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普通人才说普通话(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830017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普通人才说普通话(8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学说普通话【第一篇】

[关键词]多民族聚居地区;大学生;普通话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5)09-0127-04

[本刊网址] http://

一、调查的背景与目的

2012年12月,教育部、国家语委颁布的《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科学设置语言文字相关课程,以提高语文鉴赏能力、文字书写能力和语言表达与交际能力为重点,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及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

一方面,是国家对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从我校2016届学生的普通话测试成绩来看:%的同学不达标(即二级乙等以下),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远远达不到国家的要求,面对这一矛盾,应积极调整、改革我校普通话的各项工作。因此,我们对学生的普通话学习现状进行调查,试图在调查分析中了解学生面临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对策,为普通话的教学、培训、学习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二、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以问卷为主、访谈为辅的方式。在我校2016届学生中随机抽取样本。样本的抽取既保证代表性又考虑可行性,故样本选取对象均为教师教育类专业的学生。

本次调查的问卷,共设计20道题目,涉及到学生学习与成长环境,普通话基础,学习普通话的能力、习惯、动机以及对普通话课程的要求和建议。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51份。在本次调查的251名同学中,城镇户口18人,农村户口233人,农村人口的比例为%;民族有汉族、彝族、哈尼族等11个民族,近1/3的学生是少数民族。这便是学生长期以来的生活、学习环境,这些都会对普通话的学习产生影响。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习普通话的基础

1.学习汉语拼音的时间。%的学生在幼儿园阶段,41%的学生在学前班阶段,45%的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初中阶段。

2.汉语拼音授课教师的普通话水平。%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普通话非常标准,%的学生认为比较标准,%的学生认为水平一般,10%的学生认为不太标准,8%的学生认为不标准。

3.学习普通话的时间。%的学生在幼儿园,6%的学生在学前班,%的学生在小学,%的学生在初中,%的学生在高中,%的学生在大学。

4.普通话授课教师的普通话水平。%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普通话非常标准,%的学生认为比较标准,%的学生认为一般,%的学生认为不太标准。

上述问题反映出,学生都是在12周岁以前这一学习语言的黄金期完成了汉语拼音的学习,要知道,汉语拼音是学习普通话语音的一套正音工具,学习者们要学好普通话,必须要先过汉语拼音关。但就师资情况来看却不是很理想,有近2/3的学生认为教授汉语拼音知识的老师,其自身的普通话水平也不高,使得学生们虽然学习时间上把握得很好,但是学习效果却很不理想。在访谈的过程中,就有不少学生表示,之前学习的汉语拼音,有不少的发音都有问题,要么是自己的方言里边本身就没有这么一个或几个音,要么就是受民族语言腔调的影响,造成发音错误或是缺陷。另外,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时间都比较晚,有一半多的学生错过了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段,虽然教师们的普通话水平较高,但学生学习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有些来自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他们在上中学之前都是说本民族的语言,压根就不会说汉语,直到上了中学才开始学习汉语,这样的生活环境和语言背景,大大地增加了他们学习普通话的难度。

(二)学习普通话的环境

1.自身普通话的水平。%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普通话非常标准,%的学生认为比较标准,%的学生认为一般,%的学生认为不太标准,%的学生认为不标准。

2.周围同学的普通话水平。%的学生认为周围同学的普通话非常标准,%的学生认为比较标准,%的学生认为一般,%的学生认为不太标准,%的学生认为不标准。

3.学校教师们的普通话水平。%的学生认为学校教师们的普通话非常标准,%的学生认为比较标准,%的学生认为一般,8%的学生认为不太标准,%的学生认为不标准。

4.学校说普通话的氛围。%的学生认为学校说普通话的氛围非常好,%的学生认为很好,%的学生认为一般,%的学生认为学校没有说普通话的氛围。

上述问题反映出,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不高,周围也很难找到可促进提高的交流、学习对象,学校老师的普通话也不是很令人满意,整个学校说普通话的氛围也很一般。可见,学生对自己学习普通话的环境很不满意,这些问题、困难都亟待解决。

(三)学习普通话的习惯及动机

1.在学校能坚持说普通话的原因。%的学生在学校能坚持说普通话,其中,%的学生是因为对自己的普通话很有信心,敢于开口,%的学生是因为自己没有方言,%的学生是出于自己所学专业的需要,%的学生是想通过不断练习考取合格的普通话等级证书,%的学生是为了今后就业的需要。

2.在学校不能坚持说普通话的原因。%的学生在学校不能坚持说普通话,其中,%的学生是因为自己的普通话不好,没自信,不敢开口,%的学生是没有说普通话的习惯,%的学生是因为周围的同学都不说普通话。

