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教案 >

《听听那冷雨》教案【通用12篇】

网友发表时间 3848447

通过分析诗歌意象与情感,探讨孤独与思考的主题,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文学鉴赏力。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听听那冷雨》教案范例,欢迎借鉴参考。

听听那冷雨 教案 篇1

余光中

一、学习目标:

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二、重点难点:

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余光中先生于XX年在山东大学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大家把它读一下:(投影)我一直有一个说法:一个中国人,如果他一直墨守传统的话,那他就是一个孝子;如果说他一直向西方取经而不回来,那他就变成了一个浪子。孝子当然不会发扬光大,而浪子则一去不回头。往往是回头的浪子才能成气候,因为他能够融贯中外,吸收外来的营养,又能保留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那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这主要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就让我们共同来走近他。(投影余光中照片,师介绍人生经历)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中国台湾,之后,就一直在中国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其实,我们对余光中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就学过他的一首诗——《乡愁》,现在还能背下来么?(引导学生背一下,同时投放课件)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这首诗中,作者选择了哪些意象,表达了哪些具体的情感呢?

小时候   邮票   母亲        亲情

长大后   船票   新娘        爱情

后来呵   坟墓   母亲        亲情

而现在   海峡   大陆        乡土情、爱国之情

在这首《乡愁》中,作者借助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意象,表达了自己丰富而深刻的情感,而在他的一些散文中,他同样借助一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优美的1篇《听听那冷雨》。(投影标题)

(二)感知课文内容

1、首先来看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投影)

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2、我们接触1篇文章的时候,首先接触的是它的题目,因为,题目中往往包含着文章的主要意象,大家看看这篇文章的题目具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呢?(具备)那本文中主要的意象是什么呢?(雨)

3、作者通过雨主要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明确:思乡之情,思念故土。

4、这一情感在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呢?请简要分析

注意:学生抓住文章中的关键句,言之成理即可,但不能牵强附会。过程中注意点拨。例如:

第一段,“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安慰孺慕之情。”中,要抓住“久违”、“牵连”、“分担”、“孺慕”等关键性的词语进行点拨。并点明这是直接抒情的句子

第五段用美国的落矶和中国的山进行对比,最好让学生读一下,仔细体会一下个中滋味。找出美国和中国山的特点、作者对二者的不同感觉,分析一下这种不同的原因。引导学生体会一下“月是故乡明”这种情感。

通过第十段,体会借景抒情这种间接抒情的方式。

5、这篇文章从头至尾都流露出作者对故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怀念和追思,而这种情感又是透过通篇的雨表现出来的。那么,作者为什么要选择“雨”作为它表达情感的依托?为什么要强调一个“冷”字?请大家思考一下,然后回答。

明确:选择“雨”作意象是为了表现缠绵悠长的故国之思。

“冷”有两层含义:

(1)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的实在的感受。

(2)表现作者远离大陆内心产生的凄凉。

(三)概括主旨(小结):

请大家把文章的主旨概括一下,写在你的本子上,注意语言要贴切、简洁。

明确:作者通过对雨的细腻感受的描写,委婉地传达出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思乡之情,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

(四)体会情感,拓展延伸

余光中用一场冷雨向我们展示了他内心凄凉而缠绵的思乡之情。他满怀的愁绪可曾勾起你的一丝感伤呢?其实,人人心中都有冷雨,比如说,“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李煜心中的冷雨,表达了深切的亡国之恨;“十年生死两茫茫”是苏轼心中的冷雨,表达了他对妻子深深的悼念之情;而“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辛弃疾心中的冷雨,抒发的是他心中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那么,你心中的冷雨又是什么呢?请大家仔细聆听一下自己内心的冷雨,然后做一下口头交流。(生发言,师适当点拨)

可拓展思路:乡土情、爱国情

亲情、爱情、友情

学习、工作、人际交往

个人情绪(自卑等)

外在感受(文章、音乐、社会风气、道德水平等)

给出范文:也许每个人都会在某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小心地晾晒自己收藏已久的心事,可是记忆还是会被这样的冷雨淋湿淋透。阴冷的天,细细飘洒的雨,远处朦胧的景物,这一切的一切都那么陌生又那么熟悉,往事又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以为自己真的变坚强,所有悲伤和泪水,都成为过眼云烟,可是在这样的阴雨中,丝丝缕缕的回忆连缀起来,一切再次跳跃到眼前。

冷雨,漫天的飘着落着。

踏入冰冷的世界,接受冷雨的洗礼。雨滴落在脸上,却似打在心上――真实而凛冽。

道路清冷,天色微茫,一切仿佛都笼罩在一片晦色的梦里。眼前的景致是何其熟悉,似乎心中思念的那个人依然会出现在街口,大笑着和你一起在雨中奔跑。

这样的下午,总会想从这相似的场景里串起一些共同的思念,可是任你的目光怎样搜寻,却再也无法发现记忆中那个温馨的容颜。城市就这样湿湿的,粘粘的,冷冷的,象是挥之不去的忧郁。

雨下得这么长久,可是,我却清楚地知道,不会有期待,这只是临近冬天时的一场冷雨,所以,更象是一种告别――一如当年的分别。

姐姐――你在那边还好吗?

这段文字通过冷雨的描摹,表达了什么情感呢?

明确:表达了对已故姐姐的思念之情。

(五)布置作业:

写写“我心中的冷雨”:

要求:(1)“我心中的”,一定要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和理解。(2)描写要生动、细腻,能够体现出情感与冷雨的共通之处。(3)字数:300字以上。

(六)板书设计:

听听那冷雨

冷     凄凉      思乡之情

雨     缠绵      思慕传统文化

听听那冷雨 篇2

给你的情人写一封情书,让爱情升华成最美的烟火!

