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建设范文【通用4篇】
学校文化建设通过丰富的活动、积极的氛围和共同的价值观,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提升整体教育质量,如何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与发展?以下是阿拉题库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学校文化建设范文【通用4篇】文章,欢迎您借鉴参考。
特色校园文化【第一篇】
当代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竞争,高校是文化高地,高校校园文化肩负着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责任,是提升现代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宿迁学院是2002建立的地方高校,属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宿院学子十箴规”是2015年学校出台的劝学劝进的励志语录。本文深入分析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存在问题与“十箴规”的内容、做法、成效、启示,探讨新建本科地方院校如何展开特色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培育;十箴规;启示
当代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竞争,文化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也是文化高地,传承着文化,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展现的是学校师生的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学校发展的理念,发展方向是可以透过该学校独有的校园文化展示出来的。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校园,需要一个学校培育好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更是提升高校自身内涵的需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地理位置不优越,本科办学历史不长,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依然较弱,校园文化仍在一个较低的层面运行,因此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重视硬件设施、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要注重校园文化的积淀与大学精神的塑造。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培育现状
(一)拥有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前提和基础。高校校园内的教学设施、生活设施、校园环境、图书馆、实验室、教室、宿舍、食堂等也都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一部分。另外,校园内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艺术楼、体育馆、校内广播、宣传栏也属于高校校园物质文化的内涵。它们用它们的外在表现形式展示这一所高校的独特气质和良好形象,让师生能够即时、直观地感知校园文化内涵,与高校特有的精神内涵。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拥有新的功能齐全的硬件设施,建设效果显著,给当地带来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大大促进了当地的教育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校园制度文化起点高,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自身良好的校园制度文化能够使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得以保障。学校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行为规范、规章制度都属于校园制度文化的范畴。一个高校为了确保正常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秩序,就必须制定出的各种规章制度,来规范与引导在校师生的行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时俱进,起点高,结合师生的身心特点、学校的办学和管理理念、发展历程,并结合对先进文化的借鉴与思考来积极地营造,构建属于自己的校园制度文化。
(三)校园精神文化得到了提升。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校园精神文化对校园师生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道德情感、思维模式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高校校园精神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高校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是高校独有的精神理念和特有的价值观念;是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沉淀和打磨而成的。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其主要是以大学的校级领导、广大师生的精神观念为表现形式。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建设中采众家所长,因此在沉淀与打磨中得了速度的提升,进展地扎实有效,拥有校训、校歌、校徽等外在校园精神文化表现形式,也拥有特定的校园师生价值观、精神气等内在的校园精神文化,形成和谐校园的氛围,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而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上存在短板。
物质文化建设是外在的、直观的、成效显著的,因此大部分高校积极建设校园物质文化。而校园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是内在的、潜移默化的,因此需要时间沉淀的与积累的。这需要高校在办学的过程中不断地累积,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形成具有自身特色,而被广大师生所接收地校园制度与精神文化,从而能促使广大师生不自觉地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形成优秀的氛围。
(二)把校园文化培育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上。
校园文化活动是目前大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培育的主要形式,而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主体是大学生。辅导员担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组织开展校园活动的职责,因此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中处处看到辅导员与学生的身影。高校校园文化培育除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外,也要同时重视大学校园的另一个主体-教师。他们拥有先进文化的思想观念、价值趋向、行为方式和较为丰富的人生经验。他们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道德情感、思维模式等也影响着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而且是重要的引领作用。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功利意识和娱乐化倾向突出。
大多数高校校园文化的培育中校园文化活动等同于娱乐活动,这在校园文化建设文化层次比较低。娱乐活动可以丰富师生课外生活,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学生愿意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娱乐性较强也较吸引学生的参与。但是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校园活动中文化层次低,过多强调娱乐活动,导致校园文化品位不高缺乏教育性,更谈不上形成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
