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课件【通用10篇】
本课件旨在帮助四年级学生理解基础数学概念,包含数的运算、几何图形、测量与数据处理等内容,通过生动的例子和互动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以下是阿拉网友为您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教案课件【通用10篇】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四年级数学教案课件【第一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七册第二单元《画角》。
本教材是在学习了量角器使用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使学生认识到量角器不光能量角,而且还能帮助我们画角。
本班情况及学生特点分析:本班有学生19名,其中男生有12名,女生有7名,班上学习风气比较正,大多数学生能自觉学习,只有两名学生因年龄小有些吃力,学生合作意识比较强。
1、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在使用量角器画角时,内外圈不分。
通过回忆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激励学生,量角器不光能量角,还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画角,你们愿意试试吗?自然地过渡到今天的知识点。之后给学生宽松的环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取有用的技能和方法。同时边画边说基本步骤,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1、学生任意画角,并量出自己所画角的度数。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2、展示量角中读错的度数,巩固量角方法,引起学生注意
1、师:刚才画的角度数不一,小组能不能想办法让组内每个同学所画角的度数都相等?
师巡视,发现:有的小组同学没有按要讲求去做,仍“各自为政”,自画自角。
2、教师再次强调要求:
大多组:由小组同学发现直接用三角板画比较快,统一采用此方法
3、画角方法
(1)以50度为例:
生1:错误画法
生2:展示正确画法!
纠正画角中的问题:
a.点顶点。
b.画其中一条边。
c.确定另一条边另一条边如何确定?自学书本:p58页
(2)展示借助三角板画角的方法
4、小组再次画同样的角
要求:不画直角、平角、周角这类特殊角
5、巩固练习:
(1)画出下列度数的角:
40度140度
(2)在点和射线上分别画出70度、120度角:
1、画60度角(你想怎么画?)
(一般会出现有的用三角板画,有的同学用量角器画。)
说一说,哪种更方便。
2、画75度角
(你想怎么画?)
(一般会出现有的用三角板画,有的同学用量角器画。)
说一说,哪种更方便。
画150度角
3、画15度角
在发现用两个三角板拼不出来后,学生们都用量角器画角,只有一个学生采用展示量角器画15度角的方法。
展示用三角板“减角”的方法画。
4、画100度角
看到100度角很多学生采用三角板拼的方法,短暂时间后放弃三角板用量角器画。
师:三角板只能拼(减)特殊角,很多角需要用量角器画
四年级数学教案课件【第二篇】
将图形按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到指定位置。
正确判断平移的距离。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3、让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
挂图,尺等
一、教学例题
1、复习有关平移的知识。
学生思考
同桌交流
交流:“小船向右平移9格”你在操作时是怎么想的?(注意对应点之间的数格子。)
小结:我们三年级时学习过平移,知道了可以把一个图形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平移。具体平移的格数要通过数对应点或线之间的格子数。
再说一说金鱼图向右移动了几格?
同桌互相说一说,数一数
小结:判断一个图移动几格,我们要首先确定一个点为0点,然后向相对应的点去数。
二、完成试一试
画出平行四边形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强调注意点:把一个图形平移,有的同学可能出现平移后,图形变形的现象,为防止这外现象,我们在平移时,要尽可能多确定几个点,用字母做上标识。
三、完成练一练:
1、看图数一数,哪个三角形向右平移10格得到红色三角形?。
在书上画一画,再说一说。
2、看图填空
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
四、完成部分练习p7练习一1-2。
四年级数学教案课件【第三篇】
通过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
在分类中体会分类标准的严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三角形的分类中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课件,各种三角形纸片。
一、创设情境。
1、欢欢和笑笑给同学们发来请贴,邀请大家到数学王国做客.但路上有两道关卡,只有顺利通过才能得到通行证.
第一关:准确地认出他们,并说出他们的特征.(课件出示锐角、直角和钝角)。
第二关:给他们取个形象又合适的名字.(出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二、探究新知:。
同学们顺利过关,来到了数学王国.它们非常好客,派了很多代表来迎接我们。(课件出示各种三角形)。
1、哟,它们长得很相似的,找找它们有哪些共同点?
