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离骚高二语文教案热选【推荐5篇】

网友发表时间 3568474

《离骚》以屈原的个人情感为主线,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展现忠诚与忧国之情,语言华美,意象丰富,具有深刻的哲理和历史意义。以下是阿拉网友为您整理的离骚高二语文教案热选【推荐5篇】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离骚高二语文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感知其高贵的个人品质和忠君爱国的思想。

2、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

教学重点: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疏通语句,分析表达的思想感情。

3、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有关资料。

1、屈原生平。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据《史记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所谓圣君贤相,所谓美政,就是要看能否解决民生疾苦问题,能否致民于康乐之境。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

2、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离骚》是《楚辞》篇名,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又常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

二、朗读。

1、教师领读,总结:

(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

2、学生自由诵读。参照注释,疏通文义,划分朗读节奏。

三、从“帝高阳”到“曰灵均”八句为第一段。诗人自述家世、出生年月日和名字由来。

1、自述家世、出生时辰。

高阳,苗裔,胗(秦始皇后成皇帝专称),皇考(如丧考妣),摄提,贞,孟陬。

从远古帝颛顼帝说起,显示诗人与楚国同姓宗亲的血缘关系,既表现了诗人对祖先的崇拜,又表现他贵族出身的优越感和责任感。

2、皇考为作者命名。

览揆,初度,正则:公正而有法则(平),灵均:善良而又平均(原)。

自述出生于寅年寅月寅日,诗人以为这是包含特殊文化内涵的吉宜时日;加上他出生时器度非凡,又获嘉名,诗人认为这正是他高贵血统和得天独厚的内在美质之所在。这既是他日后存君兴国、变法图强、热爱宗国的思想感情的原动力,又是他的悲剧的根源。

四、从“纷吾既有”到“先路也”为第二段。诗人通过“扈江离”“纫秋兰”“朝搴”“夕揽”等比喻,自述一生不断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的嘉德懿行。

3、作者内美且修能。

纷,修能,扈:披,辟芷:幽僻的白芷。芷,香草名,白芷。纫。

作者身披各种香草(比喻良好的品德),具有高尚的品德和修养,希望有所作为。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4、早搴夕揽惜时修德。

汩:水急流通状,搴,阰,宿莽。

早起登山,夕入洲泽,所采的都是芳香坚固耐久的植物,比喻自己精勤修德,所行皆忠善长久之道。

5、时不我待,担心美人迟暮。

由其自身深感时不我待,推广开来,言及天时运转,春秋轮转,草木零落,年岁将尽,担心君王如不能及时举贤用能,则将无所成就,表达积极进取、忠君忧国的生活态度。

6、弃秽改度用贤才。

提出“抚壮”“弃秽”和任用贤才的政治主张。节末用比喻的手法,表示愿做革新强国的先驱者,为楚王和国家献身,一往无前。诗人有着美好的品德,又积极进取,而且胸怀大志,愿为国家效力,按理应得到楚王的了解和信任,这就为下文诗人良好的主观愿望与残酷的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诗人所遭遇的挫折作了铺垫。

第二课时。

一、从“昔三后”到“而改路”为第三段。诗人先回顾历史上兴衰成败的教训(前八句),而后联系楚国的黑暗现实,反复申诉自己的謇謇忠心和事君不合的悲惨遭遇(后十四句)。

7、赞颂三后之纯粹。

诗人赞颂先古三王的美好品行,重用各种贤才,希望楚王能向古圣先王学习。

8、尧舜和桀纣的对比。

耿介,昌被: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放不羁。捷径:喻政治上的邪道。

帝王不同的政治作为,委婉的告诉楚王要向先圣王学习,遵循治国之道,任用贤才。

9、党人和自己的对比。

党人只图享乐,结果祸国殃民,既表示对党人的痛恨又替君王国家担忧,告诉楚往要远小人,任用真正的贤才,委婉地劝告怀王莫蹈昏君亡国的覆辙。

10、自己忠而被谤的遭遇。

踵:脚后跟,武:足迹,荃:香草名,喻楚怀王。

他希望楚王仿效明王圣君,而怀王却被小人包围,听信谗言,致使诗人忠而被谤,信而见疑。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以善淫。”(翻译)怨恨君心荒唐啊,始终不能理解我的心思。那些女人也嫉妒我的妩媚,诽谤我好放荡淫乱。(评析)主人公除了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自我形象出现外,又常幻化为一个美丽而遭逢不幸的女子。她有爱美的天性,喜欢用芳洁的东西修饰自己,还亲手栽培了许多芬芳的草木。起初与丈夫(“灵修”也可理解为丈夫)缔结了婚约,却受到众女的嫉妒谗毁,终于被抛弃。

