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审计报告(优质4篇)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能源审计报告(优质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能源审计报告【第一篇】
第一章 能源审计概况
为进一步掌握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高校建筑能源使用情况,挖掘节能的潜力,指导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和节能改造,根据《关于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结合广东省具体情况,开展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源审计工作。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是被确定开展建筑能源审计的对象之一,根据《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导则》(建科[2007]249号)(以下简称《导则》)有关规定,该建筑满足开展能耗审计的最低条件。审计组按照内蒙省建筑能源审计**小组的工作部署,于2014年12月28 日~12月31日对该建筑进行了能源审计,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审计目的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是广东建设厅对此次开展能源审计工作的建筑单位之一。根据《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导则》(建科[2007]249号)(以下简称《导则》)有关规定,该建筑具有较完整的能耗账单及各类能耗数据,已具备开展能耗审计的条件。
通过对建筑用能资料的审阅,对节能工作的现场调研和必要测试,以及用能状况分析等工作,实现如下目的:
(1) 通过对分析其能源及资源的使用状况,研究建筑物的能源消耗
量,确认其能耗水*;
(2) 查找在能源消耗及资源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挖掘节能
潜力,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和建议;
(3) 完成建筑用能公式的基础性工作,为同类建筑的合理用能水*
提供依据并指导用能单位提高对建筑的能源管理水*。
(4) 为深入开展后续各项建筑节能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审计依据
《*******节约能源法》
《*******审计法》
《*******统计法》
《*******审计法实施条例》
《*******统计法实施细则》
《关于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家发展和**委员会、*、*、审计署;建质[2007]1号)
《关于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的实施意见》(*、*:建科[2007]245号)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动态监测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关于推进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节能节**作的意见》(建科[2008]90号)
《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与管理技术导则》(试行)(建科
[2008]89号)
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国家标准《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17166-1997)
国家标准《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 15587-2008) 国家标准《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B 15316-2009)
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
审计内容
对用能单位建筑能源使用的效率、消耗水*和能源利用的经济效果进行客观考察,对用能单位建筑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对建筑能源利用效率、消耗水*、能源经济和环境效果进行审计、监测、诊断和评价,从而发现建筑节能的潜力。具体内容如下:
(1) 检查该建筑的技术文件、管理文件和有关记录文件。
(2) 审阅建筑及用能设备系统的图纸、技术资料,用能设备的运
行台帐等。
(3) 核查建筑的总能耗,以及照明、空调、电梯、办公设备、特
殊区域等主要用能子系统的。能耗,计算各系统的能耗指标。
(4) 通过现场测试,选取该建筑的典型功能房间,对建筑室内的
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度进行抽检,分析建筑的室内环境状况。
(5) 通过文件**和现场**,检查建筑的节能管理状况,即:
了解建筑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是否完善,节能管理文件是否齐全,主要耗能设备和用能系统管理、能源计量系统与统计、能源消耗定额与考核等方面的**是否健全。
(6) 从设备运行管理人员处了解节能相关信息,如能耗使用的特