2、有这么多共同点,老师眼都看花了,但定睛一看,还是有区别的,你们发现了吗?
3、看着这些长得相似,但实际上大大小小、形状各异、零零乱乱的三角形,你想研究些什么?板书:三角形分类。
4、学生自由讨论,给三角形分类.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的研究成果?
5、学生展示分类结果:。
从边分:等腰三角形和没有相等的边的三角形。讲解:等腰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从你们的学具中找出等腰三角形,你怎么知道它是等腰三角形的?
在等腰三角形中有没有三条边都相等的?(等边三角形)。
找出等边三角形并证明.
三、实践应用。
1、画三角形。选择你最喜欢的三角形画下来,并向同学们介绍你的三角形.
2、猜三角形:。
出示一个直角。
出示一个钝角。
出示一个锐角(能不能正确猜出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3、填一填。
4、找一找:在孔雀图中找出你喜欢的三角形说一说。
四、总结,拓展。
在这节课的探秘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还想研究些什么?
四年级数学教案课件【第四篇】
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任教学科:数学。
任教年级:一年级。
第一单元:准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8页的内容。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中,了解学生数数的水平以及对数数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计数物体个数的基本方法。
2、在比较物品多少的活动中,了解学生对”同样多””多或少”等含义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了解学生语言表达情况,倾听能力以及常规习惯,为教师有效把握教学起点做好准备。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帮助学生建立有序观察的意识,进行数数方法的指导。
2、渗透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
no:1。
教学内容:第2——5页(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在计数物品数量的活动中,初步了解学生对数数的理解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基本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3、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并逐步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学难点:
能正确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培养学生有序数数的思想.。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学2-3。
自学提示:
1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分别数出你所看到的物体的个数。
3跟同桌说说?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激发兴趣。
(1)数数:从1数到10。
2引导学生逐一数出1至10的人和物。
(1)数出数量是1的事物。
一面国旗,用数字1表示.。
找一找,图中还有什么可以用数字1表示.。
(2)数出其他数量的事物。
注: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
让学生到台上数数看。
师:小朋友们,你们发现这样数有什么好处吗?
师:如果以后让你数数,你打算怎么做?(适时渗透有序数数的方法)。
三认读1至10各数。
(1)同桌互相读一读。
(2)数身边的数。
师:这幅图中这么多事物能用数表示,在我们周围或生活中有没有可以用数来表示的事物?
(3)说一句带数的话。
四小结。
no:2。
教学内容:比多少(第6―――8页)。
教学目标:
2、通过听故事,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帮助的良好品德.。
3、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体验一一对应思想,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准备:
师:数字卡片一套(1―――10),小猪、小免卡片各一张,录音机。
生:学具盒一个,数字卡片一套(1-10)。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学:
看图编一个简短的故事,并说给同桌听.。
二、主动探讨,获得新知。
请小朋友看一看,在我们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还是一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比较多少。
板书课题:比多少。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小免、小猪的卡片各一张并板书在黑板上,
问:瞧,这是谁?他们俩准备去干什么?谁来猜一猜?
2、引导观察,初步感知。
a:出示书中第6面的图画:
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
(学生数一数)。
师:这样一个对着一个,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免和砖的块数怎么样?(一样多)。
3、动手操作,理解新知。
(1)师引导学生摆”同样多”
第一行摆6个三角形,请学生摆圆和三角形同样多。
(2)小结:像这样一个三角形对一个圆,这样的比较方法,我们称它为”一一对应”
4教学”多””少”
(1)图上有几只小猪?一共有几根木头?
(2)一个小猪对一根木头比,谁多谁少?
木头多,小猪少。
师: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多,换一句话说就是,小猪比木头少。
(3)图上还可以比什么?