作者:简方婷(jianfangting@

将近下班时,天空飘起了雨丝,手机及时地响了起来,是琳温柔而不失坚强的声音:“今天我在妈妈家住了,你一个人吃饭吧。”我无聊地应着。也罢,反正回去也是一个人,不如在公司多待会儿吧。于是,回到桌前,重新打开电脑。

我在这家公司已经干了四年,日子长得连我自己也要诧异。也许这就如同我和琳的婚姻,一切已�

抬眼望了望天空,雨开始大了起来。不由地一个名字涌上心头―“听听那冷雨”。

也是一个微雨的日子,因为无聊,我打开了一个聊天室,看着屏幕上一个个陌生的id,一句句跳动的情话,不由哑然。忽然,一个id 映入我的眼帘“听听那冷雨”,啊,余光中的美文呐。

于是,我用网络上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套瓷方式,向他或她(我当然希望是她)打了招呼。

我是猫to听听那冷雨:“好有诗意的名字呀!”

课文《听听那冷雨》优秀教学设计 篇3

课文《听听那冷雨》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2、积累中国古代山水诗,品味祖国的山水之美。

3、根据自己的经历,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的文段。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愫;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品读课文,紧扣文字,体会语言美、音韵美、意境美

2.感受的情感美,把握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学生自读课文,排除阅读障碍。(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P78)

2、熟读课文,划出自己感兴趣的、感到困惑的语句或语段。

二、以余光中的《乡愁》导入:

1、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和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注:“乡愁”是文学创作中一个亘古不衰的主题。余光中说:“大概作单纯的乡愁应该就是同乡会式的乡愁,就是自己土生土长的故乡,离开了若开岁月,油然而生的一种感怀,当然这中间还加上对于亲人、乡人的感情在里面,这是最基本的。不过呢,对于读书人来讲,乡愁可能是更丰富、更复杂的一种文化感。因为乡愁不仅仅是地理的,而且可能还包括历史的成分在里面,也不仅仅是个人的情绪,甚至于要包括文化的整个背景在里面。”

2、余光中,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期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1985年至今,任高雄市“国立中山大学”教授。期间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的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目前仍在“与永恒拔河”。

3、写作背景

余光中于1949年离开厦门去香港,1950年到台湾,本文创作于1974年,正如中所说,离开大陆已经25年了。几十年来,余光中经历了离别家园的痛苦,浪迹天涯的辛酸,却始终在精神上与祖国血脉相连。他的作品,无论散文、诗歌,都充满浓郁的传统意识和乡土观念,抒发出浓浓的去国怀乡之感,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本文作为余光中散文的代表作,表达了流落在台湾的。大陆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

三、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把握脉络。

四、小组讨论交流。

五、明确

(一) 由雨季的开始,满怀深情地联系到祖国。

(二)由“雨”展开具体的想像,描写独特的体验,抒发浓浓的相思。

1、(2-4)写在文化、文字方面对祖国的印象。

2、(5-10)多角度的描写,突出了听雨的主题,描写了残缺的回忆,抒发了深藏的哀愁。

3、(11-14)写台北的雨,以及在雨中的各种记忆。

(三)思绪回到现实,将对故乡的思慕、回忆埋入心底,沉淀。

六、小结与作业

《听听那冷雨》作为1篇抒情散文,写了他在美国、在台湾、在大陆的感受,思绪超越辽远的时空,但总是流淌着古中国的记忆和情韵,并以这种记忆和情韵去观察,去体会美国西部丹佛山难以体验到的中国韵味和意趣。落矶山的奇岩怪石,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均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在台湾溪头,他枕着润碧湿翠苍苍交叠的山影,听听那冷雨,只觉其凄迷,感觉不到在大陆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的美感。暴雨摧残中,更思念“杏花、春雨、江南”。选材虽然很散,但一根内在的家国之思的感情线索贯穿其中。课下继续读课文,划出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或语段,进一步体会这种家国之思。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通过不同的文学作品不同的语言风格导入余光中散文语言的欣赏。

2、展示目标

品味丰富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二、

1、自学成果交流

要求学生将上节课作业对于本文语言的一些精彩之处拿出来和本组同学共同赏析。

2、同学代表发言

要求在一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简单记录该同学的发言要点,以便做进一步的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在同学发言时教师板书其发言要点并做适当点拨)

3、共同欣赏第四段

A、学生齐读

B、学生自主赏析

C、教师讲解

三、提问:通过学习本文有何收获?通过学生谈收获总结本文语言特点:

1、句式长短变化多端,文言口语和欧化语法参酌互用,伸缩自如而紧凑连贯。如:“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吧那腥气。”

2、大量叠音词的使用,不仅增强了散文的节奏和韵律,而且描写感觉十分细腻,引起读者感官刺激,使人如闻如见,如履其境。如:“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

3、在修辞方法的运用上,大量使用比喻、通感、拟人、排比等手法,别致恰当地烘托出思想情绪。

四、学习之后要学以致用,请同学们也像余光中那样高速的联想,展开充分的联想与想像,借鉴本文的表达技巧,描写一个雨景,300字左右。

第三课时

一、交流写“雨”诗句。

先让学生自己找,然后在班内交流。如果学生找的不全,教师可以补充。学生找出后也可适当讲解。

《听听那冷雨》中相关诗作

原文: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轻尘也都已不再。

相关诗作:

