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小艇课件【通用4篇】
【导言】此例“威尼斯的小艇课件【通用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威尼斯的小艇课件【第一篇】
关键词:词句;教学方法
Abstract: Guides the student word sentence using the comparison test, causes the student the understanding to be deeper to the words and phrases. The commonly used comparison test, like trades the word comparison, to trade the sentence comparison, the additions and deletions comparison.
Key words: words and phrases; teaching method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词句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理解词句,理解含义比较深的词句在课文中的意义和对于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
据此,我们可以明确:词句的教学目标有两层。第一层:是理解词义句意;第二层:是品味词句。什么是品味词句呢?我认为是:在理解词义句意的基础上,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词句在课文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词语、句子与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体会作者造词造句的用意;另一方面,让学生体味这些词句在表达上的准确、优美、形象。
那么,如何落实词句教学目标呢?要达到第一层目标,常用的方法是: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要达到第二层目标,本人常常采用比较法去引导学生品词品句,品出“味”来。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实例去谈谈几种比较法。
1换词比较
如在《十里长街送总理》中写道:“一位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可以这样来引导学生:“把‘拄’换成‘拿’,好不好?”学生一比较,纷纷说:“不好,因为拄着可以看出是老奶奶快站不住了,必须借助拐杖撑地才行,从后面的‘背靠’也可以看出来。”我顺势引导学生:“老奶奶年纪大,快站不住了,还要在那里等候总理的灵车,这说明了什么?”学生便会得出:这表现了老奶奶对总理的尊敬、怀念[]、渴望见到总理的感情。这样,学生通过换词品味,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加深了对课文中心的理解。
2换句比较
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中写小艇的样子时,出示下面两段话让学生比较,讨论:哪一段写得生动?
(1)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起来轻快灵活。
(2)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学生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课文中的一段话写得生动。因为它用人们熟悉的独木船、新月、蛇作比喻,让人们眼前就有了小艇的样子。学生通过比较,锻炼了品味语言文字的能力,领悟到运用比喻的精妙之处。
又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第一段时,我出示了两个句子让学生比较,说说哪个句子写得好?为什么?
(1)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心理非常悲痛。
(2)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通过比较,学生明确:两句话都写我悲痛的心情。不同的是第1句写得概括,第2句写得具体。第2句中虽然没有出现“悲痛”一词,但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我”极其悲痛的心情,句中不仅写出“我”如何悲痛,而且写出“我”悲痛的原因,感情非常真实,因此,第2句比第1句写得好。
另外,对于一些特殊句式的句子,可采用变换句式的方法加以推敲、比较。
3增删比较
在课文中,有很多词句用得准确生动,饱满的思想感情,是作者经过反复推敲之后写下来的。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没有抓住这些词句进行品味,那么,学生对于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些思想内容的,就会缺乏比较具体的、全面的了解。而培养和提高这方面的分析能力,这应是教学的重点所在。在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时,我常常使用增删比较法。
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时,学生通过读课文后会知道:课文表现了周总理工作的劳苦、生活的简朴。但是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个中心的呢?那就要通过品味词句去了解了。如在教学这些句子:“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他一句一句地审阅”时,让学生把带点的词删去,让学生比较;句子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比较,能够体会到:“一尺来高”用得好,它写出总理要审阅的文件很多:“一句一句地”用得好,说明总理对每一句话都看得仔细。
通过这样抓重点词删除比较,不但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能知道:作者是运用这些词句去准确表达内容的。
威尼斯的小艇课件【第二篇】
《威尼斯的小艇》的主要意图:一是让学生领略威尼斯水城的奇异风情,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二是学习领会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阅读这篇课文,我们要抓住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域民族风情特点。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掌握10个生字,能理解读写“威尼斯”“操纵自如…‘祷告”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4-6自然段,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特点和它与这座水上城市的关系。
4.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和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怎样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本文预设第二课时)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看片激趣
(1)师:今天老师来给同学们上节语文课,带领你们去国外游游,领略一下异国风情,好不好?
(2)师:请同学们认真观赏一段视频。
(3)师问:课文写的哪座城市,有哪些景物?
