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样板设计【优秀16篇】
设计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注重语言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结合趣味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全面发展。以下是阿拉网友为您整理的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样板设计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样板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
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生:……。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二、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
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
板出:1分米=10厘米。
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4、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5、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三、认识几分米。
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
2、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
四、用分米量。
1、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
五、巩固发展。
1、练习一的第三题。
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2)一张床长5分米()。
(3)小明高14分米()。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3、填空:
5分米=()厘米=()毫米30毫米=()分米。
40毫米=()厘米=()分米2米=()厘米。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题教和第五题。
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六题和第七题。
六、全课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这是学生在已学过的表内除法和简单的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使学生在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用除法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以及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
2、会解决有余数的除法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教学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两位数除一位数的口算和竖式计算的方法;除法验算。
难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商末尾有0的除法。
关键: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课时:
9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生活动:25分钟。
教学内容:
课本第1~2页。
教学目标:
1、理解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及其算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
2、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计算方法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难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平共处算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竖式的书写。。
教学准备:
小棒,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知铺垫。
1、口算练习。
指名口算。
6÷38÷29÷35÷5。
口答。
46里面有()个十()个一。
95里面有()个十()个一。
84里面有()个十()个一。
73里面有()个十()个一。
二、探究新知。
1、引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揭示课题)。
2、教学口算。
理解图意,学生观察场景图,说说知道了什么,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讨论第一个问题: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小组交流。
小棒可以演示。
讨论第二个问题:平均和每个女孩子买多少枝结合实际操作让学生形成思维。也可以先让学生模仿提问。
归纳:先把4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即20枝,再把6枝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枝,合起来是23枝。板书:
40÷2=206÷2=3。
20+3=23。
3、即时训练,口答。(让学生说说算么算的)。
40÷260÷364÷255÷5。
50÷580÷484÷436÷3。
4、教学竖式计算。
教师结合46÷2说明竖式的写法,边说边板演。
探索算理。(步骤:除、乘、减、移)。
思考: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
小结:用竖式计算,要从十位除起,先用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再用个位上的数除,除到哪商就写在哪一位上。
三、实际运用。
1、完成第2页第1题。(注意区别与联系)。
2、完成第2题。
让学生试做前两题,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后两题。注意笔算注意什么?以及联系与区别。
3、完成第3题和第4题。
4、第5题,先独立后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许学生不同的策略解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样板设计 篇2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祖先的摇篮、遥远、苍苍茫茫、天长地久、污染、文明的起点、天然博物馆”等词语的含义。
2、按要求预习课文,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和查找资料等方法、解决阅读中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的情趣。
3、正确搭配词语;能照样子学写句子;尝试选择场景或有特色的景物介绍“天然博物馆”
4、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感情朗读中,感受诗的意境,体会诗的意趣。
【教学难点】。
注意这首诗的诗行排列特点,领悟到含蓄隽永的韵味。
【教学媒体】。
原始森林的图片。
【学生课前准备】。
预习,自学课文。
1、正确朗读课文,自学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
2、思考:“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提出疑问,做出标记。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预习反馈。
1、板书课题,齐读,说说“祖先的摇篮”在诗中指什么?
2、媒体出示:“原始森林”画面,理解“苍苍茫茫”的意思。
3、指名分节朗读诗歌,注意诗句的停顿,随机正音。
树阴、赛跑、污染、神圣。
4、读了诗歌你了解到什么?有什么疑问?
二、品读诗句,释疑感悟。
(一)学习第1节。
1、带着问题轻声朗读:“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的?
2、指名朗读、交流。(板书:一望无边)。
(二)学习第2、3节,理解“美好”、“遥远的回忆”
1、自读,想像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中如何生活?(读后交流)。
2、引读,理解“那回忆,多么美好,又多么遥远……”一句。
3、讨论交流。
4、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第4节。
1、自读,思考: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人类文明的起点”、“神圣的天然博物馆”?
2、讨论交流。(板书:文明的起点天然博物馆)。
3、师生合作读最后一节,加深体会。
三、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联系全文,思考讨论:怎样才能使原始森林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呢?
2、交流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办法和措施。(板书:天长地久不被污染)。
3、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4、总结。
四、展开想像,学习表达。
1、指导完成课后第3题。
2、指导口述“介绍天然博物馆”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并背诵。
2、完成课后练习题2。
六、板书设计:
美好、遥远的回忆。
天长地久。
5、祖先的摇篮文明的起点。
(一望无边)。
不被污染。
天然博物馆。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样板设计 篇3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姑娘把杂志当作朋友,对朋友的错误“及时帮助他改正”的真诚态度。
2、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
3、根据段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摘录描写人物神态的句子。
2教时。
一、审题。
1、板书课题。
2、小读者是谁?课文写了这位小读者的意见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
1、运用已学的方法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1、在这两段中“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2、什么是“良师益友”?这段话中“他们”是指谁?“我们”又指谁?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1、从哪些地方可看出小姑娘是“我”的良师益友?
2、小姑娘为什么敢于向编辑提意见?
