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高一语文四册教案实用(汇总10篇)

网友发表时间 2964526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高一语文四册教案实用(汇总10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高一语文四册教案【第一篇】

1、领会文章深厚的主旨,体会文章对于残酷战争的控诉。

2、领会这篇微型小说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这是1篇微型小说,在不足四百字的文章里涉及的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战争的残酷性。作者截取火车上短暂的一幕,以后备役老兵的一段话为小说情节的核心,隐去所有背景、过程的交代,而把惨烈的战争后果直接推到读者的面前。小说的篇幅极短,却包孕着丰富的内涵;情节如此简单,却有着极强的可读性。

1、重点:品味文本中的词句,理解作者蕴涵其中的感情。

2、难点:小说如何运用抖包袱的手法将情节推向极至。

这篇微型小说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意想不到的结尾,所以优秀的微型小说并不在于要有巨大的字数和曲折离奇的情节。我们在品味这篇文章时就应抓住文章中这种抖转直下的独特效果。

这篇微型小说篇幅很短,不必纠缠于小说的层次,选取适当的句子理解提问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体会它的特点和魅力。

1、喜欢这篇微型小说吗?试就它的写作技法作一探究。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在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见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喀嚓喀嚓”声。停顿了一会,她又不时重复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美国作家奥莱尔的微型小说《在柏林》堪称名篇中的精品,很值得大家欣赏与体会。它以二战为背景,以一列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的小插曲为故事材料,却以极小的篇幅来深刻地反映战争这个人类永恒而又沉重的话题。它那平静不动声色的叙述后面包含了一股强大的悲愤,但始终没有爆发出来,反而更有感染力。)。

这是1篇微型小说,在不足四百字的文章里涉及的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战争的残酷性。作者截取火车上短暂的一幕,以后备役老兵的一段话为小说情节的核心,隐去所有背景、过程的交代,而把惨烈的战争后果直接推到读者的面前。由此,我们尽可以推想到战前这个五口之家平静、祥和的生活,战时三个儿子的先后入伍、三个阵亡通知书的纷至沓来,老妇人由痛心到绝望到疯狂的心路历程,后备役老兵抛家弃妻的无奈和难以言说的巨大痛苦……这是战争中一个家庭的毁灭,更是千万个家庭的缩影。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卡嚓切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划脚,不加思考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1、结合全文看来,第一段中的画线句子有何作用?

2、“老妇人”为什么翻来覆去地数数?

3、作者写小姑娘“笑”的目的是什么?下面分析不当得一项是:

a写出小姑娘的天真幼稚,多老人举动的不理解。

b悲喜对照,指责小姑娘年幼无知,缺乏同情心。

c以喜衬悲,渲染了老妇人一家的悲剧遭遇。

d以小姑娘的笑,反衬出老妇人病态的严重。

4、试分析第三段画线句中“他们”一词的作用。

5、试分析文章段末的作用。

6、从全文看,本文采用了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通过一个家庭在战争中的遭遇反映了战争的残酷,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不超过四个字)。

1、暗示读者健壮的男子都上前线当了炮灰,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老妇人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受到巨大刺激而致疯,反复数数是想他的儿子。

3、b。

6、以小见大《在柏林》。

高一语文四册教案【第二篇】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3.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一)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二)本文的写作线索是什么?

(三)“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四)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语句的含义。

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了,初中语文教材曾选了他的散文名篇《春》和《背影》,这两篇散文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朱自清先生不愧为散文大家,关于他的生平经历,同学们知道些哪些呢?(教师引导学生口述,最后教师概述。)。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本文是1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散文。

二、听《荷塘月色》的配乐录音带:思考:作者细致描写荷塘的文字是第几段(第4段)?

请一位同学再朗读一遍这个段落,然后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荷塘的。

美景。

三、作品结构分析:(再请全班同学齐读下这篇优美的散文,然后想想每一段都写了什么内容?全篇又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缘起:第一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观荷塘:第四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五段:塘中的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离荷塘:第七、八、九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十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看:

第一部分:(1)写观荷缘起。(情)(引子)。

第二部分:(2-6)写荷塘月色。(景)(主体)。

第三部分:(7-10)写景中人。(情)(尾声)。

(细讲线索:《荷塘月色》的行文线索,很有特色,如同经、纬两条线穿织在一起。它是1篇情景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好似一条经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所以“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本节课我们对《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有了大致的把握,请同学们课后继续认真朗读这篇散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布置作业:1、背诵4-6段;2、阅读课后附文。

高一语文四册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理解该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痛苦和希望交织的感情。

二、了解该诗中运用的反复手法及梦一般的诗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尹德说:文学创作都是艺术家的白日梦。诗人尤其是“醒着做梦的人”。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有这种特点。

二、简介作者。

穆旦,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一九三五年入北京清华大学,抗战爆发以后随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共同迁往云南昆明。一九四二年,毅然随军远征缅甸。他走了很远的路,也看到了很多的苦难,这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引导初读。

作者在诗中写了什么?(他梦到了什么?)亦即诗人在诗中写了哪些意象?

