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数学教案【范例5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蒙氏数学教案【范例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第一篇】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学具,让幼儿经历100以内数与量对应的过程。
2.操作中,继续感知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3.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专注、细心的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金色珠";"数字卡片";写好的数字卡片若干。
2.学具准备:"金色珠";"数字卡片";橡皮泥;写好的数字卡片若干。
3.《操作册》第6册第21—22页。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游戏:点兵点将。幼儿站成圆圈,教师站在圈内,和幼儿一起念儿歌(儿歌附后),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逐个抚摸幼儿的头。当念完最后一句后,所有被摸过头的幼儿高高举起右手,大喊一声:"到!"
2.集体活动。
①复习数位。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如"123",请幼儿说说这个数字个位是几、十位是几、百位是几。
②学习按数取珠。
创设情境:找朋友。"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金色珠要和数字卡片做朋友,我们来帮帮它们吧!
教师拿出一粒金色珠,提问:"有几粒珠子?可以用哪个数字卡片朋友表示?"教师拿出数字卡片"1"放在这粒珠子的下面。
教师再取出一串金色珠,提问:一串珠子有几粒,它的数字朋友是谁?接着问:两串呢,三串呢,一片金色珠呢?
教师拿出数字片,如78,先读出数字卡片,然后取出7串金色珠和8粒金色珠摆在数字卡片"78"的下面。
③幼儿自由操作练习。
3.游戏活动。
游戏"看谁拿得对"。教师报数或出示数字卡,幼儿迅速拿出相应数量的金色珠,并相互检查。看谁拿得又快又对。
4.分组活动。
教师:数字卡片和金色珠想分头说说悄悄话,我们来把它们组织在一起。
按数取珠。幼儿两人一组,一人出示数字卡片,另一个按数字卡片取相应的金色珠。
按数做珠。幼儿自由分组,每组4—5人。每组提供数字卡一张。幼儿按照卡片上的数字,用橡皮泥做出等量的泥珠。绿色的橡皮泥代表个位,一粒绿珠表示一个"1";蓝色的代表十位,一粒蓝珠表示一个"10"。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教师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做简单小结,引导幼儿将学具收拾好。
蒙氏数学教案【第二篇】
活动目标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
活动准备:
1、教具:城堡图一副(分为三层,每一层分别有表示7的加法的三副图,用纸覆盖)、水果单一张。
2、学具:城堡图人手一份、水果单人手一张。
活动重点:
看图学习7的加法活动难点:
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复习7的组成师:城堡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他的国家玩,你们愿意吗?那让我们快点乘上7次列车(出示数字7)出发吧。
师: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你的火车X 点开?
幼: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我的火车X(6)点开。
二、情境感知--登城堡:看图学习7的加法1、师:看,城堡王国已经到了,国王说了,他在城堡里藏了许多的问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那我们就先去这座的城堡去看看好吗?
2、师:我们先登上城堡的一楼,原来这层楼上有三幅图,谁愿意来讲讲呀?
国王想考我们的是看了这三幅图谁能列出一道算式?回答出来后就可以上二楼、三楼。
3、幼儿操作师:那我们每人都去一个城堡回答问题吧,速度慢的呢,可以只在一楼回答,速度快的可以去二楼三楼。别忘了把你的答案写的清楚一点。
4、总结:
师:你刚刚碰到了什么问题?(用三句话表达三幅图)你是怎么回答的?(幼儿列的算式)老师记录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
师总结: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7,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6道算式就是7的加法算式。
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标
1、能按照颜色、大小等属性将物品进行一一匹配。
2、在操作和游戏活动中,初步感知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3、学习收拾学具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重点:了解一一对应的关系。
难点:根据一一对应关系会对生活中的实物进行配对。
活动准备
学具生日舞会卡片,操作单页第1~4页,分类袋,分类标签。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出示教具中的3只熊,创设情境:今天3只小熊(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要去参加森林里的生日舞会,它们打扮的好帅气啊,都戴着美丽的领结,小朋友看一看它们的领结分别是什么颜色?
