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2024年龙的成语故事教案中班大全【通用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954812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2024年龙的成语故事教案中班大全【通用8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龙的成语故事教案中班【第一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

3、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

受到启发教育。

2、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媒体设计:

投影片、教学挂图。

龙的成语故事教案中班【第二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品读课文,感受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深情厚谊。

3、抓住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词句,感知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体会友谊的可贵,知音的难求。

1、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俞伯牙与种子期是怎样成为知音的。

2、感知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体会友谊的可贵,知音的难求。

《高山流水》课件。

导入课题。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回顾课文内容,理清脉络。

1、回忆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

2、课文围绕这两个主人公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肺腑的故事,你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吗?用上高山流水这个成语说说。

3、俞伯牙与钟子期是怎样成为知音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走进课文去了解故事的重要内容吧。

一、学习知音难求部分。

1、自读1-2自然段说说你对俞伯牙的了解。

2、理解“琴艺高超、遗憾、始终”等词语的意思,从中谈体会。

3、学生汇报所得体会。

4、老师总结。

二、学习巧遇知音部分。

1、默读课文3-4自然段,勾一勾傍晚美景的句子。

2、学生勾画、汇报、朗读。

3、听音乐《高山流水》,边听边想象他们俩相遇时的动人场面,老师随音乐范读课文3-4自然段。

4、听了这美妙的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5、钟子期听了这美妙的乐曲仿佛看到了什么呢?自读课文5-7自然段画出描写钟子期语言、神态的句子。理解词语“啧啧赞叹、意味深长、按捺不住、一见如故”,体会“猛地、站、拉、说”感受俞伯牙当时激动的心情。

6、学生自读课文,勾画、汇报。

7、俞伯牙听了钟子期的两次赞叹之后的表情是怎样的?

8、抓住重点词、句子、体会并指导朗读。

9、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抓住关键词有感情地朗读。

10、老师小结。

三、学习痛失知音部分。

1、抽一名学生读课文。

2、品读遗言,谈体会。

3、当俞伯牙得知钟子期去世的消息后,心情如何?找一找文中的相关词语读一读。(十分伤心、失声痛哭、噙着泪水、琴声呜咽、如泣如诉、催人泪下)抓住“站、叹、摔”体会伯牙悲痛的心情。

4、倾听俞伯牙吊唁钟子期的乐曲,感受痛失知音的悲伤心情。

5、老师小结。

四、学习纪念知音部分。

1、老师导读引出“纪念”知音并板书。

2、学生齐读最后一部分内容。

3、体会题目内涵。

4、老师小结。

总结延伸联系生活:

1、相知满天下,知心能几人?一段段珍贵的友谊就在你我左右,在这里老师把几句名言送给大家,希望你们能珍惜身边的友谊。

2、出示珍惜友谊的名言警句,学生齐读一遍。

3、播放动画片成语故事《高山流水》,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总结全文。

龙的成语故事教案中班【第三篇】

出处:唐朝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二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皆在在。

释义:画龙之后再点上眼睛。比喻说话或写作时在关键地方简明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

故事:南北朝时期的梁朝,有位很出名的大画家名叫张僧繇,

他的绘画技术很高超。当时的皇帝梁武帝信奉佛教,修建的很多寺庙,都让他去作画。

传说,有一年,梁武帝要张僧繇为金陵的安乐寺作画,在寺庙的墙壁上画四条金龙。他答应下来,仅用三天时间就画好了。这些龙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简直就像真龙一样活灵活现。

张僧繇画好后,吸引很多人前去观看,都称赞画得好,太逼真了。可是,当人们走近一点看,就会发现美中不足得是四条龙全都没有眼睛。大家纷纷请求他,把龙得眼睛点上。张僧繇解释说:“给龙点上眼珠并不难,但是点上了眼珠这些龙会破壁飞走的。”

大家听后谁都不相信,认为他这样解释很荒唐,墙上的龙怎么会飞走呢?日子长了,很多人都以为他是在说谎。

张僧繇被逼得没有办法,只好答应给龙“点睛”,但是他为了要让庙中留下两条白龙,只肯为另外两条白龙点睛。这一天,在寺庙墙壁前有很多人围观,张僧繇当着众人的面,提起画笔,轻轻地给两条龙点上眼睛。奇怪的事情果然发生了,他点过第二条龙眼睛,过了一会儿,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四起,雷鸣电闪,在雷电之中,人们看见被“点睛”的两条龙震破墙壁凌空而起,张牙舞爪地腾云驾雾飞向天空。

