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的写作背景【精彩5篇】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马诗的写作背景【精彩5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马诗的写作背景【第一篇】
一、以诗歌语言的音乐性为切入点
诗歌语言的音乐性表现为节奏和韵律。节奏的形成首先借助语音的高低,声调的平仄使语言产生了起伏的抑扬美,其次利用字和词组间有规律的停顿,对称的停顿使语言产生整齐美。音韵的形成则是因为相近诗行的最后一个字使用了相同或相近的韵母,即押韵,另外还有双声和叠韵的影响。然而诗歌语言的音乐性特质不仅仅表现为外在的语言组合形式,更表现为节奏、韵律与作家心境的相溶。
朱光潜说:“节奏是传达情绪的最直接而且最有力的媒介,因而它本身就是情绪的一个重要部分。”“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星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天上的街市》中,作者多用扬调少用抑调,而且抑扬间的顿挫较少,声音轻巧明丽,把人带进天上人间交错迷蒙的景象之中,有一种轻快之感。的《沁园春•长沙》采用两字一组有规律的停顿,如“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节奏强烈,读起来铿锵有力,给人洒脱、自信之感。韵母中,鼻韵母发出的声音低沉、浑厚,适于传达哀伤、沉郁等情感,李商隐的诗较多地使用鼻韵母,如“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何年部落到阴陵,奕世勤王国史称。夜卷牙旗千帐雪,朝飞羽骑一河冰”等;韵腹为“a”的韵母,发出声音明亮、开阔,传递着欢快、轻松的情绪,如贺知章的《咏柳》,韵脚为“高”“绦”“刀”,将春风中、柳树下那种舒展表现出来,在诗歌中反复使用某一个韵带来的感受显然不同。
由此,诗歌教学的切入点应该是诵读,尽管学生可能还未读懂诗的意思,也可以在诵读中感知作者的情绪。而且在诵读中,学生可充分创造出诗歌的整体意境。诗歌是人的感情和情绪的宣泄,即使写物也是情绪化的物,它是用语言的体验性、情感性与读者交流,诗歌中的情感是弥散性的,李白的豪放豁达不是在庐山瀑布之中、黄河之水中,也不是在猿啼中,而是在这一系列意象所建构的整体意境中,这些情调、意味往往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一个整体不可割裂,必须借助诵读所创造出特殊的情调氛围去整体感知。
二、以诗歌语言的模糊性为扩充点
诗歌语言的模糊性,第一是由于它的本质,诗歌所关注的是情,即使是写景,也是情绪化、心灵化的景,表达的还是这些景物所触发的主体情感。而人的情感除了喜怒哀乐之外大都是朦胧的,在传达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时,诗歌语言越模糊越能引发读者欲说还休的感觉,从而产生共鸣。所以古人写诗追求神似,《庄子•外物》中写道:“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诗歌的重点不在于描述的客观,而在于传情的贴切,讲究以形写神。杜牧的《江南春》写道:“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景物的客观性确使人质疑“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看得见”,然而恰是这样的表达扩大了诗作的容量,将江南大地春的明丽和迷蒙交融在一起,让人产生置身于无边的春色之中的欣悦。
第二,诗歌比起其它文学文体,语义更多地受制于其语境,包括上下文语境和文化语境。诗歌语言不仅有被词、词组、句子、段落直接呈现的意义,还有不受词典意义限制的意义,即“言外之意”,阅读者会调动自己的文化背景创造出不同的具有个性特征的理解,诗歌语言因为读者对作品空白点不同的“填补”能力出现相对的模糊性。“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句中,“秦时明月汉时关”看似没有任何感彩的客观陈述,有着汉文化背景的我们读起来却有时间易逝的惋惜、生命不可在复制的悲痛、英雄豪杰雄风不再的遗憾、甚至人事莫测的惶恐。杜鹃、蝉鸣、柳枝、明月,不过是自然界的事物,然而在诗歌中、在受传统文化浸润的读者眼中,它们就是哀婉、孤单、离别、相思。
诗歌语言的模糊性特点给读者的想象、体验提供无限的空间,诗歌教学也可以借此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丰富他们的情感和思想。① 用绘画式的描述补充出抒情主人公形象,体验诗人情怀。在每一首诗歌都有一个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他们有的直接以“我”这样一个意象出现,有的却隐藏在其它意象背后,想象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是对诗作情感体验的扩充和深化。读《将进酒》,学生描绘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是:一袭白衣,手持酒杯,袒胸露怀地立于黄河边山崖上,时而遥指滚滚逝去的河水,时而持箸敲盘。读《归园田居》,学生描绘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是:或者一身粗布衣裳,叼着旱烟袋,河边钓鱼;或者在艳阳高照的中午,卧于树阴下的青石板上,酣然入睡。在这样的想象和描述中,学生更深地进入诗歌所抒写的情景之中,不仅看到文字所写的,也看到了文字之外的景象,并在使想象的人物形象和诗歌意境更贴近的过程中,丰富了体验。② 联系意象的文化背景,扩充诗歌内涵。学生要理解作品的内容,把握诗作的情感基调,必须借助诗歌的意象,既要感知一个一个独立的意象,也要感知这些意象共同构筑的整体,更要感知在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深层意象。诗歌重要的表现手法里有隐喻和象征,隐喻和象征的完成需要共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对事物之间的类似的联想。如臧克家的《老马》,诗作的意象是“马”,马、牛等家畜与人的生活关系密切,主要是和中国的农民,而马、牛的一些劳动特征和它的主人农民劳动特征也被联系到一起,甚至延伸到性格特征,因此让学生把这首诗放在文化背景下解读,意象“马”就引出了更深层的意象――农民,老马苦不堪言的遭遇象征了农民悲惨的命运,老马的吃苦耐劳象征了农民坚韧的性格。顾城的《感觉》:天是灰色的/ 路是灰色的/楼是灰色的 雨是灰色的/在一片死灰中/走过两个孩子/一个鲜红/一个淡绿。全诗好像一幅色彩对比鲜明的油画,然而调动学生在积淀下来的对“灰”、“红” 、“绿”的感觉联系和诗歌的时代背景,学生可以找到色彩背后的意象:“”后的中国、对中国的赤诚的红心、蓬勃的青春。
三、以诗歌语言的偏离性为深化点
马诗的写作背景【第二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激发;文本阅读兴趣;有效策略