5操作。
(1)第一行摆5个三角形,第二行摆圆。
圆比三角形多2个。
(2)第一行摆6个五角星,第二行摆圆。
五角星比圆多1个。
三、巩固。
1、说一说。
问:请你再仔细看一看图,你还能用多或少说一句话吗?(4人小组讨论后汇报,可以不举手,谁先站起来谁就先说)。
2学生完成第8页的1――――4题。
四总结。
第二单元:位置。
一、教材内容:
“上、下”、“前、后”、“左、右”和“位置”(用两个数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这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新增加的内容,是从空间方位的角度引入的。
这些内容以前是作为常识性的知识,没有作为小学数学的正式的教学内容。
现在为了加强空间观念的培养,改变过去少“空间”少“图形”,多计算的做法,拓展几何知识的范围,把这些内容纳入到几何教学的范畴。“上、下”“前、后”“左、右”这三对方位,正好对应着三维空间的三个方向。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正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
no:3。
教学内容:上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重点:
1认识”上””下”位置关系的基础含义。
2能正确地辨认和描述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能正确辨认和描述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自学指导:
观察书本第9页,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二情境导入,探究新知。
1师:小朋友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参观南京长江大桥,一起步入神奇的数学王国吧!(多媒体出示)。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举出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
国旗在黑板的上面,换句话说:黑板在国旗的下面。
3观察画面,体会上下的含义。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多媒体展示图画)。
你的鼻子下面是什么?还可以怎么说?
嘴巴上面是什么?
三巩固提高。
1拍手游戏。
(1)师发口令,上下拍手。
(2)听反语,师说上,生在下面拍,师说下,生在上面拍。
2听口令,摆一摆书本第9页做一做。
3画一幅自己最喜欢的能表示上下关系的图画。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no:4。
教学内容:前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中,体验前后位置关系,能确定物体的前后位置顺序。
2培养学生前后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前后位置的确定。
教学难点: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学指导。
1你的前面是谁?你的后面是谁?
2谁在你的前面?你在谁的前面。
二新课导入。
1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
三探究新知。
1师: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同学跑步的画面)。
谁得第一名?谁是最后一名?
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同桌交流。
2上公交车图。
师:这些人在干什么?
王英的前面是(),()在王英的后面.。
四巩固提高。
1说一说。
你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你的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你排在第几位?
2完成课本第9页的”做一做”
五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年级数学教案课件【第五篇】
教科书52~53页小数的读写法,完成做一做题目和练习九的第6~7题。
使学生会读、写小数,并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使学生会读、写小数。
幻灯、幻灯片
1、是()位小数,表示()分之();
是()位小数,表示()分之();
是()位小数,表示()分之()。
2、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1、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谁能举出一些小数的例子?
(……)
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小数点左边的数都是0)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其他的小数吗?谁能举出一些例子?
(……)
这些小数的小数点的左边还是0吗?
观察一下:小数可以分为几部分?
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比1小?
谁还记得整数的数位顺序?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相邻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边回答边在黑板上板书整数数位顺序表。
接着提问:表示什么?(表示两个十分之一)十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表示什么?(表示百分之五,有五个百分之一)百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表示千分之六,有六个千分之一,千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
多少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
多少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
多少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
这些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10)
这和整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一样的,因此,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可以用小数点与整数部分隔开,排在整数部分的右边,向整数一样计数。
10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整数个位的右边应该是什么位?
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多少?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
指出整数部分中的每一位分别是什么位?
再指出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分别是多少?
2、教学小数的读法
出示最大古钱币的相关数据:高:米、厚:厘米、重:千克
问:你会读出古钱币的有关数据吗?
谁能总结一下小数的读法?
强调: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
完成做一做:读出下面小数
3、教学小数的写法
(1)例3:据国内外专家实验研究预测:到2100年,与1900年相比,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一点四至五点八摄氏度,平均海平面将上升零点零九至零点八八米。
你会写出上面这段话中的小数吗?
(2)做一做:写出下面的小数。
零点零七五点零六十点零零二
三百点七一零点零一四十五点五零三
1、填空
里面有()个
里面有()个
4个()是
2、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位,第四位是()位,第一位是(),第三位是()。
3、说出每个小数位上的数各是几个几分之一?
