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设计【汇编30篇】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应注重知识点的系统性与趣味性,结合实际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如何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呢?以下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的小学数学教案设计相关文章,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小学乘法数学教案设计 篇1
教学内容:数学乘法速算技巧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掌握乘法速算小技巧 教学重点:五种数学乘法速算口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想让你的乘法计算变得更快更方便吗?大家可以来学习一下下面的这些两位数乘法计算技巧,对学习可能有些帮助哦。 1.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如23×27; 2. 十几乘十几, 如12×14; 3. 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如37×44; 4. 几十一乘几十一,如21×41; 5. 11乘任意数, 11×23125 . 二。新课讲解:
1. 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 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23×27=? 解:
2+1=3 2×3=6
3×7=21 23×27=621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2. 十几乘十几
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
例:12×14=? 解:
1×1=1 2+4=6 2×4=8 12×14=16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3. 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 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37×44=? 解:
3+1=4 4×4=16 7×4=28 37×44=162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4. 几十一乘几十一
口诀:头乘头,头加头,尾乘尾。
例:21×41=? 解: 2×4=8 2+4=6 1×1=1 21×41=861 5. 11乘任意数
口诀:首尾不动下落,中间之和下拉。
例:11×23125=? 解:
2+3=5 3+1=4 1+2=3 2+5=7 2和5分别在首尾 11×23125=254375 注:和满十要进一。
三。巩固练习: ×35 2. 13×14 3. 46×33 4. 61×71 5. 11×2345 四。小结: 1.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 口诀: 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2. 十几乘十几; 口诀: 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 3. 第一个乘数互补,另一个乘数数字相同; 口诀: 第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4. 几十一乘几十一; 口诀: 头乘头,头加头,尾乘尾5. 11乘任意数; 口诀:首尾不动下落,中间之和下拉。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的方法画圆、按要求用圆规画圆的过程。
2.能用圆规按要求画圆,认识圆的大小与半径的关系。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课前准备:圆规、圆形纸片,两只铅笔,细绳,直尺。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
教学预设
一、问题情境
师生交谈上节课有关画圆话题,引出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圆,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是怎样画圆的吗?
生:我们把物体上圆形的面按在纸上,然后描出一个圆。
师:用圆形的物品描圆是画圆的一种方法,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画圆,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怎样画圆。
板书课题:画圆
二、自主画圆
1.让学生看书,了解教材中的画圆方式。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6页,看书上介绍了几种画圆的方法?
学生看书。然后交流画圆的方法。
学生可能的方法有:
●描圆。
●用两枝铅笔和一段线绳画圆。
●用圆规画圆。
●将直尺的一端固定,让铅笔随直尺的另一端转动画圆。
2.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画法,然后鼓励学生同桌合作各画一个圆。
师: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右边两幅图,看一看是怎样画的,然后同桌合作,用这两种方法,各画一个圆,试一试。
学生合作画圆,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3.交流学生画圆的过程和方法,教师进行提问,关注画圆的注意事项。使学生知道:画圆时,要固定圆心和半径。
师:谁愿意把你们画的圆给同学们展示一下?说说你们是怎样画的。
学生汇报,教师及时进行对话。
如:学生用两枝铅笔和一段线绳画圆。
师:用这种方法画圆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生:一枝铅笔一定要固定在圆心的位置,不要动;画圆的时候,另一枝铅笔要拉紧线绳再画圆。
师:如果把线绳换成皮筋行吗?为什么?
生:不行,因为皮筋一拉就长了,圆的半径就发生变化了。
学生用直尺的一端固定,让铅笔随直尺的另一端转动画圆。
师:固定直尺的。一点是圆的什么?
生:固定直尺的一点是圆心。
师:通过刚才的两种方法画圆,请同学们想一想,在画圆时必须固定什么。
生:固定圆心和半径。
师:对,画圆时,首先要固定圆心和半径。
板书:固定圆心和半径。
三、圆规画圆
1.让学生观察圆规,了解圆规的结构特点。
师:刚才我们用教材上介绍的两种方法画出了圆,其实,在我们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常用圆规画圆。拿出课前准备的圆规。观察一下,谁来说一说圆规是什么样的?
生:圆规有两个脚,一个脚上是针尖,另一个脚上有铅笔。两个脚间的距离可以变化。
2.教师边提问边示范画圆,边画边说画圆的步骤和方法。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特别强调:画圆时,先确定圆心的位置,再按指定的半径画圆,画的过程中,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和圆心的夹角要固定。
师:怎样用圆规画圆呢?现在大家讨论,老师示范用圆规画一个圆。大家看老师的圆规,一个脚上装着针尖,另一个脚上装着粉笔。现在要画一个半径是30厘米的圆,第一步应该怎么办呢?
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不一定说的完整。
师:把圆规的两脚分开确定半径,用圆规带有针尖的一端对准零刻度,一端对准30,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半径。
教师操作确定半径。
师:第二步该怎么办呢?
学生说完后,教师画圆。
师:确定圆心的位置,点上一个点,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定在圆心上不要动。
教师在黑板上点一个点,固定圆心。
师:第三步怎么办?
学生说,教师边重复边画。
师:再把装有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个圆。注意在旋转的时候,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和圆心的夹角要固定
教师旋转圆规画出一个圆。
四、尝试应用
1.提出教材中用圆规画圆的要求,让学生独立画圆,并标出圆心和半径。
师:同学们已经会用圆规画圆,现在请你自己确定半径的长度,用圆规画一个圆,并标出圆心和半径,试一试。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交流学生画的圆。重点说一说是怎样画的。
师:谁愿意把自己画的圆给大家展示一下?说一说你画的圆的半径是多大,是怎样画的。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说做法。如果有学生画的圆不好,找出原因,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如: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和圆心的夹角一定要固定。
五、经验提升
1.提出兔博士的要求,学生先动手剪,再同桌比较谁画的圆大。然后交流比较的结果。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画的圆剪下来,同桌比较一下,看一看谁画的圆比较大。
学生操作比较。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同桌两人比较的结果?两个圆的半径各是多少。
指名回答,教师随机板书出几组数据,有可能出现两种结果。
(1) 一个圆大,一个圆小。
(2) 两个圆的大小相等。
如果出现第二种结果,可让学生讨论一下两个圆大小相等的原因。再讨论议一议中的问题。
2.让学生观察比较结果和两个圆的半径,并提出“议一议”中的问题,给学生充分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使学生认识到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师:观察比较的结果和两个圆的半径,谁能说一说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
学生可能会说:
●圆的大小与半径的长度有关系。
●半径越大,圆就越大。
师:通过比较和讨论我们知道:圆的大小与它的半径有关系,半径越大,圆就越大。所以,数学上有一句话,叫做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板书: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圆心决定圆的位置”这句话的意思?
学生可能会说:
●圆心一固定,圆的位置也就固定了。
●想在哪个位置画圆就把圆心固定在哪个位置。
六、课堂练习
1.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圆。然后交流。重点关注学生如何根据直径画圆。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第7页,看做一做的第1题,用圆规画圆。其中第2个,画直径是4厘米的圆,首先要找到什么?
生:找到半径,直径的一半是半径,是2厘米,圆规两脚分开的距离是2厘米。
请学生自己画圆,然后交流。
2.做一做第2题,在课本上按固定圆心、直径、半径画圆。
师:看第2题,和第1题有什么不同?
生:给出了圆心。就固定了圆的位置。
请学生自己画圆,然后交流。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课本1页到3页内容。
学习目标:
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2、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难点:能在直尺准确找出指定的厘米数。
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准备学生尺。
学习过程:
一、掲题示标:
1、故事引入:在古时候,想知道物体的长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人们常常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帮古人解决这个难题。下面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并把课题齐读两遍。
2、口述并出示目标:
(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我能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2)、通过学习我能学会测量方法的多样性。
过渡语:你们有信心学会吗?同学们非常自信,老师也相信你们。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下面请出我们的学习指导。
二、口述并出示学习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1-3页内容,重点看书中的情境图。思考并讨论:
1、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时你采用的方法是哪一种?你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2、尺子上统一的长度单位是什么?可以用哪个字母来表示?可以记作什么? (自学5分钟后,小对子进行交流并口头展示。)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学探究)。
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
2、议一议(小对子交流)。
1、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时你采用的方法是哪一种?你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2、尺子上统一的长度单位是什么?可以用哪个字母来表示?可以记作什么? 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对子间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巡视,观察小对子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对子给以帮助和提醒 , 促使每个小对子及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交流活动中。
3、说一说(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进行汇报展示)。
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展示完之后,给与评价或奖励。
4、知识归纳:
(1)利用“铅笔”“文具盒”“拃”等作为长度单位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会因选取的标准不同导致测量结果不同。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使用统一的标准,这样才能准确的得到物体的长度。
(2)厘米是比较小的长度单位,可以用“cm”来表示。1厘米记作1cm。 通过刚才的汇报,老师发现各个小对子的自学效果的确很好。到底同学们运
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怎么样呢?下面请看我们今天的闯关题,比一比谁发言最积极,谁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强!
