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嫦娥奔月教案 嫦娥奔月教案优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826373

【导言】此例“嫦娥奔月教案 嫦娥奔月教案优质5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嫦娥奔月》教案【第一篇】

一、bēn  还是  bèn

上节课我们遗留了一个问题,就是课题念什么。

我们首先来看看这两个音的意思:

奔bēn  1、奔走;急跑。2、紧赶;赶忙或者赶急事。3、逃跑。

bèn  1、直向目的地走去。2、介词,朝;向。3、年纪接近。4、为某事奔走。

再去读课文,看看课文能不能告诉我们读什么。

我们周五布置大家搜集了有关这篇课文的相关故事,请大家来说一说。你觉得在这个故事中,应该念什么?

齐读课题。

(让学生会学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本环节设计意在让学生在具体的语意中识辨字音。给予冲突,教给解决方法--在语境中确定字音。)

二、赏月激情。

1)、古诗咏月。

月明星稀,风清月朗,月亮是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常客,我们来回忆一下,你都知道哪些是句里面有月亮。

a、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e、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月亮美不美?还有什么美?

(学语文在于积累,语文美在它的博大精深,我们已经到了一到拓展就怕"过"的地步,但本设计意在引导孩子学会主题积累,唤起学习情绪,感受文本的美。)

2)发现美。

有一句话这样说,"世界上从来不缺少没,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默读课文,做好批注,感悟文章透露的美。

壮美:后羿射日的有关课文英雄神勇无比,为民除害,给人阳刚之感。嫦娥勇斗逢蒙他毫不畏惧、机智周旋,弱女子显壮举。

甜美:月圆之际,皓月当空,嫦娥悄然伫立桂花树下,深情凝望着丈夫,身虽不能至,心已相印,天荒地老,这等感情确实让人人心生甜蜜。

柔美:嫦娥的外表美,典型的东方美女。

优美:嫦娥吃了仙药,……一直朝着月亮飞去

(引导学生感受真、善、美是整个教育的任务。《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教师发掘了教材的"美",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唤起学生的美感,并且关注学生的自我感悟,给予默读、思考的时间,教给做批注写感受的学法,对于提升学生的学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好,我注意到大家都关注到了这个字"逼",也就是说嫦娥并不是自愿到月亮上去的,那么美的地方为什么不愿意去呢?无独有偶,我发现苏轼也不愿意去。我们来看他的词。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也不愿意上月亮上去,嫦娥愿意吗?不愿意,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课外拓展与前面的月诗句的积累,遥相呼应,而且很好地引起了学生文本认知的冲突,从"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唤起学生对文本的深度探究,走进嫦娥的内心世界。)

相机指导学习课文第6、7自然段。

师:嫦娥吃了仙药后,怎样呢?对照插图读课文。

师:飘飘悠悠是什么意思?你觉得这段话写的怎么样?

生:很美。

生:凄美。

师:很好,是的凄美。

生:老师, 你看这幅图,嫦娥往月亮飞去的时候是多么的无奈,多么的恋恋不舍!

师:真好,你看的真仔细。

(巧妙利用插图,感受一份凄美,走进嫦娥留恋、关爱人间的纯洁心理。插图也是教材编排者精心选择、设计的,我们应该循着编者的思路,利用好插图,寻找到教学难点的突破口。)

由此,我想起了昨天的那首李商隐的《嫦娥》,我觉得把这句话要改一改,就符合课文内容了,大家看看,该怎么改?(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清天夜夜心。)云母制成的屏风染上一层幽深黯淡的烛影,银河逐渐低斜下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广寒宫的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落得独处于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生:把偷该成吃。因为嫦娥不是偷吃的,是被逼无奈。

师:很好。

生:把悔改成逼,为了百姓的利益,她不会后悔。

生:那就应该把"应"改成"因"。

师:很对,这样就变成了嫦娥因逼吃灵药。 告诉人们嫦娥吃灵药不是自己要吃的,而是被逼无奈。

生:还可以改成嫦娥应憾吃灵药。

师:对,无法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嫦娥心中一定逸满了遗憾。

……

师:是的,凄美。嫦娥吃了仙药飞往月宫,后羿不顾一切……怎么也追不上。这是一种离别,四目相视,却无缘再聚,有情从此天上人间难相聚。此情此景,怎不叫人掬泪同情?