四、阅读第一小节。

2、明确:作者描绘了干燥的风,单调的水,忧郁的森林三种哀景,描绘了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爱情和鹰群、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三种哀事,展示了大地的苦难,又通过“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到处看见的人民、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三个意象,展示了大地的希望。

3、小结:这一小节是作者对大地的宏阔展示,虽荒凉贫瘠,但行列、人民使大地充满亮色,全诗笼罩了“赞美”的基调。

五、阅读第二小节。

第二小节诗人由地到人,写了一个农夫。这个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阅读,思考。提示:这个农夫原来在田野里辛勤地耕耘,但时代的变迁打破了他家乡的宁静,他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征途。(引导学生理解:“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即“翻起溶解过他祖先的的同样的泥土”;“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即走上可能让他死亡的征途。)。

六、阅读第三小节。

这个农夫走了以后怎样呢?阅读第三小节,从诗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提示:他走了以后,他的家庭更加困难,家人无望地等待,忍受着饥饿的煎熬,他的家乡还是像原来一样的贫困荒凉。但是他走了,从不回头诅咒。

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对这个农夫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提示:舍家保国,义无反顾。

面对这个崇高的人,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情?

提示:面对的个人,作者激动(要拥抱每一个人)、悲伤(为了他失去了拥抱的安慰)。

小结:这一小节中作者写了农夫走了以后的悲哀。

七、阅读第四小节。

1、阅读第四小节前六行,思考:这几句写的是什么?

提示:注意作者反复强调的东西。这几句写的是人民的痛苦、大地的荒凉依旧。

2、面对这种现象,作者有什么感受?

提示:阅读以下三句,体会作者的感情。作者为了民族仍将有可能面临耻辱的历史而痛苦,徘徊。

3、但最后的两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表明了作者的希望。

这里,作者既有对未来的忧郁,又有对前途的展示。大地依旧,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一个希望正在升起。

八、课堂总结。

这首诗运用了反复的手法,构成了诗歌的主旋律,表明了赞美的内容,这首诗像一个梦境,通过一些意象的描绘,表达了痛苦的希望交织的情感。

九、作业。

熟读。找出自己仍不理解的句子。思考其中的道理。

教案点评。

这首诗较为抽象,学生阅读起来比较困难,所以,要求教师作较为认真的指导。而一般的参考书上对此诗又没有较为详尽的分析。在多次的阅读中,对这首诗作了一点比较幼稚的解释,在这里呈现给大家。

高一语文四册教案【第四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本课的2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理解文章的大意。

2、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探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3、通过实践活动,领略中华文化的不朽魅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出示九龙壁的图片。

二、自主识字,读通课文。

1、请同学们快快拼一拼,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动动脑筋,再和小组同学合作来解决困难。

2、、教师出示要求认的字词,谁有勇气把自己认识的生字朋友介绍给大家?

3、在小组内,认一认字,互相考一考,看谁是识字大王?

4、我们来做识字游戏,谁来试试?

开火车读词语。也可以自己组词。

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还可以把词语的意思讲给同学听。

5、检查识字,读文情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

2、师读文。

二、诵读课文,感悟大意。

如果让你在“九龙壁”前加一个词来形容它,你会用什么词?

(精美的,闻名中外的,)那你是从哪感受到的?在文中找一找,读一读。

1、读课文,深入理解:

(1)“闻名中外”是什么意思?“赞叹不已”呢?为什么参观的人们对九龙壁赞叹不已?(精美的造型)。

(2)“形态各异”是什么意思?你从哪里可以看到就条巨龙是形态各异的.?

(3)自己一边读第三自然段,一边想想一下九龙壁的的样子。

同桌一人读,一人想象。

老师也想给大家读一读,同学们可以边听边想象。

3、你想面对这九龙壁说点什么?想象一下,人们是怎样“赞叹不已”的?

三、与综合学习相结合。

高一语文四册教案【第五篇】

1.了解小说情节铺设上运用顺叙、补叙的叙述手法,在时间的回环往复中使作品情节衔接得天衣无缝的写作特点。

2.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培养语言鉴赏能力并认识翠翠、爷爷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3.通过环境对描写的分析了解沈从文笔下湘西的风景美、风俗美。

过程与方法。

1.泛读与精读相结合,以学生的阅读发现为线索,教师的阅读提示为指导,培养学生整合阅读信息的能力。

2.阅读兴趣的激发与阅读结论的归纳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对作品的阅读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略作品散文化的叙事笔调、生活化的人物语言所营造的古朴而典雅、流畅而清新的氛围。

2.接受作品中所表现的古朴、淳厚的民风和风景美、风俗美与人情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理解翠翠这个人物是“爱”与“美”的化身的含义。教学难点。

领略作品散文化的叙事笔调、生活化的人物语言所营造的古朴而典雅、流畅而清新的氛围。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课前先作一个调查,大家都曾去什么地方旅游过?

生:(纷纷抢答)长城、海南、泰山、周庄……。

师:哟!看不出来,大家“走南闫北”,真可谓“行万里路”,堪比当年的徐霞客啦!

众生笑。

师:那我想问一问,有没有人去过一个叫“凤凰”的地方?

学生议论纷纷,互相询问“凤凰”是什么地方。

师:(故作得意)难住了吧?

生:老师,你给我们说说看吧!

师:凤凰可是个美丽的地方,山美、水美、人更美!

师:(看到学生表现出一种憧憬的神情,略做停顿)不过——目前,老师也是“心神往之”啊!

学生大笑。

师:不过,“凡事预则立”——。

生:(争相抢答)“不预则废”。

师:所以,我找了这些图片,以备日后游凤凰一用,现在先拿来与诸君共飨。

投影。

出示一组湘西风景、民俗的图片。

学生边看边议论,对部分图片啧啧赞叹。

[推进新课]。

师:想知道老师为什么特别想去这个地方吗?

生:(七嘴八舌)当然是去看风景啦!

师:(笑)大家只说对了一小部分,其实还有更重要的。

生:是什么啊?