3.练习普通话的时间。%的学生可以坚持经常练习普通话,%的学生是在普通话测试报名以后,%的学生是在考试前一个月,%的学生是在考试前一周,%的学生从来不练习。

4.参加普通话学习、测试的原因。6%的学生是因为喜欢普通话,%的学生是因为喜欢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的学生是为了拿到课程学分,%的学生是为了获取相应的证书。

上述问题反映出,在学校能坚持说普通话的学生和不说普通话的学生基本各占一半,而能保持经常练习的学生比例更低,不到1/3,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普通话学习规律的认识还不到位,学习的习惯不够科学。日常生活中的“说”固然很重要,但是有针对性地练习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日常交流中发音错误、缺陷出现的频率比较高,也很容易被忽视。另外,就普通话的学习动机来看,兴趣动机和交流动机这两种对普通话学习和水平的提高有很好的促进和激励作用的动机,所占比例很小。相反只是为了拿到等级证书的应试动机,却占了很高的比例。

四、讨论与建议

(一)客观认识学生在普通话学习中面临的困难

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虽然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但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在云南境内使用着20多种少数民族语言,而云南的丽江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共有12个世居民族,各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0%。我校就处于这样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外部语言环境十分复杂,学校内部的语言环境也不简单,这些都使得我校学生的普通话基础、学习的环境氛围等与发达地州昆明、曲靖、玉溪等地有差距。调查、访谈中获悉学生们面临的问题比较多,如基础薄弱、课时不足、实践场所较少,学校缺乏学、说、用普通话的氛围等等。

同时,也要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习惯、动机等方面的不足。学生学习普通话,主要靠课堂上那几十分钟,课后很少进行学习,只有在临近考试的时候,才会花点时间读读、练练,殊不知,普通话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学好的,是要经过长期的、科学的练习才能有所提高。从学习动机来看,仅仅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为了拿证才来学习和练习普通话,这种动机也是不可取的,也不会产生什么好的效果。这样的学生面对学习和考试,采取的只会是临时性、突击式的应试学习,他们不在乎普通话水平是否有所提高,只在乎测试成绩能否达到自己想要的等级,形成了有考试就有学习,没有考试就没有学习的现象,这样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动机,普通话水平是不会真正有所提高的。

(二)加强思想引导,端正学习动机,树立信心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对普通话形成正确的认识。

1.普通话的学习不是为了学分,也不是为了证书。在我校,普通话虽然是作为一门课程在开设,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与其它课程一般对待,更应该把它看成是一种语言的学习,是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学习普通话不仅仅为了获得课程学分,为了一张普通话等级证书,而应该致力于提高自身的普通话水平和提升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在普通话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动机很重要,一定要变“应试动机”为“兴趣动机”、“交流动机”,只有这样,才能说一口流利、标准、纯正的普通话。

2.普通话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持之以恒。同样,在学习的长期性、艰苦性这一点上,普通话也与大学的很多课程不一样。其他课程,临时抱佛脚可能是有效的,但普通话的学习,却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普通话的学习重在持之以恒,重在不断地坚持和练习,来不得半点马虎,存不得半点侥幸心理。尤其是在丽江这一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普通话的学习深受各地方言,各民族语言的影响,学生们的普通话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错误或是缺陷,而且这些错误或缺陷将会长期存在,对它们进行纠正需要长期的坚持和练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在平时的学习练习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哪怕是一丁点儿的改变和进步,要时时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教师要对学生有信心,也要让学生对自己有信心,要让学生坚信只要坚持练习,不断巩固和积累,就一定能改掉语音中的错误或缺陷。

(三)重视课堂教学,坚持因材施教,提高效率

通过前期的调查和访谈,笔者发现,多民族聚居地区的大学生,因为受方言和自身民族语言的影响,普通话学习的基础非常薄弱。在教学过程中,曾有学生表示,普通话课本上面的某一个或某几个声母、韵母,在他们小时候学习汉语拼音的时候,当时的授课教师压根就没有教过或者教的发音跟其他的没有区别。比如,声母zh、ch、sh和z、c、s,有很多学生就无法进行区分,前鼻音韵母en、in和后鼻音韵母eng、ing也没有办法区分。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坚持因材施教,方能提高教学效率。

1.讲解一定的语音基础知识

课堂上讲解一些简单、基本的现代汉语语音知识,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们了解自己的发音器官,应该让学生们知道什么是舌位、什么是唇形、什么是开口度,声母的发音中有哪些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等等。

2.充分了解学生,进行有选择、有重点的教学

汉语拼音一共有40多个声、韵母,不一定每一个都需要详细的讲解和练习。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先听学生的发音,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再选择学生发音有错或有缺陷的对象进行重点讲解和练习,这样,既有利于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3.注重学生综合口语的训练

