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除法教案
【引导】优质的范文往往能节省您大量的写作时间,让您的办公学习游刃有余,以下是由阿拉题库网友分享的“表内除法教案”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所有,轻松搞定再也不用加班熬夜了,希望下面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
表内除法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标:
复习有关乘法口诀和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内容,整理用1~9的口诀求商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除法的排列规律。
教学重点:
沟通乘、除法的联系,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应用表内乘除的知识和倍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复习
1、用乘法口诀求商
发给学生一张空白的表格,组织学生根据45句乘法口诀写出45道除法算式。
小组为单位,最内选适当的题目列出除法算式。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排列除法算式。
3、指导复习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让学生看第2题的图,用自己的话解读题意。
(2)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步骤,确立先求全班认输,再求可分的组数,然后计算。
(3)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体会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题策略。
二、练习十四
第1题:先算出每道题的结果,写在对应动物的下面,然后再将所得7个结果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第2题:采用计时方式,进行百以内加、减、乘、除口算的复习。
第3题:以动物园的鸽子为题材,提出不同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确实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
第4、6题:以乘除混合运算为主的练习,使学生对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理解和记忆得更牢固。
第5题:通过游戏复习表内乘除和倍的概念,两人一组进行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第7题:是需通过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独立进行解答。
第8题:是一道开放型问题,以学生游泳为背景,给出多个信息,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从中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第9题:是通过游戏复习倍的概念,体会数的大小和数学学习的趣味,培养学生的数感。
第10题: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利用混合运算进行逆向推理的练习,先让学生自主探索,自己填上合适的数,然后组织交流,说一说填数的策略。
三、总结。
教学反思:
通过整理与复习,学生对表内除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并能在熟记口诀的基础上,准确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表内除法教案【第二篇】
教学内容:
用口诀求商是数学计算中的一块重要基石,它在整个计算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教材根绝认同的认知规律,将用乘法口诀求商分为两阶段学习。在第一阶段,学习2~6的乘法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掌握用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第二阶段学习7~9的乘法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掌握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计算的技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和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用除法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综合应用乘、除法计算的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法、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复杂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一是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二是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课时安排: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3课时
解决问题 4课时
整理复习 1课时
(26)课题一: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第48~49页例1的内容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用7、8、9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用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及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
教具学具准备:
实物展台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案调整
一、复习1、复习7、8、9、的乘法口诀
2、口算
12÷2 18÷3
6÷2 16÷4
24÷6 10÷5
出示卡片让学生一起背出乘法口诀
学生抢答
二、新授出示主体图用实物投影器放大在屏幕上引导学生完成下面的活动
1、先整体观察图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然后依次观察画面,仔细观察思考找出提供的信息
3、根据已有的信息提出问题
4、解决提出的问题
引导学生用口诀计算
概括归纳出用7、8、9口诀求商的方法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准备着装扮教室的彩旗、五角星和彩球。
有三方面的信息:
1、第一小组作了56面旗,要挂8行;2、第二小组作了49颗星,分给7个小组;
5、第三小组带来27个彩球,每9个摆一行。
(1)平均每行挂几面?
(2)平均每组分几颗?
(3)可以摆几行?
独立列式解答
列出算式:49÷7=
56÷8= 27÷9=
49÷7想口诀
七七四十九
56÷8=想口诀
七八五十六
27÷9=想口诀
三九二十七
课件出现画外音:"我们做了56面小旗,要挂成8行""我们做了49颗星星,分给7个小组""我们带来27个气球,每9个摆一行"
教师: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请学生提问,课件中出现完整的问题,1、我们做了56面小旗,要挂成8行,每行几面?
2、我们做了49颗星星,分给7个小组,每个小组几颗?
3、我们带来27个气球,每9个摆一行,能摆几行?
课件中没有的,教师板书
教师:这些问题,你们能解决吗?
