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教案 >

高中化学说课稿优秀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807200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高中化学说课稿优秀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高中化学说课稿【第一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编辑整理的高中化学说课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上方相关栏目查看,谢谢!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

一、说教材

《实验化学》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模块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中的地位,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选自苏教版《实验化学》专题3课题2。本节课的主题是物质的鉴别,鉴别的对象是跟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业盐(亚硝酸钠)和食盐,鉴别方法主要涉及被鉴物质的化学性质,且给学生从物理性质、组成与结构等角度探讨鉴别方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教材要求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根据物质的特性多角度设计物质鉴别的实验方案,并开展实验探究,感悟化学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进一步提升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说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与归宿,对本课时教学我们设置了如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NaNO2和NaCl结构、组成与性质的差异,学会物质鉴别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NaNO2和NaCl的鉴别过程,培养学生设计、评价、操作、处理等实验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生活中如何防止误食亚硝酸钠中毒为载体,建立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述目标的设置,我们在充分体现性质差异决定鉴别方法差异的同时,很好地注意了预设与生成、主体与主导、独立与合作、收敛与发散、理论与实际等关系的处理。

三、说过程

按照情境引课,情理结合,分合相辅,师生互动,学用一致,不断升华的总原则,从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组成与性质、不同组成与性质决定不同鉴别方法、不同鉴别方法呈现不同现象、不同鉴别方法需要作出合理选择为出发点,整节课的教学架构设置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呈现先行,寻找启迪”、“激发思维,拓展思路”、“搜索信息,明晰方向”、“设计方案,实验论证”、“创新优化,不断升华”等六个实施阶段。其主要教学内容与设计意图简述如下。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工业盐(亚硝酸钠)中毒事件的视频报道,提出“为何会出现这类严重的中毒事件?”的问题;通过NaNO2样品呈现和NaNO2用途说明,进一步提出“如何通过鉴别法来避免这类中毒现象发生?”的问题。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为学习背景,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所应关注的学习方向,使课堂迅速进入一种有序、高效的教学状态。把学习与研究放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背景之中,这种“告知”学习者学习目标的预设,能有效激发学习者为快速获得学习结果而规划系列的预期行为,并逐步将预期行为转化为实践行为,使实践行为与正确的学习结果相匹配。

教学过程问题1:怎样用实验方法鉴别NaCl与NH4Cl两种固体?在学生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得出“焰色反应法、气体法(与NaOH固体反应)、显色法(与石蕊试液反应)、显色法(与pH试纸接触)”等四种方案。

设计意图奥苏伯尔认为,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可通过先给学习者呈现一个先行组织者而加以激活,其用意旨在为新呈现材料的学习提供一个观念的框架,这样有助于智慧技能的保持与迁移。

教学过程通过对NaCl与NH4Cl两种固体鉴别方法的研究,我们可以思考与整理出物质鉴别所应遵循的基本原理。即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差异、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差异、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差异等三方面。

设计意图在分析固体NaCl与NH4Cl鉴别方法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物质鉴别的常用原理,完成学生认知结构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升华,为鉴别NaNO2与NaCl固体提供了上位概念与规则的支撑,同时也为学生如何选择所需信息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作好辅垫。

教学过程问题2:要合理鉴别NaNO2和NaCl,已具有哪些知识储备?(呈现已经完成的预习作业:搜索归纳NaNO2的性质、用途,展示所写的科普小论文),投影呈现NaNO2和NaCl的性质对照表。

设计意图通过查找资料、撰写科普小论文方式使学生了解NaNO2的性质,它既提高了学生搜索、接受信息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性质搜索结果与性质比较最终以表格形式展示,不但呈现了信息的高密度,同时凸现了NaNO2与NaCl在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上的差别。

教学过程问题3:怎样用实验方法鉴别NaNO2和NaCl两种固体?(学生分组讨论,初步形成简要实验方案)

师生共同归纳整理出要完成物质鉴别的实验操作,必需综合考虑方案设计、方案评价、方案实践、方案反思等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发现信息、评价信息、吸收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从而优化其思维的迁移、发散、收敛品质,最终形成有序的多个从理论角度得出的实验鉴别方案。

教学过程对学生设计的典型理论鉴别方案,师生共同进行从实践视角的可行性评价,并分组进入方案实践(四人一组,进行有明确任务的分组实验,并汇报实验步骤、现象与结论)。

设计意图体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验中检验理论设计的合理性、简约性、安全性、可行性,凸显实验的“动”的功能,也彰显实验的“静”的功能(实践对理论的评价功能)。

教学过程师生共同归纳与整理进行物质鉴别,必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必需掌握一般的鉴别流程。在此基础上,思考物质鉴别在理论与实践中是否存在一定区别?