语文属于语言表达类课程,语文的学习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俗话说:“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语文的学习也是这样,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不断积累学习,不断夯实巩固。文本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一个有效方式,但如今,小学生文本阅读的积极性不高、缺乏阅读兴趣的现象较普遍,如何激发小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
首先,我们应结合学生课本的教学目标要求,适度地给学生推荐一些趣味性强、有内涵、知识面广、与生活结合紧密的文本阅读材料,学生可以在这部分阅读材料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阅读学习,以此培养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其次,小学生的心理发育尚未成熟,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控能力,哪里有新意,哪里就有孩子的目光。所以,我们提倡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课堂教学中多学习带有图画的文本阅读内容,逐渐加强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然后,适当的物质奖励更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可以定期为学生组织一次文本阅读速度竞赛,给答题质量与答题速度最优的学生奖励一些小礼品。这样容易使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持续下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后,教会学生文本阅读练习的方法与技巧。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每次阅读竞赛和训练的机会。
例如,在学习诗鬼李贺的《马诗》这篇古诗的时候,可以采用领读、范读、个别读与齐读的阅读方式,引导学生注意古诗中炼字、用词、句式结构与情感表达的使用。通过对古诗各方面细致的分析,学生才能体会诗人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说明文《鲸》时,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找本文的说明对象、文章的说明顺序、某句话采用的说明方法和每种说明方法的作用。这样多分析一些重点句子,积累一些答题技巧,以后做文本阅读题就不会那么难了。
二、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
首先,我们应该意识到学生在课堂上占据主体地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考虑大部分学生的阅读方式,测评时照顾大部分学生的阅读速度。速度的提高还需要平时的练习,这就体现了阅读习惯的重要性。其次,我们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阅读文本的魅力,使他们每天不由自主地想通过阅读文本来提高文学素养。例如,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是一部用词讲究、朴实生动、情感丰富、耐人寻味的作品,学生了解这部作品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自主组成小组,自行准备PPT,利用语文课堂时间对整部作品做一个完整的介绍、重点情节的把控和抒情方式的运用等。对于小学生,或许有些难度,学生讲解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做些补充。这样的教学策略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求知欲的过程。《新型玻璃》是科学性较强的课文,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思考新型玻璃创制的原因、过程和利弊。在主动探索和积极思考中逐渐加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的好习惯。
三、形成文本阅读“三步走”战略
我们在文本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三步走”战略。所谓“三步走”,就是对阅读文本进行全面、有序的分析与理解,逐步形成完整的答题模式的过程。如,以《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为例。首先,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提前给学生布置以下阅读任务,例如:(1)《圆明园的毁灭》中历史背景是什么?(2)这1篇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其次,要鼓励学生通过文本阅读寻找答案。课文中只是对历史背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学生要想完整地了解事件背景,还需要查阅相关资料,这样就提高了学生主动查资料的频率,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后,我们应该对学生提出的课堂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并且对课文中的一些好词好句进行解剖,让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手法,增加学生对好词好段的积累。
加大学生的文本阅读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基本文学素养,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见文本阅读在小学阶段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我们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来激发小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对文本阅读习惯的培养也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改进教学方式,用加强小学生文本阅读量的方式来提高小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小娜。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J].学苑教育,2014(3):33.