1、《绝句》志南(宋)

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清明》王维(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剑门道中遇微雨》陆游(宋)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原文: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矶山上难睹的景象。

相关诗作:

1、《望岳》杜甫(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点绛唇》姜夔(宋)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往。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原文: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来中国。

相关诗作: 《钟南山》王维(唐)

太乙近天都,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原文: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

相关诗作:

《虞美人 听雨》 蒋捷(宋)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小结: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希望大家注意积累,学会搜集同题材资料,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学生自主欣赏6-10节。

三品味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讨论交流)

明确:学生将本文语言的一些精彩之处拿出来和本组同学共同赏析。

要求在一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简单记录该同学的发言要点,以便做进一步的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

四、本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 (1)句式长短变化多端,文言口语和欧化语法参酌互用,伸缩自如而紧凑连贯。如:“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吧那腥气。”

(2)大量叠音词的使用,不仅增强了散文的节奏和韵律,而且描写感觉十分细腻,引起读者感官刺激,使人如闻如见,如履其境。如:“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

(3)在修辞方法的运用上,大量使用比喻、通感、拟人、排比等手法,别致恰当地烘托出思想情绪。

五、总结归纳:

这篇诗质的散文,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台湾,到大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和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追求)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书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不管岁月的漂泊带给人们多少的沧桑,但那种家国之思却永远都不会改变。

5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 篇4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

苏教版新教材必修2的第四专题是“慢慢走,欣赏啊”,望其名而知其意。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这样一个专题的设计,其目的是让我们欣赏好的作品,并且是慢慢欣赏。从这欣赏中感悟美、发现美、创造美。通过活泼流转的美的体验,将文学作品这块感情的结晶重新融化,使它重新奔涌的情感之流汇进我们的生命长河。从而实现文学作品与生活的衔接。同时还要让学生懂得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

《听听那冷雨》正是这一专题中的经典美文,这篇诗质的散文,以听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纵的历史感,和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述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作者将愁情与雨景,历史时空与现实时空,目前与联想交融交汇,传达出那“春雨绵绵”“秋雨潇潇”般的离愁,以及如“天潮潮地湿湿”的伤感。人生的感喟,历史的呢喃,文学的情致,浪漫的怀想,故国的热恋,都深蓄着苍凉与感伤,一同流入读者的心灵深处。

根据本专题“感悟美,发现美,创作美”的内涵和这篇经典散文的本身特点及专题目标的要求,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三维教学目标:

1. 感悟散文美好的意境及这意境传达出的故国之恋。

2. 能总结出一些写景状物类散文的鉴赏方法,并运用于文学鉴赏的活动中。

3. 丰富自己的人生情感,尤其是对祖国山水,历史,文化的深沉的爱。

其中教学重点:感悟散文美好的意境及这意境传达出的故国之恋。

教学难点:能总结出一些写景状物类散文的鉴赏方法,并运用于文学鉴赏的活动中

只要这样的三个目标达成了,就实现了主题内涵和专题设计的意图。

为了完成以上三个教学目标,尤其是重点的把握和难点的突破,我准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教学法等方法化难为易。因为解决重难点对学生有一定难度,所以我准备用一些简单的问题启发引导让学生可以顺利过度。学生的学习方法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以及涵咏、美读等学习方法。涵咏法是为了让学生沉潜到作品的深处,对作品进行整体的反复,感受和体味,从而最终获得对作品深层审美的把握。而美读法有声有色的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恰如其分传达出来。在这里要指导学生做到情随声出,对于这样的经典写景抒情散文,美读法是最重要最实际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前预习要指导学生自主查找古诗词,并理解其内涵。课堂上自主交流,在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与同学与老师一起展开对话与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与探究。

根据以上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法的安排,我认为主要把握住这样的教学流程:

1. 导入过程。用� (可以让学生课前自主查阅资料,课上自主发言。)继而引导学生去感悟《听听那冷雨》一文中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这样就自然过度到第二环节。

2. 整体感知过程。通过上一环节对作者的了解、《乡愁》这首诗的启发,以及学生课前预习和再次品读,很容易就会说出《听听那冷雨》一文同样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恋之情。(这一过程就解决了文章的重点的一部分)。

3. 鉴赏过程。这个过程要解决的是“感悟美,发现美,创作美”的重点。当然最基础的是让学生感悟到美。如果直接提问可能让学生感到难以回答。于是我想可以先引导学生进入一个亲切可感的境界。如从小到大经历这么多雨季你有没有感受过呢?对雨你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情感呢?你觉得雨美吗?如果让你描写雨你会调动哪些感观呢?学生会很积极的响应,踊跃地回答。在一种热烈的氛围中,就可以让学生进入文本探究作者是用了哪些感观,写了哪些美的语境。在自主研究的基础上,和同学展开交流,讨论。最后合作解决问题。

听觉

嗅觉

视觉

触觉

意境美

情感美

语言美

并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语段,用美读法读出文本的美,让其沉醉其中。(这个环节解决了重点)。

4总结鉴赏方法。即根据教参要求让学生总结写景状物抒情类散文的鉴赏方法。这个问题可能会有写难度,但可以用简单的问题过渡,因为学生已经在第三个环节中通过深读课文领略到意境美、情感美、语言美,于是就可以问学生我们刚才在文章中领略到了哪些美呢?学生回答后再问我们鉴赏别的写景类散文是否也可以从鉴赏其意境、情感、语言着手呢?当然是。然后可以进一步通过《荷塘月色》一文的比较阅读。使这个答案更一目了然。这样学生就掌握了鉴赏此类散文的一些实用方法(这一个环节就解决了文章的难点)。