11、患而不舍为灵修。

謇謇:忠贞的样子,正:证,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明知尽忠的为患,但不忍舍弃自己的政治理想,很好地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翻译)只要是我心中所向往喜欢的,即使死去九次也不会后悔。(评析)这一句表明屈原志向不改,坚贞不屈。真可说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屈原最不能容忍的是那群无耻小人对他的恶毒诬蔑,一会说他穿着奇装异服,一会又说他面容姣好,肯定是个善淫之辈。这群人追名逐利,篡改法令,歪曲是非,混淆黑白,竞相谄媚,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屈原下决心绝对不和他们合流,他自比不合群的鸷鸟,孤傲、矫健,“自前世而固然”,他不想改变,也无法改变,这就像方圆不能周,异道不相安一样。在这里,屈原清楚地预感到了自己的结局,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句中“虽九死其犹未悔”和同出自于《离骚》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句是后人引以自勉和共勉最多的句子。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翻译)我生各有各的喜好,我独爱美,并且习以为常。即使肢体分解也不会改变,难道我的心志是可以挫败的吗?(评析)这几句诗所表现出的诗人自勉之严、自决之勇,令人感慨万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不仅又回到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境界,而且感情更加深沉,意志更加坚定。诗人将构成自己心灵世界悲剧性冲突的两个方面——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进取与退隐的对立,初步展现出来了。继之又更加坚定地作出了选择。

12、最后又以婚约失败为喻,表达了变法革新所遇的挫折,委婉地发出对楚王昏庸无能、反复无常的痛心。

总结:课文节选部分的诗句,突出表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纯洁德行、心忧天下和嫉恶如仇的品性。这些情感具有深远宏大、剧烈动荡的特点。在写法上,以抒情为主,描写和叙事为辅,但抒情又不空洞苍白或呐喊狂叫,而是用美丽的想像和诗化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心世界。

第三课时。

一、艺术欣赏。

1、《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物”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

请找出相关的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

明确: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

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

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

用众芳,椒、桂、蕙、比喻群贤,用黄昏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

2、在诗中,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还使用了什么手法?

对比手法。如:古代明君用群贤与昏庸君王狂放不羁“路幽昧以险隘”的对比,党人贪图个人享乐与自己为国为民不惜身遭灾祸的对比。

3、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具体体现在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上,在诗中,诗人尽情地发挥他那神奇的想像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声,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表现了屈原志洁行高,执着追求的精神,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二、语法总结。

1、通假字。

辟:通“僻”,幽僻道:通“导”,向导正:通“证”,作证,为证。

2、古今异义。

朕:第一人称代词“我”/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认为。

代序:依次替代/把与本书相关的文章放在书前来代替序言的文章。

纯粹:美德,完美/1、不搀杂别的成分2、副词,表示判断、结论的不容置疑。

捷径:邪出的小路/近路。

党人:结党营私的小人/同一个党派的人。

武:足迹/关于军事的。

3、词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美,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德。

4、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主,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肇锡余以嘉名介词结构后置。

离骚高二语文教案【第二篇】

2.重点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3.学习理解本诗以比喻、象征为主的表现手法及所与作者理想的关系;。

4.背诵全诗。

导学点拨窗口。

作家作品。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于祖国的决心。屈原的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其主要表现是他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屈原的作品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如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对照,产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屈原的作品形式上参差错落、灵活多变;语言上采用了大量楚地方言,极富于乡土气息;其方言土语大都经过提炼,辞藻华美,传神状貌,极富于表现力。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到了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与萧统的《文选》等作品中,就用“骚’来指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后人便称之为骚体诗。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骚体诗的形成,是诗歌形式的一大革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探海导航。

本文是《离骚》的节选,而《离骚》的阅读向来难度较大且某些语句的理解历来有分岐,因而学习本文应结合有关资料多花功夫。先可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如《史记·屈原列传》《屈原精神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天津师大学报》1992年第3期)等,了解屈原其人、其文、其时代、其影响等,然后结合课文提示和注解熟读课文,特别要能深入理解诗中作者的处境、心情、理想的表达和花草禽鸟的比喻、象征含义。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深入领会屈原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和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及纵横驰骋的想象和幻想的浪漫风格。

