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优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996294

【导言】此例“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优推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小学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第一篇】

一、学习计划

在整个小学阶段,每个学期都要开设几门课程,每周、每日学习的资料都不一样,各主要学科都要有课外练习,如果没有学习计划,就会手忙脚乱,杂乱无章,影响学习效果。要明白制定学习计划的重要性,明确学习计划的资料,掌握制定学习计划的方法。

学习计划包括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两种。长期计划以一学期为宜,从总体上对各学科的学习作出全面的安排。短期计划以一周为宜,对本周内每一天的学习资料、学习目的、保障措施和作息时光作出详细具体的安排。

学习计划要具体、明确、切实可行,同时又要留有充分的余地,以保证计划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执行中既要坚定不移,又要根据实际适当调整,目的在于使学习计划更加切合实际,更为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

二、预习方法

预习也叫超前学习,是指在教师上课之前,对所要学习的资料提前进行学习和理解的过程。预习既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的方法是对第二天要讲授的资料认真阅读,仔细思考,把新的知识和以往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看看哪些懂了会了,哪些不懂不会,从而明确听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克服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性和盲目性,提高主动性和自觉性,以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三、听课方法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如果小学生不会听课,听不懂,学不会,就会增加课后复习的困难和压力,造成不良循环。[]同时由于长期积累,可能导致厌学心理,既不利于提高学习效果,也不利于心理健康。为此,在课堂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听。要聚精会神地听讲,充分理解教师讲课的资料及其表达方式的含义,如节奏的快慢、声音的高低等。

(2)注意看。要全神贯注地注视教师板书的资料,对教师用彩色粉笔标记的部分、用电化教具突出演示的部分尤其要仔细观察,认真领会和重点记忆。

(3)多动脑。要用心思考,要边听、边看、边思考,要与教师讲课的进程持续同步,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4)主动练。在课堂上要大胆发言,勤学多练,从而加深理解,提高听课效果。

(5)做笔记。对教师讲课中的要点、难点都要简明扼要地写在笔记上,以备课后复习。

(6)善归纳。对教师课堂讲授的资料,要抓住纲目,归纳要点,力求当堂理解。

四、复习方法

复习是指对学过的知识重新学习的过程。复习包括课后复习和系统复习两种。课后复习的主要目的在于理解和巩固当天学到的知识。系统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对周、月、学期或学年学过的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的复习,目的在于融会贯通,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的体系。系统复习本质上是对前段学习的知识进行相对集中的再加工的过程。

课后复习的方法包括:

(1)回顾教师课堂讲授的资料及其过程,目的在于弄清哪些完全理解了,哪些没有理解,使进一步的复习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2)复习课本,目的在于深化;

(3)整理笔记,对课堂记得不完整或不准确的地方加以补充和修正,使之更加系统、完整,便于复习;

(4)对课本中不懂、不会的难点问题,查阅工具书或参考书,力求弄懂弄通,实在弄不明白的,问教师或与同学研究解决。

系统复习的方法也是多样的。比如循环复习法,是指学过一个单元之后即及时复习,然后再学下一单元,学完第二单元之后,再把这两个单元综合起来系统复习,以此类推,循环至终。分配复习法,指学过的资料及时复习之后在时光上每隔必须时期回过头来再复习,只是在时光间隔上逐渐拉长。比如上一单元讲过的资料及时复习,一周后再复习,两周后再回头简略地复习,一个月或一季度后再复习。事实证明,分配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当然集中复习也有其优势,比如在期末总复习时,相对集中一段时光,对学习资料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重点突破,进行系统化的复习,也是十分重要的。

五、写作业方法

写作业是经过独立思考,自觉、有目的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学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智力活动过程。透过写作业能够检查学习的结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充分发挥自我的智慧和潜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自我的思维潜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因而要掌握写作业的正确方法。

(1)先复习后写作业,即在认真复习、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完成作业。

(2)仔细审题,即了解题意,明确习题的目的要求,弄清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及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做到心中有数。

(3)认真表述,即思路清晰,表述确切,书写规范,答案准确,干净利落。

(4)细心检查,即根据习题的目的要求,逐字逐句地检查、验证,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同时,对教师的批改、批语要认真思考,从而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

此外,尚有课外阅读方法的辅导及各学科学习方法的辅导,均须认真研究,具体指导。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第二篇】

