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教材大全【范例10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六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教材大全【范例10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六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教材【第一篇】
1、这爱之链的第二个故事,就请同学们自己学习。
2、自读9~11。
3、出示填空题:
来到了小餐馆,老妇人看到 。
突然想起了 。
提示:她还看到了什么?还会想起什么?你可以结合前文,也可以展开想象,自己先练习说一说,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
4、让我们再次回到那简陋但温馨的小餐馆去感受这动人的故事,齐读9-11小节。
四、学习12小节。
1、引读:关上店门,女店主走进里屋……。
2、出示句子:
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
3、从女店主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乔依就是女店主的丈夫。
生:乔依帮助了别人就是帮助了自己。
师:再好好读一读,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读懂了什么?
生:有了这些钱,乔依和妻子的生活会变得好起来。
生:他们的生活虽然很贫困,但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有这样的心态,生活肯定会好起来的。
生:每个人都付出自己的关爱,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五、拓展延伸。
1.爱是什么?想一想用一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话来表达你对课文及课题的诠释。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
2.上讲台交流展示,
生:(许多学生静思片刻,开始动笔写。)。
师:让我们来交流一下。谁先说?
生1:爱是一种慈善的行为,也是一条永远不断的金链。
生2:爱是亲情,是友情,是真心,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情感。
生3:爱如一股永不枯竭的甘泉,轻轻流淌在我们的心间。
生4:爱是用自己的全部去温暖他人。
……。
(写的精彩的请学生上台板演,并写上自己的姓名。)。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黑板上这些精彩的语言。
生:(有感情地齐读这些爱的哲言。)。
六、总结。
1.是啊,所有发生的这一切感人的故事都是因为爱,也正是因为同学们心中有爱,才会激情勃发,创作出这么多有创意、有思想的富有哲理性的句子来。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曲爱的赞歌。
2、播放《因为爱》,在音乐声中教师总结:
(指着繁体的“爱”字)上面是手,中间是心,下面也是手。爱是什么?手捧一颗真心,轻轻地放在别人的手上,这就是爱。只要你付出了关爱,也必定会得到别人的关爱,每个人的爱都在传递,在延续,这就是一根爱的链条,这就是一条----爱之链(齐读)真心希望我们都能成为爱之链中的一环,让爱的金链永远不断!(把黑板上的词用虚线画成一个心形。)。
七、拓展。
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提示:1)注意故事的连续性;
2)描写时注意抓住人物的对话、表情和动作等;
3)要升华“爱”的主题。
六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教材【第二篇】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圆周长的概念和圆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实验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自学自知圆周率,从而总结探究出求圆的周长的公式。另一方面提高学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教材【第三篇】
1、让学生经历圆周率的探索过程,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长的公式,能运用圆周长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理解圆周率的含义,熟记圆周率的近似值,结合圆周率的教学,感受数学文化,激发爱国热情。
六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教材【第四篇】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百分数统计表的结构及能够准确熟练地进行数据计算与表格填写。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3.通过制统计表,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1.讲述练习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制作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这节课我们进行巩固练习。
2.复习。
让学生观察教材52页例1统计表提问:制一张合格的统计表的步骤是什么?(要求边看书边讨论,然后回答)。
制复式统计表的步骤:
(1)设计“表头”
(2)定纵横栏目各需几格。
(3)画表。
(4)填写数据(包括总计、合计)。
(5)写上名称、制表日期
3.巩固练习。
在学生掌握复式统计表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出示练习十七第3题。
方法:指导做题,让学生研究后再制表。
(1)提问:“各年级”和“全年级”各表示什么意思?