殊情况、节能管理经验、存在问题及近期节能相关的工作计划等。
(7) 分析各用能系统的能源使用状况,查找用能中存在的问题及
节能潜力,提出近期、远期节能改造建议。
审计团队
表 建筑能源审计工作团队
第二章 建筑及用能系统概况
建筑概况
本次审计对象为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位于佛山市南海区,建筑性质属于文教建筑。在本次审计之前该建筑没有进行任何的能源审计活动,也没有实施过节能改造项目。
用能和用水系统情况
该学院主要的能源消耗包括:一、建筑用电能耗,包括直接消耗的照明、办公设备用电、教学设备用电以及该楼的服务保障用电等(如下图所示)。
主要用能设备清单
该建筑的主要用能设备技术参数及数量情况,汇总见下表
表-主要用能设备的技术参数
用电分项计量监测系统
该学院还未采用用电系统的分项计量工程,并不能将不同用能设备系统的能耗准确区分出来。由于其用电能耗主要为照明和室内设备,并没有采用空调,电梯等大型动力系统,故其在用电能耗方面结构相对简单。建议有条件可安装用电分项计量监测系统,更利于实现能耗统计和能耗监测。
第三章 建筑物能源管理
建筑物能源管理机构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后勤处物业管理办公室负责学院的物业服务工作,并直接负责电气、照明、供水等用能设备的运行操作、维护管理等。建筑的能源管理也属于物业管理的一部分内容,没有单独的能源管理部门。
建筑物能源管理现状
后勤管理处对该建筑的用能管理主要体现在如下三方面: 用能规章的制定与颁布
除《关于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的实施意见》(建科[2007]245号)、《关于推进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节能节**作的意见》(建科[2008]90号)和《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与管理技术导则》(试行)(建科[2008]89号)之外,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针对自身情况,制订了《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节能运行管理办法》、《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用水设备、器具、管道定期检修**》、《创建节水型校园实施方案(试行)》等等。
具体用能的**和管理
该学校未对照明、设备等用电能耗进行分项计量,这不利于有效的了解不合理用能现象,并可能对减少用电的浪费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对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协调处理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该学校应配有专门管理人员,以便做好校园各用能设备的节能工作。 能耗报表与费用清单
通过安装的计量电表对每月建筑用电量进行抄表计量,为学院出具用电数据。但由于该学校并不需要单独缴纳电费,故没有台帐清单。
综合上述,后勤管理处应力求及时、准确的掌握该学校的实时能耗情况,并针对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力求做到高效和节约运转。
第四章 建筑能耗分析
现场巡视和**
通过现场调研巡视,并**相关文件资料,可以初步总结得出各用能建筑在节能方面做得比较好。
(一)各用电能耗建筑已经在关键位置安装了电表,能够准确、及时的掌握能耗总量情况。通过能耗量并结合现场情况,及时排查问题,对不合理用能的单位进行适当的协调处理。
(二)在既有条件下,通过开展宣传、教育等方式,逐步提升工作人员的节电意识,并有显著提高。
建筑能耗总量情况
各用能建筑年用电情况如下列各表格:
建筑能源账单表-电(总)(2013年)
数据或资料来源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财务科
2
建筑名称: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教学楼 建筑面积:-----m,特殊区
2
域面积: m,基本电费: 元/kW,
峰时电价 元/kWh,*时电价 元/kWh,谷时电价 元/kWh
建筑能源账单表-电(总)(2013年)
数据或资料来源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财务科
2
建筑名称: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宿舍楼1-8栋 建筑面积:-----m,特殊
2
区域面积: m,基本电费: 元/kW,
建筑能源账单表-电(总)(2013年)
数据或资料来源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财务科
2
建筑名称: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行政楼 建筑面积:-----m,特殊区域面
2
积: m,基本电费: 元/kW,
峰时电价 元/kWh,*时电价 元/kWh,谷时电价 元/kWh
建筑能源账单表-电(总)(2013年)
数据或资料来源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财务科
2
建筑名称: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实训楼 建筑面积:-----m,特殊区域面
2
积: m,基本电费: 元/kW,
建筑能源账单表-电(总)(2013年)
数据或资料来源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财务科
2