请学生试着做一做,如果有困难可以提出。
2、探索求商方法
请学生将算式板演到黑板上,集体订正。
56 ÷ 8 = 7(面) 49 ÷ 7 = 7(颗) 27 ÷ 9 =3(行)
教师:这么难的除法算式你们都能出得数,真了不起!谁能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请学生选一道算式,先说给同位听听。
请学生说,教师将学生的方法板书到黑板上。
三、练习1、例一后面的做一做
2、练习十一第1题
小猴爬梯摘桃
这样每人都完成了18题,同时在竞争中提高练习的兴趣和信心。先让学生把得数填在书上然后比较每组中各题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同位两人进行比赛如:左边的同学完成左边9题右边同学完成右边9题,比一比谁做得快。然后交换,两次都对着获胜。
教后记:
(27)课题二: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练习十一1~6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案调整
一、复习1、口算
48÷6 63÷9
45÷5 27÷3
56÷8 54÷9
6×2 5×4
出示口算卡片
学生抢答
二、、练习1、第1题
比赛练习
2、第2题
3、第3题
4、第4题
吹泡泡
5、第5题
用乘法口诀求商
6、第6题
综合练习
将全班分为两组进行比赛。同位两人比,谁做的快。
让学生在竞争中完成
让学生连线然后汇报结果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独立完成
要比较大小,就要先求出结果第1题:小猴摘桃子
请学生看算式写得数,集体订正,看谁都能做对!
第2题:帮小兔过河采蘑菇
课件出示情景图,请观察图,说说题意
请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说说哪只小兔走片荷叶,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在课件上连线。集体订正。
第3题:小鸟回家
先请学生说说题意,再连线,集体订正
第4题:吹泡泡
请学生口算
(28) 课题三: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十一7~12题
教学目标:
1、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
3、 巩固学过的知识。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案调整
复习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答
练习1、练习十一第7题
第9题第11题
直接运用除法的含义来解决实际问题
2、第8、10题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练习第8题是表格式,第10题是函数式
3、第12题
百以内的加减乘除练习
要求学生认真读题,认真分析数量关系,根据已知信息提出问题
让学生填出数
练习时注意:让人人参与,培养学生有一定的速度观念。第7题:
课件出示情景图,画外音(1):二年级电脑小组共有24人,如果3人合用一台电脑,需要几台?
学生讨论解题思路。请学生汇报。
引导学生发现:把24个人,每3人一组,能分几组就需要几台电脑。
请学生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画外音(2):如果现在有6台电脑,该怎样安排?
学生讨论解题思路。请学生汇报。
引导学生发现:24个人平均分成6组,每组几人,就是几人合用一台电脑。
请学生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11题:
看图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请学生提问,大家解答。
(29)课题:用除法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第54~55页例2、例3,练习十二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教具准备:
学生准备小棒、三角形 实物投影仪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案调整
一复习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第一行摆3根小棒,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6倍
通过交流唤起学生对倍概念的回忆知道3的六倍就是6个3根,也就是18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表示学生动手摆,然后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同学们,今天咱们做一个拍手游戏,我先拍,要求是你拍的下数要是我拍的倍数,(教师拍2下,学生跟着拍)问:你拍的下数是我拍的几倍,你拍了多少下?
二、教学例21、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让学生观察摆的小棒,从左往右看:18和3比,18里面有几个3?18是3的几倍?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1)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提问:3根的6倍是多少?怎样列式计算?
(2)自主探索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问:18根是3根的几倍怎样列式计算?
3、做例2后面的做一做
练习是组织学生按程序操作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让他们完成下列练习
12是3的几倍?
12是4的几倍?
