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四年级语文人类的老师教案(精选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985528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四年级语文人类的老师教案(精选8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四年级语文人类的老师教案【第一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渗透正确的审美观教育。

2、读懂课文内容,能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3、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能简要口述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

学习课文抓住特点、选择有关材料、具体化的描写方法。

理解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

1、学生查找有关描写骆驼身体特点和生活习性的相关资料。

2、电脑课件。

两课时

1、谈话:小朋友见过骆驼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的?(指名学生说一说)

2、今天我们学习的1篇课文就是讲骆驼的,题目是: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板书)

1、出示自学题

(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读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注意带点的字。

疙瘩 自豪 骆驼 委屈 足够 沙漠 小溪 陷进 养料

风沙 茫茫 贮存 俯下身子 铺天盖地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及时辅导后进生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说一说课文哪一部分是讲小骆驼跟着妈妈到沙漠旅行的。(第3、4自然段)

4、指名读自学题(2)的词语,注意3个带点字都读轻声,教师领读这3个词语。

5、说一说“自豪、委屈、足够、小溪、陷进、养料、风沙”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学生说出意思后,教师要进一步追问是怎么学会的。学生说不出来要引导他们反复读课文、看课文插图来加以理解。

6、小结自学情况,表扬学得好的,鼓励学得不够好的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思考第1、2自然段写什么。

2、引导学生归纳。

3、指导朗读这一部分课文。

(1) 教师范读。

(2) 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读。

(3) 指名读,引导学生说一说读得怎么样,提醒学生注意通过读体会小骆驼照镜子时候的心情,读准小红马批评小骆驼难看时的语气,并通过读进一步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4) 分组齐读这一部分课文。

1.用钢笔描红。

(1)引导学生观察哪些字容易写错,教师提醒学生注意“鼻”和“陷”的写法。

(2)学生当堂描红,教师注意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还可以适当播放一些轻音乐,以减轻学生课堂疲劳。

(3)及时反馈,指出优缺点,进行强化练习。

(4)欣赏佳作。

2.抄写课后第三题的词语,每个词语四遍

3.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第二教时

1.听写词语。

2.说一说妈妈为什么要带小骆驼到沙漠里走一趟。

1.默读课文,完成课文后第四题。

2.教师巡视,相机辅导后进生。

3.讨论课文后第四题的答案并板书。学生根据板书检查自己做的答案。

4.指导朗读课文。

(1)学生琢磨这一部分改怎么读。

(2)指名读,引导评判是否读得有感情,提醒学生:通过读突出沙漠的广大和环境恶劣,体会妈妈的良苦用心,体会文章用词造句的精妙。妈妈的话耐人寻味,要反复读,读准妈妈说话时的语气、感情。

(3)学生再练读、齐读。

5、小结。

(1)这一部分课文写了什么?请同学说一说。

(2)指名同学复述这一部分课文。

1、过渡:妈妈的亲切教导,自己的亲身体验,使小骆驼明白了什么呢?

2、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

3、指名读课文,引导评判学生是否带了自豪的感情读这一部分课文。指导学生读好这一段。

(1)思考:小骆驼想到了什么才说“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

(2)讨论。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齐读

4、教师小结。

1.分组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说话训练:同学们,小骆驼以后再听到小红马说它难看会怎么说呢?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板书设计: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驼峰——贮存着养料——足够路上用

委屈 脚掌——又大又厚——

不会陷进松散的沙子里自豪

眼睛——双层眼毛——

风沙过去了,没进一点沙子

四年级语文人类的老师教案【第二篇】

褚培华。

在"2007年上海市青年教师小学语文教学展示评比活动"中,有幸聆听了浦东新区园西小学的郁秀敏老师执教的《大仓老师》.课文中的大仓老师是一位有活力,幽默,真诚,正直的老师,而上课的郁老师同样也是一位非常有感染力的教师,上课时精神十分饱满,始终以自己最积极的态度来带动学生,使学生情绪得到感染,学得特别带劲.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一,语言朴实,基本功扎实.

