叶杨的歌声伴随着小宝宝、老爷爷等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现在,也让大叶杨的歌声伴随着我们一道快乐地学习主吧。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解决生字词。

3、小组内检查字、词的读音,然后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4、老师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

三、细读课文,领悟感情。

1、我们已经和生字、词交上了朋友,再读读这首小诗,你一定会读得更加流利,想试试吗?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学生评价。

3、你最喜欢这首小诗中的哪一节呢,读给同学们听好吗?(学生想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边读边理解。

如:

(一)学生读第一节:

1、读了这节你知道了什么?

(大叶杨是怎样唱歌的……)

2、大叶杨就是这样唱个不停,多么活泼可爱,多么快乐呀!谁能快乐地读读?指名朗读这一节。

3、同学们读的真好,老师也想读读,能给老师一次机会吗?老师范读第一节。

4、同学们一定会读得比老师还好,自己试着读读好吗?

5、再指名朗读这一节。

(二)第二节。

1、请喜欢这一节的同学读读这一节,并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大叶杨的歌是唱给谁听的……)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看看大叶杨在快乐地唱歌时,小宝宝、老爷爷、老奶奶他们在树下干什么呢?看了这幅图你觉得人们生活的怎么样?(生:快乐、幸福、自由自在……)

3、你能把自己体会到的读出来吗?指名朗读这一节。

(三)学习第三节

1、大叶杨不仅唱歌给老爷爷、老奶奶听,它还唱给谁听呢?谁想读读第三小节?

2、大叶杨为什么要感谢太阳呢?

(生:因为春天它使我们翠绿,秋天它为我们染上今黄)

3、同学们,大叶杨把歌送给树下的人们,还用歌声唱出了对太阳的感谢,多懂事可爱。你喜欢它吗?能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朗读这一节。

四、品读课文。

1、同学们,课文写的这美,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读吧,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

2、你能把它背下来吗?学生试着背诵。

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大叶杨会在歌声中唱什么呢?你想对大叶杨说什么?

2、其实,在我们周围还有许多像大叶杨这样用歌声为别人带来快乐的动植物,想想你喜欢的动物或植物为你唱过什么歌?

树之歌教学反思 篇22

识字2《树之歌》是一首儿歌,以识字写字教学为重点。课件用儿歌的形式,配上精致的插图,将杨树、榕树等11种树木的特点呈现出来,让学生对树木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由说一说自己熟悉的树木,以此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本课既然是一首儿歌,那么了解儿歌的特点,以及学会朗读儿歌也是教学过程中必须体现的,所以我以朗读儿歌的形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读熟儿歌的基础上学习生字,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2《树之歌》教案 篇23

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掌、枫”等1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相关树木的外形和特点。

4.激发学生爱护树木、爱护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并背诵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树木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板题导入

树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你们认识身边的哪些大树呢?你知道哪些关于它们的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它们的基本结构和各自的特征吧!

2.出示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出示自学指导: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

(一)自学自测

(1)出示本课生字

梧 桐 掌 枫 松 柏 装 桦 耐 守 疆 银 杉 化  桂

(2)指名读词语。

(3)这些词语你们还会读吗?谁来挑战一下?

梧桐 手掌 枫树 松柏

绿装 桦树 耐寒 守边疆

银杏 水杉 化石 金桂

(二)小组纠错

(1)理解词语的意思。这些词你明白什么意思吗?

耐寒:经得起寒冷

北疆:北方的边疆

银杏:称白果树、公孙树、鸭脚。落叶乔木。

化石: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或者遗迹。

(2)文中的生字和课文中的难读的句子我们会读了,把它们放在课文中,你还会读吗?

(3)教师提出要求:课文有几句话?

