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教案(12篇)
通过分析梦想的意义与实现过程,激发学生的梦想意识,引导他们探索个人目标与价值,如何追寻梦想呢?以下是阿拉网友分享的“《梦想》教案”,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大家吧!
《梦想》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通过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了解瑞恩的梦想和他为实现梦想而做出的努力。
3、引导学生体会瑞恩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并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明白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瑞恩怎样做,这样做的意义何在,我们从瑞恩身上应该学到什么。教学准备:搜集一些名人的成功事例,课上与同学展开讨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名言,激情入文
教师: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位主人公就叫瑞恩。他因为自己的一个梦想而改变了非洲一部分孩子的命运。正是这位小男孩用一颗金子般的心帮助了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们,让我们深深感动。
板书课题:梦想的力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要求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准确,
圈出自己认为最关键的词语。
2、教师出示文中重点词,让学生进行说话。
自由选择五个以上下面词语,并把他们连成一句通顺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非洲
水井
额外
水泵
攒钱
捐款
钻井机
流泪
瑞恩的井
三、感受梦想,感动爱心
1、读第一、二自然段。
(1)瑞恩产生梦想的原因是什么?
(2)指名学生说并指名读“在非洲……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
(3)出示非洲孩子生活的状况资料(录像或图片以及文字资料)。
(4)齐读这段文字。
教师:所以,瑞恩才有这样的一个梦想──(齐读)我要给非洲的孩子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
水喝。
2、教师:瑞恩梦想仅仅是为了实现挖一口井让非洲孩子喝上干净的水吗?自由读课文3──13自然段。划出瑞恩实现梦想变化的句子,以及瑞恩在实现梦想过程中的所作所为。并在小组中讨论。
3、学生自学。
4、反馈。
(1)教师出示表格,小组讨论。
(2)小组学习,汇报。
(3)教师让学生把自己富有个性的答案写再题板或纸板上,再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板书,贴到黑板上。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瑞恩实现梦想的艰难。
(4)此时,你心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交流反馈。
教师:是啊,这一个梦想看是简单,其实要耗费多少心血啊!从70元钱的一个水泵到2000元“洁
净的水”募捐项目再到增加钻井机。这对一位六岁的孩子来说谈何容易。假使仅仅靠瑞恩一个人的力量这个梦想永远无法实现。
(5)读课文,在瑞恩行为的感动下人们都为帮助瑞恩实现这个梦想做了什么?
(6)自由读划出的.句子,此时你们心中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5、瑞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和父母一起来到了乌干达的安格鲁。
四、设身处地,升华情感
1、自由读瑞恩和父母来到安格鲁与孩子相见的情景。
2、指名读句子,出示:
(1)车子开进村庄,5000多名孩子……安格鲁小学社区建造。
(2)听到这里,瑞恩和父母都留下了激动幸福的眼泪。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有谁会不在此时流泪呢?
①齐读,并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流泪?这样大的力量指什么?
②齐读,理解“对于我们来说,水就是生命。”
3、假如你现在就是5000名的非洲孩子之一,你会对瑞恩说什么?小组讨论,回答
《梦想》教案 篇2
一、教学目的
理解文本中梦的含义
二、课型与课时
说读课,一节
三、预习要求
1、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2、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如有关长城的图片、历史、传说、诗歌等。从而认识长城,积累知识。
四、教学设计
(一)感悟文本,分享梦
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流沙河的诗歌《理想》,懂得了人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才不会迷失方向;学习了《袁隆平的寻梦园》,理解了他为实现自己伟大梦想而奋斗终身的精神,学习了《航天女英雄》,感受了她勇于为梦想而献身的优秀品质。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作家刘雨田的梦想。请大家看着屏幕动情地朗读课文。
(课件:不同季节长城风景图片,徒步长城沿途风景,如大漠、戈壁、悬崖、大河、丝绸之路等,全文字幕以朗读语速出现)
师:作者刘雨田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
生:读书当作家,走遍祖国山河。
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师:好!刘雨田是怎样去实现他的梦想的呢?