师:(看到学生很期待的样子,故意卖个关子)一言难尽啊!

(学生笑问为什么。)。

师:(停顿一下)怎么说呢?这样说吧:看不尽的凤凰美,说不尽的沈从文。

生:(恍然大悟)老师你说的是《边城》吧?

师:对!可以说边城就是凤凰。这里不仅有着清山秀水,淳朴的民风,更走出了沈从文先生这样一位质朴、博学,将“爱”与“美”演绎得动人肺腑的“湘西的儿子”。

投影。

1.沈从文照片及生活书店1934年首版《边城》图。

2.1912月28日,我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沈从文(原名沈岳焕,苗族)先生诞生在凤凰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就蜚声文坛,被誉为“中国第一流的现代文学作家,仅次于鲁迅”(金介甫.~effeieyc.kinkley著《沈从文论》j。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

沈从文先生不仅是著名的作家,还是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他撰写出版了《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等学术专著,特别是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影响很大,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

学生们读了这段话后,不禁再次赞叹。

师:就是这样一位“湘西的儿子”在走出大山之后的坎坷人生中,多次在文学作品中表达对他的故乡——凤凰的牵挂。可以这样说,凤凰正如世界上许多名城名镇一样,崛起在世界文化大师横空出世的光环之中。没有莎士比亚,英国的斯特拉福小镇不会蜚声世界;没有莫扎特,奥地利的萨尔茨堡不会成为世界音乐中心;没有塞万提斯,西班牙的塞维利亚不会成为旅游胜地;同样,没有沈从文、黄永玉这样的世界文化大师,凤凰不可能驰名海内外。凤凰的美,不仅在山水,更在于沈从文笔下所描绘的、人间最淳朴的风情,这才是吸弓l老师的地方啊。

学生若有所思。

师:好的。那么凤凰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刚才是直观的图片,现在我们来看看沈从文是怎么写凤凰的。

投影。

学生看后窃窃私语。

师:大家在讨论什么啊,能不能说说看?

生1:这个地方给人一种很古老的感觉,但是它又那么小。

生2:很神秘,感觉上去和我们周围的环境不一样。

生3:过去这里是不是经常打仗啊?

生4:老师,我想问一下,这个地方远不远?

师:怎么样,想去了吧!(学生笑。)。

师:的确,仅仅是看这些文字的东西,我们就有一种被深深吸引的感觉,更何况生于斯、长于斯的沈从文呢?接下来我们就走进《边城》的世界,去看看在这湘西一隅曾经发生过的一个名叫翠翠的女孩的故事。

师:这样一个令沈从文念念不忘、令我们倍感吸引的湘西到底有何魅力呢?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这里的民俗吧。下面大家看书,看看书中都写了哪些风俗。

生l:端午节的时候,妇女和小孩们穿了新衣服,还在头上用雄黄蘸酒画个王字,这一天还可以吃鱼吃肉。

师:在你小时候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

生1:有的,过年时也这样,那时感到很高兴。

师:很留恋那段光阴吧?

生1:是的。

师:哎——无奈光阴一去不复返啊!(很多人都会意地笑了)我问一下,为什么要用雄黄蘸。

酒画个王字呢?

生1:……。

师:谁能告诉大家?

生:(有人举手)是为了辟邪,传说雄黄酒可以除病去灾。

师:很好。大家接着看下去,还有些什么风俗?

生:赛龙舟。

师:好像有许多地方都有这个风俗,我们都知道,这是为了纪念一个人——。

生:(争相回答)屈原!

师:对。那么我们看看在这里,赛龙舟赛出了几个主要人物,他们是谁呢?

生:(继续看书后有人回答)龙头大哥顺顺、天保和傩送。

生:(有人补充)这里也提到了翠翠。

师:翠翠也去赛龙舟吗?

生:她是去看。

师:看龙舟的人多不多呢?

生:当然很多,课文里说“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师:嗯,看来端午节对这里的人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对于故事的主人公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

师:好的,下面大家来看一看翠翠和傩送是怎么相识的。

学生看书,之后请一位同学复述相关情节。

师:好的。可以说这是一次邂逅。起初翠翠对傩送的印象是怎样的呢?

生:开始的印象不好。“她以为那男子就是要她上有女人唱歌的楼上去”然后还骂了傩送,而且文中还有这样一句“翠翠意思仿佛只在告给狗‘那轻薄男子还不值得叫”。

师:接下来的变化是什么?

生:在她知道是二老派人送她回家时,她“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的随了那火把走去”。

师:从这里,你能看出翠翠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生:我认为她很淳朴、也很可爱。她不愿意别人把她看成那种唱歌的女子,同时,在她错怪了别人的时候她感到很难为情。

师:是的,正是好一个“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小姑娘。这就是翠翠,一个很单纯的小姑娘的形象,然而我们继续看下去,就是这一次邂逅在翠翠心里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请大家阅读第五部分的内容,把这方面的内容找出来。

生1:“两年日子过去了”,“但这印象不知为什么原因,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

生2:“翠翠为了不能忘记那件事,上年一个端午又同祖父到城边河街去看了半天船”。

生3:翠翠在听祖父和喽罗的谈话时也一直在想着听到有关二老的消息。

师:(笑)看来翠翠开始为二老而伤神了。(生笑)不仅如此,在小说的第六部分又有相关的描写。说说看。

生:当爷爷提起当年端午的事情时,“翠翠还正想起两年前的端午一切事情”,这时也可以看出她在想着二老。

师:还有没有补充?

