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部分教案设计专业(优推8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高一语文必修部分教案设计专业(优推8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高一语文必修部分教案设计【第一篇】
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篇课文,本单元学习写景状物散文,本单元的学习必须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所言之情。《故都的秋》是郁达夫1篇颇具特色的散文,1934年8月写于北平,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描绘了“秋院清晨、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闲话秋凉、胜日秋果”等画面,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学情分析:本单元的第1篇课文是朱自清写的《荷塘月色》,所写景色较为具体,考查的是学生的形象思维。而本文所写的秋味则是抽象难把握的,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出了较高要求。高一学生还没有养成圈点批注的阅读习惯,阅读中不能准确捕捉重点词句,通过学习力求帮助他们学会鉴赏散文,把握主旨。
教学目标:
1、能说出郁达夫生平及其创作风格。
2、能抓住“清、静、悲凉”来赏析故都的秋,感受本文形散神聚的结构特点,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3、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设计思想: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点拨为辅,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读写结合。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难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中所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导读法,点拨法。
教学流程:
一、由题导入,温故知新由题切入。回顾《荷塘月色》标题与文章内容的关系,品味本文标题。从题目可以得出写作内容是“秋”,而“故都”中的“故”字表明是旧的,含着历史厚重感以及作者深切的眷恋之情。引导学生聚焦在“秋”上速读全文。(意图:教给学生由题入文的读书方法)。
二、整体感知,归纳点拨要求学生带着课后练习第一题再读课文,圈点批注。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后,教师通过板书点拨明确行文思路和内容结构。明确几幅秋景图。
三、圈点批注,鉴赏语句要求学生带着课后练习第二题再读课文,圈点批注。全班交流,教师参与点拨,并由此引入作者生平介绍,知人论世,水到渠成的挖掘文章背后的主观情。四、合作探究,拓展迁移结合背景,揭示故都“秋”的特点。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分组朗读全文,再次感悟文章结构和语言。作业:借鉴本文写法,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写1篇题为《江南的秋》4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秋的特征。(意图:照应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高一语文必修部分教案设计【第二篇】
教学目标:1、了解杜甫生平、写作背景以及对其诗歌的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教学重点: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诗歌对仗工整、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春天,人们喜欢到野外去踏春,去感受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勃勃。而在秋高气爽的秋天,人们登高望远,饮酒作赋。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诗圣”杜甫一首关于“登高”的诗,诗的题目就是《登高》。
二、品读诗歌。
师: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学习一首古诗,首先就是要进行的朗读,不是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吗?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品读诗歌。
诵读时请同学们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最后要求读出感情。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提示的要求自由诵读。
生(自由朗读1分钟左右)。
师:请同学们听一段视频朗读。(展示一段名家的视频朗读)。
同学们听的都很认真,接下来请我们班的同学读一读。(选两位学生进行朗读,师或学生作简评,以鼓励为主)。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都很不错,但我认为同学们还可以在这基础上读得更出色。在刚才的诵读提示中,最后一点要求是要读出感情,那么,怎样才能读得更好,更有感情呢?我们知道,诗人的创作往往是为了表达思想和内心的情感需要,或者说,诗人的作品,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那么,我们了解和把握诗人在诗作中的情感,我们就可以把这首诗读得更好了。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探讨杜甫在这首诗中寄寓的情感。
同学们都朗读了这一首诗,也对这首诗有了初步感知,同学们能否用一个字或一个词说一说你读完后的整体感受。
生:悲伤、忧愁、孤独……。
师:诗人的悲在诗歌中体现在哪里?或者说诗人悲从何来?
同学们先思考几分钟(停1--2分钟)。
生:分组讨论。(讨论激烈,气氛较好)。
师:讨论结束。同学们坐回原位,请组内选一位代表回答。
生:诗人的悲首先体现在所见秋景的悲,主要体现在首联和颔联上: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师:首联和颔联共写了几种景物(意象),分别有什么特点。
生:八种。有风、天、猿、渚、沙、鸟、落木和长江。特点是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鸟、落木萧萧和长江滚滚。
师:这些各具特点的意象即诗人所见的秋景之悲是如何体现的?