课前两分钟,郁老师就让同学介绍自己喜欢的老师,从而为上课内容起到一个铺垫作用,很自然地便引出了要学习的课文,直截了当.

课堂上的提问简单,明确,却又是精心设计的,让学生边朗读边找出描写大仓老师的两件事,理清课文的思路,再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朗读体会,将学生带入了课文描述的情景中去,将内容的理解与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训练结合起来,很好地引导学生从众多信息中去捕捉重要信息,体现了她非常扎实的教学功力.

二,紧抓文本,重点训练.

(一)抓关键词,句.

(二)以读文本.

郁老师在上课时,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朗读来领悟老师的性格特征.在教学第一件事"老师自我介绍"时,郁老师请同学扮演大仓老师向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学生在个别读,挑战读,喜欢大仓老师的站起来读等形式中,充分体会到了大仓老师的幽默和真诚.在教学第二件事"对'俺'字态度"时,郁老师又说:"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大仓老师的公正,公平吗"于是老师请学生个别读,同时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再请学生读,最后大家一起读,把"俺"读得响亮一些.以此突出大仓老师的正直性格.总之,整堂课以学生朗读为主,在朗朗的书声中学生领悟了老师的性格特点,感受到了大仓老师的可爱和可敬.

三,注重思维训练,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郁老师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紧扣文本设计了多次说话训练,说话,朗读,思维训练融合,使学生切切实实得到提高.

例如:第二件事——对"俺"字态度中的"若无其事"一词为突破口,从词的理解到联系上下文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说话训练,且设计有层次,多方面,多角度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他设计了"大仓老师添上更大的'俺'字,好像在对市太说,------对春美说,------对同学说"的说话训练;并让学生换位思考,"揣摩大仓老师在沉默那一刻的内心独白"的写话训练,把阅读和说话,写话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有话可说,学生可以依照自己的程度,自己的理解自由选择,,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目标的实践性.

四年级语文人类的老师教案【第三篇】

1、抓住人物言行体会人物的心理。

2、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3、会认读7个生字,会写11个字,掌握“操纵、抛了出去、辉映、溅起、剧烈、上钩、距离、争辩、乞求、诱惑、抵制”等词语。

理解课。

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多媒体课件。

预习题纲。

1、初读课文,独立学习生字。

2、自由读课文,根据文章记叙的线索,体会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注意抓住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和表达深刻的语句。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1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1篇课文。

(板书课题)。

二。初步了解课文。

1、学习生字词。

(1)生字读音。

这篇课文的生字多达20字,而且有的很难读。所以啊,我们就从检查生字的读音入手,看看是不是都会读了,大家有信心吗?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词串,请自己读一读。

课件显示:

放好鱼饵抛出钓线湖面涟漪耐心等待。

鱼竿剧抖大鱼挣扎小心翼翼操纵钓线。

鱼跃不已筋疲力尽拉鱼上岸父子得意。

乞求无果不容争辩放鱼回湖依依不舍。

月光如水获得启示遇到诱惑思父告诫。

道德抉择简单问题道德实践勇气力量。

师依次指“剧”“跃”“抉”“挣”“获”等字,指导学生学习。

(2)部分词语的意思。

词串中的词语,有什么不明白的,请提出来。(重点指导“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3)课文内容。

生字词掌握得这么好,课文内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谁来告诉大家: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别急,再看看课文再回答)。

(板书:钓鱼放鱼启示)。

三。练习朗读课文。

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2、轻声朗读,想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

3、同组互读,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4、指名读。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收集有关诚实的格言。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出示一则有关诚实的格言,让学生体会。导语: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这个有关诚实的故事。

二。深入学习课文。

1、读全文,找找这件事对于文中的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默读课文思考:

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变化的,找出描写“我”情感变化的语句,读一读。

3、指导与交流。

(1)出示语句。

师:课文哪些语句是写从钓鱼到放鱼“我”的情感变化?学生说完,课件显示有关语句)。

(2)钓到大鱼时的心情。如果是你钓到了这样大的一条鱼,心情怎样?