[2]周雅芝。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J].新课程学习(上),2013(4):152.
马诗的写作背景【第三篇】
古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独领风骚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语言精炼,意味深长。它们是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教好这部分内容,对于继承祖国的优秀文化,培养少年儿童美好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艺术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从诗文入手,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
诗人都善于观察,他们善于把生活中小不见经传的一人、一事、一物、一景等用优美精炼的语言来刻画。如《游园不值》、《春晓》等诗。这些诗的教学可以通过直观启迪,从诗文入手,让学生对教材有感性认识,使他们新奇地体会到,原来周围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妙,只要多留心就能够观察到。又如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的教学,只需引导学生从诗文入手,顺理而下,自然就领会个中意味:诗人与朋友在西湖饮酒游览,适逢天气由“水光潋滟晴方好”转为“山色空蒙雨亦奇”,诗人抓住了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宁静素雅,美轮美奂的风采神韵,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热爱与赞美。
2 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与诗文产生共鸣
编入教材的这些诗具体反映了我国古代诗人对祖国锦绣山河的热爱,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怀,对封建专制和邪恶势力的鞭挞,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人生哲理的探索,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面前要尽可能准确地表达原作所描绘的诗情画意,引导他们进入诗的意境,进入了诗的意境才获得真正的思想启示和艺术享受。
如李贺的《马诗》,通过概括描写环境,衬托人物,精刻细节,来突出人物性格,立意含蓄深刻,选材详略得当。讲授时,可随学生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看懂画面上描绘了多少景物,确定诗人观察事物的立足点;(2)理清画面的层次结构,探索出作者观察生活的顺序和展开想象的思路;(3)弄清楚字、词、句的确切含义,体会出诗人的雄心壮志及怀才不遇的愤慨;(4)有条件的还要尽可能考查诗人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评论作者的才华以印证诗作。这样既感触到了诗人苦恼与孤立无援的处境,又坚决坚持自己“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的愿望与理想。
3 重视联句和译说的训练
古诗最讲究凝练,要求用极为有限的词句,表达尽可能多的思想感情。因此,词序的颠倒,词语的省略,甚至句子成份的省略,在古诗中比比皆是,至于遣用虚词,更达到了十分“吝啬”的程度,所以句与句,甚至词与词之间的内在联系,初看起来显得难以捉摸,整个诗篇所描写的意境就更加难以领悟了。教学时可激发学生知难而进,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逐个弄清字词句含义及其内在联系,然后,要求他们用现代语言,通过课堂口述或书面作业比较准确地把一个个诗句译出来,进而贯通全诗内容。
马诗的写作背景【第四篇】
一、了解诗人
文如其人,诗也如其人。一首古诗,要么是诗人的托物言志,要么是诗人的触景生情,诗人性格、命运的差异对他的诗歌创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教学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时,课前通过查阅资料,我们才了解到这个短命的“诗鬼”竟是皇室宗亲,他的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郑王李亮,只是到了他这一代已时隔近两百年,故虽为皇室宗亲实则极为疏远,但他自己却时常以此自居,因而他在很多诗中都极力地描写皇室奢华的宫廷生活,连想象中自己的战马都佩戴“金络脑”,以显尊贵。有资料说此人虽满腹才华但相貌实在不敢恭维,且自幼孱弱多病、穷困潦倒,而更不幸的是他为避父讳而无缘科举,他纵有远大志向,奈何无处施展……了解了这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感彩,更深刻地感受诗人在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中所遭遇的悲壮。
二、把握背景
每一首诗都与作者的思想、经历密不可分,而作者的思想、经历又无法脱离社会这个大背景、大环境。如曹植的《七步诗》,据古书记载曹丕因为嫉恨弟弟曹植的才华,更担心弟弟会跟自己争夺王位,就命令他在七步之内写出一首诗,如写不出来,就要对他施以酷刑,而这首诗正是曹植在七步之内完成的,诗人向他的兄长发出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责问,深刻地反映出封建社会统治集团内部排挤斗争的残酷,从中也不难看出曹氏集团最终走向灭亡的必由之路。再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如果不了解李白之前所遭受的劫难,很难理解他离开那个伤心地的迫不及待。了解这些历史背景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三、研读词句