(2)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让学生结合题目说一说制表的步骤。
4.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5题。
方法:独立完成。然后让学生回答第二季度合计数填写的位置,全班齐练。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4题。
方法:要求学生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语,弄清数量关系,正确列出算式,准确计算。在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差后,发现普通的问题要统一纠正。
5.深化练习。
练习十一第6题,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教师提示引导,学生试做。
教师引导,表中各班占总数的百分几中的总数指的是谁平均每人植树的棵数又是什么意思?学生试做后讲评。
6.全课总结。
有关统计部分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因此这部分知识很重要,同学们一定要牢牢记住。
7.作业(补充)。
(1)请把下面统计表填写完整。
双林衬衫厂去年各季度生产情况统计表1993年1月。
(2)填表。根据统计要求将下表填写完整。
东方小学男、女生人数统计表。
六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教材【第五篇】
教学建议:
(一)多管齐下,理解含义。
1.反复朗读,理清文意。让学生在充分练读的基础上,选读一小节参加班级的“朗读擂台赛”。学生在琅琅的读书中,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
2.小组合作,探究文意。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引导学生把已经理解的句子和小组中的伙伴共享,把不懂的提出来和大家探讨,这样可使学生之间有机会相互帮助,既能获得同伴的创新信息,又可促使多方位互动,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
3.大组交流,领悟真理。这一环节采取“小组对抗赛”的形式,全班同学分四组展开比赛,每次一组选一人解释一句格言的含义,正确的话就为小组加5分,如果能举一个例子说明名言的含义就加10分。
(二)可以联系其他的古今贤文。
古今贤文(合作篇)。
人心齐,泰山移。独脚难行,孤掌难鸣。水涨船高,柴多火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块砖头砌不成墙,一根木头盖不成房。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根竹竿容易弯,三根麻绳难扯断。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知已知彼,将心比心。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豆角开花藤牵藤,朋友相处心连心。
古今贤文(劝学篇)。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身怕不动,脑怕不用。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熟能生巧,业精于勤。
古今贤文(读书篇)。
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
好曲不厌百回唱,好书不厌百回读。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默读便于思索,朗读便于记忆。初读好书如获良友;重读好书如逢故知。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有我师。
古今贤文(环保篇)。
环保环境,人人有责。树木成阴,空气清新。绿了大地,润了人心。功在当代,造福子孙。山上树木光,山下走泥浆。治山治水不栽树,有土有水保不住。植树造林镇风沙,遍地都是好庄稼。
古今贤文(志向篇)。
山立在地上,人立在志上。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钢。鸟要紧的是。
翅膀,人要紧的是理想。胸无理想,枉活一世。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虎瘦友心在,人穷志不穷。立下凌云志,敢去摘星星。有志周行天下,无志寸步难行。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年怕中秋月怕半,男儿立志在少年。般大不怕浪高,志大不怕艰险。没有爬不过的山,没有闯不过的险滩。见异思迁,土堆难翻;专心致志,高峰能攀。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实践是实现理想的阶梯,知识是实现理想的翅膀。不学杨柳随风摆,要学青松立山冈。
作业布置:
摘抄名言,进行课外拓展。
教学口语交际。
六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教材【第六篇】
教学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建立图形的表象的过程,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由平面图形引到立体图形。
接着电脑演示由面到体的过程,揭示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2、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立体图形。
指出它占有一定的空间,像这样占有一定空间的物体的形状就是立体图形(电脑显示若干立体实物)。
问: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什么图形呢?在这里面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呢?
3、举例。
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长方体的物体实例。
师:要知道这些物体为什么都是长方体,就要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二、引导探究。
1、出示例1:
(1)拿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
长方体有几个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学具,回答上面的问题。
(2)抽象图形。
说明:因为我们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的3个面,所以通常这样画长方体。
(师边讲边画长方体的直观图,注意要规范。)。
让学生上去指一指,图上哪3个面是我们能直接看到的?另外3个面在哪里?
2、认识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
(1)教师结合直观图逐一向学生介绍棱和顶点,并及时在图中作出标注。
(2)同桌学生用手摸长方体纸盒,互相指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电脑分别显示面、棱、顶点这三个部分,加深印象。
3、长方体的特征。
出示:长方体有几条棱和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并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长方体有什么特点,讨论后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长方体特点。
(1)面的特点。
长方体有几个面?谁能迅速的数出长方体的6个面?比较哪一种方法好?
长方体的6个面是什么形状的?还有不同看法吗?这两个面的位置是怎样的?(可结合拍手理解“相对”)。
(还可以出示预先准备好的纸盒让学生直观感受长方体的一种特殊情况,一般来说,长方体的每个面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形状相同,大小一样,可以用这四个字(出示:完全相同)来代替。(电脑演示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这个特点)。
(2)棱的特点。
长方体有多少条棱呢?谁能给大家介绍一种很快的数出这12条棱的方法?
如果有学生是分组来数的,可以结合长方体铁丝框架数一数。想一想:每组有几条棱?每组4条棱的位置是怎样的?相对的棱有什么特点?(长度相等)(电脑显示棱的特点)。
(3)顶点的个数。
长方体有几个顶点?你是怎样迅速数出来的?
(4)概括长方体的特征。
____让学生看着自己的长方体纸盒说说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各有什么特征。
____小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它有12条棱,8个顶点。一个长方体的面可以分为3对,相对的面完全相同;长方体的棱可以分为3组,每组4条,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4、学习长、宽、高。
(1)问:相交于同一顶点的3条棱的长度都相等吗?