生:(一时间答不上来)……。

生:当她听到“远处有吹唢呐的声音,她知道那是什么事情”,并且还把船拉过岸去,爬到屋后塔下去眺望。翠翠知道这是有人娶亲,或许她想到了自己和傩送,我理解这里似乎是表明翠翠对未来有一种向往。

师:(笑)是向往结婚吗?

生:应该是。

师:可以这样理解。不过,或许翠翠心里还没有想到那么远,或许这只是表明了她内心里刚刚开始萌动起一种对爱情的渴望,一种对于未来的模糊的感觉。也正是这样的一个翠翠,才更使人感到真实、可爱。

师:除了翠翠与傩送的感情故事外,《边城》还给我们展示了爷爷与翠翠间的亲情。文中这样的文字比较多,请大家选几处来谈一谈。

生1:(笑)爷爷非常疼爱翠翠。比如看赛龙舟时,他不忘叮嘱别人送翠翠回家。

师:你是说那个替爷爷撑船的人吗?

生1:是的。

师:可是接下来他们两个人都喝多了啊?

生1:(笑)爷爷有点老糊涂了。(众生笑。)。

师:(笑)看来这个爷爷也是有些老顽童的脾气。(生笑。)。

生1:不过,爷爷后来还是认错了。当他看到翠翠回来后,还在问“翠翠,你怎么不答应我,生我的气了吗”,这说明爷爷很在意翠翠,怕她生气。

生2:不对。这是因为翠翠挂念傩送而有了心事,和她跟爷爷的感情没有关系。从其他情节来看,爷爷对翠翠的关心和翠翠对爷爷的关心都是一直没有改变的。

师:举个例子说一说?

生2:第六部分当爷爷说到翠翠长大了时,翠翠说“人大了就应当守船呢”,“人老了应当歇憩”,这些话表现出的是翠翠对爷爷的关心。况且下面还有这一句:“翠翠睨着腰背微驼白发满头的祖父,不说什么话”,我认为这句话也是写翠翠对爷爷的感情的,她看到爷爷越来越老,已经想着替爷爷守船了。

师:很好。可见,虽然这祖孙俩偶尔会有一些小矛盾,但在一些微小、琐碎的生活细节中,时时都让人感到祖孙二人相互关心、相依为命的那分浓浓的亲情。很多时候这祖孙二人可谓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真正是相亲相爱一家人啊!(生笑。)。

学生讨论。

师:这个问题有一些难度,请大家自由发言吧。

生:应该是在翠翠爱恋傩送这件事上。第五部分写到爷爷和翠翠在回家的路上有一句话。

师:(鼓励)你的阅读非常仔细,很好!这么说,在这件事上,爷爷有点“自以为是”了。(生笑,表示同意。)。

师:从全文来看,在爱情问题上,一开始.祖父的确不是很了解翠翠的想法,这也给翠翠带来了烦恼。不过虽然如此,但这并没有影响到祖孙二人的感情。翠翠对爷爷一如既往地依赖和关心并没有发生改变。

师:在刚才的讨论中,翠翠与爷爷之问的亲情,翠翠对傩送的爱情让我们看到了小说中所表现出的人情美。在这种人情美之外,小说还为我们展示了湘西地方的风俗美。下面请大家看看,小说中都有哪些情节表现出了湘西人的美好、善良。

学生讨论。

生1:这里的人们有一种自己的生活乐趣,像是自娱自乐。在第三部分写到“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中国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挣扎中的情形,似乎就还不曾为这边城人民所感到”,似乎就没有什么事情能打扰他们,很有一种世外桃源的味道。我想,这就是湘西吸引人的一个原因,也是这里的人们更为善良的原因吧。

师:“世外桃源”,我认为你的这个词用得很好。老师在读这篇小说时也有这样的感受。这也是老师向往这里的一个原因啊。(生笑。)。

生2:这里的人情非常淳朴、厚道。第六部分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个人乘船过河后,一定要给钱,而爷爷却坚持不肯收,为此两人还起了争执。爷爷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说“礼轻仁义重”,虽然他不肯收人家的钱,但他还是领了这分情。

师:你说得很好!不过,我替你补充一点,爷爷和翠翠的生活是不是很宽裕?

生2:不是。他们的生活是很拮据的,节日里自己不能包粽子,还是顺顺给他们的鸭子和粽子。这也就更显示出爷爷和这里的人彼此之间的感情都很厚道。

师:也就是说,物质利益的东西在边城这个环境里显得并不重要,尽管这里有些人,如爷爷和翠翠,他们的物质生活可以说是清贫的,但他们并没有为此而成为物质利益的追逐者。

学生边听边点头。

生3:在边城里,他是一个富有的人,同时他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师:文中有哪些内容表现了顺顺这种品格?

生3:第三部分说“但下水救人呢,当作别论。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

师:也就是说,在顺顺这个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在这里,没有贫富贵贱的分别,只有人和人之间的互相帮助。多好的人,多好的边城啊!(生会意地笑了起来,不时有人在议论着)请大家继续往下看,还有哪些内容可以看出这里民风的善良、淳朴。

生4:我觉得这篇小说给人的感觉非常安详。

师:安详?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和善良、淳朴的民风有什么关系呢?

生4:这里的人除互相帮助外,还能以一种与世无争的态度生活,在这里没有那种尖锐的矛盾,似乎大家都很平和,就连翠翠的那条狗都很善解人意。我认为这正是受淳朴民风的影响所致。

师:你说得很好。正如沈从文先生自己在谈到《边城》时所说的:“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与世无争、平和安详不正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的形式吗?(学生若有所思,时而窃窃私语、时而赞叹。)。

师:(略作停顿)不过说到与世无争,说到没有矛盾,这里我想给大家补充一个情节——。

师:大家知道天保和傩送同时都喜欢上了翠翠吗?