生:急风,是说风很大,而且又是秋天的风,这样的风更冷。急风凛冽,不仅吹在诗人身上,更是吹在诗人的心里。
生: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
生:猿的啼叫是哀伤的。哀猿声声,使诗人悲凉的心境更添一层。
师:高猿长啸,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
生:清渚和白沙。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
生:这是两只完全不同的鸟。毛笔下的鸟是一只展翅高飞、壮志凌云的鸟(鹰击长空);而诗人笔下的鸟是一只无家可归、低沉徘徊、孤独哀伤的鸟(回鸟徘徊)。
师:看到萧萧而下的落木和滚滚东逝的流水,,诗人又会想到什么?
生:落木即落叶,到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意味着生命的终结。看到落叶诗人也感到自己到了生命的尽头,内心无限凄凉。
生:滚滚长江东逝水,东逝的流水会让人想到韶光易逝、人生苦短。孔子在长江边上感慨道:逝者如斯夫(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到: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师:除了秋景之悲外,诗人的悲还体现在哪里?
生:除了秋景之悲外,悲还体现在诗人的境遇之悲,集中体现在颈联和尾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诗人的境遇之悲具体体现在哪里?
生:万里悲秋常作客,诗人长年漂泊他乡,壮志难酬,处境艰难。
师: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艰难”一词?(联系课文注解)。
生: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国家**(安史之乱),诗人漂泊在外,生活艰难,壮志难酬。
师:诗人自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
生: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年老了又身缠重病。
生:诗人孤身一人去登台,倍感凄凉。
生: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内心愁苦想借酒消愁,可是又患重病,不得不戒酒,本想一醉解千愁,终没有遂愿,心中万千愁绪无法排解,真是愁上加愁。
师:请大家根据下面例子仿写,对诗人的悲进行总结概括,“诗人悲在重九登台,倍思乡亲”。
生:诗人悲在老年孤独,重病缠身。
生:诗人悲在孑然一身,独自登台。
……。
师:正如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所评:
系舟“万里”,故乡渺茫,此其一;“悲哉秋之为气”,节令凄凉,此其二;
“常”年如此,不知其终,此其三;异乡“作客”,寄人篱下,此其四。
“百年”一生潦倒,此其五;体弱“多病”,缠身不愈,此其六;
孑然“孤”独,此其七;重九“登台”,倍思乡亲,此其八。
师:对诗人的情感把握和了解了之后,我们能否把这首诗朗读得更好呢?
同学们先来欣赏一段视频朗读。
刚才这一段朗读与先前的一段朗读,哪一段读得更好,请同学评一评。
生:这一段朗读比先前一段朗读读得更好,语调更低沉哀婉、情感更凄凉。
师:我们班的同学是最棒的,相信同学们一定也能读得很好。
(指名1--2名学生朗读或让开始时读过的学生重读,再让学生自己点评。)。
师(小结):全诗借登高所见萧瑟、悲凉秋景,抒发作者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悲伤之情。用了借景抒情(秋景之悲)和直抒胸臆(境遇之悲)的抒情方式。
三、延伸拓展。
有古语说“女伤春,士悲秋”。(展示几幅秋之悲凉的作品,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浔阳江头夜送客,风叶荻花秋瑟瑟”等,让学生感悟“悲哉秋之为气”。)。
四、作业。
1、收集杜甫诗歌中的名句,并把它积累起来.