四、学情展示:
第二关:我能快速填出答案。(展示要求:指名回答。)
1、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 )做单位。
2、厘米可以用字母()来表示。1厘米记作 ()。
3、我的橡皮厚大约是()厘米。
4、图钉的长大约是()厘米。
第三关:你能在米尺上找到刻度线吗?(内容见同步课件)要求:独立完成后再整合答案。
五、归纳小结:
(1)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使用统一的标准,这样才能准确的得到物体的长度。
(2)厘米是比较小的长度单位,可以用“cm”来表示。1厘米记作1cm。
六、巩固提升:
这节课大家表现的都很棒,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比赛做作业。
1、完成课本第2页的1、2小题。
七、板书
统一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
测量时,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统一长度单位 厘米cm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测量长度
教学内容:
课本4页到5页内容。
学习目标:
1、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2、会分辨什么是线段。
教学重难点:用学生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准备学生尺。
学习过程:
一、掲题示标:
1、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妈妈和老师比,谁高?谁矮?
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
“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来进行测量。那如何进行测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道。
2、口述并出示目标:
(1)、通过学习我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2)通过学习我能分辨出什么是线段。
过渡语:你们有信心学会吗?同学们非常自信,老师也相信你们。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下面请出我们的学习指导。
二、口述并出示学习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4-5页内容,重点看书中的情境图。思考并讨论:
1、你是如何估计并测量橡皮长度的?测量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2、测量彩色纸条和毛线在方法上有什么区别?毛线被拉直后,可以看作什么?
(自学4分钟后,小对子进行交流并口头展示。)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学探究)。
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
2、议一议(小对子交流)。
(1)你是如何估计并测量橡皮长度的?测量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2)测量彩色纸条和毛线在方法上有什么区别?毛线被拉直后,可以看作什么?
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对子间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巡视,观察小对子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对子给以帮助和提醒 , 促使每个小对子及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交流活动中。
3、说一说(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进行汇报展示)。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设计 篇4
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广泛的探究时空中,在明主平等、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应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自主预习、质疑问难、释疑解惑、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知道等式和方程、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辨析,学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建立分类的思想,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1、 借助天平明白等式的含义,并在分类的基础上充分感受、认识什么是方程。
2、 会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3、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
4、 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
重点:理解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难点:方程的意义抽象的过程。
课前谈话:渗透平衡和等量(谈体验)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出示天平,(见过天平吗?在那里见过?有什么作用啊?)根据天平的状态列出不同的式子,(不平衡让学生想办法得出让天平两边平衡)。
二、探究新知:
1.对不同的式子进行分类(不要有任何要求)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
2.小组汇报分类的想法。小组之间在倾听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本组的想法。
让小组的代表说说自己组是怎样分类的?为什么这样分类?
3.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分类进行小结:像这样的用等号连接左右两边的叫做等式。像这样的这一类叫方程。板书课题。(在学生分类的基础上)
4.小组探究“什么是方程?”(先观察式子,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5.小组汇报各组的想法。在各组倾听的基础上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
6.教师在学生小组汇报的基础上进行小结: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7.生举例。
8、师举例,让学生说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并说明理由。
9、通过刚才的几道算式,让学生说说对方程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10、判断两句话: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所有的等式都是方程。
11、画图表示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三。应用练习
1.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方程。
2.看图列方程。
3.根据题意列方程。
四。拓展延伸
1、谈谈自己在知识和情感上的收获。
2、送给同学们一个方程:天才+x=成功。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篇5
小学数学几何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41。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理解周长的含义。
2、在头脑中能够建立起周长的概念,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以及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3、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作业纸
每个小组操作材料:树叶图片各一张,红线一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月牙形图形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感知周长
1、看一看,感知边线、一周的意义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跑步比赛吗?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到蚂蚁王国的跑步比赛现场,去看看蚂蚁的跑步比赛。
(播放课件:蚂蚁王国跑步比赛。一号蚂蚁沿着枫树树叶的边线跑完一周回到起点,小猴裁判示意顺利通过。接下来是二号蚂蚁沿着银杏树树叶的边线跑完一周回到起点,小猴裁判也示意顺利通过。)
(2)你们看到了什么?一号蚂蚁、二号蚂蚁它们是怎么跑的?(引导学生得出边线、一周的概念;板书:边线、一周)
(3)树叶的边线在哪里?教师拿出树叶图片请两位同学上台指一指。
(4)请同学们继续看课件(播放课件:三号蚂蚁出场了,它从起点开始沿着树叶的边线只跑了一半就停了,小猴裁判示意犯规)。
(5)三号蚂蚁是怎么犯规的`?(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三号蚂蚁没有沿树叶边线跑完一周 )
谁愿意当当三号蚂蚁跑一跑,让它能顺利通过!(指两位同学到黑板上用树叶图片指一指、说一说,以巩固一周的概念)
(6)揭示课题
从起点开始,沿着树叶的边线跑完树叶的一周又回到起点,树叶这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周长。(板书:周长)
2、描一描,感知树叶周长的意义(1)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三号蚂蚁比赛的场地,(教师拿出三号蚂蚁比赛的树叶图片)老师给每个同学们也准备了一张树叶图片,请同学们拿出树叶图片并在白纸上描出它的周长(指名一位同学在实物展示台上描)。
(2)议一议,感知起点
刚才同学们都描好了树叶的周长,我们先来听听这位同学们的描法(在实物展示台上描的同学):你的起点在哪里?
你们的起点在哪里?(引导学生得出边线上任何地方都可作为起点)
(3)归纳描树叶周长的方法和树叶的周长
刚才我们描了树叶的周长,说说你是怎样描的?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描树叶的周长起点可以不同,但相同的是都要沿着树叶的边线描完树叶的一周,又回到起点,这样描出的都是树叶的周长)
二、 贴近生活,体验物体的周长
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
(1)树叶的周长,同学们都知道了,那么桌面的周长在哪里?请同学们确定好起点摸一摸桌面的周长。
(2)你还能从我们的身边找到其它物体表面的周长吗?请你先找一找、摸一摸,再和同桌说一说。
(3)汇报交流。
三、 动手操作、认识并计算图形的周长
1、想一想
(1)刚才同学们找到黑板的面、桌子的面,在数学中我们把它叫做什么图形?(教师在黑板上贴上长方形)
我们还学过哪些图形?(教师在黑板上贴上正方形、三角形等)
(2)谁来说说怎么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周长。
(3)师:如果是圆形、月牙形这样的图形呢?怎么求它们的周长。
2、小组合作,探索图形的周长。
每个小组选择3-4个图形进行探究,并将结果填入记录表中。
3、汇报交流:你是用什么办法量出周长的?
四、总结评价
回顾这节课,评价一下自己,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35-37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的第二课时。主要帮助学生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创设情境,借助小数点搬家的规律来解决相关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路,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接触过小数,已经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在这个基础上学习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没有太大的难度。基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设置“小数点搬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设疑引趣到创设情境、激发探索、归纳发现、形成知识、实践应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归纳出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应用这个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亲历小数点向左、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过程,体验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多媒体,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提高学生数学的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探索概括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预习卡,数字卡片,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小数点搬家”。
师:在美丽的大森林里,蚂蚁开了一家快餐店。你看,它的快餐一份卖元。开张之后,生意非常火爆。可是过几天蚂蚁一算账就郁闷了:不但没有赚钱,反而是亏了很多钱。小数点也很不高兴,心想:我办搬搬家吧!于是,它向右轻轻一跳,快餐一份就变成了元。
客人虽然少了很多,可是蚂蚁一算账很开心,因为赚了一些钱。小数点也很高兴,心想:这肯定是我搬家的功劳,我再搬搬家吧,让你发大财。于是,它又向右轻轻跳了一下,这时候快餐的价格就变成了元。这下可糟糕了,一个客人也没有了。
设计意图:借助教材中“蚂蚁快餐店”的情境讲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强烈的求知欲。
一、讲授新课
(一)小数点向右移动:
1、师:同学们,在这个故事中,为什么客人会越来越少呢?
生:因为快餐价格越来越贵。
师:为什么价格会越来越贵?
生:因为小数点在向右搬家。
师:小数点向右搬家,在数学上我们就叫做“小数点向右移动”。
2、(ppt出示快餐的三个价格:元→元→元)
师:这是快餐的三个价格。同学们观察这三个数,小数点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从到小数点一共向右移动了两位。
设计意图:由“快餐价格”的变化的观察来理清图意,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师:小数点移动一位、两位,数的大小就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什么规律呢?昨天已经让同学们预习了,通过预习,你得到什么结论?
生:从到,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的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从到,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到的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验证的呢?请你拿出预习卡,把你的方法与小组同学交流分享。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汇报验证结论的方法
预设:
(1)改写为以元角分为单位
因为元=1分,元=1角=10分,元=10角=100分,所以是的10倍,是的100倍,验证了结论。
(2)利用数位顺序表。
、、,这三个数的计数单位都是,所以中有10,个,中有100个,所以是的10倍,是的100倍。
(3)利用面积模型进行说明
是把1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的1份,所以1是的100倍;是把1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1份,所以是的10倍。
(4)其他方法(如有学生改写为以米、分米、厘米为单位进行说明)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去发现、体验、创造,最终获取新知;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学习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4、师:同学们,我们刚才用这么多的方法,说明了是的10倍,是的100倍,其实就是说明了这两个规律。
(ppt出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的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到的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学生读一读这两个规律。
师:要是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呢?
生:得到的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ppt出示:。.。.。.)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用了省略号,我省略了什么?
生:按照这个规律往下推导还有很多。
师:同学们,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的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要是我想把一个数扩大到原数的10倍,这时候要怎么办?
生: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师:比如×10,这时候,只要把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的数就是×10的积。
类似方法教学×100=,×1000=(强调数位不够,添0补位)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归纳,学生对知识更加清晰;举一反三让学生学会按照规律类推出新知识。
5、及时练习:
口答:
(1)把的小数点向右移动1位,得到的数扩大到原数的( )倍。
(2)把的小数点向( )移动( )位,得到,扩大到原数的( )倍。
你会算吗?