读课文的同学看清字、读准音,其他同学仔细倾听如果有什么问题及时告诉他。

(三)质疑拓展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

第一句话:描写了杨树、榕树和梧桐树的特点。

第二句话:描写了枫树和松柏的特点。

第三句话:描写了木棉和桦树生长的喜好。

第四句话:描写了银杏、水杉、金桂的特点。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出示自学指导:

1.出示本课的生字“杨、壮、桐、枫、松”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笔顺,笔画。

2.完成课后的描红。

(1)自学自测

学生认真观察生字结构及笔画笔顺等,自主书写生字,师强调书写姿势

(2)小组纠错

同桌互相评议生字,指出优缺点。

(3)质疑拓展

1.师生交流易错字和易错笔画笔顺。

2.出示学生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比较好差。重点评不规范的字,激励学生把字写好,师范写。

3.让学生每个字再练写一遍,订正。

三、归纳总结,达标训练

(1)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喜爱之情。

(2)达标训练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打“√”。

梧桐(wú wǔ) 手掌(zǎng zhǎng) 松柏(bó bǎi)

桦树(huá huà) 银杉(shān sān) 金桂(guī guì)

2.辨字组词。

杨(  ) 棉(  )

场(  ) 绵(  )

桂(  ) 桐(  )

挂(  ) 铜(  )

3.按原文内容填空。

(  )喜暖在南方,(  )耐寒守北疆。

(  )活化石,(  )满院香。

四、日清作业

1.流利地朗读课文

2.所学生字写一遍,默一遍。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篇24

二年级小学生语文句子知识点

修辞方式:

1、比喻:说白了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2、拟人:是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3、夸张: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4、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预期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5、反问: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说白了就是有问答在句中。

设问: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6、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让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

7、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成语、典故等。

8、反语: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9、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一起对照。

10、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表达意思相近相关或相反的。

11、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12、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

小学语文二年级知识点归纳

(是-非)(长-短)(好-坏)(冷-热)(前-后)(胖-瘦)

(美-丑(黑-白)(左-右)(东-西)(南-北)(高-低)

(新-旧)(天-地)(远-近(外-内)

(无-有)(慢-快)(老-少)(里-外)(早-晚)(来-去)

(高-矮(爱-恨)(明-暗)(忙-闲)(笑-哭)(出-入)

(日-月)(水-火)(开-关(先-后)(分-合)(真诚-虚伪)

(冷淡-热情)(黑暗-光明)(失败-成功)(安全-危险)

(虚心-骄傲)(炎热-寒冷)(凉爽-温暖)

成语

1、关于团结合作的成语:同心协力、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战无不胜

2、关于取长补短的成语: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博采众长、多多益善

3、关于错误思想的成语:贪小失大、舍本逐末、轻重倒置、小题大做

4、关于刻苦学习的成语:勤学好问、好学不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xiàn)

5、自言自语、筋疲力尽、日新月异、举世无双、遵纪守法、自我欣赏、无能为力、严行不一

语文学习方法技巧

抓好读书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也有助于发展思维,丰富想象,激发情感,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

农村的小学生,朗读的缺点就是爱“唱读”。对于他们来说,似乎一字一停,拖声呀气地“唱”那才叫“读书”。特别是集体齐读时,全班几十个学生一起“唱”,所有的课文几乎都用同样的腔调。其“唱”完的结果是:虽然会唱,但不能身临其境地理解课文中的思想感情,不能深刻体会课文中的生动字词和优美句子,甚至个别跟唱的“南郭先生”生字生词都不认识。

如何让学生从“唱”读变为“悦读”呢?我想:首先,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利用晨读让学生多读。每一课我都要求学生背诵,在讲读课文时加强朗读的训练,课堂上,我经常设立各式各样的读书比赛,小组读、男女读、抽生读、教师范读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其次,我注重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引发学生能打开想象的翅膀,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还要注意引导,保护学生的创新能力。再次,开展读后评论,促进学生在经验教训中提高,在朗读中,常有“.者迷、旁观者清”的现象,为了让学生们知道自己的朗读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可让学生们围绕字音、停顿、表情、流利、有感情等方面进行评价评议。

一方面学生们在评议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体会了课文表达的情感;另一方面,学生们在评议中认识到自己朗读的成功和不足之处,有利于总结经验,提高朗读能力。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模仿性较强,所以在教学生读课文之前,我都要特别注意之篇课文的字音、语速、语调、语感等方面,尽可能地为学生作出很好的示范。

小学二年级语文《杨树之歌》教学反思 篇25

《杨树之歌》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植物》中的一首诗歌,本首诗歌意境优美,韵律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很适合学生朗读。本课的设计,以问题为主线串联全诗三小节。注重

