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语文阅读《母亲》阅读训练及答案实用3篇

网友发表时间 2230774

【导言】此例“语文阅读《母亲》阅读训练及答案实用3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语文阅读《母亲》阅读训练及答案1

[教学目标]

1. 了解有关冰心、泰戈尔的作品及创作风格,培养文学情趣及文学素养。

2. 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进一步学习朗读的技巧,有表情的朗读、背诵这两首诗歌。

3. 学习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感受诗歌独特的语言和情感魅力,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人的情感。

2.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诗人思念母亲的真挚情感并且学习借鉴诗人表达情感的技巧。

[学习内容]

整体感悟

如果要问世界上哪种感情最真最纯,不带一丝私心杂念,全心付出而又不求任何回报,那答案一定是伟大的母爱;如果要问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的游子最深切的感情是什么,那一定是献给亲爱的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

冰心的《纸船》和泰戈尔的《母亲》就是抒写这种至真至深感情的颂歌。

《纸船》是诗人1923年8月由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途中创作的。粼粼的海波,澎湃的海潮,复苏了诗人爱海的童心;碧绿的海水,飞翔的海鸥,使诗人又与自然亲近。从吴淞口出发后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中,冰心早期人生观“爱的哲学”中的三根支柱——“母爱”、“童心”、“自然”中,后两者此时得以复活和重现,而“母爱”则因远离母亲而无法亲近,因而诗人格外思念母亲。思念母亲的感情,比较抽象,写作时容易流于空洞。而《纸船》构思新颖,采用了托物寓情的方法,说自己在海上不肯妄弃一张纸,留着它折叠成纸船,从舟上抛到海里,纸船的去向不定,但诗人仍然不灰心地每天的叠着。虽然明知纸船是不可能流到母亲的身边,但她仍然祈求自己含着泪叠成的纸船,能够载着她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进入母亲的梦境。深切的感情加上奇特的想象,使这首诗显得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不管有没有相同的经历,这种诚挚而又忧伤的思念之情一样让人怅然不已。

《母亲》的含蓄之美与不同凡响的构思,出自泰戈尔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匠心。泰戈尔一生风平浪静,优裕的家庭使他免受了许多磨难,这使得他总是满怀乐观与希望地看待事物,主张和谐、协调,呼吁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互爱,人与自然之间的天人合一,使诗便显现成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恬然、优美的情调。诗人在“我不记得我的母亲”的反复吟咏中,再现了母亲温馨的歌谣、呢喃的祈祷和深情的目光。所谓的“不记得”,是因为与母亲离别得太久太远,母亲的身影却总是浮动在诗人眼前,母亲的声音也总是回荡在诗人的耳畔。看似矛盾的构思和表达,实际上为我们留下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在眷恋母亲的重重意象中重温母亲的伟大、母亲的至真至上。整首诗舒缓的节奏与诗人绵长的思念之情和谐一致,朗读这首诗歌的确是一种享受。这样的诗歌也不需要太多的讲解,相信学生在反复吟咏中能品味出这人间最美的感情。

第一首诗《纸船》

1. 介绍作家作品。

⑴在小学我们已经学过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想像一下分别时母亲对孩子的牵挂,想像游子漂泊他乡时对母亲的感情。

⑵有关冰心的资料及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当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有短篇小说《斯人独憔悴》、《去国》,诗集《繁星》、《春水》及著名散文集《寄小读者》。她写诗为文都很柔美,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心、自然是她诗文的主旋律。1923年8月,冰心从燕京大学毕业,由上海乘坐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孤独怅惘中写就此诗。

2. 朗读冰心《纸船》,感知诗歌内容。

⑴怎样朗读这首诗

a. 仿照课后练习第一题,标出第二、三节诗歌的节奏和重音。

朗读设计参考: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着,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b. 注意朗读时的语速、音量、感情基调。

[提示:语速较慢、声音稍低沉,饱含执著、深切的思念和哀伤。]

c. 自由诵读。

⑵配乐朗读。

(配乐朗读是为了加深印象,在诗歌和音乐的旋律中得到美的熏陶。)

第二首诗《母亲》

1. 练习朗读,感知泰戈尔《母亲》的内容和感情。

自由诵读,根据自己的理解,标出诗歌的节奏和重音。

朗读设计参考: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在/我游戏/中间

有时/似乎/有一段歌调/在我玩具上回旋,

是她/在晃动我的摇篮时/所哼的那些歌调。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但是/当初秋的早晨

合欢花香/在空气中/浮动,

庙里晨祷的/馨香/向我吹来/像母亲一样的气息。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当/我从卧室的窗里/外望悠远的蓝天,

我觉得/我母亲/凝注在我脸上的眼光,

布满了/整个/天空。

2. 进一步学习圈点批注的方法,合作探讨:

⑴这首诗的立意和结构有什么特色?