×10=×100=×1000=
设计意图:及时练习让学生所学即刻得到巩固。
(二)小数点向左移动:
1、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是比原数扩大了;要是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可能是?
生:缩小了。
2、师:同学们来看,这是1,1的小数点在哪里?
生:1的右下角。
(ppt出示:《小数点搬家》教学设计(李莉))
师:仔细观察这三个数,1是怎么得到和的。
生:1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1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得到。
师: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我们得到重要的规律,那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呢?把你发现的规律和同桌说一说。
3、生说说发现的规律:
预设1: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缩小到原数的1/10;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得到的数缩小到原数的1/100。
预设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缩小到原数的1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缩小到原数的100倍;
(此时师纠正:缩小10倍、100倍的说法缺乏科学性,我们应该说缩小到1/10,1/100)
4、小老师上台解释:为什么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缩小到原数的1/10。
结合面积模型大致做如下解释:
《小数点搬家》教学设计(李莉)
师补充:把1平均分成10份列式应该是:1÷10。缩小到原数的1/10,其实就是1÷10.
师:如果想把一个数缩小到原数的1/10,比如1÷10=,应该怎样才能得到商?
生:把1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师:(结合ppt演示讲解)把1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整数部分空着怎么办?
生:添0补齐数位。
5、类似讲解: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得到的数缩小到原数的1/100。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建立正确的表象,并利用数学中最重要的方法——比较法,探索、归纳出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从而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的目的。
6、及时练习:
口答:
(1)把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到( ),这个数缩小到原数的( )
(2)把缩小到原来的1/1000是( )
你会算吗?
÷10=÷100=÷1000=
设计意图:及时练习让学生所学即刻得到巩固。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该活动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
2、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如何确定每一条跑道的起跑点。
教学难点:确定每一条跑道的起跑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提出研究问题。(出示运动场运动员图片)
1、小组讨论:田径场400m跑道,为什么运动员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终点相同,但每条跑道的长度不同,如果在同一条跑道上,外圈的同学跑的距离长,所以外圈跑道的起跑线位置应该往前移。)
2、各条跑道的起跑线应该向差多少米?
二、 收集数据
1、看课本75页了解400m跑道的结果以及各部分的数据。
2、出示图片、投影片让学生明确数据是通过测量获取的。
直跑道的长度是,第一条半圆形跑道的直径为,每一条跑道宽。(半圆形跑道的直径是如何规定的,以及跑道的宽在这里可以忽略不计)
三、 分析数据
学生对于获取的数据进行整理,通过讨论明确一下信息:
1、两个半圆形跑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圆。
2、各条跑道直道长度相同。
3、每圈跑道的长度等于两个半圆形跑道合成的圆的周长加上两个直道的长度。
四、 得出结论
1、看书P76页最后一图:
2、学生分别计算各条跑道的半圆形跑道的直径、两个半圆形跑道的周长以及跑道的全长。从而计算出相邻跑道长度之差,确定每一条跑道的起跑线。(由于每一条跑道宽,所以相邻两条跑道,外圈跑道的直径等于里圈跑道的直径加)
3、怎样不用计算出每条跑道的长度,就知道它们相差多少米?(两条相邻跑道之间的差是π)
五、 课外延伸
200m跑道如何确定起跑线?
设计意图
此节知识虽不是很重要,但我独列出来进行教学,主要原因有;
1、 此节知识的综合性很强。
2、 密切联系生活,能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收集数据的良好习惯,重视科学性。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设计 篇8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设计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手偶小猴灵灵,教师表演并配音:小朋友,我是小猴灵灵,今天我来和大家一起学习,好吗?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请小朋友从袋子里先取9个桃(实物图),再从袋子里随便取出一些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一共取了几个桃)会列算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9 + 1、9 + 2、9 + 3、9 +4、9 + 5、9 + 6、9 + 7、9 + 8、9 + 9、9 + 10(有顺序地排成一竖排)
小猴灵灵:大家列出的算式真多,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揭示课题:9加几)
二、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 教学例题,探讨算法。
(1) 看一看:小猴灵灵也取出了一些桃,我们看看它是怎样取的?(出示例题图:盒子里9个桃,盒子外4个桃)学生观察后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列出算式:9 + 4。
(2) 算一算:请大家想办法算一算9 + 4得多少,也可以用学具来摆一摆。
[说明:学生在生活经验、认知背景、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客观差异,教师能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提供宽松、开放的空间,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探索算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教学过程成为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3) 说一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出不同的算法。
学生的算法可能有:
① 数一数。
② 9 + 1 = 10,10 + 3 = 13。
③ 4 + 6 = 10,10 + 3 = 13。
④ 10 + 4 = 14,14 - 1 = 13。
学生每说出一种算法,教师便追问:听懂他的意思了吗?你的方法与他不同在哪里?
结合学生交流,用学具演示凑十法的思考过程,并随机板书。
指出算法名称:凑十法。
[说明:为了不使交流流于形式,确保交流的有效性,学生交流算法时,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与同伴比较方法的异同,实现相互沟通和理解,从而自觉实现算法的优化。]
(4) 议一议: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指出:以后你们喜欢用什么方法来算就用什么方法来算。
2. 教学试一试。
(1) 出示花朵图。
提问:图中的花分成了哪两部分?各有几朵?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怎样列算式?(板书:9+7)
(2) 提问:你能先圈出10朵,再计算吗?在书上圈一圈,并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填在图右边的式子里。
(3) 追问:为什么不把7分成3和4或2和5呢?
3. 小结。
引导: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先要怎样想?然后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 分层练习,内化新知
1. 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题目插图,提问:你能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吗?能把右边的式子填出来吗?
展示学生的答案,并让他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共同评议。
2. 想想做做第2题。
(1) 让学生先圈出10根,再计算。
(2) 和同桌交流想法。
(3) 集体订正。
3. 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完成后,比较每组上下两题,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计算、比较,引导学生体会到凑十法就是用上面的连加来计算的)
4. 想想做做第4题。
要求学生拿出数字卡片,照想想做做第4题的样子把卡片排在课桌上,同桌合作口算。
5. 想想做做第5题。
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教师将得数板书在新课引入时列出的算式后面。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算式间的联系,知道可以直接利用相邻的算式算出得数,并且发现9加几,得数个位上的数总比加上的数少1)
[说明: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灵活选择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同时渗透了函数思想。]
6. 自由练习。
请学生当小老师,出有关9加几的算式考其他同学。
随机追问:你想请谁回答?你对他的回答满意吗?有什么话要对他说?
[说明:将提问、评价的权利留给学生,让学生拥有更充分的学习机会,体会成功的喜悦。]
四、 自由交流,总结延伸
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本领?你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吗?
谈话:回去后把你们今天学到的本领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掌握第二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简便算法,并能正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第二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简便算法。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1、口算。
35×243×892×4125×842×5
82×673×862×725×850×2
(1)学生口算。
(2)观察计算过程,说说哪几个算式的结果是整十、整百、整千的,并分析两因数数字的特点。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使计算结果是整十、整百、整千……
25×( )=( )125×( )=( )45×( )=( )
35×( )=( )55×( )=( )75×( )=( )
(1)学生自由说。
(2)讨论哪种填法算起来最简便,最合理?
3、看横式,直接说出得数。
35×2×725×4×7125×8×3
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入新课。
二、教学新知。
1、出示例9求125与56相乘的积。
2、小组讨论:可以怎样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3、反馈。
4、试一试。
25×2445×18
(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把不同方法板演出来。
(2)引导学生讨论。
(3)方法。
一想,二分,三算。
三、巩固练习。
1、把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
15×1225×32125×48
15×2×( )25×4×( )125×8×( )
引导学生说说每组的两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2、用简便方法计算。
45×1625×16125×1635×12
25×2825×18125×48125×72
3、课本中练习。
四、课堂。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五、作业
作业本p15
小学数学教案 篇10
第十课时:倒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研究、类推等实践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
2、通过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愿与人交流的习惯。
3、通过学生自行实施实践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怎样求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
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口算:
(1) × × 6× ×40
(2) × × 3× ×80
2、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倒数”,看看他们有什么秘密?出示课题:倒数的认识
二、新授
1、课件出示知识目标:
(1)什么叫倒数?怎样理解“互为”?
(2)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3)0、1有倒数吗?是什么?
2、教学倒数的意义。
(1)学生看书自学,组成研讨小组进行研究,然后向全班汇报。
(2)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提示学生说清“互为”是什么意思?(倒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数相互依存,一个数不能叫倒数)
(3)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两个数的分子、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
3、教学求倒数的方法。
(1)写出 的倒数: 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数字3闪烁后移至所求分数分母位置处)、分母(数字5闪烁后移至所求分数分子位置处)调换位置。
(2)写出6的倒数:先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6=
4、教学特例,深入理解
(1)1有没有倒数?怎么理解?(因为1×1=1,根据“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1的倒数是1。)
(2)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不等于1,所以0没有倒数)
5、同桌互说倒数,教师巡视。
三、当堂测评
1、练习六第2题:
2、辨析练习:练习六第3题“判断题”。
3、开放性训练。
3/5×( )=( )×4/7=( )×5=1/3×( )=1
四、课堂总结
你已经知道了关于“倒数”的哪些知识?
你联想到什么?