4. 作业。让学生课下去读著名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文,并且用本文学到的鉴赏方法去鉴赏它。

《听听那冷雨》读后感 篇5

前几日心情烦闷,望着窗外那倾盆如注的大雨,仿佛一切从头至尾的冲刷着自己的内心,闲暇之余缓慢地翻起一本书籍,映入眼帘的竟是那篇很熟悉的文章,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

文章先从故乡的冷雨说起,回忆着在下雨的季节一位姑娘撑着一把油纸伞心平气和的向小巷深处走去。她的脚步是那样的寂寥而凄清,滴滴答答的雨滴声敲打着高低不平的石板路。随即,作者笔锋一转向我们展示了厦门之夜的雨,并以两位主人翁的形象叙述了一种淡淡的相思之愁。之后再次进一步的描写江南的雨,进而更深一步的刻画了女性独有的温柔。

雨气得空蒙而迷幻,轻轻地嗅一下,便可发现一种带有特别的味道,是淡又是香,让人不觉得感受到清爽的气息扑面而来。

而身在美国的余光中,再次望着窗外的雨,却少了些许的清淡多了些迷离的情调,这不禁会让人的思绪飘落在梧桐相思树上,并不像骤雨打荷叶那样,总有一种淡淡的凄凉。可远在残等古屋下,这种凄惨的景象就变得越加的浓厚了。

春雨的绵绵;秋雨的潇潇;夏雨的磅礴;冬雨的冰凉,这也会一个人联想到人的成长从青丝少年到白发长者,伴随着无数次的雨滴,慢慢的老去。此情此景传递着无论是对故乡、还是对人事物的留恋,都伴随在着冷冷的雨声,透漏着一丝低迷的回忆。

雨既可以是一个人的心情变好也可以给一个人增添不少忧愁,也流漏着点点滴滴的回忆,这种记忆一直伴随在凄迷的大地上久久会散去。

《听听那冷雨》读后感 篇6

我喜欢朱自清的清新婉约的美得纯洁,美得成熟的《荷塘月色》,喜欢这幅真实的景物,喜欢作者内心深处真挚情感的表达。杨朔的《茶花赋》,写出自然美,初看常有云遮雾罩的迷惑,但峰回路转之后,曲径通幽,豁然展现一片崭新天地,喜欢作者清新俊朗、婉转蕴藉的风格。当然更喜欢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

文章主要写了春寒料峭时那漫长的雨季,“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细细嗅着雨味,清清爽爽新新的那种。但大陆的雨“无论是疏雨离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中年听雨,江阔云低。白头听雨,亡国之痛。”我们知道,人生的不同阶段,听雨所感亦不同,但不管何时的雨,都会让我们那颗敏感的心泛起涟漪,激起那湿淋淋的灵魂。

读完此文,难免心生惆怅,这样的凄苦源于内心,源于身临其境所感。仿佛看到作者孑然独行,在异地,在凄迷的雨中,漂泊异乡的游子都曾有过的那种孤独与思乡的情感。让我们不禁想起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确,雨可以寄托作者的悲喜,月可以承载离别的相思,风吟唱人生的豪情,雪演绎着人生境遇的起伏。

大自然的风霜雨雪无不昭示着人们的心情,雨带给我们无限的惆怅与哀思;凄苦与迷离。雪寓意着美好人生,扬扬洒洒,但生命是那般的短暂;风给我们带来四季的变换;总会忆起秋风,会想起多事之秋,看到那片片干涩枯黄的枯叶纷飞,绝望离去,又是怎样的一份伤痛;薄薄淡淡的`青霜不禁心生凉意,只有在清晨的勃然一笑,那种冷美也只不过是个瞬间。

《听听那冷雨》全文 篇7

《听听那冷雨》全文

《听听那冷雨》是著名诗人余光中的散文作品,这篇散文抒写的是深深的思乡情绪。

《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吧。

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这样想时,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金门到厦门。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安东尼奥尼的镜头摇过去,摇过去又摇过来。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在报纸的头条标题里吗?还是香港的谣言里?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恩聪的跳弓拨弦?还是安东尼奥尼的镜底勒马洲的望中?还是呢,故宫博物院的壁头和玻璃柜内,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林之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的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迭迭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紧,那腥气。

第三次去美国,在高高的丹佛他山居住了两年。美国的西部,多山多沙漠,千里干旱,天,蓝似安格罗萨克逊人的眼睛,地,红如印第安人的肌肤,云,却是罕见的白鸟,落基山簇簇耀目的雪峰上,很少飘云牵雾。一来高,二来干,三来森林线以上,杉柏也止步,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落基山岭之胜,在石,在雪。那些奇岩怪石,相迭互倚,砌一场惊心动魄的雕塑展览,给太阳和千里的风看。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露入看无”的境界,仍须来中国。台湾湿度很高,最饶云气氛题雨意迷离的情调。两度夜宿溪头,树香沁鼻,宵寒袭肘,枕着润碧湿翠苍苍交迭的山影和万缀都歇的俱寂,仙人一样睡去。山中一夜饱雨,次晨醒来,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静中,冲着隔夜的寒气,踏着满地的断柯折枝和仍在流泻的细股雨水,一径探入森林的秘密,曲曲弯弯,步上山去。溪头的山,树密雾浓,蓊郁的水气从谷底冉冉升起,时稠时稀,蒸腾多姿,幻化无定,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堑,要纵览全貌,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少上山两次,只能在白茫茫里和溪头诸峰玩捉迷藏的游戏。回到台北,世人问起,除了笑而不答心自问,故作神秘之外,实际的印象,也无非山在虚无之间罢了。云绛烟绕,山隐水迢的中国风景,由来予人宋画的韵味。那天下也许是赵家的天下,那山水却是米家的山水。而究竟,是米氏父子下笔像中国的山水,还是中国的山水上只像宋画,恐怕是谁也说不清楚了吧?