(设计这个问题是为了尽快找出并把握住这首诗的主要特色,感受诗歌写作的构思立意艺术。)

[说明:a. 这首诗将眷恋母亲的感情融于重重的意象之中,委婉地道出离别后深切的思念。口口声声说“不记得我的母亲”,而耳畔总是回响着母亲催眠的歌调,眼前总是浮现母亲深情的眼光,早晨起来就感受到母亲的气息……对母亲的难忘和思念就在一点一滴中展现出来。b.“我不记得我的母亲”,以相同的格式,反复吟咏,歌唱同一主题,既留下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又加强了抒情的力量。]

3. 背诵这首诗。

(积累语言,语感和写作素材。)

研读与赏析

⑴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

a. 作者在《纸船》这首诗中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在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并概括这首诗歌的内容。)

[提示:围绕游子对母亲深切的思念回答即可,要求不必过高,不必扯远(漂泊无依的孤独)或拔高主题(如思念祖国的赤子之心)。]

b. 作者是怎样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

[要点:不灰心地把每一张纸叠成纸船抛入海中,希望纸船带着自己的思念,“载着她的爱和悲哀”,“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进入母亲的梦境。]

c. 哪些词语或句子最精妙,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在原文中勾画出来,并且写上简短的批注。

(写圈点批注是本单元训练的一个重点,应当循序渐进)

[提示:如“从不肯”、“总是”、“每天”等词语中包含着执著的思念;“梦中看见”、“含着泪叠的”等包含着赤诚和深情。]

d. 这首诗最能打动你的是什么?

[说明: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言之成理即可。]

⑵想象交流:结合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尝试用一句话与作者交流。

[说明:同样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和想象,内容合情合理即可。]

学法指导

一。 以读导学,在朗读中了解诗歌的凝练性、音乐性等特点。在朗读中把握诗歌的停顿、节拍、韵律和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等。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在朗读中想象诗歌的形象和意境,在朗读中品味诗歌的语言,在朗读中探究诗歌意象的内涵,在朗读中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朗读的方法可以灵活安排:自由朗读,朗读竞赛等,有条件的话可以设计配乐朗读,在画面背景下朗读。

二。 学习与自主解读相结合。这两首诗歌从内容、主题、语言、风格等方面都有相似性,学习新诗只要贯穿朗读和品味赏析这根主线,想象诗人所处的情境,应该可以唤起我们相同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情感上的沟通。

三。 注重个性体验。诗歌本身的凝练性和跳跃性给我们留下了较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完全可以而且也必须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进行创造性的填补。因此,读诗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应当在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品味诗歌的意象并大胆想象,合理推测,按照课本上的要求批注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四。 延伸学习,从课内走向课外。冰心和泰戈尔的作品都很适合我们阅读,两人的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虽然有很大的差异,但创作风格、内容和语言特点有没有相似之处?冰心的《纸船》与泰戈尔的《母亲》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冰心和泰戈尔的作品为何能得到普遍的关注和欣赏?

体验反思

对比阅读:

1. 默读泰戈尔《纸船》,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训练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说明:泰戈尔《纸船》充满童真童趣和新奇的遐想,表现了儿童天真的渴望和憧憬。]

2. 比较这两首诗的异同,说说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提示:可以从语言、结构、内容、创作风格等角度比较。]

3. 你认为冰心的《纸船》与泰戈尔的《纸船》有联系吗?

[说明:①允许有争议,正确对待创作中的借鉴和启发;②结合中国民俗中放河灯的习俗及国外漂流瓶的故事讲解托物抒情。]

4. 背诵《纸船》。

拓展延伸

⑴冰心和泰戈尔诗歌各自的特色。

(比较并概括不同诗人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说明:结合这两首诗和收集的资料,说出自己的感受。如:两人都充满天真和童心,语言都具有含蓄、深情、温馨的特点。冰心女性的诗歌柔婉、细腻,具有浪漫、新奇的想象;泰戈尔优裕的家庭和平静、温和的性情使他的诗歌具有宁静、恬然、优美的情调,生动而又新奇有味。]

⑵通过这两首现代诗歌的学习,你对现代诗歌的语言特征有哪些认识?