(语句: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3)把鱼放回湖里时的心情(分角色读)。

4、父亲的情感。

(1)自读。

(2)交流与指导。

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父亲的态度和“我”有什么不同?在课文的哪些地方?(课件随机显示有关语句)。

(3)讨论。

父亲要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态度为什么那么坚决?父亲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先在小组里讨论,然后在班上交流。

5、揭示中心。

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谁读读课文中的句子?(学生回答完,课件出示:“转眼间34年过去了,……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其中,“但是,……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画上横线。)。

6、“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鱼”指的是什么?(“鱼”指的是形形色色的诱惑,指的是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

三。课堂小结。

填空:作者从34年前那个夜晚钓鱼的经历中得到的启示。

是。

四。拓展。

比如:

在家里:父母不在家,电视很精彩,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你……。

在学校: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你……。

选举班干部,看到有的同学找人帮忙,你……。

五。布置作业。

四年级语文人类的老师教案【第四篇】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掌握边读边思考的方法,概括三、四、五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设计思路:

1、创设情境,诱发探索自然的欲望。

2、扎实训练,培养亲近自然的情感。

3、重点引悟,研讨探索自然的秘诀。

4、课外延伸,激发探索科学的奥妙。

5、奇思妙想,激励探索创造的志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探索自然的欲望。

2、让学生意识到本课所说的老师并不是平常的老师,而是自然界的种种生物。它们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呢?那就请大家带着好奇心去读一读课文吧。

(二)、扎实训练,培养亲近自然的情感。

1、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分小组朗读课文并在小组内评议、正音,不熟的地方再多读几遍。

3、展示朗读。(指名分节朗读)。

4,课文读到这里,大家一定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了吧?谁愿意来告诉大家?(指名回答)自然界种种生物(板书)。

5、你是从文中的哪句话了解的?

6、齐读最后一句。

(三)重点引悟,研讨探索自然的秘诀。

为什么说自然界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细细地体会,可以把关键的词句圈圈划划,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还可以做上记号,最后概括每小节的主要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体会理解。

2.学生交流讨论。

读懂并讲述清楚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三个方面向生物是如何学习的?

(1)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

(2)科学家研究鸟儿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飞机。

(3)工程师模仿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4)建筑师根据“薄壳结构”的特点,设计出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

(5)人们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

(6)人们模仿贝壳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

3、解决学生疑难问题。

惨祸:惨重的灾祸。

流线体:流线是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象水滴的形状。具有这种形状的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最小,所以汽车、火车、飞机机身、潜水艇等外形常做成流线型。

……(薄壳结构暂时不讲)。

4、重点学习第三自然段。

(1)人类为什么要想发明飞机?人类是怎样发明飞机的?

(2)出示: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

(3)指读句子。

(4)是啊,人类有了梦想,就积极地向自然学习,寻求解决的方法,最后终于发明了飞机。为科技进步作出的贡献。可见鸟儿就是人类的——(读题)。

(5)30年以后,人类在飞机上遇到了什么难题,又是怎么向动物学习寻求解决的方法的呢?(学生回答,指名读句)。

(6)投影蜻蜓的图片:教师解释,原来,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所在。所以,人类从蜻蜓身上找到了防止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方法,避免了机毁人亡的惨祸,可见蜻蜓是(指课题)——人类的“老师”。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说: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7)投影句子: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8)指导朗读,读出惋惜、感叹的语气。

(9)现在,飞机设计师吸取了这一教训,又注意研究了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特点,又为科技进步作出了哪些贡献呢?(学生回答,指名读句)所以说苍蝇、蚊子等昆虫是人类的——‘老师’。

(10)小结:课文第三段从人类遇到了难题,到向鸟儿、蜻蜓等昆虫学习,最后找到解决的方法,写得非常具体生动。这样的写作方法就是——(板书:具体介绍)。

(11)现在,让我们来仔细体会这样描写的好处吧!一起读。

5、研读第五自然段。

(1)做一个实验:请学生代表上台捏鸡蛋。(三个人)。

(2)为什么小小的鸡蛋这么难捏碎呢?投影出示句子: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

(3)这是一句因果倒装句,你们能用“因为…所以…”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原来这就是鸡蛋壳所拥有的薄壳结构的特点啊。(出示词语:薄壳结构读好!)。