带领幼儿一起指出熊爸爸带的是蓝色领结,熊妈妈带的是黄色领结,熊宝宝带的是红色领结。
二、操作探索
1、按颜色对应。
熊妈妈还为它们准备了3双鞋子,可是他们该穿哪双呢?我们一起来帮帮他们吧。
教师出示教具中的3双鞋,并带领幼儿指出3双鞋子的颜色。
教师引导:那这3双鞋分别都是谁的呢?戴红色领结的熊宝宝配红色的鞋,戴黄色领结的熊妈妈应该配什么颜色的鞋呢?戴蓝色领结的熊爸爸呢?
请幼儿操作学具,拿出学具中相应颜色的鞋,分别摆在对应小熊的脚上。
2、按大小对应
教师:3只小熊还为大家准备了精彩的击鼓表演,(教师出示教具中的3个鼓),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些鼓的大小,它们分别对应哪只熊宝宝呢?
请幼儿从学具中找到相应的鼓,按照大小分别摆在对应的熊宝宝身上。
探索交流: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呢?
交流小结:大鼓配最大的熊爸爸,较大的鼓配较大的熊妈妈,小鼓配最小的熊宝宝。
收拾学具。
教师引导幼儿将学具中的熊宝宝、鼓和鞋分类后依次装入分类袋中,贴好自备的标签。
三、拓展游戏
1、完成操作页第2页的活动。
请幼儿观察每个手影像什么小动物,把手影和对应的小动物连线。可模仿这些动物的叫声,增加游戏的乐趣。
2、游戏“碰一碰”。
教师带领幼儿2人一组玩游戏,一边念《碰一碰》一边做相应的动作,提示幼儿轻轻地碰,以免撞伤。
碰一碰
找一个朋友碰一碰,找一个朋友碰一碰,碰哪里?鼻子碰鼻子。
找一个朋友碰一碰,找一个朋友碰一碰,碰哪里?肩膀碰肩膀。
找一个朋友碰一碰,找一个朋友碰一碰,碰哪里?小手碰小手。
找一个朋友碰一碰,找一个朋友碰一碰,碰哪里?屁股碰屁股。
四、活动结束
请幼儿说一说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一对一对的。例如:碗和勺子、牙膏和牙刷、杯子和杯盖、扣子和扣眼等。
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第四篇】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和游戏活动,初步了解“0”的意义。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能准确将数字0—9与相应的量对应。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纺锤棒”;10个空盒子(盒子上分别标有数字0—9)。
2.学具准备:“纺锤棒”;小碗、豆子、绳子、珠子等若干。
3.电脑、音乐《迷雾森林》。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互相问候。
2.走线,线上游戏:高人走,矮人走。教师要求幼儿一会儿踮起脚走,一会儿半蹲着走。
(二)集体活动。
1.情境创设:快吃午饭了,肚子真饿呀。我们10个数字宝宝也想吃东西了,他们想吃小棒饼干,数字是几,就吃几根饼干,我们快来给他们发饼干吧!
2.教师出示饼干——“纺锤棒”,和幼儿一起操作。
将标有“0—9”的空盒从左到右放成一排,数字卡片对应放置好。从“1”开始,手指着盒子上的数字“1”,念“1”,拿出1根“纺锤棒”,然后把“纺锤棒”轻轻放入标有“1”的空盒里。
3.依次取相应数量的“纺锤棒”放入写有数字2—9的空盒里。所有的纺锤棒正好取完。
0 1 2 3 4 5 6 7 8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教师将手放入空盒子中转动,边指边说:“没有就是0”。再用手指着盒子上的数字0,说:“这是0”。教师再次将手放在标有0的空盒里转一转,边转边说:“没有就用0表示”。
5.请幼儿说说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见到过“0”(车站站牌、挂历、电话号码等),再请幼儿寻找活动室里的“0”,如尺子、计算器等。
(三)分组活动。
1.第一组:玩“看数取豆豆”的游戏。一名幼儿举起0—9的数字卡片,其余幼儿根据卡片上的数字取相应数量的豆豆放入小碗中。