表内除法教案【第三篇】
一、教学内容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三、编排特点
与原通用教材相比,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不再分3小节编排,而是集中编排,给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思路与第二单元基本一致:学习了用乘法口诀求商以后,结合计算学习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具体内容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主题图
(1)展示了准备“欢乐的节日”情境,其中有三组信息,看到这些信息会自然地想到相应的除法问题,以其中的做小旗的问题引出例1。
(2)其他几个问题,教学例1之后让学生解答。
例1(主题图的继续)
(1)依次由其中的两个问题,引出除法算式56÷8、56÷7。
(2)引导学生探索56÷8的解法,56÷7由学生独立计算。
做一做(第49页)
相关的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成组编排,揭示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加深理解用口诀求商的算理。
2.解决问题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在二级上册教学了倍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的基础上,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安排了两个例题:例2,通过实际操作说明“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及解答方法;例3,解决实际问题。
例2
通过操作使学生看到“10根(2个5根)与5根”“15根(3个5根)与5根”的倍数关系,引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和分析方法。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例3
(1)脱离实物操作,利用文艺演出的情境,通过对话和舞台上清晰可见的跳舞人数,给出问题全貌:“唱歌的有35人,跳舞的有7人,唱歌的人数是的几倍?”。
(2)根据“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解决“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
做一做(第55页)
呈现运动会的'局部场景:三组学生(跑步、踢球、练武术)。
根据各组人数的倍数关系,教材提出一个 “踢球的人数是跑步的几倍”的问题。
鼓励学生根据情境中提供的信息,继续提问题。
3.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例4
(1)以一群学生在公园里,先划船、再坐碰碰车为背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并解决游玩中的数学问题。
(2)有序出示两幅图表示上面情景,第一幅图隐含的问题是第二幅图所需的信息。
(3)两幅图有序出示,直观地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有序思路。
(4)自主探索,展示学生两种解法:分步、列综合算式。通过“你是怎样想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解法。
五、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学生已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和方法与前面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数目大了些。因此,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同时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2.精心组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1)由具体到抽象。例2及“做一做”,都是通过具体活动,直观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由抽象回到具体。当学生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有初步认识后,可让学生摆学具表示:12是3的4倍。
3.加强基本练习。
表内除法教案【第四篇】
单元练习
一、直接写出得数。
32÷8=54+26=3×7=83-60=
24+37=9×2=61-34=35÷7=
6×8=87-63=56÷8=75+15=
65-28=21÷3=30+48=6×6=
63÷9=55+14=5×7=40-23=
二、想一想,选择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被除数是54,商是6,除数是9,求商列式是()。
(1)54÷6(2)54÷9(3)6×9
2、求6个7相加是多少,列式是()。
(1)6-7(2)7×6(3)6+6+6+6+6+6+6+6
3、钢笔每支8元,圆珠笔每支2元,钢笔和价钱是圆珠笔价钱的多少倍?这题是求()。
(1)8和2倍是多少(2)把8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3)8是2的多少倍
4、一个因数是12,另一个因数是4,积是多少?列式是()。
(1)12×4(2)12÷4(3)12+4
5、8+8○8×2
(1)﹥(2)﹤(3)=
6、每两个男生之间站一名女生,6个男生之间站()个女生。
(1)6(2)5(3)3
三、想一想,填一填。
1、36是4的()倍,是6的()倍。
2、72÷8=(),想口决()。
3、把18连续减去3,()次减完。
4、把42本练习簿,平均分给7个同学,每人分得()本。
5、32里面有()个4.
6、从35里面减去()个5,结果是5.
7、妈妈买来48支花,每6支扎成一束,可以扎()束。
8、一个数的7倍是56,这个数是()。
四、想一想,()里最大能填几。
8×()﹤365×()﹤56×()﹤40
54﹥()×812﹥()×328﹥()×7
五、解决问题。
足球乒乓拍羽毛球乒乓球36元/个18元/副6元/个4元/个
(1)买8个羽毛球要多少钱?
(2)一个足球的价钱是一个乒乓球价钱的多少倍?
(3)买2副乒乓拍的钱可以买几个羽毛球?
(4)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二(1)班同学参加学校竞赛。一等奖的`奖品是40本故事书,二等奖的奖品是48本练习簿。比赛结果一等奖有5人,二等奖有8人。
(1)一等奖的同学每人可得多少本故事书?
(2)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下面是某公园娱乐项目的价目表
价目表太空船4元碰碰车3元电动火车2元
(1)我们有20元,太空船票每张4元,能买几张太空船票?
(2)电动火车票每张2元,我们9个同学一起玩电动火车2次,一共要多少钱?
4、小浪花和4个同学去公园玩,共花了20元买门票,平均每张门票多少元?
表内除法教案【第五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先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讨论归纳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用语言说出计算过程。
3、情感与交流: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7~9的乘法口诀求商正确的求商方法。
难点:进一步掌握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以及课件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小黑板。
教学方法:
教法:讲解、引导相结合法。
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相结合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师生对口令(7、8、9的乘法口诀)
2、开火车游戏
师:我们学会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
3×6 5×7 30÷6 7×9 24÷6
15÷5 6×7 15÷3 4×5 8×6
教师任指两道除法算式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师小结:你们根据乘法解决了除法。其实这也是根据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你们真善于思考!。同学们,刚才我们做的这些题都是运用乘法口诀求出来的,乘法口诀真神奇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这一步抓住新旧知识的生长点,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孕伏和铺垫。这个练习让孩子再次感受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出示主题图
谈话引入新课: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忙着布置自己的教室呢!可是他们遇到了一些数学上的问题,你能帮他们一起解决吗?(课件出示主题图)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学习主题图
(1)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一共有几个画面?这些画面分别说的是什么?