(4)从这种“薄壳结构”特点中,建筑师受到了什么启发?(指名读)。

(5)投影图片:看,这就是人民大会堂,正因为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这些建筑风格是既坚固又美观,还大大节约了建筑材料。其它采用“薄壳结构”的建筑还有许多:白宫、克里姆林宫:、圣路易斯拱门:、太空针塔,就连我们学校的接替教室也是采用这种“薄壳结构”建造的,其实这样的建筑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课后不妨去调查一下。

(6)下面我们拿好书一起把第五自然段来读一读,记住人类从蛋壳中获得的启发,进行建筑设计的例子。(板书:建筑设计)。

(四)课外延伸,激发探索科学的奥妙。

1、按要求(人来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仿生学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2、大家搜集到的资料很丰富,看来人类以生物为师的事例还真不少。正是由于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了启发,所以才有了很多发明创造,他们成为人类的“老师”真是名不虚传啊!让我们来赞美一下他们!

(出示: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生读。

3、他们身上的特点给人以启迪,给人类的发明创造提供了依据,我们必须真诚地感谢他们!

4、亲爱的同学们,大自然多么奇妙啊!经过对许多生物的研究,人类获得了不少启发,但这还远远不够,更多的奥妙还有待于我们去发现。

(五)奇思妙想,激励探索创造的志向。

2、看来,大家一定有许多奇思妙想,能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吗?

3、亲爱的同学们,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以自然界的生物为师,在走进自然的同时,一定会获得更多的启示,产生更多的发明创造!

四年级语文人类的老师教案【第五篇】

1、默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处处、时时、慢慢”等词语在文中的作用。积累“撕心裂肺、死去活来、挣扎、呻吟”等描写病人痛苦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像华佗和抬汉子的人会有一番怎样的对话,再写下来。

3、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神医华佗在行医中总结经验,反复试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了解华佗发明麻沸散的经过,感受华佗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优秀品质。

2课时

多媒体

媒体出示: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

1、我们学习12课,指名读,跟老师写课题,注意:“醉”左边西里面有一横。

2、齐读课题,读了后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

(1)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是谁?

(2)麻醉剂有什么作用?

(3)他是怎样发明的?等等。

3、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里。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初读课文媒体出示:勉强、凑巧、挣扎、大夫、折了腿、撕心裂肺出示图片,介绍:动手术的病人喝了这种药,便会昏昏入睡,手术结束后才慢慢苏醒。

出示: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有一位的大夫叫华佗。由于他医术高超,被人们称为“神医”。

出示:“高超”泛红。初读课文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从文中找找答案。

正音,读准词语:勉强、凑巧、挣扎、折了腿、撕心裂肺

重点解决(1)、(2)问题

1、解释“麻醉剂”。课文中指的是什么?找找句子,再看看它对病人有什么作用?文中指麻沸散――一种中药麻醉剂。动手术的病人喝了这种药,便会昏昏入睡,手术结束后才慢慢苏醒。读句。

2、谁是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华佗)用书上的句子介绍华佗。

a、什么叫“高超”?能不能给它换一个词?

b、谁能变换一下句式再来介绍一下华佗?研读课文

出示:华佗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他看到()。

出示:华佗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他看到()。又想起()。出示:第二次手术做完后,病人竟没有一点儿痛苦,人们十分惊讶。华佗也觉得很奇怪,就问抬汉子的人:“?”抬汉子的人回答道:“ 。”

出示:8、9小节的内容。出示:从此,华佗时时留心,处处搜集单方进行试验,终于合成了一种中药麻醉剂――麻沸散。动手术的病人喝了这种药,便会昏昏入睡,手术结束后才慢慢苏醒。

出示:这样,华佗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他的发明比外国早了一千多年。

出示:华佗,三国时,东汉沛国谯(今安徽毫州)人,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鼻祖”。华佗从小就喜欢读书,通晓各种经书和养生的学问。他立志以医救世,为民众解除病苦。华佗行医遍及很多地方,深受群众的爱戴。

学习2―7小节

4、读课文第四小节,完成练习。

(指导学生先用课文中的说法说,然后再换一个说法说。)

5、这句话是什么句?

