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我的故事『精编』【汇编8篇】
【引导】优质的范文往往能节省您大量的写作时间,让您的办公学习游刃有余,以下是由阿拉题库网友分享的“幼儿园教案我的故事『精编』【汇编8篇】”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所有,轻松搞定再也不用加班熬夜了,希望下面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
幼儿园教案我的故事【第一篇】
教材分析:
故事《我的翅膀》描写了小亚丽想拥有一对属于自己的翅膀,妈妈给她画出了不同类型的翅膀,小亚丽却都不满意。故事内容充满童趣,既丰富了幼儿对翅膀的认识与了解,又给幼儿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尤其是开放式的结尾,留给幼儿思考和联想的空间,激发幼儿自主想象创作的热情。本次活动通过自主阅读、大胆猜想,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妈妈给小亚丽画翅膀的过程。丰富词汇:滑稽、轻飘飘。
2.大胆想象,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
活动准备:
《幼儿素质发展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包》课件34,《幼儿素质发展课程?语言》CD,“幼儿学习材料”一(我的想象),彩笔。
活动建议:
一、师幼谈话:“假如给你一对翅膀,你想拥有什么样的翅膀?”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讲述。
二、播放课件,请幼儿完整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引导幼儿讨论: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妈妈分别给小亚丽画了什么样的翅膀?
三、请幼儿自主阅读《我的想象)》第2一4页,了解妈妈给小亚丽画翅膀的过程。提问:
1.小亚丽为什么不喜欢妈妈画的羽毛翅膀?小亚丽说的“小孩子的翅膀”应该是什么样的?
2.妈妈为什么要画一个糖果做成的翅膀?小亚丽为什么不喜欢糖果做成的翅膀?“不能吃的翅膀”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丰富词汇:滑稽。)
3.妈妈为什么要画一个铁甲翅膀?小亚丽为什么不喜欢铁甲翅膀?“轻飘飘的”翅膀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丰富词汇:轻飘飘。)的
4.小亚丽喜欢妈妈画的云彩翅膀吗?为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说一说小亚丽想要的翅膀应该是什么样的。四、播放CD,请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组织幼儿讨论:如果你有一对翅膀,会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自己设计的翅膀画在《我的想象》第5页,和爸爸、妈妈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
附:
我的翅膀
小亚丽经常坐在窗前看小鸟,梦想自己能像小乌一样展翅飞翔。
小亚丽的妈妈是个画家,用画笔创作了许多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有一天,小亚丽对妈妈说:“妈妈,请你帮我画一对翅膀吧。”“翅膀?”“对呀,我希望自己长出翅膀,能像小鸟一样在天上飞。
妈妈给小亚丽画了一对非常美丽的翅膀,这对翅膀很大很大,还有很多很多羽。“妈妈,这是小乌的翅膀。我要的是小孩子的翅膀!”
妈妈又给小亚丽画了一对用各种糖果做成的翅膀。“妈妈,这个翅膀太滑稽了!我要是忍不住吃了,可就飞不了啦!还是帮我画一对不能吃的翅膀吧。”
妈妈又蛤小亚丽画了一对坚硬无比的铁甲翅膀。“人的.翅膀怎么可以用铁做呢?沉句向的,我背定飞不起来。翅膀得轻飘飘的。”
于是,妈妈又给小亚丽画了一对轻飘的、云彩做的翅膀。“妈妈,还是不对呼!这也不是我想要的。我要一对真正属于我的规膀!”
就这样,妈妈画了一对又一对翅膀,小亚丽都不喜欢。
晚上睡觉前,小亚丽想着各种会飞的东西,小鸟、蝶、蜜蜂、飞机…“地想象着自己的规膀,不知不觉着了。
小亚丽梦到自己来到一个马戏团,听到主持人宣布:“现在,请大家欣赏一次特别的演出!让我们欢迎小亚丽,她刚刚学会飞行!”小亚丽闭上双眼,深呼吸,想象自己在蓝蓝的天空上。她感觉自己的双脚渐渐离开地面,身体不知不党飘浮起来,好像水中的泡泡。小亚丽听到阵阵掌声和翅膀拍打的声音,睁开双眼,发现整个马戏田都在跟着自己飞期。
第二天早上,小亚丽醒来后,飞奔到妈妈的床边,高兴地说:“妈妈,我会飞啦!昨晚我梦到自己在马戏团里飞起来啦!”“那太好了!”妈妈说,“宝贝儿,你还记得你的翅膀是什么样的吗?赶快告诉我,我给你画下来。”“妈妈,不用啦!”小亚丽笑着说,“我要自己把翅膀画出来!”