雨不但可嗅,可亲,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都清脆可听。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王禹的黄冈,破如椽的大竹为屋瓦。据说住在竹楼上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而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这样岂不像住在竹和筒里面,任何细脆的声响,怕都会加倍夸大,反而令人耳朵过敏吧。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先是天黯了下来,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然后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里旋起,感觉得到,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着灰云。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幺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

在旧式的古屋里听雨,听四月,霏霏不绝的黄梅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湿黏黏的苔藓从石阶下一直侵到舌底,心底。到七月,听台风台雨在古屋顶上一夜盲奏,千层海底的热浪沸沸被狂风挟挟,掀翻整个太平洋只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压下,整个海在他的蝎壳上哗哗泻过。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烟一般的纱帐里听羯鼓一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不然便是斜斜的西北雨斜斜刷在窗玻璃上,鞭在墙上打在阔大的芭蕉叶上,一阵寒潮泻过,秋意便弥湿旧式的庭院了。

在旧式的古屋里听雨,春雨绵绵听到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听听那冷雨。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室内乐是室外乐,户内听听,户外听听,冷冷,那音乐。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

因为雨是最最原始的敲打乐从记忆的彼端敲起。瓦是最最低沉的乐器灰蒙蒙的温柔覆盖着听雨的人,瓦是音乐的雨伞撑起。但不久公寓的时代来临,台北你怎么一下子长高了,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飞入历史的记忆。现在雨下下来下在水泥的屋顶和墙上,没有音韵的雨季。树也砍光了,那月桂,那枫树,柳树和擎天的巨椰,雨来的时候不再有丛叶嘈嘈切切,闪动湿湿的绿光迎接。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咯咯,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七十年代的台北不需要这些,一个乐队接一个乐队便遣散尽了。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找。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

正如马车的时代去后,三轮车的夫工也去了。曾经在雨夜,三轮车的油布篷挂起,送她回家的途中,篷里的世界小得多可爱,而且躲在警察的辖区以外,雨衣的口袋越大越好,盛得下他的一只手里握一只纤纤的手。台湾的雨季这么长,该有人发明一种宽宽的双人雨衣,一人分穿一只袖子此外的部分就不必分得太苛。而无论工业如何发达,一时似乎还废不了雨伞。只要雨不倾盆,风不横吹,撑一把伞在雨中仍不失古典的韵味。任雨点敲在黑布伞或是透明的塑料伞上,将骨柄一旋,雨珠向四方喷溅,伞缘便旋成了一圈飞檐。跟女友共一把雨伞,该是一种美丽的合作吧。最好是初恋,有点兴奋,更有点不好意思,若即若离之间,雨不妨下大一点。真正初恋,恐怕是兴奋得不需要伞的,手牵手在雨中狂奔而去,把年轻的长发的肌肤交给漫天的淋淋漓漓,然后向对方的唇上颊上尝凉凉甜甜的雨水。不过那要非常年轻且激情,同时,也只能发生在法国的新潮片里吧。

大多数的雨伞想不会为约会张开。上班下班,上学放学,菜市来回的途中。现实的伞,灰色的星期三。握着雨伞。他听那冷雨打在伞上。索性更冷一些就好了,他想。索性把湿湿的灰雨冻成干干爽爽的白雨,六角形的结晶体在无风的空中回回旋旋地降下来。等须眉和肩头白尽时,伸手一拂就落了。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

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赏析

余光中认为,散文是一种具有知性美与感性美的文体。所谓知性,就是知识见解。

“散文的知性该是智慧的自然洋溢”。

1“所谓感性,则是指作品中处理的感官经验;如果在写景、叙事上能够把握感官经验而令读者如临其景,如历其事,这作品就称得上‘感性十足’,也就是富于‘临场感’。”

2“许多出色的散文,常见知性之中含有感性,或是感性之中含有知性,而其所以出色,正在两者之合,非两者之分。”

3余光中的散文理论是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之后的创造性思考,也是他自己创作实践的总结与理性提升,而他的散文创作是他的散文理论的优秀实践。他是把他的智慧才华、丰富情感自然融合在他那极具创造力和表现力的文辞中的。几乎可以说,他的每1篇散文都能给读者—个惊喜。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散文,是一切作家的身份证。”读他的散文,我们便借助文本而认识了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就是这样1篇最能显示出作者才华和风格的代表作品,也是1篇“感性十足”而又充盈着灵性与智性的散文精品。

余光中先生是华夏子孙的骄傲。他用那“汉魂唐魄锻炼而成的中文”抒写他“对中国之爱”,把散文写得像诗一样深情,像诗一样美。本文采用散点铺排的结构方式,立体建构起朦朦愁云与绵绵雨幕。

从平面铺展的广度看,文本是从台北的长街短巷“凄凄切切”的“风里雨里”,“走入霏霏”,“想入非非”,想到“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的江南,想到江南的杏花春雨;想到那叫赤县神州的那片土地,“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还想到了美国的丹佛山,落基山。那落基山的胜景“在石,在雪”,在红的土,白的云。“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中国”。

