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实用四年级语文教师教案设计收集范例【范例8篇】

网友发表时间 3002784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实用四年级语文教师教案设计收集范例【范例8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四年级语文教师教案设计收集【第一篇】

1、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检查学习情况。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整理文章的条理。

3、理解太阳是如何对待孩子的,感受阳光下,在河边游玩,在树林游玩等情趣。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6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

2、理解太阳是如何对待孩子的,感受阳光下,在河边游玩,在树林游玩等情趣。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6自然段。

三、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歌曲《种太阳》。

3、教学挂图。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拟人化的太阳公公的图片:同学们,看到这幅图,你会想到什么?(太阳公公非常慈祥,他把光和热都无私地给了我们;太阳公公出来了,我感觉很暖和;想起了《种太阳》这首歌……)。

2、教师相机播放歌曲《种太阳》:那我们一起来唱唱《种太阳》这首歌吧。

(二)要求导读,整体感知,掌握生字词。

1、出示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

(1)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并掌握它们。

(2)读课文,理解太阳是如何对待孩子们的,感受阳光下,在河边游玩,在树林里游玩等情趣。有不理解的地方,可在旁边作记号。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其他正音。

(2)根据学生认读情况,强调读和写上的注意点。

(3)再次出示生字卡片,齐读。

3、一起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太阳是如何对待孩子们的,感受阳光下在河边游玩,在树林里游玩等情趣。

4、反馈分段情况。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师: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他看见的东西最多了,他听过的故事最多,他知道的事情也最多。他会看见什么呢?(如河流、大海、森林、人类、动物等)他又听到了什么呢?(如河水哗哗地流淌、小鸟在唱歌、小朋友在欢笑)。

他知道小朋友的什么事情,他又是怎么做的?

2、出示体现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的内容的挂图。

3、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师生交流后,齐读第一至六自然段。

5、学生用以下句式练习说话。

当太阳知道小朋友们喜欢——————,他就发出————来,放出————来,把(叫)————,让——————。

6、指名反馈。

7、有感情地朗读1——6自然段,进一步感知太阳是如何对待孩子的,感受阳光下在河边游玩,在树林里游玩等情趣。

8、拓展思维:同学们,你能按照句式模仿着说一句吗?

9、有感情地朗读1——6自然段,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深入感知太阳是如何对待孩子的,感受阳光下在河边游玩,在树林里游玩等情趣。

10、师生交流:太阳这样对待我们,我们应该对太阳说些什么呢?

(四)小结:同学们,太阳真好,给了我们光,给了我们热,给了我们美好的一切。好,大家一起来对太阳说——太阳,你好,谢谢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五)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根据课文内容或者自己的想象,画一幅在阳光下我们尽情地游玩的图画。

第二课时。

1、继续学习课文,体会“他在孩子们身上,可以寄托人类的希望”的含义。

2、总结全文,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热爱世界和平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他在孩子们身上,可以寄托人类的希望”的含义。

2、培养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热爱世界和平的感情。

3、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作业展示,导入新课。

1、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太阳是如何对待我们的,他给了我们光和热,给了我们美好的一切。可以说,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可爱的世界。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动手画我们在阳光下尽情地游玩的图画,下面,就请同学们上台来展示一下。

2、学生展示作品。

小结:同学们画得真棒,给老师一种美的享受,谢谢你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七自然段。

2、指名反馈。(美的东西如刚才展示的图画,文明的行为,善良、勤劳、聪慧、勇敢的人类,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世界和平;而丑的东西如疾病,饥饿,各种可怕的灾难,人类之间的战争。)教师相应地展示图片。

3、小结:是的,全世界每一个角落太阳都看得到了,他看到全世界美的东西,也看到全世界丑的东西。但是,他喜欢美的东西,他爱所有热爱美的人类。

(三)学习第8——14自然段。

1、出示提示,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读一读,完成练习,并回答问题:

(1)太阳爱————的人们。

(2)太阳最爱的,是————。生长在太阳下的————,他全都爱。

(3)“所有的孩子”指哪些孩子?