学生摇头。

生:(很急切地问)那他们怎么样了?

师:(笑)这个结果,老师希望大家课后自己在小说里寻求答案。相信大家会在其中发现更富意味的人情美。

[课堂小结]。

师:有人这样评价《边城》:“《边城》是古今中外最别致的一部小说,是小说中飘逸不群的仙女。”或许每一位初读《边城》的人,都会为作品中所呈现的唯美淳朴的人性、恬淡舒展的意境、清新幽静的氛围、醇厚幽远的回味所沉醉,小小的边城,如一杯用清晨山泉冲泡的清茶,淡香缓缓飘散;又如一位在水一方遗世独立、只可遥望而无法靠近的伊人,有着不可企及的绝尘之美。作为一个喜欢边城、喜欢沈从文的老师,我希望同学们能再次走进边城;沈从文是一个相信纯情的力量的人,那就让我们也到边城中去寻找一种恒定而久远的感动,去寻找一种超于物外的纯粹的美!

[布置作业]。

课后完整地阅读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并将自己的感悟写成1篇文章,以备交流。

高一语文四册教案【第六篇】

2.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教学重点。

鲁迅自身经历与其思想发展的历程。

教学难点。

鲁迅严于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认识作者写作《呐喊》的缘由。

教学过程。

初中曾学过鲁迅的哪些小说?(《故乡》、《社戏》、《孔乙己》等)这些小说选自哪一个小说集?(《呐喊》)。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第一版是15篇,包括《不周山》。)1922年12月,鲁迅为自己的这个集子写了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呐喊》自序)。

什么叫序?什么叫自序呢?请大家齐读“自读提示”前三句话。

提示已讲得很清楚,序言,是写在著作前面的文章,可分为自序和他序,自序,多为说明写书的目的和经过。而鲁迅的这篇序言中,鲁迅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来反映思想发展过程,并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这正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1.引出“梦”

问:缘由即来由,那么本文在哪里概括交代了《呐喊》的来由?

明确:开头部分:“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问:是什么的“一部分”?

明确:“我年轻时候曾做过许多梦”的一部分。

问:这里“梦”指的是什么?

明确:指作者年轻时候的理想和追求。

问:为何理想叫做“梦”呢?

明确:由于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实现,所以后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幻一般。

问:年轻时的鲁迅曾做过哪些梦?

师:梦的产生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我们先来看文中叙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经历,思想又是如何发展的呢?请对照下面的表格看课文,给大家两分钟时间,找出地点并概括其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

2.根据课文内容,填表说明作者的生活经历与思想发展的过程。(用投影复片)。

地点。

生活经历。

思想发展。

绍兴。

侍亲疾。

先请一学生找出文中地点:绍兴、南京、仙台、东京、北京,再请学生自读课文填写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学生大体完成后再讨论明确具体内容。(具体内容见下,学生概括恰当的少讲评,概括不到位的作指导)。

(1)绍兴侍亲疾看透世态,想走异路。

问:在绍兴的四年,作者做了什么?

明确: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并寻找药引。

提示: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如何理解这几句话?我们可结合鲁迅的家庭情况。鲁迅幼时家庭经济比较宽裕,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愁生计。但十三岁那年,家庭突遭变故,祖父因科举案件下狱,继之而来的是父亲患了重病,家庭陷入困顿,只得靠典当衣服首饰来换钱给父亲治病,在侮蔑里接了钱,昔日闰土眼中的“少爷”遭到了别人的歧视与白眼,倍感人间的冷漠,看透世态炎凉,于是想走异路,产生了第一个梦“学洋务”。

(2)南京求新知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在洋务学堂,鲁迅所学课程有:格致(物理、化学)、算学、地理、历史、绘图、体操,并且看到了一些生理卫生之类的书。这些知识与作者在三味书屋中所学的《四书》《五经》中的孔孟之道相比较,都是新知识,因此在洋务学堂作者主要是探求西方新的知识,可概括为“求新知”。

问:这些新的知识给作者的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明确:渐悟中医是骗子,知道西方医学能维新,于是去仙台学医,“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治的病人的疾苦,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因此我们可概括为“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3)仙台攻医学领悟要著,弃医从文。

明确:原因是看时事画片。领悟了要著,弃医从文。

时事画片的内容是日本人杀中国人,围观的是自己的同胞,这场景使鲁迅受到极大震动,他为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知的同胞感到激愤和悲哀,这使鲁迅的学医之梦彻底破灭,以此为转折,树立了新的梦想,提倡文艺,开始了新的人生,去东京,进行最初的文学活动。

(4)东京搞文艺悲哀寂寞,深刻反省。

在东京,鲁迅为搞文艺从事了许多工作,文中主要叙述了办杂志《新生》。《新生》的结局如何?(并未出版)。

《新生》的失败,给鲁迅以沉重的打击,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表示他那时心情的词语:

悲哀、寂寞,并且进行了深刻的反省,看见自己“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师:请大家思考:鲁迅为什么感到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的悲哀?