建筑名称: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图书馆 建筑面积:-----m,特殊区域面
2
积: m,基本电费: 元/kW,
峰时电价 元/kWh,*时电价 元/kWh,谷时电价 元/kWh
建筑能源账单表-电(总)(2013年)
数据或资料来源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财务科
2
建筑名称: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餐厅 建筑面积:-----m,特殊区域面积:
m,基本电费: 元/kW,
2
建筑能源账单表-电(总)(2013年)
数据或资料来源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财务科
建筑名称: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公共照明(包含路灯和操场用电) 建筑
面积:-----m,特殊区域面积: m,基本电费: 元/kW,
22
各建筑年用电量情况曲线图
由上图可知,学院只要用能建筑中宿舍用能最高,图书馆用能最低。节能重点区域在宿舍。
第五章 节能潜力分析及建议
技术途径的节能对策
从学校的能源消耗来看,建筑的主要能耗在照明系统以及室内设备。因此,建议主要从照明设备和管理方面提出节能对策和建议。 (1)灯具类型
尽量用节能灯替代普通灯具,即在体育馆、走廊、楼梯间等使用节能灯具,甚至是办公设备等区域推广节能灯的使用。 (2)灯具照度
将灯具照度**在****的最高标准500lux以下,如果实在因灯光原因影响正常学生活动,也应采取措施,尽量采用节能效果好的灯具来弥补。
同时选用合适的照明方式,优先选用分区一般照明,根据视觉作业的要求,按需分设照度值,改变照度单一的状况,切合实际、避免浪费,有效节能。
(3)照明系统的智能化设计
根据判别光照度强弱和人体特定红外波谱感应原理,结合**先进的人体感应传感器技术,通过数字电路的精确分析判断,“光亮够时灯灭;光亮暗时有人灯亮、无人灯灭”。科学合理的**终端电器的使用,以达到节约用电和科学管理的双重功效。
改善管理的节能建议
学校的总体规模不大,能耗总量和耗能指标也不高,节能管理工作整体良好。基于审计和用能分项计量工作,审计团队认为:日常具
体的用能管理没有明显漏洞,节能管理工作应保持现有水*,并逐步深入的予以加强。
学校已有建筑可进一步挖掘在校师生日常的行为节能。结合各种定期不定期的节能宣传、培训和教育工作,逐步提升在校师生的节能意识,使掌握既节能又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模式,节约室内及公共区域照明、办公设备用电能耗,避免不恰当的用能需求,使得这部分能耗水*下降5-10%。
管理部门加强节能管理的建议
能源管理**的制定
(1)设备运行管理**
走访的过程中,发现该学校有设备的运行管理办法,但并未形成一个系统的**,若能形成一个成体系的运行管理**,那么将更有助于对用能设备的管理以做好用电节能的工作,以达到成本的节约。 (2)用能管理及激励**
同上述的设备运行管理**类似,在用能管理**方面也是存在类似的办法,但没有具体的**,项目管理人员应根据学校用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学校的用能管理**来,来做到对各方面用能设备,用能系统以及能源的使用人员,用能设备管理人员的一个规范,以减少各种设备不合理利用的现象,达到节能的目的。
另外,在调研的过程中,该学校没有一个节能的激励**,若能够对学校师生节能工作进行激励,那么将极大地激发师生自觉节能的积极性,从而更加有助于节能工作的进行。
能耗分项计量管理
能源系统的分项计量,包括照明、教学设备、办公设备、生活用能设备等,完整记录各耗能系统的用能情况,进而分析对比逐月和逐年能耗状况,及时发现问题或者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等都有利于节能降耗的工作。
节能知识培训**
针对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运行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的现象,商场还需要对相关员工进行节能知识的培训,特别是体育馆的设备运行管理人员,须制定相关的定期的节能培训**。
能源审计报告【第二篇】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审计声誉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并且结合我国审计实务分析了我国审计市场的声誉价值及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声誉在我国审计市场没有经济价值,审计师可能没有建立高质量审计声誉的动机。
审计声誉与审计质量密切相关,审计师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人,在提供审计服务时,必然会把审计声誉的经济价值作为提供审计质量决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一、审计质量
WattsandZimmerman(1981)andDeAngelo(1981)给审计质量下了一个经典的定义。他们把审计过程简单二分为发现过程和报告过程。审计质量就定义为审计师发现客户会计信息系统中某一违约行为并且对已经发现的违约行为进行报告的联合概率。因此,审计质量可用公式写为:
审计质量=P(审计师发现违约|存在违约)×P(审计师报告违约|审计师发现违约)
第一个概率是在违约存在时,审计师发现违约的概率,这个概率依赖于审计师的努力程度、技能、能力等等,反映了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第二个概率是审计师在发现违约时,他报告违约行为的概率。这个概率反映了审计独立性。这两个概率都必须非0,如果有任何一个概率为0。那么审计师就没有价值。如果审计师被预期为不会发现已经存在的违约或者不会报告任何已经发现的违约,则没有任何理由需要聘请审计师。