首先我在课文题目上下功夫,板书课题的同时引导学生认识生字“杨”、“之”。齐读课题,并在此基础上说题意。“之”这个字的意思便在学生诉说题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被理解。紧接着又让学生读课题,说出自己的疑惑。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的同时也为以问题为主线学习全文打下伏笔。

学习诗歌第一小节时我把重点设定朗读感悟上,但朗读感悟也应讲究方法,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因为他们你年龄小、阅历浅教给他们正确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本人抓住第一句话中“哗啦啦”这一词语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从中体会词语所潜藏的感情,并鼓励学生大胆地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在让学生反复读的过程中渗透抓住重点词语如“欢快”、“响亮”、“悄悄”的朗读方法指导。正因为扎实、认真的训练,在后来的朗读过程中学生总能有较好的表现。

在教学第二节诗歌时,我注重点词语的理解和生字的识记。学生始终在语境中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字与朗读与游戏与口语交际相结合,达到了生字与词、句、篇的紧密结合。力求使识字教学体现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寓教于乐。通过说话练习,把词语放在语言环境里理解。结合诗歌内容理解词语“聊家常”的含义。通过象形记忆的方法记住“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想象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

在细读课文、深层理解方面:孩子们轻而易举地理解了课后的思考题:“它在歌中唱了什么?”我进一步启发学生:“大叶杨还唱给谁听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唱给天上的白云,为它的舞蹈来伴奏”、“唱给忙碌的爸爸妈妈,消除他们一天的疲劳”、“唱给植树的小朋友,向他们表示感谢”……我适时地进行激励性的评价,更使他们喜形于色。在语言的渲染、思维的碰撞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尽情地飞扬。我顺时将学生引入意境,将感悟化为情感朗读,从而培养语感,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情感熏陶。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其实我们课堂的朗读教学,不必作过多的分析,创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在自读中、自评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这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语文教案 篇26

《大禹治水》课文原文

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百姓和牲畜,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洪水给百姓带来了无数的灾难,必须治好它。当时,一个名叫鲧的人领着大家治水。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这十三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可是

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取疏导的办法治水。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洪水终于退了,毒蛇猛兽被驱赶走了,人们把家搬了回来。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大禹治水》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继续培养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熟读课文,理解“倒塌、堵塞、叮嘱、开凿、垒、长年、欣欣向荣、敬仰、爱戴、英雄”等词语,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理清作者思路。

3.自主阅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使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大禹为

〔教学重点〕

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通过重点词句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

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学会在课文情景和语言文字中受到熏陶。

〔课前准备〕

1.教师查阅有关大禹治水的资料,制作有关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自学字词,查阅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了解预习,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课前都读过那些古代的神话故事呢?

2.今天我们还要学习1篇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题目就叫《大禹治水》(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读完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炼:大禹为什么要治水?怎样治水的?结果如何?)

〔设计意图〕

从学生课外预习入手,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针对课题,引导质疑,为学文创设条件,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二、自主读文,独立识字

1.大禹为什么要治水?怎样治水的?结果如何?请同学们走进课文,边读边想,遇到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划出来,先自己解决。

2.有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吗?请组长组织小组同学互相学习。

3.在刚才小组学习中,还有那些字你们觉得容易读错和写错呢?根据学生的情况重点指导:“丘、禹、野”几个难检字的读音和写法和妻、凿、雄的部首、写法;会通过词语辨别多音字“处”与“塞”

4.学会了生字,小组比赛读课文达到熟读课文。

〔设计意图〕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主读文,练习独立识字,再通过小组互学,教师点拨,学会生字,熟读课文,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解决问题,理清层次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阅读,你一定知道了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请你们用自己的话说说。

2.上古时代禹率领民众治理洪水的故事印在了人们心里。对于这个故事,你们刚才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还记得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那些地方写

3.根据学生的回答,理出文章的层次,第一部分(1)描写了洪水肆虐的危害;第二部分(2-4)主要写大禹率领民众治水的过程;第三部分(5)些治水的结果——洪水终于退了,大地又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设计意图〕围绕问题,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字,通过默读思考、解决问题,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四、回归整体,朗读检测

1.请同学们分段读文,熟读课文。

2.检测学生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字词,学生交流、改错。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归整体,熟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感悟、在读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读中培养语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导入学习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大禹治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呢?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设计意图〕回忆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切�

二、自主读文,捕捉信息

1.今天让我们再次沿着时间的隧道,走进这个远古时代的动人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认真地读课文,看看你能从中读懂什么?能获得那些信息?一会儿要通过抢答题接受检查,引导学生自主读文,捕捉信息。

2.出示抢答题,检测学生自渎情况:

(1)从那些词语可看出洪水对人们的危害大?