从纵深拓展看,作者透过迷濛烟雨,想起了宋代米芾父子的山水画、王禹偁的听雨屋,到整个的一部“黑白片子”的中国历史,似乎是“从片头到片尾,—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还有从“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写到白发桑榆,“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的一部人的生命史。还有这人生与祖国的一部情缘史,“十年前”,“二十多年前”,“四分之一世纪”的分离与牵挂……作者采用大跳跃、大跨越的置景方式,将愁情与雨景,历史时空与现实时空,目前与联想交融交汇,传达出作者那“春雨绵绵”、“秋雨萧萧”般的离愁,以及如“天潮潮,地温湿”的伤感。让人读来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那“冷冷的”雨、“湿漓漓”的魂和那“热浪沸沸”的情。

读《听听那冷雨》,不仅会使你动于心,而且会让你感于形,爽于口,悦于耳,极富感性体验。本文最见特色的另—种美质就是创造了一种语言美的极致。

一是利用汉字特有的声韵特点,造成一种极富音乐感的音韵美质。他用新奇大胆的叠词组合,写雨形、雨态、雨声、雨情,“淅淅沥沥”,“淋淋漓漓”,“清清爽爽新新”。“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写得情意缠绵,音韵缠绵,读起来特有韵味,品起来也特有情味。创造性的叠词连绵把一个“雨”字,从形到意到神,描画得遂情遂意,融情融意:“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把“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都寄托在这特能代表汉字美质的“雨”字上。作者还巧妙地建构一种谐音辞格,“风里雨里,走入霏霏,想入非非”,“隔着千山万山,千伞方伞”,形成妙手天成的意韵效果。将“凄凉、凄清、凄楚、凄迷”这样的近义词连用,也使得词意的传情效果特别细腻、深切。“嗅嗅、闻闻、舔舔”这种感觉借移手法的运用,这样一种特别的词语设置,看似无理,却特有情,都使语句产生了奇妙的艺术效果。

二是诗化的言语描述方式,更是创造了一种醉人的意境美。或将概述性语言形象化造成意境,“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或用拟喻描述,把实景虚幻化,构成美妙诗境,以寄托缠绵诗思。“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座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打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或借用,或化用古诗词入文,也使得文中凭添几分诗意。

听听那冷雨 篇8

进展顺利。接下来,我们就谈起了余光中的文与诗。

她是女孩,在这一点上我比较相信自己的感觉。

后来,是一个客户的电话,打断了我们的谈话,于是互留e-mail告别。

在那之后,因为工作忙了起来,那个美丽的邂逅也就忘个一干二净。

再遇到她是在社区的一个版块:青春。在那看到了她的帖子:《哎呀,灰姑娘》她写到:

“ 第一次见到灰姑娘是在童话中。我想从小红帽到白雪公主、灰姑娘,大概是每一个女孩的儿童必读。从此无数个灰姑娘站了起来,从此无数个关于或白或黑的王子的梦诞生了。我亦不例外,想当然地把自己看作灰姑娘。可是,慢慢长大,发觉自己同美丽、善良、勤劳的灰姑娘实在相去甚远。于是,就不再奢望水晶鞋,安心地穿着我的皮鞋、布鞋、塑料鞋,等着我的男孩。

第二次记起灰姑娘,是在大学时。某次,班上一位男生唱起了郑均的歌,歌词和名字全不记得了。只有那“我的灰姑娘”五个字伴着忧伤的旋律,时时回荡在耳边。还记得平素很严肃的男生唱起这五个字时的满脸的温柔。哎呀,美丽的忧伤的灰姑娘,你曾打动过多少人呐!

感动之余,不免猜测,是不是每个男生在说起这五个字时,都有一种当上王子的满足感?恩,姑且命名:‘灰姑娘情结’!呵呵,是不是该申请专利呀!

献给灰姑娘,永远的灰姑娘!”

透过这些文字,我仿佛看到她灵动的双眸。于是,我给她去了e-mail。

彼时,我与琳的恋情正跨入第三个年头。琳是一家外企的公关。不用说美丽得妖娆,性格更是温婉大方。我们同居二年了,彼此熟捻得象一本翻旧的。书。我不知道自己还缺什么,但在夜深人静时,我总爱走到阳台上,静静地抽上一只烟,就那么一言不发望着夜色斑斓!我想:我是为了寻找孤独!