第一幅画:做了56面彩旗,要挂8行。
师板书出示:第二幅画:做了49颗星,分给7个小组。
第三幅画:带来27个彩球,每9个摆一行。
(2)仔细观察,说说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指名说)
板书:平均每行挂几面?平均每组分几颗?可以摆几行?
(3)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
2、学习例1
(1)解决第一幅画:做了56面彩旗,要挂8行,平均每行挂几面?
①提问:要求平均每行挂多少面,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如果学生想到了除法师给与肯定。
②学生独立列式计算:56÷8=7(面)
③汇报交流:说清是怎么算的,师板书可能出现下列情况:
第一种: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56÷8=7(面)
第二种:因为7×8=56所以56÷8=7(面)
引导学生观察对比以上两种方法得出:都可以,今后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商。
④出示问题:要挂成7行呢?
学生口头列式计算:56÷7=8(面)
指名说一说求商的思路,用的哪一句口诀?(七八五十六)
(2)观察比较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生答师小结:这两个算式都用“七八五十六”这一句口诀来求商的。
(3)独立解决第二幅与第三幅画面的问题。
找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并说说思考过程。
3、小结: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不仅帮小朋友们解决了数学问题,而且还进一步学会了利用乘法口诀来求商。为了方便今后同学们计算,老师送你们一首《乘法口诀求商歌》(出示:算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几就商几)齐读。
(设计意图: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参与,独立思考,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要把充分的学习时空交还给学生。)
三、巩固运用,内化提高
师:用7、8、9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你们学会了吗?太好了,到这节课为止用乘法口诀求商这部分知识我们就全部学习完了,接下来老师想检测一下你们学习的效果。
1、课件出示P49页“做一做”,看哪个小组的青蛙跳的最高。
(设计意图:这是P49做一做。这道题是针对主题图的内容而采用的练习。因为题型的限制,所以我用了“跳高”这一运动项目来解决。题附在台阶上,做对一道跳一格,全做对了小青蛙会在孩子们的`胜利欢呼中成功的跳跃到最上面。孩子们一定会被成功的跳跃所感染,课堂气氛会逐渐上升,为下面的练习打好基础!)
2、分组完成练习十一的第1题
男女生比赛:男生完成左边9题,女生完成右边9题,看哪组完成的又对又快。然后交换再比一次。
3、兔子过河采蘑菇(练习十一的第2题)
让学生先看图说图意,再连一连,然后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理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游戏中强化知识。)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使学生再次重现本节课应掌握的知识,强化对应掌握的知识的理解。)
板书设计: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平均每行挂几面?平均每组分几颗?可以摆几行?
56÷8=7(面) 49÷7=7(颗) 27÷9=3(行)
想(七)八五十六想(七)七四十九想(三)九二十七
表内除法教案【第六篇】
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7、8、9的乘法口诀进行求商的一般方法,能正确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迁移类推、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复习旧知
1、开火车,说结果。
36÷6= 25÷5= 24÷6 =
30÷6= 5÷5= 12÷3 =
16÷4=(大家一起说,并给予鼓励)
2、背诵7、8、9的乘法口诀引入课题。(抽生背7、8的乘法口诀,大家一起背9的乘法口诀,并给予鼓励。)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六月有一个属于你们的节日,知道是什么节日吗?
生:“六一”儿童节。
师:恩,那在六一儿童节那一天,你们都会做些什么呢?(抽生说)
师:你们知道吗,二一班的小朋友已经在为六一儿童节做准备了,我们快来看看他们都在做些什么吧!(出示课件)
2、引导观察,收集信息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通过观察,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回答,课件展示答案)
3、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4、学生汇报
指名汇报问题,教师PPT展示“平均每行挂几面?”“每个小组分几颗?”“可以摆几行?”
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探究56÷8的口算方法。(从主题图中点取出例1)
(1)老师读题,想一想,怎么解答列式?你能不能独立试着做做?(学生独立试算,并和同桌说说是怎么算的?)
