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小班家庭教案实用(优推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922234

【阅览】优质的范文能让您的写作方便快捷,远离加班,以下这篇“小班家庭教案实用(优推8篇)”是由阿拉题库网友整理分享的,供您参考之用,希望对您有些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小班教案《家庭成员》【第一篇】

1、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2、愿意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热爱。

3、初步了解自己及别的幼儿的父母的工作。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录音机、摄像机。

2、幼儿与全家人的合影或生活录像。

3、父母与幼儿曾交谈过其工作情况。

4、彩色皱纹纸若干、橡皮泥及辅助材料。每人一本小册子。

过程建议。

1、谈话:我的家人。

(1)幼儿拿出与爸爸妈妈及家人的合影照片或集体观看生活录像。

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和其他成员,注意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述。如“这是我爸爸”等。

(2)幼儿大胆表述,教师记录在小册子上。讲讲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在什么地方工作?如:我爸爸是工程师,在工厂里设计机器。

2、幼儿思考、讨论。

(1)家中成员为你们都做了些什么?

(1)说说自己在幼儿园里学到的`本领(说、唱),教师录音记录。

(2)拿出摄像机:你们在幼儿园学到那么多本领,想告诉爸爸妈妈吗?将幼儿的讲述记录下来。

(3)激起幼儿为爸爸、妈妈制作礼物的愿望。教师引导:爸爸妈妈下班回家一定又累又饿,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制作面条、点心等)。

让幼儿自主选择完成。教师可在幼儿遇到困难时,进行帮助指导。

延伸提示。

把幼儿与父母的合影,布置于活动室的墙面,幼儿随时可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父母。家人为小册子添加相关的内容(趣事、爱好)。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民族大家庭教案【第二篇】

1、初步认识维吾尔族、蒙古族的服饰、风俗习惯等。

2、知道维吾尔族和蒙古族是少数民族。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

3、激发了解更多少数民族的兴趣。

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少数民族的民族风俗习惯和特色。

能通过各民族的主要风俗习惯和特色辨认不同的少数民族。

课件、服装,《爱我中华》《娃哈哈》音乐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坐飞机去旅游好吗?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有三个地方,我们先出发去第一站吧!(课件出示飞机飞行音乐《小飞机》幼儿同时动作飞机飞行状)飞机慢慢降落,大家下飞机,轻轻地坐下。我们来到了维吾尔族小朋友的家乡—新疆(出示中国地图画面课件。)

1、 演示课件:

(1)你们了解维吾尔族,了解新疆吗?

(2)他们在干什么?(跳舞。维吾尔族喜欢跳舞,他们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3)他们还是一个很好客的民族,瞧,有两个维吾尔族的小朋友来欢迎我们了!(维吾尔小朋友问好)维吾尔族穿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款式的?(都戴小帽,女的穿黑色坎肩、长裙、男的穿对襟长袍。)

(4)维吾尔小朋友端出葡萄干款待大家。(丰富词汇:亚克西。)

新疆还有什么特产?(哈密瓜、葡萄、葡萄干)

(5)维吾尔族人在干什么?他们有哪些生活习惯?(弹冬不拉、吃羊肉串、摘葡萄)

(6)我们今天交到了维吾尔族的'好朋友大家高兴吗?我们邀请维吾尔小朋友一起来跳个新疆舞吧。(大家一起跳新疆舞蹈。)

(7)今天,大家在新疆的旅程就结束了,和维吾尔小朋友再见!(维吾尔小朋友:欢迎你们下次再来!)

2、演示课件。

(1)我们来到了内蒙古自治区,这里是蒙古族人民的家乡,让我们跟着导游阿姨去逛逛大草原吧!(观看视频)

(2)反馈:跟着导游阿姨逛了一圈,你对蒙古族有什么了解?(住蒙古包,放牧,骑马)

1、认识了两个少数民族你们高兴吗?那你们是什么民族的?(汉族)

小结:我们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民族人口较少,这些人口较少的民族叫少数民族。维吾尔族、蒙古族都是少数民族。

2、你们还听说过那些少数民族?