(2)文中出现两个人物分别是谁?他们什么关系?

(3)鲧和禹分别用什么办法治水,请概括回答。

(4)鲧临死前对儿子禹说了一句什么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5)鲧和禹治水的结果如何?

3.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有关对应的文字。

〔设计意图〕

给学生时空引导他们自主阅读,捕捉文本信息,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出示抢答题,既检测学生自渎情况,有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三、走进文字,自主学习

1.刚才我们大家说了,禹治水和他父亲不同,他父亲主要采取堵的方法,禹主要采取疏通的方法,那么,禹具体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走进课文第二部分,一边默读一边画出描写禹做法的词语,写写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提升:

(1)引导学生抓“开凿、挖通、垒起、引到”体会禹的卓越的战略眼光和超群的智慧,相机指导朗读。

(2)引导学生从“常常、泡在、只好、才、仅仅、就、却”等词语体会大禹抛家舍业的奉献精神,相机指导朗读。

4.创设情境,引导想象。(出示图画、配音乐)同学们,大禹为了治水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请你们想想大禹每次都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请写下来。

5.引导交流所想的内容,进一步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自主学习,学会抓重点词语体会人物感情,学会通过想象深入体会人物的品质。

三、讨论探究,升华情感

1.孩子们,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白:大禹卓越的战略眼光、超群的智慧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设计意图〕

问题是思维的发端,引导学生围绕重要问题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

四、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1.请同学们自读补充的有关大禹治水的小故事。

2.读后交流体会。

〔设计意图〕

树立大语文观,打通课内外的联系,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提高综合素养。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

《大禹治水》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奉献中的1篇文章。本课是一个流传千古的民间传说,讲述的是在洪水泛滥成灾,百姓无家可归时,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文章共4个自然段,按起因、经过、结果安排故事情节。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通过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到他无私奉献的精神;从大禹“常常睡在草丘山冈,他的脚长年泡在泥水中,脚跟都烂了,他只好拄着棍子走路”“挖开九条大河”的描写中体会到大禹的顽强意志。课文篇幅短小,选材精当,文中“四天”“九座”“十年”“三次”等数量词的运用对表现人物的精神起到了渲染烘托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关注的重点。

大禹治水的故事距离学生很遥远,对于洪水没有直观的认识,再加上年纪尚幼,对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不顾个人幸福,一心为百姓谋幸福的高尚情怀在理解和感受上有一定的困难。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但这也正是对学生进行情操熏陶的良机,这些在蜜糖中长大的孩子普遍比较自私,不太会主动关心周围的人和事,通过教学本课,可以与现在世界各地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相联系,培养学生悲天悯人的大爱之情。

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优点:

一、 品读词句,突出奉献,英雄在艰辛中挺立。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这部分,体现了大禹不畏艰辛的奉献精神,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大禹的奉献精神呢?首先在教学禹治水的过程时,通过比较父亲鲧的做法,用引读的方式让孩子在文中用一个字概括大禹的做法,通过第二次引读体会大禹治水工程的不易。教师激情的引读是火种,激起了学生强烈的读书愿望激起了学生强烈的读书愿望,接着我又引导学生勾画打动着自己的句子,想想哪些地方的语言特别打动着你,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关注课文的表达,因此在孩子体会到的点评中我都是从表达的角度进行指导。

二、巧读数字副词深化奉献,英雄在大爱中挺立。

三年级的孩子很难体会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做法。教学时我采用讲数字故事的有趣形式,引导学生联上下文,体会数字背后的意思。引导学生读书引导学生读书引导,感悟”才、仅、却”表达的语气与情感,感悟禹 “道是无情却有情”的大爱境界。领悟禹能够为了多数人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就是大爱,,就是奉献。大禹的英雄形象饱满起来