2、课外收集并赏读杜甫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选择诗句中你最喜欢的一句,用散文话的语言描述出诗句的意境,要求不少于150。
高一语文必修部分教案设计【第三篇】
一、速读课文,给每一片段拟一标题,再由明线进入暗线,梳理全文结构。
二、高潮在哪一节?(茶馆谈药)。
1、明确人物,稍作分类(革命者、麻木平民、帮凶)。
2、分角色朗读,发动学生点评,结合人物性格而行。
3、从本节找一两个词来评价这些人物(可怜或发疯,本.教案依前者)。
三、华老栓一家可怜在哪里?(由学生说去,师.总结)。
四、康大叔一类可怜吗?可针分相对地讨论。
1、不可怜。
结合第一、第三节华老栓及茶客的态度分析。
2、可怜。
根据夏瑜的话及其对它的评价进行,从思想层面见康大叔类的萎缩、落后、可怜。
五、利用第三节末几段,用对联的上联加以.总结:
茶馆谈药众人齐欢笑。
六、这些人是可怜的,那夏瑜呢?
(也由学生说去,但要引导到末节夏四奶奶身上)。
1、自由读末节,结合具体的语段,看到一个怎样的夏母?
重点有二:
a、痛苦思念又不理解儿子的母亲。
1)揣摩“天明未久”、“惨白”、“羞愧”、“终于”等词。
2)可让学生想象,夏四奶奶这时会对夏瑜说什么。
b、迷信而愚昧,抓住迷信理解后者。
1)见到花环有何念头?(夏瑜显灵,乌鸦上坟头)。
2)你认为花环是谁送的?(革命同道或同情者、支持者)怎么送的.?(想象)。
3)结合环境描写体会那份紧张而激烈的静以及背后的愚昧。
4)结合末段乌鸦飞去的浓墨重彩体味夏四奶奶希望落空和落空背后的深层含义。
2、在对上文分析的基础上,深入讨论或.总结夏瑜的可怜之处:
1)被同宗出卖。
2)被同族耻笑。
3)被至亲误解。
4)由夏瑜而革命,革命的脱离群众及群众的愚昧使革命如入黑洞,似乎永远见不到阳光、雨露,一个花环不能带来春天,反而给人感觉春天的遥遥无期。
……。
七、根据上下文续写下联,不求平仄相谐,但求内容互补。
师生可共同完成,选择一副构成板书。
补充横批。
八、谈论“药”为题和明暗线的作用。
板书。
茶馆谈药众人齐欢笑。
可
怜药?
华
夏
坟场祭子老妪共悲伤。
(下联随意)。
高一语文必修部分教案设计【第四篇】
一、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学习作者高洁的情怀和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2、知识目标:本文构思精巧。意境优美。语言清新,学习体会本文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够判断什么是通感,体会本文比喻的妙处所在。
二、教学重点:
1、通过4-5段赏析,欣赏意境美,品味语言美。
2、理解作者在动荡的年头彷徨于苦闷中的心境和作者在特殊年代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三、教学难点:
1、作者之所以有“颇不宁静”心情的原因。
2、作者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作者及时代背景,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荷塘月色是1篇经典散文,它结构精致,意境优美,语言清新,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板书题目)。
二、作者介绍(略)。
三、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当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汪精卫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荷》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四、整体感知。
学习写景散文,首先要明白文章写了什么景什么情,怎么写的。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的结构内容。文章可以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想起荷塘。写出游的时间、地点和缘起(心不静)。
第二部分:(2-6)夜游荷塘。
1、(2-3)去荷塘的小路,勾勒荷塘轮廓,写我路上的思绪,表达求静的愿望(求静)。
2、(4-5)写月下荷塘及荷塘月色的奇景(得静)。
3、(6)写荷塘四周及远景(出静)。
第三部分:(7-完)荷塘归来。
王桂平。
高一语文必修部分教案设计【第五篇】
第二课时。
一、思考。
我国古代有一部著名的军事典籍,曾被美国军校作为教科书。20世纪90年代初海湾战争期间,有消息报道美军几乎人手一册。它向人们介绍战争谋略,在各种环境下克敌制胜或避敌锋芒、保存力量的高招,是我国古代长期军事谋略的概括总结,也为后世军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资料,这就是《三十六计》。今天我们学习1篇课文《勾践灭吴》,看看远在春秋时期军事家是如何运用三十六计的。
《三十六计》简介,包括总说、计名、分类等,可板书计名。
依先易后难、先明显后隐蔽的顺序找出具体的策略。