一、教材分析

“分一分(一)”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第一课时的内容。

对于分数这部分知识北师大版教材是分两次进行教学的。第一次是三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次是五年级的系统学习分数知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第六册的要求是: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这一课是分数教学的起始课,是学生对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充,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只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知道分数的意义,才能学好后面的知识,所以,这节内容是本单元重点学习内容。

二、学情分析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儿童生活里没有这样的经验,无论是从意义上还是读写方法上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虽然在他们的口头语言中有1/2,但是不曾想过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尤其是分数既表示一个量,又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意义理解较困难。建立概念的过程也很慢的,语言的叙述更是存在问题。不过,这节课的知识是一个全新的知识,学生学习兴趣容易被调动。开展数学活动学生会全身心的投入。

三、设计理念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设计着眼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悟知识,抽象出概念。这是其一。

其二,针对学生建立概念慢,为了让学生较好的理解简单分数的意义,以“分礼物”作为切入点,同时在部分环节中设计生活化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认知分数,在独立思考,操作中数学活动真正体会理解分数的意义概念。从而体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又运用到生活中去的教学理念。

其三,新课程改革以来,发现式学习为多数教师所接受,并得到广泛应用,但接受式学习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两者结合运用,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在活动中用数学眼光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新

(课前老师为学生同桌两人准备1包神秘礼物,如:6颗草莓、4根香蕉、2个苹果、1个西瓜)

1.分礼物——渗透“平均分”

师:同桌两人要一起分享礼物,想一想,怎样分才是公平合理呢?

让学生动手分礼物袋子里的东西。

[设计意图:提出了怎样用公平合理的方法分配东西的问题,感知“平均分”的含义,同时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2.作汇报——导出“半个”

让学生汇报自己分的结果。

3.揭课题——初识分数

师:谁知道“一半”的数学符号是怎样表示的吗?

(预设:学生可能因为预习本课或生活经验,已经知道答案:1/2,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因势利导:如学生已知,教师直接揭题,如学生不知,教师引导表示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一半”,然后揭题。)

师:谁知道1/2叫什么数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个新朋友——分数(板书:分数)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分礼物”的活动作为切入点,让全体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让学生体会到有些数中不能用整数来表示的,从每份是整数过渡到每份不是整数,自然引出分数。激活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同时认识到学习分数的必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动手操作,感悟新知

1.寻找生活中的1/2

师:那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用1/2来表示的呢?

2.知识迁移,进一步理解分数

师:你们小组礼物中都有一个西瓜,刚才我们是同桌平均分,每人得到它的1/2,如果这一个西瓜要让你们小组的成员一起来分享,那么你们每人得到多少呢?

[设计意图:小组人数不一,引出1/4、1/6等不一样的分数,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层次性与灵活性。]

3.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及读写法

师:大家想多了解分数这个新朋友吗?

课件演示“小博士介绍分数”。

4.自写分数,深化理解分数

⑴师:除了1/2、1/4、1/6,大家还知道哪些分数呢?

(预设:这个环节可能导致两种学习状况,一是受前面影响只写像1/7、1/2这类分子是1的分数,一是出现像样2/2、6/4这样的假分数,对此,教师也应当因势利导。)

⑵让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画一画、涂一涂等办法来表示自己喜欢的分数并试着把分数写出来。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根据教材知识特点灵活运用发现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设计开放性较强的题目让学生探究,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闯关活动,拓展新知

第一关:找朋友

师:请同学们帮分数找到他们的图形朋友。

分一分(一)教学设计分一分(一)教学设计分一分(一)教学设计

1/33/52/41/9

师:咱们有办法让它们成为朋友吗?