古诗的教学离不开对诗句的理解,有时甚至理解了字、词,就理解了诗意,体味到了作者的感情。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中有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知道“倍思亲”时的孤单,就更能理解“异乡”、“异客”的感情,更能理解诗人见到别人团圆而自己形单影只的寂寞了。再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对诗中“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进行仔细地研读,我们从诗句的表面意义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就会发现这句诗同样还揭示了“是金子终究会发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道理,从而使学生获得人生的启迪。
四、注意比较
马诗的写作背景【第五篇】
关键词:语文;生活;教学;感悟
生活中有酸甜苦辣,语文学习中也有悲欢离合,若将生活和学习两者有机的结合,就能做出一道美味的“菜肴”,色香味俱全。教师其实就像是“大厨”,既要烧出有创新的菜,又要美味,不能光外相好看不好吃,那样学生只是流于一种热闹的课堂形式;也不能光好吃外相不好看,那样久而久之,再重要的知识,也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了。
一、把锅炒热——走出课堂:营造真正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的生活情境
陶行知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我们不能只学习书本知识,那样,教育就像一潭死水,不能荡起一丝涟漪。语文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的教学,即语文生活化教学,各地专家学者都在大力呼吁,但是施行起来并不容易。这就需要我们大胆尝试,才能找到理想与现实的“岸边”。
不妨,学期开始前,钻研教材,精心构思,营造真正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的生活情境。我从高一一开始就“故意”培养学生的模仿力。在教学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厨师”,将锅炒热,是美味佳肴的前提,也是关键一步。课本只就是一道菜的素材,选择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在语文中演绎生活的滋味。
二、恰当调料——走进社会:积累真正有益于学生学习语文的生活方式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的谈话》中提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反思我们的教育,往往都是局限在小小的教室中,让学生想象课本中所描述的知识点,久而久之,坐井观天。我们总是担心孩子一旦离开校园,就会有危险,这种担心是必要的,但不能因噎废食。我每次组织学生外出集体活动时,也是担忧重重,但比起收获,这些担忧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我记得有1篇文章《南州六月荔枝丹》,当时正值冬季,于是我调整课程安排,春末夏初时节,我带着我的学生,买了荔枝,来到学校附近的公园,围坐在草地上,一边吃着酸酸甜甜的荔枝,一边介绍荔枝的相关知识。那天,天是蓝蓝的,风是暖暖的,其间还有同学诵读课本中的诗句,还引用了其他的诗句,甚至还有同学介绍了他们那里的特产。我们只觉得时间过得飞快下课了,有种意犹未尽的遗憾。学生都说,这样的学习方式,比任何学科都容易记住、记牢、记好。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最好的办法就是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生活的感悟也是如此。
所以,适当调料,让平淡的食材散发诱人的味道。课本只是素材,人人都可以教,但要挖掘出里面的“真滋味”,就得教师“费尽心机”,选择最合适的形式,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慢慢感悟。
三、温和慢炖——融入生活:坚守真正有效于学生学习语文的生活方式
上好一节课,并不难,难的是坚持。法国作家拉罗什夫科说:“取得成就时坚持不懈,要比遭到失败时顽强不屈更重要。”古罗马诗人奥维德说:“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总是在一直坚守着一位语文教师该做的,更是能做的,与其匆匆忙忙的为上课而上课,不如停下来,为上课而思考一番。劳动付出总是有收获的,坚持也总是会有成效的。以前,我的学生提到写作文,会有一个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后来,我想了一条妙计:以想。在议论文训练中,收集生活中的材料;在记叙文描写训练时,就带着学生在学校附近“游玩”。通过这种听、说、读、写多种形式的结合,使得学生的作文走出空乏,走入朴实;走出虚假,走进真实;走出肤浅,走进深刻。演员李冰冰的获奖感言是:“角色,让她有机会来体验不同生活,让她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更有色彩。”演员是在电影中演绎生活的角色,那么学生就在语文中演绎生活的角色,去真正感受语文学习的多姿。其实,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说过:“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阐明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重要关系。所以,我们教育者更应该坚持。
要让一道菜真正入味,必须要有好的耐性,长久地坚持下去,相信必能烧出美味佳肴,成为一位真正的“大厨”。
生活就是学习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习也是生活的柴,不断积累,不断更新。有了生活体验的语文学习,将更丰富多彩;有了学习积累的生活感悟,将更充实。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06.
[2]孔子。论语。张燕婴,译。中华书局,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