在对学生的测试成绩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有不少的学生,测试的前三题即读单音节字词、读多音节词语和朗读短文,测试的分数很好,基本可以达到二级乙等的高分段甚至可以到二级甲等的水平,但是最终的成绩,却只是达到了二级乙等的中等水平,究其原因,就是最后一题命题说话,综合口语的表达能力、表达效果不是很好。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学生们自身存在的方言音、少数民族语言的一些腔调等,稍微不注意,就会在说话时暴露无遗。第二,说话时,由于平时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或是受到方言表达习惯的影响,很容易出现一些不规范的表述和表达。例如,在丽江,“看着”、“听着”、“走着”这些词语,人们习惯表达为“看起”、“听起”、“走起”,也就是说,人们在用到“着”这个动态助词时,把“着”说成了“起”;还有一些很典型的方言词汇,比如“粑粑”(普通话中的“饼”)、“洋芋”(普通话中的“土豆”、“马铃薯”)、“孩子”(普通话中的“鞋子”)等等;第三,网络流行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测试和平时交流中,就会有不少的同学使用到诸如“神马”、“有木有”、“给力”等网络语言。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同学们的测试成绩和整个语音面貌。作为任课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练习课本上的单字、词语、短文之外,综合口语的练习也是很有必要的。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训练他们敢于开口、勇于开口和善于开口,要逐步提高训练的难度,要加以正确地引导,让他们说得自然、流畅、准确。

(四)强化课后练习,调整学习策略,巩固成果

普通话这门课程,在我校的开设时间为一学期,一共18学时。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普通话课程的教学时间远远不够,希望增加学时数,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实践、练习机会。但是,学生在校时间毕竟有限,而必须要开设的课程也很多,不能所有的问题都用增加学时数来解决。因此,在课程开设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调整学习策略,高效利用课余时间,才是解决练习时间不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

普通话的学习,仅仅靠课堂上的几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课余时间的学习和巩固,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方面,学生需要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花大力气,下苦功夫,踏踏实实地学习和训练;另一方面,学生们也要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恰当的学习方法来进行学习。在此,建议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四用”,即“用耳”、“用口”、“用心”、“用手”。“用耳”,就是要多听标准的普通话,记住字、词、句的发音,并且尽量分辨出自己的发音和标准发音之间的差别,并及时加以纠正,否则,就是练得越多,错得越离谱。“用口”,就是一定要敢于开口,不管对错,先把自己的胆子练出来,不管是在教室,还是在宿舍、食堂,都大胆地,用心地用普通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用心”,就是在练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用心想想,老师是怎么讲解发音方法和技巧的,多留意身边普通话说得好的人他们是怎么发音的,他们的语音语调是怎么处理的。“用手”就是俗话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普通话考查的虽然是口头表达的能力,但是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你需要记一些你一直出错的音,你需要记下你的方言和普通话之间区别比较明显的发音,你需要记下容易出错的单字、词语,只有这样不断地积累,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加大宣传力度,创造语言环境,营造氛围

1.普通话的推广、宣传要和保护方言、民族语言共同进行

国家在积极推广普通话的时候,强调了各民族语言是平等共存的,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的自由。推广普通话不是消灭方言,是使公民在使用方言的同时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所以,我们在宣传的过程中,要向被推广者宣传、普及我国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政策,在推普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普通话与各地方言和民族语言之间的关系,要使被推广者认识到,方言和民族语言的存在,与普通话的使用和推广并不矛盾,它们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这样,就可以减少很多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对普通话的抵触情绪,有利于普通话的学习和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

2.普通话的推广、宣传要与学生活动的开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刻意的学是给人枯燥的印象,如果这种学习还要与考试、获取证书联系在一起,那只会让人觉得沉闷,给人带来压力,甚至很容易造成抵制情绪。因此,大学里边普通话的推广、宣传、学习,可以和学生活动联系在一起进行。

(1)做好全国的“推普周”活动

每年9月的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在这一周的时间里,我们可以开展很多活动。对于刚人校不久的新生,我们活动的重心主要放在学习、观摩方面。学习一些关于普通话、关于推普周活动的知识,积极参加学长学姐们组织的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对于二年级的学生们,就可以要求他们紧密结合每届推普周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例如:演讲、辩论、汉字书写等等。而在外实习的三年级学生们,则积极鼓励他们主动配合实习单位做好各项推普活动,把我们学校好的经验介绍到实习单位,也虚心请教、接受实习单位的做法和经验,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做好我校每周的“推普日”活动

