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分数乘法教案精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42966

发表时间

【序言】由三一刀客最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分数乘法教案精编4篇”教案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分数与整数相乘(第38~39页上的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在探索中自己发现计算方法。

教学策略:

从分数的意义中导入,从分数加法中理解分数乘整数意义与计算方法。

教学预案:

一、导入

1、出示例1中的长方形直条,标出长是“1米”。

2、提问:做一朵绸花用3/10米绸带,你能从直条图上表示出已知条件吗?你是怎样想的?(体会到3/10米就是1米的3/10)

二、探索

1、现在小芳要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要用多少米绸带?

请学生上台操作:在直条图上涂色表示要用的部分。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如果用算式来表示3朵绸花所用的米数,该怎样列式?

生报,师板书。(可能有连加法算式,也可能有乘法算式)

3、你会计算结果吗?你是怎样想的?

4、组织交流。

引导学生从加法算式中体会到3/10与3相乘的意义与计算方法。

5、揭示课题:分数与整数相乘

6、如果做5朵这样的绸花呢?该怎样列式?结果是多少?请大家在自备本上独立完成。

7、组织交流:你是怎样列式的?还可以怎样列式?结果是多少?为什么不列加法算式了?

学生说明理由。

在学生计算时,教师可以作指导,分别介绍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1)先分子与整数相乘,再约分;

(2)先约分,再相乘。

三、归纳

1、通过刚才两道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练习,你发现分数与整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先独立思考一下,再把计算方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2、组织交流。

四、巩固

1、练一练第一题:让学生先涂色,然后把算式列在旁边。

2、练习八第一题:看图在书上分别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说明想法。

追问:能不能写 1/7w6?为什么?体会到要根据图意来列式。

3、练一练第二题:学生先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在组织评价,提醒学生要注意书写格式。

4、练习八第3题:读题理解题意,独立解决在书上,再组织交流:你是怎样列式的?为什么怎样列式?引导学生体会到“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再追问: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计算的?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5、练习八第4、5题:(教学方法同第3题)

6、机动补充:

(1) 直接说出得数

2/7w4= 9/5w5= 1/7w7 =

20w7/20 = 7/60w30= 1/2w5=

(2)小光写一个大字用3/4分钟。照这样的速度,写16个大字要用多少分钟?

(3)一辆汽车每分行驶7/6千米,平均每小时可行驶多少千米?

五、课堂作业:练习八第2题。

课前思考:

分数乘整数是分数乘法的第一教时,是学生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起点。是在学生已学过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加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例1以做绸花为素材,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求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这节课以计算为主线,在研究算法的过程中中时感悟运算的意义。

课前思考:

首次教学分数乘法,教材除了从实际问题引出,还尽量与整数乘法靠近,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构建新运算的意义与算法。创造迁移的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写出分数乘法算式;营造探索的氛围,放手让学生创新分数乘整数的方法。高教导设计的教学预案中可以看出已经体现了这一点,在教学例1的第2小问时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我想在教学时也可以大胆尝试,但在学生尝试计算后要马上组织学生交流,可以先同桌之间交流,再请个别学生全班交流。交流时主要联系分数乘法的意义来解释计算过程,并通过这一题的计算明确: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要约分成最简分数。

教学中要把握:通过例1的学习,比较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实现原有运算概念的迁移:求几个相同分数相加的和,用乘法算比较简便。分数乘法算式和整数乘法算式一样,不区分被乘数和乘数,求3个3/10是多少,算式3×3/10和3/10×3都可以。通过让学生研究分数乘整数的算法,把“分子相加、分母不变”加工成“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从而获得新的计算方法。尤其是在方框里填数: 3/10+3/10+3/10=□+□+□/10=□×□/10,要让学生经历“分子相加”转化成“分子与整数相乘”的过程,建构了新的计算方法。

说明:练习八中的第5题暂时还不能练习,因为我们将第二单元的内容要放在第四单元后进行教学,所以本题要改为其他练习。

以上就是一米范文范文为大家带来的4篇《分数乘法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2

分数乘法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分数与整数相乘、分数与分数相乘、分数练乘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要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在分数与整数相乘中课分成学生理解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分数乘分数则引导学生把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所以教学起来要注重每一堂要教的是什么?怎么教?