2、学生合作学习,思考讨论。

3、集体反馈。

4、指导感情朗读。(读出渴望和平、向往和平的感情。)。

5、小结:因为孩子们最纯真,最善良,孩子们热爱美的东西。所以太阳把各国人民和平相处,平等互助,没有战争的希望放在孩子们的身上。请同学们怀着渴望和平、向往和平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8——14自然段。

6、创设情境,角色扮演,拓展延伸。

老师扮演太阳公公,学生们扮演孩子们进行角色表演。

(四)总结全文。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太阳公公对全国人民都是无私的平等的,他爱所有热爱和平的人们。因为孩子们最纯真,最善良,最热爱美的东西,所以太阳把各国人民和平相处,平等互助、没有战争的希望放在孩子们的身上。太阳公公这样无私地、平等地对待我们,我们一定不能辜负他上午希望。让我们共同努力!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完成课后习题2。

板书设计:

四年级语文教师教案设计收集【第二篇】

《笔算乘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笔算乘法是本学期的重点内容,学生在已掌握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相对容易一些。

1、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计算顺序和积的定位。

2、通过两位数乘三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对比引导学生归纳出一个因数是三位数的乘法规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良好习惯。

重点: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顺序。

难点:一个因数是两位数乘法的积的的定位。

1、旧知铺垫:

引导学生回忆两位、三位数、一位数的笔算和估算。

复习旧知:一方面巩固学生的知识,一方面为本节课的新课学习做铺垫。

2、点出例题:

“145×12”知道这是一个新内容。先让学生估算,并说出估算方法。让学生经历运用两位数三位数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乘法计算的运用价值,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学生自己探索交流处“145×12”时,问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根据什么列竖式计算的?290表示什么,145又表示什么。这一过程学生经历了探索,掌握了三位数两位数的算理和积的定位。

3、巩固练习

当学生自己探索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式时,这一内容还不够扎实,所以及时给出练习,学生思维得到更深刻的认真!

给出四道练习题,都是三位数乘两位数,让学生分小组上台版演,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集体订正,加强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掌握,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通过知识的迁移,使学生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迁移,类推到三位数乘两位数。

再巩固

我设计了三道:“小马虎”做的题目,让学生发现错误并改正,“小马虎”的计算可能就是我们学生中容易犯的错误,这样为我们的学生提了醒,当学生找出了“小马虎”的错误时,是快乐的,可能有类似的学生得到了提醒。

4、课堂小结

学生简要回顾,叙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感受所学的知识价值。

本节课得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探索的空间,注意了学生的互相交流,启发共同提高的能力培养,在这里教师创设情意后,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讨论、探索。引导学生自己能发现问题自己解答,教师适时引导,循序渐进,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求知、探索的能力。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与组织者!

四年级语文教师教案设计收集【第三篇】

1、懂得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并引导学生根据是否有脊椎这一标准给动物分类。

2、引导学生通过摸脊椎、做脊椎模型等活动,探究脊椎的特点,研究脊椎的作用。

3、能够根据脊椎动物的特点,找出一些动物的脊椎。

4、知道我国自然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脊椎动物,通过摸脊椎、做脊椎模型等活动研究脊椎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了解脊椎动物的特点,能够学会给动物分类,画出脊椎动物的脊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些动物的图片、做脊椎模型的一些材料、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过程。

1、出示课本第1页上的小诗。

遥远的天空中,

举行着一场飞行赛,

猜猜,谁的耐力最强?

茂密的雨林里,

举行着一场音乐会,

猜猜,谁的歌喉最美?

广阔的草原上,

举行着一场运动会,

猜猜,谁的速度最大?

……。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探究动物大家族的秘密。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会给动物分类。

4、板书课题:

1、给动物分类。

活动一:认识动物园中的动物。

预设:

食肉动物区——老虎、狮子、熊、狼。

灵长类区一一猩猩、猴子等。

食草动物区一一斑马、长颈鹿、大象等。

海洋动物区——企鹅、海豹等。

珍禽区——鹦鹉、孔雀、老鹰等。

预设:

分类标准一:按照活动区域分为三大类。

天上飞的一一大雁。

水里游的一一小丑鱼、海豚。

地上跑的——孔雀、蚂蚁、蜗牛、长颈鹿、猫、大象。

分类标准二:按照鸟类、昆虫类、鱼类、兽类分为四大类。

鸟类——大雁、孔雀。

昆虫类一一蚂蚁、蜗牛。

鱼类一一小丑鱼。

兽类一一长颈鹿、海豚、猫、大象。

4、教师引导:如果是生物学家来给这些动物划分的话,他会根据这些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划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请大家学着生物学家的分类标准,按照这些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划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脊椎动物一一大雁、孔雀、小丑鱼、长颈鹿、海豚、猫、大象。