指出:长方体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这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通常把水平方向的两条棱分别叫做长和宽,把竖直方向的一条棱叫做高。(师边讲边标注)。
(2)学生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量出它的长、宽、高。
5、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2)学生交流后,让他们小小组去探究。
(3)全班交流。
6、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1)观察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明确: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由于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都相等,所以它的棱的长度不分长、宽、高了,就叫做棱长。
(2)选择一个正方体实物,量出它的棱长。
7、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第10—11页的内容。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1题。
看图说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结合第3个图形再说说这个长方体的面的形状有什么特别之处。
2、练习一第2题。让学生说一说。
3、练习一第3题。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各问题,并说说怎么看出来的。
明确:这个长方体前后的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余的4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4、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判断摆出的这几个几何体分别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再让学生互相指一指每个几何体中长、宽、高(或棱长)的位置,说说它们分别是多少厘米。
5、练习一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这儿有一个关于长方体特征的顺口溜。大家可以轻声读读。
出示:
长方体立体形,8顶6面十二棱;。
棱分长、宽、高,每组四条要记好;。
6个面对着放,对应面都一样。
五、课外延伸。
在家里找一个自己喜欢的长方体玩具或物体,仔细观察一下它的面、棱、顶点;或是找一些材料自己做一个长方体并涂上或画上喜欢的图案。
六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教材【第七篇】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点评。
2.完成“练习与实践”第8题。
引导学生列举几组对应的数值。
再分析每组中两个数的关系,再判断。
3.完成“练习与实践”第9题。
第1小题让学生根据图中标出的点的位置算出相应的耗油量与行驶路程的比值,再作判断。(行驶75千米的耗油量是6升。)。
第2小题让学生在教材的方格图上描点、连线,
引导学生联系画出的图象判断汽车在市区行驶时,行驶的路程与耗油量成不成正比例。
体会数形结合在解决问题方面的价值。
4.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0题。
什么叫比例尺?比例尺有几种类型?举例说说它的意思?(重点是线段比例尺)。
怎样求图上距离?怎样求实际距离。
学生量出的图上距离。
利用的线段比例尺,求出相应的实际距离。
六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教材【第八篇】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抓住重点探究,体会郝副营长的无私奉献精神。
2、学习抓住主要线索去读懂课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抓住几个“多好啊!体会郝副营长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抓住主要线索去读懂课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生读题,再读学习提示:看看学习这篇课文,要我们解决哪些问题?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多好啊!”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3.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2.学生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座互相说一说。再抽生说。
三、细读课文。
2.交流。
(“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三次。第一次是清明节的一天晚上,“我”漫步在_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说这话的人也许是第一次来北京,也许是时过几年又来北京,看到北京的美丽,看到人民的幸福生活,“多好啊!”是出自内心的由衷赞美。
第二次是战斗打响前,郝副营长借着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上读书。“多好啊”是郝副营长看插图时的自言自语。此时,他也许想到胜利以后,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也许触景生情,暗暗下决心,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下一代能过上美好生活,要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第三次是郝副营长在和“我”交谈时说的话,“多好啊”是他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下学习。”)。
3.在学生理解第二、三次“多好啊”以后,要让学生再深入往下想,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怎么做,画出有关语句体会郝副营长的牺牲精神。
四、再次深入理解课文。
1.找找文中写“灯光”的句子,想想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
2.自由交流。
(第一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_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第二句: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第三句: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第四句: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第五句:在_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3.有感情地朗读这几个句子。
六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教材【第九篇】
写教案掌握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的总体要求,吃透教材。每门课程都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而教学目的是通过每次课的教学任务的完成来实现的。要完成每次课的教学任务,必须以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为准绳、以教科书为依据,以期教学时有据有依,得心应手。下面网友给分享的“六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教材大全【范例10篇】”,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春节热闹气氛的回忆。)。
2、今天,我们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韵味十足的春节,感受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通课文。
(1)把自然段标出来。
(2)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同桌间互读检查。
(3)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这是一个________的春节,)。
2、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快速浏览),边看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活动,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2)交流汇报。
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
3、分清文章详略。
老舍老生写了七天的风俗,在这七天风俗中,又重点写了哪几个时间?(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
三、深入详写片断,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
体会。
作者的表达方法。
在老舍老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天呢?深入地读一读,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准备和大家交流。
四、总结拓展,升华感情。
《手指》。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教具准备:搜集丰子恺先生的相关资料。
预习题纲。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
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会带给我们启示,像那个“我”至今还常常想起的顶碗少年,还有那一棵棵优雅自在,显示着勃勃生机的桃花心木。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对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常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的。比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手指》。介绍作者。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板书填空题,让。
学生。
寻找出答案。
三、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2、自主学习,思考问题: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读书标画相关语句。
3、汇报交流,体会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指出每根手指的长处和短处:
(1)大拇指:短处:姿态不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只有一个关节;长处:最肯吃苦。
(2)食指:短处:姿态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长处: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机敏。
(3)中指:短处:养尊处优,做事名义上参加,实际并不出力;长处:地位最优,身体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线优美。
(4)无名指和小指:短处: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长处:体态秀丽,秀丽可爱,在丝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强,有用武之地。
4、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四、品读课文,体会写法。
2.理解句子:“手指的全体,同人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五根手指,就如同一群人,只要合作,力量就会很大;如果五根手指握在一起,成为一个拳头,那就很有用.要学会合作.)。
3、小组内分角色扮演五个手指:把全班分成六个小组,其中五个分别演五根手指,展开《五指争功》的辩论,每组重点说自己的好处,批评他人的不足,另外一组当裁判组,最后说说其中蕴含的道理。
4、你觉得作者喜欢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写果真“却无爱憎在其中”吗?