过了一会,云散天晴,人们被吓得目瞪口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再看看墙上,只剩下了没有被点上眼睛的两条龙,而另外两条被“点睛”的龙不知去向了。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传说引申出“画龙点睛”这句成语,比喻说话或文章,在主要处用上关键性的、精辟的一两句话,点明要旨,使内容就更加生动有力了。但是在知识改革开放的信息时代,我们可以认为这就是一种创新,因为张僧繇给龙点了眼睛就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

成语“画龙点睛”比喻说话或做事关键部位处理得好,使整体效果更加传神。

龙的成语故事教案中班【第四篇】

这句成语出自《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东汉末年,吴中有一位名将叫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他出身士族,少与孙策友善,后归孙策,为建威中郎将,助策在江东创立了孙吴政权。

孙策死后,周瑜与张昭同辅孙权,任前部大都督。

建安十三年(公元2),曹操率军南下。周瑜和鲁肃坚决主战,并亲率吴军大破曹兵于赤壁。两年后周瑜病死,终年35岁。

周瑜不但有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而且精于音乐,有很高的音乐欣赏能力。

据载:周瑜听人演奏的时候,即使多喝了几杯酒,有几分醉意了,也能听出那怕是很细微的差错。每当发现了错误,他就拿眼睛看一下演奏者,示意他演奏错了。因此,当时有句歌谣说:‘曲有误,周郎顾。”

根据这个故事,后人引伸出“顾曲周郎”这句成语,指歌曲评论家、内行人。

龙的成语故事教案中班【第五篇】

出处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释义为画好的龙点上眼珠,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也比喻做事在紧要之处着力。

张僧繇,中国南朝画家。吴中(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一说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6世纪上半叶。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曾任武陵王国侍郎,以后又任直秘书阁知画事、右军将军、吴兴太守等职。苦学成才,长于写真,并擅画佛像、龙、鹰,多作卷轴画和壁画。成语“画龙点睛”的故事即出自于有关他的传说。记载他在金陵一乘寺用讲求明暗、烘托的“退晕法”画“凸凹花”,有立体感,可知他已接受了外来的绘画技法。文献里说他作画,“笔才一二、像已应焉”,很象现在的速写,被称为“疏体”。今有唐人梁令瓒临摹的《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图》传世,现已流往日本,但这幅画的用笔和记载并不相同。他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唐朝画家阎立本和吴道子都远师于他。此外,他还善于雕塑,有“张家样”之称。

龙的成语故事教案中班【第六篇】

2、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大致了解其中某些成语所包含的故事,能从中获得一点启发。

3、有主动学习、积累成语的兴趣。

识字、积累成语。

自主识字、了解成语的意思。

学生:课前了解成语的故事,收集一些常用成语。

教师:生字卡片、小黑板、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这样的导入,在平滑无缝间过渡到本堂课的学习内容。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又为以后的学习做了巧妙的铺垫。

1、(与学生进行课前谈话)刚才我们背诵了有数字的成语。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认识另一类成语《有故事的成语》(板书课题)。

2、读课题,解题。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识字教学的任务不但要学生识字,更重要的是学会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识字方法的交流、体现了学生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我提醒大家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从小学会帮助别人,欣赏别人,加之小老师的作用,让孩子们感觉到有一种成就感,自豪感。也可以激发孩子们求知的愿望,给孩子们增添了许多乐趣。通过猜生字游戏,让学生在愉悦中巩固识字,。

1、读课文,读正确。

(1)、自由读请读一读这些有故事的'成语,如果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就拼一拼它头上的音节老师相信你们能读准每一个字音,把每一个成语读正确。(2)、齐读2、自主学生字这些字娃娃就是大家要认识的新朋友,请和你的伙伴小声拼读两遍(课件出示生字)(1)、哪些字娃娃的名字最容易叫错呀?请你给大家友情提示,并请你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两遍。(教师根据情况补充指导梁、父的读音)(2)、你又打算怎样记住这些字娃娃的样子呢?请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3、识字游戏猜生字:

1、师范读。

2、抽学生读,了解学生情况。

3、学生齐读。

采用多种朗读形式,训练学生把成语读正确,流利,读出成语的韵律美。出示图片让学生猜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成语内容的感悟。小学生最爱看动画片,借此播放多媒体课件,提高了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精卫填海游戏中贯穿了写字指导及巩固成语,一举两得。

4、师生对读。

5、男女生对读。

6、击掌读,开火车读。

7、试着背诵。

1、这些成语背后藏着什么故事呢?你能根据图片内容猜猜是文中哪个成语吗?(课件出示图片)。

2、你想知道哪个成语背后的故事?(教师放课件精卫填海)。

3、你想对小精卫说些什么?