(语文的课堂是诗意的,四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需要用心引导与鼓励,这样的设计重在让课外阅读渗进课堂,在对比中整合,在感悟中积累内化,设计目的很明确,让学生联系课外阅读在对比中加深对文本的感悟。)

四、讲读课文第三段。

当后羿回来,发现自己的妻子不见了的时候,他有什么反应?引读第7自然段。

指导朗读,体会后羿的心情。

你们觉得心情怎么样? 希望什么?

美丽、善良、多情的嫦娥为了正义吞下了仙药,从此一对恩爱的夫妻天地分离,虽然夜夜守望,但却不能团圆,我们回过头来再读这两段话,你觉得应当带有什么样的感情来读?

齐读。

(朗读有技巧,但更多的是在理解基础上把自己内心的感受读出来,教师设计了一个开放的问题:后羿的心情怎么样?希望什么?让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再通过教师的点拨与引领加深学生的感悟,提升情感,在有了情感的基础上朗读,我们的教学效果就显露出来了。学生理解课文知多少?看朗读就知道!)

是呀,有月的夜晚,我们仔细聆听,也许会听到千年前的思念之音-后羿于月下徘徊低吟,嫦娥月中传来锦书-于是,有心聆听的诗人、词人创作了大量借月抒发思念之情,离别之苦的千古绝唱,谁愿意吟诵这些词句?

(提供众多词句供学生选择:如:十年生死两茫茫……,明月夜、短松岗;多情自古伤离别……杨柳岸,晓风残月;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月的遐思,月的美感,引起学生对月诗句的积累欲望。)

因为一个(动人)的传说,因为有了(美丽)的嫦娥,因为英雄心头的泪,便有了一轮(多情)的月:让我们心怀千年前裙袂飘飘的广寒仙子,让我们共同祝愿美好的情感永驻人间,共同"把酒问青天",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齐读《水调歌头》,播放音乐,在音乐中朗读,背诵,完成课堂作业。

(课堂结束,语文的学习没有结束,通过创造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让学生带着学习期待离开课堂,无疑是明智之举。)

[语文的学习目的不是简单的读书识字,它还负担传承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的重任,所以本课设计在关注文本的同时,适度拓展,开发传统的月文化精华。语文课的价值,就是"场",这种场,只有在特定的课堂环境中生成,且稍纵即失。我们要做的就是"去避",去孩子的感觉之避,思维之避、形象之避、体验之避……帮他们把云拨开,去观照学生的自信、情感、灵魂。设计者引导学生抓住语言外壳,走进语意实质,感悟故事中的人物的形象,感受真善美和假恶丑;根据文本精心拓展,让学生理解、积累月诗句,月美文。言与意相应成趣,构成语文。]

《嫦娥奔月》教学设计【第二篇】

《嫦娥奔月》教学反思

《嫦娥奔月》这篇课文述说的是漂亮善良的嫦娥为使百姓免于受害,吃了长生不老药升天奔月的事,意境优雅,情节动人,本课要求我们能充分感受人物的外在表现,进而走进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获得情感的陶冶与心灵的荡涤。

所以在课堂上我重在让学生读悟的过程中感受人物的美,真正做到在读中悟,悟中读,遗憾的是课中时间安排不当,读悟交流不够彻底。这节课的主要闪光点是:能根据阅读教学的特点和要求,通过发人深思的导入语启发学生投入到潜心会文中边读边思、边画边写、再读,积极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在组织读悟交流中,老师穿针引线,扮演了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较好地形成了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假如能较好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突出人物形象,就可以全面达成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嫦娥奔月》教学反思