5、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为什么?
《吕氏春秋两则》。
教学。
目标:
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方、引、善、遽、任、悖、涉、契、刻舟求剑、惑等),理解词的基本意义和语境意义。
2、积累“引婴投江”和“刻舟求剑”等出自《吕氏春秋》的成语,了解其典故,理解其寓意。
3、了解解释说理、以小见大的手法。
能力目标:理解两个寓言故事的含义,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两个故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概括故事的哲理;了解“寓言”的特点。
情感目标:领悟两则寓言故事的哲理,懂得做事不能主观臆断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词的基本意义和语境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简介《吕氏春秋》。
交流查找的有关《吕氏春秋》和预习课文的资料。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进入新课文作铺垫。
二、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讲述了怎样的道理?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
六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教材【第十篇】
一、导入:
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第七课《爱之链》。爱是什么?有人说,爱如茉莉,洁白纯净芬芳怡人;有人说,爱如港湾,可以遮风挡雨;有人说,爱如大海,能够包容一切;还有人说,爱如珠链,串起生活中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爱是什么?今天,咱们就和文中的主人公一起感受爱,感受温暖。
二、复习:
1、课文写了哪两件事?
2、指名说,板书:乔依--老妇人--女店主(成心形上半部分,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斜着画)。
三、学习1--8节: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1--8节,老妇人的车胎瘪了,她当时心情是怎样的?
指名说。又冷又怕紧张无助几乎完全绝望了。
从“几乎”这个词能让我们感受到,老妇人的内心还是非常渴望--有人来帮助她的。
2、乔依是怎样帮助老妇人的?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节,你的脑海中浮现怎样一幅画面?
3、交流。
4、如果你就是那位老妇人,看到这一切,你的内心涌动着怎样的情感?你眼中的乔依是怎样一个人?(感激,感动。助人为乐,热情,真诚)。
5、所以,老妇人一边打开钱包,一边问:“我该给你多少钱?”言下之意就是--你要多少钱,我就给你多少钱。老妇人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6、导读第六节,出示小黑板:“乔依愣住了……他一直就是这么做的。”
7、理解“天经地义”。
从“常常、从来、一直”你体会到什么?
8、因此,乔依压根没想到应该得到钱的回报,(导读第七节),乔依笑着对老妇人说--“如果您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请您给他一点帮助吧。”其实,乔依这个时侯也遇到了麻烦事,请同学们看看第一节。
指名说,乔依遇到了什么麻烦事?(家境本来就不好,工厂又倒闭)。
简单讲解环境描写作用。
9、过渡:在这种情况之下,乔依还那么真诚、热情的帮助老妇人,他从没想得到过钱的回报,只希望老妇人能够把爱心继续传递下去,这使老妇人深受感动,于是在他的影响之下,第二个感人的故事发生了。
四、学习9--11节:
1、默读9--11节,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出示小黑板填空题:
来到了小餐馆,老妇人看到,突然想起了,于是。
提示:她还看到什么,会想起什么?思考,同位交流。
2、全班交流。
点拨:老妇人留下钱和纸条,仅仅是因为女店主怀有身孕吗?(引导学生体会女店主的热情周到的服务)。
五、学习12节:
1、引读。
2、出示句子“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的脸颊……亲爱的,乔依……”
从女店主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3、这正如一首歌中所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一起来唱这首歌《爱的奉献》。
六、总结全文。
1、回忆课文内容,说说课文为什么用“爱之链”做题目?
乔依在困难时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他认为在别人需要时伸出友爱之手是天经地义的。他帮助了困在风雪中的老妇人,老妇人又帮助了女店主,女店主反过来关心乔依,一切因为爱,形成一条美丽的珠链。
2、想想课文内容,是不是仅仅这三件事形成的珠链?(不是,之前乔依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也常常帮助他人,以后,相信这种爱的故事还会发生,延续。)。
3、师小结,丰富板书内容。在爱心串成小珠链的外侧画一条大的心形珠链。
4、结束语:
是啊,即使我们身处困境,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我们也不要忘记帮助别人,把温暖带给别人。
七、作业:
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提示:(1)注意故事的连续性;
(2)注意细节描写,抓住人物的对话、表情和动作等;
(3)注意构思的巧妙性,与课文情节发展能够吻合。
(4)要升华“爱”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