生:读了很多中外名著。
生:小时候走遍了家乡;读中学时远征北京、武汉;工作后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再后来用两年时间步行走完了万里长城。
师:是的,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了,但为什么又在结尾说:我的梦也还在继续着?请同学们用他所以他的梦还要继续的句式说一句话。(课件显示这个句式)
生:他只是一个探险家,还没有完成作家的梦想,所以他的梦还要继续。
生:他只是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山川,但还有很多地方没去,所以他的梦还要继续。
生:大西北资源丰富,但还贫穷,他要为开发大西北作出贡献,所以他的梦还要继续。
师:是啊,他还要继续读书,继续行走,为建设祖国作出贡献,去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
(二)体味内涵,研究梦
师:课文中讲的是长城万里行,为什么全文始终贯穿着我的两个梦?这就是我们研究的第一个问题,先自行研究,再同桌或小组合作帮助。
师:好,有研究成果了,我们来交流。
生:有了这两个梦,才有去实现这个梦的长城万里行。
生:有了这两个梦,长城万里行才显得更有意义。
生:有了这两个梦的交代,第25段我将尽快写出我沿途的观感,帮助人们认识大西北,热爱大西北,开拓大西北才显得自然而不突然,这也是作者在实现他的第一个梦。
师:最后,作者以我的梦还在继续着结束全文。由此可见,全文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也是非常严谨的。
师:作者刘雨田的两个梦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小组研究,看哪个组研究最先出成果。
师:许多同学跃跃欲试,我们来互相交流。
生:读万卷书是行万里路的基础,没有知识,怎么能去旅行?
生:没有文化知识,怎么能去观察风土人情,怎么能去领悟其中的文化意义?
生:行万里路也是在读生活的书,作者自己也说:万里长城,丝绸之路本身都是活生生的教科书,我一辈子都学不完,用不尽。
师:是啊,大自然是一部无字的大书,要读懂它还真不容易,因此作者说:大自然是无情的,然而大自然也是慷慨的。你是怎样理解的,请阅读课文相关段落,然后用他经历了,让我们的句式说一句话,去共同感受作者为实现梦想而经历的艰难困苦。(课件显示这个句式)
生:他经历了漫天铺地的大沙暴和寒流、冰雹的袭击,无情的自然灾害让我们后怕。
生:他经历了被困在悬崖上,险些跌进万丈深渊。身处绝境的险情让我们心惊。
生:他经历了身负重荷,半个多月不见人烟,迷失了方向的困境,让我们好担心。
生:他经历了独处山间,被野狼狂追的危难,这让我们胆寒。
生:他经历了夜不识路,多次从山坡滚下的危险,这让我们心痛。
师:你看,大自然给作者带来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甚至是生死的考验,所以大自然是无情的,可大自然又是慷慨的,这是因为什么呢?
生:因为万里长城,丝绸之路本身都是活生生的教科书,我一辈子也学不完,用不尽。
生:因为这本书里有中华民族的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
生:因为这本书里有中华民族的勤劳的智慧。
生:因为这本书里还有很多的风土人情、民族文化。
生:因为读这本书还让作者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
师:是啊,大自然确实是慷慨的,同学们理解得非常好,这也说明作者在实现自己的梦想的过程中需要付出:
生齐:艰苦的努力。
师:好,请同学们再动情的朗读,体会作者为实现梦想而克服困难的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三)敞开心扉,放飞梦
师:同学们,你们风华正茂,正处在多梦的黄金时代,也许你的梦想是做一个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科学家,或是做一个热情奔放的文学家,或是做一个引吭高歌的歌唱家,或是做一个教书育人的老师请你把你的梦想大声的告诉所有同学,要求用我的梦想是我希望的句式说出。
生:我的梦想是做一名惩恶扬善,打击犯罪的警察,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所有人能安居乐业。
生:我的梦想是做一名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探险家;我希望我能为祖国发现更多的资源宝藏。
生:我的梦想是做一名大文豪,希望我能成为第一个拿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
生:我的梦想是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希望我能为治疗癌症和艾滋病做出贡献。
《梦想》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解决书后习题。
教学过程:
一、由题入手,导入新课。
1、读课题,它能使你想到些什么?
2、由课题展开丰富的想象。
二、检查朗读情况。
三、深入学习课文内容。
1、由整体入手感知课文内容。先把握文章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再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2、通读全文,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课通过倒叙的方式,通过致词的方式写了一个小男孩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叫全班同学写一份有关“长大后的志愿”的报告。
3、抓住重点段落进行深入学习。核心问题:
(1)蒙提有什么梦想?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他的成功对你有什么启示?