在教学分数和整数相乘时,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回忆复习整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的加法的计算法则。另外科学的学习方法,能提高学习效率,能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学分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时,从学生所熟悉的整数和小数乘法的意义入手,引入分数乘法。

此外本单元在备课之初,师傅就提示自己在教学完分数乘整数和一个数乘分数后要先补充一个课时比较分数加法和分数乘法之间的区别,再进行分数乘法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的教学。当时的自己是听的一头雾水,不明白师傅的用意。直到真的开始教学分数乘法混合运算时,才明白了师傅的良苦用心。虽然在师傅的提醒下自己有进行分数加法和乘法的对比教学。但是晚上的作业还是有部分学生计算分数加法时按照分数乘法运算的规则进行计算(按分子和分子相加,分母和分母相加),到这时自己才知道师傅当时为什么要让自己对比分数乘法和加法。看到学生的作业,自己在第二天的分数乘法混合运算时,在课前复习时再次讲解分数乘法和加法的不同。让学生在计算的时候有个比较清楚的认识。虽然这个问题解决了,但是学生在分数乘法混合运算时又遇到了另一个问题,部分学生在计算加乘混合运算时,特别是加法在前面而乘法在后面的问题时,先计算加法而不是先计算乘法,在老师的指点之下才恍然大悟。说明学生对于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不够熟练。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也应着重强调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本单元的教学,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也是一个重点内容。在帮助学生分析题意时,学生如果会画线段图,对于理解题意会有很大的帮助。但可能是由于在五年级时,比较少要求学生画出线段图,根据线段图理解题意。因此当六年级明确要求要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时,学生刚开始时很不习惯,画出的线段图也不能很好的反应题意,对于这一方面,教学时需要再进行加强,因为这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有很大提高。而下一单元的教学如果学生能根据题意画出合适的线段图,对正确解答问题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在教学中注重对单位“1”的理解,重点放在在应用题中找单位“1”的量以及怎样找的上面——先找出问题中的分率句再从分率句中找出单位“1”,为以后应用题教学作好辅垫。在以后教学前我还要深钻教材,把握好课本的度,向其他教师请教,取长补短。在课堂上多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后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根据实际情况来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分数乘法3

分数乘法(第7课时)

教学内容:第50页例题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知道0没有倒数,1的倒数还是1。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3、让学生认识数之间的相互联系,增强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意识。

4、让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中,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谈话: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谁来说说,分数乘法怎样计算?这节课我们运用分数的乘法认识数与数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那就是倒数。

二、教学例题

1、理解倒数的概念

(1)出示例题7,学生独立完成。

提问:这8个数中,哪两个数的乘积是17?(板书:乘积是1)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揭示倒数的概念。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板书完整概念)举例说明。

(3)引导学生理解倒数的概念。

(4)提问:倒数只是一个数吗?引导学生体会到:倒数不是表示一个具体的数,而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当两个数的乘积是1时,这两个数就互为倒数。

2、学习求倒数的方法

(1)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倒数。你能分别找出3/5和2/3的倒数吗?

指名回答,让学生说出怎么想的。教师随机板书。

(2)提问:观察上面互为倒数的5组数,它们分子、分母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把你的发现和同桌说一说。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出:互为倒数的两个分数,分子和分母的位置是颠倒的。

(4)提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求一个分数的倒数?那么整数有没有倒数呢?我们以5、1、0三个数为例在小组里进行讨论研究。

组织交流,明确,5的倒数是1/5,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三、巩固提高

1、第50页上的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交流。

2、练习十第1题

3、练习十第2题

4、练习十第4题

先找出每组汇总各数的倒数,再看看能发现什么?组织交流。

5、练习十第6题

读题,比较两题异同。独立解答,在组织交流。说明两题解答方法的区别所在。

四、思维拓展

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分析,体会:但这两根钢管分别长1米时,用去的一样长。但长度小于1米时,第一根用去的少,反之则长。

课前思考:

在认识倒数时,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倒数”指的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并不是指某一种数。在教学“练一练”时,要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求一个数的倒数的过程,及时纠正错误写法,如7/12=12/7。

练习十的第4题中有四组数,要求学生先找出每组中各数的倒数,然后思考其中的规律,这里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在学生交流后,教师再及时总结,向学生揭示其中的规律。

教材上的思考题,要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思考,分三种情况来分析:如果钢管长度正好是1米;如果钢管长度小于1米;如果钢管长度大于1米,这里可以举一些例子来让学生计算一下,在此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

课前思考:

学生学习数学有两种体验,一种是成功体验,另一种是生活体验,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情境在教学中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再现时,学生就会有兴趣,就有冲动感,因为是学生经历过的事情,他们有丰富的表现。这节课是一节概念课的教学,什么是倒数呢?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学生对于“互为”两个字的理解比较难,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如能利用“教师”和“学生”这一关系的多次转化,在自然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知道什么是“互为老师”,什么是“互为学生”,什么是“互为同学”。也许能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互为”的含义,分散了教学的难点。