(2)指名汇报(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
(3)问:“用哪种方法最简便?(用乘法口诀求商)
引导学生小结:求56÷8的商,想()乘八得五十六,用乘法口诀想,就是()八五十六,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56÷8的商是7。(教师板书)
2、口算56÷7
(1)师:现在,老师也想提出一个问题,我想把这56面小旗,挂成7行,平均每行挂几面?
怎么列式并解答呢?
(2)交流: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学生汇报:56÷7=8 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56÷7的商是8(教师板书)
3、比较56÷8和56÷7两个算式的联系。
(让学生明白,这个时候用一句口诀可以解决两道除法算式)
4、完成主题图中另外两个数学问题。
(1)让学生独立列式,教师巡视。
(2)说说你是如何求出商的'?(教师PPT展示答案)
四、活用数学,解决问题
1、基本练习。
(1)课件展示课本第38页”做一做“,让学生口算。
(2)抽生说答案,问:为什么做得这么准这么快?(每组用的是同一句口诀)
2、游戏:小猪吹泡泡
点名完成相应题目。
3、小兔过河。(第39页第3题)
(1)出示课件,先说一说如何解决这道题,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帮助小兔子过河。
(2)集体订正,学生说出答案后,箭头指向相应的石头。
4、小鸟回家。
(1)出示课件,先说说如何帮助小鸟找到自己的家,然后发给学生小鸟身上的算式卡片,让学生贴到黑板上相对应的房子下面。
(2)让班上其他同学检查一下小鸟是否已经回到自己的家。
(3)还有哪些算式的结果分别是7、8、9。引导学生说出想口诀说算式。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并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学生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2)抽生说,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六、作业。
(1)口头作业:把乘法口诀背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并让他们也考考你。
(2)书面作业:完成课本第40页3、4、5题。
表内除法教案【第七篇】
教学目标:
使学生更加明确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要用除法解决问题。在复习除法计算时,可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一道除法题,然后再进行巩固练习。从而更好地掌握表内除法。
教学重点、难点:
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教学准备:
小黑板,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1.引导学生回顾本期已学知识。看目录相互说说,要求学生全班交流。概括分为七部分: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的变换,统计。
2.我们今天来复习表内除法。板书:表内除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亲切、自然、民主、平等的交谈中自然引入了课题。
二.复习整理:
1.说说下面各题你是怎样算的?(小黑板)
32÷481÷915÷5
24÷642÷740÷8
24÷314÷2
先独立做在课本上,再说一说怎么样算的。
2.针对刚才学生容易错的内容,用听算的方法,选拓展练习中的题进行训练。
在草稿本上听算练习。
3.复习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可挂图出示,小组讨论后学生口答)
出示挂图:教材第119页的第1题。(如果没有挂图可让学生看书)
想一想: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小组讨论交流后,口答。
4.引导学生进行变式练习。
在○填上“<”“>”“=”。引导学生正确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笔试一试复习表内除法,并同时找找学生的问题,了解学情。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除法知识来解决。
三.教学效果测评:
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3页第1、2题。
巡视、评改。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同桌检查。
设计意图:巩固知识及时查漏补缺。
四、拓展性学习:
1.口算。
15÷5=6÷3=16÷8=9÷3=
45÷9=56÷7=49÷7=2×4=
45÷5=56÷8=63÷7=8÷2=
2.看图,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并计算。
3.在○填上“+”“-”“×”“÷”使算式成立。
16○6=108○4=221○3=7
20○5=256○9=5430○5=6
第二课时万以内数的认识
及加法、减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9、120页第3~8题,万以内数的认识和万以内数的加法、减法的复习,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与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开放性的思维。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方法,正确、熟练地读数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难点:对于计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练使用。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同学们,昨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呢?请学生先小组讨论再汇报。
2、今天,我们将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其加法、减法的复习。(板书课题)
3、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旧知,自然引入本节内容。
二、知识整理:
1、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
请同学们先来回忆一下,我们学了万以内数的哪些知识?
回忆学了万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2、下面先请大家独立做教材第119页第3题,然后集体订正。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做的?