4、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和组内同学一起研究解决。(重点解决书后的两个句子。)
(1)当男孩去追问老师为什么自己的报告不及格的时候,老师这样对男孩说。显然老师认为这个男孩的志愿是不现实的,有点不切合实际,是空想,是白日做梦,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充分的流露出西方世界拜金主义思想。一无所有,不要有异想天开的梦想。
事实也正是如此,多少年来这位老师泼过无数学生冷水,可能坚持到底又有几个人呢?如果老师不曾站在这样的一个角度,是不是会有更多成功者站在这里发表类似的演讲呢?当然,对于这样的问题可以一分为二去看,针对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充分的讨论,从各个角度进行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
(2)显然这是这位老师亲眼看到当年自己认为不可能的事实出现在眼前后内心的表白。事实胜于雄辩,蒙提获得成功的秘诀又是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坚持自己的梦想。中国有句话:坚持就是胜利!追随梦想所告诉我们的真理也是这句话。教者可以启发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去寻找一些相关的事例来充分理解这篇文章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5、熟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指导朗读。
自己练读,再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朗读。
五、总结全文
六、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查找相关资料。
《梦想》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幼儿分析:
随着大班幼儿有意注意进一步发展,他们能较集中地关注并观察对象,把握整体结构和某些细微的特点和变化,孩子们的表征表现开始进入写实早期,但是幼儿的表现又带有强烈的个人感受和特点,且大班幼儿具有较强的迁移运用、创造表现的欲望,乐意不断地主动尝试、表现和创造。其次,在低结构活动中幼儿有初步的借形添画类的创意绘画的经验,但比较零散。基于对幼儿借形想象现有经验的分析,在欣赏交流环节中加重时间比例,帮助幼儿梳理借形添画的一些方法、提升经验,为后续的创作表现拓展思路。
素材分析:
在大班有用的植物主题下,孩子们对各种水果蔬菜的切面有了直观的了解,本次活动选择了幼儿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水果,借助水果的外形等特征,运用组合、方向变化、细节添加等方式,通过联想添加成为新的事物与主题构成有趣的情节,满足幼儿自主表征的需要,大胆创造新的、有趣的艺术形象,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成功感,推动幼儿创新品质不断提升。
过程分析:
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以“梦想”为话题引出创意主题。
第二环节:体验创作,从整体的水果的借形想象,到部分的横截面的借形想象,即有形的拓展,也有组合创意上的拓展,为幼儿的创作想象可借鉴的经验,和梳理的方法。
第三环节:分享创意,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创意,欣赏同伴的创意。
活动目标:
1、乐意想象,并借助水果的外形特征大胆进行表现和创造水果的梦想。
2、喜欢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创想,体验创意的乐趣。
环境与材料:
1、幼儿经验准备:幼儿低结构活动中已有初步的借形想象的创作经验。
2、材料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
(1)橙子、香蕉、梨、苹果、猕猴桃五种水果的.整体或横截面图片若干
(2)记号笔、固体胶
——教师操作材料:
1、教师演示用ppt
2、自制图书《水果的梦想》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关键提问:这两个字你认识吗?
你知道什么是梦想吗?
你的梦想是什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需要不断努力,相信自己一定会实现。
设计意图引出话题,调动幼儿兴趣。
二、体验创作
1、引出话题:
出示不同视角的橙子,或完整、或半个切开的、或一饢、或正面、或侧面。引导幼儿观察不同视角的橙子,关注橙子的外形特征。
关键性提问:这些是什么?
这些橙子是什么样的?
橙子会有梦想吗?
橙子的梦想会是什么?
设计意图观察不同视角的橙子,建立图形外形特征概念,为后续的借形添画奠定基础。
2、欣赏体验:
欣赏图片,欣赏橙子的梦想,并借助图片拓展幼儿思维
关键性提问:橙子变成了什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1)图片一:整个橙子的借形添画
(2)图片二:一半横截面橙子的借形添画
(3)图片三:四分之一横截面橙子的借形添画
(3)图片四:橙子组合的借形添画
原来只要抓住橙子的这些特征,大胆想象,添画一些,就能帮助橙子把梦想一一实现,最重要的是还能将梦想变成一副美丽的图画,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设计意图从整体到部分,从单个到组合,引发幼儿思考实现“梦想”的方法。
3、创作表现:
建议——
(1)你想为什么水果实现梦想?
(2)可以添上些什么?让梦想变成一副美丽的图画或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观察与指导——
(1)观察幼儿是否先思考再创作。
(2)观察幼儿是否能大胆进行想象创作,有创意。
(3)根据幼儿即时需要即时鼓励、启发和分享。
设计意图拓展思路,确定创作的主题,调动幼儿创作的兴趣。
三、分享创意
1、引导幼儿将水果的梦想进行展示
2、幼儿自主欣赏,分享同伴的创意
关键性提问:你为xx水果实现了xx梦想?引导幼儿用完整地语言进行表述。
预设:根据幼儿创想的方式进行提升,同一个水果在大家的创意中实现了很多很多的梦想,不同的水果可能也会有相同的梦想,水果通过组合以后也能实现梦想……,原来实现梦想的方法有很多,只要你能大胆创想。
设计意图引导幼儿大胆表达,与同伴分享水果的梦想,教师在解读的过程中低幼儿的创想过程和方式进行归纳。
3、:实现“梦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努力、需要坚持、也可能需要帮助,就像今天一样,我们用自己的创意,大胆的想象,帮助水果朋友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希望,从现在开始我们一起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加油!