3、感情朗读第二段。
4、归纳第二段段意。
五、归纳主要内容。
1、回忆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课题扩展法;抓重点段的方法;段意归并法。
2、确定归纳方法,并说明理由。
3、归纳主要内容。
六、摘录描写人物神态的句子。
提意见。
小读者编辑。
良师益友。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样板设计 篇4
在一个古老的院子里,居住着一头老黄牛和一只可爱的小鸟。每当夜深人静时,院子里就会响起老黄牛和小鸟低沉而缓慢的说话声。
“你知道吗?黄牛大哥,我十分想念我的亲人。记得我和我的姐妹们刚出生不久,我们居住的家园就遭到了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几棵大树一夜之间没了踪影,就连那些还没长高的小树也没逃脱厄运。就这样,我们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失散的亲人至今也没音信……”小鸟越说越伤心,竟呜呜的哭了起来。
“光想有什么作用啊!”老黄牛长长地叹了口气,“记得我刚来这里时,情况也非常不好。工厂那高大的烟囱不断吐着黑烟,地面上到处是成堆的垃圾,小河里的河水散发出阵阵恶臭,几只小鱼偶尔游过,但没能游多远便气喘吁吁,瞪大眼睛翻了白肚,不一会儿就没气了,好可怜的。”
“还有啊!”老黄牛停了停,又继续说,“那些穿着时髦的小年青人,一个个嘴里叼着香烟,‘吞云吐雾’,还不时在路边的大树小树身上显显自己的腿功,直逼得那些小树都低下了头,弯下腰。特别是那些轰轰作响的宠然大物张着血盆大嘴把一棵棵大树吞进肚里时,这里仿佛到了世界末日。所有鸟儿飞走了,动物们能逃的`都逃了,不能走的只能在这儿活活饿死,或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真是惨不忍睹!”“不过,一场场洪水,一次次山体滑坡,似乎让人们觉醒了许多,人们也开始慢慢重视环境保护了,已不像原来那样随意砍伐,随意掠取了。”
小鸟听了老黄牛的话,慢慢的止住了哭声。“是啊,是该觉醒了。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有什么不好?”
老黄牛走到院子围墙的小窗户前,指了指远处一座座高大的建筑,说:“你看,那些烟囱已经没有黑烟了,我们再也闻不到那刺鼻的浓烟了。现在,满山遍野都是绿油油的小草,我再也不愁找不到吃的了。真好!小鸟,要不你回原来居住的地方去看看?也许那儿已经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没准你的亲人都回来了,还盼着你回去呢!”
小鸟听了,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两眼充满了激动的泪花,向老黄牛说:“黄牛大哥,我回去看看,但愿真能像你说的那样。跟你在一起真快乐,我会回来看你的!”说完,拍拍翅膀向远方飞去。
院子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样板设计 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乞、霄”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古典音乐。
2、搜集诗人林杰的资料。
3、了解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教师讲述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2、刚才老师讲的故事与我国一个传统节日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家知道是什么节日吗?(乞巧)。
3、板书:乞巧,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1、认记“乞”字。
对于“乞”字,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区分“乞”与“气”)再读课题。
2、理解“乞巧”
你知道“乞巧”是什么意思吗?快打开书看看注释吧。
3、除了题目,你还能在哪儿找到“乞巧”这个词呢?(在诗句的第三行)第二个“乞巧”与题目的“乞巧”意思一样吗?我们先打上问号,等一下再来理解。
4、认识诗人。
有谁知道诗人林杰是怎样一位诗人呢?介绍一些大家想知道的内容。教师针对学生的介绍,相机补充。
5、初读古诗。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2)朗读要求: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学习古诗中的生字,并把古诗读通顺。
6、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朗读,学生评价。
正音:(宵————霄)(“宵”是宝盖头,“霄”是雨字头)(宵————晚上,霄————天空)。
7、书写“霄”
教师示范书写,学生看后练习。
8、再读古诗。
再读古诗,边读边思考: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有读不懂的地方请作好标记。读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三、品读鉴赏,积累内化。
(一)学习第一、二行诗。
1、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碧霄)(板书:看碧霄)。
师:你能想象出“碧霄”的样子吗?(学生说)。
出示课件:夜空图。学生欣赏并朗读诗句。
师:七夕这天看到这样的“碧霄”你想到了什么呢?(引导学生回答:牛郎织女在这天晚上渡河桥相聚。)(板书:渡河桥)。
2、牛郎和织女见面了以后,你仿佛听到他们在说什么呀?
师:多么幸福的场面啊!(板书:幸福)。
3、师:我觉得他们一年才相聚一次实在是太少了,如果你是王母,你会怎样做呢?(指名回答)。
当时的人们也想让他们幸福地过日子,所以,在七夕的晚上,人们看着天空就会想起(读诗句:“牵牛织女渡河桥”)。
(二)学习第三、四行诗。
1、生自由读三、四行诗。
2、汇报。
师:人们是怎样向织女学习的呢?在第三行诗中有个词告诉了我们。(乞巧)。
师:这“乞巧”又是什么意思呢?(结合课后资料袋回答)原来这就是乞取智巧的意思,那^少。女们是怎样乞巧的呀?(穿红丝)来,读读诗句吧。(生读第四行诗)。
a、读了诗句,你有什么想问的呢?根据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理解“尽”以及人们对“巧手”的追求。
b、同学们,每家的^少。女们都在望着月亮乞巧,她们有的在……有的在……有的在……(引导学生说出可能出现的地方)。
c、有这么多地方呀,那当时的场面就……(热闹了),这两句诗该用什么语气读好呢?(指名读、齐读)。
教师小结:就因为这样,渐渐地便有了这样一个节日————乞巧节。
四、体验升华,熟读成诵。
1、诗人林杰写下《乞巧》,来表达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大家能读好古诗吗?(指名读、齐读、合作读)。
2、有的同学在这么多次的读书中,已经能把古诗背诵了,能一起背吗?(学生齐背)。
五、拓展。
1、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首和中国传统节日————乞巧节有关的古诗。其实,古时候很多文人墨客在七夕这天,都留下了许多诗篇,老师也搜集了和七夕有关的古诗,请你自由读读吧。(古诗《秋夕》)。
2、可以读给大家听听吗?(指名读,读后区分两首诗的异同,老师对诗作介绍)。
3、积累。
学习古诗,光会读会背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把学习的古诗积累下来,希望同学们课后把古诗抄在积累本上。
六、总结。
通过古诗的学习,我们充分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其实,不光在课内,在课外我们也可以去朗读更多的古诗,了解更多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样板设计 篇6
教学要求:
1.会认“缩、茎”等7个生字。正确朗读理解“舒服、舒展、努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种子成长,树木用途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ppt。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ppt图片:种子破土而出,枝繁叶茂的大树,手推车,椅子,说说想到了什么?