(1)指导朗读。

(3)根据问题提出讨论。联系上下文,完成填空。(指导学生给“任人摆布”换个说法)

(4)华佗这样想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在前面的句式上加上:“又想起()。”

(5)从中看出华佗是个怎样的人?(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

7、师生合作读2―7小节。

8、展开想象,练习说话:当第二次手术做完以后,病人竟一点儿痛苦也没有,人们十分惊讶。想象一下,这时,华佗和抬汉子的人会有一番怎样的对话,练一练,说一说。 小结:前面我们通过读读句子、抓住重点词语提出问题及深入思考的方法理解了课文、体会到华佗是一个能为病人着想的、有良好医德的'人。

学习8―9小节

1、华佗究竟是怎样发明麻醉剂的呢?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默读8、9小节,用学过的抓重点词语提出问题的方法先找出这句话中的重点词,然后根据词语提出问题,并设法解答。

2、先交流第8小节,根据学生交流,点出重点词语:时时、处处。

(1)华佗时时、处处搜集,这说明了什么?(写出华佗随时随地都注意观察,注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3)“终于”这个词语说明了什么?(写出了这项发明是极不容易的,华佗为取得理想的效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交流第9小节

(1)根据学生交流,重点词语泛红。

(2)“第一个”“一千多年”等词语说明了什么?(说明麻沸撒是医学上的重大发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超前和发达、古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值得我们自豪。)

(3)齐读句子。(赞美、敬佩)

5、简单介绍华佗。

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华佗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是因为他具有善于从最常见的和偶然的事件中发现问题并刻苦研究,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因为他具有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的好品质,他不愧是神医。希望大家努力学习,将来也能创造出一个个世界第一来,为国争光,为人类造福。

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

华佗深感不安病孩痛得死去活来沉思醉汉任人摆布终于时时留心,处处搜集

四年级语文人类的老师教案【第六篇】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诗意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我静静地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此时此刻,我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这首诗通过对敬亭山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的感情。“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了拟人的写法写出了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意湖光秋月互相辉映,显得多么和谐,平静潭水无风,如一面没有经过打磨的铜镜,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从远处看,就好像在白银盘里盛放着一枚青螺。

诗的后两句把洞庭湖的水色比作银白色的盘子,把君山比作一只小小的青螺。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出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是词牌名,作者白居易,曾任杭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写了三首回忆杭州的词,这是第一首,另外两首如下。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二)、《桂林山水》。

课文写了桂林水的特点:静、清、绿;山的特点:奇、秀、险。桂林山水甲天下在文中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结尾,在文中既起到了概括全文和首尾呼应的作用,作者在描写桂林山水的特点时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三)、《记金华的双龙洞》。

本文是叶圣陶先生写的1篇游记,课文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记叙了游双龙洞的过程。游览路线是:路上见闻——洞口——外洞——孔隙(由外洞入内洞)——内洞——出洞。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是作者的游览顺序,二是以水(溪流)为线索。

作者看到的景物的特点:

洞口:像桥洞、很宽;外洞:宽敞;孔隙:窄小;内洞:漆黑、宽广、奇特。

(四)、《七月的天山》。

本文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重点从水、树、花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课文是总分总的结构。

“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彩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这句话把雪峰比作白缎子,把云彩的影子比作银灰色的花朵。

四年级语文人类的老师教案【第七篇】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弄懂三个主要的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3、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激发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是啊,生活中的很多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篇揭示事物之间联系的科学小品文,题目就是——《人类的老师》板书课题,男女生对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

过渡:这是一个特别能激发阅读兴趣的题目,看了他,你会产生什么疑问?