接下来让我们走入行程的最后的一站就是民族村。

3、参观民族村(放课件)教师讲解。

介绍傣族、苗族、藏族。不管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我们都是中国人!五十六个民族团结生活在一起,共同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放音乐《爱我中华》)现在让我们邀请老师们伴着欢快的乐曲团结起来,跳一支团结舞。

家庭会教案6【第三篇】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设计活动,注重启发性和趣味性;充分利用地理图表,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充分利用课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民族构成状况、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2.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表,培养获取信息、归纳地理知识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自我展示能力和合作竞争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课下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少数民族的服饰、风土人情和文化的图文资料,然后进行整理,开拓视野,了解我们祖国丰富的民族文化。

2.通过角色扮演、课堂竞赛和讨论等活动,进一步理解我国民族构成和文化差异性,为下节学习民族分布和民族政策奠定基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2.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

3.培养关心和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

三、分析教学任务。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我国的民族构成状况、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着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民族知识,是学生必备的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本节课所学知识与前面所学中国疆域和人口知识紧密联系,也为下节学习民族分布、民族政策以及以后学习初中区域地理和高中地理打下基础。

2.学生情况分析。

年龄特点上:八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

知识障碍上:学生对少数民族知识了解较少,民族观念不强。

动机和兴趣上:由于当前初中地理教育的现状造成了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学生没有很好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二)重点、难点及处理。

1.教学重点。

我国民族构成状况。

2.教学难点。

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3.重点难点突破。

powerpoint软件制成地理课件。

四、教法、学法和媒体。

(一)教学方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采用谈话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竞赛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尽量多渠道、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二)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从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学会用图;培养学生善于总结,把握要点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归纳;培养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和整理有关少数民族的服饰、风土人情和文化的图文资料的能力,使学生学会收集与整理;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与竞争。

(三)教学媒体。

计算机辅助教学: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规律和学生年龄特点,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成地理课件,将文字、声音和图像等综合一体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班教案《家庭成员》【第四篇】

活动目标:

1、培养小朋友会用语言自我介绍。

3、掌握简单的数字概念。

活动准备:

1、投影仪和有关图片。

2、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同桌小朋友相互介绍自己姓名、年龄和性别及家庭成员。

2、统计家庭成员是3人、4人、5人的情况。

3、教师利用投影或图片,讲解3人、4人、5人家庭组成情况。

4、教师对照投影或图片,帮助小朋友编儿歌:

三口之家:我家三口人,我叫×××,爸爸×××,妈妈×××。

四口之家:

1)我家四口人,姐姐大两岁,爸爸个子高,妈妈最爱我。(姐弟或姐妹、爸妈)。

2)我家四口人,弟弟小两岁,爸爸个子高,妈妈最爱我。(姐弟或兄弟、爸妈)。

3)我家四口人,爷爷岁数大,爸爸个子高,妈妈最爱我。(爷爷或奶奶爸妈我)。

五口之家:我家五口人,爸爸妈妈我,爷爷和奶奶,他们最爱我。(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爸妈我)。

5、小朋友学习儿歌。

(1)教师和小朋友一起念四口之家第一首儿歌。

(2)引导小朋友有节奏地念儿歌。

活动延伸:

利用头饰扮演三口、四口、五口之家,鼓励小朋友根据自己想法开展游戏。

小班《家庭树》教案【第五篇】

小朋友你们知道家庭树由哪些成员构成的吗?看完以下应届毕业生考试网网友分享了小班《家庭树》教案,就会知道啦!

1、引导幼儿观察,让幼儿直观、有趣地比较一家人在外形特点上的相像,进而了解家庭成员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

2、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家族关系。

活动准备:挂图,家庭树。

1、出示头像东东。东东告诉我今天他特别开心,因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要来看我们了。

2、出示图片一,引导幼儿观察。图上哪位是爷爷?哪位是奶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头发花白,还有皱纹)

3、爸爸长得像谁?哪儿像?为什么?(爸爸像爷爷、奶奶,因为爸爸是爷爷、奶奶的儿子)

4、爷爷、奶奶看到我们笑得合不拢嘴,我会怎么和他们打招呼呢?(问好,拥抱他们)

5、出示图片二,引导幼儿观察外公、外婆的表情,并说说“我”看到他们会说些什么。

6、妈妈长得像谁?哪儿像?为什么?(妈妈像外公、外婆,因为妈妈是外公、外婆的'女儿)

1、我和爸爸有什么地方很像?我和妈妈有什么地方很像?

2、出示图片三,引导幼儿从容貌上寻找共同点。如我的鼻子大大的,像爸爸;我的耳朵圆圆的,像爸爸;我的头发黑黑的,像爸爸;我的脸型圆圆的,像妈妈;我的嘴巴小小的,像妈妈,等等。

1、你的大家庭里有哪些人?你怎么称呼他们的?