2.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一棵树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其中能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3.板书课题:“那一定会很好”。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ppt,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多种形式读,正音、巩固。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悟课文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大树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在文中画出来。
2.小组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讨论交流。
3.交流大树经历的历程。
(板书:种子被泥土包裹——钻出地面——长成高大的树——砍倒做成手推车——拆了做成椅子——成为美丽的木地板)。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在大树的变化过程中,大树的心情怎样?(板书:舒服)。
5.默读课文,把课文中含有“舒服”这个词语的句子划出来。边交流边出示ppt句子,各种形式读,体会感悟大树变化中的快乐。
6.课堂小结:这是一棵怎样的树?(板书:成长快乐,服务他人也快乐)。
四、对比学习,感悟体会。
出示《去年的树》,学生自由朗读。小组讨论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全班交流,师引导体会。
出示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有感情地朗读两篇课文。
六、课堂练习。
ppt出示练习题。
七、板书。
9、那一定会很好。
种子被泥土包裹。
钻出地面成长成长快乐。
长成一棵高大的树。
舒服。
砍倒做成手推车。
拆了做成椅子服务他人也快乐。
成为美丽的木地板。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样板设计 篇7
1、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体会石榴的美及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2、体会用拟人的写法能把石榴写得更生动形象。
3、品尝一种水果,并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体会用拟人的写法能把石榴写得更生动形象,指导用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难点。
指导用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石榴》这篇课文,请打开课本85页,我们把课题读一次。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什么?(石榴在春天长叶,夏天开花,秋天结果。)。
3、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是按照石榴的生长顺序来写的,我们在写有关植物的文章时,也应该按照植物的生长顺序来写。
二、研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满了一个个小石榴。那么,小石榴是怎样一天天长大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找出描写石榴一天天长大的句子。
1、师相机出示句子:“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
(1)你们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石榴是慢慢长大,慢慢成熟的。)。
(2)全班齐读。
2、那么,哪一句写了石榴果的变化。师相机出示句子:“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1)再请一个同学把这一句话读一次,其它同学找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先是逐渐最后)我们把这些词读一次。
把这整句话读一读。
(2)出示课件体会石榴颜色的变化:同学们看,这就是石榴果颜色变化的图,它的外皮先是,逐渐变得、,最后变成。
(3)你们看老师能不能把“黄中带红”和“青绿色”换个位置呢?(不能)为什么?(因为植物的生长是有顺序的,说明作者写文章之前是经过认真细致的观察的,所以作者用上了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这也说明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当。)。
(4)你们看,石榴果的颜色在变化的过程中,美不美?我们能不能美的把这一句话读一读。齐读。
3、学习两个拟人句。
过渡:熟透的石榴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看一看,师出示课件: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1)老师这里有两句话都是写熟透了的石榴的,你们读一读,并说说哪一句话好,为什么?出示句子:
熟透了的石榴裂了,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从黄绿色的叶子中露出来。
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黄绿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2)为什么说第二句好呢?(第二句把石榴当成人来写)把事物当成人来写,这种写法叫拟人。
(3)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把石榴当成人来写?(笑得咧开了嘴急切地扒开张望报告喜讯)。
(4)齐读这些词语。
(5)请四个学生上台做下列词语的动作,其它学生跟着做。
笑得咧开了嘴急切地扒开张望报告喜讯。
(6)刚才同学们做这些动作时,老师觉得你们非常的活泼可爱,可想而知,作者把这些表示动作的词加到石榴身上,我们自然而然就觉得石榴是那么的……(活泼可爱)所以把石榴当成人来写,就把石榴写得……(更生动形象,有趣活泼,我们不由得对石榴产生了喜爱之情。)。
(7)现在,谁来说说为什么第二句好?
(8)小结:所以,我们平时写作文时,多用些拟人的句子,就能把意思表达得更生动形象。
(9)喜欢石榴吗?谁来读读这两句,读出石榴的活泼可爱。
(10)让我们配上音乐,美美的把这段读一读,好吗?
三、研读第四自然段。
过度:同学们看,老师这里带来了一个石榴,我把它的外皮剥开,你们看看里面是什么呢?(板书:看)。
1、你看到了什么?(石榴子儿)那么书上是怎样写石榴子儿的呢?请读第四自然段,找出描写石榴子儿的句子。
2、师相机出示句子::“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生齐读。
(1)找出描写石榴子儿的词语,把它画出来。(玛瑙般的子儿紧偎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2)出示石榴子儿的课件,理解这些词,你觉得石榴子儿怎样?(很美)。
(3)从这些词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抓住了石榴子儿的什么来写呢?(师板书:形状和颜色)。
(4)你们看,石榴子儿美不美?谁能把这个句子美美地读一读。
3、这么美的石榴子儿,想吃吗?请两个同学上来尝一尝。(板书:尝)并说一说是什么味道的。(板书:味道)。
(1)作者是怎样写石榴子儿的味道的?请读读课文中的句子,出示句子::“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
(2)谁来说说石榴子儿是什么味道的?(酸溜溜、甜津津的)。
(3)作者的感觉怎样?(板书:感觉)(清爽无比)清爽无比又是什么感觉?(凉快、口感好)。
(4)你们喜欢吃吗?谁能美美的读读这句话?