从上述审计质量的公式我们可以看出,公式的右边以发现和报告这两个审计程序来反映了审计工作的过程,而公司的左边以概率的形式反映了审计工作的结果,其概率的含义就是对于含有重大错报的财务报告,审计师不会发表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概率。因此,WattsandZimmerman(1981)andDeAngelo(1981)的定义确立了审计质量的分析标准:首先,一个重大的错报必须被发现,其次,被发现的错报必须对外披露。
二、审计声誉与审计质量
声誉常指获得社会公众信任和赞美的程度,通常由知名度、美誉度和信任度构成。高质量审计的声誉则可以认为社会公众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予以信任和赞美的程度。既然审计质量可以理解为审计师发现并报告客户财务报告错报的概率,如果一个会计师事务所想要获得高质量审计的声誉,他就必须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比如发现并且报告更多客户财务报告的错报。发现更多的财务报告错报信赖于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和投入的审计资源。如果想提供更好的专业胜任能力就必须聘用更为优秀的人才,更为优秀的人才也必然会要求更高的报酬,从而会增加审计成本。
在一定的专业胜任能力前提下,如果想发现更多的错报,审计师就必须寻求更多的审计证据,而审计证据又与审计成本成正比,更多的审计证据必然要求投入更多的审计资源进行审计,如更多的审计工作人员,更长的审计工作时间等等。
此外,发现更多的财务报告错报仅仅是审计质量的一个方面,高审计质量还要求审计师报告所发现的错报。但是,因为公司是财务报告的提供者却不是财务报告的消费者,而审计质量又表示审计师发现并报告所审计公司财务报告错报的概率,因此公司对审计服务的需求并不一定是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也就是说公司可能不希望审计师报告所发现的客户财务报告中的重大错报。
但是,在审计师由所审计公司委托的情况下,如果审计师报告了客户财务报告中较多的错报,也就是说审计师保持较高的独立性,拒绝与管理者合作,这时,管理者就可能会解雇这个不合作的审计师,转向其它更为合作的审计师,此时,审计师就会失去与此客户相关的审计收入。
因此,审计声誉要求审计师提高审计质量,但是更高的审计质量对应更高的成本,这种成本包括更高的审计成本以及可能失去与客户相关的审计收入。
三、我国审计市场声誉价值与审计质量
审计师之所以愿意承担高质量审计的成本,是因为高质量审计的声誉能带来更多的收益(更多的客户、更高的收费)以补偿其成本。
在西方国家,如果审计师提供的审计质量获得了社会公众的信任,那么他凭借高质量审计的声誉价值,可以拓展更多的客户资源或者提高审计收费。如在西方审计市场,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凭借其卓越的审计声誉,占据了审计市场上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并且与非国际四大相比,收取了更高的审计费用。
但是,我国高质量审计的声誉价值可能不大。从审计收费来说,高质量的审计应当收取更多的审计费用,以体现优质优价的原则、弥补其增加的审计成本。审计的定价理论上也应遵循成本加成的原则,反映在审计收费的价格制定上则是各会计师事务所主要考虑自身的成本加上预期的利润就初步构成了产品的价格。
但是,以我国目前的审计收费现实来说,不管是监管部门还是企业都认为审计产品是一个无差异的产品,反映在价格理念上就是对于无差异的产品适用的是统一的收费标准,因此大多数城市的监管部门都曾经为会计师事务所制定了所谓的收费标准,该标准一般以资产或资本总额等等指标为参照,而很少考虑客户的复杂程度、审计风险等因素。
为此,笔者专门去查询了一下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公布的审计收费标准,发现各地的会计师事务所公布的审计收费标准都是沿用以前各地物价局核定的审计收费标准,归纳起来大概有二种,一种是以资产规模的一定比率作为审计收费价格,一种是以审计人员的工作小时数来核定审计费用,其中又以资产规模的一定比率作为审计收费标准的占大多数;而笔者在走访实务中的审计人员和企业后发现,实际的审计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审计收费与上述规定的标准相比都打了很大折扣,并且会计师事务所与企业之间审计费用的商定往往依赖于个人的关系而不是会计师事务所供应的审计质量。
刘峰、张立民、雷科罗(2002)对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被撤消以后的客户流向进行分析后发现,就连大名鼎鼎的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审计市场都没有显著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除了长安汽车(有B股)以外,从中天勤事务所转向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水平和转向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因此,我们似乎可以认为在目前中国审计市场中,高质量审计并不能带来更高的审计收费,如果事务所执行更高质量的审计标准,那么对事务所来说,就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和利润的减少,所以从审计收费的角度来说,高质量审计没有声誉价值。
如果说高质量的审计声誉不能体现在优质优价上,那么高质量审计的声誉能不能有助于会计师事务所获得更多的客户资源呢?