3、出示图片六,教师完整朗诵诗歌《家庭树》。

4、我们家的每一个人都像一棵树上的叶子,你像我,我像你,这就是我们家的家庭树,一家人在一起的感觉真好。

民族大家庭教案【第六篇】

“多民族的大家庭”中蕴涵着丰富的国情教育内容,课文通过图片以及设计的问题和活动使学生了解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其中汉族占百分之九十二,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局,小聚居”的特点。我国民族数量多,分布不均,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在衣、食、住、行、节日等方面,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俗,使中华民族的文化绚丽多彩。这些都是中国人文社会环境的基本概况,本部分内容对学生今后的区域地理知识的学习,树立正确民族观,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热爱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节课的学生们好奇心强,对中国的民族风俗感兴趣,有的学生还会表演民族舞蹈,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会基本的电脑操作,如浏览网页,复制和粘贴。教学设计中具体方案的难易程度,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能力相适应,同时也顾及程度较好的学生。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民族数量、构成及分布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自主进行意义建构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在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占有资料,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通过任务驱动式的课堂活动,创设积极互动的情境,展示个性特征。

1、体会我国的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激发民族自豪感。

2、在学习中,产生对祖国各族人民及文化的热爱之情,学会尊重各族人民的不同生活习惯。

重点:我国民族的构成和分布特点,民族文化绚丽多彩。

难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一、导入新课。

欣赏“爱我中华”mtv,渲染气氛,让学生置身优美的音乐和画面中,引起学生注意,集中学生思维,使学生放松心情,为上课做好准备。

在学生课前欣赏了“爱我中华”优美的旋律和各民族风情的情景中导入新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华,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美丽动听的歌曲把我们带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二、自主学习。

1、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和少数民族占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2、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哪个民族?哪些民族人口超过了400万?

5、中华民族的分布有什么特点?汉族主要分布在哪里?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里?

三、释疑解惑。

1、中华民族的数量共有56个,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占中国人口总数的91%,所以其他55个民族被成为少数民族,约占中国总人口的9%。

2、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约有1500万,主要集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另外,还有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回族、满族、苗族、彝族、土家族的人口数量也较多,超过了400万。

3、我国各民族在地区分布上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汉族人口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在边疆,汉族多与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的边疆地区。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省份,有20多个少数民族。

家庭相册小班教案(优秀4篇)【第七篇】

1、家访时,请孩子与家长共同准备一些家庭成员的照片,制作成我的家庭相册,带到幼儿园。选择照片时,尽量挑选孩子最为熟悉的家人照片,还要有一张孩子自己的照片,照片的数量以2~3张为宜。

2、在活动室的图书角里,投放孩子的家庭相册。建议相册的材质尽量多样(如毛巾书、纸板书、塑料板书等),并准备一些称呼标签,如爸爸、妈妈、奶奶、爷爷等。

小班教案我的家庭树【第八篇】

活动名称:拖鞋(美术美劳)。

活动目标:

1.观察操作材料,完成拖鞋的插接成型。

2.使用提供的材料对拖鞋进行装饰,初步感受对称美。

3.正确使用胶水粘合,并保持桌面的整洁。

活动重难点:

重点:观察操作材料,发现连接插卡部分。

难点:将马赛克对称有序地粘贴在拖鞋帮上。

活动准备:

材料包:拖鞋一双,马赛克。

自备材料:各种拖鞋的图片或实物,已经制作好的成品一份。

教具:挂图。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各种拖鞋图片或实物拖鞋,让幼儿感受人们美化生活的愿望。

2.请幼儿感受拖鞋的对称美。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操作材料的造型特点,探索插接拖鞋的方法。

(2)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拖鞋应该由几部分组成,怎样才能把拖鞋穿在脚上?

(3)教师:拖鞋有鞋底、鞋帮两部分组成,但这个制作拖鞋的材料只有一块是什么回事?有谁能发现它的秘密?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4)教师请几位幼儿在集体面前分享自己的发现,并在大家面前演示,教师及时点评,加深幼儿的印象。

教师:大家发现了连接插卡部分,只要把鞋底外围的这根拉到前面和“小爱心”卡到一起就有了鞋帮,鞋子就连接成形了。

4.讨论粘贴马赛克的方法。

请幼儿演示,教师可以出示色卡在黑板上演示对称的排列方法,分两个层次:一是数量对称;二是数量、色彩都对称。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在幼儿粘贴马赛克时可以分层次提出要求,若部分幼儿不能完成色彩对称排列也不强求,只要数量对称即可。

6.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师:小朋友们,请你们自己穿上自制的小拖鞋,与同伴交流,分享劳作成果。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继续对日常生活中具有对称性的物品进行观察,如手套、袜子、鞋、衣服等。领域渗透:科学活动,《找一找,哪些是对称的》,先从人认起,看看人体中哪些是对称的,人使用的物品中哪些是对称的,再到大自然中找一找哪些是对称的。

区域活动:在美工区提供手套、袜子、鞋等模板,让幼儿进行对称性装饰。活动分析: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292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