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
倒数的认识一课,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学生通过预习、自学,完全可以自行理解本课的内容。针对本课的特点,教学中我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理解“倒数”的意义,而在这其中,有一些概念� 对于求倒数的方法,我同样给学生自主的空间,自学例题,按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但对于“0”“1”的倒数这种特例,我并没有忽视它,而是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帮助学生加强认识。
教学后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十一、十二课时:整理和复习
小学数学教案 篇11
小学一、二年级的课堂小手如林、小口常开;而到高年级学生则是金口难开,可是下课时,同学之间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这可谓是一常见的怪象。那在我们的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善于表达,金口乐开、金口善开呢?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学生之间的思维与表达存在差异,要允许思维慢的学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间,允许表达不清晰不流畅的学生有重复和改过的时间。课上,真心诚意地善待每位学生,即便是学生问出了、说出了自己没有准备的,不愿听到的话,教师也要耐心的、认真的倾听。课后,要积极与学生交流,沟通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各种情感倾向。
这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宽容、友好、真挚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并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可谓一石多鸟。
2、营造开放的课堂气氛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种双向交流的双边活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关系着学生言语意向和表达欲望。
在学生叙述自己发现问题、思考过程、得出结论时,教师决不插嘴打断或表示出不耐烦情绪。因为循规蹈矩的学生不会插嘴、胆小怕事的学生不会插嘴、不动脑筋的学生不会插嘴,只有那些上课精力集中,思维敏捷,具有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才会。
3、开展积极有效的小组合作
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是以平等为主要特征的人际交往。同伴交往的平等性使得双方都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他们自发地相互模仿、交流、评判,可丰富自己的思维箱,充实自己的言语库。
通过讨论,对于养成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意志,提高学生的思维的缜密性将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课后,老师也可布置一些思考性较强的题目引导学生交流、合作。
二、培养表达的有效技巧。
语言的表达需要讲求一定的方式、方法,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规则,虽然言无定法,但也不得无法。教材的语言严密精练,逻辑性强,具有明显的抽象性和简洁性,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自学教材,自悟教材中语言的精辟点,多提供一定的句式为学生引路、导航。
1、为学生开表达之源。
如果学生按照阅读小说的方式较少分析思考的话,收获甚微,久而久之就会失去阅读的兴趣。因此,教师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是很重要的。
(1)教给学生一套符号。
如规定条件用、问题用?、重点词用▲、公式用□、注意的词和句用。。。。。。等。
(2)精心设计阅读提纲。
要使学生较好地领会和理解教材,教师还须精心设计阅读提纲,开导学生的阅读思路。如教学《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教师可设计这样阅读提纲:⑴书上怎样举例说明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⑵能否找到最大的'公倍数?为什么?⑶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有什么区别?
设计阅读提纲时,教师要注意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把握教材的实际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
2、为学生辟表达之径。
在教学概念时,引导学生用,叫做、� 当概念为属加种差时,可用的图形(四边形,式子)叫做。
在公式推导时,教师也应适时提供词语及其表述方式。如归纳推理:是是它们都是;类比推理:有有它也可能有。
在应用题教学中的说思路:根据和可求加上最后可以求出;要求需要知道和已经知道,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必须先求出来。
三、拓宽评价的形式渠道。
通过适当有效的学习评价,可以调控教学,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使言语一发而不可收。传统单一的教师一锤定音的评价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泯灭了学生自身的沉睡着的力量。小学生年龄小,但他们上进心强,荣誉感强,因此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予以评价,可使每位学生都得到满意。
1、强化生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同学之间进行的评价,可以培养他们判断、选择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可以激发学习语言的兴趣,纠正语言实践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可以使他们听得更明白,更深切地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巨大魅力,这给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及他们能力的发展带来教师讲解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2、淡化封闭的总结性评价。
传统的封闭式问题的评估比较强调考察学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并以此作为考察学生能力的基础。因此存在着诸多缺陷:记忆性的问题多,思考性的问题少;靠程式化和技能化解决的问题多,需要高层次、开放性思维来解决的问题少长此以往,学生会偏重记忆能力,颓废言语表达能力。
所以教师应淡化这些考试中学生取得的成绩,摒弃一张试卷定乾坤的做法。教师可增加听、说、读等的口试、面试等考察形式:口算题可利用直接说得数、写得数;概念题、图形题,应用题等也可利用说意思、答过程、提条件、补问题等方式进行口试。
3、细化教师的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贯穿教学始终的评价,因此每次提问都可以看作是考察的机会。
如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流利时要表示赞扬、肯定,为下一次的出色发挥和全班同学的踊跃发言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如学生的回答或学生的学 如果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教师不要横加指责,而是感谢他为自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判断正误的题例,并就此开展讨论。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只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注重培养学生表达方法、拓宽评价的渠道,我相信,小学数学课堂不仅会小手如林,还将金口乐开、金口善开!
小学数学优秀获奖教学设计大全 篇12
教学目的:
1、整理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小数乘、除法。
2、理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结果与第二个因数和除数的关系。
3、应用运算定律能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简便运算。
4、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5、能用进一法和收尾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要对本学期所学和知识进行总复习。今天这节课我们首先复习小数乘除数计算。[板书课题]
二、整理复习
1、口算:
(1)120页第1题
填书。
(2)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简要小结。
2、在计算中理解法则。
(1)×2
×
÷
÷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计算小数乘法和除法要注意什么?
3、简便运算
(1)123页第2题
填书,集体订正时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乘法的运算定律。
(2)用简便方法计算。
×32×
×85
×+×
÷÷
3、计算结果有几种取近似值的方法?
4、什么叫循环小数?
二、在判断中辨析概念。
1、两个因数都是两位小数,它的积是两位小数。
2、M×的积一定小于M.
3、是循环小数。
4、×17+×13=×(17+13)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5、小毛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每天看35页,要看4天。
三、在运用中掌握方法。
师:学会小数乘除法,还要学会运用知道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1、120页第2题
学生审题,独立解答,集体订正时说一说怎样想的。
2、123页第4题
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3、李老师用200元买字典,每本元,可以买几本?
4、工地上有171吨货物,用载重8吨的汽车要运多少次?
四、复习小结
今天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问题?
六、作业。
P123页第1、3题,P125页第13、15题。
课后反思
本课分为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完成了计算部分的复习(包括口算、笔算、对计算结果取近似值)、相关概念的判断。第二课时完成简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复习。
在第一课时,建议笔算选取学生易错的几类题型进行针对性练习。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错误:转化成整数后是两位数乘三位数的小数乘法。如:乘;整数乘小数,且整数未尾有0的乘法。如:140乘;商中间有0的小数除法,如: ÷43。
小学数学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掌握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能用两种方法正确地解答.
(二)通过分析解答应用题,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初步渗透不变中有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数量关系,用两种方法解答.
难点:第二种解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选择合适的条件和问题,再算出来.
(1)每层有4个教室.
(2)每个教室有6盏灯.
(3)每箱“可乐”有12瓶.
A.12个教室装几盏灯?
B.4箱“可乐”共多少瓶?
C.3层有多少个教室?
学生回答后,老师提问.
这三道题为什么都用乘法计算.
(因为都是求几个几是多少)
小学数学几何教案设计 篇1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科书第63页例1及“做一做”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计算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具准备课件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科书第63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动数学列车——复习铺垫
1、口算(指名说得数并说出怎样口算的)
30×40= 80×30= 900×10= 60×70=
21×20= 88×10= 13×30= 32×20=
2、笔算:
24×3= 38×2=
『设计意图:兴趣是的老师。新课开始,我便以准备带同学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充分调起学生的胃口,然后再以邀请
同学们乘坐数学列车的方式吸引孩子,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完成准备题。』
二、进入儿童乐园——探究新知
1、出示课本63页例1的情境图
(1)学生观察:你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
(2)要算一共付多少钱,该怎么列式呢?(2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2、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3、分小组讨论,尝试计算
4、全班交流,整理算法
5、设疑:刚才我们求妈妈买12本书用288元,计算时一共用了3个竖式,那能不能把这3个竖式给合并起来写成一个竖式呢?
6、生尝试用笔算方法计算
7、师生共同分析24乘12的笔算方法
说明:在把两个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方便,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把0擦去。
8、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用第二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3)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为此,我创设了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算理与计算方法,让孩子在不断的探究与交流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学生在操作探究过程中,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张扬了自己的个性。』
三、回顾反思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关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设计意图:课尾对本课知识及时进行回顾反思,可以加深学生对法则的理解、对法则的应用,更好的领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四、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十五第1、2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15
单元目标:
1、 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2、 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3、 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4、 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
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比的意义,能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难点:
理解分数除法的算理,列方程解答分数除法问题
第一课时: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例,使学生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并使学生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 动手操作,通过直观认识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引导学生正确地总结出计算法则,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算理,正确总结、应用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复习整数除法的意义
(1)引导学生回忆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根据已知的乘法算式:5×6=30,写出相关的两个除法算式。(30÷5=6,30÷6=5)
2、口算下面各题
×3 × ×
× ×6 ×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学例1
1、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出示插图及乘法应用题,学生列式计算。
(2)学生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两道除法应用题,并解答。
(3)将100克化成 千克,300克化成 千克,得出三道分数乘、除法算式。
2、学生自学后小组间交流
3、全班汇报:
100×3=300(克)
A、3盒水果糖重300克,每盒有多重? 300÷3=100(克)
B、300克水果糖,每盒100克,可以装几盒? 300÷100=3(盒)
×3= (千克) ÷3= (千克) ÷3=3(盒)
4、引导学生通过整数题组和分数题组的对照,小组讨论后得出: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
中一个因数,求另个一个因数。都是乘法的逆运算。
(二)、巩固分数除法意义的练习:P28“做一做”
(三)、教学例2
(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小组讨论操作,如何把这张纸的 平均分成2份,并通过操作得出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小组汇报操作过程,得出:将一张纸的 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 。
(3)引导学生数形结合,对照不同的折法,说出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A、 ÷2= = ,每份就是2个 。
B、 ÷2= × = ,每份就是 的 。
(4)如果把这张纸的 平均分成3份呢?让学生从上面两种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计算,通过操作对比,让学生发现第二种方法适用的范围更广。
4、引导学生观察 ÷2和 ÷3两个算式,概括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除以整数,等于乘上这个整数的倒数。
三、当堂测评(课件出示)
1、计算
÷3 ÷3 ÷20 ÷5 ÷10 ÷6
2、解决问题
(1)、一辆货车2小时耗油10/3升,平均每小时耗油多少升?