冷雨给我回了信。由此,我很感谢余光中,因此对他的喜爱更加一分。

我问她:“找到你的男孩了吗?”她说:“曾经有过,但我觉得他不是那个我要等待的人。”“是你的要求太高吧?”“也许吧。但真爱容不得任何马虎。我 我的良知告诉我,放弃吧,不要伤害一个好女孩。我的感情却毫不犹豫地打出了:“那你看我是不是合适人选呢?”她呵呵一笑。女孩总是这样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就装傻。这是网络泡妞的哥们的绝对心得。于是我继续逗她:“默认了,是吧?”但她却很认真的回答:“我不知道,我能感觉到我们有某些类似。 希望你不要骗我。”于是,我快马加鞭,热烈地说:“冷雨。知道吗,第一次看到你的id,我就对自己说,这一定是个与众不同的女孩(喜欢冷雨的女孩可不多)。如此美丽的名字必有一颗美丽的心灵(网络上的女孩未必漂亮,所以你若夸她美丽,说不定会马屁拍在马蹄上。但你若说她有一颗美丽的心,那即使是东施也会受用的),所以我一定要认识她。”曾经有人说过女人是用来骗的,说明女人很好骗,何况是单纯的女孩?于是,我的冷雨很快在我的甜言蜜语的攻势下投降。接下来的日子是甜蜜的,于我、于她。于是每晚在阳台上待的时间就更长了,使得从不注意小事的琳也直问你怎么的了,公司出问题了?我无语,只是作势皱皱眉,一幅沉思的样子。琳也就不再问了。冷雨来自一个美丽的城市―厦门,每次读她的e-mail,我都能够感受到海风袭面,她说:“我最喜欢在小雨淅淅沥沥的时候,一个人偷偷到海边,即使是小雨海风也是很大的,但也只有那个时候海边是寂静的,只有那个时候我才能更真切地听到雨的凄切、雨的缠绵、雨的忧愁。雨是寂寞的,我想,同我一样。这个世界上只有寂寞的灵魂才能安慰寂寞的心灵。可是,我有了你,所以现在我会时常对雨说起你,让它分享我的快乐。猫,在这个世上有个人可以思念真是一种幸福,不是吗?”读完她的信,我深切地感到,那小雨已打湿了我的世界。“冷雨,有人说原本人都有两个脑袋,四条腿,所以人很聪明。有一天,上帝看不惯了,就把人从中间分开,一半扔到南,一半扔到北。所以每一半只有找到自己的另一半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我想,我很幸运找到了,在有生之年。”

第一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 篇9

走上讲台半年多,也陆陆续续接触了很多文体,但是对于散文,我总觉得自己不能教好。散文,在我看来是给予了作者许多细腻情感的文体,教好它首先自己要有很充分的情感体会,而这个情感体会对于我来说,有时候不是那么容易。

执教《听听那冷雨》时,我把重点是定位在对课文这种文化乡愁的把握。但是文化乡愁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太遥远太模糊,他们根本不知道何为文化乡愁。于是我很困惑,怎样能够通过我一堂课的讲解让学生体会到余光中的这种惆怅与凄迷呢?

首先我想到的是从修辞入手。本文通感以及叠词修辞的运用是一大特色,于是我引导学生去发现文章修辞的美妙之处。不过紧接着我又发现一个问题:学生能知道修辞的妙处,但却不知这些言语和文章的感情有何联系。于是我又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学生从字词入手,分析作者在字里行间蕴含了怎样的情感。

在教学中我发现,教师提问题的时候不能将问题设置的太复杂,一来学生要费时间揣摩问题,二来有些学生可能听不大清楚。所以我就非常直接简单地提出我的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终于学生们发现了文章蕴含的乡愁,但他们也就仅仅解读到乡愁。关于文化乡愁,我又顺势进行了一番讲解与引导。

但这节课留下了的一个问题是,怎样把散文上得生动,带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能因为这一堂课而有所收获。

《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 篇10

当代学者熊川武教授提出“思之不缜,行而失当。故曰,反思乃个体成熟之标志”。美国学者伯莱克认为,“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如何体现“熏陶”、“感染”这一“人文性”新理念,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同时课后 作了深刻的反思。

《听听那冷雨》是1篇美文,怎样能在课堂中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存在,是我首先关注的问题。这篇文章的艺术魅力首先来自余光中先生诗歌一般的语言,以及文字背后沉淀的深沉的乡愁,还有他在文章中流露出的强烈的中国传统古典文化的情结,此外,粗读下来,文章的行文思路也并不是很清晰。这也就是说,这篇文章其实太过于厚重了,以至于在一堂四十分钟的课上,让高二的学生理解这些很有难度。那么,如何化繁就简,深文浅授,这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要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美,理清思路很显然是必要的,那么在导入之后,我首先让学生知道这篇文章的思路其实是“游转在现实与想象之间”。突破口就是文章开头的“走入霏霏也想入非非”,

接下来摒弃一般文章按照行文顺序理清思路的办法,直接进入到文章的第七节,也就是重点——“听雨”,不同地点不同心境的听雨。然后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再回到文章的前半部分,这样,就等于把课堂的重点放在“听雨”背后作者所传达的乡愁意味和“中国传统文化情结”上面,至于文章的诗歌语言和独特意境的理解,则穿插在课堂之中,采用“美读法”即教师和学生的配乐朗读和“点拨法”也就是对重点语段的品读讲解。

一堂课下来,教学中存在问题同时也显露出来。首先,对重点语段的深层次挖掘就显得不够,有些过于空泛。其实文章的第七节可 深入玩味这一段文字,也就基本涵盖了整篇文章作者意图表达的东西。遗憾的是,这里在上课的时候,并没有给学生太多的空间。

另外,鉴于文章的篇幅和思路的难以清理,在整堂课上,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学生的引导和感悟上,施教者以高于学生的姿态出现,从而使课堂显得讲解有余,互动不足,学生深层次的讨论不足。

我曾经在1篇论文中看到过这样的观点:那就是,新《语文课程标准》有这样的定位表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人文性”这个新被提及的理念,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由此看来,我觉得“熏陶”和“感染”,看起来似乎只是涉及到语文教法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关乎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的问题。“灌输”式的人文教育,其实还是反动的、倒退的。“灌输”和“熏陶”“感染”作为背道而驰的两种教学理念,它们背后所折射出来的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教学方法之争,我们应该把这个问题升格到整个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的高度。所以,不能把“熏陶”“感染”当作两个简单的动词来理解,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人文精神”的特质,涵义广阔的“人文精神”只能依靠“润物细无声”式的方法来影响学生,也惟其如此,才能使真正的人文精神默化为学生心灵世界的一部分,受用终生。这就是“熏陶”“感染”的深刻意义之所在。

