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寻找关于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及反思的相关文章【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625694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寻找关于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及反思的相关文章【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寻找关于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及反思的相关文章【第一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寻找关于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及反思的相关文章【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同伴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2.发展幼儿观察、推理能力,能运用知识迁移学习。

3.在理解、运用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8的组成。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发现事物间的数量关系。

活动难点:

通过翻圆点卡片,自己探索找出8的组成。

小圆卡片(每人十个)、数字卡片(1——9、分合号每人两套)、教师操作数字卡片一套、课件、找朋友音乐。

一、导入:游戏“我问你答”,复习巩固7的组成。

“小朋友,我问你,7可以分成1和几。”“高老师,我告诉你,7可以分成1和6,1和6合起来是7。”“7有6种分合法。”

个别集体分别进行。

幼儿集体完整读7的组成式。

二、展开。

1.观察图片,发现数量关系,列出组成式。

引导语:春天来了,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请仔细观察图片,看看蝴蝶有什么不同?

(1)幼儿观察、讨论发现图中蝴蝶的大小、颜色、方位、翅膀折合所隐含的数量关系。

(2)谁能根据蝴蝶的一种不同,列出组成式。

8 8 8 8

1 7 2 6 3 5 4 4

根据互换规律列出另外四组组成式。

2.引导幼儿第二次探索操作圆点卡片,按照互补规律列出8的组成式。

请小朋友操作圆点卡片,将8的组成式有序的进行排列,相互说一说。

提问:你是怎么摆放的'?这是按照什么规律摆放的?

教师小结:一个部分数逐一增加,另一部分数就逐一减少,这是按互不规律摆放的。两个部分数交换位置,总数不变,这是按互换规律摆放的。

一名幼儿上前在集体面前,摆出8的组成式。

3.幼儿完整认读”8”的组成式。

8可以分成1和7,1和7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2和6,2和6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3和5,3和5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4和4,4和4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5和3,5和3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6和2,6和2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7和1,7和1合起来是8;8一共有7种分合法。

4.内化迁移——-幼儿游戏

凑数游戏:

老师说一个数,幼儿说一个数,两个数合起来是8。

两名幼儿分别说一个数,两个数合起来是8。

三、结束

找朋友游戏:幼儿每人身上贴着一个数字,听到找朋友的音乐自己去找,和自己身上的数合起来是8,音乐一停,马上找到好朋友拉手站在一起。

优点:本次活动选自山大版教材《学习8、9的组成》,我根据我班幼儿学习情况以及学习特点,只进行8的组成。

从一开始的问答游戏:复习7的组成到接下来的看图片发现蝴蝶的不同,再到后来操作圆点卡片自由探索8的组成,到最后的内化迁移的游戏巩固,整个活动环节流畅,《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学是有用、有趣的。因此在此活动中贯穿了很多游戏,以便与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感到数学的乐趣。幼儿对这些游戏也非常感兴趣。

在刚开始幼儿自己观察发现数量关系是一个很好的幼儿自主探索学习的方法,老师将这一环节直接给出幼儿答案:蓝蝴蝶有几只,黄蝴蝶有几只,天空中飞的有几只,落在花上的有几只。在幼儿操作圆点卡片的时候,部分幼儿直接将8的组成式摆出来了,并没有按照操作圆点卡片的步骤进行摆出。

寻找关于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及反思的相关文章【第二篇】

3.乐于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1、1-5的数字卡片,点卡。

2、新房图一字排开五间连在一起,

3、幼儿操作材料。

一、谈话导入,出示数字宝宝。

1、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2、认识数字宝宝,并拍手欢迎。

二、住新房从小到大排列。

1、数字住新房。

教师:这些可爱的数字宝宝看到别人都住上了新房,他们也想住新房。于是,老师昨晚连夜设计了一张新房图。

(1)你们看房子漂亮了吗。那一共有几间房你们怎么知道的,从那边数的.

(2)要从左往右数,那么第一间给哪个数字宝宝呢?

(3)幼儿操作教师表扬。

2、点卡住新房,

(1)我也要住新房,我也要住新房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她吗?

(2)为什么要这样放呢?