1第3自然段:越人饰美女八人……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结论:美人计。效果:缔结和约,吴国撤军。
美人计讲解:。
原文: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分析:美人计为败战之计,是形势不利于我方时采取的一种谋略。越王勾践在战败面临亡国之危的形势下,以美女八个贿赂吴王夫差的亲信喜否,是符合形势需要的。美女西施也在此时被送给了吴王夫差,目的是求得媾和,获得喘息之机。
2第4自然段:然后卑事夫差……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结论:苦肉计。效果:骗取了夫差信任。
苦肉计讲解:。
原文: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分析:以勾践越王之尊,而行为夫差牵马之实,其目的就是要吴王夫差放松对勾践的警惕。很显然,勾践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据史料记载,勾践在吴王夫差得病时,曾亲口品尝夫差的粪便以了解病情,骗取信任。此后不久,勾践便得以释放,回到越国。
历史上应用苦肉计的著名战例有要离断臂刺庆忌、周瑜打黄盖等。
3第3~5自然段:越王勾践一方面卑事夫差,另一方面在国内体恤民情,休养生息,增强国力,终于具备了与吴国抗衡的实力。
分析:此为暗渡陈仓之计。此计原文为: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不明修栈道,则不能暗渡陈仓。修栈道是形式,渡陈仓是目的,示敌以假象,暗行秘密之实是本计的要旨。越王勾践卑事夫差,即要表明无东山再起之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才是他的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制造了大量要在加来海峡登陆的假象,以吸引德军注意力,把德军大量兵力牵制在挪威,为诺曼底登陆创造了重要条件,一举改变了欧洲战局。
4第2自然段:伍子胥劝谏吴王的一段话,客观分析了吴越地理状况和军事形势,力劝吴王夫差抓住有利时机,一举灭亡越国,以绝后患。可惜吴王夫差拒不纳谏,落得个国破身亡的下场。
伍子胥向吴王的建议是典型的“趁火打劫”之计,即利用敌方遭受危难之机,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此计原文为:“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原按为:“敌害在内,则劫其地;敌害在外,则劫其民;内外交害,则劫其国。”本文所述史实即包含趁火打劫的经典范例:越王勾践不断积蓄力量,乘吴国遭受自然灾害,螃蟹、稻谷都绝种之时计划攻取吴国,后来终于乘吴王夫差去黄池与各诸侯会盟,国内空虚之际,一举攻吴,大获全胜。
二、小结。
从本文可以看出,三十六计之间不是孤立的、割裂的,而是一个有机整体。运用计谋的关键是要冷静客观地分析形势,把握有利时机,创造制胜条件。
三、作业。
创造性练习: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将本文改编为话剧演出。要求如下:。
1把握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
2人物台词要用现代汉语。
3允许合理想象,增删台词和情节,以使剧情发展合理化。
板书设计。
高一语文必修部分教案设计【第六篇】
抽查(个别)背诵,集体背诵。
学——议——评——练。
步骤:齐读第四段后,由学生自主合作,结合注释疏通本段文意,并由学生自由发言,提出疑问,其他同学帮助解决;如解决不了,老师适当引导。如果学生没提出疑问,那么就提问学生,相关文言知识点由学生归纳总结出,教师作补充归纳,扩展延伸。同时利用练习巩固提升。
第四段文言知识点归纳:
(1)实词。
神明自得:人的智慧圣心备焉:圣人之心,通明的思想。
不积跬步:古代称跨出一小步为“跬”用心躁也浮躁,不专心。
(2)虚词。
风雨兴焉:兼词,于此圣心备焉:语气助词。
(3)词类活用。
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方位名词分别用在动词“食”、“饮”前,作状语,当“向上”(指在地面上),“向下”(指在地下)讲。
2、用心一也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3、积善成德善:形作名善行。
(4)古今异义(古/今)。
1、用心一也:因为思想意识活动/读书用功。
2、蟹六跪而二螯:脚/跪下。
3、爪牙之利:爪子和牙齿/坏人的党羽或帮凶。
(5)特殊句式。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式。
练:翻译句子。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专一。
课文互动探讨分析:
第四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
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