三、学习方法的渗透,英雄在咬文嚼字中挺立。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生字学习方法的渗透,对孩子的识字兴趣以及方法的引领,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副词教学中,比较突出副词数词的用途,教师点拨,提醒,加强孩子注意,为三年孩子将来的写作道理有种引领。在理解了“欣欣向荣”后比较为何不写具体让孩子明白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的写作方法。

不足:

1.由于想一节课完成整篇文章的教学,因此许多环节不够落实,整堂课读得还不够,一课一得体现不突出。

2、虽然力图在教学中体现对语言的关注,但在语言运用上这节课体现得还不够好。

3.由于上课的过程中,缺少大家的沉稳,所以对学生的全面关注还需在课中磨练。

改进措施:

1、认真研读教材,虚心学习,一定要懂得舍弃,认真落实每堂课的训练点。

2、在课堂上一定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声音。

小学二年级语文《树之歌》教案 篇27

活动目标

1、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官,感知认识各种各样的树,引导幼儿用完整、流畅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知道树木与自然及人类的关系。

2、用幼儿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构建“森林公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科学的欲望,培养幼儿爱护树木的情感,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重点难点

了解各种各样的树及树木给动物、人类带来的好处,教育幼儿爱护树木。

活动准备

树叶的标本、各种树木的。照片、相关树木的视频、彩纸、彩笔、蜡笔、橡皮泥

活动过程

1、观看视频,原始森林里,恐龙等多种野生动物在树林里在自由地玩耍,目的是将

幼儿注意力吸引到这一活动中来。

2、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树各种各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相互谈发现。

在教学中,帮助孩子利用情景协商、对话等环境要素,发挥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此,我让幼儿在树林里,通过亲自看、摸,充分感知树的各种各样,获取树的相关经验,“你还见过哪些树,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好朋友。”教师、幼儿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形成合作学习机制。

3、观看视频,由于原始森林的破坏,大量树木被毁坏,恐龙及很多动物被灭绝了。现在很大城市出现沙尘暴。

4、幼儿讨论:为什么说树是人类的好朋友,树木对人类有哪些帮助,你喜欢树吗?为什么?

这里,一方面充分调动幼儿原有经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同时借助现代教学媒介,解决难点,采用碟片弥补幼儿直接经验的不足,通过真实、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示树木与自然及人类的关系,从而让幼儿感受到爱护树木,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5、结合植树节,幼儿自选材料,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构建“森林”,在这里,我们让孩子按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做自己喜欢的事来表达自己对树木的认识和爱护。教师始终参与幼儿的活动,及时地给予支持、引导、帮助。

结束部分:幼儿在“小树苗快长大”的音乐声中,载歌载舞,把自己想像成小树苗,让幼儿爱护树木,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进一步提高。

小学语文教案《杨树之歌》 篇28

教材简析:

《杨树之歌》是"植树"这一主题单元中的1篇主体课文,是一首诗歌。全诗共三节,用第一人称述说了杨书树成天喜欢歌唱的可爱形象,人们在大叶杨下的快乐生活,大叶杨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借赞美杨树,赞美各地可能虽然普通,但默�

学情分析:

学生比较喜欢阅读诗歌,因为诗歌音韵兼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但学生的阅读方法有限,在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语言创造等方面欠缺。在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巧妙的语言引导渲染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品读,从而体会文章的感情。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利用多媒体将学生带入一个有声有色的学习乐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正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 这里,有目的检查学生识字的渠道及识字效果的巩固。及时交流方法,使每位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另外,寓趣味于枯燥的练习中,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所学的生字也得到了巩固。

同学交流合作,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学会反思,正确地认识自己,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 同时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学会思考。学生积极动脑想象,动口表达。其实,想象是对学生创造力的一种锻炼。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充分地练说,尊重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语言的表达能力,积累了语感; 既丰富了课文内容,同时还培养了思维的广阔性和创新精神。想象画面来朗读,就是教给学生一种阅读的方法。为了对课文进行全面的欣赏,让学生完整地朗读课文。根据自己的独特体验,创造性地再现课文,让学生通过"读"有所"思",有所"悟",通过读书实践,"感受语言的魅力","明白朴实的道理","提升阅读的乐趣".

