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一等奖汇总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180884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一等奖汇总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一等奖【第一篇】

教学目标:

1.了解济南的冬天的特点。

2.体会作者的感情。

3.通过拟人、比喻的手法品味老舍生动优美的语言。

一、介绍老舍,直接导入

同学介绍

出示课件: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阿拉文库创作。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龙须沟》《茶馆》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老舍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曾经在济南的齐鲁大学任教,这期间,他曾经写过两篇文章,分别是《济南的秋天》和《济南的冬天》。在《济南的秋天》这篇文章里他曾这样写道:“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究竟济南的冬天有怎样的魅力让作者如此不遗余力的赞美它,热爱它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济南的冬天,去体味作者笔下如诗如画的美景。

二、初读课文

1.大声朗读课文。要求:标上自然段序号,划出不认识和读不准的字词。

2.出示词语。自读——指名读

3.巩固词语。请3名学生读,全班齐读。

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突出它的这个特点?

——温晴——对比(举例)这些都是老舍先生对济南的真实感受,也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热爱之情。

2.浏览课文,说一说作者是抓住哪些景物来描写济南冬天的呢?

——济南的山和济南的水

3.小组交流:

①作者写了哪些情形下的山,分别具有什么特点呢?

——阳光朗照下的山,温暖、舒适的特点;薄雪覆盖下的山,小、太秀气的特点;城外远山,小水墨画的特点,美得精致。

②济南的水有哪些特点?

——温,绿,清

四、品味语言

1.赏析第二自然段

师:济南的山水如诗如画。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的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①这是文中第二自然段的描写,这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②这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写山水之前,用拟人的手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的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总体的印象。文章紧扣这一点,绘山景,描水色,既表现济南山水之美,又寄寓对祖国山河真挚的爱。而且其中一睡一晒一醒更烘托出一种舒适温暖的优美意境,表达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2.老舍在文章中用优美的语言描写山水冬景之美,请划出你最喜爱的句子,并在旁边的空白处写下你喜爱它的原因。

学生交流:

①人们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从人们的感受写,不仅描绘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动。

②“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

③“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

④“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

⑤“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⑥“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等,写出景物的外形,饱含喜爱的心情。——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

⑦“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⑧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屋顶上卧着点雪。

——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具体可感,十分传神的照应了“暖和安适的睡着”

城外的远山。——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形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三笔两笔就勾画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

⑨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

地低声地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⑩作者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绿。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用拟人突出水的绿的特征。

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用比喻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情景交融。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济南的冬天教案一等奖【第二篇】

一、问题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都生活在祖国的南方,能深刻感受到南方四季天气的不同。说到北方的冬天,同学们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又会产生怎样的联想呢?

生:会感觉特别冷,想到白雪皑皑。

生:会感觉风大,想到寒风刺骨。

生:会想到冰天雪地。

生:得穿上棉袄,否则出不了门。

(生笑。)

生:会想到“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生:会想到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师:大家说得很好!在我们的印象中,我国北方的冬天是寒冷的。有这么一座城市——济南,地处我国北方,它的冬天会不会也是“白雪皑皑”“寒风刺骨”呢?会不会也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老舍先生的散文《济南的冬天》。

(屏显“济南的冬天”“老舍”。)

二、初读感知气候温晴美

师:先请全体同学用3分钟的时间默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济南的冬天在气候上与同样地处北方的北平或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别忘了在文章中圈点勾画出相关的语句。同时,大家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下面几个生字词。

(屏显生字词及问题。生默读课文3分钟。)

济(jǐ)南、伦敦(dūn)、髻(jì)镶(xiāng)、贮(zhù)蓄、水藻(zǎo)、澄(chéng)清

师:时间到,我们先解决一下这几个字词。同学们在默读课文时有遇到它们吗?

生:有!

师:能告诉我它们的正确读音吗?

(师生共同完成生字词注音,并标注于文章中齐读三遍。)

师:大家读得很正确。下面,大家说一说文章中济南冬天的气候与同处北方的北平或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

生: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文中作者这样写道:“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可见,久居北平的老舍因济南的冬天“没有风声”而感到这是“奇迹”——与北平比。

生:济南的冬天能看得见日光,作者去过伦敦,伦敦的冬天多雾,不见日光,济南的冬天因能看得见日光使老舍觉得这也是一个“怪事”——与伦敦比。

生:济南的冬天虽然有日光,但不像热带地方的日光那么毒,那么“叫人害怕”——与热带地方比。

师:经过阅读比较,我们发现地处北方的济南,冬天的气候真是与众不同。大家能用一个词准确概括一下济南冬天的特点吗?

生(杂):无风,温暖,晴朗,温晴……

师:在我国北方,冬天这样的天气大家喜欢吗?

生:喜欢!