明确:客观原因:国民精神麻木,群众不觉悟,对于呐喊,既非赞同,也不反对。

主观原因:对自己寄托希望过高,认为自己是英雄,思想不切实际,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

师:满怀信心,满怀希望地办杂志,一旦希望破灭,那失望也是很深,很痛苦的。为了驱散这种痛苦与寂寞,鲁迅采用了种种麻醉法,沉入于国民中,回到古代去,于是去了北京s会馆抄古碑。

(5)北京抄古碑苦闷沉默,思索追寻。

抄古碑并没有奏功(从“似乎”一词可看出),从院子里有缢死过一个女人的槐树和槐蚕是每每冰冷地落在头颈上,可以看出当时居住的环境是冷静、寂寞的。“客中少有人来”,生命在暗暗消去,可见鲁迅没有了先前的慷慨激昂,保持了沉默,“这也是我唯一的愿望”是一种自嘲,实际上是不愿如此沉默,可又不得不如此的无可奈何的苦闷。这种苦闷实际是奋斗者找不到变革现实途径时产生的彷徨,这种沉默实际上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酝酿,沉默苦闷并非理想破灭后的绝望,而是仍在苦苦思索追寻着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和出路。

(6)北京应索稿看到希望,作文呐喊。

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曾说:“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金心异的索稿,结束了鲁迅沉默的抄古碑的生活。文中有金心异与鲁迅争论铁屋子能否被摧毁的一段对话。在“假如一间铁屋子”的对话中,用了许多比喻来揭示思想观点。请具体说明“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各比喻什么?(用投影复片)。

提示:“铁屋子”比喻辛亥革命后依旧黑暗的旧中国。

“熟睡的人们”比喻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精神麻木的国民。

“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比喻用宣传的力量使较为明白的一些人认识处境的险恶。

鲁迅:铁屋子万难破毁,即使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也无济于事。金心异:既然有人起来,就有可能破毁。从中我们可以了解鲁迅最初的社会观,把黑暗的旧社会估计得过于强大,对社会认识很深刻,但同时也体现了他思想的弱点:对群众力量估计不足。争论的结果是鲁迅否定了自己最初的看法,看到了希望,于是振笔呐喊。

通过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先前的思想发展是形成《呐喊》的深厚的思想基础,而金心异的来访则是写作《呐喊》的直接契机。

3.小结。

从作者的生活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年青时的梦想共有三个(好梦),一个是通过学洋务来就国,即洋务救国梦;一个是通过学医来拯救像他父亲一样的病人,并在战争时去当军医,即学医救国梦;第三是想通过文艺来唤醒麻木的国民,即文艺救国梦。从作者的梦想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直贯穿在作者梦想中的是他那一颗救国救民的热心,作者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我们应当很好地体会。

第一个梦是第二个梦的前提和基础,并随着第二个梦的破灭而破灭,前两个梦的破灭又是第三个梦产生的原因。

三大梦想的破灭使作者陷入了无边的寂寞中,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寂寞呢?

作者的这种寂寞并非真的无聊,也不是无事可做,而是一种“不特没有人来赞同,也还没有人来反对”的孤独,是爱国者报国无门的忧愁,是先行者曲高和寡的悲哀,更是思想者穷天究地的反省。“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这种寂寞是作者对黑暗统治的反抗,对麻木国民的当头棒喝。在寂寞中作者深刻反省,从而克服了对自己寄望过高、思想不切实际的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为他以后团结众人,从事“韧”的战斗奠定了基础。

金心异的来访使寂寞中作者看到希望,于是开始振笔呐喊。

4.分析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投影)。

提示:其含义有二,一是为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呼喊;一是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

从作者好梦、寂寞、呐喊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一直没有改变,用作者的《自题小像》中的一句话可以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荐轩辕。”

2.分析文中的曲笔,以“亮色的‘曲笔’”为题写1篇评论;

3.分析作者的寂寞,以“闪光的‘寂寞’”为题写1篇读后感。

教案点评:

本文内容精深,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时拟突出重点,扣住“好梦”的具体内容,领会作者思想发展过程。

高一语文四册教案【第七篇】

五教学时间:

第一、二课时。

教学要求:

认真观看动画片《宝莲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刚学过的《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表达的是唐朝诗人孟郊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今天我们要观看一部动画片《宝莲灯》,讲的是一个男孩练好武功解救母亲的故事。

2提出观看要求:观看时注意力集中,不插嘴,不议论。3学生观看《宝莲灯》。

二《宝莲灯》就是按照《劈山救母》这篇课文改编的,回去熟读《劈山救母》(一)(二)这篇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读课文,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学会《劈山救母》(一)中的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观看了动画片《宝莲灯》,今天,我们在来学习由《宝莲灯》改编的课文《劈山救母》。这个故事比较长,要分两课来学。先学第一部分。

二齐读课题,学习题中生字。

三读课文,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不理解的词句,相互讨论。

3齐读课文。

5交流:你觉得沉香是个怎样的孩子?他是怎么习武练功的?

出示第四自然段。

圈出:寒冬腊月盛夏酷暑起早贪黑腰酸背疼。

四学习生字。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析识记字型。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第四课时。

教学要求:

巩固字词,初步认识“一……就……”的句式。复述课文,完成部分练习。

教学过程:

一听写《劈山救母》(一)中的词语。

二默读课文,思考每段告诉我们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沉香没有见到妈妈。

听爸爸说妈妈善良被二郎神(心狠手辣)压华山。

习武练功寒冬腊月盛夏酷暑起早贪黑。

练就一身武艺。

三利用板书复述故事。

1自由练说。

2同桌两人交替说、听,互评。

3指名学生复述故事。

四课堂练习。

1读句子(见课文练习4)。

2照样子,用“一……就……”的句式说一句话,再写下来。

3指导完成语文练习册。

第五课时。

教学要求:

学会《劈山救母》(二)中的生字。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继续学习《劈山救母》的第二部分。

二读课文,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不理解的词句,相互讨论。

3齐读课文。

5交流:你觉得沉香是个怎样的孩子?