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
“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
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比,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本段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
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在第二段中,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第四段,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从而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明确: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高一语文必修部分教案设计【第七篇】
这个学期我们学xx的第1篇小说是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从这篇小说中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体会到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痛苦。无数像“桥边的老人”一样的无辜的人在战争中失去了精神的寄托和生存的信念,甚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而那些经历了战争又有幸能活下来的人,特别是那些在战火中九死一生的战士,在战后他们的生存现状如何?他们的精神状态是否有人关注呢?让我们走近伯尔,走进《在桥边》。
二、作者简介。
他早期的作品是以这段经历为主要题材,着重反映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他的作品充满灰暗、抑郁的基调,弥漫着下层人民同命运抗争的痛苦,也渗透着欢乐的精神。
一、整体感知。
1、根据第一段文字,你能猜出故事发生的背景吗?
明确:他们替我缝补了腿——战争之后(二战之后)。
2、“我”是谁?“我”为什么坐在桥边?
明确:猜测——“我”是负伤的战士或百姓。
他们给我一个“可以坐着的差使”,“要我数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
二、重点研读[ks5u]。
1、对于自己的生活现状,“我”满意吗?为什么?请说出理由。
明确:不满意。
这份工作单调、枯燥、乏味。(找出原文)。
“我”虽然对现状不满,但为了生存,又无力抗争,“我”唯一能做的反抗就是故意数错,“乱数”,使得数字不准确。第三段“我以此暗自高兴……我就用五位数来表示我的慷慨。”充满反讽和揶揄的笔调表露了“我”对这种生活的不满和反抗。
明确:对“他们”的不满。
3、“他们”是谁?“我”为什么对他们感到不满?
明确:这是一群只知道盲目陶醉和满足于“我”送上的数字的官员,这是一个只关心数字而完全忽略人的精神存在的社会,第一段“他们以用数字来表明他们的精明能干为乐事,一些毫无意义的空洞的数目字使他们陶醉”;“他们喜欢这个未来完成式”他们醉心于数字上的增多,即便这些是虚假的数字,他们努力做些面子工程,企图作出些“政绩”,并不真正关心人的生存状况。
4、“我”对自己的生存现状不满意,那么,“我”想要怎样的生活?找出相关语段。
明确:想要爱情。(心爱的姑娘)。
5、当心爱的姑娘在桥上经过的时候,我有怎样的心理感受?
明确:课文第三、四段:
“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
“所有在这个时间走过的人,我一个也没数。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我不让他们侵占去。”
“我的心又停止了跳动”“所有一切有幸在这几分钟内在我朦胧的眼睛前面一列列走过的人,都不会进入到统计中去而永垂不朽了”
“这很清楚,我爱她。但是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
“我在爱她。这是很清楚的,我在爱她。”
6、师:作者一改前面的反讽语调,写得如散文诗般,调子也比较欢快。
齐读,感受“我”的欢乐。
7、小结:“我”是真的在爱着她了!在姑娘过桥的那个瞬间,如此美好而激动人心的几分钟成了主人公的全部幸福所在了。
三、齐读课文,感受情节的“摇摆”。
1、在小说中,即使故事的开端和结局都很简单,作家也不愿意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的,而是要让他千折百回,每一个地方都可能遇到难以逾越的困难,“疙疙瘩瘩”“吞吞吐吐”,最后才抵达胜利的彼岸,越是曲折,越是跌宕,小说越是精彩,这就是小说情节摇摆所产生的魅力。这篇小说也是如此,情节在短短的篇幅中几经摇摆,“我”的内心情绪也随之起起落落。
2、请同学们说说故事的发生、发展部分主人公的情绪有着怎样的起伏?