3、写一写,再读一读。
①千位上是2个千、百位上是5个百、个位上是6个一。
②二千五百零六。
4、下面复习用计数单位表示数,独立完成书上第120页第4题,想一想是怎样做出来的。
5、复习 近似数。
请同学们看教材第120页第5题,找出这段文字中哪些数是近似数?并画出来。再请同学回答。
6、复习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简单应用。
(1)请同学们口算教材第120页第6题,看谁算得都对。“开火车”订正。
(2)引导学生做教材第120页第7题。先笔算,再请两个同学到台上板书,并展示。
(3)通过第6、7题的计算,请大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4)请各学习小组互相讨论一下教材第121页第8题。我们怎样去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形成处理意见,并在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紧紧围绕万以内数的认识,开展练习。难点突出,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结构。
三、教学效果测评:
1、综合练习教材第123、124页第3~6题。
2、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知道和对学生进行帮助。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
四、拓展性学习:
在下面各数的前后各写两个相邻的数。
698
3299
9998
第三课时克和千克及图形的变换
教学内容:
课本第121页第9~12题“克和千克及图形的变换的复习”。
教学目标:
1、复习“克和千克”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质量概念。
2、复习“图形与变换”时,能让学生正确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以及形成锐角、钝角的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
注意培养学生形成比较好的质量单位的概念,复习“图形与变换”时,能让学生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学准备:
小黑板,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万以内数的计算,我们现在来做几道计算题。请大家拿出口算卡。
100+200=110-20=
620+100=120+360=
130-70=240+70=
20xx+50=1000-30=
1200-40=140-40=
860-80=880+1200=
设计意图:口算能力是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学习的基础,所以要加强口算训练。
二、整理复习。
1、复习克和千克及图形的变换。
(1)请同学们看教材第121页第9题,大家想一想,你会怎么样去圈?为什么要这样圈?
学生根据原来有的克和千克的概念,动手圈。
(2)用重量去算一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再判断利用已经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
(3)大家想一想关于质量单位,我们还有哪些知识没有复习到呢?小组讨论,把没有复习到的知识列出来,作好全面复习。
2、复习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小黑板出示)
说一说生活中哪里有平移、旋转现象。升降机、观光缆车、
说一说生活中哪里有锐角和钝角。
三、拓展性练习(略)
第四课时解决问题和统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122页“解决问题和统计”
教学目标:
1.复习“解决问题”,老师要引导学生仔细看题,学生能知道题中所说的事理,并能正确选择解决的方法。
2.复习“统计”时,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使学生能搜集、整理数据,完成统计图表,并能看懂统计图表回答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复习“统计”时,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使学生能搜集、整理数据,完成统计图表,并能看懂统计图表回答问题。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请大家想一想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复习了本学期学过的哪些知识?
(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法、减法。克和千克及图形的`变换。)
2.对这些知识还有没有什么问题?还有没有内容是我们没有复习到或复习了掌握不好的?如果学生有问题,则针对问题,让同学们一起来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思考解决方法。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反思的平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
二.复习整理:
1.分别出示教材第122页第13、14题的挂图。(如果没有,就让学生直接看书)
(1)看了图后,你明白图中的画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看挂图,小组讨论这两题的意思。
叙述两幅图的意思,没有说好的请其他同学来补充完整。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2)怎样来解决这两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小明:12÷3=4(次)
一共要花:6×1=6(角)
8×3=24(角)
6+24=30(角)
或:6×1+8×3
=6+24
=30(角)
2.复习统计图。出示教材第122页第15题。大家一起来想一想第15题的数据怎么搜集?
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用举手的统计方法来试试。
3.组织搜集数据,清点人数。
根据自己的情况举手,并把老师清点结果填在书上。
4.大家已经搜集好了数据,从这个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请小组讨论一下,得到一个结果,然后在全班交流。
小组讨论,得到讨论结果后,全班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在复习时,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差异,在这里发挥学生复习的主体性,让学生更多自我反思,有利于使复习更有针对性。
三.教学效果测评:
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6、127页第11~15题。能够填在书上的就填在书上。
学生独立思考,自主练习。
四、拓展性学习:
1.调查班上昨天的数学作业,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录,并制成统计表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决。
2.二年级各班存放图书数目如下。
表内除法教案【第八篇】
教学内容:
课本P19页例5,练习四第4、5、6题。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准备:情景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例5情景图。
(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算式。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
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
(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
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思考、比较,让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或一个总数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就用除法来计算。
三、应用,加深理解
1、课本第19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
2、挑战园地:
(1)、练习四第4、5题。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
(2)、练习四第6题: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写算式,最后让学生对照图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动,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
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