以上想法其实也是我的这节课的最初的出发点,因而,体现在教学语言上,课外中国古典文化知识的延伸上等方面,我力求使学生在课堂上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让学生心有所动,有所感,有所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而使学生自主探究讨论的时间被压缩。其实取舍之间,见仁见智,一堂课,终究应该给学生留下一点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听听那冷雨》自读提示 篇11

一、了解作家作品

余光中(1928-),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批评家、翻译家。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 ,曾就读于金陵大学外 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 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 长。曾获得包括《吴三连文学奖》、《中国时报奖》、《金鼎奖》、《国家文艺奖》等台湾所有重要奖项,已出版诗文及译著共40 余种。

二、读课文,掌握本文的生字解词

惊蛰( ) 滂沱( ) 霏霏( ) 偁( ) 椽( ) 啮( ) 吟哦( ) 羯鼓( ) 惊悸( ) 寒濑( ) 冥想( ) 舐( ) 擎( ) 料料峭峭( ) 滂滂沛沛( ) 蠢蠢而蠕( ) 叩吧挞挞( )

寒濑 吟哦

铿铿 料料峭峭

霏霏 滂滂沛沛

想入非非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的感情。

课文内容提示:

《听听那冷雨》这篇诗质的散文,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台湾,到大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和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追求)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书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不管岁月的漂泊带给人们多少的沧桑,但那种家国之思却永远都不会改变。作者在中间各段采取时空交错的写法:忽而过去,忽而现在;忽而故国,忽而异域,又随时回到台湾,回到厦门街,文理之错综,是作者企图以此表达诉说不尽的复杂情绪;而其无碍的文才,足令读者的心情随作者的心灵转换而起落,却不会感到凌乱无章。细读之后发现主旨、内涵很简单,都在表达作者的中国意识、对中华文化的赞美与眷恋。该文特殊之处其实在于形式,解构文字,打破书写的秩序,以敲打乐的形式,依靠句子的长短组合变化,达成绝对的音乐感。大量运用中文的长短句,造成结构上的美感,又用同音异义的字造成错综变化。一气呵成,不能中断,是他形式上的特色,尤其在最后一句“清明这季雨”忽然收短,与之前的长句一同形成强烈的节奏感,以及无限的感叹,句子的长正好表现出雨下个不停,形象上的淅淅沥沥呼之欲出。

三、教师总结

这冷冷的雨声里有余光中从孩童走到中年甚至百发苍苍的人生岁月。

这冷冷的雨声里有余光中遥望故乡母亲永远不灭的乡愁。

这冷冷的雨声里有余光中身上涓涓流淌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血液。

这冷冷的雨声里有余光中见证古文明渐渐消散的无尽怅惘

这冷冷的雨声里有……

“乡愁渐生灯影外,客情多在雨声中”,张咏在《雨夜》里怕听雨声,因为那揪心的乡愁;余光中要听听那冷雨,也是因为乡愁。但余光中的乡愁不仅仅有一个漂泊游子“同乡会”式的乡愁,更有一个读书人特有的文化乡愁。一花一世界,一雨蕴情怀,这世上的点点滴滴都有无限的风景,就需要我们“慢慢走,欣赏啊”

《听听那冷雨》读后感 篇12

雨来时,撑伞拈花,默想轻笑,那是雨巷中丁香花一样的姑娘的意境。而我这种还只处于“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轻学子,在这种哀而不伤的感情中,想到了《听听那冷雨》,想到那位隔着一道浅浅的海湾撑伞聆雨的老人,他从雨中都听到了什么。

雨声,难说是“轻拢慢捻抹复挑”,但也可说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但在这个灯红酒绿、各种声音交杂的时代,这种不断重复的单一音调,在某些人眼里是极为单调无趣的。也是因为,他们早已对这个嘈杂世界麻木不仁了,他们的心早已变得粗糙,难以感觉到事物的美。而那些能在雨中有所感触,让思绪起伏的人们,有着一颗敏感的心。

对于余光中前辈,雨牵动着他的思绪悠悠荡荡,起起伏伏,却始终萦绕在故乡这块土地上。从文章开头就叹息道:“二十五年,四分之一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接着又在字里行间游游走走,最后仍是一声叹息“二十五年,没有受过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他的心思都缭绕在海湾对面那块大陆上,似乎想将他的念想包裹在每一滴雨露中,洒遍整个大陆。他用一颗敏感的灵魂所流露出来的话语,用纸笔所寄托,让无数游子读完文章后感到一股与自己心灵合拍的悸动,去听一听冷雨,念想自己的家乡。

犹记初春之时,升上高二的我刚刚度过在新学校的第一个秋季与冬季。在那将暖未暖,寒去犹来之际,我在教室里,在与题海奋战的偶得闲暇中,蓦然听到了淅淅沥沥的雨声,抬头瞥向窗外,却被眼前那生机盎然的绿所惊讶到了。被雨水浸染的黄绿,嫩绿,青绿瞬间涌入你的视线,像是梵高所画的油画《茑尾花》一般,透露着强烈的生命力,毫不掩饰,毫不收敛,像是要将你心中所有的阴霾都一一退散。那一刹那,我的心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一时难以将眼光游离。

只有敏感的心灵,才能感受到大自然对它的召唤。也只有敏感的心灵,才能写出“谁的千指在按摩耳轮”“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此类深入人心的言辞。听雨,其实是听一颗敏感的灵魂的絮语。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18 3848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