明确:开端是主人公灰暗而毫无意义的生活现状,随着情节的发展,“我”爱上了过桥的姑娘,因了姑娘的出现,空洞的生活忽然有了亮色而心情愉悦,这是主人公第一次的情绪起伏。
明确:作者安排了主任统计员的出现。主任统计员要来检查了,“我”的内心由之前的“愉悦和欢快”重又跌回了谷底,“我”内心充满了紧张和矛盾。
4、情节迅速过渡到了高潮部分。在高潮部分,“我”做出了怎样的抉择?
明确:表面上看,“我”为了生计,压抑住了自己对姑娘的感情,“因为我必须数,不能目送她过去”,而在内心深处,仍然是真挚的爱情和精神世界的真正寄托压倒了空洞无意义的职业——“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样漂亮的姑娘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
5、情节运行到这里,似乎要滑向悲剧的结局了。可偏偏峰回路转,情节再次出现了摇摆。请同学们阅读故事的结局部分,说说情节的第三次摇摆。
明确:“我”居然被主任统计员认为是“好人、很可靠”,幸运地逃过了检查,将被调去数马车,反而获得了与姑娘进一步接触的机会。
6、小结:正是因为有了情节的一次次摇摆,有了主人公内心情绪的起起落落,才使得小说简单又丰厚,摇曳而生姿。以上是我们通过情节这一元素走进了伯尔的《在桥边》,感受了饱受战争创伤的小人物的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悲欢。
四、主题探究。
接下来请同学们谈谈你的阅读感受:你觉得伯尔通过这个故事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是爱情么?是表现爱情的巨大力量么?并请谈谈你的判断理由。
明确:小说表面上,是在表现爱情对于一个无力掌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具有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深层的更在于表达对德国战后,饱受战争创伤的小人物的精神状态的关注,揭示了德国战后重建中,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社会现实。因为主人公的爱情,仅仅只是暗恋,他甚至并不打算告诉那姑娘,“她什么也不知道,我也不愿意让她知道。”(插入问:主人公是把这次爱情作为可以实现的现实追求来看待么?)与其说是爱情,还不如说是主人公的一种精神寄托,是他在这样的社会氛围、这样的个人境遇中,依然坚持的对美好希望、美好事物的一种守望吧。
小结1:这就是伯尔的小说,在极短的篇幅里,在看似平静的叙述里,既有小人物同命运抗争的痛苦,也渗透着理想主义的欢乐精神。通过情节的一次次摇摆,阐释了深刻而复杂的主题,带给人们无尽的思考。
或小结2:不仅在伯尔的小说中会出现这种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情况的发生。在纷繁复杂、追求利益的现代社会,人们太重视物质上的追求和满足,而忽视了精神的充实和探索。很多人舍得给自己的父母花钱买很多高档物品,却舍不得每天陪父母聊聊天;很多父母整天忙于挣钱,却没时间陪自己的孩子好好谈谈心。在这个社会,很多人认为物质上的满足就是最大的幸福,给人物质上的帮助就是最大的帮助。孰不知,真正的幸福与物质无关,真正的幸福也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相反有时失意时的一句鼓励,痛苦时一个拥抱,沮丧时的一个眼神,落魄时及时伸出的一只手,那才是真正的帮助,真正的关爱,那才能让别人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小说的结局极富戏剧性,多少有点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么?为什么?
明确:既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因为故事的发生部分,已作足了铺垫。
b)要来检查的和认为“我”是一个可靠的人的并给予我数马车这一美差的都是“他们”。那么“我”眼中的“他们”到底是怎样一群人呢?请同学们回顾相关的语句。
c)“他们”看到“我”送上的数字时的神态、心理的细节描写有哪些?