幼儿园教案我的故事【第二篇】
教学班级:
小班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情节发展线索,学说故事中的重复句式。
2、体验鸡妈妈的心理变化,感受故事的幽默风趣。
活动准备:
1、PPT图片。
2、情景表演道具:窝、蛋宝宝、鳄鱼、鸟、壁虎及动物头饰3、图画书里出现的各种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ppt,回忆故事
1、开始:以歌曲《小小蛋儿把门开》入场
2、幼儿欣赏DVD,回忆故事内容。
二、梳理故事情节发展线索,学说故事中的重复句式
1、教师出示幻灯片,根据画面的线索回忆故事内容教师:故事中都有谁?谁来偷蛋呀?谁先看见了蛇?它是怎样去做的?
——根据情节线索图帮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
2、引导幼儿模仿鸡妈妈与动物之间的对话——学说重复句式:1、2、3、4、5,一个也不少"三、讨论重点画面,感受鸡妈妈的心理变化。
1、教师:到底蛇偷吃了谁的`蛋呢?
1、通过观察和讨论,感受鸡妈妈的心理变化。
(1)观察P5——P6页,感受鸡妈妈的紧张心理。
(2)观察P20——P23页,感受鸡妈妈见到鸡宝宝的喜悦心理。
2、请幼儿用动作表现鸡妈妈的紧张情绪和喜悦心情。
四、角色表演,迁移经验,并体验故事的幽默。
1、教师:除了鸡、鸭、鹅,还有哪些小动物会生蛋呢?
2、出示书中没有的动物图片;鳄鱼、鸟、壁虎,帮助幼儿迁移经验。
3、设置情境:准备一个窝里面放着蛋宝宝,请三个幼儿扮演鳄鱼、鸟、壁虎妈妈,其他幼儿表演鸡妈妈——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角色表演。
4、教师引导幼儿巩固故事中重复的对话,并能够经验迁移,表现鸡妈妈的紧张心情。
5、教师小结。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做出破壳而出的动作退场。
幼儿园教案我的故事【第三篇】
活动目标:
1、感知不同乐器音色,为“我的故事”选配乐器合作。
2、创编简单的节奏,并能边讲述边操作乐器。
活动准备:
1、幼儿熟悉的若干乐器。
2、幼儿自己画“我的故事”。
3、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集体用乐器创编故事“我的故事”
1、老师的故事。
(1)教师讲述“宝贝睡着了”,请幼儿注意听创编故事配音中的.各种声音。
(2)幼儿交流各自听到的声音,想象这些声音表示什么?
2、乐器配音。
(1)想一想可以用什么乐器替代这种声音?用怎样的节奏?
(2)个别表述自己的看法,并做相应的操作。
(3)分配角色——幼儿分做讲故事的人以及操作相应乐器的人。
(4)用乐器来帮老师讲述“宝贝睡着了”的故事。
二、尝试用乐器编讲幼儿自己的故事
1、谈论:我们平时做哪些事情也会发出声音?
2、思考这些声音可用什么乐器替代?会发出怎样的节奏?