4、读出下面各数
(1)南江长江大桥全长千米。
(2)土星绕太阳转一周需要年。
(3)1千瓦时的电量可以使电车行驶千米。
四年级数学教案课件【第六篇】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687页的重量单位和时间单位以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十八的第6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常用的重量单位和时间单位,以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教具准备:1千克的物品,投影仪,重量单位表、时间单位表的投影片;将练习十八的第6题制成卡片。
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学生回答出需要用重量单位来计量后,教师导入课题。
我们今天就来归纳一下以前学过的重量单位。
板书课题:重量单位
2.复习重量单位。
以前我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
引导学生答出吨、千克(公斤)、克。
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物品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先感受其重量再说出大约有多重,以加深对1克和l千克的感知。
掂量物品,可让前后两排的四名学生为一组,相互根据自己的感受说出物品的重量。 掂量后,教师指名一些学生说说物品的重量。
然后问:你们以前称过体重吗?谁能说说自己的体重是多少7此时若发现有的学生用多少斤回答,应及时予以纠正,以强化学生要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指名两、三个学生回答后,可继续问:那么比千克重的单位有哪个呢?学生会答出吨。
你们看,我们教室里有1吨重的东西吗?由此向学生说明:1吨是比较大的重量单位,我们人体是无法直接感受其重量的,只能凭经验估量或用衡器测量。
不过,我想问问大家1吨等于多少千克?(1000千克。)
请大家想想,假若你们每人的体重平均是40千克,那么多少人的体重加起来才能达 到1吨呢?(25人。)
现在请大家将进率填写在教科书第86页上。
同时让一学生填写在投影片上。订正时,教师可多指名几个学生回答填写的结果,并用投影映出正确的进率表。
3.做一做。
做教科书第86页重量单位的做一做第2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巡视,然后集体订正。可以指名一学生念自己的答案,由教师在投影片上写,全体同学判断正确与否。
l.导入课题。
下面我想问问大家,你刚才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大约用了多长时间?
(一分,两分。)注意分不要表述为分钟。
你用到了什么计量单位? (时间单位。)
那么,我们要想知道时间的长短,是不是要用到时间单位来计量呢?
板书课题:时间单位
2、教学日、年的来历和世纪。
同学们以前听爸爸妈妈讲过日和年的'来历吗?
在时间单位中,比年大的单位是世纪。通常是100年为一个世纪,比如,从公元1801年到1900年是十九世纪,20xx年到2100年是二十一世纪。
3.复习时间单位表。
1年有多少个月?(12个月。)
1个月有多少天?引导学生按月叙述,二月应分平年闰年叙述。
l天有多少小时?(24小时。)再次强调小时在作为单位名称时应按规定记作 时。
1小时等于多少分?(60分9)
1分等于多少秒?(60秒。)
让学生将进率填写在书上。
填写快的同学可继续完成教科书第87页做一做的两道题。
1.做练习十八的第6题。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卡片,让学生抢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做练习十八的第12题。
教师读题目要求,再说出各个年份,让学生分别说出是平年还是闰年。
3. 做练习十八的第14题。
教师读题后,指名学生回答,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4.做练习十八的第13、19、11题。
先做第13题,让学生自己填写在教科书上。
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巡视。然后再集体订正,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做法。
练习十八的第7、8、10题。
第10题,要告诉学生本月的1号是星期几。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练习十八的第15*题和思考题。
第15*题,因为无论是平年还是闰年,,只是二月份的天数不一样,而其它月份的天数都是一样的。所以第二、三、四季度都不变,分别是91天、92天和92天,而第一季度平年为90天,闰年为9l天。
思考题的解法是:要盛出5千克水,关键是如何盛出1千克水、可以这样做:分3次把小水桶倒满,再倒进大水桶中,3小桶水是12千克,倒满大水桶后正好剩1千克水。然后把大水桶的水例掉,把l千克水倒入大水捅,再用小水桶盛满水倒进大水桶就得到5千克水。
四年级数学教案课件【第七篇】
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任教学科:数学。
任教年级:一年级。
第一单元:准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8页的内容。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中,了解学生数数的水平以及对数数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计数物体个数的基本方法。
2、在比较物品多少的活动中,了解学生对”同样多””多或少”等含义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了解学生语言表达情况,倾听能力以及常规习惯,为教师有效把握教学起点做好准备。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帮助学生建立有序观察的意识,进行数数方法的指导。
2、渗透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
no:1。
教学内容:第2——5页(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在计数物品数量的活动中,初步了解学生对数数的理解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基本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3、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并逐步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学难点:
能正确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培养学生有序数数的思想.。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学2-3。
自学提示:
1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分别数出你所看到的物体的个数。
3跟同桌说说?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激发兴趣。
(1)数数:从1数到10。
2引导学生逐一数出1至10的人和物。
(1)数出数量是1的事物。
一面国旗,用数字1表示.。
找一找,图中还有什么可以用数字1表示.。
(2)数出其他数量的事物。
注: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
让学生到台上数数看。
师:小朋友们,你们发现这样数有什么好处吗?