⑶记忆中,母亲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试着用诗歌的方式表达出来。

语文阅读《母亲》阅读训练及答案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彼得的可爱和母爱的伟大。

2、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读了这篇课文的想法和感受。

3、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教学难、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彼得的可爱和母爱的伟大。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想。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课,板书问题。

二、读书指导。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子音,读通读顺。

2.指名读文,正音,检查读顺情况。

3.学生互相说说读完课文后大致的感受。

三、默读课文,合作探究。

1、抓住重点,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互相讨论对小彼得和母亲的理解。

2、体验角色,引导学生互相讨论。

体会小彼得的内心世界。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情感。

4、适当扩展:

妈妈的帐单是可以用金钱来兑换的吗?

将来你怎样换妈妈的帐单?

板书设计:小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帐单、报酬、高兴

妈妈给小彼得开了一份帐单、羞愧、无私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积累内化。

1、完成课后“练”的内容

2、独立完成“字选词语”。

3、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迁移练习。

1、读生字卡片,认识文后11个生字。

2、指导写字。

3、实践活动。

三、作业。

写1篇日记(结合课文)

语文阅读《母亲》阅读训练及答案3

教学目标:

学习《母亲》《纸船》,体味人间至爱真情。学习《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品位诗中蕴涵的哲理。

学习四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通过生动的形象表达深刻的哲理及“冰心体”诗歌的'特点。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点拨,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2、抓住重点字词,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3、体味人间至爱亲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让学生回忆赞美母亲的诗句,歌曲。

二,简介作者,1、(出示冰心年轻时代的照片和字幕)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学生朗读,教师简要评说:“中国文坛世纪老人未能跨越世纪门槛”的确是我们民族的一种遗憾,但是冰心老人博大纯洁的灵魂和不朽的艺术作品却时刻激励感召着我们不断前行)

教师导入:同学们,更详实地了解作者生平以及创作情况,将为我们更好的品评文学作品搭设一方平台,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下面,让我们共同来交流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成果。让我们来更进一步走进冰心的世界。

(学生自由交流查阅到的有关冰心生平创作的有关资料)

三,诵读诗歌,体味感情。

教师范读课文,然后指导学生朗读读前提出要求:1、学生们用心体会本首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2、划出诗歌中学生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

四,品位语言,探究问题

体味“躲”“从来”“妄弃”“留着”“抛”的妙处

作者叠纸船的时候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哀?

作者为什么要借纸船来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五,完成练习一

六,拓展延伸:

《纸船 寄母亲》这首诗歌是借助具体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抒发你对父母的爱。

学生练笔,同学交流评价,老师点拨

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在这首诗歌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了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着作者的孤独无依,象征着作者思念母亲,眷恋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希望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获得一把欣赏研读诗歌的金钥匙,同时,也在诗人的博大情怀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早日成为一名建设祖国的栋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成功的花》中蕴涵的哲理,《嫩绿的芽儿》中阐述的积极的人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一个成功的人站在你的面前时,你很羡慕他因成功而得到的荣誉吗?正当青春年华的年轻人,在投入社会的大海时,如何把握人生的航向?青年人该怎样写好自己的生活史?今天就让冰心来告诉我们这些人生的哲理吧。

二,配乐诗朗诵

学生自由朗诵这两

首诗,并推荐朗诵比较好的四人(一小组一人),教师放音乐,这四人依次朗诵这两首诗,要求学生认真听读,并评比出最佳朗诵者。

评比角度:要求用普通话,并且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品读两首小诗,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1、读完两首小诗,你能品味出其中蕴含的哲理吗?

2、《成功的花》中第二句的结尾用了一个感叹号,作者要抒发什么慨叹?

3、体会“明艳“、“然而”一词在本诗中的作用;比较词语:“惊羡”与“羡慕”的区别;诗中的“泉”和“雨”能否省略? “芽儿,花儿,果儿”的顺序能否调换?

4、你还羡慕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吗?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2230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