把整段话读一读。
四、小结写法,读写结合。
1、师小结写法:作者写石榴子儿时,先观察它的形状和颜色,再品尝它的味道,最后写自己的感觉,我们品尝一种水果时,可以按照作者的这种写作方法来写。
2、课后练习的第五题要求我们品尝一种水果,并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下面是老师仿照第四自然段写了一段品尝香蕉的话,请读一读。
我拿出一个弯弯的黄色的香蕉,掰开薄薄的外皮,就露出米白色的果肉,我闻了闻,好香啊!我轻轻咬了一口,软绵绵,甜滋滋的,真是越吃越想吃。
3、徐老师除了按照作者的写法外,还多加了一项——闻气味,你们写的时候也可以加上这一项。
4、现在正是橘子上市的季节,街上的水果摊上的橘子堆成了小山的,现在请同学们把你带来的橘子拿出来先观察再品尝,然后按照第自然段的写法,把你品尝的经过说一说。
5、交流:请一两个学生上台说,师生按照写法评议。
6、学生动手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样板设计 篇8
1、学会9个生字,读写补课、竭力、发誓等词语并能理解。
2、通过阅读,走进达丽玛的内心世界,深刻感受达丽玛的情感变化。
3、理解春天的雨点的深层涵义。
4、感受教师对学生无私的关爱。
结合故事情节的首尾照应,引发对达丽玛情感变化的探究。
深入文本,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第一课时
一、导入: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意和希望的季节,而春天的雨,润泽万物,有时也洒在人的心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篇文章《春天的雨点》,去感受春天的雨点撒过的痕迹!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1、自由阅读文本,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将不理解的词语圈出来。
2、交流识字并结合语境解词。
(过渡语:读完了课文,我有一个疑惑:这篇文章是主要写春天的雨点吗?那究竟主要写了什么?)
3、默读课文想一想:
(1)故事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2)事情是如何发生的?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最后结果怎样了?
4、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5、经过以上分析,你能概括地说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6、师生交流。
三、引领自我感悟:
1、过渡: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平淡的故事,让达丽玛的人生从此改变。我们自己来读一读课文,试着将感动自己的句子画下来。(想一想,是什么感动了你?)
2、交流。
四、小练笔:能不能将自己的点滴感受写在课本的一边?就算是我们自己的收获也好!
第二课时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大致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写下了自己初读的感受。实际学习生活中,我们很多同学都有过这样一种经历上课溜号!
1、谁给大家解释一下自己对溜号的认识?
3、引导学生交流。
(过渡语:文中的达丽玛在老师上课的时候也溜号了,你能看出她溜号的时候心情怎样吗?)
二、感悟变化
1、阅读文章第1自然段:
(1)交流达丽玛溜号的心情。重点读悟她的心正和春风一起,游荡在大草原上这句环境描写。(通过环境描写衬托达丽玛当时内心的自由与轻松。)
(2)此时此刻,达丽玛想到了什么?
(3)有没有注意到,在文章的结尾处也出现了这些小动物,读来听听。
(4)达丽玛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吗?
(5)难道达丽玛不再喜欢这些小动物了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
2、阅读全文,看一看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能不能给每个小故事加一个小标题?
3、学生交流。
4、四个小故事,显现出达丽玛情感的变化,你能看出她的情感是怎么变化的吗?
三、感悟师生情
1、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从文中找到支持你观点的语句。
(1)达丽玛坐下来,她竭力忍住,才没让眼泪掉下来。她多像一只渴望飞出笼子的小鸟,偏偏还要多关一会儿!(生活中遇到过这种情况吗?你是怎么想的呢?)
(2)、达丽玛听出来了,老师的嗓子沙哑了。达丽玛看到了,老师的嘴唇发干了。(适时引导:老师为什么嗓子哑了,嘴唇干了?生活中,你可曾体会过这一点?体会老师对达丽玛的付出。)
(3)老师,我只听见您给我补课了。(这说明了什么?)
(4)她没答理跑来讨好的自己的叭儿狗,没去看心爱的小羊羔儿,不理睬调皮的小牛犊儿。细雨打湿了达丽玛的头发,她一直望着老师的背影消融在绿蒙蒙的原野里。
2、面对老师的背影: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写在本子上。(旁白:老师的背影,承载着对我们的责任;承载着对我们的关爱,她用自己坚强的身躯为我们遮挡风雨,却淋湿了自己。老师,我想对您说: )
3、绵绵的春雨一直没有停:于是,乌罕娜在家门前看到了这样的情景。诵读语段,体会达丽玛的笑脸!
四、感悟希望:
1、诵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样板设计 篇9
核心提示:《石榴》这篇文章文笔优美,以季节的变化,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描写了石榴的成熟过程,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很好范例。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内容呢?首先,我从题目入手,先让学生相互介绍自己...