无脊椎动物——蚂蚁、蜗牛。

活动二:摸脊椎,了解脊椎的特点。

1、教师引导:脊椎动物都有脊椎,我们人类也属于脊椎动物。那么脊椎有哪些特点呢?下面我们就来相互摸一摸我们的脊椎,初步了解脊椎的特点。

2、同学之间相互摸一摸脊椎,初步了解脊椎的特点。

预设:

脊椎是一节一节的。

脊椎是连起来的,不是分开来的。

脊椎是弯曲的。

3、出示课本第3页上面的脊椎模型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进一步了解脊椎的特点。

引导:这些一节一节的脊椎连起来以后,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们进一步探究脊椎的作用。

活动三:做脊椎模型,研究脊椎的作用。

1、教师引导:要想研究脊椎的作用,我们还是通过动手做一个颈椎的模型来研究吧。

2、出示课本第3页下面的做脊椎模型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做脊椎模型所需的材料及制作方法等。

制作材料:线轴6个、圆纸片5张、棉线、胶布、剪刀等。

制作步骤:

第1步:在圆纸片的中心位置打孔。

第2步:在相邻线轴之间垫一张圆纸片,用棉线把这些线轴和圆纸片穿起来。

第3步:拉直棉线,用胶带将两端的线头固定住。

3、学生按照操作步骤制作脊椎模型。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模型的制作情况,并相机指导。

4、全班交流,各小组展示本小组制作的脊椎模型。

5、教师引导:同学们,脊椎模型做好了,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脊椎的作用。

操作方法:

第1步:将脊椎模型立在桌面上,让上面的线轴,向一侧倾斜,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第2步:让上面的线轴向不同的方向倾斜,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6、学生按照要求操作,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思考脊椎的作用。

7、全班交流,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操作,我们发现,当我们把脊椎模型立在桌面上,用手指将上面的线轴向一侧倾斜时,脊椎模型就顺着手指的方向向一侧倾斜。当我们将上面的线轴向不同方向倾斜的时候,脊椎模型就顺着手指的方向,向不同的方向倾斜。

在脊椎运动结束之后,稍一用力,脊椎又可以恢复原状。这说明,脊椎有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的运动能力。

活动四:找一找动物的脊椎。

1、同学们,刚刚我们了解了脊椎的特点,研究了脊椎的作用,下面让我们来找一找动物的脊椎。

2、出示课本第4页上面的五幅插图,了解这五幅插图中的动物,然后用笔把这些动物的脊椎描画出来。

学生动手寻找这些动物的脊椎,并且将脊椎描画出来,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师引导:刚刚,同学们把书本上5种动物的脊椎都描画了出来,下面,我们再来看几种动物,请大家也把这些动物的颈椎描画出来。

出示学生活动手册上的第一道题目,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动物的脊椎,并且用彩色笔把它们描画出来。

4、脊椎动物是有脊椎的,而无脊椎动物是没有脊椎的,当我们看到一种动物的时候,首先要区分它是否属于脊椎动物。

5、出示课本第4页下面9种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这些动物的名称及特点,再看一看它们是否有脊椎,然后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这9种动物分别是:

蚊子、蜗牛、水母、河蚌、青蛙、小鸟、猴子、鲨鱼、蚯蚓。

脊椎动物一一青蛙、小鸟、猴子、鲨鱼。

无脊椎动物——蜗牛、蚊子、水母、河蚌、蚯蚓。

活动五:我国的动物资源。

2、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我国的野生动物。其实,我们国家的野生动物种类非常丰富,其中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有几百种,如大家熟悉的大熊猫、东北虎、扬子鳄等。

3、出示课本第5页下面的七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这几幅图中的动物。

介绍鹦鹉螺、宽尾凤蝶、朱鹮三种动物,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这三种动物的有关知识。

鹦鹉螺基本上属于底栖动物,平时多在100米的深水底层用腕部缓慢地匍匐而行。整个螺旋形外壳光滑如圆盘状,形似鹦鹉嘴,故此得名“鹦鹉螺”。通常夜间活跃,日间则在海洋底质上歇息,以触手握在底质岩石上。生活在海洋表层一直到600米深,适应不同深度的压力。鹦鹉螺是肉食性动物,食物主要是小鱼、软体动物、底栖的甲壳类,特别以小蟹为多。