(2)、正方形的周长是4/5米,它的边长是多少米?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讲评,小组间批阅。
四、课堂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分数除法的意义及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谁来把这两部分内容说一说?
教学后记
小学数学教案2
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
2、发展学生思维,侧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找出所求量是多少。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口答: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谁是几分之几相对应的量?
(1)一块布做衣服用去 。 (2)用去一部分钱后,还剩下 。
(3)一条路,已修了 。 (4)水结成冰,体积膨胀 。
(5)甲数比乙数少 。
2、口头列式:
(1)32的 是多少? (2)120页的 是多少?
(3)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降低了 ,降低了多少分贝?
(4)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只剩下原来的 ,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3、你能把口头列式计算中的第(3)(4)题合并成一道题吗?
4、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例4,并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学例2
1、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画出线段图,分析题意,寻找解题方法。
2)小组间说出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要求的,哪一个是表示单位“1”的量?让后把线段图表示完整。
3)四人小组讨论,根据线段图提出不同解决办法,并列式计算。
2、学生汇报:
解法一:80-80× =80-10=70(分贝)
解法二:80×(1- )=80× =70(分贝)
3、学生讨论两种解法的不同:两种方法都是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入手。第一种思路是从
总量里减去一个部分量;第二种方法是求出部分量与总量的比较关系,再运用求一个数的
几份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求出这个部分量。
4、巩固练习:P20“做一做”
(二)教学例3
1、读题理解题意后,提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 ”表示什么意思?(组织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
2、引导学生将句子转化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是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 ”。着重让学生说说谁与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
3、出示线段图,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例2的解题方法,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全班交流两种解题方法。
解法一:75+75× =75+60=135(次)
解法二:75×(1+ )=75× =135(次)
4、巩固练习:P21“做一做”(列式后让学生说说算式各部分表示什么)
三、当堂测评
练习五第2、3、4、5题。
1、学生依据例题引导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关键句子分析,找到谁与谁比,
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点,照顾差生。
2、小组间解决疑难,全班汇报,教师讲评。
四、谈收获、找疑难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设计意图:
例2和例3都是在理解和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学习解决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中,我依然依据教学例1时教给学生的解答步骤进行分析解答,找出单位“1”,并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紧扣线段图,直观地理解题意,并引导学生从数量和分率两方面入手,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但本堂课,老师讲解的部分似乎多了一些,留给学生讨论、练习的时间稍为稀薄。
教学后记 :
数学教案设计 篇1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知道0的三个含义,通过直尺认识0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0.
2.指导学生规范写0,培养学生书写能力。
3.引导学生观察图,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点:
1.初步知道0的含义,0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0.
2.指导学生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难点:
理解0的三个含义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大家喜欢听故事吗?你们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
二、观察画面,引入新课
(一)出示主题图。
教师:你猜猜故事里的小猫是哪一只?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别的小猫钓了多少条,你们知道吗?你们能把这些数写在下面的田格里吗?
1.出示图片
(1)学生在书上写数。
(2)展示
教师:�
(板书:0的认识)
教师:你们的知识可真丰富!0也和1、2、3这些数一样,也是一个数。
师指着小猫下面的0问:在这里0表示什么呢?
(二)感知0的另两种含义。
教师:你还在哪见过0?
我们在直尺上发现了0,请同学们拿出直尺看一看。
1.出示图片
教师:直尺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这些数是从几开始的?
(这些数是按顺序排列的,从0开始的)
这个0表示什么呢?小组同学互相说说。
谁来说说你们组的意见?
小结:直尺上的这个0,表示开始,起点的意思。
2.出示图片
教师:在温度计上也有0,这个0又是什么意思?
教师:0度是水变成冰的温度,当温度下降到0度时水就开始结冰了。
3.出示图片
教师:0度可以这样表示。
三、学习写0.
(一)教师:我们在这么多地方见过0,0是怎样写出来的,请看大屏幕。
1.课件演示:0的写法
2.边演示边讲解:
0是一笔写成,起笔在右上边线中间偏上一点,向上碰到上边线,再向左下写,写到横竖中线焦点的地方,与竖中线接触,然后向右下拐,到下边线中间偏左的地方与下线接触,再往上拐到中线附近,与右边线接触,再继续向上,收笔处与起笔处相连接。 教师:请你用手指和课件演示一起写一遍。
学生书空
(二)出示图片
1.学生练习书写。
2.出示学生作品。
教师:� )
教师:你们写得真棒!在写好字的同时,还注意了写字的姿势。
四、课堂练习
(一)出示图片:请你从0开始,按顺序把这些数连起来
教师:你们画出的是什么呢?(小熊举重)
谁还想把你的作品给大家看看?
(二)出示图片:怎样数得快?
教师:请你先想想,怎样数快,再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说说,看谁的方法最快。
(指名演示怎样数。)
五、课堂小结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0呢?
探究活动
与众不同
活动目的
1.使学生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活动题目:在0、1、2、3、5这5个数中,哪一个数与众不同?
2.学生分小组讨论。
3.学生集体交流。
分析与参考答案
一个数是不是与众不同,要看选择怎样的标准,选择不同的标准,就会有不同的“与众不同”,下面只是几种不同的说法:
0与众不同,理由是只有0小于1,而其他3个数都大于1;也可以说1的起笔和收笔是重合的,所以0与众不同;
1与众不同,因为只有1是处于两个双数中间;
2与众不同,因为有两个数比2小,有两个数比2大,2处于中间位置;
3与众不同,因为在3个单数中,3处于正中间的位置;
5与众不同不同,因为0、1、2、3这三个数都是一笔写成,而5是用两笔写成;也可以说只有它大于3,而其他三个数都小于3;还可以说前面四个数中,相邻两个数都相差1,只有5与3是相差2;因此5的确与众不同;
从上面的解答来看,一道题的答案不一定是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活动说明
这个探究活动的答案还有很多种,只要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都应该算正确。
小学数学教案 篇17
教学内容:
例3及练习三第4、5题
教学目标:
理解 平均分的第二个意义:每几个一份地分,求总数里有这样的几份。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分的第二个意义。
教学难点:
会说平均分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今天我们来帮一帮这班小朋友租船玩吧!
有24人要租船,每条船限乘4人。他们要租几条船?
有24人租船,每条船限乘4人。要租几条船?
把结果说一段话 24人租船,每条船限乘4人,要租6条船。
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因为每份都是4个
引导学生说:24人,4个4个的分,可以分成6组。
二、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抛出问题,引起思考: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他们有事要请你们帮忙,你们愿意吗?
1、出示书本第15页做一做
(1) 说图意。
(2) 动手分。
(3) 说一段完整的。话:12根筷子,每2根一双,一共有6双。
(4) 说说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2、 练习三第4题
(1) 说图意。
(2)动手圈。
(3)说一段完整的话:12个萝卜,每只小兔分4只红萝卜,可以分给3只兔子。
(4) 说说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3、 练习三第5题。
(1)有18只香蕉,平均分给6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分给( )个。
说说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2)如果平均分给9只小猴,每只小猴分( )个。
说说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三、 开放题
1、用15个长方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 )个木块。
2、每个长方块用3个木块,可以摆( )个长方体。
思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四、总结
今天,我们继续学了平均分,知道一个总数,每几个一份地分,可以分几份也是平均分。
小学数学活动教案设计 篇18
小学数学活动教案设计
认识负数
教学内容:
1、认识负数:教材第1―6页例1―例4以及练习一
2、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第10―11页
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负数(一)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p1―3;练习一1―5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具准备:
一张联系纸、一个信封、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出示图片2:南京的气温是0摄氏度
师:南京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出示图片3:北京的气温是零下4摄氏度
师:和南京比,北京的气温怎么样?
师:在数学上怎样区分零上4摄氏度和零下4摄氏度的呢?
6、练一练
(2)小小气象记录员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练一练(p6的1、2两题)
三、描述正数和负数的意义
出示:+3,-3,40,-12,-400,-155,+8848
师: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四、练一练
2、每人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p6第3题。
3、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小学数学活动教案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 篇19
小学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3、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当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认一认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8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玩具熊等、笔、橡皮、尺、练习本等若干。每人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设计
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老师出示一件物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师:猜一猜,用多少钱买来的?
2、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使用钱?(请回答。)
看一段录像。教师边看边问: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3、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问:“零花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渗透德育: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献爱心等。
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板书:)
(看课件)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小朋友。
(课件出示配音):嗨!大家好,认识我们吗?