(4)师总结这就是意大利的著名水上城市――威尼斯,威尼斯的小艇也同样闻名世界。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威尼斯的小艇》(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这么美丽的水城,这么优美的小艇,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描写的呢?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
(2、师:同学们读完后想想:课文紧扣小艇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3)师生讨论交流,归纳整理全文主要内容:
地位,特点,坐船感受,船夫技术,作用
3.师生合作,探究学习
(1)学习第1自然段
①师:威尼斯的小艇地位怎么样,课文是怎样介绍的?你能从朗读中体现出来吗?抽生读一读,集体评一评。
②指导朗读那我们应该怎样的语气来朗读?(赞美、突出重点词语)大家齐读感受。
(2)学习第2自然段
①师:威尼斯小艇这么出名,那它究竟是什么样儿的呢?让我们一睹它的真面目。观察小艇图片,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
②师:威尼斯小艇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写的?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勾画出重点词语。
师生交流小结:
样子:“长”“窄”“深”,像――独木舟,比喻小艇又窄又深;“翘”,像――新月,比喻小艇两头翘起的样子。
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比喻小艇行动起来轻快灵活。③师:作者对小艇的介绍怎么样?好在哪里?抽生说说。(抓住特点,巧用比喻)让我们来模仿练习练习。
例:平静的湖面像――,公园里一排排整齐的塔柏像――,街道两边的梧桐树仿佛――。
④师:根据课件显示,学生再品读,体会小艇的特点。
(3)学习第3-4自然段
①师:这么优美灵活的小艇,坐上去游览会有什么感受呢?请男生读一读,女生在文中找出坐船的感受。
②师:坐上软软的小艇游览,船夫是怎样驾驶小艇的?(看图)
③师:女生齐读,想想这段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与下文是什么关系?
④师:作者写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一共有几句话?作者从哪些方面具体写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边读边勾画出来。
师生交流小结:
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多,能够操纵自如。
不管怎么拥挤,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进去。
遇到极窄的地方,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还能做急转弯。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退。
⑤指导学生通过接力读、比赛读,把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充分表现出来。
(4)自学第5~6自然段
①自学第5―6自然段。学生自由阅读,思考自学提示:
作者是抓住了哪些人物来写的?说明了什么?(商人、年轻妇女、小孩、老人;说明了男女老少都离不开小艇。)
作者抓住哪两个不同的时间?说明了什么?(白天人们乘着小艇去办事,晚上人们乘着小艇去娱乐、游玩;说明威尼斯这座城市白天、夜晚都离不开小艇。)
②学生前后四人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③汇报成果,教师小结。
师:是啊!白天,威尼斯充满生机活力;晚上,寂静围绕着威尼斯入睡。这些情景都与什么对象有关?看看课文开头,想想再次说明了什么?(威尼斯小艇的地位非常重要,照应开头,我们今后在写作中就要运用这种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
④师:多美的威尼斯!多美的夜晚!我们应该怎样来赏读?(白天读出勃勃生机,夜晚充满诗情画意,渐渐低沉。)分男、女比赛赏读。
六、总结回顾,谈出感受
师:课文讲完了,根据板书,请同学们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作者是怎样把威尼斯的小艇写具体的?
师生小结:仔细观察,抓住事物特点写;
巧用比喻,形象描绘。这样才能把文章写具体生动。
七、反复诵读,领悟积累
威尼斯的小艇课件【第三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素质 兴趣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受到很大冲击,并促使教育发生了重大变革。目前,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卫星电视技术、数字音像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等。其中,在校教学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优化了教学过程和资源,为探索和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灵活多样、生动逼真、易于控制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运用全方位的立体信息技术,使学生能够真正进入视觉、听觉与触觉等多种感官并用的情境,充分发挥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语文教学成为共同参与、学习的多维动态方式。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突破抽象逻辑思维的难点和局限,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人的自然思维习惯,从而使学生获得语文素养。下面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1、巧用媒体,激趣导入
心理学研究证明,浓厚兴趣会使个体产生积极学习态度,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记忆力明显提高,思维敏捷,信息传输系统处于最佳导通状态。运用电教手段可创造一种愉快、和谐、热烈的教学气氛,推动学生兴致勃勃地学习。教师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巧用电教媒体,创设出好的课堂开头,使上课一开始就能深深地吸引住学生。如《威尼斯的小艇》的导入:先出示课件,威尼斯文字概括资料:威尼斯位于意大利北部,是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威尼斯有401座姿态各异的桥梁在117条水道上,连接着118个小岛。因此,有“水城”、“百岛城”、“桥城”之称。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马路,市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没有交通指挥灯,艇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教师以导游的形式简介了威尼斯概况。再出示课件2.波音飞机飞翔在天空。教师设置导语: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乘坐波音飞机,跨过千山万水,去游览威尼斯,看看威尼斯的小艇。
2、巧用媒体,突破阅读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阅读能力的主要标志是理解,小学语文教学形成难点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对教材中某些文字内容缺乏相应的感性知识,缺少进行抽象思维活动的中间媒介。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把多媒体这一现代教学技术巧妙地运用到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不但有利于重、难点的突破,而且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爬山虎的脚》一课,在讲课文时,为了能有效地突破重点、难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使教学重点、难点直观化、具体化。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这一动感的过程是很难用抽象的文字把它讲解清楚的,利用多媒体,把爬山虎脚爬的过程用动画的形式演示出来,学生看到的是动感的画面,鲜艳的图画,准确的词汇,这样将有关的知识和语言材料牢固地保持在头脑中,达到感知、积累、内化的目的。
3、巧用媒体,创设情境,激感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忽视知识的教学是失掉基础的教学,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情感。而情感的激发必须靠创设情境来实现,因为学生只有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之中,才会受到感染,产生情感的共鸣。巧用媒体,就可以创设具有巨大感染力的情境。