师:如果以后让你数数,你打算怎么做?(适时渗透有序数数的方法)。
三认读1至10各数。
(1)同桌互相读一读。
(2)数身边的数。
师:这幅图中这么多事物能用数表示,在我们周围或生活中有没有可以用数来表示的事物?
(3)说一句带数的话。
四小结。
no:2。
教学内容:比多少(第6―――8页)。
教学目标:
2、通过听故事,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帮助的良好品德.。
3、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体验一一对应思想,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准备:
师:数字卡片一套(1―――10),小猪、小免卡片各一张,录音机。
生:学具盒一个,数字卡片一套(1-10)。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学:
看图编一个简短的故事,并说给同桌听.。
二、主动探讨,获得新知。
请小朋友看一看,在我们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还是一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比较多少。
板书课题:比多少。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小免、小猪的卡片各一张并板书在黑板上,
问:瞧,这是谁?他们俩准备去干什么?谁来猜一猜?
2、引导观察,初步感知。
a:出示书中第6面的图画:
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
(学生数一数)。
师:这样一个对着一个,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免和砖的块数怎么样?(一样多)。
3、动手操作,理解新知。
(1)师引导学生摆”同样多”
第一行摆6个三角形,请学生摆圆和三角形同样多。
(2)小结:像这样一个三角形对一个圆,这样的比较方法,我们称它为”一一对应”
4教学”多””少”
(1)图上有几只小猪?一共有几根木头?
(2)一个小猪对一根木头比,谁多谁少?
木头多,小猪少。
师: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多,换一句话说就是,小猪比木头少。
(3)图上还可以比什么?
5操作。
(1)第一行摆5个三角形,第二行摆圆。
圆比三角形多2个。
(2)第一行摆6个五角星,第二行摆圆。
五角星比圆多1个。
三、巩固。
1、说一说。
问:请你再仔细看一看图,你还能用多或少说一句话吗?(4人小组讨论后汇报,可以不举手,谁先站起来谁就先说)。
2学生完成第8页的1――――4题。
四总结。
第二单元:位置。
一、教材内容:
“上、下”、“前、后”、“左、右”和“位置”(用两个数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这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新增加的内容,是从空间方位的角度引入的。
这些内容以前是作为常识性的知识,没有作为小学数学的正式的教学内容。
现在为了加强空间观念的培养,改变过去少“空间”少“图形”,多计算的做法,拓展几何知识的范围,把这些内容纳入到几何教学的范畴。“上、下”“前、后”“左、右”这三对方位,正好对应着三维空间的三个方向。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正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
no:3。
教学内容:上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重点:
1认识”上””下”位置关系的基础含义。
2能正确地辨认和描述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能正确辨认和描述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自学指导:
观察书本第9页,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二情境导入,探究新知。
1师:小朋友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参观南京长江大桥,一起步入神奇的数学王国吧!(多媒体出示)。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举出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
国旗在黑板的上面,换句话说:黑板在国旗的下面。
3观察画面,体会上下的含义。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多媒体展示图画)。
你的鼻子下面是什么?还可以怎么说?