《嫦娥奔月》这篇课文叙述了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免于受害,忍受夫妻离别的痛苦,吃了长生不老药奔月成仙的事,意境优雅,情节动人。课文要求教会学生能充分感受人物的外在表现,进而走进极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获得情感的陶冶与心灵的熏陶。

在授课的过程中,我着重让学生在品读感悟的过程中感受人物的美,力求做到在读中悟,悟中读。课文以《嫦娥奔月》为题,我个人认为课文的第一主人公是嫦娥,后羿和逢蒙的出现是为了烘托嫦娥。课文第六小节就具体描绘了嫦娥奔月的情景,于是我把它看作课文的重心,以它为主线,串起了整堂课。上课伊始,我从插图入手,请学生想象嫦娥奔月的画面,引出第六节。品读关键字词,感受嫦娥奔月诗意与优美。接着我把学生引向画中人——嫦娥。默读课文,圈画表现嫦娥性格的词句,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这篇课文文字虽然并不深奥,但其间传递的情感却是多彩丰富的,这正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载体与空间。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展开交流。从总体上把握两点:一是接济贫苦的乡亲们。二是不让坏人逢蒙害人,不顾一切吞下仙药。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接济”的意思。通过表演让学生理解什么叫“周旋”,怎么周旋。在再现了那个惊心动魄千钧一发的时刻以后,让学生再来读一读第六节,感受嫦娥奔月的壮美。

这时候我安排了一个情境说话。嫦娥迫不得以离开人间一定有许多话要说,她会说些什么?学生在体验诉说这些感受时,脑际已经生成了丰富的内心视象,也真正走进了嫦娥的内心,明白了嫦娥的无怨无悔。最后我把视线引向后羿,通过他的连声呼唤,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嫦娥为了大伙舍弃个人幸福的纯洁与伟大。这时学生再读第六节,感受到的是嫦娥奔月的凄美。我希望通过一遍遍地读,一层层深入,让嫦娥为民着想、牺牲个人幸福的美好形象久驻学生的心间。由于时间没把握好的原因,最后一小节的处理十分苍促,学生没有能够体会到月亮为什么代表了人们的企盼团圆的心?为什么八月十五的企盼更会让人生发对美好的无尽追忆与感怀?还有学生在表演嫦娥与逢蒙进行周旋时,虽然能够表演,但言语比较苍白,没有体会到嫦娥的机智,我想如果之前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准备的话,效果可能就会大不一样。

上完这节课后,我深感遗憾的是课中时间安排不当,读悟交流不够彻底。然而,能根据阅读教学的特点和要求,通过发人深思的语言导入启发学生潜心文本中边读边想。在组织品读感悟交流中,老师巧妙地扮演了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较好地形成了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我认为这俩方面是值得庆幸的。

《嫦娥奔月》教学反思

《嫦娥奔月》这篇课文述说的是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使老百姓免于受害,吃了长生不老药升天奔月的事,意境优雅,情节动人。在教学中我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始终放手让学生去读,去品,去说,去发挥,进而走进文本,最终实现文本之间的对话。

一,抓住人物特点,品读感悟文字

本文描写了三个人物:力大无比,为民造福的后羿,奸诈贪婪的逢蒙,美丽善良,机智勇敢,为民造福的嫦娥,人物性格鲜明,形象迥异。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出能反映人物特点的词语,然后在文中圈圈画画找出相关的词句,品读感悟,最后进行交流。如:在体会后羿是一个怎样的人时,学生一下子就说到了"力大无比"这个词语,并能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然后抓住"登上","运足","拉满","射下"等词语感悟他的力大神勇,以及受到乡亲们敬重的原因。最后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二,引导想象,体验人物内心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教材,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嫦娥奔月时的内心活动。我设计了"嫦娥的心是美的,但此时已离开亲人的嫦娥,她的内心你能体会到吗 你愿意成为嫦娥的知音吗 请你来描述一下嫦娥此刻的心情。" 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说话,使学生进入文章的角色中,让学生体会到:她可以让乡亲们少受到伤害,救了乡亲,感到很欣慰;不能再为乡亲们排忧解难了,她感到很遗憾;她很留恋人间美好的生活,舍不得离开他心爱的丈夫……