(3)教师小结

三、找邻居

1、给小2找邻居。

教师;数字宝宝和点卡妹妹住在新房里可开心了,可过了一段时间。数字宝宝2觉得太无聊了,于是他带着点卡妹妹去找离它最近的邻居玩玩,谁离2最近。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2的邻居

(2)观察1和3与2的关系。

(3)教师小结;1比2小,就是它的小邻居。3比2大,是2的大邻居。在数学王国里它们叫相邻数。

2、数字四找邻居。

(1)教师;小4也要找邻居那我们来看看他的邻居是谁、教师事先把4的左右两边遮起来,让幼儿猜。

(2)幼儿说结果教师肯定。

3、找中间数

(1)出示2和4找它们的中间数,

(2)教师引导幼儿

(3)教师小结:三个数之间,中间的一个数比前面的数多一,比后面的数少一。

四、幼儿操作

1、给小动物找门牌号。(相邻数)

2、画苹果。(找中间数)

3、幼儿集体操作,

教师;刚才国王送来了进入城堡的入场卷,但是,你们必须把上面得题目了,才有效哟。

五、活动结束部分

教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都得到了入场卷,下次我们可以随时去王国玩。今天,我没得数字宝宝也累了,它们想回家了。它们说今天有许多数字宝宝没来,下次还要带更多的数字来。再玩找邻居的游戏,你们欢迎吗?跟数字宝宝再见!

经过了小班、中班的学习,幼儿对数字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幼儿有了初步的数与数之间存在某种逻辑关系的概念。在学习“10以内的相邻数”时,我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游戏贯穿到教学活动中。通过游戏化教学,结合生活中的邻居关系,把相邻数的概念渗透在其中,帮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快乐的学习、体验、理解。

活动《找邻居》的重难点是,让幼儿能发现比一个数多“1”和少“1”的数,初步理解相邻数的关系。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我充分结合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以帮助小动物的房子编门牌号来引出课题,让小朋友来为小动物找“邻居”,孩子们对找邻居非常感兴趣。一下子就为小动物找到了两个邻居。由于幼儿还没有形成相邻数的概念,所以这这个部分以故事的'引导方式来激发幼儿进行主动探索,让幼儿在轻松地在故事情节中自然将问题解决,为幼儿提供了主动探索的机会。在活动中,以小动物找到邻居后,再请幼儿为数字宝宝也来找邻居,实现从具体的物到抽象的数的转换。遵循了幼儿数学学习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规律。其中,以学习2的相邻数为重点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幼儿理解邻居之间的关系,每个数都有两个邻居,比它多1的数是大邻居,比它小的数是小邻居。从而为探索后面数的相邻数作好铺垫。在整个过程中,幼儿处于主动探索状态,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数的“邻居关系”。最后运用人手一套的数学操作材料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愿望,更有利于幼儿掌握知识,完成目标。孩子们也能自始至终认真参与活动,在难度上,也遵循有易到难的来进行挑战。

通过这次的数学活动,虽然目标基本达成,但我感觉还应更注意数学活动的科学性、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第二课时时,还应特别强调突出“相邻居”这个概念,这个看似简单的内容,要让幼儿充分熟练的理解和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幼儿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还需要在第二课时进行复习巩固。

寻找关于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及反思的相关文章【第三篇】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建立数字5的分合概念,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初步学习运用数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能主动快乐地参加操作活动。

二、活动准备:

三、活动过程:

1、出示指偶数字5,引起兴趣。

每个幼儿说一句完整的话表示欢迎数字宝宝5,如:我愿意送数字宝宝5个玩具……(请幼儿不要多说或少说数字)。

2、看图找特征幼儿探索5的分合观察图片找出不同的地方,知道用标记来表示。

3、玩牌游戏原来5有四种分法,数字宝宝要和我们来玩牌游戏了。如:教师说:我出1,幼儿找到自己的数字卡4说:我出4,1和4组成5(两个数字碰一碰)…请幼儿上来出牌其他幼儿找到相应的数字卡。

幼儿两个两个做玩牌游戏。

4、区域操作:

一会儿数字宝宝5还要带我们去玩游乐园呢,不过要请小朋友先听清游乐园的玩法,教师逐一介绍区域材料和玩法:

花朵区(插花瓣):有各种颜色的花朵,先找找花朵上的分合式,想出少了几片花瓣,然后找到颜色相同的花瓣插上。

蝴蝶区(涂色):先找出蝴蝶上的分合式,根据颜色标记和数字给蝴蝶涂相应的颜色。

小树苗(插树叶):找到树上的分合式,想出少了几片树叶,然后找到相应颜色的树叶插上。

水果区(看特征填数字):先找出不同水果的不同特征,在标记图前填数字。

在每个区域里每个孩子必须至少完成一个操作任务,有兴趣或时间允许可以多玩几个,把完成的操作材料放到自己的篮子里。

5、领金钥匙游乐园里操作完成后拿着篮子来老师这里领金钥匙,如发现没有完成的请继续完成后再来领金钥匙。

6、幼儿自选奖品粘纸领到金钥匙的幼儿可以自己选一个喜欢的奖品贴在额头。

7、评价幼儿操作,和数字宝宝5说再见。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进行得很顺利,孩子们参与积极性高,兴趣浓厚,能大胆尝试各种操作材料进行操作,也能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记录下结果,活动结束后,我对这次活动进行了反思,觉得整个活动,充分体现孩子的主体作用、教师站在幼儿背后,全体幼儿都能主动去操作、尝试愿学、乐学,达到预期的目的。