3.尝试由一位幼儿讲述,其他幼儿用乐器有节奏地配音。
三、想象创编
1、二到三人结伴共同编讲故事,使故事有趣。
2、选择一位同伴的故事,寻找故事中的声音和对应的乐器。
3、尝试分工:一人讲述故事,其他人操作乐器。
四、演示交流
1、分组在集体中表演。
2、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记录提升。
(1)故事中对应的乐器。
(2)乐器节奏的变化。
(3)观看记录归纳:“我的故事”中用到了哪些乐器和节奏,分别操作证实。
幼儿园教案我的故事【第四篇】
活动目标:
1、了解人是慢慢长大的,不能着急。
2、感受长大的变化,看到自己的进步,萌发自信心。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收集幼儿不同时期的照片。
2、故事PPT
3、故事挂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与小朋友相互熟悉,拉近距离。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在教室里已经互相认识过了,现在我来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记住我了。我们互相问声好吧!小朋友们好!老师很开心,因为你们都记住了。
二、引出:
出示小动物图片吸引小朋友注意力。师:今天我来是和小朋友们一起学本领的,不过我不是一个人来的,我带了三个好朋友。你们想认识他们吗?(想)好,我们赶紧把他们请出来吧!出示挂图第一张师:小朋友看看,三个好朋友是谁呀?(小老鼠、小猴子、小青蛙)师:小眼睛可真亮呀!我的'三个朋友心里都在想着同样一件事情,盼望着、、、、、、小老鼠、小猴子、小青蛙这三个小家伙啊是天天盼着自己能快点长大……(连接下一环节)
三、重点:听故事,懂道理。
1、教师有感情地讲故事(看挂图讲故事)--师:这三个小家伙啊是天天盼着自己能快点长大,它们想:要是能长得像大象、河马、犀牛那么大,那么有力气,该有多好啊!于是,他们想出了许多办法来。小老鼠拼命吃东西,啊呜啊啊呜,可是还比不上大象的脚趾头,小猴子穿……、可是,还够不到大河马的膝盖呀!
2、猜测小青蛙会想什么办法让自己快点长大师:咦,小青蛙会想出什么办法让自己快点长大呢?
3、继续讲故事直至故事结束,验证猜测的结果师:小青蛙每天都练跳高,跳得头也晕了,可和大犀牛一比,还没它的眼珠子大呢!他们还是那么小,不过,他们还是天天盼着快点长大。
4、教师提问,帮助理解师:看看(指着图),小老鼠是想了什么办法让自己马上长大的?(拼命地吃东西)小猴子、小青蛙呢?(小猴子穿爸爸的衣服、戴妈妈的眼镜,小青蛙每天练习跳高)师:它们真的一下子就长大了吗?(没有,他们还是那么小)(衔接下一环节:宝宝们是一下子就长那么大的吗?)四、经验迁移宝宝们,那你们是从妈妈肚子里一出生就是这么大的吗?教师展示小朋友们小时候不同时期的照片,通过比较知道自己是慢慢长大,并同时能感受到长大的变化。现在的你们长大了吗?想长得更大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自己长大呢?长大了你想干点什么?
四、活动结束:
开着小火车一起去看看大班哥哥姐姐小时候的照片展!附:小老鼠,小猴子还有小青蛙天天盼着自己长大。哎!要是能长得像大象,河马,犀牛那么大,那么有力气,该有多好啊!于是,他们想出了许多办法。小老鼠拼命吃东西,啊呜啊呜,每天把自己的肚子撑得饱饱的。他走到大象跟前一比,还比不上大象的脚趾头呢!小猴子穿上爸爸的衣服,带上妈妈的眼镜,嘿嘿,长大了!他去和大 河马比,可是还够不到大河马的膝盖呢!小青蛙每天练跳高,蹦呀蹦,跳呀跳,蹦得头都晕了。耶,这下长大了吧!可是和大犀牛比了比,还没有大犀牛的眼珠子大呢!小老鼠,小猴子和小青蛙谁也没有找到一下子长大的办法,他们还是那么小。不过,他们还是盼着快快长大。
教学反思:
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更愿意和老师一起去发现、尝试、探索,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活动进行起来师生都感到轻松、愉悦,幼儿接受得快、掌握好。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幼儿其实不是需要一个教师而是需要一个合作伙伴。
幼儿园教案我的故事【第五篇】
一、活动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读本,尝试表现动物不同的情绪表现。
2、 能够根据逻辑顺序进行合理的推测,初步了解一物降一物的特点。
二、活动准备:
动物图片、大书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几种有关系的小动物,如有强、弱关系或是一种怕另一种的动物。请幼儿说说它们的特点,每只动物最怕谁?
2、阅读大书。
(1)观察封面:画面上都有些什么?跳蚤有什么本领?教师指读书名,提问幼儿:“能够在山里面称王的可能有哪些动物呢?”