从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来看,答案明显是“不能”。李树华(2000)研究了我国审计市场独立性和会计师事务所市场份额的关系,发现独立性的提高与审计市场呈现出明显的背离关系,随着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的提高,其审计市场份额反而明显减少,“独立性高”成了会计师事务所获取客户资源的障碍。
审计师独立性越高,就越有可能报告他所发现的客户财务报告的错报,但是审计师的委托人是所审计的公司,如果审计师保持较高的审计质量标准,拒绝与所审计公司合作,那么谁愿意委托这种审计师呢?刘峰、张立民、雷科罗(2002)对原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的客户流向进行分析时发现,客户对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与审计声誉无关,原中天勤的客户中有三分之二选择了审计声誉不高的本地事务所,而本地事务所的独立性更容易受到影响和干预;超过三分之一的客户选择了原签字会计师加盟的新事务所,即与其签字会计师“共进退”。这说明“人脉关系”而不是事务所的声誉,是影响上市公司事务所选择的重要因素。
总之,从事务所开拓客户资源来看
,高质量审计的声誉没有价值,反而会妨碍审计师发展新的客户。
综上所述,在我们国家,如果审计师选择追求高质量审计的声誉,那么他不仅要面对审计业务利润的减少,还要面对客户的流失,并且审计声誉没有什么经济价值,它既不能帮助它开拓新的客户,又很难据此提高审计收费。此外,审计市场禁止广告宣传,高质量审计的声誉只能通过口碑相传这种形式建立起来,那么,就算是高质量审计的声誉具有经济价值,这种声誉的形成也将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但是从长期来说,我们都将死去(凯恩斯,1935),在急功近利的今天,我国审计市场谁愿意去建立这未来经济利益遥遥不可及的审计声誉呢?因此,国内审计市场审计质量普遍较低的现状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文献:
1.李树华。2000.审计独立性的提高与审计市场的背离。上海三联书店
能源审计报告【第三篇】
机构方面缺乏与企业的沟通与对接;免费培训项目少。节能服务机构在对企业进行能源审计、清洁生产审核的同时要关注温室气体核算方面的工作,服务机构作为主管部门与用能企业之间的桥梁,应该发挥服务机构的灵活性,在与企业的项目对接过程中,增加在低碳环保方面的专业培训,让企业认识到,节能工作、环境保护与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
社会方面广大民众对低碳环保的认知问题;低碳成为口号,与己关系不大。举办与大众相关的低碳讲座,在每年的节能周中不单要做企业的节能宣传,与百姓相关的节能低碳小常识也要进行推广。
2开展碳核查工作的重点
核查机构对被核查单位审核的重点:厂区平面图;生产工艺流程图;工厂用化石能源的使用量汇总表及与之相对应的证据:月报、季报表;或发票及库存盘点记录;或台帐;含碳物料的使用量(或产量)汇总表及与之相对应的证据:月报、季报表;或发票及库存盘点记录;或台帐;各种化石能源的热值、碳含量、碳氧化率和含碳物料(白云石、石灰石等)的相应组分等相关的证据:企业自测检验报告,或企业送第三方检测报告,或供货商提供的检验报告;(电力企业)厂用电量、发电量、供电量的汇总表及与之相对应的证据;(钢铁、石化企业)外购电力量和自产供电量及与之相对应的证据:相关数据、监测仪器清单列表:如皮带秤、气体流量计、电表等;其他要求填报的数据,根据企业实际选择报表、台帐、发票、检测报告等获取有关信息。
3开展碳核查的步骤
核查策划:制定核查计划,包括核查时间表、核查程序、记录管理。核查机构与企业签订核查协议,明确各自责任和义务。核查实施:文件审核;现场核查;编制核查报告;报告内部复核。核查报告:核查报告应由核查工作负责人、核查组长、核查小组成员和技术审查员签字,加盖核查机构公章并提交主管部门审核。对核查过程中的全部记录和资料整理归档,形成核查记录存档,以备市发改委复核、查阅。其中检查实施环节颇为重要,文件审核包括:能源审计报告、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能源统计报表、能源平衡表;主要耗能设备清单;能耗消耗日记录及月记录;能源进货验收单据、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计量设备统计台账;电力消耗结算单、外购热力发票、其他移动源消耗量记录、购买记录;能源检测报告。识别排放单元与排放源是否准确,核查主要耗能设备及能源品种。交叉核对:对月度统计台账数据与年度数据交叉核对;至少抽取2个月的日运行记录与月度数据交叉核对;至少抽取2个月的能源购入凭证与月度统计台账进行交叉核对。发现异常数据,要求企业提供相关证据。核对企业不同排放单元的监测报表和统计报表。碳排放状况报告、初始碳盘查及碳核查报告。现场审核要检查相关计量器具情况;审阅台账、原始凭证等材料;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抽样方案;与能源管理人员进行面谈;总结并记录核查情况。
4开展碳核查对环境保护及节能工作的影响
实时跟进碳核查工作最新动向,依托合理用能评估、能源审计工作,开展低碳、节能、降耗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碳核查培训工作,碳核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企业的环保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碳核查工作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