寻找关于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及反思的相关文章【第四篇】

活动目标:

1尝试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常见图形进行二等分,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

2  探索了解图形不同等分的方法,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重难点:探索图形不同等分的方法。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熟悉故事《两只笨狗熊》以及常见的几何图形。

活动过程:

一、经验回顾。

1、回忆故事。

引导语:你们还记得《两只笨狗熊》的故事吗?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提问:(出示圆形的饼)原来两只笨狗熊不会分饼,才会上狐狸的当,如果是你,你有什么办法把饼分成一样大小的两块?请你上来试一试(幼儿对折)。

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办法,但是折好后有时不能完全重叠,那有什么好办法说清楚吗?

2、经验提升。

提问:你怎么证明这两块是一样大小的?(眼睛看出来的、两张叠在一起,重叠)。

过渡语: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不是一样大小的两块(教师重叠验证)。

提问:分出来的两块饼和原来的相比,有什么不同?

小结:我们把形状分成两块大小相同的方法叫做二等分。

二、幼儿操作。

1、 引导语:今天狗熊妈妈又买了一些饼,她想要把这些饼等分成一样大小的两块饼,想请我们的小朋友帮忙想想办法,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形状的饼?(出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五角星)。

过渡语:现在就请你们选择一块你喜欢的饼,帮小熊分一分。

要求:1)要分成一样大小的两块饼。2)探索不同的分法。

2、 集体交流。

提问:你分了什么形状的饼?你是用什么办法把它二等分的?怎么证明两块是一样大小的?等分出来的两份比原来大还是比原来小?想想还有没有别的分法?(教师可拿幼儿分好的饼进行重叠验证)。

小结:原来三角形的二等分方法是变成2个小的三角形。正方形的二等分方法是变成2个长方形或者2个小三角形。长方形的二等分方法是变成2个长长的长方形、2个小长方形或者2小三角形。梯形的二等分方法是变成2个小梯形。分出来的饼都比原来的小。

三、活动延伸。

过渡语:今天,我们把蛋糕分成了一样大小的两份,如果狗熊妈妈有3个宝宝的,只有一块饼,改怎么办呢?老师把材料放在区角里,我们在个别化学习的时候也能帮狗熊妈妈分一分。

寻找关于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及反思的相关文章【第五篇】

为了让幼儿更快一步适应学前班的加减法,同时也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入学前班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活动目标。

1、知道6的数量,并能够快速的计算出其数量。

2、让知道快速算出有几只猴子的技巧与方法。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画面上猴子的数量;

难点:能够计算出其数量,并能够快速的说出其数量;

四、活动准备。

1、带有猴子的图片一,有一只大猴子,五只小猴子。

2、带有桃子的图片二,2个绿的,4个红的;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小朋友们,今天小猴子们旅行回来了,我们一块去看看他们吧!

(教师出示图片一,问小朋友们,小猴子在哪里呀,他们都在干些什么事情呢?)。

(二)展开部分。

老师引导幼儿可以运用加法、减法的算式进行运算,并说一说每个数字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吗?如:1+5=6,表示的是1只猴子和5只猴子,他们呀,加起来就是6只猴子。

教师:你们还能说出和刚才不一样的算式吗?

教师:列完后呢,老师就请一个小朋友说一说他列的算式好不好?

教师:老师请一位来朋友将他列的算式按照排列的方式写到黑板上来好不好?

加法:1+5=65+1=64+2=63+3=6。

(三)结束部分。

请小朋友们好好想一想这位小朋友列的算术对吗?可以进行讨论。

六、教学反思。

不足之处:课程过于简单。我会在今后总结经验,会把自己的课上的更好,表现的更加优秀。

寻找关于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及反思的相关文章【第六篇】

数学

有趣的排序

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基本的排列规律。

2、培养幼儿的初步推理能力,尝试有规律的交替排序,培养幼儿的逻辑推理能力。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课件