(四)对校园文化建设中互联网的深刻影响重视不够。
国家早在2004年就指出,高校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络建设,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使网� 特别是在微信、微博、QQ、智能手机等快速便捷网络工作发展,校园师生交流离不开网络新媒体的今天,更加要重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用网络文化提高了校园文化的科技含量,丰富高校的校园文化形态和表现方式,这代表着校园文化发展的新方向。
三、宿迁学院学子十箴规内容、特点、成效
(一)《宿院学子十箴规》既是对我校学生基本行为规范的明确要求,也是劝学劝进、鼓励学子成人成才的励志语录。
十条箴规涵盖品德修养、遵章守纪、学习指导、生涯指要等多个方面。遇到老师问声好,做人感恩最重要;人际和谐互谦让,班舍文明齐打造;教室会场图书馆,手机静音环境保;迟到早退和旷课,恶小累积比山高;违章用电危害大,夜不归宿险如刀;考试作弊和斗殴,违法乱纪不可饶;生涯规划定目标,就业创业与深造;英语四级大一过,成功考研路不遥;绝不挂科是底线,全面发展是王道;大学四年莫虚度,成人成才传捷报。
(二)《宿院学子十箴规》以劝勉为主,辅以警示,导向鲜明、针对性强,且文字简要、合辙押韵、便于记诵。
此次十条箴规的,旨在让学生“诵于口、铭于心、践于行”,从而实现“修身立德、强化自律、精进学业,立志成才”的育人效果,使众多学子真正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这是校园“软文化”建设的新举措,以学生为主体,建设优良的校风和学风。
(三)《十箴规》出台以来,学校通过学校广播台、宣传栏、学院《宿院青年》微信公共平台、网络媒体等宣传渠道广泛传达信息
全校各年级各班通过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主题党日活动等平台,使得《十箴规》在全校范围内推广,使得学生熟知,并积极践行,在学生中也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学校还以漫画、宣传片、海报等学生更受欢迎的形式,使得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了解、熟知、内化、践行的氛围,掀起新一轮校园文化的建设狂潮。
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培育的对策
(一)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与管理中,在校园文培育的实践中落细落小落实。
2014年共青团中央要求在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核心要求。因此高校校园文化的培育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杆与引领,是高校校园文化培育的正确方向,《十箴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与启发,从“细”着眼,从“小”着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浅显易懂,便于领会与传播。
(二)结合自身,准确的定位,这是开展高校校园文化的前提和基础。
新建本科地方高校拥有自己独特的情况,建校短,底子薄,需要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拥有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班风是关键,而如何拥有这些良好的风气,形成特色的校园文化,就必须结合自身的办学实际、办学目标、办学特点来给自身有个准确的定位。宿迁学院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师资队伍、教育教学管理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加强内涵建设,以培养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针对自身的特点,以良好校风、学风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形成了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
(三)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不断创新特色校园文化。
创新是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灵魂和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需要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高品位的建设需要不断地学习,更需要不断地创新。高校校园文化的创新包括学术创新、科技创新、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表现形式的创新等。《十箴规》是文化培育创新的一个有效尝试,将学生的大学学习生活具体化,形成十条箴规,形成学生的行为规范。
(四)要利用好网络阵地,占领网络高地。
当今的校园文化面临着一个新的时代境遇,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网络,人们的思想也深受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冲击,人们信息的获得也是多元渠道送达的,新媒体在当代人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高校是先进思想的集中地与发散地,高校引领着先进的文化潮流。校园文化培育更加离不开网络这个主阵地,高校要利用好网络最大化地传播信息,最大化地对师生的行为与思想进行浇灌,最大化地培育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十箴规》在传播过程中,极大化地运用好了新媒体的作用,使得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传唱,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师生的认同,形成积极向上的内动力。
(五)校园文化形成中要贴近学校办学定位、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师生生活
除了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第二课程活动外,也要重视校园大师的养成,重视科研与课程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中,形成娱乐与文化相结合的有效方式。?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等贴近学生实际;在教学活动中的教风、学风、校风,包括人际关系、校园文化等构成特殊的学校氛围,使学校全体师生情操受到陶冶、意志得到锻炼、人格得到塑造。通过开展学术、科研、文化、艺术、体育等丰富多彩寓教育于乐的活动,结合各种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活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园特色文化培育需要全方位的,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的工程,校园文化的培育是有长期性的、艰巨性的,任重道远。只有做好校园文化培育工作,才能使地方本科院校逐渐成熟完善,才能吸引更多的凤凰飞上枝头,才能创办家长学生满意,社会认可的本科院校。要做好校园文化培育工作,需要全校师生共同的努力,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也只有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全员认识、全员参与,在教学管理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才能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才能创建属于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
作者:王倩 单位:宿迁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永生.新建本科院校应注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J].理工高教研究,2006(10).