4、巧用媒体,指导练习朗读
小学语文多媒体以其具有声感、色感、行感、动感的独特功能,在教学中起到传统教学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它能把静止的文字变为生动形象的画面,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孩子们的热情火花,促进感情朗读,形成共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如在指导朗读《小毛虫》第五小节时,我是运用这种方法进行的:先让学生看看小毛虫变成蝴蝶的经过,再让学生谈谈:假如你就是这只蝴蝶,你的心情如何?有说开心的,有说高兴的,有说兴奋的,有说快乐的,在情感得到激发时学生读得有滋有味,其乐无穷。
5、巧用媒体,启发想象
威尼斯的小艇课件【第四篇】
《威尼斯的小艇》评课稿
龙华中心小学蔡志梅
听了两位老师的课,真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整节课紧扣单元目标和学段目标。《威尼斯的小艇》是语文第十册第八单元的课文。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还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的特点的,并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这篇课文从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小艇的作用三个方面来介绍,陈老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形象地展示了小艇的样子,同时注重学文,教学中把握住了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在突出小艇样子上的特点。在了解了船夫的技术时,陈老师引导学生揣摩作者为什么能生动地描述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进而加以练笔训练。
再次,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虽然这节课教学的内容较多,但是施老师并没有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比如生字的书写,注重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这节课中,郑老师采用默读、齐读、范读、赛读、自由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受异国的风情。学生通过读,理解了小艇的样子和船夫的驾驶技术高超,掌握了运用打比方、写事物特点的方法,以及动静结合的表达方法,使重难点得到了突破。
还有,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不仅在于提供刺激物,增强气氛,还在于语文学习需要熏陶感染。这一节课就体现了信息技术营造情景的特色。在教学中,教师就利用图片和音乐,把学生带入威尼斯,诱发了学生美好的想象,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感悟到了语言文字的优美,因而在感情朗读时也读得投入,读得优美。优美的课件设计带领学生了解外国风俗、地域风情,这节课的学习不正是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好奇心的有利时机吗?
这是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设计的一节课。是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的有机结合。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自主,自由,老师充分重视学生体验。这节课是值得我们推敲,研究的。
《小白兔和小灰兔》评课稿
龙华中心小学周文英2012.
《小白兔和小灰兔》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描述了两只可爱的小兔接受了老山羊不同的礼物——白菜和菜子,回家后不同的表现——小白兔辛勤耕种,小灰兔贪图享受,结果也不同——小白兔种的菜丰收了,小灰兔却把菜吃完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懂得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有所收获。文章通过对比的写法,把小白兔的勤劳和小灰兔的懒惰表现得淋漓尽致。两位老师带给我们的是一堂轻松、快乐、有意义的语文课。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以下几点:
一.识字认字激趣。/fa 丁老师重视让学生从自我出发,鼓励学生选自己认识的字介绍识字方法,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字、认字。这样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欲望,学习的兴趣油然而生。
二、图文结合激趣。在分析课文时,吴老师主要通过图文结合来上。课件出示文中第一幅图(画的是老山羊送给小灰兔一车白菜,而小白兔不要白菜,要了菜子)说说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课文中哪几段写的就是这幅图中的内容,然后再来指导朗读。再出示文中第四幅图(画的是小灰兔又来向老山羊要白菜,而小白兔却给老山羊送来了白菜),请小朋友说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哪几段写的是这幅图的内容。最后一起出示两幅图,说说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呢?因为小灰兔只吃不干活,小白兔却自己种来吃。通过图文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
三、结尾悬念激趣。童话故事生动有趣,结尾处常常留下余味,教师如能处理好课文的结尾,适时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对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很大的作用。在课文上完时,吴老师又问学生,如果你们是小白兔或小灰兔,你们想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这时候学生兴趣大增,“我会向小白兔要一包菜子自己种”各种各样的答案从学生的口中讲出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当然,依据课文体裁、题材的不同,还可灵活多样的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此为契机,打开学生的智慧之门,引领他们步入自主学习的天地。
总之,两位老师在教学《小白兔和小灰兔》这课时,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了课文,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25玲玲的画评课稿
2012-5-11龙华中心林慧媚
各位老师、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很感谢赖店中心的这次活动,让我们有机会参与学习并与大家一同探讨。也很感谢我们赖店中心的宋丽钦、傅美容老师给我们大家提供了两节研讨的课例。首先来谈谈我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玲玲的画》是第七组中的课文,本组教材围绕着“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个专题来编排的。课文写了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了,已经没有时间重画一张,玲玲着急地哭了。但是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添了几分家的温馨。课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集中,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因此教学中教者要牢牢抓住这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今天这两节课的教学效果,大家都看到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学得兴趣盎然。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对这两节课的一些粗浅的认识,有不妥之处还望在座的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重视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宋老师在整节课的教学,能根据低年级的认知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