首先,我从题目入手,先让学生相互介绍自己所了解的石榴,我再作适当的补充。随后,紧扣“石榴”二字,让学生读全文并思考:“课文介绍了石榴的哪些方面?”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答案。学生很快回答:“叶、花、果实、味道。”石榴的花与果实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学习花这部分,我积极引导学生读懂“抽出”、“长出”、“越来越密”“越来越盛”y“挂满”等词语,引导学生想象春夏时节,石榴生长的过程和景象。其实,现在想来,如果再教这一段,我会再优美的音乐范读第二节,让学生轻轻地闭上眼睛中边听边想象,描述出自己脑海中的画面。如“我好像置身于花的海洋中”,“好多花在向我招手呢”这时,再引导学生去练读,他们在朗读中会有更深的感悟。还可以让学生猜一猜石榴花会吹些什么样的曲子呢?如“高兴的曲子,因为他们很开心。”……在教学味道时,我采用“看、尝、品、读”的教学策略。先让学生自由读读,然后出示课前让学生带来的石榴,学生们立刻被吸引住了,兴趣盎然,教室里一下沸腾起来!我剥开一个石榴,给学生展示:籽儿很多、红白相间、晶莹透亮、籽儿像玛瑙一样好看……学生不光描述到位,还特别兴奋,我想他们一定迫不及待想尝一尝,就故作神秘地说:“看到好多同学都喳嘴了,想吃吗?别急,咱们边吃边说一说。”我把事先准备好的石榴分发给每位学生,并让他们说说看到的石榴籽儿。这时学生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品味着石榴,他们毫不拘束地谈着自己的感受。尝完后,我再让学生读一读,学生的感受与先前截然不同了,他们读得满面笑容,有滋有味。这篇课文也是1篇很好的习作例文,描写石榴思路清晰,具体生动,每一个自然段在写作方面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因此,教完这篇课文,我要求学生将全文加以背诵,同时,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种水果。仿写前,我让学生好好地品读书上段落是怎么写的?抓住了石榴果的.什么来写的?小孩一下回答出来:形状、颜色、味道来写。由于二年级时口语交际课上,我让学生对各种水果的形状、颜色、吃法、味道做过细致的练说指导,当时并要求把练说的话写下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来代替,所以大多数学生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仿写前我稍微提醒了一下(抓住各种水果的形状、颜色、吃法、味道来写),结果大多学生写出来的文章都不错,比课文上第四自然段内容更具体,将水果进行了全面的描写,从它的外形写起,由外到内进行叙述。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样板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感受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敬。
2、认字6个,写字7个。理解“看望”、“问候”、“收藏”、“喜欢”、“美好”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学习怎样简单地对人物进行描写。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奶奶对冬冬的关爱以及冬冬对奶奶的孝敬。
教学难点:
理解奶奶为什么最喜欢那只门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你和奶奶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为什么有趣?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发生在冬冬和奶奶之间有趣的事。
二、学习生字。
1、用自己学过的方法认读生字。
2、小老师教读每个生字读两次。老师适机提醒“抹”、“撒”、“漆”的读音。
3、师生一起将生字补充为课文中的词语再齐读两次。
4、抽生读生词。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生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用三角形作上标记。
2、师生一起解惑。
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每个组员都读准了字音。
4、小组汇报结果。
四、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思考:文中讲了冬冬和奶奶的一件什么事?
2、生汇报。
第二课时。
一、以问题导入,学习课文。
1、奶奶最喜欢哪只铃儿?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并做上标记。
2、她为什么最喜欢这一支?
生:奶奶很孤独,她想冬冬来陪她。
生:只要听到那只门铃响她就可以见到冬冬。
3、奶奶为什么这么爱冬冬?
请自读课文1、2自然段,在课文中找找答案。
生:冬冬每个星期六都会去看奶奶。
生:他会陪奶奶说话,并捎去爸爸妈妈的问候。
生:他会帮奶奶做卫生。
4、找一找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奶奶也很爱冬冬。
生:第二自然段中奶奶为冬冬烤面包。
师:同桌分角色朗读他们的对话,再仔细体会体会还有哪些话能看出这一点。
汇报品读10、13自然段,体会冬冬与奶奶间浓浓的亲情。
二、仿写13段。
1、读读第13段,看看前一句在写奶奶的什么,后一句在写奶奶的什么。
(动作、语言)。
2、写动作用了哪些词语?“揽在”和“搂着”。
3、请学生说一说有动作和语言的句子。
4、把这些句子在语文天地中写下来。
三、说一说。
我们在生活中应怎样关心孝敬我们的父母。
四、总结全文。
大家说的都对!我们尽管还小。但也不能的消费者,还应该主动的生产者,传播员,我们能做的大事不多,但能身体力行的小事很多。给父母、爷爷奶奶倒杯水、捶捶背……哪怕只怕他们说说话。大家一起来吧,像冬冬一样把爱献给别人吧!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样板设计 篇11
《石榴娃娃笑了》是一首儿歌,内容浅显易懂,写了石榴成长过程中的样子。文章用了拟人的写法,把石榴当成娃娃,夏天时闭着嘴巴,秋天到了张开嘴巴,露出小红牙,表示已成熟。这首儿歌清新活泼,贴近秋天这一单元主题。
设计理念。
以兴趣为先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读得轻松,读得高兴,增强读书的成就感。注重学生阅读的实践,珍视学生在读书中的独特体验,使学生喜欢阅读,并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石榴成熟时的特征,感受秋季景物的变化。
2、让学生在“快乐读书屋”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喜欢阅读。
3、认识本课要求认识的4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秋天石榴成熟时的特征,感受秋季景物的变化。
教具准备。
石榴,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读书兴趣。
1、展示石榴实物,简单介绍,引入“快乐读书屋”。
2、谈话引导。
(1)让吃过石榴的学生说一说石榴的样子、味道。
(2)自学读文前提示。
(3)适时提问:儿歌中写石榴娃娃笑了,露出了小小的红牙,石榴娃娃什么时候才露出小小的红牙?引入读文。
二、自读,感知课文内容。
1、借助拼音自由读文,读后和同桌说一说石榴娃娃什么时候露出了小小的红牙?