特色校园文化【第二篇】
(1)消费人群分析
校园文化产品因其元素的特殊性,适用范围相对狭窄。不可能作为市场流通的日用百货一样,遍布各大商场、超市。传统意义上认为,校园文化产品是官方交流时的馈赠、交流礼品,其实其消费市场远不止于此。事实上,在校园环境中生活的人群、曾经有校园生活经历的人群以及将要步入校园的人群都将成为校园文化产品消费的主力军。其消费者的年龄段跨度很大,需求也十分复杂。因而此类设计要对症下药。
(2)购买力分析
校园文化产品如果作为日用品消费,其价格应该与其它同类产品持平,或略高一点。但与全球资源共享的商家相比,从价格上相比根本没有竞争力。因而它应� 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应该是物美价廉的产品占主流。相对昂贵的校园文化产品只能作为有益的补充。
二、校园文化产品的设计定位与原则
根据校园文化产品的设计定位的目标消费人群,可以按照用途分为:日用品、装饰品、纪念品三大类别。
(1)日用品
日用品,主要包括学生校园生活的必需品为设计原点。包括学生的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其设计品类的选择,应以日用消耗品为主,且具有相对的普遍性。例如校园文化的文具系列设计,而对于生活用品中过于个性或偏好的产品,则尽量不要设计,很有可能会做无用功,如设计一款校园文化的香水。尽管会有一定销售,但可能相对于其他产品其销售量会羞以启齿。
(2)装饰品
校园文化装饰品的设计要注意其摆设的环境,可以将其大致分为办公环境、家居环境、宿舍环境。办公环境的装饰品既要外形材质美观,尺寸又要适用于办公环境,这并非是限制其设计尺寸,而是要注意其摆放方式如在书橱里、办公桌上、还是落地的墙边或角落。其设计要求相对比较严肃、庄重适于办公场所。而对于家居环境的校园文化装饰品设计则相对活泼、轻松、愉悦。宿舍环境下的设计因其空间的相对狭小与拥挤,使其设计尺寸要求要小,如果是尺寸较大的产品,要考虑壁挂式的结构,以节约空间。
(3)纪念品
校园文化纪念品主要用于自己收藏或馈赠友人,所以产品体量不宜过大、包装要比前述二者更为精美、便于携带、保存。纪念品的价格也应有高、中、低之分,以适应不同的要求。现对于价格较高的产品,应该具有一定的保值、甚至增值的功能。例如贵金属纪念币、纪念徽章、纪念邮票、纪念信封等。
三、校园文化产品的设计方法
(1)根植于校园文化,细分消费人群
由于是校园文化产品,其校园的特质不容更改。校名、校徽都要使用规范的校园VI系统,大部分院校近几年都逐步规范和完善了自身的VI形象系统。作为学校的“招牌”一定要统一形象,不可千人千面。对于消费群体,除前面所述的三类人群外,送孩子上学的“亲友团”也是消费的潜在客户。
(2)挖掘、重塑校园文化特色
对于专业特征明显的院校,其校园文化产品要挖掘特色,如航空航天专业院校,就可以以自身研制的卫星、飞机等微缩模型或形象做足文章。对于学校的发展历史中对国家、社会贡献较大的人物、事件、物品都可
(3)实时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征,都有具有时代特征的物品出现,设想十年前谁会料到苹果Iphone手机会卖得如此之火,相匹配的手机外壳更是琳琅满目:塑料的、硅胶的、金属的、木质的……;动物形象、花卉形象、水果形象、人物形象……;压花的、透明的、镶水钻的……,眼花缭乱的同时还记得曾经的白纸黑字?飞鸽传书吗?因而要注意设计的时代特性。
(4)系统思考,逐步完善
校园文化产品的设计,从宏观上讲属于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做到完美恐怕是天方夜谭。就其方案设计到生产实施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而且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完善的销售渠道来保障计划的顺利支持。从微观上讲,每一个产品都可能成为未来记忆的载体,文化产品设计的每个细节都不能忽视。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种类必将更新、完善。
四、校园文化产品建设的意义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第三篇】
关键词:中学 校园文化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c)-0161-01
中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组成元素,是全体师生在很长一段时期的实践当中创建起来的,其反映了学校整个形象的一种意识与精神。中学校园文化不只是学校历史文化的一种沉积,其更是学校得以发展的重要主题。以下是笔者多年工作所积累的一些有关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经验之谈,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培育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
对于中学校园文化的建设而言,培育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团结合作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中学学校的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包括了三个大方面,一个是教师职工的合作精神,一个是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另外一个则是教师与学生间的合作精神。这三者间即是相互区分的,又是互相联系的。而一旦这三者发挥到了极致,那么校园文化气息将达到一种无法比拟的境界。因此,作为中学学校应该重视对精诚合作团队精神的建设,树立一面精诚合作的旗帜,使学校每一位成员为之感到骄傲。要想在中学校园培养起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第一,树立起团结合作的观念,应该注重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团结合作意识的培养,比如可以开展一些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等;第二,为师生搭建团结合作的平台,为师生的团结协作提供机会,比如师生共同参加一些文体竞赛,在竞赛中培养起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第三,营造一种精诚合作的氛围,让师生在这种氛围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学校可利用橱窗栏、校园报刊等进行宣传。全面重视团队精神的建设,这样不仅能够建立一种和谐的校园文化,而且也能拓宽文化建设的渠道。
2 培养挑战极限的攀登意识
正所谓“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一个人的思想决定着一个人的高度,同时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而一所学校有着挑战极限的攀登意识将注定要成就其不平凡的未来。由此可见,具有挑战极限的攀登意识是多么的具有现实意义,并且这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我们知道,中学所承载的任务是为国家培育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学生是否具有挑战极限的攀登意识,将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前程。在这样一种趋势之下,中学学校应该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第一,利用“三项改革”让老师从以往的课堂教学中的表演者、独唱家和传授者慢慢地变为课堂教学中的激励者、引导者、启发者和合作者,让中学生变为课堂教学中的研究者与实践者,利用这种教师和学生的自我角色的调整和不断的挑战来凸显挑战极限可从现在做起,从细节做起,因为这种角色的转变本身就是一种挑战、一种超越自我的表现。第二,在面对知识的学习时,应该要有永不言弃、勇往直前的攀登意识。不管是教师的自我进修,还是学生的课程学习,当遇到困难时都应该要有潜心钻研和挑战自我的意识,而这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从点滴的细节做起,不断地自我完善和自我突破,从而养成在困难面前永不退缩习惯。第三,树立挑战极限的攀登意识,还可以生活出发。在生活中大家不免要遇到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问题,这一切问题的妥善解决,一是要靠智慧,二则靠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倘若在生活中在面对任何一个问题时,都能认真对待,这也是一种自我挑战,敢于面对的勇敢,因此不妨培养教师和学生认真面对生活的态度,让教师和学生在不断的调整、完善、纠正中树立挑战极限的攀登意识,为校园文化建设添加一笔色彩。