设计意图高低结构的转换,引发幼儿后续创作的激情,将创作拓展为主题性、延续性、故事性……等等,使“梦想”而不仅仅在本次活动中。
《梦想》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6个二类生字,学会“兹、募、筹、惭”等4个生字。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学习围绕主题组织材料的'方法,能抓住重点词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勇于坚持自己的梦想。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方法:
读中感悟
教学内容: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学习生字、新词。
1、读文章,要正确读准每个字音。兹(zī)厩(jiù)鹜(wù)
2、边读边找出生字生词,并借助工具书加以学习。
(1)区别字:
募(募捐)筹(筹备)惭(惭愧)兹(华尔兹)
墓(坟墓)寿(祝寿)渐(渐渐)滋(美滋滋)
(2)解词:
好高骛远:热衷于往高处攀登,向远处奔驰,而不从低处、近处开始。
洋洋洒洒:形容言辞丰富流畅、连续不断。
兹:这个。
二、练习朗读课文
1、自己练读,再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朗读。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2、自己先练习,再和组内的同学交流
三、作业:
1、熟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练写生字新词,掌握基础知识。
3、查找相关资料,为进一步学习课文作准备
《梦想》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培养审美情趣
2.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想象画技巧
重点:
掌握观察的方法
难点:
掌握想象画技巧
教具:
范画、录像
教学活动:
一、导入:
同学们,你能告诉老师你梦想自己长大后会成为怎样的人?从事怎样的工作?
你能说一说吗?
许多伟大的成就,
源于儿时的梦想,
美丽的梦,
给人力量。
二、出示课题:
老师带来了录象,大家想看看吗?
出示录象
那位同学有和这个同学一样的.梦想?谁能说一说,
想象自己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模样?
三、出示范画
你想不想看看别的同学画的对未来的梦想?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他们在表现梦想的那一部分最吸引你?
四、画出你的梦想吧,照亮你努力的方向。
你想不想也来画一画?
作业选择:
1.畅谈自己美好的理想:自己会成为怎样的人?从事怎样的工作?
2.用你喜欢的绘画工具和掌握的画法来创作。
《梦想》教案 篇7
高二是高中阶段关键的一年。这一年学生要面对六科会考,心理上也要迅速成熟,完成孩子向成年的质的飞跃。高二以来,我和任课老师观察到许多学生处于提不起精神的状态。学习不努力,其他活动也不积极。在读完学生以“我的高二,我的梦想”为题的随笔后,这一点得到了进一步证实:没有梦想,有梦想不能努力行动是班级学生中普遍的状态。
所以,帮助学生确立梦想,并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是班级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学期以来,班级情况稳定,在运动会、板报评比等活动中,表现出色,学生的凝聚力和自信心都比较令人满意。但在学习和其他方面还有提升空间。班干部班子的大部分成员在高一都得到了锻炼,有了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但总体上还显得显得稚嫩,还需要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
综上所述,现在,期中考试之后,会考调研之前,正是借助主题班会来调整状态,鼓舞士气,激励斗志,增长才干的好时机。
班会教育目标
1、帮助全班学生确立梦想,并用努力和行动实现自己的梦想。
2、增加自信,激励斗志,弘扬积极、实干的班风。
3、培训班干部队伍,提高他们组织管理的意识和才干。
4、创造机会,提供个性发展和展示的平台。
班会课前准备
1、班会动员,宣布大主题,“中国梦,我的梦”鼓励学生自主策划、实施。
2、学生自愿报名,写出策划书,班干部班子讨论,确立班会主题和方案。班主任提出建议,帮助制定日程表。
3、实施准备。主策划制做班会流程和ppt,主持人撰写解说词,录制相关视频,各项节目自主准备排练。班主任对各项内容审核,对相关学生或节目提供相应的辅导和培训。
4、每一名同学都写出自己的梦想,和实现梦想的办法。
5、班会课前班长、团支书组织布置前黑板和侧墙白板,重新摆放桌椅,营造班会氛围。
班会实施过程
开场词
第一章梦想在召唤
节目一:配乐诗朗诵《追逐梦想》(周静,康佳星)
节目二演讲:把握青春,追逐梦想(赵英童)
节目三同学谈梦想视频(视频录制:张云)
第二章追梦之路不平坦
节目五:相声:我开始努力了(张翰,苗子恒)
节目六:电影故事:中国合伙人(宋宏伟)
视频:《中国合伙人》片段
第三章追梦,我们有行动
节目七:小组讨论与个人发言(随机6-8人):
1、身边追梦榜样榜样
2、你怎样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节目八:会考课代表联系会考代表发言(郑思明、邓焱、韩学鸿、王浩)
节目十:总结高二·4班级梦想(张云)
节目十一:合唱班歌《我们都一样》、
班主任总结
结束语
课后教师反思
本次班会,我把这次主题班会的策划实施任务交给了学生。结果,我发现,班会的准备和效果,都比我预想的还要好。当学生成为班会的'主角,主题班会就可以是照亮班级的一束阳光。
宣布开班会的时候,老师告诉学生“大家说了算”选择了自主策划,从策划草案,拟定主题,推选主持人,解说词,节目的编制与排练,班级布置等等,一步步实施下来,学生都是主角。甚至,连是否上公开课,都是由学生决定的。比如,主题的选择,是学生提议不做中国梦的理论诠释,立足于本班学生“没有梦想,有梦想不能努力行动”的班级实际进行。“梦想指引青春”的标题也是学生自主拟定的,教师举例的几个标题学生并没有采用。
在整个班会准备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他们很喜欢听到教师说“我的建议是这样”或“我觉得这样会更好”之后再来一句,“具体怎么解决,就看你的!”他们一般都会说:那是当然的!