在能源审计的基础上对企业碳排放数据进行统计、核查,在能源审计报告与碳排放报告中找差异,及时解决统计中出现的问题。能源使用和碳排放互相影响、制约,只有提高能源利用率、推行清洁新能源的使用,才能有效缓解碳排放问题,碳排放问题又牵制着环境问题,近年来,由于工业、农业和城镇化进程,温室气体浓度持续升高,环境方面的压力也是主管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做好碳核查工作,一方面能够了解企业温室气体排放家底,另一方面可以根据这个基础数据进行必要的节能改造和环境治理工作。
从完善和“做实”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入手,能源管理和环境管理密不可分,能源利用率的提高会对环境保护工作带来积极促进作用。
根据万家企业“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万家企业需定期开展节能与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培训,提高各用能单位对低碳发展、节能环保的认识。
能源审计报告【第四篇】
关键词 国家审计; 环境审计; 审计结果公告
中图分类号 F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09-0120-04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与经济发展相伴随的即是中国社会正合乎逻辑地进入了一个深刻的转型时期,生态环境恶化开始制约经可持续发展。随着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大量财政资金的投入,环境审计已纳入各国审计机关的发展规划,并将成为未来审计机关参与国家治理乃至全球治理的重要工具。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旋律。国家审计机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力量,环境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大有可为。为守护好生态环境这一重要资源,2015年7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方案》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提出要强化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1],这一系列规定的出台将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重视,遏制掠夺式、破坏式开发自然环境等谋取眼前利益的短视行为。
事实上,环境审计结果公告可以追溯至审计署2004年7月30日的《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国债项目建设效果的审计结果》,围绕审计结果公告基本情况、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审计处理及整改情况等进行了相应披露。环境审计结果公告已历经12年,政府环境审计具备哪些基本特征?环境审计结果公告反映了何种违规问题?针对以上疑问,选择审计署2004―2015年环境审计结果公告为研究样本,统计分析审计结果公告基本特征与审计发现问题,进而提出环境审计改进思路,引导环境审计发展趋向。
二、政府环境审计结果公告特征
(一)环境审计结果公告数量特征
自审计署2003年12月的第1号审计公告开始,截至2015年12月共239份审计公告[2],与环境审计事项有关的共有24份,约占审计公告总数量的%,见图1。
由图1可见,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是目前审计结果公告的主要类型,其数量占审计结果公告总数量的一半以上,政府环境审计结果公告数量相对有限;各年度政府环境审计结果公告并没有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数量特征,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相比,政府环境审计实践明显滞后。可能的原因在于政府环境审计在现阶段尚未被列入审计署常规审计类型中,更多的隶属于专项审计范畴。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监督力量,政府环境审计常态化与高频化势在必行。
(二)环境审计结果公告内容特征
政府环境审计结果公告主要围绕审计基本情况及评价建议、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审计处理及整改情况、审计建议等内容展开,见表1。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环境审计项目内容的差异性以及特殊性,审计署对环境审计结果公告的构成要素会进行适当调整。例如2006年第2号《青藏铁路环境保护资金使用情况审计调查结果》中,特别列示了审计调查的评价依据[3]。从内容上来看,政府环境审计重点关注政策、资金、项目等内容,具体来说,主要涉及到环境政策和规划、项目的划定、各级组织和区域对政府环保法规的执行、现行环境政策和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环保管理系统的有效性、环保预算、政府和外援环保投资的运用、主要项目的成本效益和绩效、环保资源分配的有效性和实施成果、环境报告或相关报告中会计信息的真实、财务收支的合规、环保活动的业绩等。