全国每年有“推普周”,我们地方高校,尤其是在多民族聚居地区的高校,为了学生们普通话水平的进步和提高,更应该紧跟国家的步伐,积极做好普通话的推广活动。因此,在学校可以尝试开展每周一次的“推普日”活动。活动内容可根据时段来进行安排:中午,可以在学校的普通话学习广场进行,主要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自由交谈,在交谈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晚上的活动,主要在学校的普通话实践机房开展,给学生播放标准的普通话朗读音频,观看测试流程的动画视频,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测试等等。

(3)做好具有学校特色的推普活动

我校是在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多种民族语言的存在和使用,使得我校的语言环境比较复杂。前期的调查结果显示,251名同学中,就有彝族、哈尼族、白族、纳西族、傣族、回族等10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中,除了回族使用汉语外,其余的民族都有自己的少数民族语言,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给普通话的学习和推广造成了困扰,但如果我们能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一现象,也许会有预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可以开展“民族语言对对碰”活动。这一活动,就是鼓励普通话学得好的汉族同学和普通话学习有困难的少数民族同学结成学习对子,他们之间的学习是互相的,即汉族的学生辅导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普通话,而少数民族学生则教汉族的学生学习自己的民族语言。这样,既可以让汉族的学生体会到学习民族语言的困难,从而能很好地体谅学习对象,在辅导的过程中能更加耐心、细心;另外,也可以把少数民族学生说自己民族语言的那种自信逐渐地转移到学习普通话上面来,还可以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普通话和本民族语言之间的区别,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普通话的推广、宣传离不开教师们的积极参与

调查显示,有%的学生认为学校教师们的普通话水平一般,只有%的学生认为学校教师们的普通话非常标准;有%的学生认为学校说普通话的氛围一般,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学校没有说普通话的氛围。从这些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学生们对学校学习普通话的环境很不满意。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师范院校的教师,其他专业素养暂不提,就口语表达这一点不能让学生满意的话,确实有点说不过去。在以往的推普活动中,我们确实忽略了教师这一群体,只针对学生提出了这样、那样的要求,而作为引导者身份的教师却没有提出任何要求,殊不知,在普通话的推广、宣传中,教师是不能缺位的。

据统计,我校现有的400多名教职员工中,一共有汉族、纳西族、白族、彝族、傣族、普米族、回族等1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的比例占了全校教职员工的%,虽然在进行教学工作时大家都能坚持说普通话,但在日常交流中,教师们很少说普通话。大部分教师对语言的选择一般是这样的:在能听懂的前提下,优先选择本民族语言,其次是丽江汉语方言,最后才是普通话。教师们的这种交流习惯,给学校学、说、用普通话氛围的营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良影响。所以,普通话的推广、宣传同样需要教师们的积极配合和参与。

总之,“机测”在我校刚刚施行不久,2016届学生的成绩较之2015届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同时,学生们在普通话学习上面临的问题也急需解决,只有学校给予高度重视,增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营造学、说、用普通话的校园文化氛围,才能促进学生们普通话水平的提高和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

学说普通话【第二篇】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所以普通话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可是受语言环境的影响,不少教师包括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还相当低,不能给学生示范,弊端仍存在,推广普通话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它可以净化语言,提高修养,又能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建国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推广普通话工作,出台了许多政策,并制定了推广普通话的有力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在,我国政府许多对外的部门窗口都把讲普通话作为一项硬性要求。由于我乡处在西南方言区的贵州,少数民族较多,加上地方的风俗习惯,教学条件落后,师生不够重视,没有形成讲好普通话的浓厚氛围,这些都加大了农村小学学生学习普通话的难度,尤其地方方言讲起来与普通话常常大相径庭,如,师:你们的作业交了不有?生:还不有。正确的问答应该是“你们的作业交了没有?”“没有交”。这就是受我们地方方言的影响,在加上教师的普通话不过关不假思索,就脱口而出的结果,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执教者的担扰,那么,如何搞好小学阶段的普通话教学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几点较为适用的方法。

一 、课堂教学是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场所

尽管现今已是信息时代,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手段越来越现代化,但语言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而小学阶段又是学生模仿力最强的阶段,因而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普通话,并用普通话教学,这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语言艺术的基本要求。对教师来说,不能讲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也就谈不上什么教学的语言艺术了。

二、加强普通话教学的语言训练

朗读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最重要、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因而学生学说普通话,朗读训练可谓是一条捷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朗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加强朗读指导,既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完成了教学任务,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使学生学说练讲了普通话,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为此,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语言训练可以贯穿在课文讲读的过程之中。在我接任我们班时的第一节课我让学生朗读课文,一出口就是象念经一般声音高高低低,每一个字音都拖很长时间,还有一些声调也读的乱七八糟。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每次的早读课上我都亲自教读,最后让学生再读依次从中纠正。例如新课程五年级第十册语文《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中,我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作者写的字、句陶冶情操,以及体会作者笔下祖国儿童的朝气蓬勃、充满活力,以及春天的勃勃生机,情感上产生共鸣。然后请几位学生有感情地读,比一比谁读得好,并让他们讲述哪些词、句用得好,好在哪里。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