思路结构。

屈原《离骚》一诗博大精深,主题是表达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课文节选部分共13节、52句,通过比喻、象征和比较、对照的手法及夹叙夹议的运用表现了屈原志洁行高,执着追求的精神。先从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遭遇写起,然后再否决自己退隐独善的闪念,表明自己决不变心的爱国热情。结构图:

前政治理想:哀民生、遵规矩、施美政。

七政治遭遇:灵修不察、众女嫉余、时俗工巧。

节心志:屈心抑志、九死未悔。

后退隐的闪念:回车复路、退修初服。

节爱国决心:好修为常、体解未变。

疑难指津。

·《离骚》一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离骚》为我们塑造了屈原这一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很多屈原的画像即使不写上“屈原”二字,人们也可以一眼认出是屈原,就是因为都依据了诗中这种具有特征性的描写。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规矩”“绳墨”),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

··《离骚》的语言有什么特色?《离骚》的语言是相当美的。首先,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洁等。但诗人的表现手段却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第四句中的“芳”自然由“芰荷”、“芙蓉”而来,是照应前二句的,但它又是用来形容“情”的。所以虽然没有用“如”、“似”、“若”之类字眼,也未加说明,却喻意自明。其次,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政治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再次,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最后,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如“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等,将“兮”字去掉,对偶之工与唐宋律诗对仗无异。

语言揣摩。

1.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以善淫。

评析:这几句诗使抒情主人公除了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自我形象出现外,又常幻化为,一个美丽而遭逢不幸的女子。她有爱美的天性,喜欢用芳洁的东西修饰自己,还亲手栽培了许多芬芳的草木。起初与丈夫(“灵修”有时也可理解为丈夫)缔结了婚约,后来却受到众女的嫉妒和谗毁,终于被抛弃。这一条“美人香草”式的寓意伏线和诗人的政治抒情叠合在一起,造成《离骚》全诗特有的写实与虚拟二重世界相互交融、迷离惝恍的艺术效果,给全诗增添了绰约的风姿和芳菲的情韵。

运用:(翻译)怨恨君心荒唐啊,始终不能理解我的心思。那些女人也嫉妒我的妩媚,诽谤我好放荡淫乱。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评析:这一句表明屈原志向不改,坚贞不屈。真可说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屈原最不能容忍的是那群无耻小人对他的恶毒诬蔑,一会说他穿着奇装异服,一会又说他面容姣好,肯定是个善淫之辈。这群人追名逐利,篡改法令,歪曲是非,混淆黑白,竞相谄媚,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屈原下决心绝对不和他们合流,他自比不合群的鸷鸟,孤傲、矫健,“自前世而固然”,他不想改变,也无法改变,这就像方圆不能周,异道不相安一样。在这里,屈原清楚地预感到了自己的结局,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句中“虽九死其犹未悔”和同出自于《离骚》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句是后人引以自勉和共勉最多的句子。

运用:(翻译)只要是我心中所向往喜欢的,即使死去九次也不会后悔。

3.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评析:这几句诗所表现出的诗人自知之明、自谋之熟、自勉之严、自决之勇,令人感慨万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不仅又回到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境界,而且感情更加深沉,意志更加坚定。通过这一段情感的抒发,诗人将构成自己心灵世界悲剧性冲突的两个方面——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进取与退隐的对立,初步展现出来了.继之又更加坚定地作出了选择。

名题讲析。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2题)。

a.“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特点之一是多用“兮”字。

b.散曲包括套曲和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曲子形式,体式比较自由。

c.《白洋淀纪事》是孙犁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作品集。

d.惠特曼是美国伟大的诗人,他的诗对我国“五四”以来的新诗影响很大。

讲析:本题考文学常识。关于“骚体”和“楚辞体”的知识,是本课所应掌握的,学《离骚》一课即应学到这些知识,a项是对的。该题错项为b项,元曲的属种关系应是: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曲。这些知识在以后的课文中亦会学到。象这一类重要的文学知识,要注意在平常课文的学习中积累掌握。