嘴巴上面是什么?
三巩固提高。
1拍手游戏。
(1)师发口令,上下拍手。
(2)听反语,师说上,生在下面拍,师说下,生在上面拍。
2听口令,摆一摆书本第9页做一做。
3画一幅自己最喜欢的能表示上下关系的图画。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no:4。
教学内容:前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中,体验前后位置关系,能确定物体的前后位置顺序。
2培养学生前后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前后位置的确定。
教学难点: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学指导。
1你的前面是谁?你的后面是谁?
2谁在你的前面?你在谁的前面。
二新课导入。
1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
三探究新知。
1师: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同学跑步的画面)。
谁得第一名?谁是最后一名?
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同桌交流。
2上公交车图。
师:这些人在干什么?
王英的前面是(),()在王英的后面.。
四巩固提高。
1说一说。
你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你的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你排在第几位?
2完成课本第9页的”做一做”
五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四年级数学教案课件【第八篇】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活动,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用具小球若干。
教学内容及步骤批注摘要。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数量,
如果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个球,他摸到什么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大?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记录次数。
黄
红
活动汇报、小结。
(2)袋子里的红球多还是黄球多?为什么这样猜?
小组内说一说。
总数量有10个球,你估计有几个红,几个黄?
(3)开袋子验证。
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实验结果与理论概率之间的关系。
2、练习。
p107“做一做”
3、小结。
三、巩固练习。
p1096。
[1]学生说说掷出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哪些。
[2]猜测实验后结果会有什么特点。
[3]实践、记录、统计。
[4]说说从统计数据中发现什么?
[5]由于实验结果与理论概率存在的差异,也可能得不到预期的结果,可以让学生再掷几次,让学生根据试验的结果初步感受到硬币是均匀的,两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p1097。
学生讨论完成。
教学内容教材p110—111。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可能性,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可能性,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可能性,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内容及步骤批注摘要。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练习二十四。
第8题,掷骰子游戏,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进行方法同第6题。
第9题。
[1]通过有趣的抽签游戏,让学生体会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让学生用“最不可能”和“最有可能”说一说其他两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第10题,猜一猜。
[1]猜硬币在哪个盒子里。
[2]简单统计猜测情况。
[3]揭示结果。
[4]说说为什么猜错的比猜对的多。
第11题。
开放题,学生会有多种涂法,只要涂色后正方体的'红面比蓝面多就可。
小组合作,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实验情况,在全班交流。
第12题。
让学生设计一个方案,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三年级________班备课时间:__________。
教学内容112页例1简单的组合。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组合数。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方法准确地计算出组合数。
教学内容及步骤批注摘要。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老师漂亮一点呢还是喜欢老师丑一点?