学生在课堂中做得好,但是一到课外,他又把这一神圣的语言抛到九霄云外。作为语文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学说普通话,除了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外,我还在班中设立了普通话监督员,督促学生人人讲普通话;在每期的壁报中开设推普专栏,渗透普通话知识;在学期中,结合教学内容,举办故事会、演讲比赛、辩论会等,激发学生讲好普通话的热情;并在期末将“讲好普通话”作为评优的条件之一。这些做法,都大大激发学生学说普通话的兴趣,在班级中成功地营造了人人学说普通话的良好氛围。同时,利用教室内专栏普及学习普通话的有关知识,宣传学习普通话的典型人物,让学生人人参与进来,争当学习普通话的排头兵,从身边学起,从点滴学习,不断充实积累,学习普通话就不再是一个难题。

四、正确引导学生学习

说好普通话,从娃娃抓起【第三篇】

摘要用普通话交流,不仅是一种讲文明、有礼貌的表现,还是一个人知识底蕴,文化素养的最好体现。推广普通话,可以使人与人之间便于沟通,增加了解与互信,消除隔阂,催生文化认同感,促进文化相融,从而促进城市化进程,推进城市文明进度。

关键词幼儿期; 普通话; 学习

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对于幼儿来说及早掌握普通话,更有利于日后与他人沟通。幼儿期进行普通话学习,既是为入学后的学习打基础,也是为今后从事各项工作做铺垫;幼儿园作为普及普通话最前沿的阵地,随着我国普通话推广力度的加大,普通话已经成为幼儿园的一门必修课程。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尽量运用普通话引导孩子进行交流并给予指导,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普通话语言环境和氛围。

1 说好普通话就要从幼儿抓起

幼儿期是学习语言、形成口语的关键时期。孩子好模仿,敢讲敢说,喜欢与人交往,如若幼儿学语言的最佳年龄期受到了方言的影响,形成方言语音、语感的原型定式,很难矫正。目前很多小孩都处于留守在家,跟随爷爷奶奶在农村长大,入园后,他与大家很难交流,因为地方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很大,怕一开口就被嘲笑,所以都不愿说话,性格也变得内向起来。可见,方言影响了幼儿的语言学习和情感交流。

学说普通话有利于识字和阅读,为孩子入学后掌握书面语言、理解字义打下基础。普通话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语感,也有利于今后的外语学习。幼儿期的口语训练会让他们掌握一批词汇,对字的音、形、意形成统一联系认识,促进辨音能力形成,有利于孩子的自主学习。

防止语音上出现根本性的错误,避免口语交流中产生误会。留守小孩在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说话本身就有点口吃,尤其是由爷爷奶奶祖辈们一手带大的幼儿,语言的表达更差,如口齿不清,发音不准,语句颠倒,不完整,代词使用混乱等等。幼儿正是学习普通话及口头语言表达的最关键的时期。因此从小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掌握一口流利、规范的普通话,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的重要前提。

2 教幼儿说好普通话的建议

要大力做好宣传工作

(1)充分利用我园内的宣传栏优势,积极宣传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各项政策及法令,指导教职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强化了讲普通话、用规范字的意识,切实落实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各项要求。把教师的规范字、普通话纳入了教师继续教育,从而提高了他们用语用字的规范化水平。

(2)向社区宣传活动。为了切实营造讲普通话的氛围,除了本园从上到下坚持讲普通话外,我园组织“小小推普员”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分发传单,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到社区向居民宣传讲普通话。

(3)运用多种途径的宣传。我们利用升国旗的机会,开展了国旗下的讲话活动。为了使讲话的内容易于孩子的了解,我们运用互动对话的方式,以小问题和小游戏的形式进行,让孩子们在互动中学习,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幼儿园的家园栏上,在醒目位置向家长宣传讲普通话的重要性。在家长会中,向家长宣传,鼓励家长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和孩子交流时尽量讲普通话。

创设说普通话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多听、多说。 引导幼儿注意地倾听,这是教幼儿学习说好普通话的先决条件。幼儿学说普通话,首先要学会听,听得准确,听得懂,然后才有条件正确地模仿说。多听故事是让幼儿听说普通话的基本方法。这里的多听,不是家长跟孩子面对面讲述的、而是让孩子多听由正规播音员和普通话很好的老师朗诵的故事。尤其边远山区的幼儿家长普通话大多不标准,这就造成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也模仿到了很多不标准的普通话。如果让幼儿观看普通话动画片、音乐等,不仅能记住故事,更能让孩子记住普通话的读字发音,只有大量接触普通话,才能说好普通话。创设听普通话的环境,还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我们日常生活和幼儿的对话、听录音故事、老师邀请幼儿谈话……