班会上我领学生回顾了准备策划准备过程,所有的学生都非常自豪。紧接着的历史课,任课老师对学生的表现特别满意。
总之,想方设法让学生成为主角,正是本次班会班主任指导工作的着力点,也是班会成功的最重要一点。
《梦想》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筹齐、簇拥、迫不及待、一声不吭”,理解带点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瑞恩善良、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美德,学习他做事坚持不懈的执著精神。
3、联系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学习提纲
1、自学生字。联系上下文,词素分析法理解词语:
筹齐、簇拥、迫不及待、一声不吭。
2、读通读顺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的事。
3、按“筹齐70元→筹积2000元→筹积买钻井机的钱”把课文分成三段。
4、自读思考:
⑴ 瑞恩的梦想是什么?
⑵ 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5、联系全文内容想一想,题目《梦想的力量》中“力量”的'含义是()。
二、练习提纲
1、阅读迁移练习:同步171页《共同的秘密》。
⑴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的事。
⑵ 12个人共同的秘密是(),赞扬了他们()的美德。
初读课文,掌握字词,归纳文章主要内容,初理作者写作思路
1、解释词语注意交给方法,揭示规律。
2、指导学生用四要素归纳主要内容。
3、指导学生抓段与段的联系给课文分段。
指导学生根据问题深读深悟,体会瑞恩的美德和做事的精神,体会梦想的力量
1、瑞恩的梦想──给非洲孩子挖一口井。
2、瑞恩实践自己的梦:
⑴筹积70元钱:
为地毯吸尘、做家务、擦玻璃、为爷爷捡松果、攒钱、邻居请他捡落下的树枝、爸爸奖励
⑵筹积2000元:
瑞恩的事登报,2个月后筹积2000元。
⑶筹积买钻井机的钱:
①决心。
②班上同学捐钱。
③有关部门捐钱。
④与非洲儿童通信。
(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做事执著,坚持不懈)
3、梦想的力量:
瑞恩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做事执著,坚持不懈的精神完成了第一口井。
⑵促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
⑶瑞恩的爱心唤起了更多人的爱心,成立了“瑞恩之井基金会”。
三、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略
《梦想》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4.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阅读江菲发表在《中国青年报》的原文《梦想的力量》。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你有什么梦想。
2.出示课题――梦想的力量。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梳理归纳:(1)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
(2)这个梦想是怎么实现的?
(3)这个梦想力量究竟有多大?
二、速读课文,理解梦想
1.自由快速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想想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划出有关句子。
(1)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又干净的水喝。
(2)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3)那我攒钱买钻井机吧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2.补充非洲缺水的资料。
(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外的一处池塘。这里常年有1/4学生患有霍乱、伤寒和其他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万多居民,却没有一名医生,1/5的孩子在5岁前就死掉了。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11亿人口缺水,而南非洲就有2/3的农村和1/4的城镇近亿人口缺水,整个非洲缺水人口达4亿,占非洲总人口的66%。近年来,非洲旱灾频发,因饮用不清洁水引发的各种疾病,每年都要夺走数以百万计非洲人的生命。有关专家估计,非洲缺水问题还有可能继续恶化和蔓延。)
[这一资料的补充,能震撼学生的心,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瑞恩的心。]
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指导读出瑞恩的决心大,语气坚。
三、再读课文,明晰梦想之路
1.加拿大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要为遥远的非洲孩子们挖一口井,还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听起来,这肯定是一个梦,一个小孩子的梦,一个无法实现的梦。那么,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
(1)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2)指导朗读最后四个自然段。
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
3.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1)瑞恩为攒够70块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
①在课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务活的句段,大声朗读。
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瑞恩把得到的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
②想像:6岁孩子为地毯吸尘干两个多小时,会累成什么样?