三,抓住主要环节,感受人物品质

"嫦娥如何机智地和逢蒙周旋"是本文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理解"周旋"这个词语的意思,然后让学生同桌交流,表演"他们会如何周旋",但效果不理想,学生更多被表演的搞笑所吸引,而忽视了"机智,周旋"等重要的内容,表演的目的没有达到,最后我出示了自己设计的一段有关嫦娥与逢蒙周旋的对话,让学生分角色读一读,体会人物的特点。

回顾整堂课,我觉得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教师的引导不够到位,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学生的一些回答脱离我的预设时,我还不能自如地引导。我想今后不仅仅要注意对课本的挖掘,对教法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对"人"——学生的了解,这样老师,学生,文本才能相得益彰。

嫦娥奔月教案【第三篇】

活动目标

1、听故事,了解中秋节的起源、日期及月饼的来历。

2、理解故事内容,可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中秋节的起源等相关问题。

活动准备

节日故事《中秋节的起源》;日历。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中秋节的起源》:

我们的祖先以种田为生。他们每天清早很早就要到田里工作,有时翻松泥土,有时灌溉农作物,有时要除虫、施肥,真的很辛苦啊!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他们才能回家。

他们每年在春天播下种子,到了秋天便是收获的好日子,大家都高兴极了。一家大小分工合作,有的人到田里收割稻谷,有的人到果园摘水果,小孩子也会帮忙,把一束束的稻子搬回家,或者在树下收拾大人摘下来的果子。

到了农历八月十五,已是秋天了,秋高气爽,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家家户户会在一起庆祝丰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晚饭,饭后就在屋前摆放大桌子,上面放满水果,聚在一起谈天赏月,品尝美食。后来,农历八月十五日成为了中国人的重要节日,相传这就是中秋节的起源。

至于吃月饼的习俗,传说和蒙古人当了中国皇帝有关。那时蒙古人非常野蛮和残暴,常常欺负老百姓,有时会强抢人们在路边摆摊要卖的东西,不肯付钱,又随便打人,老百姓的生活很苦!

于是,老百姓计划在中秋节那天赶走蒙古人。为了要通知其他人一起行动,他们想出用饼来传递消息这个好方法。他们先在纸条上写上“中秋节晚上赶走蒙古人”,然后把纸条放在饼里,送到家家户户去。结果,大家在吃饼时都发现了纸条,于是便在中秋节这天合力赶走了蒙古人。从此以后,人们互相赠送月饼,便成为中秋节的习俗。

二、与幼儿讨论:

1、农作物到什么季节才会成熟呢?那时人们又忙碌些什么呢?(秋天。收割稻谷和摘水果)

2、丰收的时候,人们的心情怎样呢?会怎样庆祝呢?(高兴。全家人一起吃饭)

3、人们选定了哪个日子庆祝丰收呢?这个习俗成为了什么节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4、你认为在月饼里藏字条的方法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呢?(自由回答)

三、出示一个日历,请幼儿说出中秋节的日期,并请一位幼儿在日历上指出农历八月十五。

四、评价。

1、能较长时间专心听故事。

2、能说出中秋节的起源。

3、能说出中秋节的日期。

4、能说出传说中月饼的来历。

《嫦娥奔月》教学设计【第四篇】

一、插图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美丽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提起“嫦娥奔月”,我们头脑里就会出现一幅画。看:蓝蓝的——天,圆圆的——月,衣带飘飘的——嫦娥。感觉怎样?(美)

2、课文中有一段话具体描写了嫦娥奔月的这幅画面,能找到吗?(出示第6小节)       读一读

读了这段文字有什么感觉?( 美)你从哪里感受到这种美的呢?