问题4:建筑工人怎样用简单的方法区分食盐和工业盐?

设计意图知识的达成,能力的获得需要不断的总结、不断的训练、不断的思索,并反璞归真,让理论知识、理论方法回归生活,再次调动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激情和才智,让学生感受学习化学的成功与喜悦,较好地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堂目标。

教学过程总结:验证与探究是物质鉴别的基本思想,定性、定量方法;传统、现代方法;局部、整体方法;基础、综合方法是沟通具体鉴别方法与物质组成、性质的桥梁,这些方法虽然在运用时一定存在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的现象,但其独立知识、能力的构建应及时融入化学学科的完整体系之中。

高中化学说课稿【第二篇】

各位评委、各位同行: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新课标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的第一课时。我打算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三个方面来完成我的说课任务。

一、说我的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像演员,而学生只是观众现象。那么,在今天的新课标下师生角色还能是这样吗?不!我认为应该让学生做演员,教师做导演;应该让学生去表演、去体验、去收获;应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也就是说,我们教师应该不仅仅关注的是自己如何讲好,而更应该关注如何帮助学生演好!为此,我认为我们教师必须准确把握两点:一是相关的教学内容,即学生要演什么;二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即学生能演什么。三是具体的教法和学法,即学生该怎么演。

对于本课时来说,学生到底要演什么?我认为依据有两个,一是课程标准:课标明确指出,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或通过实验探究来了解金属的主要性质,即构建清晰的金属观;二是本节教材在模块中的功能价值:金属的化学性质差异在必修2构建元素周期律和选修4学习电化学时将得到应用与拓展;而选修6的学习将继续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由此我将着重突出三点:一是突出归纳金属钠的性质;二是突出发现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共性和差异,构建出金属化学性质的认知模型;三是突出提高学生全面观察的能力,使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这三点均为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其中第三点还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对于本课时来说,学生能演什么呢?我认为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的性质,代表物铁性质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同时还具备了基本的实验技能,并刚刚学习了分类观和氧化还原观。这些都是学生能够表演的基础。尤为难得的是,他们还有着连老师都无法估量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所以我认为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全能够自主通过简单的实验探究归纳出金属钠的性质,自主发现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共性和差异,自主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说我的教学设计。

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我将基于奥苏泊尔的同化理论来实现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即用铁的认知模型同化建构出钠的认知模型,用金属的物理性质认知模型去同化建构金属的化学性质认知模型,并让学生在合作和实验探究的氛围中去进行学习。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课前:先将学生分组,学生人人参与,自主分工,使每个学生都能发现和使用自己的潜能。同时下发学案,指导学生复习回顾,明确目标。减少知识差距,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演好。

课中:通过两次使用预测、验证、总结这种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来同化构建钠的认知模型、同化构建金属的化学性质认知模型以完成教学任务。

首先,根据学生的猎奇心理,播放一段关于钛有超强形状记忆性的视频,从而迅速地把学生带入新课中、进入金属的世界。

其次,进入汇报预测环节:由学生汇报学案中的三个问题。

1、收集观察身边的金属材料并总结出金属物理性质的共性与差异性,引导学生构建出金属物理性质的认知模型,为同化构建金属化学性质认知模型做好了铺垫;

2、用氧化还原观分析铁与氧气、酸、盐的反应,引导用新视角看待老问题,发现它们的氧化还原本质,使认识水平得到提高;

3、由生活中的金首饰,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同时引导学生预测出钠的化学性质,并对预测质疑,激发学生实验验证的好奇心。

接着,进入实验验证环节。考虑到钠的性质很活泼,我打算增加演示钠与盐酸反应的实验。通过控制钠块的大小和盐酸的浓度,使实验产生轻微的爆炸现象,以此验证预测,又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