明确:他们看到数字时的“脸上放出光彩、容光焕发、心满意足、眼睛闪闪发亮、喜欢这个未来完成时…….”等细节。
d)从中我们发现“他们”真正关心的是什么?
明确:这些细节的充实,让我们对主人公生存的空间有了深切的了解。这是一个只关心数字而完全忽略人的精神存在的社会,这更是一群只知道盲目陶醉和满足于“我”送上的数字的官员,其实这些数字根本都是“不准确的”,随“我”的心情故意乱数的,“我”也“是一个不可靠的人”,这样的一个社会氛围,这样的一种官僚主义作风,注定会有如此荒谬的结局。所以,这样的结局又完全在情理之中。
e)作者通过这个结局讽刺了怎样的一个社会现实?
高一语文必修部分教案设计【第八篇】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
二、能力目标:
让学生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
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以事例导入,点明学习重点。
今天,我们要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一个事例,假如你今天心情很好,一出门就遇见阔别多年的老朋友,那么,当你现在坐在公园的长凳上听着耳边的鸟鸣时,你就会觉得鸟的叫声非常的悦耳。换一种心境,假如你今天比较倒霉,在马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这时你听到鸟的叫声就会觉得心烦。对相同的景,不同心情的人对景的感受就会不一样,那么写出来的景当然就会不同了,这就叫做“景随情异”(板书)。可见,情与景的关系非常密切,弄清情与景的关系,也是我们今天学习《故都的秋》的一个重点。
二、通过比较阅读,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下面我们先来看几首同样也是以秋为描写内容的诗歌:
材料一:孟郊《秋怀》。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疑怀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材料二:刘禹锡《秋词》。
(一)(二)。
自古逢秋悲寂寥,山明水净夜来霜,
我言秋日胜春朝。数树深红出浅黄。
晴空一鹤排云上,试上高楼清入骨,
便引诗情到碧霄。岂如春色嗾人狂。
1、分析孟郊《秋怀》。
一问:这是一首写秋天的诗,那么诗中都写到了哪些秋天的景呢?
明确:诗中写到了月、露、风和梧桐。
二问:这些景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月——冰,露——冷,风——寒(峭),梧桐——枯,
梧桐甚至是“声响如哀弹”,意思是秋天梧桐脱落,风吹枯叶,瑟瑟作响,听去好像谁在弹奏悲哀的曲调。
三问:那么,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悲凉。
2、分析刘禹锡《秋词》(两首)。
一问:在这两首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
明确:如“胜春朝”、“引诗情”、“山明水净”、“清如骨”等。
二问:那么,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这里的秋天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能激发人的诗情,甚至胜过春天。
3、小结。
一问:同样是写秋天,前者悲凉,后者清新,这是什么原因?
明确:这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决定的,也就是“情”决定了“景”的特点,即我们前面已提到的“景随情异”。
二问:本文《故都的秋》也是写秋天,那么,这里的秋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是悲凉,还是清新?(要求学生对照上面两组诗,参考课文第一段的内容来回答这个问题。)。
明确:清、静、悲凉。比较接近于第一首诗。
三、通过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感情底蕴。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小结。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不难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蕴,特别是“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一句,明确指出了作者写这1篇文章的感情特点。了解了作者感情的特点,将有助于下面我们对本文景物特点的分析,从而能更好地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四、由景入情,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明确:从三到十一自然段。
二问:这些段落中写了哪些主要的景?
明确:第3段主要写了牵牛花,第4段主要写了槐树,第5段主要写了秋蝉,第6——10段主要写了秋雨,第11段主要写了果树。
那么,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下面先请两名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先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总结:
秋色。
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
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
枣树(淡绿微黄)。
三问:那么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
明确:冷色。
四问:面对这么多的冷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五问: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明确:有鸽声(飞声)、蝉声、雨声、人声。
六问:那么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闹呢,还是宁静?