我们一起来。比一比,看谁学得好。
1、师: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我国发行的第5套人民币(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看,问: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
a、区别新版和旧版:以10元为例。
课件显示放大“10元”,问: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点击数字“10”和汉字“拾”,点击单位“圆”(大写)。
课件显示放大“10元”(新版),师: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
师:对!看人民币上的数字和数字后的单位就能知道它的面值。
师:这两张10元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图案、大小、颜色等等)。
师:10元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b、区别纸币和硬币。
课件显示5角纸币,师:你是怎样认识的?
课件显示5角硬币,认一认。
课件同时出现5角纸由和硬币,区别不同。
课件出示背面,师:背面是什么?(国徽。)
师: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许多人民币上都有国徽,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它,不要故意损坏它。
2、随意点一张人民币(大额人民币。),集体回答。
20元、50元(新、旧版),100元(新旧版)。
3、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人民币,把它们拿出来。
活动形式:2人一组,一个拿一个认。
4、分类:这么多的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小朋友按规律分一分。
◆按单位分:元、角、分(板书)
◆按质地分:纸币、硬币
◆按数大小分。
◆按新版、旧版分。
师:请同学到展示台上展示。
5、请小朋友们把钱推到左上角,看教科书第47页,你发现书上的人民币和我们平时所见到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课件显示。)
师:像这样,在人民币的左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这样叫样币,是不可以使用的。
换钱游戏:进行简单的`计算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不知道聪聪、明明认识了没有?
(课件显示配音)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按单位有元、角、分。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好吗?
一张2角可以换______个1角。
一张5角可以换______个1角。
小朋友们,动手换一换吧!
活动形式:2人一组,可以左右2人一组,也可以前后2人一组。
反馈:请2组,分别反馈2题。
2、情景对话:出示课件并配音。
聪聪:“明明,明明,你到哪去。”
明明:(手里拿着一堆钱)“我拿10个1角钱去买一把尺。”
聪聪:“你拿这么多1角钱,丢了一个多可惜呀!”
明明:“那怎么办呢?谁来帮帮我?”
请同学回答。
明明:谢谢你!现在我知道了。1元钱可以换1、2、3、4……10(集体数)10个1角钱。1元=10角(板书)。
实践活动
(课件显示配音)我们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元、角之间的关系,同学们想不想活动活动,老师准备了一些小奖品,奖给活动中表现好的同学。
1、教师领学生换:老师手中有1元钱,能换你手中几张2角钱?(同桌位同学可以互相帮忙)。
2、生生互换(解决不同的付钱方法):找方法多的和最简便的。
师:拿一件玩具,这件玩具1元1角,有几种付钱方法?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请小组汇报。(组员可以帮忙。)发给点子最多那组奖品。
表扬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许多种方法,再说出哪种方法最简便。
3、(课件显示配音)小朋友们想不想用自己手中的钱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好,让我们去“小小超市”看一看吧!(配音乐)
选4名售货员,开始自由下位买。
渗透: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用过钱后洗干净手,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小结
(课件配音)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学会了很多知识,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课件配音)你们说得真好,小朋友们再见。
全体学生:聪聪、明明再见!
小学数学教案 篇20
教学目标:
1、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尝试练习、归纳领悟等过程中,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 × ×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3、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新知探究
1、课件出示教学目标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教学例3
(1)出示条件和问题: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 , 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根据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学生列式: ×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一张纸张看作一面墙,第一步先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即这面墙的 ,第二步再涂出 小时粉刷这面墙的面积,即 的 ,由此得出 × 这个乘法算式表示“ 的 是多少?”
(3)根据直观的操作结果,得出 × = ,根据刚才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推导出计算方法: × = = 。
(4)提出问题: 小时粉刷多少呢?让学生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导、计算,自主解决问题。
3、小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意义: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4、教学例4
(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 。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尝试迁移、合作交流的探究情境,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先算二级运算,后算一级运算)
2、哪些运算属于二级运算,哪些运算属于一级运算?(乘、除法属于二级运算,加、减法属于一级运算)遇到有括号的题目该怎么来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观察下面各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1)36×2+15 (2)5×6+7×3 (3)15×(34-27)
二、新知探究
1、向学生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按照此规则,学生仔细确定运算顺序后计算下面各题。(课件出示)
(1) + × (2) × -
(3) - × (4) × +
2、复习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处?你能举例说明吗?
(3)用简便方法计算:25×7×4 ×101
3、推导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分数。
(1)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并勇于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
(2)验证:有些同学认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能适用于分数乘法,而有些同学认为不能,你们能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吗?
(利用例5的三组算式,小组讨论、计算,得出两边式子的关系)
(3)各四人小组汇报讨论和计算结果。
4、教学例6
(1)课件出示: × ×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全班交流,说一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应用乘法交换律)
(2)课件出示: + × ,学生先观察题目,然后指名说说这道题适用哪个运算定律,为什么?(适用乘法分配率,因为 ×4和 ×4都能先约分,这样能使数据变小,方便计算)
(3)小结: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计算时,要认真观察已知数有什么特点,想想应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三、课堂检测
练习三的第一题,第三题。
(1) 先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已知数的特点,想想怎样做简便?应用
了什么运算定律。再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点,发现存有问题。
(2)小组内评比,解决疑难问题。
(3)教师讲解疑难。
四、课堂自我评价
每个学生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并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
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这堂课我设计以学生的自主学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练习课
第六课时:解决问题(一)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先说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12× ×
2、列式计算。
(1)20的 是多少? (2)6的 是多少?
3、学生得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
二、新知探究
(一)课件出示自学目标
1、通过学习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
题方法并会分析数量关系。
2、知道解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3、知道如何找单位“1”。
(二)、教学例1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正确理解关键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 ”。
(2)、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找到解题思路。
(3)、如何来理解单位“1”?(小组讨论,理解这句话是把“我们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相比较,其中“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表示单位“1”的量,知道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2500的 是多少)
(4)、在分析题意的基础上,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学生根据提示自学
全班交流汇报:
2500× =1000(平方米)
3、结合计算结果,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进行国情教育。
4、巩固练习:“做一做”,让学生画线段图表示题意,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依据是什么?然后独立解答。
三、当堂测评
练习四第2题、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点,照顾差生。
小组内订正后
四、课堂总结
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是什么?(找出关键句、确定单位“1”,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最后再列式解答)
设计意图:
本堂课是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学中,我紧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进行复习,并事先复习如“20的 是多少?”的文字题,为解决与此相似的应用题做好准备。
由于本节课是分数应用题学习的初始,因而教学中,我除了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题意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教给学生分析、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方法,特别是在如何找单位“1”这个关键点上,更是花了较多的时间,
教学后记:
第七课时:练习课
小学数学教案 篇21
一、活动目标:
1、能分辨物体的长和短,并学会用语言表达。
2、乐意参加操作活动。
二、活动课时:1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要求幼儿会比较物体的长短、大小、高矮。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四、活动准备:
1、比较长和短。
——教师出示长短不一的两根绳:这两根绳哪根长?哪根短?语言表达:长长的绳、短短的。绳。
——请个别幼儿把长长的绳找出来;把短短的绳找出来。
——出示长短不一的两支粉笔:这两支粉笔哪根长?哪根短?语言表达:长长的粉笔、短短的粉笔
——请个别幼儿把长长的粉笔找出来;把短短的粉笔找出来。
2、谁的鼻子长?
——教师出示两只大象的图片,引导幼儿用眼睛观察“谁的鼻子长?”
——根据幼儿所说,教师用彩笔给鼻子长的小象涂色。
——幼儿在幼儿用书上依次操作“谁的鼻子长”、“谁的耳朵长”“谁的尾巴长”“谁的脖子长”
3、长颈鹿找东西。
——教师出示“长颈鹿找东西”的图片:长颈鹿爸爸/妈妈和长颈鹿宝宝起床了,他们分别在找自己的围巾,围巾应该是谁的?
——根据幼儿所说,教师用笔分别给他们连线。
——幼儿在幼儿用书上依次操作连线。
小学数学优秀获奖教学设计大全 篇22
备课过程是一种艰苦的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知识的发展、教育对象的变化、教学效益要求的提高,使作为一种艺术创造和再创造的备课是没有止境的,一种最佳教学方案的设计和选择,往往是难以完全使人满意的。
一:教材课时安排过紧有关。初二教材的教学时间不够,教参函数第一节 第二节二节课,第三节一次函数节,课时太少,本节要加一个复习课
二:教学内容不好处理。
在“2.一次函数的图象”中有平移的问题,
1、(1)将直线y=3x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直线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直线y=-x-5向上平移5个单位,得到直线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多位教师讨论后,我们用学案(下面的表)来处理,让学生更多一点感性认识,少一点理论上的结论
2、“一次函数的性质”中无b对函数的图象的影响,但题中有,要补讲
环节二:概括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
一次函数y=kx+b有下列性质:
(1)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_,这时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_____;
(2)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_,这时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_____.
(3)当b>0时,这时函数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
(4)当b>0时,这时函数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
待定系数法的引入上用“弹簧的长度y(厘米)”来讲的,太难,要先讲书上的“做一做:“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1,1)和点(1,-5),”
三:难度不好处理:
如我们在讲一次函数的定义时(第一课时)补充了一个例题:已知函数y=当m取什么值时,y是x的一次函数?当m取什么值是,y是x的正比例函数。”
学生难以理解,我个 反而对一个具体的一次函数y=-2x+3中k,b是多少强调的不多。
小学数学优秀获奖教学设计大全 篇23
整式的加减(2)
教学内容
整式的加减(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2、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3、关键:准确理解去括号法则。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授
利用合并同类项可以把一个多项式化简,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列出的式子含有括号,那么该怎样化简呢?