三、政府环境审计实践类型
(一)根据环境审计内容分类
根据审计内容不同,政府环境审计主要分为环境财务审计、环境合规审计、环境绩效审计、环境责任审计四种类型[4]。环境财务审计主要反映环保资金预算、拨付、使用等是否科学、及时、合法;环境合规审计主要评估企业经营活动或工程项目是否已经遵循有关环境政策及相关法律制度;环境绩效审计主要针对被审单位或项目环境管理活动(包括资源开发利用、污染防治、生态平衡状况等)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评定。环境责任审计是由审计机关实施的,以与环境治理有关的经济决策和经济活动为载体,依据相关评价标准,审视领导干部环境责任履职情况。详见表2。
需要说明的是,环境审计结果公告往往同时揭示环境财务问题、环境合规问题、环境绩效问题、环境责任问题等方面内容。例如2013年第16号《10个省1 139个节能减排项目审计结果》既揭示了少数企业和项目实施单位通过提供虚假信息、编造虚假资料等方式违规申请并获得专项资金属于环境财务审计的问题,又揭示了该项目未达到预期的节能减排效果属于环境绩效审计的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环境审计结果公告内容多以财务审计为主导,如表3所示。
可见,在环境合规审计、环境绩效审计、环境责任审计结果公告数量中涉及环境财务问题的审计结果公告均占半数以上,环境审计结果公告体现出以环境财务审计为主导的综合审计特点,缺乏对环境合规问题、环境绩效问题、环境责任问题的独立审计,国内环境立法和政策的遵循与监督、环境绩效评价体系以及环境责任履职与考核等内容仍不完善,从而影响环境审计效果。
(二)根环境审计对象分类
根据审计对象不同,政府环境审计主要分为水资源、自然资源(植被、野生动物、湿地、土地)、能源消耗、大气四种类型,详见表4。
可以看出,自然资源是政府环境审计的重点对象,其中主要涉及到森林植被、野生动物、湿地以及土地资源。在单项资源审计中水资源审计数量最多,表明水环境安全是现阶段我国环境审计的重点。与之对比,大气环境审计结果公告数量仅占%,说明大气环境审计并不是审计实践的主要范畴,显著滞后于雾霾治理的政策导向。事实上,早在2013年,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就已经提出中央财政设立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但针对大气环境的专项审计仍然未全面展开。
四、政府环境审计发现与整改反馈
(一)环境审计发现违规违纪问题
将2004―2015年政府环境审计结果公告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分为三大类,其中环境资金审计类8份,环境项目审计类11份,环境资源审计类5份,具体分析如下:
1.环境资金审计类
环境审计结果公告揭示的资金审计类常见违规违纪问题主要包括会计核算、财政补贴申报、项目经费管理、涉嫌违规违法等方面。如图2所示。
可以看出,依据违规违纪具体表现形式区分,涉嫌严重违规违法的财务收支问题以及环保投资落实情况是环境审计领域高频度发生的违规违纪现象;财政补贴申报、项目经费管理和职工津贴发放等方面也是常见问题。具体而言,部分企业存在多个违规违法现象;部分企业存在编制虚假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虚报冒领中央财务补贴、未经财政部同意自行调整预算等问题;对部分环保工程企业免除债务的政策未能全面落实。
2.环境项目审计类
环境项目类的违规违纪问题主要集中在项目防污处理超标、运营效果差、损失浪费严重等方面。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部分环境工程项目不能正常运营和未达到设计能力,设备闲置问题比较突出,未能执行《招投标法》、未能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理工程建设前期各项手续等。环境工程项目审计中最严重的问题存在于项目防污处理不达标,究其原因,这可能与项目监管不严格,擅自减少项目工程内容,降低废水废气排量标准有关,严重影响了项目运营效果,工程项目管理领域的具体内部控制措施亟待进一步加强,改善此类问题也是国家审计契合“反腐、改革、法治、发展”总要求,实施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必然选择。
3.环境资源审计类
环境资源审计类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各省市和相关企业水资源污染防治工作、节能减排情况、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具体违规违纪现象见图4。
不难看出,部分省市和企业在保护环境资源方面仍然存在资金征管使用不规范、相关部门对其监管不力,淘汰落后产能设备处置不彻底等诸多问题。其中,资金征管问题主要涉及排污费、废水废气处理费征缴问题、部分专项资金未完全按规定用途使用、部分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由此可见,资金的使用和征缴是各类环境审计相对突出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环境审计建议与整改反馈情况