③思考:要做那么多额外的家务活,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非常不容易。可是他一直坚持下来,干了4个月。是什么使他放弃玩耍的机会,坚持4个月时间,不怕苦,不怕累,做那么多的家务活?当时瑞恩心里会怎么想的?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瑞恩得到了同学、老师和其他更多人的支持。
①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a妈妈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执着感动了,她决定帮这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于是她把瑞恩的事写成文章,登在当地的报纸上。
b一周以后,瑞恩受到了一张25元的支票瑞恩筹齐了大一口井的钱。
c瑞恩的老师没想到使瑞恩和同学们跟非洲的孩子们通上了信。
②想像:当人们在报刊、杂志、电视电台中听到瑞恩的故事后,他们会怎么想的?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三段话。
4.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这一过程的呢?
四、感悟梦想的力量
1.再次朗读最后四个自然段,感受梦想成真的喜悦和激动。
2.当瑞恩来到非洲后,站在瑞恩的井边时,他会想些什么?
瑞恩和他的父母为什么而激动?为什么而幸福地流泪?
3.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默读课文,深入思考:梦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4.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五、畅谈感受,深化主题
读完这篇课文,同学们的心中一定有很多话想说,你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谈,还可以扩展开去,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你的理解和感受。
《梦想》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和主张;体会演讲稿中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悟马丁路德金的崇高献身精神,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
教学重点
1、体悟马丁路德金崇高的献身精神。
2、体会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马丁路德金崇高使命以及献身精神所产生的时代背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1963年8月28日,25万名美国黑人群众聚集在华盛顿,举行了和平示威集会,争取应该属于他们的自由、民主权利。在这次集会上,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这篇演讲词,一起来感受这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演讲中震撼人心的力量。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示:这是1篇慷慨激昂的演讲词,在朗读的'时候一定要读出感情和气势。教师给学生范读第二段。然后学生自己读,并且思考以下问题:
1、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相关段落读一读,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梦想。
2、马丁路德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
3、马丁路德金主张怎样去实现梦想
四、精读课文、品味赏析。
问题导入:这是1篇富有文采,热情洋溢的演讲,极富感染力和号召力,请从课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段或几段,大声地朗读,并且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出示朗读要求:感情充沛,掌握好情感表达的轻重缓急)
教师根据学生的理由总结出演讲稿语言方面的特点:
五、质疑探究。
“学贵有疑”,同学们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是否还存在疑问,是否有新的发现。请大胆说出来,让大家一起来探讨。(预设:马丁路德金为什么能够获得诺贝尔奖?或者他有哪些精神品质?)
六、拓展训练。
请同学们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写一段简短的演讲词,表明你对未来的展望。(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七、小结。
1、师生配乐朗诵诗人国风的诗歌《我有一个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
那一天世界不再动荡
没有战争、贫困和饥荒
幸福的生活充满阳光
和平的鲜花到处开放
我有一个梦想
那一天人类不再忧伤
没有恐惧、歧视和眼泪
欢乐的歌声响彻四方
自由的鸟儿展翅飞翔
我有一个梦想
那一天大地不再凄凉
没有破坏、掠夺和污染
秀美的江河一片蔚蓝
我有一个梦想
那一天将化为美好的希望
让我们携起手来,
迎接这一天的来临
用我们的爱实现梦想
2、结束语:同学们,我们今天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通过无数人的血与泪熔铸而成的。请让我们珍惜时光,珍重生活,努力拼搏,为心中的梦想而奋斗吧!也让我们一起祈祷:愿全人类美梦成真!
八、作业。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1篇作文。
《梦想》教案 篇1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史铁生的生平简历及主要作品;了解刘易斯的运动生涯及主要成绩。
2、能力目标:品味史铁生含蓄深沉、耐人寻味的语言以及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3、思想目标:从史铁生的人生苦难中感受人生,思索人生,品味人生。
二、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雅典奥运会刚刚结束,我国体育健儿取得了32枚金牌,中国体坛涌现出了一大批璀璨夺目的体育新星,你最喜爱、崇拜哪一位?(刘翔)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亚洲田径史上最辉煌的那一时刻(播放刘翔取得110米栏冠军画面,师生共同鼓掌)看了画面,请你谈谈自己的感受或想法。(激动、自豪、振奋、兴奋、向往、渴望成为一名体育明星)