而后,学生按照学案中的实验指导依次完成钠的切割、燃烧、与水、与硫酸铜的反应四个实验,并记录现象,汇报结论。汇报中引导学生得出钠能与氧气反应,但不同条件产物不同。而钠与水反应的现象不易观察全面,但这却正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好素材!所以我决定让学生做两次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第一次不作过多指导,让学生在汇报时自己发现观察的不全面,再鼓励学生重做实验,多角度全面观察,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提高,更使他们体验到科学探究的失误不是失败,只有停止思考和观察才是失败。所以我认为在难点的突破上走弯路胜过抄近路,放手让学生经历困惑,苦恼,去收获惊喜与领悟,让学生乐在其中。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不是一蹴而就,这种科学探究之乐是建立在苦苦追寻基础之上的。有利于他们科学素养的提高。接着,再增加钠与硫酸铜的反应,让反应结果推翻学生在初中所学的简单的金属置换观,这又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最后,进入总结提升环节。

一是通过学生所发现的对与错,总结得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形成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

二是通过学生所同化建构出的认知模型,总结得出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基本思想,实现化学学科内在知识的拓展。

三是通过学生所归纳出金属的化学性质,总结得出金属的还原性本质,以及还原性强弱的差异。

至此教学重点任务得以完成。而有关金属的其他知识以及学生由铝的燃烧实验现象所引发的对金属氧化膜形成速度和致密性差异的思考,将于下节课探究完成。

课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去猜想、查证,把教学延伸到课后,并辅以适量的课堂反馈,及时发现问题,检验教学效果。

以上是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针对这节课的教学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我有如下教学反思:

1、充分采用奥苏泊尔的同化理论,使学生由一种旧知识同化构建出另一种新知识,可以实现化学学科知识的不断拓展;

2、充分采用自主实验探究,可以实现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以及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的不断提高;

3、充分采用群体合作学习,可以实现学生积极地自我认同并欣赏他人的不断形成。

各位评委、各位同行: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正是这启发了我的设计感悟,即教师巧导演,学生乐表演,教师喜赞赏,学生乐思考。我真诚地期望我们的学生能够在满心喜乐的氛围中学习,能够在探究创新中成长。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请多指教。

谢谢大家!

高中化学说课稿【第三篇】

一、说教材:

本节音标是物质结构中谈到化合物及单质结构的课程,从课程设置的位置看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之后,这样是一个合理的结构安排,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吸收。

本节课自然而然地从原子过渡到分子,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后,对微观粒子的探索更进一步,这就引出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和单质,这样就可以从微观过渡到宏观,使化学知识更这顺理成章地与现实生活联系到一起。

在课的第一部分给出了离子键,即阴阳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这样通过物理上的电子的知识把离子键引出来,很自然。这里又给出氯化钠的形成及电子式,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了物质结构,这也是第一音标时的内容。

第二课时提到共价键,这样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和单质的结构就一目了然了。在高中阶段对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本身就是一个难点,在这里又提出非极性键和极性键,难度加大,所以这是第二课时的重点和难点。

最后教材总结了离子键和共价键之后给出了化学键的定义,同时指明了化学变化的实质,引出能量关系,使得物质结构达到一个高点。

二、说教法

由于本节内容抽象,难度大,所以采用逐层深入并配合学生自己的一些问题,最好使用多媒体教学。

三、说学法:思考、讨论相结合。

四、说教学设计:

本节课涉及的内容抽象,难于理解,我做了这样的设计:

首先:利用已有的知识:即氯气和钠的反应引出离子键;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得出离子键,同时强调电子式的书写。

第二是利用氢气和氯气的反应并分析氯分子的结构得出共价键和极性键与非极性键。

第三是利用多媒体演示化学反应的实质,得出化学反应的实质的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并分析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关系。

高中化学经典说课稿【第四篇】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内容,本节课着重介绍“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这在中学阶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分类,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后面《氧化还原反应》内容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电离,电解质的概念;能用电离方程式表达常见、典型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并从电离理论的角度认识酸、碱、盐;通过酸、碱、盐的本质探究,感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更深的层面研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意义,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电解质的判断、电离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二、说学情

对于高一年级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对化学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但程度参差不齐,差别较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虽然处于抽象思维阶段,但本节概念比较抽象,应适当增加实验和电脑动画以使微观离子的活动变得直观。

三、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实际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法为指导发现法、微观演示法。

四、说学法

根据本节课实际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学法为分组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探究。探究活动为:让每组学生根据所提供的物质(铜片、石墨、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溶液、无水酒精、蔗糖、蔗糖溶(阿拉文库★)液、蒸馏水、自来水、硫酸溶液)进行思考并动手操作,怎样才能使灯泡亮起来?通过小组内统一分工、互相协作,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探究、学会组内交流评价,参与评价。