《杨树之歌》教学设计

蒲江县实验小学 曹俊玲

教学重点

1,练习运用声旁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7个,初步学习写字两个"之,爽".

2,了解人类与树木之间共生共息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图片 课件 字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首歌曲,请你们欣赏后告诉老师歌曲唱的是什么 播放课件(小白杨).多么动听的歌呀,快来告诉大家,唱的是什么 (生答)对,歌里唱的就是这些白杨树。今天我们也来学一首小诗《杨树之歌》(板书课题,"之"用绿笔).齐读课题,谁能说说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生答)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识字效果。

过渡:同学们快打开书读一读小诗,找一找答案吧。

1,自由读课文。(教师将带有生字的树叶贴贴在黑板上)

2,课下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了小诗,预习了生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3,齐读生字。

4,你们是怎么认识的,谁到前面来说一说

5,游戏:贴绿叶

请看黑板上的生字,你认识哪个,就来拿哪个,然后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认识它的,读出音节,读对了,请你将树叶贴在大树上,给它增加一片绿意。(同学们上来拿树叶)

6,(生字:杨 之 蝴 蝶 陪 聊 染 ) 摘到后站成一排,读音 组词(可以指名组词当小老师).

用"陪伴"说话。

大家都认识了吗 小老师来考考吧。

过渡:只要我们是个生活的有心人,处处可以识字。字我们认识了,而且让杨树的叶子更加茂盛了,你们真棒。下面我们再来读读小诗吧。

三,品赏朗读,体会意境。

(一),初读感知课文。

1,自由读小诗,看看自己读得通顺吗

2,选一小节读得流利的,读给同桌听,让他评评你。

3,把你读得最流利的小节读给全班同学听,也可以和同桌一起读。指名读。

(二),默读小诗,想想你喜欢哪小节 为什么 读完以后自己先说一说。

1,喜欢第一小节。

(1),读一读,评议。

过渡:你听过杨树唱歌吗 它都在什么时间会唱歌呢 怎么唱呢

(2),请你边读边想象,自己读一读,同桌交流一下。

回答:刮风时欢快地唱,下雨时响亮地唱,没有风雨时悄悄地唱。

随机板书:歌唱

(3),再读读,指名读。它们唱的是什么呢 (播放课件a两遍)

(4),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就怎么读,体会。指导朗读,感受快乐的心情,体会:"成天哗啦啦,欢快,响亮,悄悄地"的语气。

过渡:杨树刮风时唱得欢快,他们在唱;下雨时唱得响亮,他们在唱;没有风雨他们也在唱……他们此时唱给谁呢

1,你看到了什么 (播放课件:课文的插图)

生答:都唱给谁。随机板书: 唱给 小宝宝 老奶奶 老爷爷。

过渡:看看小诗中是怎么写的

自读第二小节。

指名读。

2,过渡:我们知道了老爷爷,老奶奶,小弟弟在杨树下乘凉。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一小结,观察插图(播放音乐)想象你也和老爷爷,老奶奶,小弟弟在一起,他们都会说什么 同桌说一说。(教师巡视指导)

①汇报。

②说得真好,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读小诗好吗 师生轮读:没有风雨杨树唱给……

③想想他不光是唱给小宝宝,老爷爷,老奶奶,他还会唱给谁听 我们再来读读。在四人小组说一说,编一编。(知了 小鸟 蓝天……)

过渡:是啊,大叶杨成天地哗啦啦地歌唱。(播放课件)

大叶杨是什么样的呢 读一读第三小节。

3,品读第三小节。

自由读。 回答。(拉起手来唱的)

指名读。歌中还唱了什么 (唱了感谢太阳之情)

板书:感谢

想象画面朗读,让我们为大叶杨唱出心中的感谢,感谢阳光雨露。(齐读三小节)

朗读体会,大叶杨为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那我们应该怎么对待他们呢

回答。

(三),你们想要为大叶杨做这么多的事情,你们真是有爱心,讲环保的好孩子。让我们饱含感情地读读小诗吧,大声的读,读出对大叶杨的感谢之情。(播放音乐)

(四),我们知道了杨树唱的是什么歌了,有谁能试着背背课文呢

(老师带大家背诵。播放课件)

作业:

将自己喜欢的树唱的歌写下来。读给爸爸妈妈听。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3755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