(2)、第1页:画面上有谁?它的动作是什么样子的?它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它在说什么呢?教师引导对于图画的阅读之后,直接出示文字,请幼儿进行朗读。
(3)、第2页:画面上都有谁?它的动作时什么样子的它们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跳蚤心发慌?甲虫说了什么?它为什么要这么做?教师注意引导幼儿使用丰富的词汇描述动物的动作和表情。
(4)、第3页:甲虫的动作是什么样子的?它为什么这样兴高采烈的,甲虫害怕的.又是什么呢?下面可能是谁出现了?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用动物小图标示范逻辑关系。
(5)、第4—11页:它们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它们的动作是什么样子的?下面又会是谁出现呢?为什么?教师示范两页左右的文字阅读,之后请幼儿尝试自主阅读文字。
(6)、第12页:公牛怕些什么?图画上半部分的曲线表示什么?它究竟怕什么东西呢?
(7)、第13—14页:是谁在大声嚷呢?跳蚤从什么地方跳出来了?它的表情什么样子的?
3、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
4、教师带领幼儿逐页朗读文字,鼓励幼儿读出动物的语气。
5、评议结束。
幼儿园教案我的故事【第六篇】
活动背景:
《我的故事》是反映小班幼儿认识自我的教育内容,由于认识、探索的对象来自于认识肢体的自身,这对小班幼儿来讲无疑是件神秘又充满情趣的乐事,于是引导他们通过自己周围的人际环境来认识自己,使幼儿感觉自己是与众不同;通过活动课程让幼儿了解自己、喜欢自己、大胆展示自己,并进一步通过游戏、手工活动,让幼儿大胆想象,创作不一样的自我,获得一种愉快的自我体验。
主题目标:
1、以课程为主的课程安排,重在引导幼儿对个别性的“我”的感知与体验。
2、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更进一步地了解自己,喜欢自己,发现自己与别人的.不一样,更加喜欢自己。
为此我们安排以下几个主要活动:
活动安排:
1、社会
“妈妈真爱我”
目标:初步感受妈妈的字,知道妈妈很关心自己也很辛苦,愿意听妈妈的话
“我的属相”
目标:知道自己的属相,并选用相应的图标表示,并能用短语介绍自己属相的故事。
“男孩与女孩”
目标:能区分男孩、女孩的性别不同与明显的外貌特征,能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2、美术
“这是我”
目标:能大胆地用绘画表现自己的面部特征,能发现自己的五官特点,喜欢自己。
3、语言
“熊猫的客人”
目标:懂得到别人家做客时要有礼貌。
幼儿园教案我的故事【第七篇】
活动目标
了解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故事,感受成长中身体的变化。
初步尝试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身体变化记录下来。
活动准备
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照片、录像资料。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观看照片与录像,了解成长中的变化。
(1) 教师出示幼儿的照片和录像资料,启发幼儿谈谈自己成长过程中有趣的事情。
(2) 教师引导幼儿按照自己从“0岁到现在”的顺序讲述成长过程,也可以让幼儿谈谈自己今后成长的变化。
(3)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人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情。
2、教师和幼儿将自己成长中的变化记录下来。
(1)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人的成长过程是连续的、不断变化的,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让别人知道我们小时候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2)教师和幼儿看幼儿用书,指导幼儿制作自己的成长连环画。
3、教师组织幼儿共同欣赏制作好的成长连环画。
(1) 教师和幼儿欣赏制作好的成长连环画,引导幼儿讨论:你喜欢那个小朋友制作的?为什么?
(2)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你觉得自己在什么时候的变化最有趣?
幼儿园教案我的故事【第八篇】
活动目标:
1、大胆地描述图片内容并以介绍的形式表述。
2、能自信、大方地展示自己的才艺。
3、在集体中体验分享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书《我的画》,一幅彩色的油画,对幼儿的才艺做初步的了解,为幼儿准备才艺表演所需的道具:音乐《粉刷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听音乐《粉刷匠》进入活动室,大家一起做律动,表现画画的乐趣。做完后围坐在老师身边。
2、教师出示油画:“你在画上看到了什么?”(房子、书、马路、大山、小动物……)“你看到的房子是什么颜色的?”……
3、“如果要你想给大家介绍这幅画,你会怎么说呢?”