3.我们来对比读一下,看看去掉这两个叠词到底有什么差别,加上去有什么好处?(出示对比的句子)

飘悠——飘飘悠悠(飘飘悠悠显得更轻更柔,有一种飘荡的美感)

碧蓝——碧蓝碧蓝(感觉天更蓝了,强调了夜空的美好)

小结:所以在适当的时候用重叠词加强语气,更好地表达情感。现在把词语放入句中读读,相信你们会读得更好!

4.老师提要求:语速缓慢,一边想象一边诵读,强调这两个叠词,突出姿态美、夜景美,并且展开想象:嫦娥飞出了窗子,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野,飞上了层层叠叠的云彩……)

5、齐读  (谢谢你们给老师带来了身临其境的感受)

二、揣摩人心。

1、这段文字我们感觉很美,现在请同学们将这段文字送回文章里去,把课文整体读一读,留意一下,当你再一次读到这段文字时,你还认为嫦娥奔月仅仅是画面的美吗?

2、学生轻声读课文。

3、引导:嫦娥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她是个怎样的人?

(板书:嫦娥  美丽善良   机智勇敢)

默读课文把你认为能体现嫦娥这些特点的语句用线画下来。

4、生读画后交流。

5、先从总体上把握。体会在两点上:一是接济贫苦的乡亲们。二是不让坏人逢蒙害人,不顾一切吞下仙药。

感悟(一)心地善良(幻灯片)

(1)什么是“接济”?

(2)展开想象,结合实际说说嫦娥是怎样接济贫苦的乡亲们的。

例:

在一座破庙里,嫦娥看到了一位讨饭的老人蜷缩在角落里,饿得已经走不动了,她——

在路上,嫦娥看到了一位孤苦伶仃的孩子,没有御寒的棉衣穿,冷得直发抖, 她——

这种给以物质上的具体援助,就叫——“接济”,像这样事例说也说不完,心地如此善良,所以乡亲们都——十分喜欢她。

感悟(二)机智勇敢、心地善良

第二件事情是关键,这件事是因谁引起的?——逢蒙。那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怎么知道的?(自读第5自然段,分别画出表现逢蒙奸诈贪婪的词句和表现嫦娥机智勇敢的词句)

(1)“奸诈”体现在哪儿?

指名读第5自然段中语句(幻灯片)

你具体从哪些词语体会出来的?(“一心想要”、“假装生病”、“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威逼”等)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带着对逢蒙的憎恨再读读这句话!

(2)“贪婪”呢?(“翻箱倒柜” 、“四处搜寻”)(幻灯片)

(板书:逢蒙  为人奸诈   贪婪无比)

(3)我们可以想象嫦娥家被翻得乱七八糟,逢蒙卑鄙无耻的样子,面对逢蒙的威逼,嫦娥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指名读,(幻灯片)(4)什么叫“周旋”呢?我们一起想象当时的情景,想想他们的对话。

可以即兴来演吗?(学生表演)

小结:这就是“周旋”,想出办法,巧妙地与敌人较量。

(5)与扮演嫦娥者交流:

师:嫦娥,你晚上一人在家,突然一个大男人闯进家中,难道你心里不害怕吗?

嫦娥:怕是怕,但脸上不能表露出来。

师:逢蒙还手提宝剑,威逼你交出仙药,你为什么要与他周旋呢?(照应课文中的“心想”)——你真是临危不惧啊

师:当周旋失败后,你又为何一口吞下仙药?你怎么想的?

嫦娥:为了不让老百姓遭难,我只好把药吞下去。

(6)多么善良多么机智勇敢的嫦娥啊,男女生接读第5自然段,再现那个惊心动魄的场面。

6、(幻灯片)师引读第6自然段:嫦娥吃了仙药,突然身体就变轻了,飘飘悠悠飞了起来……

7、现在我们感觉这段文字美,是不是又多了一个理由,那是因为——嫦娥不但外表美,而且(心灵美)。

8、嫦娥其实并不想离开人间,但为了不让坏人得逞,她只好吞下仙药,飞向月宫,你能体会嫦娥此刻复杂的内心吗?能用一些词语来描述她的心情吗?