给幼儿创设积极“说”的环境,在说话中练习说普通话。 “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幼儿的普通话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模仿而获得的。在教学活动中要用肯定、表扬等方法保护孩子说的欲望。对于能积极发言的幼儿我们及时地以送大拇指、鼓掌等方式给予肯定,并刺激其他幼儿也积极发言。要克服说得好的让说,说得不好的不让说的做法,鼓励幼儿说错了没关系,老师会帮助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利用幼儿来园、饭后、游戏、离园等分散时间,有计划有目的用普通话与幼儿交谈,在交谈中建立感情,使他们无拘无束,有话说时敢用普通话讲出来。要给孩子创设一个“说”的环境,让孩子练习说学习说,在说中学说。

克服方言的障碍,用正面引导的方法矫正幼儿错误表达的现象。 方言特别是本地的桂柳话,平翘舌不分、前后鼻韵母不分、鼻音边音不分,字的发声方法与普通话发声方法存在很大差别。这就需要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对幼儿不规范的发音进行矫正。教师要做好正确示范,用正式的普通话与幼儿交谈,做到说话完整,发音准确、清晰,语速要慢,以便幼儿模仿。要提供练习发音的机会,对个别不正确的发音和不到位的音进行重复训练。还要在一日生活中随时纠正幼儿不准的发音,培养幼儿辨音能力。

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说普通话的乐趣,提高普通话水平。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我们可以开展一些言语性游戏、角色等幼儿喜欢的游戏,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加强对幼儿普通话的练习,比如幼儿在玩“美容院”、“超市”等游戏时,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游戏活动,教师以角色身份参加幼儿的游戏,与幼儿用普通话进行相应角色的语言交流。还有,幼儿对绕口令、顺口溜很感兴趣,学起来非常快,日常生活中多玩一些绕口令、顺口溜游戏,对幼儿说好普通话有很大的帮助。

父母配合,取长补短。家庭是幼儿获得语言的第一环境,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基础,在这个环境中有着丰富词汇,是发展口语的有利条件。但由于父母文化素质普遍不高,语言的丰富性、规范性都相对欠缺。语言能力受其影响较大。但由于孩子大量时间在幼儿园度过,因此父母经常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园讲普通话的情况。回家后又让孩子用普通话讲讲自己在幼儿园做了什么,老师教了什么,再将孩子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反馈给老师。通过家园联系,父母及时准确地把握孩子的普通话学习动态,真正发挥了家园配合的作用。普通话是我们国语,普通话也许将来某一天成为全世界的通用语。未来的社会,一个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会讲流利的外语,还应会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因此,要想说好普通话,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与家庭的支持、配合是分不开的。从幼儿抓起,全民推广普通话,是每个父母和幼教工作者的职责。

只要全民重视、全民推行,普通话一定会渗透到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言行中。只要有说普通话从我做起、从娃娃抓起的意识,我们这个国家一定会变成一个更高素质、更讲文明的国家!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2]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管理办法》.

[3] 《幼儿园管理条例》.

学说普通话【第四篇】

开学第二周是“推普周”,为了让普通话走出校园,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教爸爸、妈妈说普通话,让普通话走进家庭。

爸爸是安徽定远人,妈妈是本市人,他们在上大学、平时工作中说的都是普通话。也许成长的地方不同,也许女人天生具有语言天赋,爸爸的普通话就是没有妈妈说得好,爸爸说的是带有浓重地方口音的“定远普通话”。所以,我准备把这次教学的重点放在爸爸身上。

晚饭后,我把爸爸叫到书房,爸爸一头雾水地走进书房,我郑重其事地宣布:“爸爸,今天你是学生,我是老师,我要教你普通话的标准读音!”爸爸眉毛一扬,不服气地说:“我说普通话的时间比你的年龄还长,这对我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你随便问吧。”我先让爸爸读了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爸爸摇头晃脑,得意洋洋地读起来:“望庐山瀑(po)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po)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che),疑是银(ying)河落九天。”

我听出来了几个错字,可我没说是哪儿错了,我只让爸爸去查字典,以便加深印象。这次,我终于可以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了!等爸爸查完字典,他居然把所有的错字都改过来了:原来错的po,现在改成了pu,原来错的che,现在改成了chi,原来错的ying,现在改成了yin。当我让爸爸再读另一首古诗——《忆江南》的时候,爸爸忽然变机灵了,他先把不熟的地方查了一下字典,再读起来,这下全部ok!为了让爸爸印象更深刻,我又让爸爸读了好几篇作文,爸爸的普通话果然大有长进。等下一个“推普周”,我一定还要当爸爸的老师。

通过这个“推普周”,爸爸普通话水平有所提高,我也体会到老师的快乐!