答:诗中奇服喻指作者高洁的品质和远大的志向。作者描写这样的奇服主要为刻划人物起到了比喻、象征和衬托的作用。

讲析:本题原为高中老教材第五册《涉江》一课的练习题。学习了屈原的有关作品,了解了其惯用的比喻、象征等骚体手法和洁白清忠的人格个性后,解答此题就比较容易了。这些知识是应在《离骚》一文的学习中积累掌握的。

离骚高二语文教案【第三篇】

观看几组有关屈原的照片:

屈原被楚怀王流放,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

提问:你们知道照片上这们历经坎坷,依然忠君爱国的诗人是谁吗?(屈原)。

因政治上的不得志,饱经忧患的屈原于公元前278年农历的5月4日这一天投汨罗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守节不移的伟人,于是在端午节这一天兴起了吃粽子、赛龙舟习俗。

二、有关资料。

1.屈原生平。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的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在楚国都城被秦攻破时投汨罗江而死,以示忠贞爱国之怀。

2.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受《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楚辞的作者主要是屈原,他创作了许多不朽作品。在他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家:宋玉、唐勒、景差等人。

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怀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其次,楚辞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以大量的“兮”字作衬字。这是楚辞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离骚”的含义。

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罹忧”。班固在《离骚赞序》中释为“遭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后人多各从其一说。近世学者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

三、诵读课文。

1.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老师总结:

(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

2.学生自由诵读。读时注意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字词梳理。

1.实词。

苗裔:后代子孙。

考:特指死去的父亲。

揆:揣度。

扈:被,披。

辟芷:幽僻的白芷。芷,香草名,白芷。

汩:水急流通状。

与:等待。

搴:攀、折。

骐骥:骏马。

2.古今异义。

朕:第一人称代词“我的”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

代序:依次替代代替序言的文章。

3.通假字。

锡:同“赐”。

辟:同“僻”。

道:同“导”。

4.词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

字余曰灵均字,名词用作动词,给人取表字。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美,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德。

5、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主,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肇锡余以嘉名状语(介词结构)后置。

五、学生根据课文注释自己翻译课文。

参考:

我本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号叫伯庸的是我已故的父亲。|寅年正当寅月,庚寅的那一天,我降生人间|先父观察测度我初生的时节,一开始就赐给我美好的名字|替我取下的大名叫着正则,替我取下的别号叫着灵均|我既有众多的内在美质,又加上美好的才能|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身上,把秋兰联成饰物挂在身边|我自念光阴如流水逝去,忧心岁月不会等待我|早起拔取阰山上的木兰,晚入洲泽采摘宿莽|时光飞逝不停留,春天和秋天递相替代|想到草和木都时刻地在凋零,怕的是理想的君主也要早衰|为什么不把握年岁壮盛的时机,丢弃秽恶的行径,为什么不改变这不善的法度|我驾着骏马正要打算去奔驰,你随我来吧,我当为君在前面带路。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语文讲义30页6-13题。

离骚高二语文教案【第四篇】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偭规矩而改错()。

2.忳郁邑余侘傺兮()。

3.何方圜之能周兮()。

4.延伫乎吾将反()。

5.进不入以离尤兮()。

6.芳菲菲其弥章()。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怨灵修之浩荡兮。

今义:水势大古义:________________。

2.固时俗之工巧兮。

今义:技艺巧妙古义:________________。

3.偭规矩而改错。

今义:改正错误古义:________________。

4.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今义:经济情况不好古义:________________。

5.自前世而固然。

今义:前生古义:________________。

6.高余冠之岌岌兮。

今义:形容十分危险古义:________________。

7.长余佩之陆离。

今义:形容色彩繁杂古义: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退将复修吾初服()。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乃重修岳阳楼()。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鸷鸟之不群兮()。

2.驰椒丘且焉止息()。

3.步余马于兰皋兮()。

4.屈心而抑志兮()。

5.伏清白以死直兮()。

6.回朕车以复路兮()。

7.忽反顾以游目兮()。

8.驰椒丘且焉止息()。

9.哀民生之多艰()。

10.亦余心之所善兮()。

11.伏清白以死直兮()。

12.高余冠之岌岌兮()。

13.固前圣之所厚()。

14.长余佩之陆离()。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2.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3.謇朝谇而夕替。()。

答案:

离骚。

一、1.“错”通“措”;2.“邑”通“悒”;3.“圜”通“圆”;4.“反”通“返”;5.“离”通“罹”;6.“章”通“彰”。

二、1.荒唐,没有准则;2.善于取巧;3.改变措施;4.走投无路;5.古来;6.高耸的样子;7.修长的样子。

三、整理/高高的/长/修建。

四、1.群,名词做动词,合群。2.椒,名词做动词,长着椒树。3.步,名词使动用法,使……步行。4.屈,动词使动用法,使……委屈;抑,使……压抑。5.死,动词为动用法,为……而死。6.回,动词使动用法,使……掉转。7.游,动词使动用法,使……游。8.驰,动词使动用法,使……疾驰。9.哀,形容词为动用法,为……哀伤。10.善,形容词做动词,崇尚,爱好。11.直,形容词做名词,正道。12.高,形容词做动词,加高。13.厚,形容词做动词,推崇。14.长,形容词做动词,加长。

五、1.宾语前置句不了解我也罢了啊,只要我本心确实是美好的。

2.定语后置句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加长我长长的佩带。

3.被动句清晨进谏而晚上即遭贬黜。

离骚高二语文教案【第五篇】

1、了解陆游及其诗歌创作。

2、深刻领悟这首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3、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1、 了解陆游及其诗歌创作。

2、 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1、深刻领悟这首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第一节

一、导入: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念念不忘被金兵占领着的中原领土,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写了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的爱国情怀是何等的执着、真挚!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陆游,体会他那感人至深的爱国情怀。

二、诗人及背景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陆游是一个高产的作家,其诗作今存9000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祖国统一的爱国热情。

陆游的诗歌为什么主要表现渴望恢复祖国统一的爱国热情?这与他的家世和经历有莫大的关系。首先看陆游的家世:陆游出身于一个爱国家庭,父亲陆宰,有坚定的民族立场,常常谈论国难国耻至痛哭流涕,饭都吃不下。由于家庭的关系,陆游从小接触的都是爱国人士。再看看其经历:陆游出生的第二年就碰上了靖康之变,跟随家人颠沛流离,他在国难中诞生、成长直至逝世。这样的家世,这样的经历,促使他产生“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英雄志愿。

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并且在政治上一再打击排斥陆游。在山阴闲居了6年的陆游,看到 “扫胡尘”“雪国耻”的志向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

三、诗意理解:

1、学生自读诗文,把握诗歌节奏,教师作诵读技法指导。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语速稍快,语调激昂,显其豪壮)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整句语调低沉,显其沉郁)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结句降调)

2、诗意的讲解。

3、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背诵诗文。

四、诗歌赏析:

首联: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1、“世事艰”指什么?

直接道出诗人早年经历的辛酸与坎坷;也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阻挠北伐,使诗人抗金复国的历程是如此的艰难。这也是诗人“愤”的根源。

“北望中原气如山”

欲图收复失地。

诗人以为驱逐侵略者,收复失地,指日可待。这让我们看到了诗人早年的形象:雄心勃勃、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的爱国青年。

小结:追述青年时的豪情壮志。

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1、颔联写到了两次战斗,是哪两次?

一次是在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一次是大散关失而复得。

2、诗人写这两次战斗是要表明什么?

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家;也表明了诗人渴望北伐,恢复中原,向往着火热的战斗生活。这也是上联 “气如山”一个表现。

用了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抗金场面,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小结:描绘当年两幅气壮山河的抗金场面。

首联、颔联:回顾往事,抒写渴望北伐的英雄气概(叙事)

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1、颈联是写过去还是眼前?

眼前。

2、“塞上长城”实际上是运用了一个典故,一个什么典故?诗人用这个典故有何作用?

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曾自称为“万里长城”。皇帝要杀他,他说:“(你)自毁汝(你的)万里长城。”

表达了诗人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的决心。

3、这一联中的“空”字和“已”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由于投降派把持朝政,“塞上长城”只能“空自许”,诗人的豪情壮志付诸东流。一个“空”字形象地写出诗人因宏伟志向无法实现而产生的那种沉重的失落感。

一个“已”字生动刻画出诗人壮志未酬,岁月蹉跎的悲愤之情。这种“愤”多么强烈,多么令人痛心疾首,扼腕长叹。

小结:感叹生平抱负未得施展,却早生华发。

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 我们结合《出师表》的内容来看,诗人为什么大力赞赏《出师表》?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

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诗人以此自勉的精神。

2、 诗人在尾联运用这个典故有什么用意?