2.第二组:玩“穿珠子”的游戏。幼儿根据自己抽到的数字卡片上的数,在绳子上穿上相应数量的珠子,抽到“0”的幼儿就不用穿。
3.第三组:操作学具“纺锤棒”,感受“0”的实际意义。
(四)游戏活动。
1.欣赏故事:谁的本领大(故事附后)。
2.玩“听音乐拍手”的游戏。幼儿看教师举起的数字卡片拍手,如举“3”时,全体幼儿拍3下手,举“0”时,全体幼儿将双手握拳。
(五)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教师用谜语来小结(谜语附后),引导幼儿收拾学具。
活动延伸:
1.家园共育:家长和孩子在家里可以利用空盒和小棒自制纺锤棒,并和孩子一起操作,进一步理解“0”的意义。
2.区域活动:在区角活动中用摆小棒、买糖果等游戏,巩固对0—9数字的认识,重点让幼儿理解“0”的意义。
资料附录:
故事:谁的本领大
0、1、2、3、4、5、6、7、8、9,十个数字娃娃,排着队做游戏。
大家都说“0”表示没有,“0”没有用,都不和“0”一起玩。
这时,大象伯伯来了,他用长鼻子卷来十根香蕉,说:“哪个数字娃娃能表示?”1—9的数字娃娃没办法,只好去找“0”。
数字“1”和数字“0”在一起就是“10”。
十个数字娃娃笑了,他们终于明白了:每个数字都很重要,“0”可以和其它数字娃娃手拉手做朋友,只有团结起来力量才大。
谜语:
一个数,不简单,
它的样子像鸡蛋,
它说自己是没有,
没有它却不能算。
大班蒙氏数学教案【第五篇】
活动构思
“数”在食、衣、住、行等的日常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几乎没有一个民族不知道1、2、3、……或“很多”这些与“数”有关的概念或名称。仅就最单纯的数东西来说,便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是抽象的科学,要是幼儿学好数学必须使其具备相当丰富的感觉经验以培养逻辑思考的能力。蒙台梭利数学教育正以感官教育为基础,让幼儿在操作感官教具时,不断积累感觉经验,将数量,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逐步形成数概念。在过程中开启孩子的智慧,借助教具的操作,触类旁通,真正成为一个懂得思考的孩子。本节数学活动中,我将利用邮票上的数值进行加法运算游戏,借用蒙氏的错误订正,让幼儿自己自由地进行工作,加深对数位的理解。
直接目的
1、利用邮票游戏教具做加法运算。
2、加强大数目加算练习。
间接目的
1、加深对数位的理解。
2、培养运算的兴趣。
准备材料
1、托盘;
2、邮票箱教具;
3、彩笔、题目卡;
4、加法订正板红线。
基本操作
一、复习10以内的加法,并进行错误订正。
二、介绍本次工作名称:邮票游戏的加法工作。
三、复习邮票的一些简单知识。
1、取出写上加法的题目卡,为幼儿巩固加数的含义。
2、用邮票表示数字。
3、请幼儿观察数字,询问幼儿数字有哪几个数位。示范拿取对应的定位筹码,将定位筹码按个、十、百、千的顺序排好。
4、按照题卡选择邮票,分别把与数字对应的邮票放在对应的定位筹码的下面。
5、操作邮票得出竖式结果。
四、给幼儿不同题卡引导幼儿独立进行计算。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安静进行工作。
五、工作结束,请幼儿将教具放回原处,离开课室。
区域延伸:提供邮票箱进行进位加法横式练习。
活动反思
这是一次蒙氏数学教学活动在本班的的初步尝试。孩子们通过操作形象的邮票教具,初步学习了不进位的加法。整个过程中,孩子们都在安静的环境中,自由有序地进行工作。
本堂课加强了幼儿大数目的加算练习,也加深了对数位的理解,为小学的加法运算奠定基础。活动过程中,采用了三段式教学法复习不同颜色的邮票代表不同的位数,加强幼儿数位的理解。最后的错误订正,让幼儿对照该标准自已发现并自动纠正错误,无需老师的提醒,提高了幼儿学习数学的自主性,培养细心、耐心、认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自觉性和独立思考能力。但在进行新工作展示时,老师的语言还需要更加简练些,减少幼儿等待的时间,提供更多的时间给幼儿进行自由练习,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