(预设:2/4找不到朋友,该怎么处理?打破连线题“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常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行思考,培养谨慎的学习态度。)

第二关:神枪手

用下面的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对吗?对的,用手势比“Y”;错的,瞄准射击。

分一分(一)教学设计分一分(一)教学设计分一分(一)教学设计分一分(一)教学设计

3/41/22/35/6

第三关:小画家

这是一个图形的一部分,它表示的是这个图形的1/5,大家知道这个图形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能画出来吗?(逆向激趣)

[设计意图:大量的习题,枯燥的演练使学生被动、应付,这一环节创设了闯关活动,通关的信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四、回顾总结,完善认知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第三篇】

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中,我通过设疑、激趣、猜想、验证等方法,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活动,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设疑、激趣环节-----重在有序呈现学习材料

新课开始,教师有目的地呈现以下一些学习材料:6支笔、2本故事书、1个苹果。告诉学生:老师想把6支笔奖给上周班级口算比赛得奖的2个同学,那么,每个人应该分得几支?把2本故事书奖给班级演讲比赛的两位同学,每个人应该分得几本?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幼儿园的2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得多少呢?这时老师实际操作一下,学生对这些材料不仅感兴趣,而且马上就会看到三种分法中,只有第三种1个苹果平均分给幼儿园2个小朋友时,分得的结果不是整数。老师告诉学生实际生活中,当分得的结果不是整数时,我们就要用一种新的数来表示,这种数就是分数。

二、猜想、交流环节---------重在理解平均分

著名的数学家波利亚曾经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当学生初步知道什么叫平均分时,老师就安排学生进行分组活动,让学生明白怎样分才能使每一份同样多。老师给每个小组发4张长方形纸、一个圆片、一根绳子。让他们进行小组活动,把每一张长方形纸按照自己的喜爱随便分成几份,看看怎样分以后,每一份才相等,分别是总数的几份之几。用分数怎样来表示。

这样的合作交流活动,使学生明白只有平均分以后,才能得到分数。老师趁机让学生完成书上的部分习题,学生很容易看出那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三、验证、实践环节---------重在领会和运用

验证、实践环节的创设主要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情况。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此,在学生基本上理解平均分的概念以后,老师可以设计了几个层次的练习:

1、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平均分?哪些不是平均分?不是平均分能不能得到分数?

2、请你用分数来正确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这要求学生能理解某个图形,是怎么分的?分成了几份?用什么分数表示。

3、老师在一个长方形的黑板上贴了很多的大拇指,作为奖品来奖励学生,老师要求学生拿走总数中的二分之一、再拿走总数中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等等。

这些练习主要是使学生深刻领会分数是怎么来的、怎么来正确地读写分数……

这节课给我的启示是:

1、首先,数学活动姓“数”,它一定是从实际生活中产生的,与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密不可分的。本课的导入  ,就比较注意这一点,适当的激取、设疑,使学生很快地进入了学习情景,对新课的学习是比较有利的。

2、其次,数学活动姓“动”,它能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并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来领会书本上的概念和公式、意义和法则。在本课中,老师把大部分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同桌交流解决问题。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让他们的创造性极大可能地发挥出来。

3、最后,数学活动要“活”,《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以后学习《分数的意义》等重要知识的基础知识,这节课的一个重点是理解平均分、知道平均分,并且要会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或者几份)能用适当的分数表示。所以,老师灵活地设计一些练习,尤其是最后一个练习,就要求学生比较灵活地应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解决。这样的数学课很有应用味,也注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总之,要实施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就要求我们老师以课本为依据,以课程标准为准绳,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让每个学生跳一跳,高兴地摘果子。

小学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第四篇】

时光真快,暑假就这样不知不觉的过完了。

开学了,我由二年级变成了三年级的学生,我又长大了一岁,长大了一岁就就应更懂事,更爱学习,此刻我为自我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我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

日计划表:

一:在班里及时完成课堂作业

二:7:30至9:00写家庭作业。(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包括预习新课。中间休息10分钟。)

三:9:00至9:30是吃晚饭时光。饭后休息20分钟。

四:9:50至10:30打写日记。(每一天打1篇日记,不拘形式,不拘字数)之后休息10分钟。

五:10:40至11:00听写语文生字。(每一天听写一课语文生字)。

六:11:00至11:30为洗漱时光。11:30至12:00做一道数学拓展题。(每一天做一道数学拓展题)12:00准时上床睡觉。

七:每一天早晨7:40起床,20分钟洗漱时光,每一天早晨8:00至8:40读英语、背单词。

周计划表

一:每周手写1篇周记。星期六,星期天,每一天看半小时的书,(要求:坐在书桌前看,用笔做批注)累计每周看一本好书,并打写读后感。

二:每个星期六,做语文和数学的大卷子各一张。

三:星期六和星七天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例如:洗碗、擦桌子,扫地,拖地,洗自我的小衣服。)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2996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