2、尊重差异,独自试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3引导学生圈画出本课要认的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4、生生互动:同伴之间互相读给对方听,注意倾听,发现同伴读得好的地方学一学,对同伴读不好的地方要帮一帮。
5、指名分段汇报朗读,师生相机评价、鼓励,使学生感受自己能读书的乐趣。
6、讨论、交流:石榴娃娃什么时候露出了小小的红牙?你是怎么知道的?
7、引导有感情读文:秋天一到,石榴娃娃高兴地笑了,你们高兴吗?带着愉快的心情,带着微笑,再读课文。
三、检查、认读生字。
1、同桌互相检查,比一比,认一认。
2、开火车读字卡识字。
3、指名认读字卡。
四、迁移拓展。
1、介绍一种熟悉的水果,可以从它的颜色、形状、味道等几方面说说它的特征。
2、阅读儿歌《丰收谣》。读后汇报:你能说出高梁、稻子、玉米、白菜这些农作物是什么样子的吗?课外找实物或图片观察一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样板设计 篇12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1个生字,学习本课新词,掌握5个多音字。
2、品析人物形象,体会童话的特点及阅读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品析人物形象,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的特点。
2、一边读,一边预测故事情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培养阅读和感悟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从对话描写中感知人物形象。
2、增补课文情节,进行想象思维训练,预测故事内容,并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难点】。
1、对童话主旨和借助想象反映生活的写法的理解。
2、体会、挖掘课文幽默的语言所蕴藏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导入新课。
出示多媒体课件:小动物们的叫声。
同学们,你们听,这是一些小动物们的叫声:小鸡的叽叽声,小鸭子的嘎嘎声,老牛的哞哞声,还有小狗的汪汪声……小动物们的叫声各不相同。如果,小鸡有一天发出了嘎嘎的叫声,你们肯定觉得奇怪。今天,我们来学习1篇关于动物叫声的童话——《小狗学叫》。
板书:14_小狗学叫。
设计意图:
童话是小学生喜欢的文体之一。利用童话中出现的小动物唤起他们的阅读兴趣,进而让他们在初步掌握文体特点的基础上展开本课的学习。
二、初次阅读,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在读课文的同时,标记不熟悉的生字、生词,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2、出示多媒体课件:生字、生词。检查预习情况。
(1)熟读生字。
讨厌怒火批评访问差不多忍着模仿疯狂汪汪搞不清。
(2)牢记多音字。
三、朗读教学。
1、分角色朗读课文。
(1)明确课文中出场人物的名单、人数。(旁白1人,不会叫的狗1人,其他角色各1人)(2)分组指定注意几个主要角色的对话朗读的重音、声调、节奏。
(3)揣摩人物心理,把握角色形象。
(4)分配角色,进行朗读。
2、师生交流,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
分角色朗读。学生们在有声有色的角色朗读中,个性得以彰显,更得以感悟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四、品评形象,深入理解。
出示多媒体课件:图片。
1、课文中的“别人”、小公鸡、狐狸、杜鹃是如何看待这只不会叫的小狗的?师生交流,并总结。
2、童话中经常把一切事物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行为动作和说话做事的能力。例如,本文中的小公鸡、狐狸、杜鹃、小狗等进入了童话领域就都“活”了。
3、故事里的小狗是一只怎样的小狗?
(1)不幸、可怜。(它因为不会叫而受到别人的嘲笑)。
(2)勤奋刻苦、坚持不懈。(它每次学习叫都是一遍一遍地练习)。
(3)有尊严、有追求、不甘人后。(虽然老遇到困难,但是它却没有放弃,一次又一次地追求目标)。
设计意图:
童话中的主人公是1篇童话重点刻画的对象。阅读童话,要通过体味主人公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明确主人公的形象特征,从而感知文章所表达的含义。
五、预测结局,拓展延伸。
本文最为有趣的是作者为自己的童话作品设计了一些不同的结局。你认为哪种结局更好一些,为什么?(学生分小组讨论,明确后,教师加以适当的点评。)。
1、比如,第一种结局的迷失自我,第二种结局的平庸,第三种结局,小狗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位置。当然,如果学生能对第一、二种结局有新的理解,也要给予肯定。
2、学生们可能有多种预测,但在评价时要明确一点,童话中的幻想不是胡思乱想,夸张不是不合逻辑地随意编造,童话中的幻想、夸张都是根植于现实生活的,都是有依据的。
设计意图:
童话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它里面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对现实的社会和人生有着一种象征和隐喻,不能孤立地仅仅将形象放在童话本身的情节中去理解,而应联系现实生活,思考其中蕴藏的有关生活的启示。
六、课堂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在童话的伴随下成长,被其中美妙的故事和奇异的幻想吸引过、陶醉过。
童话《小狗学叫》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同时还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做以及努力之后这个世界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所体会,有所收获。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样板设计 篇13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一、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多音字“剥、间”,理解“驰名中外、红白相间、仿佛”等词。
3.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体会文中优美的语句,感受石榴花的特点。
4.通过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石榴、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体会文中优美的语句,感受石榴花的特点。
教学资源。
预习设计。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不添字,不漏字。
2.自学生字,在课文中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3.将书上的生字描红,并在《习字册》上写3遍。
4.查字典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驰名中外、红白相间、喜讯、扒开、仿佛、张望。
5.标自然段序号。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激趣导入,初识石榴(3分钟)。
1.学生说谜底。
2.读课题。
3.学生寻找“驰名中外”。
说、读“驰名中外”的好朋友:中外闻名、举世闻名、远近闻名、名扬四海。
4.指名读、齐读。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整体感知(12分钟)。
1.学生自由选择句子朗读。
(1)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2)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3)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4)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
2.学生轻声读课文。
第三板块:了解石榴生长过程(12分钟)。
1.学生用自己话说石榴生长过程。
同桌讨论。
出示:到了,石榴,到了,石榴,到了,石榴。
2.指名说。
第四板块:细读品赏,悟情体验(10分钟)。
1.出示学程单: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直线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2)将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3)时间:3分钟。
第五板块:回归整体,升华情感(3分钟)。
1.学生说小作者将石榴写得生动形象的原因。
2.教师小结。
第一板块:激趣导入,初识石榴(3分钟)。
1.请学生回忆课前猜的谜语。
2.指出榴的读音,齐读课题——石榴。
3.出示一段话:枣庄石榴园有石榴树五百三十余万株,建于西汉年间,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是我国最大的石榴园,被誉为——“天下第一榴园”。
师读这段话,帮助学生理解第一小节中的“驰名中外”这个词。
4.读课文第一小节,读出石榴园名声很大。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整体感知(12分钟)。
1.出示长句(含有生字),学生自由选择挑战朗读,相机正音、认识多音字“剥”、“间”。