宽尾凤蝶是凤蝶科,宽尾凤蝶属昆虫。翅展115~130毫米。体、翅黑色,翅面散生黄色鳞片。宽尾凤蝶一般在林缘及开阔地活动,喜欢滑翔飞行,飞行时后翅不扇动。喜欢访花与吸水,分布于中国四川、陕西、湖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

在高大的树木上休息及夜宿;留鸟,秋、冬季成小群向低山及平原作小范围游荡;

4~5月开始筑巢,每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2~4枚,寿命最长的记录为37年。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后经人工繁殖,种群数量已达到200只。

5、同学们,这些动物都是我国的珍稀动物,它们都是脊椎动物吗?请同学们根据脊椎动物的特点判断一下。

脊椎动物——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朱鸭、扬子鳄。

无脊椎动物一一鹦鹉螺、宽尾凤蝶。

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脊椎动物,了解了脊椎的特点和作用,学会了按照是否有脊椎将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并且认识了一些脊椎动物。课后,请大家仔细观察周围的动物,想一想它们是脊椎动物还是无脊椎动物。

板书设计。

脊椎动物。

给动物分类。

无脊椎动物。

摸脊椎。

做脊椎模型。

脊椎的特点及作用。

我国的动物资源。

四年级语文教师教案设计收集【第四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欧、吁、濒等八个生字,理解气温骤降、长途跋涉、濒临死亡、料峭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同学们,每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春天的使者就唧唧喳喳地叫着,翩翩然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板书:燕子)。

2、燕子是候鸟的一种,它们能长途飞行,每年春来秋去,从不间断。可是有一年春天,人们却用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载着燕子,送它们到温暖的南方。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燕子专列》。(补充课题)。

3、赶快拿出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吧!

二、自读自悟,初知课文大意。

1、词语检查。

2、读通课文第二段。讨论:现在你明白了吗,人们为什么用列车送燕子到温暖的南方去?(随机理解词语:气温骤降、长途跋涉、濒临死亡)。

3、出示:气温骤降、长途跋涉、濒临死亡。

用上这三个词语说说原因,要求:说清原因,语言简洁。

三、围绕爱,感悟课文,感情朗读。

(一)听到消息后,人们。

出示:听到消息后,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1、读通句子。

2、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落实:料峭的春寒满天飞舞的大雪冻得坚硬。

3、有感情朗读。

(二)在这群四处寻找燕子的人群中,就有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

出示:有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和爸爸妈妈一起,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手冻得僵硬,脸冻得通红,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1、读通句子。

2、理解:皑皑白雪。

手冻得僵硬,脸冻得通红你看到了什么?

在乎什么意思?小贝蒂不在乎手冻得僵硬,脸冻得通红,那她在乎什么?

3、出示图画,看,这就是小贝蒂,她在干什么?是呀,她的手冻得僵硬,脸冻得通红,但她一点也不在乎。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有感情朗读。

(三)多么善良的人们!多么幸运的燕子!配乐朗读三、四自然段。

(四)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四年级语文教师教案设计收集【第五篇】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8个生字,掌握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自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有关球王贝利的哪些事,体会这些事中反应出来的人物精神。

3.关注日常生活中有关体育方面的消息,以“我喜爱的体育明星”为题进行口语交际活动,感受和学习体育人物身上的高尚精神。

过程与方法:本课时1篇略读课文,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学生自学为主,由学生自学自悟体会人物精神,完成教学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课文讲了有关球王贝利的哪些事,感受和学习体育人物身上的高尚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重点和含义深刻地句子,从而体会那种美。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贝利的资料及图片、视频资料。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一、欣赏球赛、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一段足球赛的场面。这场球赛精彩吗?你们知道刚才进球的那个球员是谁吗?(贝利)揭示课题。

二、质疑激趣、合作探究。

可是,他曾经是一个贫民,你们知道他怎么成为球王的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根据自读提示自学。

(1)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再读给同学听,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设计意图:讲课内阅读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积累联系起来,也将阅读和口语交际有机的融为一体。)。

3、球王贝利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展开讨论,指名回答)。

三、拓展延伸积累感悟。

1、从贝利的经历中,你明白了什么?你最想说什么?