对于倒数,学生印象更深的是“分子、分母调换位置”,而不是“乘积是1的两个数”。所以在教学倒数意义时,可先安排一些两个分数相乘等于1的式子,让学生观察发现,等于1的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刚好调换了位置。然后老师追问:乘积1的两个数是否都是分子、分母调换了位置呢?接着就出示一些小数相乘等于1的式子。这样可以加深倒数意义的理解。

对于特殊的数“1”和“0”,最好是让学生自主提出或者安排在课堂某一环节中或练习时很自然的进行解决,这样比教师特别拿出来进行思考要好的多。这部分的教学,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先让学生通过观察,然后发现了什么?进行交流。但是若能把自己的发现能进行验证,这样对于知识掌握的就比较有实效性了,同时再进行交流总结,得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是这样导入的:“美国人见面常以拥抱表示友好,在我们中国,见面常以握手表示友好。我们班的同学已经在一起相处了一段时间,我想你一定找到了好朋友。谁和谁是好朋友?既然是好朋友,握个手吧。握手至少是几个手才能握?(两只手)那老师也希望以后能和大家互相成为好朋友。互相成为好朋友是什么意思?”通过这样的导入,让学生理解“相互”这一关键词。

小组讨论“你觉得整数、小数有没有倒数?如果有,该怎么样来求它们的倒数呢?”集中小组同学的智慧,分散了教学难点,同时在讨论交流中加以辨析“0和1有没有倒数”,还是很自然的。

在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还有部分学生参与讨论不积极,不善于听其他同学的意见,需以后引导。

课后反思:

由于本课时内容较简单,很适合学生自学。因此,今天的数学课上,我先让学生带着两个问题自学课本第50页的内容。两个问题是:什么是互为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学生自学后,我先组织学生对这两个问题逐一进行讨论,重点围绕理解“互为倒数”,让学生通过举例认识到倒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并辨析了为什么0没有倒数。在“练一练”中,教材提供了5个分数,正好真分数、大于1的假分数和整数都有,所以结合这一题我就让学生寻找其中的规律,学生基本能发现其中的规律,然后在练习十第4题中,再次让学生寻找其中的规律,进行验证。通过这样两个练习,学生们对倒数的认识有了更深的了解。

本课中的思考题有一定难度,只有少数学生能认识到可以分三种情况考虑。以后还可以增加这类题目的练习。

课后反思:

对倒数的认识,正如潘老师所说的,学生印象深的是“分子与分母颠倒了位置”而不是倒数的本质内涵“两数乘积为1”。所以在课堂学习时,我从分数的倒数引入,学生体会到分数的倒数外在表现形式确实是将分子与分母交换了位置,然后提问:那么整数是否有倒数呢?如果有的话,你能举例说明吗?在学生掌握总结出求整数的倒数的方法后,再提出两个特殊的整数的倒数的研究,通过集体讨论,加深了学生对“1”和“0”倒数的认识。同时也将倒数的认识引向本质内涵:两数乘积为1。现在想来,如果当时再提出对小数倒数的认识,或许学生对倒数的认识更全面,同时也可进一步加强分数与小数的联系,体会到小数与分数的意义相同,只不过是外在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对“互为”一词的理解,我没有花很多的笔墨,因为学生在五年级学习“倍数”概念时,第一次接触“--数并不是指一种数,而是两数之间的关系”这种情况,当时花了很多的时间来让学生体会,理解。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

(一)下面各题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5个12是多少?10个23是多少?25个70是多少?

(概括: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计算下面各题,说说怎样算?

1/6+2/6+ 3/6= 3/10+3/10 +3/10 =

说一说,这两道题目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第二小题还有什么更简便的方法吗?请你自己试一试.

同学之间交流想法:3/10 +3/10 +3/10= (3+3+3)/10= 3×3/10 3/10×3=

3/10×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教师板书: 3/10+3/10 +3/10 =3/10 ×3=9/10

二、自主探索

(一)出示例1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2/9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1.读题,说说 2/9块是什么意思?

2.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列式计算

三、交流、质疑

(一)学生汇报,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方法1: 2/9+2/9 +2/9=2/9×3 = 6/9=2/3(块)

方法2:2/9×3= 2/9+2/9+2/9=(2+2+2)/9= 6/9=2/3 (块)

(二)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

区别:一种方法是加法,另一种方法是乘法.

教师板书: 2/9+ 2/9+ 2/9=2/9 ×3

(三)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加法表示3个2/9 相加,因为加数相同,写成乘法更简便.

(四)2/9 ×3表示什么?怎样计算?

表示3个2/9 的和是多少?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