明确: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这也正体现了我们在《天山景物记》中学到的一句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举一个例子,比如钟,在白天,你根本听不到它的走动声,但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因此,假如要你写夜的静,你便可以以钟的走动声清晰可辨来衬托夜的静,这也就是以动衬静。
七问: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明确:孤独、痛苦。
明确:悲凉。这便是故都的秋味。
明确:这与作者的心境有关,前面我们在学习本文的写作背景时,曾提到作者写作的心境,简单地说,作者心情不好,所以才写出如此之景。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情与景的密切关系。
五、分析文章结构。
以上分析的是3——11自然段,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段落写什么。
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
明确: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构成了呼应。
明确: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六、能力迁移训练。
练习:
以夏天的景为描写的内容,借景抒发欢乐或苦闷的心情,但不能直抒胸臆,要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字数要在200—300字之间。
具体做法:
当堂做。一、二组同学写1篇借夏天的景抒发欢乐心情的短文,三、四组同学写1篇借夏天的景抒发苦闷心情的短文。写好后,教师抽查并将写得较好的文章通过实物投影仪投放出来,大家一起来分析和学习。
读罢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文章里那种浓浓的秋意深深地吸引着我,那里的秋雨,那里的秋蝉,那里的秋果,那里的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的迷人,那么的富有韵味,令人遐想无限。
作者善于抓住秋的特点来写秋,五幅图画,写“庭院读秋”,突出故都之秋的“清”;写“清晨踏秋”,突出故都秋的“静”;写“秋蝉啼秋”,连用“衰弱”“残声”“啼唱”“嘶叫”四个词,把秋的“悲”渲染得淋漓尽致;写“闲人秋叹”天灰、风凉、雨歇、云卷、天晴,突出沉重凄凉;写“柿枣映秋”,让故都之秋“悲”而且“壮”,平添了一份眷恋向往之情。在景物的着色上特别偏爱冷色,如“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淡绿微黄枣子颗儿”,柳阴下的丝丝日光,这些单的、纯的、淡的、暗的色彩,都与作者寂寞的感受有关。
作者注意调动不同的感觉写秋,如视觉,天是“碧绿的”,“秋草”是“尖细且长”的,如视觉作者特别选用一些很轻很细的音响,如“西山的虫唱”、悠远的钟声、“驯鸽的飞声”、寒蝉的嘶鸣、息列索落的雨声、都市闲人缓慢悠闲的微叹。这些细微响动,普通人很容易忽视,但在敏感寂寞的作者心中却留下很深的痕迹。
作者还很细腻地展示自己在观景赏景时的感触,如:“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看“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踩在槐树的落蕊上,“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
接着作者又很简约的把文章递进开来:这古都的秋,只有在北方才能领略得到。因为“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同时,还蛮有深意的说出了一番话:“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显然,要想领略这秋,并不在于人人都懂得的都赞美的名花和美酒之美上,秋之领略,应该在哪里呢?此时,他笔锋一转,把我们带进了北方的秋天里。从常见的几样毫无关联的景物里,并列的,散散的,曲尽其妙又极研尽致勾勒出秋“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
总的来说,《故都的秋》通篇无一“愁”字,话到唇边不言愁,但处处潜着“愁”的落寞。
《故都的秋》是传统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训练,使学生进入审美艺术的殿堂,从而使学生体悟情与景之间的关系,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进而学以致用。
但作为经典,《故都的秋》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在领悟上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结合背景资料,师生互动,以品读,联想等方式进入散文的鉴赏。
从教学流程看,我觉得设计的是较有特色的,目的是较明确的,但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后和其他老师及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才意识到,一则课前学生预习的并不充分,对课文内容并不熟悉,感伤、悲凉的情感没有较好的领出来;再则课堂品读的时间不够,学生没能很好的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打乱了学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热烈。
其实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对学生真实水平的关注才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教学,多给学生品读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开放的思维,否则,就无法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