学习课文的第六自然段。

圈出:

翻过高山跨过身涧野果充饥泉水喝喝。

磨出血泡划下血痕(不在乎)。

他是怎么解救母亲的?

学习课文的第七自然段。

三学生字。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析识记字型。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第六课时。

教学要求:

巩固字词,会用“帮助”造句。复述课文,完成部分练习。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二默读课文,指名说说每段主要讲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救母心切。

厉尽千心万苦:

翻过高山跨过深涧野果充饥泉水解渴。

---------------------------。

[4][5][6][7][8][9][10]...

高一语文四册教案【第八篇】

课前准备:

1.指出本文的写作目的。

鲁迅先生撰写本文旨在说明自身经历、思想发展变化与《呐喊》问世的密切关系,所以文中极其精练地介绍了19世纪末到“五四”时期经历的几件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和探索救国救民思想发展变化的进程。阅读时要特别注意事件对思想变化的直接影响。

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呐喊》中的几个篇目,如《孔乙己》、《故乡》等,明确这些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暴露国民精神的劣根性,即愚昧落后、麻木不仁等。在此基础上说明《呐喊》中其他篇目有的表达了彻底反封建的.革命思想,如《狂人日记》;有的反映了鲁迅先生对备受压迫而又不觉悟的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和对辛亥革命失败的认真总结,如《阿q正传》。了解这些,有助于学生结合课文理解鲁迅先生这一思想高度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的。

教学设计。

要求学生抓住“从痛苦的经验和深刻的观察”、“由于事实的教训”等语,从课文中找出印证材料:

明确:a.父病买药;b.从画片上看到日军砍杀一个替俄军做侦探的中国人的头颅;c.《新生》流产。

1.阅读课文,填写鲁迅的经历与思想发展关系表。

地点经历此时思想状况后来思想变化思想变化原因。

绍兴父病买药深感世态炎凉想走异端逃异地看见世人真面目。

从上述表中可以看出现实与鲁迅思想的关系,鲁迅思想与他的作品的关系。

结论:严酷的现实,世态的炎凉,国人的麻木,是孕育《呐喊》的种子;冷静的思索,深刻的剖析,认真的总结,是《呐喊》萌发成长的维他命;革命的影响,友人的启迪,思想的突进,是《呐喊》诞生的助产婆。

首先,鲁迅先生认为革命文艺具有教育和战斗作用,一方面可以改变国民精神,促进国人对维新的信仰。另一方面“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从而摧毁黑暗社会。

其次,鲁迅先生认为革命文艺工作者必须自觉地服从革命的需要。“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所以鲁迅先生说他是做的“遵命文学”。鲁迅先生在《自选集自序》中还说:“不过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意遵奉的命令,决不是皇上的圣旨,也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挥刀。”可见,他自觉地与革命同往。(秦世新)。

王朔在《我看鲁迅》一文中说:“我认为鲁迅光靠一堆杂文、几个短篇是立不住的,没听说有世界文豪只写过这些东西的。”请你在大量阅读鲁迅的作品后,针对王朔的这个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高一语文四册教案【第九篇】

1.通读全文,认知过度句、段及文中丰富的联想,从而理清作者的“漫想”思路。

2.结合思路,深入领会文章的写作意图和中心思想。

3.学习我们祖先勇于探索,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

把握文章思路,提高文章贯通、语言连贯的能力。

1.理解文章中意义含蓄的句子。

2.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中心思想。

录音机、投影仪。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高考#导语(同时出示投影《三峡》图)。

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江河,耸峙的山峦,给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笔意与灵感!郦道元说:“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阴天蔽日”,李白说:“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那么作家刘征过三峡时又有什么新的感想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过万重山漫想》。

二、解题。

提问:从课题来看,本文时1篇散文,谁能解释一下“漫想”呢?

明确:“漫想”从字面上理解时“不受约束地想”“随便地想”之意,但是从课题来看,它不等于“乱想”“瞎想”。它受着“过万重山”的限制,是作者过万重山时,超越时空的遐想。

三、把握课题思路,整体理解内容。

1.放录音。

明确:带着神往之情的作者在穿过三峡时,看到了狂暴的江流,连绵起伏的高山,以及高山缺口处伸出几道光束所营造的神气境界。面对奇景,作者神经受到强烈的触动。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头脑里一片空白,也就恰在此时,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开始了对三峡的“漫想”。直到船过三峡,作者才收住“漫想”的野马,回到了现实。

3.学生通览全文,找出文中说明作者产生联想的句子。

明确:(1)头脑里一无所有。就在这原始状态的空白中,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2)于是,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地延展开去;(3)再想下去;(4)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

4.学生通读全文,画出“漫想”内容,理清全文思路。

明确:全文思路紧扣课题,以船出夔门为起点,由万重山(三峡)的奇险,先想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再“延展”到“他穿过三峡是在什么时候”以及“使用什么交通工具”;然后再想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绝然不是第一个”。甚至他会“想些什么呢?”;接着“思想向着更遥远空间和时间飞去”,想到历的无数第一个;再接着时间再往未来推移,想到千百年后人们也将崇敬我们的精神;最后以穿过三峡为思路起点,落在阅尽险峻之后的喜悦上,结束了“漫想”。