现在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问题(3):
在格尔木到拉萨路段,如果列车通过冻土地段要t小时,那么它通过非冻土地段的时间为()小时,于是,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00t千米,非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20()千米,因此,这段铁路全长为
100t+120()千米 ①
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
100t-120()千米 ②
上面的式子①、②都带有括号,它们应如何化简?
思路点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类比数的运算,利用分配律。学生练习、交流后,教师归纳:
利用分配律,可以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得:
100t+120()=100t+120t+120×(-)=220t-60
100t-120()=100t-120t-120×(-)=-20t+60
我们知道,化简带有括号的整式,首先应先去括号。
上面两式去括号部分变形分别为:
+120()=+120t-60 ③
-120()=-120+60 ④
比较③、④两式,你能发现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吗?
思路点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试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去括号法则,然后教师板书(或用屏幕)展示: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特别地,+(x-3)与-(x-3)可以分别看作1与-1分别乘(x-3)。
利用分配律,可以将式子中的括号去掉,得:
+(x-3)=x-3 (括号没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没有变号)
-(x-3)=-x+3 (括号没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改变了符号)
去括号规律要准确理解,去括号应对括号的每一项的符号都予考虑,做到要变都变;要不变,则谁也不变;另外,括号内原有几项去掉括号后仍有几项。
二、范例学习
例1.化简下列各式:
(1)8a+2b+(5a-b); (2)(5a-3b)-3(a2-2b)。
思路点拨:讲解时,先让学生判定是哪种类型的去括号,去括号后,要不要变号,括号内的每一项原来是什么符号?去括号时,要同时去掉括号前的符号。为了防止错误,题(2)中-3(a2-2b),先把3乘到括号内,然后再去括号。
解答过程按课本,可由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例2.两船从同一港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甲船顺水,乙船逆水,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50千米/时,水流速度是a千米/时。
(1)2小时后两船相距多远?
(2)2小时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多少千米?
教师操作投影仪,展示例2,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寻求解答思路。
思路点拨:根据船顺水航行的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船逆水航行速度=船在静水中行驶速度-水流速度。因此,甲船速度为(50+a)千米/时,乙船速度为(50-a)千米/时,2小时后,甲船行程为2(50+a)千米,乙船行程为(50-a)千米。两船从同一洪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所以两船相距等于甲、乙两船行程之和。
解答过程按课本。
去括号时强调:括号内每一项都要乘以2,括号前是负因数时,去掉括号后,括号内每一项都要变号。为了防止出错,可以先用分配律将数字2与括号内的各项相乘,然后再去括号,熟练后,再省去这一步,直接去括号。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68页练习1、2题。
2、计算:5xy2-[3xy2-(4xy2-2x2y)]+2x2y-xy2. [5xy2]
思路点拨:一般地,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
四、课堂小结
去括号是代数式变形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去括号时,特别是括号前面是“-”号时,括号连同括号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去括号规律可以简单记为“-”变“+”不变,要变全都变。当括号前带有数字因数时,这个数字要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切勿漏乘某些项。
五、作业布置
1、课本第71页习题第2、3、5、8题。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1、从兴趣入手,抓注意力。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学反思
初中数学比小学数学内容加深了、拓展了,也更丰富了,从这节课中就能体会到。因此,不但要引导学生顺利过渡到初中学习当中,同时还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让他们初步体会几何的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在课件中我设计了观察室、活动室、竞赛室、训练室和探究室等五大模块,其中穿插许多学生熟悉和喜爱的图片和卡通人物,使用时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好,这不但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学、喜欢学。
2、培养能力,全面发展。
《教学中还要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学 这无形中就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
3、需要改进的三个问题。
(1)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识图能力,但是画图能力还是很欠缺。比如,画图时不知道怎样表现立体图形,只能画平面的,这让我意识到对学生的起点不能局限于知识点的研究,还应涉及到技能起点等诸多方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规范作图,并教授一些立体图形的画法。
(2)当我提出问题:“你们能将我们今天学习到这些立体图形分类吗?”学生感到一些迷惑和茫然,很久也没有头绪。此时我才意识到过去他们从没有接触过几何体的分类,所以他们不知道从什么角度思考,这是学习的一个难点。若在教学中指出“按平面和曲面分类(或者按柱、锥、球分类)”的话,效果就会好多了。
(3)这节课设计的活动较多,时间很紧,学生在小学已经认识了一些基本的几何体,所以他们对此并不陌生,在课前就可以布置他们回去动手制作学过的几何体,并记录下观察到的生活中的几何体,这样在活动室这个环节就有更多的内容可以说了,在训练室和探究室环节的时间也更充分了!
〖案例点评
这一节课是七年级数学的起始课,能否较快地吸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悟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
1、教学目标定位准确,适合七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及年龄特征。虽然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小学已有所接触,且都是学生身边的物体,但教师能很好地挖掘教材,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数学、欣赏数学。
2、各教学环节有一定特色,较深刻地领会了教材的编写意图,使《标准》的理念落到了实处。以观察室、活动室、竞赛室等形式贯穿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从设计意图上突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发展、综合能力的培�
3、对图形的观察、分析循序渐进,教学活动组织有序。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是非常丰富的,如何将简单图形逐步过渡到复杂图形,将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分解为数学中的'基本图形,教师都作了很好的处理。本节课活动较多,学生参与量较大,但老师都能较好地组织调控,使教学的实效有了明显的提高。
4、有效落实“双基”,体现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该课既开展了有效的活动,同时通过画图、几何体分类,使这堂课成为真正意义的数学课,而并非活动课。
5、渗透激励机制,鼓励成功与发展。好奇是兴趣的源泉,而成功的喜悦则是保持兴趣的动力。通过竞赛室的活动以及训练室教师的鼓励性评价,使学生参与竞争,展示自我。在老师的帮助下,增加数学知识的储备,巩固学习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 篇24
教学建议:
在进行总复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进程和收获。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哪些内容最有趣,哪些内容最有用,哪些内容的学习最困难等。
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时,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变换练习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而不要进行机械枯燥的训练。
在复习中,教师要告别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使所有学生通过复习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总复习中题目的难度和范围体现了本册教科书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把握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
学期知识技能的评价建议:
1、正确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其顺序,并能比较大小。
2、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的含义,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在本学期结束时,要求学生每分钟能正确计算8道左右,并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用图画呈现的简单问题。
3、会比较多少、大小、高矮、长短、轻重等;会按照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能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几何体;会认读整时、半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整时四种情况。
4、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其顺序,并能比较大小。
2、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
3、会比较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等、会按照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能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几何体;会认读整时、半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整时四种情况。
4、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教师与学生一起复习所学内�
二、练一练。
1、第1题可先让学生观察图,明确题意,再说一说左上、右下、右上、左下所指示的位置,并填空。
2、第2题,先让学生填空,再说一说规律,也可以让学生先说一说规律,再填空。
3、第3题是巩固数的组成。
4、第4题目的是能正确熟练地进行20以内加减法运算。
5、第5题巩固认识钟表的四种情况。
6、第6题是巩固比较数的大小,它不是直接把两个数字拿来比,而是要先运算再比较大小。
7、第7题先让学生观察图,说一说图的意思,再提出问题并交流和解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8、第8、9、11题, 先让学生观察图,说一说图的意思,并且列式计算。
9、第12题,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图,明确图中符号的含义和题目的意思,再进行统计。
10、第15题,先观察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独立地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在此可组织交流与讨论。
11、第18题,是一幅连环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编数学故事,然后说一说,算一算。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设计 篇25
数学教案设计
亿以内数的写法的练习教学内容:练习二的:8~11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
2、熟练地写含有两级的数。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数位表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1、小黑板出示:写出下列各数十二万 三百零五万四千零六万五千
2、这些数你是先写哪一级的?再写哪一级?
3、请你回忆一下数位表,你能说出数位表在写数时能给你什么帮助?
4、学生写数:十二万写作:10三百零五万写作:3050000四千零六万五千写作40065000
5、学生回忆亿以内数的。写法。
6、学生自由说一说。
二、课堂练习
1、投影出示:写出由下列各数组成的数。
(1)四百万 八十万 五万和三千
(2)六千万、九万和五百
(3)八千万和四十反馈:这些数的最高位是什么数?怎样写出这些数?
2、写出下列各数:四千二百万、四千零七万五千七百、十二万五千、一百七十万、四十九万一千三百
3、学生写数(3人上黑板写)学生说一说万级和个级上的数是怎样确定的。
4、学生写数后大家评议。
三、游戏:同桌两人在零、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插入一些数字,请同桌写出这个数。看谁会写?
四、作业:
练习二: 10、11
小学数学优秀获奖教学设计大全 篇26
第10课时 确定起跑线
主备人: 时间: 课型:实践活动课
教学内容:教材80—8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了解田径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
2、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 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对跑道周长的计算,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能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确定起跑线的问题。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圆的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究起跑线位置的设置与什么有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播放2009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米决赛场面,博尔特以9秒58创新世界纪录。
师:为什么那么多人为这9秒58而欢呼不停?
(与学生聊一聊比赛中公平的话题。)
2、播放2009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决赛场面。
师:看了两个比赛,你们有什么发现,又有什么想法?
学生交流:①100米跑运动员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400米跑运动员为什么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
②400米跑的起跑线位置是怎样安排的?外面跑道的运动员站在最前,这样公平吗?
3、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运动场。(板书课题)
二、观察跑道、探究问题:
(一)观察思考,找出问题关键。
师:观察跑道图,每条跑道一圈的长度相等吗?差别在哪里?比赛的时候,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怎样才能做到公平?