2、收集有关“体育明星的图片、文字资料等,在班上办一期小专栏。

活动安排:

(1)教师提前布置学生留意相关的资料,并作相关的准备。

(2)生展示和交流的内容可以以体育明星的故事为主,也可以介绍他们取得的辉煌成就。但要引导学生说出喜欢他的原因,找到这些人身上值得赞扬和学习的地方,使学生受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熏陶。

(3)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用文字、图片、音响等多种形式进行介绍。

四、识字与写字。

四年级语文教师教案设计收集【第六篇】

教学内容:

角的度量和“练一练”,练习二十二第5~7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1的角的大小。

2.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红色木条做的一个角,师生每人准备一个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练习二十二第5题。用小黑板出示,指名学生口算得数。

2.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角。

3.直接比较角的大小。

在黑板上画两个大小不同的角,第一个角稍大一些。再用红色木条做一个角,使它与画的第二个角相等。

先用木条做的角与第一个角比较。

提问:哪个角大?是怎样比出来的?你能具体说出大多少吗?(不能)。

再用木条做的角与第二个角比较。

提问:这两个角的大小怎样?是怎样比的?你能具体说出这两个角都是多大的角吗?(不能)。

如果我能说出红木条的角有多大,你能说出第二个角有多大了吗?

4.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能直接比较出两个角的大小,但不能说出它们具体有多大。如果能像量线段那样,能用一种单位去量一量,知道一个角的大小,就能很方便地知道一个角的大小了。那么,究竟用什么去量呢?量出的结果用什么做单位呢?怎样去量角呢?这些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板书课题)。

二、认识量角器。

1.认识角的计量单位。

说明:量角的大小,要用到量角器。这就是一个量角器。(出示量角器)。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量角器。(投影出一个量角器)。

提问: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

现在我们来看这个半圆,从0开始到180为止。想一想,这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说明: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叫做1度的角。(用一根线穿过量角器的中心,拉出1度的角让学生看)也就是说,计量角的单位是“度”。(板书:度)写“度”可以用一个小圆圈来表示,此为“1度”,我们这样写。(板书:)。

领学生读“1’。

追问:计量角的单位是什么?1‘的角有多大?(用线拉出角再观察)。

指出:计量角的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2.认识量角器的结构。

(1)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是1‘,这样的10份所对的角是10度的角,(拉出10度的角,并板书:10。)这样的60份所对的角是60度的角,(拉出60度的角,并板书:60。)这样的90份所对的角是90度的角。(拉出90度的角,并板书:90)。

(3)现在来观察外圈的刻度线,从左边起看到o’刻度线了吗?(在线一端打结,与中心重合。用线拉00)拉出10、30、90、120、180,分别让学生说出是多少度。

提问:谁能从左边起找出外圈50的刻度线,请你拉这根线来表示。(指名演示)。

谁再来找出90的刻度线?(指名演示)。

再请哪位同学来找出外圈125的刻度线?(指名演示)180呢?

外圈的刻度会找到吗?

哪位同学来找内圈的80?(指名演示)90呢?

再指名学生用拉线的方法找出140、180的刻度线。

内圈的刻度会找了吗?

(5)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量角器。与老师这里的一样吗?你的量,角器上的中心在哪里?

大家一起来找量角器上的刻度。从左边起,找0刻度线、10刻度线、135刻度线、180颗度线。再从右边起,找0、10、135、180刻度线。(老师巡视)。

三、教学角的量法。

1.自学课本。

2.提问:量角要分几步进行?哪两步?

指出:可以把量角的方法归纳为“两重合,一看数”。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

两重合: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一看数:看角的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

3.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量这个角的度数。(投影一个40的角)先要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然后做到“两重合”。(边说边演示重合的方法)。

指出:在量角时要特别注意,弄清看哪一圈的刻度。这里是用右边起内圈的o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的',要按逆时针方向找出另一条边对着多少度。这条边对着40,这个角就是40,可以这样写。(板书:40)。

4.练习。

请同学们按这样的方法,量一量“练一练”中的三个角各是多少度,写在角的下面。量的时候,把量角器按照图上表示的量角器的位置放。(老师巡视指导)。

提问:量出每个角各是多少度?

5.提问:请你看一看,第112页例1下面有两个角,它们的大小一样吗?

想一想,怎样才能知道它们大小是不是一样?

现在请同学们量一量,这两个角各是多少度,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提问:左边的角多少度?(板书:30)右边的角呢?(板书:30)。

提问:这两个角大小怎样?为什么?

指出:角的两条边是两条射线,可以无限延长。所以,角的大小和画出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追问: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用木条角再演示,说明跟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

6.比较上课开始时出现的两个角的大小。

现在我们来量出上课开始时,黑板上的两个角的度数。(师生一起量,写出度数)。

你现在能具体说出这两个角有多大了吗?第一个角比第二个角大多少度?