一、以游戏"去小兔家玩"导入活动。

小兔做客,引起兴趣。

出示课件:咦,谁来啦?(小兔)。小兔要搬新家了,今天,小兔邀请了小乌龟去它家里玩了。(出示课件)它提着蓝子准备去草地上摘些花把新房装饰的更漂亮。

二、探索、发现规律。

1、小兔来到草地上,看见许多的花,它可高兴了,咦,它看见前面的花特别的漂亮,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什么颜色的花?这些花是怎样长的?你发现有什么规律?我们也一起看看这些花是怎么排序的。(引导幼儿看课件观察,并说出排序的规律。)

老师小结:这些鲜花是按照一朵红色,一朵白色,一朵红色,一朵白色的规律交替的排列着。所以显得更漂亮。

(引导幼儿看课件观察,并说出排序的规律。)小结:原来小鸡是按照一只红的一只黄的来排列的。所以显得队伍很整齐。

3、小兔走到一棵枫树的下面,看见有红色和干枯了的枫叶在往下掉。

(引导幼儿看课件观察,并说出排序的规律。)这些颜色怎样排列的?有什么规律?

小结:原来箱子是按照一个红的一个蓝的来排列的。所以家里就不会显得很乱了。

5、小兔把买好的糖果一颗一颗的挂起来,等乌龟来了就能看见小兔买了糖果给它吃,小兔摆着摆着就累的停下了,这可怎么办呀,还有糖果还没摆好呀。小朋友我们来帮助它把糖果摆好吧。(引导幼儿看课件观察,并说出排序的规律。)

6、小兔家要经过一条漂亮的石头小路,这条小路是小兔用不同颜色的小石头有规律的铺成的?有什么规律呢?我们跟着一起来看看吧。(是怎样铺的?你发现有什么规律?)

小结:哦,这条小路是由红色和蓝色铺成的,而且是按照一个红,一个蓝,有规律的反复交替的排着,所以非常的漂亮。

7、天空突然下雨了,把小兔漂亮的有颜色的路都给淋不见了,小兔伤心的想哭了,小兔觉得小朋友非常聪明,它想请小朋友把门前的小路也按照它们的规律来排一排好吗?(老师提供排的物体)。

三、幼儿操作。

幼儿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老师评价幼儿操作情况,活动结束。

四、看,小兔的朋友来它家做客了,看见它门口是小朋友完成的路,夸小朋友真的很不错!

排序指的是将两个以上物体,按某种特征上的差异或一定的规律排列。通过排序可以促进幼儿分析、比较能力的发展。在平时的游戏中孩子在操作摆弄物品时,已逐渐认识了一些事物的属性,如:大小、长短、颜色等。

活动开始,我就用情景导入,米奇妙妙屋,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在开始一部分因为我的一些疏忽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上得有点乱,导致部分幼儿知识的掌握不太好。活动中我欠缺教育机智,没有引导幼儿正确用语言来描述规律。

最后一个环节是熟悉掌握abab和abbabb的排列规律。从几个幼儿上来排队的情况来看,虽然基本掌握了简单的abab、abbabb排列规律,但在按给定规律排序时,因为我的引导不到位,使得幼儿没能按给定规律来排序。这让我明白教师的引导是否到位,关系着一节课的质量。每一环节的小结要清楚明了,帮助幼儿一步步掌握知识,绝对不能忽视。

没有达到活动目标,但是,他们今天通过自己的探索感受了材料的特点,感知了物体的规律美,在今后的活动中,他能将今天的收获和感知表现出来,这样就达到了目的。因为今天的孩子都是不同一个班级的,孩子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幼儿都达到同一个标准,只能力求让每一个幼儿主动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发展。

寻找关于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及反思的相关文章【第七篇】

1、初步理解加法算式的意义,认识符号“+”、“=”。

2、能算出算式的答案并正确读出算式。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4、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加法算式的真正含义。

2、养成善于动脑思考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动物卡片、课件、水彩笔、记录纸、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创设情境。

教师: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吗?老师来说一个谜语,你们猜一猜是哪种小动物?“红眼睛,三瓣嘴,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二、导入故事情境,出示课件。

1、提问:“兔妈妈和兔宝宝一共是几只小兔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2、认识“+”、“=”。

3、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用手来做一做“+”、“=”。

4、找生列算式、读算式,师点评。

5、出示课件:森林里其它到小兔子家做客的'小动物,每种小动物来了多少只,学生列算式,算结果。

6、课间休息:“兔子舞”

7、游戏“听音取笔”。教师讲述游戏规则,学生们合作进行游戏,并把游戏结果记录下来,请几名小朋友把记录下的算式贴到黑板上,轮流读出自己的算式。

8、学生们填写操作材料上的习题,师巡视并指导。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请学生们利用课堂资源,提出一个关于加法的数学问题,并列出加法算式。