(1)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2)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3)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4)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
2.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轻声读课文,提出要求:这滋味独特的石榴,究竟是怎么长成的呢?让我们再去读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得特别流利。
第三板块:了解石榴生长过程(12分钟)。
1.通过刚才再次读课文,老师相信大家一定都发现了,课文的第二、三两个自然段就是在写石榴的——生长过程。
2.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个过程吗?只要说请这是在什么季节,石榴怎么样了,就可以了。比一比谁能说得最简洁。
(1)同桌讨论,看看谁的速度最快。
(2)指名说说,师板书,小结:石榴在春天抽枝、长叶,在夏天开花,在秋天结果。
第四板块:细读品赏,悟情体验(10分钟)。
1.学生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直线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2.交流。
(1)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2)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第五板块:回归整体,升华情感(3分钟)。
1.学生说说小作者将石榴写得生动形象的原因。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小结。
作业设计。
1.完成《习字册》。
2.完成补充习题一、二、四题。
3.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动笔写写。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样板设计 篇14
有两只小蟋蟀,一只叫青头,另一只叫红头。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天,吃过早饭,青头对红头说:“咱们玩捉迷藏吧!”
“那我先藏,你来找。”红头说。
“好吧!”青头说完,转过身子闭上了眼。
红头四面看了看,悄悄地躲在一个草堆里不做声了。
“红头,藏好了吗?”青头大声问。
红头不说话,只露出两只眼睛偷偷地看。它心想,我要是一答应;就会被青头发现。
正在这时,一只大黄牛从红头后面慢慢走过来。红头做梦也没有想到,大黄牛突然低下头来吃草。可怜的红头还没有来得及跳开,就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吃到嘴里了。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呀,救命呀?”
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只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在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从来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它和草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子。
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小的几乎听不见了。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运动着。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终于,红头又看见了光亮。可是它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这时,青头爬到了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阿嚏!”牛打了一个喷嚏。红头随着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
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地流下了眼泪:“谢谢你……”
青头笑眯眯地说:“不要哭,就算你在牛肚子里做了一次旅行吧!”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样板设计 篇15
《夕阳真美》是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国标本)第三册第八单元中的1篇课文。全文生动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天地间壮丽而富有变化的景色,语言生动形象,自然流畅,给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感,是1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感情的好教材。基于上述因素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制定了如下细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15个生字(其中10个要求会写)1个偏旁和理解课文内容。
语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所描写的意境,进而感受夕阳的美。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口、动手能力和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
品德目标: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感受夕阳之美,进而入情入境地朗读,真正达到学生与文本,与编者的交流,从而达到熟读成诵。
教法、学法运用。
教法:一堂成功优秀的课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我采用以自主学习法为主线,结合情境法、探究法、赏读法……使学生轻轻松松学知识,扎扎实实积累语言,快快乐乐悟真理。
学法:学生以“质疑——解疑——伸移”为主线,结合学习迁移法,使自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乐学,会学。
教学过程整理。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关注学生体验。
师板书(夕阳)让学生认读后说说你见过的夕阳是什么样的?在学生畅所欲言之后点出夕阳景色十分迷人,绝美无伦,随后再板书(真美)。
(课伊始,通过师生交谈,拉近师生的距离,调动了学生已有知识的相关体验。在此基础上开始设计学生学习的环节,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就会易学、会学。)。
二、课题质疑,制定目标,培养探究能力。
读好课题后,请学生谈谈读后你想知道些什么?随即板书有关问题。
(在这环节中鼓励学生多提问,对于能紧扣题目提问的学生应给予充分的表扬,以作为石生学习课文的目标之一,相信长此以往,学生探究的意识、能力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过度:小朋友们提出了那么多有价值的问题,真了不起,相信大家一定有能力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既而让学生打开书本,在书中寻找答案。为了使大家能正确地找到答案先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读课文,读准文中的每个字音,读完后请坐好。
(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读一读,学生兴味盎然,顺利地扫除了认读生字枯燥乏味这一难点。)。
2、读课文,读通、读顺课文中的每一句话。
a自读课文b挑一段自己喜欢的读给其他小评委听。
(注重学生读、听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习惯,提高课堂效益。)。
3、说说通过刚才的朗读,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这一环节意在对课文作一个整体回归,进一步激发情趣后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轻轻松松学,不懂就问,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细读课文,积累巩固,培养创新能力。
过渡:看小朋友多了不起,刚才有些问题自己提出来,又自己解决了,那剩下的问题大家一定能来一起解决。
(一)出示第一小节傍晚,爷爷和奶奶带着我去看日落,齐读,你读懂了些什么,引导说出时间,人物,事情。
(二)过渡,他们初见的日落,是什么样的呢?请读第二个小节。读了这小节,你了解些什么?引导说出时间:西斜。
景色:天空……十分壮丽。
理解:连绵起伏,教师随机做手势,让学生上黑板画出山的连绵起伏,引导学生读好连绵起伏,读出意境,。此时,老师引读西山(披着夕阳的余晖)。
过渡:刚才小朋友们读得入情入境,让老师也看到了夕阳西斜的美景,那谁能告诉大家你读好的小秘密。
学法:1、边读边想。
2、读好关键字,再读句。
(出示第三小节)学生自度自悟。
讨论交流:我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读好夕阳的可爱,如:脸涨红了。
夕阳的五彩,如:染成了黄色、红色……。
(四)共同赏读,自探自悟。
(出示第四小节)1、学生练读。2、指名读。3、请其他学生说说听懂了什么,是从什么地方听懂的?引导读好“灿烂”、“轻轻地”、“遥远”一词。
五、画面欣赏,感情升华,培养审美情趣。
播放一组夕阳的景色,说说你的感受,用词来赞一赞。看看书中是怎样来赞美夕阳的?齐读“夕阳真美啊!”