四、课堂小结。

说明:用量角器量角时,还要注意应该看哪一圈的度数。

五、课堂作业。

1.请同学们量出练习二十二第6题里三个角的度数,并把它写在自己的课本上。

2.练习二十二第7题。

四年级语文教师教案设计收集【第七篇】

课本第66页至67页教学内容及第67页“课堂活动”中的第1、2、3题。

1、认识平角的周角,初步建立平角和周角的概念。

2、进一步认识锐角、直角和钝角,并建立锐角、直角和钝角的概念。

3、认识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4、通过拼一拼、量一量、剪一剪、转一转等活动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认识平角和周角。

认识周角。

多媒体课件

一、引入课题

师:我们已经认识过的角有哪些?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回忆认识过的角:直角、锐角和钝角。 师:你们以前是怎样辨别直角、锐角和钝角的? 教师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回忆。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一些特殊角,深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建立直角的的概念。

让学生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尺直角的度数,学生量完后,请几个同学汇报得数,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一个直角是由90°。

2、认识平角,建立平角的概念。

(1)认识平角。

课件演示把两个三角尺的直角拼起来的过程。 课件演示后,让学生也按课件演示的过程把两个三角尺的直角拼起来,并看一看,议一议。 教师指出:把这两个直角拼起来可以组成一个新的角。(课件闪现新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师:这个角有什么特征? 指名回答。 教师指出:像这样,两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角是平角。(课件闪现下图)

(2)认识平角和直角的关系。

3、建立锐角、钝角的概念。

(1)测量。

让学生用量角器量出课本第66页下半部分的三个角的度数,并记录下来。 指名汇报时,先让学生说一说这三个角分别是什么类型的角,再让学生汇报量的结果。

(2)议一议。

让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图中左右两边的角与中间的直角有什么不同。

(3)交流归纳。

小于90°的角是锐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是钝角. 教师说明:大于180°的角不是钝角.(如181°、200°、220°就不是钝角)

(4)练习。

(课件出示) 把下面各度数所表示的角进行分类。

4、认识周角,建立周角的的概念。

(1)认识周角。

(2)认识周角、平角、直角三者之间的关系。

师:你知道一个周角是多少度吗? 引导学生推算。

1周角=( )平角=( )直角 。

1周角=( )度

三、操作活动

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中的第1、2、3题。(课件依次出示3道题)

四、全课小结

让让学生谈自己学习的收获。

五、作业

练习十三第1、2、3题。

四年级语文教师教案设计收集【第八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13个,积累词语13个,句子2句。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发挥想象,体会母亲等待儿子归来的情景。

4、使学生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危险时,要尽自己的力量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海边的渔民以出海打渔为生,但出海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如果那天“月黑风高”,渔船就会被掀翻!

学习词语:月黑风高。

2、在这种“紧急关头”,船员发出求救“信号”,村民们就会进行“海中救援”!

学习生字:关信。

出示:7海中救援(读)。

二、自学课文。

1、按要求自学生字、词语、课文。

2、交流检查。

(1)读词语:划艇搏斗懈怠欢欣鼓舞精疲力竭抵达载哀求依靠吻筒。

指导——搏、艇、懈的字型。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

指导载的笔顺、部首。

(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

(3)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村民们是怎样进行海中救援的,在救援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感人的事情?

三、深入学习、加强理解。

交流反馈:

(1)村民们进行了几次救援?

(2)哪几小节写的是第一次救援?哪几小节写的是第二次救援?

请学生分别读一读。

(3)在救援的过程中,救援队遇到了哪些困难?村民们是怎样帮助解决的?

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4)出示句子:

“妈妈,我必须去。如果每个人都说‘我不能去,总有别人去!’那会怎么样?妈妈,我们不能让那些留在海里的人无助地死去。”汉斯吻了吻母亲,加入救援队,消失在黑暗中。

(读,说说为什么感动。)。

(5)读课文最后一节的第一句话。

对汉斯的母亲来说,为什么那一小时,比永久还永久?

请你想象一下,这位母亲焦急地等待儿子归来的情景,她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想些什么?(说话训练)。

(6)读课文最后一节的2、3、4句话,你想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7)集体读全文。

四、生字巩固。

1、游戏巩固生字。

2、指导写字:艇、懈、载。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3002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