暗讽统治者是“阿斗”,朝中又没有诸葛亮;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小结:包含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

颈尾两联,回到现实,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慨。

所愤之一:“愤”于金人占我河山。

所愤之二:“愤” 于投降派把持朝政,朝廷“主和”,阻挠北伐。

所愤之三:“愤”于壮志难酬、请缨无路。(诗人年轻时认为自己就像万里长城一样,可以抵挡千军万马。可入仕以后多次因力主抗金而被罢官,壮志难酬、请缨无路。)

所愤之四:“愤”于岁月蹉跎,年华空老。(早年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已两鬓斑白,祖国山河依然破碎,广大人民依然受难。)

所愤之五:“愤”于南宋朝廷畏敌如虎、苟且偷安、无人领军。

这五“愤”的根源,其实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因为他们是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

六、本诗主要表现手法。

对比手法:

诗的前四句是回顾往事。“早岁”句指隆兴元年(1163)他三十九岁在镇江府任通判和乾道八年(1172)他四十八岁在南郑任王炎幕僚事。当时他亲临抗金战争的第一线,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坚定如山。以下两句分叙两次值得纪念的经历:隆兴元年,主张抗金的张浚以右丞相都督江淮诸路军马,楼船横江,往来于建康、镇江之间,军容甚壮。诗人满怀着收复故土的胜利希望,“气如山”三字描写出他当年的激奋心情。但不久,张浚军在符离大败,狼狈南撤,次年被罢免。诗人的愿望成了泡影。追忆往事,怎不令人叹惋!另一次使诗人不胜感慨的是乾道八年事。王炎当时以枢密使出任四川宣抚使,积极擘画进兵关中恢复中原的军事部署。陆游在军中时,曾有一次在夜间骑马过渭水,后来追忆此事,写下了“念昔少年时,从戎何壮哉!独骑洮河马,涉渭夜衔枚”(《岁暮风雨》)的诗句。他曾几次亲临大散关前线,后来也有“我曾从戎清渭侧,散关嵯峨下临贼。铁衣上马蹴坚冰,有时三日不火食”(《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的诗句,追写这段战斗生活。当时北望中原,也是浩气如山的。但是这年九月,王炎被调回临安,他的宣抚使府中幕僚也随之星散,北征又一次成了泡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十四字中包含着多么丰富的愤激和辛酸的感情啊!

岁月不居,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这在赤心为国的诗人是日夜为之痛心疾首的。陆游不但是诗人,他还是以战略家自负的。可惜毕生未能一层长材。“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太息》);“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夜读兵书》)是他念念不忘的心愿。自许为“塞上长城”,是他毕生的抱负。“塞上长城”,典出《南史·檀道济传》,南朝宋文帝杀大将檀道济,檀在临死前投愤怒叱:“乃坏汝万里长城!”陆游虽然没有如檀道济的被冤杀,但因主张抗金,多年被贬,“长城”只能是空自期许。这种怅惘是和一般文士的怀才不遇之感大有区别的。

但老骥伏枥,陆游的壮心不死,他仍渴望效法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干一番与伊、吕相伯仲的报国大业。这种志愿至老不移,甚至开禧二年(1206)他已是八十二岁的高龄时,当韩佗胄起兵抗金,“耄年肝胆尚轮囷”(《观邸报感怀》),他还跃跃欲试。

《书愤》是陆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显然得力于杜甫。中两联属对工稳,尤以颔联“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为人们广泛传诵。这样的诗句出自他亲身的经历,饱含着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书愤”的意思是 。 “书”的意思为 。

2.本诗由两个侧面组成:一方面是诗人 的豪壮理想,另一方面则是诗人

悲愤心情。

3.诗的前四句主要是 ,写了 与 两次振奋人心的战役的胜利,抒发了自己 。

4.诗的后四句主要是 ,写了 ,也暗含了 。

4.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一句与辛弃疾的“可怜白发生”的情感一句相似。

b.“早岁那知世事艰”中“那知”一词隐含着对年轻时不知世事艰难的自责。

c.“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和“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相互激扬,愈是悲愤,对理想愈是执着;对理想愈是执着,悲愤也愈是强烈。因而这首诗歌既热情奔放,又深沉悲怆。

d.陆游始终坚持抗金,即使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成为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3568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