大家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许多人都渴望成为一名体育明星,双腿残疾的作家史铁生也狂热地喜爱体育,喜爱田径,梦想着成为卡尔·刘易斯那样的田径明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史铁生的散文《我的梦想》。[板书课题:《我的梦想》]
(二)整体感知——了解“我”的梦想。
师: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请同学们想一想,作者最初的梦想是什么?后来作者的梦想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①“假若真能有来世,我不要求别的,只要求有刘易斯那样一副身体就好。”“如果我来世能有那样一个健美的躯体,今生这一身残疾的折磨也就得了足够的报偿。”
②“我希望既有一个健美的躯体又有一个了悟人生意义的灵魂。”
师:作者的梦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的脚步。
(三)深入研讨——走进“我”的心灵。
1、师:作者最初的梦想是拥有卡尔·刘易斯那样的健美躯体,[板书:健美身材]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请以四个人为一小组,共同探究问题。请同学们注意动笔、动口、动手。
生:因为作者喜欢田径。
(师: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作者喜欢田径?进而引导学生分析“其实我是第二喜欢足球,第三喜欢文学,第一喜欢田径”的特殊语序。)
生:因为刘易斯跑得很快。
生:因为刘易斯跑得很美。
师:你从哪些语句中读到刘易斯的“快”和“美”的?生:“你会觉得他们是从人的原始中跑来,跑向无休止的人的未来,全身如风似水般滚动的肌肤就是最自然的'舞蹈和最自由的歌”;“他身高一米八八,肩宽腿长,像一头黑色的猎豹?动作也是那么舒展、轻捷、富于韵律。”
师:作者用贴切的比喻突出了刘易斯奔跑和身材的特点,你们都了解卡尔·刘易斯吗?请同学们看关于刘易斯的简介。(刘易斯奔跑的图片及其简介)。
(多媒体内容:卡尔·刘易斯,1961年7月1日出生于美国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刘易斯是世界最优秀的短跑兼跳远选手,从1980年到1996年,美国田径宿将卡尔·刘易斯连续参加了5届奥运会,并夺取了9枚奥运金牌,使美国短跑运动在80年代进入了“刘易斯时代”。)
生:因为作者是残疾人,所以喜欢奔跑的刘易斯。
师:这位同学想得更多、更深。作者史铁生到延安地区的清平湾插队时得了一场大病,从此便高位截瘫了。年轻的他坐上了轮椅,永远离开了正常人的生活。一个本是活蹦乱跳的男孩子,突然间不能走路了,只有靠两手摇着轮椅才能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作者曾在散文《秋天的怀念》中这样写自己当时的心情:“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眼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突然把手头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后来,作者的两个肾也坏得差不多了,这是一份多么沉重的苦难呀!又有谁能轻松地承受这种苦难呢?结合老师的这些介绍,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前三段课文中你喜欢和欣赏的句子(或划出作者喜爱体育、喜爱田径的句子),充分理解作者喜欢体育、喜欢田径、喜欢刘易斯的原因。
2、师:因为有欠缺,因为不完美,因为自己不能拥有,所以才有了梦想。但是史铁生的梦想后来发生了变化,作者“希望既有一个健美的躯体又有一个了悟人生意义的灵魂。”作者梦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生:刘易斯被约翰逊打败。师:作者对刘易斯被约翰逊打败这一件事的反映强烈,你能找出表现史铁生心情的关键词吗?
作者找到自己如此痛苦和迷失的原因了吗?请迅速默读课文第4段。生:(“关键词”略)“我看见了所谓‘最幸福的人’的不幸,刘易斯那茫然的目光使我的‘最幸福’的定义动摇继而粉碎了。”
师:刘易斯健美的躯体和闪电般的速度使他成为史铁生“最幸福的人”的偶像,然而“刘易斯时代”毕竟要过去,刘易斯的失败令人心痛,史铁生腿残之初的绝望和怨怒更令人同情。我们没有经受过这么大的打击和苦难,但是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一定有过自己的小挫折、小失败!想一想,你能敞开心扉跟我们大家聊聊吗?(说的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说出你对自己挫折或失败的想法,是因为自己本身有局限还是不够努力,以及你是如何去做的。)
师:我们常常能从生活的小事中获得启示,又让这启示引导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能这样做的同学是冷静理智的同学,能这样做的人是智者。史铁生就是用自己的思索完成了质的飞跃,从生活中感悟哲理,把一个怨天尤人的残者变成了一个视死如归、从容以对的智者。例如作者在第4自然段完美偶像战败的痛苦和迷失中得出了深刻的道理,让我们齐声朗读“上帝从来”至段末。请同学们四个人为一小组,一句话一句话地品味,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些话的。交流时别人的观点新颖独特或者深刻的,别忘了动笔记一下。
生:人不可能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缺点或局限。而对这些局限和特点,我们就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
师:说得很深刻,你读懂了这句话的含义。史铁生更明白了这个道理,于是他从腿残之初的渴望死中走了出来,他从身体残疾和肾病的苦难中坚强地挺了过来,他战胜了自己,“由那丑陋的蛹中破茧而出,变成了一只闪耀着诗性灵光的蛾子。”他在病榻上坚持写作,发表了代表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务虚笔记》,并在文坛上引起轰动;其散文代表作《我与地坛》,被公认为中国近50年来最优秀的散文,并选入新版中学语文课本。并于2002年获得本年度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奖。(多媒体展示)
师:刘易斯同样战败后在跳远中表现得更加优秀,他跳出了八米七二的个人最好成绩,取得了世界冠军。因此,作者对待刘易斯的态度没有改变,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一往情深地喜爱并崇拜这样一个刘易斯”)作者仍然崇拜刘易斯,还是因为他有一个健美的身材吗?那是因为什么?