探究结束之后,各组推荐一位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把本组的做法边用实物投影展示,边进行介绍。动员全班同学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对每小组展示的成果进行综合评价,找出本组的优缺点,确定最佳小组,并说出最佳的理由。通过此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成果。

(二)新授

引导学生利用上节课所学的分类方法,对导电材料进行分类。然后引导学生从纯净物和混和物、单质与化合物等分类标准对能导电的物质进行分类,从而引出电解质概念。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分类的标准,学会分类。

之后,让每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理解电解质的定义,把自己的理解与其它组员交流,组内形成统一意见,举手发言。我引导学生总结,并对学生的说法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学生交流。同时为了加深对电解质定义的理解,让学生说出开始呈现的物质哪些是电解质。结合学生回答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学生开展评价,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电解质概念。(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 酸、碱、盐等。)

提出梯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课本相关内容。问题1:氯化钠是电解质,为什么氯化钠固体不导电,而它在水溶液中或者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呢?利用flash课件展示氯化钠固体不导电,在水溶液中或者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本质。从而引出电离的概念,像NaCl这样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同时强调电离的条件有2个:溶于水或受热熔化,酸、碱、盐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都能发生电离。)

问题2:如何来表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了自由移动的离子呢?从而引出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开展组内讨论,提出预设。让学生走上讲台试着书写电离方程式,教师对学生书写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纠正。学生阅读课本,学习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注意点(写电离方程式,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探究,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分析盐酸、硫酸、硝酸的电离的特点,推导出酸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请学生写出NaOH、KOH、Ba(OH)2的'电离方程式。

NaOH=Na+ + OH-

KOH=K+ + OH-

Ba(OH)2 = Ba2+ + 2OH-

学生通过分析上述电离的特点,总结出碱的概念。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化合物。

接着进行探究学习,请学生写出Na2SO4、KNO3、NH4Cl的电离方程式。

Na2SO4=2Na+ + SO42-

KNO3=K+ + NO3-

NH4Cl=NH4+ + Cl-

引导学生分析上述电离的特点,总结出盐的定义,即,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包括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三)小结

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发言,自主概括本节课内容(电解质、电离的概念,需要掌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知道酸、碱、盐的定义)。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调整教学策略。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1-4题

2.书写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1)硫酸钠溶液 (2)氯化铁溶液 (3)硫酸铝溶液(4)氢氧化钡溶液

高中化学说课稿【第五篇】

一、说教材

1.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介绍金属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本节课的知识是铁的化学性质知识的延伸和发展。教材从铁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硅和铝为引入,以及在介绍铁的氧化物时,列举了氧化铁作为涂料在生活中的常见应用,说明了研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意义与价值。在介绍铁的氧化物、铁盐和亚铁盐性质时,以实验探究为手段,重点介绍了Fe(OH)2的、Fe2+的还原性与Fe3+的氧化性。

2.教材内容编排注意与第一、二章知识的衔接。

本节课教材内容突出了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铁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并且注意与已学知识的联系与衔接,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和解决新的问题,并逐步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网络:

(1)与“物质分类”知识的衔接。本节对钠、铝、铁、铜四种重要金属的化合物的性质按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相应盐的顺序编写。同类化合物的性质有许多相似性,这样编排便于从一类化合物的性质中找出共性,形成规律性的知识,有利于对同类其他化合物的认识和推断。例如: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碱与酸反应,这些通性在教材中都是直接一笔带过,没有安排相应实验来介绍。

(2)与“离子反应”知识的衔接。离子反应代表了反应的实质,教材“学与问”栏目中要求学生根据Fe(OH)2和Fe(OH)3都是不溶性碱,写出它们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以及Fe2O3、FeO与酸的反应、铁盐和亚铁盐性质均以离子方程式书写,充分体现了与“离子反应”知识的衔接。

(3)与“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衔接。Fe3+与Fe2+相互转化的实质就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这是本节课一个重点内容。教材以实验探究的形式,引出了Fe3+遇到强还原剂、Fe2+遇到强氧化剂的变化,正是利用化合价变化来对反应类型进行判断。

3.通过对实验探究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

教材介绍Fe(OH)2的制备与性质、Fe3+离子检验、Fe2+与Fe3+相互转化等知识的介绍,主要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现象背后所反映的物质性质。做好几个教材安排的几个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与分析能力。

二、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铁的氧化物和铁的氢氧化物的物理性质。

(2)初步掌握铁的氧化物和铁的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通过对灰绿色沉淀成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2价铁的化合物易被氧化的性质。