(二)分析比较,确定解决问题思路。
1、小组交流:观察跑道图,说一说,每一条跑道具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内外跑道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充分交流得出结论:
①跑道一圈长度=2条直道长度+一个圆的周长
②内外跑道的长度不一样是因为圆的周长不一样。
2、小组讨论:怎样找出相邻两个跑道的差距?
①分别把每条跑道的长度算出来,也就是计算2个直道长度与一个圆周长的总和,再相减,就是相邻两条跑道的差距。
②因为跑道的长度与直道无关,只要计算出各圆的周长,再算出相邻两圆的周长相差多少米,就是相邻跑道的差距。
(三)计算验证,解决问题:
师:计算圆的周长要知道什么?
生:直径
师:第一道的直径为米,第二道是多少?第三道呢?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方法一:计算完成下表。
方法二:
××=(m)
××=(m) ……
师:刚才大家通过计算已经知道了400米跑相邻两个跑道长度大约相差米,也就是相邻跑道的起跑线应该相差米。哪一种方法更快更简便呢?
生:第二种方法更简便。
师:如果我们计算圆的周长时直接用π表示,你有什么发现?
(+×2)π-π
=π-π+×2×π
=×2×π
(+×2)π-π
=π-π+×2×π
=×2×π ……
(相邻跑道起跑线相差都是“跑道宽×2×π”)
师:从这里可以看出:起跑线的确定与什么关�
小结:同学们经过努力终于找到了确定起跑线的秘密!其实只要知道了跑道的宽度,就能确定起跑线的位置。
三、巩固应用,形成技能:
小学生运动会的跑道宽比成人比赛的跑道宽要窄些,要开小学生运动会,你能帮裁判计算出相邻两条跑道的起跑线又该相差多少米吗?400米的跑步比赛,跑道宽为1米,起跑线该依次提前多少米?如果跑道宽是米呢?
四、回顾小结,体验收获:
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设计 篇27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6~98页。
二·教学要求: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四·教学准备:
教具: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学具:每人准备小棒18根。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教师用投影出示课本P96~97的全景图。
教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什么?
(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此处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1)数数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新理念。]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提问: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师:9加4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学生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初步感知“凑十法”,并从中体验出“凑十法”是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键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板书:9+6)
师: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凑十”的表象,再把表象转化为图式,及时内化为计算方法。]
二、练习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
学生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学生说出得数。
[运用“做一做”中的题目,分层次进行练习,不仅巩固新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9加几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题目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9加几)
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教师的小结� ]
四、课堂作业。(“做一做”第3题)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学习。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买书》教案设计 篇28
小学数学《买书》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 通过买书这一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胡计算方法。
2、 使学生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3、 培养学生胡估算能力与求异思维。
教学准备:
CAI课件,学生自备学具。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师:小朋友们你们去过书店吗?今天啊,淘气在动物王国的快乐书店开开张了,老板淘气进了不少的新书,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出示挂图课本主题画:书架上层依此放好28本《汪汪乐园》,4本《海底世界》。)
2、 提问:快乐书店都进了什么新书呢?你能向老板淘气提出问题吗?
3、 学生讨论,互相提问。指名学生就刚才的。主题画提出问题。
二、探究新知
1、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真棒,老师能提出一个问题吗?《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一共有多少本?
2、 学生列出算式,老师在黑板上板书:28+4=
3、 师:这个算式可真难,是我们以前都没有看见过的,你们有信心把算式的答案给算出来吗?现在就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小棒,纸,还有笔开动我们的脑筋来打败这个难题。
4、 分小组讨论,研究算法。
5、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老师有选择性地板书。比如:
(1) 摆小棒
(2) 28+2=3030+2=32
(3) 8+4=1220+12=
(4) 用竖式计算:
28
+4
32
(当学生想出办法用竖式计算时,教师及时进行指导。)
师:这个小组可真棒,想出了用我们刚学过的新知识:列竖式来进行计算,谁来说一说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数位要对齐)。刚才我们发现写算式的时候个位上加起来等于12,那那个十位上的1我们把它写到哪里去呢?我们把它先写到横线的上面,算十位的时候再把它给加进去。
6、 尝试练习。
师:小朋友们聪明了,为了难住大家,淘气又买来了好多书(继续图片出示7本《淘气历险记》,16本《咪咪学校》。)
提问:你能算出下层共有多少本书吗?你是怎么计算的呢?
学生汇报计算结果。
三、巩固应用
1、 找书游戏。
(1)把剪好的书模型贴在黑板上,书上写有得数。
(2)发计算卡片给部分学生,自己上台找书。
(3)其余小朋友观察他们的书找对了吗?
(4)讲评。
2、 师:淘气看小朋友们这么聪明,很喜欢同学们,于是他请来了他的小牛售书员。(CAI出示课件,图片出示四种书的价钱。)你们想买书吗?看看小牛怎么说。
动画小牛提问:你最想买哪两种书?需要多少钱?
学生独立在本子上列出算式算出答案。指名告诉老师你用了多少钱。
3、 师:同学们买书买得可真好,啊?那边有个小男孩碰到难题了,我们去帮帮他好吗?
动画小男孩提问:我有30元钱,可以买哪些书?
让学生先估算,再列算式计算,然后进行讨论和交流。
4、 套圈游戏:
淘气套中了42分,你能说说他都套中了哪些小动物吗?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 篇29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页例2、及课堂活动,练习十八第1~4题。
教学目标
1、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学习统计方法。
2、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3、能正确地填写统计表,渗透统计思想及方法,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教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为了庆祝这个节日的到来,我们二年级(1)班要在这一天举行联欢会,大家准备什么节目来庆祝呢?
学生答:唱歌、跳舞……
教师:参加哪个节目的人数最多?
学生可能说,参加唱歌的人数最多,也可能说参加跳舞的人数最多……
教师:谁说得对呢?(学生无法回答)怎样才能比较准确地知道我们班上参加哪个节目的同学人数最多?参加哪个节目的同学人数最少呢?
引导学生说出统计,从而板书课题:统计。
二、自主探索,经历统计过程
1、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
教师:我们班的同学参加了哪些节目?
(学生说,教师板书:唱歌、跳舞、讲故事、弹琴)
教师:用什么办法统计参加每个节目的人数呢?
学生1:用画“?”的方法。
学生2:用画“正”字的方法。
学生3:我们班的人数比较多,用画“正”字的方法更方便些。
学生一一报自己参加的节目,4名同学在黑板上分别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
2、填表、分析
教师:现在(指黑板)对班上同学参加节目的人数了解清楚了吗?
学生可能会说不太清楚,因为从这上面只能看出“正”字多少,还应算出参加每个节目的同学具体有多少人。接下来让学生算一算,并填在书上的表格里。学生自主填表,然后交流。
教师:从统计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还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1:我们班上参加唱歌的人数最多,弹琴的人数最少。
学生2:参加跳舞的同学比参加唱歌的同学少几人?
教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
教师:对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1:画“正”字能较清楚地收集、整理数据。
学生2:我觉得数据较多时更简便些。
教师:对,在统计过程中,画“正”字法是基本的方法,今后会经常用到。
三、尝试运用,深化对统计的理解
教师:刚才我们统计了班上参加庆祝六一儿童节节目的人数,大家表现得真棒!现在,森林里的兔妈妈想了解它的孩子们谁采集的蘑菇的朵数最多,同学们能帮兔妈妈解决这个问题吗?(多媒体出示例3的信息)
教师:要知道它们1天分别采了多少应怎么办?
学生:把上午采的和下午采的蘑菇数加起来。
教师:好!你们根据图上的信息,算出3只小兔1天各采了多少朵蘑菇。
学生独立计算并填写统计表。学生填完后交流,重点说一说是怎样算的,着重强调统计表中的“合计”是什么意思。
四、独立运用,发展统计能力
组织学生完成122页课堂活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1~4题,做后交流。
五、反思小结,自我评价
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想法?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 篇30
教学内容:
上下(位置)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动物分房图若干;四只动物头像若干;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
1、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
2、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
3、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
4、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么呢?
5、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感受“上、下“
二、创设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1、创设情境(1),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
A:深秋,大地丰收了,小兔子忙着收萝卜,准备回家过冬呢!(CAI)显示:可爱的小鸟正忙着摘果子呢!(CAI)显示
B:看它们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2、创设情境(2),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A:大家说得好,小松鼠也想来听一听(CAI)显示
B:观察:你还能用“上”或者“下”来说说它们现在的位置吗?先跟你的同伴说说看
C:再观察小松鼠的位置:说“小松鼠在上面”对吗?
“小松鼠在下面“对吗?,那怎样才能完整地用上和下来说小松鼠的位置呢?
小结:看来,比的参照物不同,小松鼠的上下位置也不同。
3、创设情境(3),进一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A:大家都说对了,小松鼠和小鸟高兴得在树枝了蹦上蹦下(CAI)显示,松鼠和小鸟交换了位置
B:现在,你又发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呢?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比一比,谁问得好,谁答得好。
小结:看来,位置变,上下关系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三、创设活动,加深理解,促进情感体验
1、摆一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1)听口令摆一摆
先摆数学书,再把数学本放在数学书的下面,最后把笔盒放的数学书的上面,并说说,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2)同桌合作摆一摆,说一说
2、找一找。在生活中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
四、分层活动,巩固理解、增强应用意识
确定位置,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小红住在小英楼上,
小英住在小兰的楼上。
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