(1)欣慰——可以让乡亲们少受到伤害,救了乡亲。

(2)遗憾——不能再为乡亲们排忧解难了。

(3)留恋、不舍——留恋人间快乐的生活,舍不得离开他那勇猛无比的丈夫后羿。

9、如果当嫦娥身体轻起来,飞出了自己精心收拾的那个温馨的家,飞离了自己曾经与乡亲生活过的村庄,越飞越高,心中涌起的最强烈的情感应当是什么?这幅图有个细节是不是改一改更适当呢?——我们把这段文字也改一改。(泪眼朦胧,不时回转头来遥望大地。)(幻灯片)

久久的回眸里是无限的情意!让我们的目光随着嫦娥一起飞翔,(齐读)

三、升华情感。

1、嫦娥深爱她的丈夫,她的丈夫呢?自由朗读第7自然段,你从这段感受到什么?

(1)指名第7自然段圈出后羿寻找妻子的动词(“焦急地冲出门外”“连声呼唤”“不顾一切地追去”等)

(2)从这些词语中你能体会出后羿当时的心情吗?可以用哪些词形容他此刻的悲痛?(肝肠寸断,悲痛欲绝……)

(3)指名读出悲痛、急切的心情。

2、后羿对嫦娥的情感,也是天地可鉴。声声呼唤,无奈天人相隔,声声呼唤,无奈夜空无音,他拼命地朝着月亮奔跑,边跑边连声呼唤“嫦娥!嫦娥!”边跑边深情呼唤——,可是(生读)他向前追三步,月亮就向后退三步,怎么也追不上。最后他悲痛地呼唤——后羿声嘶力竭地呼唤,不顾一切地追寻,其实,后羿的心中有多少话要对嫦娥说啊。但万语千言,一切均浓缩在这连声的呼唤声中。、(音乐)齐读第七小节,凝望的眼神中有太多的不舍

3、同学们,嫦娥奔月就意味她与丈夫……意味她美满的家庭将……意味乡亲们再不能……现在再读第六小节,你的心情怎样?(交流后)这是种凄冷悲凉的美。让我们带着对嫦娥的敬意,带着遗憾再来读第6自然段吧!

5.乡亲们知道 后,非常想念好心的嫦娥,就在他们在院子里摆上嫦娥爱吃的食品,望着天上的那轮明月,会默默地对嫦娥说些什么呢?

相信声声祝福,句句心语能传到了遥远的月宫,希望嫦娥不会感觉孤单

四、总结全文

1. 现在,每当月圆之夜,当我们再看这轮明月的时候,就会想起那个 美丽动人的传说,想起千年前裙袂飘飘的嫦娥仙子,让我们共同祝愿美好的情感永驻人间,共同“把酒问青天”。

2 作业

1、搜集民间故事。

2、把《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嫦娥奔月

后羿  神勇无比

嫦娥  美丽善良

逢蒙  贪婪狡诈

《嫦娥奔月》教案【第五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精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3、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教学重点:

精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教学难点:

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教法学法:

以读促悟法

教学过程:

一、赏“月”吟诗,引入新课。

在中秋的夜晚,看着一轮圆圆的月亮从水面升起,作为一个受过中华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心中此时会不由冒出许多的诗句来,比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比如……(让生去补)

师:是啊,这是一个多么温馨而甜蜜的时刻啊。记得小时候,一到中秋的晚上,我常常倚在奶奶的怀里看月亮,看吴刚伐桂,看玉兔捣药,听奶奶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自学情况交流。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后羿射日

第二段(第3—6自然段):嫦娥奔月

第三段(第7、8自然段):想念嫦娥。

三、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弟弟妹妹听;

2、采记“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有关中秋、月亮的传说。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2826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