四、谈收获。

找生谈谈本堂课有哪些收获,对本堂课表现优异的学生老师给予表扬,学生们给予掌声的鼓励。布置家庭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学前大班的课,我所任教的孩子都是6、7岁的儿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比较喜欢卡通童话和小动物,因此我以到小兔子家做客一故事情节贯穿整堂课的始终展开教学,激发了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

游戏是孩子们都喜欢的,我设计了与本课相关的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感受到学习知识是很快乐的一件事情。

但我忽略了孩子本身的个体差异,没做到去观察每个孩子的听课状况。好的孩子把知识都学会了,但个别孩子听课状态不是很好,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气氛当中去,我也没能做到及时的去提醒、去点拨。今后的课堂中我一定要更细心的去观察我的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能更好的去听课,去学习。还有游戏的时候,不可能做到每个孩子都到前面来进行游戏,但我明显可以看到有些孩子由于没能到前面来游戏那种失望的表情。我今后的课堂上一定要多设计一些游戏,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

文档为doc格式。

寻找关于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及反思的相关文章【第八篇】

活动目标:

1、尝试对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进行二等分,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

2、在为狗熊分饼的过程中体验帮助动物朋友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熟悉故事《两只笨狗熊》以及常见的几何图形。

2、材料准备: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图片若干,剪刀、水彩笔、操作材料纸人手一份,展示架,ppt课件(6张)。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小朋友都听过《两只笨狗熊》的故事。大黑和小黑因为不会公平地分饼,那个饼差点被狐狸大婶吃完,所以他们想学会公平分饼的方法。你们看,大黑和小黑来了。(出示ppt1。)。

师:你们能帮帮大黑和小黑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大黑和小黑带来了哪些不同形状的“饼”?(出示ppt2。)。

二、学习二等分。

(一)学习分圆形的“饼”。

1、请个别幼儿帮小熊把圆饼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

师:谁愿意来帮助大黑和小黑将这个圆饼分成大小一样的两份?(个别幼儿操作,教师不加任何提示。)。

2、集体验证幼儿的分法是否正确。(引导幼儿发现可采用重叠的方法验证。)。

3、教师小结。

师:原来把一个圆饼对折可分成相等的两份,形状一样、大小也一样就是二等分。等分出来的一份比原来的小,原来的比分出来的一份要大。(出示ppt3。)。

(析:圆形的分法比较简单,不管是横分还是竖分,只有把圆形分成半圆形这一种分法。从圆形入手学习二等分,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有助于幼儿积累等分的经验。)。

2、交流、讨论。

师:你分的是什么形状的“饼”,怎么分的?怎么知道分得是不是一样大?还有谁也是分××形状的“饼”的?你用了什么方法?(先交流正方形“饼”的分法[出示ppt4],后交流长方形“饼”的分法[出示ppt5]。)。

3、教师小结。

师:要知道正方形的“饼”、长方形的“饼”分成两份后是不是一样大,可以通过边对边、角对角、上下左右对称、重叠等方法进行比较。

(析:幼儿在自由操作练习的过程中,迁移运用等分圆形“饼”的经验,进一步探索、学习不同的二等分方法,同时通过相互交流汲取他人的经验,为下一环节找出二等分的礼物打下基础。)。

三、找出二等分的礼物。

1、交代任务。

师:大黑和小黑在大家的.帮助下学习了二等分的方法。下面是一张大黑和小黑带来的礼物单,大黑和小黑要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能不能把二等分的礼物找出来。(出示ppt6。)。

2、幼儿在人手一份的操作练习纸上找出二等分的礼物。

3、集体交流、验证。

师:你找到哪几种二等分的礼物?为什么你认为这些礼物是二等分的呢?

师: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教师点击ppt6上的每件礼物,如果是二等分的,电脑会把礼物自动圈起来,并发出好听的声音;如果不是二等分的则不会圈起来,而且会发出爆炸声。)。

四、延伸活动。

师:今天,我们教会了大黑和小黑二等分的本领,高兴不高兴?你们的本领真大!其实除了这些图形,还有许多其他的图形,如三角形、梯形等也可以二等分,甚至还可以四等分、八等分呢。我把材料放在区角中,你们可以继续动脑筋试一试。

活动评析:

该活动以帮狗熊分饼的故事情节贯穿始终,环节清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第一环节以故事引发幼儿用二等分的方法帮助小熊分饼。第二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主要采用个别、小组、集体学习的方式让幼儿将各种图形二等分,并发现、交流不同的二等分方法。第三环节是找出二等分的礼物,巩固幼儿对二等分的认识。因整个活动用故事贯穿,并伴随着多媒体的演示,所以幼儿兴趣特别高。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2625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