环境审计结果公告审计建议的出具均含列在环境审计结果公告中,而整改反馈情况的披露则分为两种形式,含列在环境审计结果公告中的非独立披露和采用附件或单独整改报告的独立披露,见表5。
绝大部分环境审计结果公告中都出具了相应的审计建议。对于整改情况的披露,有4份公告采用独立披露方式,其中3份为附件形式,只有2011年第38号《20个省有关企业节能减排审计调查整改结果》为独立的整改报告。说明环境审计整改反馈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审计治理功能存在缺失,可能影响环境审计效果。
五、政府环境审计改进建议
审计署2004―2015年度环境审计结果公告的分析结果显示:环境审计结果公告数量严重不足,政府环境审计实践显著滞后于生态文明战略部署;从审计内容来看,环境审计实践呈现出以财务审计为主导的综合审计,缺乏针对环境合规、环境绩效和环境责任的独立审计,环境绩效评价与责任考核等内容仍不完善;从审计对象来看,政府环境审计以自然资源和水资源作为重点审计对象,大气环境审计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难以适应雾霾治理与国家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政策导向;从审计结果来看,环境审计整改反馈情况存在缺失,影响审计治理功能发挥。此外,环境审计结果公告主要反映了三类违规违纪问题,环境资金审计问题主要集中在会计核算、财政补贴申报、项目经费管理、涉嫌违规违法等方面,环境项目审计问题主要集中在项目防污能力、运营效果、成本损失浪费等方面,环境资源审计问题主要集中在各省市或企业水资源污染防治工作、节能减排情况等方面。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规范审计结果公告,实现环境审计监督全覆盖。契合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导向,环境审计亟待成为国家审计常规类型,进而拓展环境审计内容与范围。环境审计结果公告不应局限于财务审计范围,理应将环境政策执行情况、环境影响评估结果、环境资源配置情况等纳入审计结果公告,进而提高环境审计信息透明度,发挥审计结果公告的信号传递作用。
第二,扩大绩效审计范围,规范环境绩效评估。环境绩效审计是政府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内容拓展的现实需求,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事实上,2010年的《国家审计准则》第六条就指出审计机关在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效益性时需要考虑环境效益问题。围绕环境绩效审计目标,开发适应我国资源环境特点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合理测度环境绩效审计标准,形成以政府审计为主导的多元化环境绩效审计监控体系。
第三,加强责任审计力度,构建环境问责机制。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环境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审计机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环境责任审计能够扭转单纯以GDP为核心的施政绩效考评体系。审计署2009年的《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已经明确了政府环境责任审计内容,要求加强政府履责绩效的分析[5]。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所在单位开发、使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为基础,将环境责任审计内容细化为环境决策责任、环境执行责任、环境监管责任与环保效果责任,逐步完善环境责任问责机制,促进环境审计功能实现。
第四,强化环境审计治理功能,落实审计整改反馈机制。长期以来,国家审计在“摸清家底,揭露问题,促进管理”等方面发挥正面效应的同时,也出现了“屡审屡犯、屡犯屡审”的负面效应,这一根源在于国家审计治理功能缺失,环境审计也不例外。在环境审计结果公告中要及时披露审计建议,明确环境审计整改责任主体、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建立环境审计整改问责与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审计整改报告,建立审计整改跟踪检查机制,确保被审计单位有错即改。
参考文献
[1] 马志娟,梁思源。大数据背景下政府环境责任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路径研究[J].审计研究,2015(5):28-34.
[2] 李璐,张龙平。WGEA的全球性环境审计调查结果分析与借鉴[J].审计研究,2012(3):33-39.
[3] 董中超。从审计公告信息视角看环境审计实务[J].财会月刊,2012(1):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