4、做游戏精卫填海。(1)、指导书写。(教师着重对梁、卧进行指导。)(2)、练习成语填空。五、小结,课后延伸。

龙的成语故事教案中班【第七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1、讲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2、加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投影片、教学挂图。

:2课时。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

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

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了不少成语了,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

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样的词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这里的“则”是什么意思?(量词,当“篇”讲)。

1、布置课内预习。

过渡:课文中讲了哪三则成语故事呢?请大家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

(2)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

(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宇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4)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准备质疑。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l)出示生字词。

楚国、戳穿、演奏、腮帮、俸禄、滥竽充数、南郭先生。

(2)请你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注意。

“楚”、“戳”是翘舌音;“奏”、“腮”是平舌音;“滥”、“禄”是边音;“竽”是第二声,不能读成第三声。

(3)启发学生质疑: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夸口:说大话。

戳穿:刺穿。(用实物进行演示)。

腮帮:腮。(让学生指指自己的腮帮,再鼓鼓腮帮)。

俸禄:封建时代官吏的薪水。

(4)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5)说说这三则成语分别讲了什么故事。

“楚”上下结构,上面是“林”,下面是“”。

“戳”书写时注意左宽右窄。第一、四笔都是“横折”,不是“横折钩”。

“滥”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奏”上下结构,下面是“”,最后一笔是“点”。

“俸”左窄右宽。右边注意与“奏”进行比较。

“禄”左边是“示字旁”,右下部不能写成“水”。

1、用钢笔描红、临写。2、抄写生字词语(习字册)。

第二课时。

抓住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比喻义。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还记得是谁的名言吗?)。

1、“真人”是指什么样的人呢?(实事求是,说真话,做实事的人)。

2、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后,你认为这三则成语故事的主人公是不是“真人”呢?为什么?

(楚国人和南郭先生不是:说假话,做假事。张僧繇是:说真话,有真本事)。

过渡:这节课我们先深人地认识一下这两个做假之人。

(一)读课文画出能看出他们“假”的词句,说说如何看出来的。

(二)交流如何从具体的词句看出他们的假的。

精读《自相矛盾》。

1、你如何看出“假”的?

(1)“什么矛”、“什么盾”;(指任何的矛或盾,包括自己的吗?)“戳不穿”、“能戳穿”(一会儿说自己的矛戳不穿自己的盾,一会儿又说能戳穿)。

小结:是啊,像这样语言前后不一致,相互冲突,用书上的词说就是——自相矛盾(齐读)。

(2)“夸口”:什么叫夸口?(吹牛、大话、假话)那你就来吹吹你的矛和盾吧。(感情朗读)。

2、他为什么要说假话呢?结合他的职业谈谈。(当时他心里会怎么想)。

(1)指导感情朗读。

小结:是的,在热闹的集市上,好好地宣传一下自己的商品,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来买,赚到更多的钱。你现在就是那楚国人,快来夸夸你的矛和盾吧。(感情朗读)。

(2)以书为盾,以笔为矛,再现当时的情境,表演读。自己练习、指名读、推荐读。

(3)同学们听了他的宣传,你们动心了吗?打算买了吗?为什么?(这不是骗人吗?怎么可能呢?)嗯,他周围围观的人也是这么想的。但是,没有直接指责他骗人、吹牛,而是采用反问的方法,让他自己认识到错误。谁来反问一下他呢?(指名读)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太可笑了啊,还要读出一种嘲讽的意味呢。(再指名读)。

3、说假话的结果怎么样呢?看图说说。(急得满头直冒汗,有口说不出话来)这句是书中说的——张口结舌(板书)采访一下:老板,你怎么不回答人家的问题啊?(如果我说能戳穿,那么我的第一句就是骗人的了;如果我说戳不穿,那么我的第二句就是骗人的了,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啊)。

小结:他真是左右为难啊,谁来用朗读给我们展现一下他尴尬的样子呢?(指名读)。

4、分角色表演读(只说台词、加上动作和表情,不读旁白)。

5、看到楚国人因说话自相矛盾而落到如此下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6、如果让聪明的你来帮他卖矛和盾?(我就是那个楚国人我知道错了,请问我该如何去推销我的矛和盾呢?)。

7、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自相矛盾的人或事呢?

1、你怎么看出他做假的?