六、利用板书,指导背诵,内化语言。
七、学写生字。重点学好“将字旁”
八、布置课后作业。画一画心中的夕阳西下美景图并用上一两句话赞一赞。
附:板书。
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
夕阳真美下沉涨红、染成。
落山走向、遥远。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样板设计 篇16
1、在阅读过程中认识9个生字“灌、辑、刊、诧、版、典、幺、辣、嗯”。积累9个词语“编辑、诧异、出版、杂志、一本正经、字典、火辣辣、错误、良师益友”。用合适的方法理解“诧异、尴尬、将信将疑、一本正经”的意思。
2、学习课文,用合适的方法理解课文中“作为少年读物的编辑,要时时刻刻想到千千万万的小读者,他们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啊!”这句话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学习文章主人公对事情的认真态度和负责精神。
一、谈话导入,理解词语。
1、出示课件:同学们,这些杂志、画报你们喜欢看吗?可你们知道这些杂志、书籍在大家拿到手之前都要经过哪些步骤吗?(需要杂志社的编辑叔叔阿姨对大家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校对,最后印刷后才能出版。)。
2、对这些刊物中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的人我们称之为编辑。(出示媒体)学习生字:刊辑版(刊——强调第一笔是横版——换部首辑——读音)。
3、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篇讲述发生在小读者和编辑之间的`故事。
出示板书:小读者。
二、整体感知,概况主要内容。
1、这位小读者和编辑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读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出示自学要求。
3、交流读音:幺嗯小读者发现自己喜欢的少年读物中有两个错别字,向编辑提出。
师:这位小读者为了向编辑提出这个问题,容易吗?她是怎样做的呢?
小读者发现自己喜欢的少年读物中有两个错别字,便不辞辛劳地跑了很多路,向编辑提出来。(提示:不辞辛劳)。
三、抓关键词句,深入学习。
1、师:老师这里有两个词语谁能来正确地读一读?出示词语:诧异、火辣辣(拼一拼读一读)。
2、理解诧异。师:诧字的写法要强调(右边是个宅字强调撇)诧异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什么方法来理解这个词语?(近义词、拆字法)火辣辣(辣的左边部首)结合课文什么火辣辣?作者感到难为情了,因此脸上火辣辣的。
(1)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让我们一起走进李真真随机出示;。
我仔细核对了一下原文,果然是我们错了,顿时脸上火辣辣的。果然一词证明了小姑娘真的仔细阅读,提出了正确的意见。此时的我脸上火辣辣的,心想:真没想到一个十岁的小女孩竟然那么仔细,我们这些编辑感到真羞愧呀。
(4)“唔,”小姑娘十分认真..地说,“你们编的杂志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老师说,朋友有了错误,要及时帮助他改正。”认真说明小姑娘吧杂志当做了自己的朋友,热心帮助自己的朋友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启发学生思考从哪里看出小姑娘是在及时帮助朋友改正错误?——为了两个错别字特意跑一趟,来回要走好多路。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真诚,一丝不苟)随机板书“来回要走好多路”。
3、小姑娘的言行让我深受感动,望着她远走的背影,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出示句子:“我想,作为少年读物的编辑,要时时刻刻想到千千万万的小读者,他们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啊!”从时时刻刻和千千万万体会到什么?(体会到编辑的责任重大,不能有丝毫差错)理解词语:“良师益友”——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好朋友。写一写近义词(深情厚谊、千言万语、狂风暴雨、山清水秀、情真意切、风轻云淡)。
“怎样的人才被称为良师益友呢?”为什么说千千万万的小读者是编辑的良师益友?(小读者是编辑的良师益友,是因为小读者也会发现编辑的错误,帮助编辑改正,使他受到教育和启发,让编辑们办的杂志更完美。同时读者也是编辑的知心朋友,小读者的夸奖和感谢,让编辑的工作更快乐更有信心。)。
四、总结。
李真真的故事,我们也要向她学习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特别是对待学习,更要一丝不苟。
1、补充提示语相关知识。
2、积累课文里对小姑娘的描写。
小读者“我”(编辑)。
良师益友李真真(小读者)不辞辛劳。
诧异真诚、认真、负责一本正经将信将疑像背书似的尴尬悄悄地掏羞愧(火辣辣)。
不安、小声、低头激动(难以平静)十分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