(3)知道溶液中Fe3+的检验方法。

(4)知道Fe3+与Fe2+之间能够相互转化,能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转化发生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初步学会从物质分类和氧化还原的角度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2)通过对铁的化合物氧化还原性的预测,初步学会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研究物质氧化还原性。

(3)通过对铁的化合物实验演示与探究活动,初步学会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思路和方法。

(4)通过对“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条件的思考与交流,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

(2)体验学习过程中新旧知识的衔接和运用,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运用知识、迁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三、说方法

1.运用分类的方法,根据物质所属类别(金属氧化物、碱、盐)预测物质性质

2.整合实验过程,设计问题情景进行引导、启发式教学

本节课安排了3个实验,氢氧化铁与氢氧化亚铁的制备、Fe3+离子的检验以及Fe3+与Fe2+的转化。相对而言本节课实验的内容较多,而不管是Fe(OH)2的性质或是Fe2+与Fe3+的转化,均涉及到+2铁元素的还原性这一特点,以及都使用到Fe2+溶液。为此,笔者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对把“Fe(OH)2的制备与性质实验”、“Fe3+离子的检验”和“Fe2+与Fe3+的转化”三个实验进行整合,同时设计了几个问题情景,以起到优化课堂效率,形成知识系统的作用。

同时,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与思考,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

四、说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关于铁的氧化物的介绍,利用分类法归纳FeO、Fe2O3、Fe3O4的性质,填写以下表格:

学生实验1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的制备与Fe3+离子检验(整合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FeCl3溶液,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新制FeSO4溶液(在大烧杯加入铁钉与稀硫酸反应得到,并保持Fe与H2OS4反应不断进行,放在公共药品台上,学生自行取用)。

②先往两支FeSO4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和KSCN溶液(动作要迅速),观察与记录现象。再往两支FeCl3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和KSCN溶液,观察与记录现象。

问题情景1阅读课文,结合实验现象,思考与讨论:

1.利用KSCN溶液,可以根据什么现象检验溶液中Fe3+的存在?Fe2+离子遇到KSCN会产生相同的现象吗?

2.FeSO4溶液滴加KSCN溶液一段时间后,再次观察溶液的颜色,出现了什么变化?该变化说明了什么?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Fe(OH)2沉淀是什么颜色?为什么往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会出现颜色变化?

师生小结

1.含Fe3+的溶液遇KSCN溶液变红,Fe2+离子没有此现象,利用这一反应可以检验Fe3+的存在。

2.含Fe2+离子的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与KSCN溶液会出现红色,证明生成了Fe3+,由此说明Fe2+溶液容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为Fe3+。

3.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因被氧气氧化会而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Fe(OH)3沉淀。

问题情景2

1.从Fe2+被O2氧化为Fe3+,体现了Fe2+的什么性质?除了O2,还有哪些物质可以氧化Fe2+?

2.若要实现从Fe3+转为Fe2+的变化,需要加入什么物质?

学生实验2Fe2+与Fe3+的转化,按照教材P61科学探究进行实验,观察与记录实验现象。

问题情景3结合实验探究的现象,思考与讨论:

1.Fe3+与铁粉充分反应后的产物是什么?如何证明?

2.回忆前面有关Fe2+的实验,为什么用Fe与稀硫酸制备FeSO4溶液,并保持铁过量?

3.实验中如何判断Fe3+已充分反应?反应不充分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师生小结

1.以铁粉为还原剂,可以将Fe3+还原为Fe2+,此时溶液与KSCN不变红,说明溶液中已无Fe3+离子。加入氯水后溶液重新变红,说明前面反应的产物是Fe2+,遇到氯水后重新被氧化为Fe3+。

2.Fe与稀硫酸制备FeSO4溶液,并保持铁过量,可以防止溶液中的Fe2+被空气中的O2氧化。

3.往FeCl3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振荡试管,一段时间后仍有铁粉过量,说明溶液中已无Fe3+(已充分反应)。若反应不充分,滴加KSCN后溶液会出现红色,不能证明Fe3+已被铁粉还原。

问题情景3学生课后思考与讨论

通过学习我们指导,Fe2+离子和Fe(OH)2中+2价的铁均易被氧化。根据所学的知识,思考:利用FeSO4溶液和NaOH溶液时,如何通过实验条件的控制,制备较纯净的Fe(OH)2白色沉淀?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18 280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