师:不用说在北方,就是在我们这里,冬天能有这样的天气我们也喜欢,温暖晴朗。从文章第1段中的“奇迹”“怪事”“害怕”“宝地”等词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老舍先生很喜欢济南的冬天。

(屏显“气候温晴美——无风声,无浓雾,无毒日”。)

三、再读品味景物温晴美

师:好文章,三分欣赏七分读。大家只读了一遍就喜欢上了济南冬天温晴的气候。在如此温晴的天气下,济南的山山水水也能感受到这样的温晴吗?济南的山山水水美吗?请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再读一遍文章,并找一找文章中描写景物的句段,读一读,说一说济南山山水水的美。阅读过程中别忘了勾画圈点哦!

(生自主阅读课文5分钟。)

师:时间到,大家都读得很认真。谁来说说?

生:济南冬天的山很美。例如:“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师:大家将这句中的“小摇篮”换成“小竹篮”后再读一读,品味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生:躺在小摇篮里,被保护着,感觉特安全。

生:躺在小摇篮里,轻轻地摇啊摇,感觉很舒适。

生:小摇篮比小竹篮温暖。

生:小竹篮不是用来买菜的吗?(生笑。)

生:冬天的济南城躺在这样一个摇篮里,不是又舒适,又温暖,又安全吗?

(生笑。)

师:对,文章中作者把济南冬天的山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济南冬天山的温暖舒适,体现了山的温晴美。

生:这些温晴的小山还会温柔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生笑。)

生:老师,我发现济南冬天的松树也美。例如:“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师:大家将这句中的“日本看护妇”换成“日本厨师”后再读一读,品味一下有何不同。

生:看护妇与厨师虽然都戴着白色的帽子,但看护妇的帽子要小巧得多。

师:宽大的厨师帽为什么不好?

生:济南冬天下的是小雪,所以树尖上的雪少,形容成看护妇的帽子更准确。

生:看护妇比较秀气,白衣天使嘛!厨师则往往给人粗犷的感觉。顶着小雪的矮松,在济南这样温晴的天气下,应该更像看护妇。

生:看护妇的工作是帮助、照顾、关心人,给人温暖的感觉。

师:大家品读得非常好,作者把顶着雪的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顶着雪的矮松的温柔秀气,也体现了顶着雪的矮松的温晴美。

生:老师,我发现济南冬天的雪也是美的。例如:“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师:你能用刚才老师教的换词法品读一下吗?

生:可以把“卧”字换成“趴”。

师:小村庄的房顶上趴着点雪!

(生大笑。)

师:你们笑什么呢?“趴”不好吗?

生:“卧”,动作轻;“趴”,动作大;“卧”写出了雪的温柔!

生:“卧”,范围小,轻;“趴”,范围大,重;“卧”与后面的“点雪”对应,说明雪少、薄,写出了雪的轻柔。

生:“卧”说明接触面小,雪快要化了,说明天气是温晴的。

生:“趴”的话,房顶会顶不住。

(生大笑。)

师:大家分析得很到位,把济南冬天雪的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生:老师,我也发现济南冬天的雪很美。例如:“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师:我们换一种方法,大家将这句中的“微微”和“点”抽取掉,再读一读,品味一下有何不同。

生:“微微”与“点”说明雪下得少,是薄雪,再加上天气的温晴,给人以雪似化将化的感觉。

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微微”与“点”生动形象地描写出雪“害了羞”的情态,让人喜爱。如果抽取掉,就没这个效果了。

生:还真有“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的味呀!

(生笑。)

师:嗯,因为天气的温晴,连雪也温晴了。只是“微微”地露出“点”粉色,体现了济南冬天雪的温晴。

生:我还发现济南冬天的水也美。例如:“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师:同样的方法,大家将这句中的“忍得”抽取掉,再读一读,品味一下有何不同。

生:天气温晴,水是不会结冰的。

生:济南冬天的水也喜爱这天,这水藻,这绿,所以不忍心破坏这美好的景象。水也要和它们一起展现济南冬天的美,所以“不忍得”冻上。

生:“不忍得”写出了水的善良与温柔。

师: 大家说得太好了!“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同样写出了水的温晴美。

师:类似的景物描写在文章中很多。因为济南天气的温晴美,造就了济南自然景物的温晴美。这节课,我们通过换删词的品读方法感受了济南自然景物的美,将来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可以综合使用这一方法,去感受美,发现美。

(师板书“景物温晴美”“换词品读”“抽词品读”。)

四、三读感悟作者文情美

师:作者老舍在北平“住惯”了,也在英国伦敦住过一段时间,他为什么不写1篇《北平的冬天》或《伦敦的冬天》呢?

生:因为老舍先生喜爱济南的冬天。

生:通过对比可知,老舍先生更喜爱济南温晴的冬天。

生:老舍先生喜爱济南冬天充满温晴的山山水水。

师:老舍先生这一喜爱之情,大家能从文章中感受到吗?读一读,说一说。

(生自读课文3分钟。)

师:时间到,大家各抒己见吧!