明确:通过“漫想”,作者想要讴歌知难而进心无旁念,敢于冒险的首创精神,期望人们发扬首创精神,在未来事业中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高一语文四册教案【第十篇】

一、了解人物通讯的写法。

二、快速阅读,筛选信息,归纳内容要点。

三、学习杨利伟执着坚毅的精神,培养英雄的气质和真正的男子汉大英雄。

1、速读训练,概括内容要点。2、了解真英雄背后的艰辛。3培养英雄气概、男子汉精神。

教学难点:同重点1、2。

教学设想:1、速读概括的训练。对时间的快速把握,对内容的准确概括。2媒体的准备。歌曲与视频的激情导入与引伸。3深入讨论,了解英雄的本质,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理想。

两课时。

一、导入,

看神五升空的潇洒画面。英雄潇洒,太空如履地而行,几千年飞天梦一朝实现。

什么叫英雄?怎样的人才算得上是英雄?

---杨利伟,搭乘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成功飞天,中国成为第三个踏入太空的国家,实现了几千年的飞天梦,整个世界为之惊呼。他以自己的壮举和英姿,赢得了每一位中国人的尊敬,同时也让全世界为之瞩目。也因此被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号。这是祖国对英雄的最高褒奖。

现在,我们一起学习《中国青年报》记者冯春梅、刘程采写的通讯《英雄潇洒走苍穹》。

二、速读,了解大致内容。

从标题《英雄潇洒走苍穹》你认为文章会写什么?看完后与你想象的一样吗?

1、按照新闻的结构,给文章划分层次。

三、细读,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点拨:

1、按新闻结构,划分文章层次。

正文:(3-13)英雄的奋斗。

结尾:(14、15)英雄的风采。

2、文章写了杨利伟感人的事迹。

克服“空间运动病”地面训练水上训练控制体重与障作?br。

3、从全文内容看与标题的衔接性。作者意在表现什么?

本文实际上并救未详写如何潇洒升空的过程,而是写潇洒的背后付出的艰辛。

通过这些事,全面深入地表现出杨利伟顽强拼搏、刻苦训练、意志坚强而刚毅质朴,正是这些可贵的品质才能使他潇洒地在苍穹行走!

(二)、探究,英雄潇洒的背后是什么?

1、认真阅读通讯的正文部分,思考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

由学生小结:

(1)“一连串的满分记录”:从杨利伟的飞天梦到“十八岁”入招“飞行员”,到被“选定”“执行飞行任务”到“首飞航天员梯队”,经过自己刻苦的努力,杨利伟的成绩都是最优秀的,是一连串的满分。

(2)“突然,他产生了错觉,身体仿佛倒了过来”:在太空中,杨利伟遇到种种困难,凭借平时良好的.训练、自己顽强的意志力,他终于“战胜了艰险,也战胜了自己”。

(3)“师长,让你说中了,现在我就像学生一样坐在教室里”:杨利伟始终像一个学生样努力为飞天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完成了关于业务、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准备,训练思想和顽强的意志力。

三、作业。

1、朗读课文,感受航天英雄对科学真理的执著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2、完成课后习题一、二、四.

3、资料积累:英雄故事及故事的背后,着重了解英雄背后的事迹。

重点:了解人物通讯写法,对英雄本质的深入认识。

一、复习导入:本文具体写了哪些内容?为了表现怎样的主旨?

通过这些事,全面深入地表现出杨利伟顽强拼搏、刻苦训练、意志坚强而刚毅质朴的形象。

二.了解人物通讯的写法。

本文是人物通讯,你从本文看出人物通讯有什么特点?

(1)以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质,事实具体、真实。

(2)选材集中表现主题、突出主题、具有典型性。

(3)适当的抒情议论,采用能集中表现主题的细节。

(4)组织加工材料,注意谋篇布局。本文采用小标题的形式,突出每个部分的内容。

三、延伸。

朗读《问天下谁是英雄》。

问天下谁是英雄?叩苍天,烈日当空,

起风云,挟雨电,变幻更无穷。

然混沌世界,还须盘古劈,女娲巧手,炼石补天洞。

问天下谁是英雄?忆往昔,秦王赢政,

毕六王,统四海,营建阿房宫。

然孟姜弱女,哭倒了长城;项羽一火,烧掉了秦庭。

问天下谁是英雄?叹蜀相,诸葛孔明,

炼赤壁,演八阵,尽展卧龙雄。

然五丈原上,遗恨随秋风,中原未统,壮志难畴成。

问天下谁是英雄?留美名,美髯关公,

独刀会,走单骑,驰骋纵又横。

然麦城脚下,赤兔马蹄重,青龙偃月,傲气将蜀轻。

问天下谁是英雄?看今朝,华夏精英,

升神五,缚江龙,经济日图腾。

数风流人物,农工商学兵,敢叫日月,步履随我行。

四、说说你了解的英雄故事及故事背后的可歌可泣的事迹。

民族英雄,爱国故事,见义勇为英雄,“天路”青藏铁路建设者们,他们感人的故事的背后鲜为人知的事迹。

五、教师总结。

杨利伟本人曾经说:在飞天的征程上,不仅充满了艰辛,风险也时刻存在,许多勇士还为此付出了生命,但征服太空,是航天员的神圣使命,作为一名军人,就是要时刻准备奉献和牺牲。他不仅达到了崇高的思想境界,有无坚不摧的毅力,更有脚踏实地干起来的勇气。他不愧是我国的“航天英雄”!

所以羡慕英雄的潇洒,更应当向往英雄的境界,学习英雄的精神,做好充分的准备,实现每个人心中的飞天梦想。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2964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