二、阅读大书
1、出示大书最后一页:“这个小姑娘有一盒漂亮的画笔,可以用来画画,你们看,这是她的画”。
2、“这个小姑娘漂亮吗?你们看她的表情怎么样?”“她为什么这么高兴呢?”
3、“原来她最好的才艺是画画,她把才艺展示给大家看,所以才这么高兴,我们一起表扬她好吗?”
4、阅读封面
“今天老师带来的这本书就是关于小姑娘画的画,我们一起来看封面”,指读“我的画”。
5、逐页阅读,引导幼儿大胆描述看到的画,并以介绍的方式表达出来。逐页出示画面,让幼儿说说画面上有什么,“你怎么介绍这幅画?你怎么说才能让大家更喜欢这幅画?”每幅画都让幼儿大胆地介绍画的是什么,并引导他们使用量词、形容词完整地以“我画的'是……”的形式讲述。
6、教师小结:小姑娘画得真好,你们帮她介绍得更好,谢谢你们!你们看,她还在每幅画的旁边贴上了自己的照片,每一张都笑得很灿烂,因为她是个很自信的小女孩。
三、才艺展示
1、“她自信地向大家展示了她的才艺,那你有什么本领或才艺呢?”幼儿自由地说出自己的本领。“哇!原来你们有这么多本领哪,那你们愿意展示给大家看吗?”“你们看,小姑娘展示才艺的时候是很自信的,你们也要这样,有信心吗?”
2、教师为幼儿提供道具,尽量人手一份。
3、幼儿向大家展示才艺。
四、评奖和表扬
和幼儿一起评选出“最佳才艺奖”。“你们可真棒,以后老师也要学习更多的才艺,我们来个比比拼。”表扬特别出色的小朋友,鼓励其他幼儿要充满自信。
五、听《粉刷匠》音乐离开活动室。
活动效果和反思:
这个读本的呈现方式属于分—纵式,我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是先展示最后一页,让幼儿讨论这些画,然后把画面内容与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最后再返回来看前面的内容。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幼儿对这些画有初步的印象,喜欢这些画,为后面介绍画的环节作好铺垫。课后反映出这个环节设计确实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我们班的分享阅读活动是分组教学的,在第一组幼儿阅读时,第二个环节“阅读大书”中的“逐页阅读”时,我原本是这样设计的:第一页:“你看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引导幼儿说出“红色的”,并强调量词“一朵”,引导幼儿完整地说出“一朵红色的小花”……依次类推。幼儿虽能说出一些和画面比较接近的形容词和较准确的量词,但这个环节总显得有些枯燥,在这个环节我太注重幼儿对形容词和量词的掌握和使用,有些忽略了幼儿的年龄特点。这是因为我一开始看到读本,就把重点落在了学习量词和形容词上面,对读本的其它价值分析不够透彻。
第一组小朋友活动结束后,我总觉得这个活动缺些什么,是哪个环节设计得不够巧妙,没有吸引幼儿的眼球?于是我又拿出读本分析,忽然发现:每幅画的旁边都有小姑娘微笑的照片,她为什么这么高兴?是因为她把画介绍给大家欣赏,于是我想到此读本的价值是不是在这里?于是我重新设计了教案,在第二组幼儿活动时我用了重新设计的教案。哇!小朋友的反应很强烈,争先恐后地上来介绍,出乎意料地,在我没有过多地强调量词和形容词的情况下,小朋友居然也能说出一些很贴切的形容词和较准确的量词,如:“我画了一只可爱的小狗”;“这是我画的一匹健康的小鹿”;“这是我画的一座幸福的小屋”……还出现了很多形容词:勇敢、快乐、活泼、坚强、神气、漂亮、鲜艳、温暖、美丽……我没有想到这些小朋友在经过一年的分享阅读活动有了这么丰富的词汇量,不能小看这些孩子。
在第二组幼儿阅读时我没有刻意地引导幼儿说出接近的形容词和量词,他们也自然地说了出来,说明在活动设计时首先要充分挖掘读本的教育价值,而不是光看读本的表面,还要考虑每个环节是不是吸引幼儿,只有幼儿感兴趣的,他们才会跟着老师和读本走。
通过这个活动我发现了分组教学的好处,在第一组幼儿活动结束后,马上进行活动后的反思和分析,找到不适合或不妥的环节,重新设计,使活动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