生:大多数的小朋友说喜欢老师漂亮。
师:那你们帮助老师打扮打扮。我最喜欢红色体恤和这三件下衣,到底怎样搭配最漂亮呢?请小朋友们给老师出出主意。小朋友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师:谢谢。你们的建议都不错。那我这一件上衣、三件下衣能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
(二)新知学习。
1.自主合作探索新知试一试。
师:请同学们也试着想一想,如果你觉得直接想象有困难的话可以借助手中的学具卡片摆一摆。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发现问题学生汇报所写个数,教师根据巡视的情况重点展示几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的重复了,有的漏写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4.小组汇报汇报时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1)、无序的。用学具卡片或实物摆,然后再数。
(2)、用连线的方法算出。
(3)、用图式的方法算出。引导学生及时评价每一种方法的优缺点,使其把适合自己的方法掌握起来。
5.小结教师简单小结学生所想方法引出练习内容见课本112页。
(三)拓展应用。
请你试着摆出其他几种排法。
四年级数学教案课件【第九篇】
师生谈话引出生活中的乘法话题。
1.经历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计算的过程。
2.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1.出示例1。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列式,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列。
2.学生自己试着用竖式计算,指一人板演。算完后用计算器验算结果是否正确。
3.完成后说说是怎样算的。
同桌说说后,在全班说说。
4.用计算器验算结果是否正确。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68 × 19= 292× 46= 109 × 37=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在自主尝试计算、交流等活动中,经历学习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简便算法的过程。
2.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口算整百、整十数乘整十数。
3.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知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知识迁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谈话,引出旅游团就餐问题。
1.经历学习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简便算法的过程。
2.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口算整百、整十数乘整十数。
1.观察情景图说说了解到的信息。
2.分别计算选择两种自助餐各需要多少元钱。
3.学生试着笔算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
找不同选择的同学各一人板演,其余的写在本上。
交流计算的方法。
重点交流乘数末尾的0的处理方法。
试一试。
先估计积是几位数再口算。
这节课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采用书中的练习题。
第三课时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进行估算的过程。
(2)能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乘法估算,会解答有关乘法估算的实际问题。
(3)估算、计算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实际意义,培养估算的习惯,培养数感。
设计意图教学是一门需要不断更新和反思的艺术,只有牢牢搭住时代发展的脉搏,与时具进,才能教给孩子更多的东西,这朵艺术之花才会永不凋谢。
谈话引入(也可用其他形式引入)
1.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进行估算的过程。
2.能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乘法估算,会解答有关乘法估算的实际问题。
1.让学生看图并说出图中的信息,再提出问题:估算这列火车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2.展示:说说这列火车大约有多少个座位,你是怎样估算的。先小组内交流,再班级交流。
试一试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采用书中练一练的习题。
四年级数学教案课件【第十篇】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的读写,并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为以后学生在学习中接触大数,并计算大数奠定了知识基础。
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概括的能力,喜欢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渴望获得成功的体验。
根据教材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数位表以及读、写亿以内数的过程。
2、认识亿以内的数为顺序,知道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能读、写亿以内的数。
3.对现实生活中与大数有关的事物感兴趣,体会大数在表达和交流信息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总结概括的能力,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本节课教学重点:亿以内数的读写法。
难点:亿以内数读写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准备了如下的教具:多媒体课件(ppt)
这节课我运用的教法有:情境导入法、操作发现法、归纳总结法、
学法有:自主探究法、观察比较法、合作交流法
? 教学中借助电子白板展示例题、练习,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体现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首先从趣味读数导入,借助学生会读的典型数据,复习万以内数的读法。再联系生活,引入生活中的亿以内的.数,让学生选择喜欢的信息读给大家听。 目的是让学生深切地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我安排了两个活动:
活动一:探究亿以内数的读法
我首先出示数位表,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数位表的分级特点以及个级和万级数位排列的特点。这一环节我的设计意图是:通过观察交流数位表,为读写亿以内的数做好准备。
课堂上先引导学生利用数位表读数,初步体会亿以内数的读法;再让学生在没有数位表的情况下读数,使学生感受到分级的必要性;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亿以内数的读法。这样设计使每一位学生既深刻体会到了亿以内数的读法,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为了巩固亿以内的读法,我又设计了读数大比拼的游戏。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继续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并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此时,孩子们正处在成功的喜悦中,我继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出:这样的数怎样写呢?激起学生想继续探究的兴致,这样就自然的进入活动二的教学环节。
活动二:探究亿以内数的写法
首先提出活动要求:你能试着写出这些数吗?
在学生试写、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形成的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我又设计了写数比赛。
这个活动的设计意图是:既能让好学生吃得饱,又能让差学生够得着。给了学生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又在快乐中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本节课的新知。
(三)发散思维,拓展延伸
以上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了亿以内数的读写法,但学生仅仅会直接的读数和写数。为了让学生在掌握亿以内数读写法的基础上,又有所提高,我进一步设计了写数的游戏。
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又达到了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目的。
(四)课堂小结,反思提升
这一环节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引导学生从知识、过程、情感三方面进行总结。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在直观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观察、推理、总结的能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