生:因为刘易斯“他知道奥林匹斯山上的神火为何而燃烧,那不是为了一个人把另一个人战败,而是为了有机会向诸神炫耀人类的不屈,命定的局限尽可能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
生:因为刘易斯不肯服输的拼搏精神。师:“须臾”是什么意思?(片刻,一会儿)刘易斯不仅是作者健美身材的偶像,更是顽强不屈精神的楷模。今年奥运会上,我国哪些体育健儿表现出了刘易斯的这种精神?(女排、刘翔等)
师:由此,你对观看体育比赛,有没有更深的理解?请同学谈一谈。
生:胜败重要,体育比赛顽强拼搏的精神更重要。
师:说得很好,在比赛中,赢并不是最重要的,所以史铁生认为,在奥运会口号“更快、更高、更强”的后面还应该加上两个字:“更美”。他说,“更美”不仅指姿态的优美,而且指精神的美丽,这才是真正的奥运精神。正因为作者明白了这一道理,所以他的梦想才发生了变化,已不仅仅满足于“健美的躯体”,而是加上了“了悟人生的灵魂”。[板书:了悟人生的灵魂]师:“了悟”是什么意思?(明白领悟或懂得领悟)“了悟人生意义的灵魂”是指我们前面说过的什么精神?(人不可能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缺点或局限。而对这些局限和特点,我们就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己。)
3、师:朗读最后一段,划出你喜欢和欣赏的句子,你能结合现实社会,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难道我们不该对灵魂了有残疾的人,比对肢体有了残疾的人给予更多的同情和爱吗?”
生:人自身的局限是不能轻易克服的,健美的灵魂“必须在千难万苦中靠自己去获取。”精神的“局限”比肉体的“局限”更可怕,更可悲,心灵的残缺比身体的残缺更需要人们关注和关心。
(四)拓展迁移——倾诉“我”的感悟。
师:同学们,现在有一个你与史铁生和刘易斯书信交流的机会,请你从二人中选择一位给他写一封短信,把你的心里话告诉他,好不好?不必写得太长,能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即可。
(各选一个,学生交流)
结束语:同学们,学习了本文,我们感受和品味了史铁生含蓄深沉、耐人寻味的语言,我们更品味了作者对体育内涵的深刻理解以及作者对人生梦想的独特感悟,当然我们也从本文中获得了很多很多。舒晋瑜说:“看史铁生的作品,常常无端地陷入一种思索??”,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思索课后继续去品味“我的梦想”,继续去品味史铁生,继续去品味我们多彩的生活吧!
作业:
这篇文章是作者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后撰写的,事隔13年,作者的梦想虽未实现,但是在2001年3月21日,刘易斯与史铁生却真的在北京见面了,请看当时新华社所发的照片(多媒体展示)我们从史铁生的微笑中丝毫找不到他作为残疾人卑怯的阴影。会面时,刘易斯将有
自己签名的照片和运动鞋送给史铁生,而史铁生送给刘易斯的礼物是自己的一套文集。除此之外,我想他们之间还一定谈了很多话。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个史铁生与刘易斯的对话片断课外拓展
1、课后阅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2、以“我的梦想”为话题写1篇短文。
《梦想》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瑞恩的梦想和他为实现梦想而做出的努力,体会瑞恩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
2、能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到“梦想的力量”,感受人们对非洲人民的同情和爱,能画出有关的语句,并用自己的话说说。
3、认识本课6个生字,摘录瑞恩说的话。
教学步骤
一、学生自读课文,找出生字词,自学。
二、熟读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是关于“梦想”的质疑
1、思考课题梦想的力量是什么意思?
2、读了课文,有什么想说的?
根据学生的质疑,教师要归纳总结:
(1)谁的梦想?
(2)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梦想?
(3)梦想是怎么实现的?
(4)这个梦想究竟有什么力量?
三、解疑“梦想”
1、自由读课文,读通顺课文。
2、尝试理解“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梦想?”
(1)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有关解释梦想的句子。
“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又干净的水喝。”“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2)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找几个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读这几句。
(3)谈论,瑞恩的梦想是怎样一步步变大的?
瑞恩的.梦想,从挖一口井到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四、默读全文,思考:
1、默读课文,思考:瑞恩的梦想到底有多大的力量?
2、课堂交流。
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3、讨论:你还认为“梦想的力量”大在哪里?
梦想的力量,能够唤起人们的爱心,能够为非洲人民带来生存的希望,能够为非洲建设作出
五、作业
1、写会6个生字词.
2、小练笔,写写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