谁来读读这句话,让我们感受一下。(指名读)。

(2)“每当。。。。鼓。。。按。。。装。。。。”:对于南郭先生的这种表现我们一般会用什么词来讽刺他啊?(装模作样、装腔作势、不懂装懂。。。。)。

2、他为什么要做假呢?读读课文,找找相关的句子,想想看。(想得到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想不劳而获。。。。)。

指名读,读好“居然”、“一样多”

3、做假的结果怎么样呢?为什么?

(1)开始成功了。

怎么知道的呢?找出有关的句子谈谈。

抓“许多人一齐吹”(a会吹的人多,一两个不会吹也注意不到,听不出来b南郭先生装得像)。

指名读,读出齐宣王的特殊喜好。

(2)后来失败了。

a怎么知道的?为什么会失败?找找有关句子谈谈。

抓“一个一个地单独吹”,读出齐宣王和齐湣王喜好的不同。

b你要是南郭先生听到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个单独吹会怎么想?(那还不露馅啊,我一吹大王就知道我不会吹了,那可是欺君大罪啊,我还是溜吧。)。

看图,你们看那些乐师都排着队等着单独吹给齐湣王听呢,而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生齐读)“只好”有种无奈啊,再读。

4、看着南郭先生狼狈逃走的背影,你想说些什么呢?(做人要有真才实学,不能只靠弄虚作假。)。

5、那么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人或事呢?(齐读齐背课文、假冒伪劣商品。。。。。。)。

小结:生活中,滥竽充数不仅用来比喻像南郭先生这样没有真才实学,混在行家中充数的人,还用来比喻用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东西里面充数的事。

让我们再来齐读一下陶先生的名言,把它铭记在心,用来指导我们今后的人生之路吧。(齐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去认识“真人”张僧繇)。

1、说说你眼中的那个楚国人和南郭先生。

2、谈谈对成语“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的理解。

1、如何看出他是“真人”的?找出有关词句谈谈。

b“霎时间,只见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被点上眼睛的龙腾空飞去。”好神奇啊,一眨眼画上的龙竟然真的活了!谁来让我们感受一下这种神奇啊?(指名读)。

一下这份神奇吧。看到此情此景你会说些什么呢?游客会怎么惊叹?指名读最后一句话。

过渡;张僧繇的“真”不仅仅表现在这儿,和南郭先生比他还表现在哪儿呢?读读前面的内容。

(2)“这四条龙张牙舞爪,形象逼真”(画技高超,有真才实学)指名读。最能体现他高超的画技还是后面的什么呢?(齐读:大家一再要求。。。。。。被点上眼睛的龙腾空飞去。)。

2、做真人的结果如何呢?(令人佩服)指名读最后一句话。

三、三则成语故事学完了,你能用一两句简短的话谈谈你的收获或感想吗?能总结出陶行知先生一样的名言更好。把它写下来,当作人生的座右铭。

四、让我们把《画龙点睛》的故事铭记在心里,在今后的人生中争做一个张僧繇这样的“真人”吧。练习背诵《画龙点睛》。

龙的成语故事教案中班【第八篇】

1、在理解寓言故事《郑人买履》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成语“随机应变”、“急中生智”。

2、通过多种形式巩固所学过的成语,激发幼儿对中国丰富的语言文化的兴趣。

3、丰富幼儿的语言,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1、一至十中文、阿拉伯数字卡;图书、成语字卡若干;。

2、表情类、动物类成语图卡若干。

3、油画棒、白纸。

一、通过书的排序,巩固一至十的成语。

1、幼儿选择一本图书,提问:你选择的是什么图书?它的价钱是多少?

2、请幼儿按从最便宜到最贵的价钱顺序给书排序。

3、引导幼儿复习一至十的成语。

二、游戏《成语对对碰》,巩固所学成语。

每两个幼儿为一组选择两张图片,组成一个成语。游戏进行2~3次。

三、听寓言故事《郑人买履》,学习成语“随机应变”、“急中生智”。

1、幼儿边看大图书,边猜故事情节。

2、告诉故事名称,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

3、通过探望与讨论,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寓意,教育幼儿遇事要灵活。

4、学习成语“随机应变”、“急中生智”,启发幼儿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成语的理解。

四、通过看图片,巩固所学成语,并对成语给以分类。

1、动物类。

2、表情类。

3、其他。

五、以表演的形式,引导幼儿创造性的表现学过的成语。

1、教师做动作,幼儿猜成语。

2、个别幼儿做动作,幼儿猜成语。

3、教师出示成语字卡,幼儿做动作。

4、在音乐伴随下,幼儿自由发挥表演成语。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2954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