学说普通话【第五篇】

首先让我讲一个故事:

一次,我到东台某乡镇去测试。一位中学老师很严肃地跟我交换他对于推广普通话的看法,他说:第一,搞普通话测试是在教师任职、职称晋升等关口上卡我们;第二,推广普通话有语言歧视之嫌。套用一句歌词来说吧,普通话,“想说爱你不容易”。我心里猛一沉,就连曾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学教师都对说普通话有如此强烈的排异反应,那么,要让1954年以后出生的广大公务员、教师以及窗口行业从业人员等等在较短的间内测试达标,这个任务是多么艰巨啊!

后来我陆续看到了这么几则报道:

报道一:县洋马乡一位普通农妇的儿子高考得中,乡亲们欢天喜地地给她家送来了一幅对子:“清华是你今生的骄傲,洋马是你永远的故乡”。作为母亲,她读懂了乡亲们的一片真心,就是告诫她的孩子不要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就是不要忘掉根本,忘掉家乡。

儿子离家前,她千叮咛万嘱咐:孩子,我们是农村人,上了大学,可不能瞧不起乡下人,可不能忘本呐。上学以后,这个质朴的农村孩子没有忘记母亲的叮咛,就连给母亲打电话时,也会努力提醒自己不说普通话,而要用方言,因为这样可以明白地告诉母亲,他没有忘本!然而有一天,当他听到电话那端传来的母亲生硬的、还带着浓浓乡音的普通话时,他惊呆了:一个一辈子没有走出过的农家妇女怎么也说起了普通话?母亲似乎感受到了他的惊诧,说:孩子,现在我们洋马的中药材生意很好,外地客商纷纷到我们这里来订货。我们如果说方言,人家会听不懂演讲稿,演讲稿所以乡里乡亲的现在都在学说普通话。从今天开始,你跟妈妈通话时,可要讲普通话,这也是我学说普通话的一个好机会呀。儿子欣喜之余感慨万分:今天,农村经济在发展,农民的语言观念、语言面貌同样在与时俱进!

报道二:聘请保姆新鲜事,必须会说普通话。南京的黄先生想给未满周岁的儿子找一位保姆,他在报上登出广告,保姆要有高中学历,还必须说普通话。黄先生告诉记者,保姆的言行会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对保姆要求高是对孩子负责。

报道三:会讲普通话,购物可打折。香港电台普通话台决定在年月日,由“汇丰普通话基金”赞助,举办第一次普通话日,鼓励港人说普通话。香港电台还与香港旅游服务业协会和香港总商会等机构合作,邀请他们旗下约3000家会员商户,展开“普通话日购物优惠”活动。月日当天,顾客凡到贴有“普通话日”招贴的商店,用普通话购物,即可获得九五折优惠。

学说普通话【第六篇】

“不对,是‘中国’、‘写字’。爸爸,你仔细看着我的口型,认真地再跟我着我读一遍。”

爸爸愁眉苦脸地看着我,依然重复着“宗国”、和“写志”。我也一脸的无奈,心里嘀咕着:天哪,爸爸怎么这么笨啊!

事情是这样的:爸爸是一名警察,为了提高服务水平,他最近要参加全市普通话考试了。这可愁坏了他,因为他的普通话水平实在是太烂了,常常“n”“r”不分,“h”“f”不分,前后鼻音根本没啥区别,更别说平翘舌音了……为了帮助爸爸顺利过关,我决定为他来个“突击训练”,教爸爸学学标准的普通话,因为我们学校现在每星期还有一节朗读课呢!接下来就发生了以上这一幕……

我怎么也没想到,年近45岁的爸爸,竟然拿恭恭敬敬地成了我这个13岁的初中生的学生……爸爸还真谦虚,对我这个小老师的话言听计从。我想:我应该像老师一样耐心指导,不急不躁。于是,我学着老师的样子,咳嗽了两声,然后挺起胸膛,大声说:“爸爸,念‘中’时,舌头要先翘起来,由鼻子发出ong的音,你试试!”我又示范了几次,爸爸歪着脑,认真地学着。就这样,一编不行,那就再来一遍,不知反复了N遍,爸爸终于找到了感觉,学会了这两个词。还像个小孩子似的,嘴里不断地说着“中国”、“写字”。接着我又教他了许多容易混淆而且发音容易不准的词 字,他都学会了,他现在还能用标准的普通话朗读1篇论文呢!