生:“济南真得算个宝地。”一个“真”字,一个“算”字,直接赞美济南。

生:“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可爱”一词抒发了喜爱之情。

生:“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一个“妙”字,再加上用“最”字修饰,喜爱之情显露至极。

生:“那些小山太秀气了!”一个“秀气”,再加上“太”,我读出了老舍先生的怜爱之情。

生:“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小”字体现出了爱惜,“名手”再次赞美。

……

师:通过品读,我们感受到了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济南的冬天很美,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更美。

(师板书“作者文情美”“喜爱”“赞美”。)

师: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感受了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冬天的美,同学们还学了运用换删词的品读方法去发现美,欣赏美。现在,我们全班同学一起以赞美与喜爱之情,朗读一遍课文,再次感受一下济南冬天那与众不同的美。

(生读。)

师:现在布置作业,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审美方法预习《夏感》。

附: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老舍

气候温晴(无风声、无浓雾、无毒日)

山(暖和、舒适)

美 景物温晴 换词品读 抽词品读

水(暖、绿、清)

作者文情 喜爱、赞美

济南的冬天教案一等奖【第三篇】

设法让学生自己去剥皮吃桔子,比较法,就是诱导学生自己动手剥的一种好办法。

(一)课前印发夏丐尊先生写的《白马湖之冬》(见所摘文附录),要求学生将两篇描写冬天的散文对照着读,思考两文的同异点,然后在课堂进行讨论,教师引导归纳。

相似点:

1.文体相似。都是写景抒情散文。

2.题材相似。都写冬天。

3.两文的“我”都是从彼地来到此地。

4.写的景物相似。都写环境的山,都有水,都有暖阳,都有雪。

不同点:

1.气候不同。一暖一冷。

2.景物特点不同。风的声,山的态,水的色,人的情都不一样。

3.“我”的感受不同。一个久住严寒的北平,又刚从阴冷的伦敦回来,感到无风温晴的济南“真得算个宝地”;一个从热闹的杭州移居到荒凉的湖边山野,“宛如投身于极带中”。

4.着重描述的景物不同。一则重在阳光、小山、雪、水;一则以凛冽的寒风贯通全篇。

5.抒发的感情不同。一个抒发的是归国游子对祖国美好山河的赞美之情。一侧表现出身处严寒他乡,离群索居的知识分子孤独、寂寞的心境。

通过比较可看出散文在表达上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怎佯取材,怎样结构,怎样造词造句,应根据客观事物的特点,根据自身的独特生活感受,根据主观表达需要来精心进行择取。

(二)最后落实在练写观察日记上。使学生既练写《白马湖之冬》的白描手法,也学习《济南的冬夭》形象描绘的各种艺术手法。19

济南的冬天教案一等奖【第四篇】

教材分析

1、《济南的冬天》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篇课文。本单元课文都以描写四季景物为主,而且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学习这些课文,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更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美、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本文是1篇优美的写景散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济南冬天天气的温晴,又进一步从山和水具体描绘,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作为写景抒情的散文,本文运用了丰富的写景方法和技巧,是同类作品中的典范,更是学生学习写景方法的最好范例;同时,文中优美的语言、美好的意境,都足以让学生获得不少的教益。

学情分析

1、学生认知发展分析:由于地域相距较远,学生对济南知之甚少,但结合我们当地的冬季景物,可以很好地理解本文内容。另外,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思考探究,有利于课堂上的合作学习与互动交流。

2、学生认知障碍点:本文内容较易理解,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的是:抓住事物特征多角度描绘景物的方法。

3、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利用导学案让学生先进性自学,然后重点探讨重难点问题,最后再通过当堂检测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落实情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字词;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理解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培养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揣摩、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运用各种修辞给文章增添文采的方法;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学习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学会抓住特征多角度描绘景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朗读感悟文章的图画美、情感美、音乐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抓住事物特征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这是古时候一个孩子写的一首咏四季的诗。冬吟白雪诗,一提到冬天,你会有什么感觉?会想到什么呢?

(二)整体感知

1、简介作者

2、预习检测

济南镶水藻澄清响晴贮蓄暖和髻儿晒太阳伦敦

3、思考题

1)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是什么?

2)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那些景物?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研读赏析

朗读课文后,围绕以上问题对课文进行赏析;在赏析过程中,我把问题与课文结构的分析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先阅读1——2节,并讨论解答两个问题:

1、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作者在文章的开头是怎样表达的?

2、济南冬天的这种特点是源于什么样的地形特点?(明确:1、通过对比,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无风声、响晴、温晴。

与北平相比——无风声

与伦敦相比——无重雾(响晴)}宝地

与热带相比——无毒日(温晴)

四、布置作业

1、文中有哪些比喻、拟人用得好,找出来,想想为什么用得好?哪个词语用得最妙?好在哪儿?

2、假设要给一个从没到过济南的人讲讲济南美丽的冬天,参照课文,你将分哪几个方面讲?着重讲哪几个精彩的片段?

五、总结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这样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大自然的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老舍是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那我们下节课将来一起品味老舍的语言美。

六、说出你的收获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2180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