3 发扬关爱人人的平民情结
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可以帮助广大师生密切的进行合作, 能够形成一个团结而统一的集体,可以更有效地充分发挥出师生的整体效应;能够帮助有效的调动起全体教师职工和学生的工作与学习的积极性,可以更好地发挥出个人的才能,切实提高教师职工的工作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有效的消除和避免教师职工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能够更好地完成中学学校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要想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关爱人人的平民情结,笔者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应该提升思想观念上的教育,增强人人平等的思想性和观念性,观念的提升可以有效的指导行为;第二,适当改进沟通的方法与渠道,让人人平民的情绪得到释放,从而增强人际联系的水平,消除教师职工和学生的忧虑,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第三,重视非正式沟通方法和渠道的功效,很多时候非正式的沟通方法和渠道能够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平等互助是发展的前提,只有人人平民情结得到了释放,那么和谐校园文化便可轻而易举的被凸显出来。
4 结语
总而言之,中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个相对比较漫长的系统性工程。抓好中学校园文化的建设,能够帮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能够促进中学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所以任何一个想要真正地将学校开办好的人都不可以忽视校园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克清。试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体育的作用与功能拓展[J].科技信息,2009(10).
[2] 毛必达。全面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2009(21).
[3] 张连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营造良好育人环境[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6).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第四篇】
以“自主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为核心,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二、目标任务
(一)环境建设
1、绿化、美化工作
①做好绿化、美化环境工作。针对校园实际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以实用、经济、美观为原则,以绿色植物造景为主,花坛钵花为辅,适当设置景点,做到点面结合,使校园成为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场所。
②加强对绿化工作的目标责任制管理。设专职绿化人员,定期对全校花草、树木、绿篱进行修剪、养护。
2、工作学习环境:
①对教室、办公室、功能教室、活动室内部设施进行全面的检修或升级。
②对各功能室实行承包到人制度,并把管理好坏与平常工作量奖进行挂钩,为教工各项文娱活动提供舒适的外部环境。
③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办公室”等评选活动。
④定期、不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检查评比活动。
3、人文景观建设:
①适当设置人文景观,充分利用教室内外墙壁的宣传作用。
②在学校设置体现公民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要求、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目标、人文精神培养、终身发展需要等内容要求的名人名言语录牌和匾牌。
③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增设宣传橱窗、黑板报、布告栏等。
(二)文化氛围:
1、宣传舆论
①充分发挥校园网站、黑板报、广播站、校报和宣传橱窗的主阵地作用。
②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健康向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③扩大宣传阵地、宣传设施和宣传内容。结合“学习”“一法一条例”活动,把文明校园建设与学校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2、校园文化:
①本着“自主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宗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学生课外活动。
②举办艺术节、文化节、科技节、教师论坛、青年教师才艺大赛、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
③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体育比赛和文娱活动。
(三)道德规范:
1、文明举止:
①加强礼仪教育。
②加强形势教育,增强正义感。
③开展敬业教育,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思想。
2、道德行为:
①开展与社区服务共建实践活动。
②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和爱国主义教育。
③开展以“三大”、“三爱”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四)校内秩序:
①强化校园治安管理,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维护公共秩序。
②要加强门卫管理,把好校园治安第一关。
③落实责任制,实行分级管理,确保师生活动安全
④加强巡查制度,维护校园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
三、具体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大力加强和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推进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为社会提供新的文化规范,有利于培养造就大批有较高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人才,因此全校教职工要提高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把思想自觉统一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行动上来。
2、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成立由学校党支部、校委会为主要成员、师生代表参加的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全面组织领导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根据目标任务,明确各处室的职责,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