考试那一天,我在家里焦急地盼望着,盼望着……爸爸终于回来了,没话说。PASS咯!

学说普通话【第七篇】

首先让我讲一个故事:一次,我到某乡镇去测试。一位中学老师很严肃地跟我交换他对于推广普通话的看法,他说:

第一,搞普通话测试是在教师任职、职称晋升等关口上卡我们;

第二,推广普通话有语言歧视之嫌。套用一句歌词来说吧,普通话,“想说爱你不容易”。我心里猛一沉,就连曾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学教师都对说普通话有如此强烈的排异反应,那么,要让1954年以后出生的广大公务员、教师以及窗口行业从业人员等等在较短的间内测试达标,这个任务是多么艰巨啊!

后来我陆续看到了这么几则报道:

报道一:县乡一位普通农妇的儿子高考得中,乡亲们欢天喜地地给她家送来了一幅对子:“清华是你今生的骄傲,是你永远的故乡”。作为母亲,她读懂了乡亲们的一片真心,就是告诫她的孩子不要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就是不要忘掉根本,忘掉家乡。

儿子离家前,她千叮咛万嘱咐:孩子,我们是农村人,上了大学,可不能瞧不起乡下人,可不能忘本呐。上学以后,这个质朴的农村孩子没有忘记母亲的叮咛,就连给母亲打电话时,也会努力提醒自己不说普通话,而要用方言,因为这样可以明白地告诉母亲,他没有忘本!然而有一天,当他听到电话那端传来的母亲生硬的、还带着浓浓乡音的普通话时,他惊呆了:一个一辈子没有走出过的农家妇女怎么也说起了普通话?母亲似乎感受到了他的惊诧,说:孩子,现在我们的中药材生意很好,外地客商纷纷到我们这里来订货。我们如果说方言,人家会听不懂演讲稿,演讲稿所以乡里乡亲的现在都在学说普通话。从今天开始,你跟妈妈通话时,可要讲普通话,这也是我学说普通话的一个好机会呀。儿子欣喜之余感慨万分:今天,农村经济在发展,农民的语言观念、语言面貌同样在与时俱进!

报道二:聘请保姆新鲜事,必须会说普通话。的先生想给未满周岁的儿子找一位保姆,他在报上登出广告,保姆要有高中学历,还必须说普通话。先生告诉记者,保姆的言行会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对保姆要求高是对孩子负责。

报道三:会讲普通话,购物可打折。香港电台普通话台决定在2001年9月13日,由“汇丰普通话基金”赞助,举办第一次普通话日,鼓励港人说普通话。香港电台还与香港旅游服务业协会和香港总商会等机构合作,邀请他们旗下约3000家会员商户,展开“普通话日购物优惠”活动。9月13日当天,顾客凡到贴有“普通话日”招贴的商店,用普通话购物,即可获得九五折优惠。

哦,原来普通话已经进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说普通话已经逐步成为许多人的自觉行为。

学说普通话【第八篇】

天空万里无云,瓦蓝瓦蓝的,像海一样,太阳公公懒洋洋地起来工作了。在这个美丽的季节,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日子——普通话推广周。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又要写1篇特殊的作文。这篇特殊的作文题目是:我教XX学说普通话。

放学回到家,我便开始思考起来了:教谁呢他(她)愿意学吗?该怎么教呢?……一个个问题浮现在我的脑际。我一边想一边翻着记事本,这时我眼睛一亮看到了两个字——听写!说到听写让我想到一个人——妈妈。因为平常听写的内容都是妈妈报的,而往往因为妈妈地音不准,导致了错误,这不就是一个机会吗?相到这儿,我便安心的开始写作业了。

妈妈回来了,她一进门我便用普通说对她说:“妈妈您幸苦了,这儿有一项任务要您来完成。”妈妈感觉口气不对劲,她就像孙悟空一样有一对“火眼金星”,一眼就看穿了我心里有事,问:“有什么任务?是不是……说普通话?”我连忙点头并让妈妈换好鞋子坐沙发上听我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妈妈。

于是紧张的工作开始了。首先我先教妈妈含了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用语,如:“对不起,打扰了、请问、等一等……”谁知,妈妈一教就会,虽然前半段很顺利,可是到了后来有一些前后鼻音的字,有些不准,可我并非不分青红皂白的乱闹,而是耐心地教妈妈,妈妈也非常认真地学,我感到很高兴,如果想要一个人改掉多年的坏习惯,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俗话说得好“水滴石穿”,什么事都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决不可能一步登天。

现在妈妈平时尽量说普通话。我相信,总有一天,我的妈妈会说出一口非常标准的普通话。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5 283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