(1)听朗读录音,解决问题。

生:人类的老师指自然界中的生物。

师: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吗?

生:生物真的是人类的好老师啊!板书:生物。

介绍这是文章的中心句。

(2)回顾文章,说事物。

(3)回想一下,课文中都提到了哪些生物,记住哪个就说哪个!

学生汇报,教师依次张贴事物图片(鸟类、蜻蜓、苍蝇、蚊子、蜜蜂、鲸)。

过渡:瞧!为什么我们把这些生物都称为人类的老师?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

(4)检查字词,读通句子。

男女pk赛男女生抽卡片,其他同学跟读。

三、学会表达,感知内容。

(一)出示游戏攻略。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存在联系的事物,画出相关语句,理清他们之间的联系。

(2)和同桌交流,轮流发言,每次选出一种事物,注意说明他们之间的联系。

注:交流时,老师要随时点拨、指导。

(二)学生汇报,文字连连看的成果。

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

机翼:文中带这个词的句子很长,谁能给大家读准确?读长句子的时候,要注意句子中的停顿,怎样找准停顿呢,就是要理解句子的意思,你再读一读,找学生读,齐读!

流线型:像鲸这样前圆后尖,非常光滑的外形就叫“流线型”

小结:看来,自然界中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有一门学科就是专门研究生物与人类之间联系的,它就叫仿生学。

(三)介绍仿生学。

仿生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人们研究生物某些器官的构造和功能,从中得到启示并进行模仿,研制成功新的仪器、机械,这门科学就叫仿生学。

四、拓展延伸。

像这样,人类模仿的生物还有很多很多,文中的作者不可能一一介绍,你还知道哪些仿生学的例子,说说看!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仿生学的例子,展示资料。

五、总结全文。

看来自然界真是太奇妙了,它给予了我们那么多的启发,我们发明创造出这么多的新事物。我想,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积极探索,一定会发现更多的奥秘!

六、作业。

1、以“——的自述”为题目,介绍一种文中的生物。

2、收集更多的有关人来以生物为老师的资料,同学之间交流。

四年级语文人类的老师教案【第八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

3、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重点段,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具体介绍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呢?

2、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具体说明了自然界里有许多生物是人类的老师的呢?

二、学习三~六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体会理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主学习,把你的收获与小组成员分享,当然,也可提出疑问,与大家讨论。

2.学生交流讨论。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为什么是人类的好老师呢?请联系课文把你读懂的体会到的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3.集体交流。

读懂并讲述清楚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三个方面向生物是如何学习的?

(1)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

(2)科学家研究鸟儿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飞机。

从蜻蜓那找到防止机毁人亡事故的方法。

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动物的飞行特点,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3)工程师模拟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4)建筑师根据“薄壳结构”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

(5)人们模拟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

(6)人们模拟贝壳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

4、小结介绍方法:

三、拓展延伸。

2、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你还知道有哪些?

3、理解最后一句话。

(1)齐读最后一句(文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的确是人类的好老师。)。

(2)学到这,你对这句话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能用自己的话说吗?

(3)齐声朗读,再来赞一赞这人类的老师。

4、小结。

大自然是多么奇妙啊!经过对许多动物的研究,人类获得了不少启发,但这还远远不够,更多的奥妙还有待我们去发现。

四奇思妙想。

2、看来,大家一定有许多奇思妙想,能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吗?

五课外迁移。

作业超市。

1、课外自己寻找并阅读介绍人类向生物学习的儿童科普读物。

2、观察大自然中某些生物的特征,写观察日记,有爱好的可做实验。

板书设计:

飞机设计。

轮船设计具体介绍。

建筑设计自然界的种种生物。

汽车设计。

简单列举。

坦克设计。

听课随想:

这堂课,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上课一开始的问题提出,既激发了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又突出了中心问题,为后面的探究学习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从而提高了探究性学习的实效。其次,整个学习过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给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空间,既可交流自己的收获,也可提出问题,并在组内及班内展开讨论,通过大家的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体验到了合作、探究的无穷乐趣。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2985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