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技术成就汇总4篇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现代科学技术成就汇总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第一篇】
关键词:马克思;科技观;当代价值
工业革命以后,科学技术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马克思非常重视这个时代科学技术在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巨大作用,在他看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这无疑强调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巨大地位和作用。
一、马克思科技观的含义及形成的背景
(一)马克思科学技术的含义
马克思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的发展中的作用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忠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1]科学是潜在的生产力,技术是直接的现实生产力,马克思把科学技术划归于生产力范畴,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一种变革生产力和社会的革命力量。而现在,科学技术是指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技术的总和,是指人类掌握、认识和应用客观自然规律的实际能力。科学技术已成为国家与社会共同关注的事业。
(二)马克思科技观形成的背景
在古代社会,科学主要来作为解释自然的一种思辨的认识活动,主要来源于哲学家的思想以及人们的经验。而技术理论成分较少,主要来源于工匠的劳动技能,以经验为其显著特征。那时候的科学与技术还处于分离状态,还没有被联系到一起。到了中世纪,由于宗教神学的笼照,哲学和科学成为了神学的裨女,生产力也还很落后。
从13世纪中叶欧洲各国的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到16世纪世界的经济从家庭手工业到工场手工业的过渡再到十七世纪,科技在现实中几乎已经发展到了一种神圣的地步,被人们视为"神话"一般。在当时许多人都认为科学技术是万能的,可以帮助人们征服自然和解决一切困难。到了十八世纪,出现了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开始了第一次科技革命,由此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得以确立。恩格斯曾这样描述:"我们在最先进的工业国家中,己经降伏了自然力,迫使它为人们服务;这样,我们就无限地增加了生产,使得一个小孩在今天所生产的东西,比以前的一百个成年人所生产的还要多。"[2]到十九世纪,天文学、机械学、物理学、解剖学、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这三大发现,使自然科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从而为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的科学技术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代科学终于从神学的通知下得到了解放,并且开始了飞速发展,除了对自然科学领域的影响以外,对天文学、解剖学、光学、力学、数学等学科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促进了化学、地学、电学、磁学等基础学科的诞生。此时,在科学的飞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推动下,作为一般生产力的实验科学,已开始向以直接生产力为表现形式的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转化,科学与技术开始结合在了一起,从此,科学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和现实运用,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在工业方面。以蒸汽机的发明和机器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即产业革命在英国己经完成;之后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完成工业革命,不仅使生产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而且引起了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深刻变革。科学技术的运用存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巨大发展,造就了大量社会财富。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无产阶级开始走上了历史的舞台。马克思恩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中,分析了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应用,形成了他独特的科技观,用来指导社会的发展和无产阶级斗争。
二、马克思科技观的核心内容
从一开始,马克思就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在他看来,科学技术是一种生产力,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重点强调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和社会的变革作用。
(一)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科学技术大发展的时代,是工业大革命以及政治大变革的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工业革命的产生,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促进了机器大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机器的广泛使用极大的提高了资本主义生产效率的,也改变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劳动方式,促使社会大分工出现。由此可见,科学技术在工业革命时代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科学技术作为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越来越便显出它惊人的力量,人类要想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必须重视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极大地发挥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二)自然科学是产生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
自然科学的发展对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起着重大的作用。在公元前7世纪到5世纪,中国、希腊、罗马都产生了原始的自发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自然观。但是,由于这种自然观缺乏自然科学基础,它只能是是朴素的、直观的,中世纪的自然观在神学的笼罩下,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堵塞了真理的河流,致使科学停滞不前。但是,人类认识自然,追求真理,探索科学的斗争并没有中断。科学的发展终于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开始把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从此以后,自然科学开始了飞速发展,除了对天文学、解剖学、光学、力学、数学等学科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促进了化学、地学、电学、磁学等基础学科的诞生。尤其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这三大发现,使自然科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从而为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马克思科技思想中的最重要的观点就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他认为科学技术属于生产力,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的生产力是用固定资本来衡量的"[3],而固定资本"既包括科学的力量,又包括生产过程中社会力量的结合,最后还包括从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即死的生产力上的技巧。"[4]因此,"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技术"。[5]此外,马克思还指出科技的发展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因,强调了科学技术在发展生产力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利于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方式的转变等,从各方面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要想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重视和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提高。
三、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对当代的影响
(一)弘扬科学精神,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对人类的影响首先是对人类文明和精神的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不断进化,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和文化水平。在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再是以军备竞赛为主,更多的是文化软实力的较量,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马克思就认为,科技进步为文化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科学技术与文化实际上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类的认识能力和智力水平,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同时,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认识能力和智力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因此,我们要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就需要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现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最重要的科技思想,马克思很早就看到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巨大作用。而到了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重要,逐渐跃居第一位,各国都开始重视和加强了科学技术的发展。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又提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6]1992年邓小平志南巡讲话时又重申了这一论点:"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深刻的认识到了当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肯定马克思科技思想的同时结合当代社会实践提出了这一论断。当代社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了毋庸置疑的第一生产力。
(三)依靠科技创新,保障工业化的实现
从工业革命时代科学技术对资本主义工业的巨大作用我们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工业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各国工业化的总体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的工业化还处于中期的水平,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艰巨的历史任务。我国在工业化的不断实践中逐渐的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即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而新型工业化主要是以新技术革命为动力,由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因此要保障我国工业化的实现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强科技创新。
(四)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在深入研究马克思科学技术观时,我们会发现科学技术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科学技术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制度的变革。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人类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也极大增强了人类消耗资源,破坏自然环境的能力。现代社会的生态问题、环境问题等日趋加重都是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因此,这几要求我们正确理解科学技术、应用科学技术,使它更好的发挥其有利作用,为我们人类服务,以促进我们和谐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75.
[2]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77.
[3]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10.
[4]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9.
[5]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11.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5.
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第二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因素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009-01
随着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教育技术的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入,给出了更加完整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即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在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方法,通过现代的媒体技术及与媒体技术参与下的教育技术活动;科学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的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工作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从这些基本概念入手,分析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是一条捷径,分析和判断在推广中的困难更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
1 人的因素与对策
在此谈人的因素,主要是谈我我国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的相关人的因素,也就是从教育的一线出发来分析这个重要的因素,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也是制约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中影响人的因素的一个主要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率走低,教育行业成为人们向往的热闹行业,新生力量的进入尤为困难,即便加入也无法发挥其优势,因其业务能力和熟练程度也无法用途主要课程和学科建设,图有雄心与壮志,无施展才能的机会和环境,课件制作和运用无法得以实现,教育技术的推广有很大的困难。对这些头脑灵活的年轻人,应放手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才能促进教育基础学科的现代教育基础学科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中青年老师担子重,背负着家庭的重担,无暇顾及新知识的学习与更新,只注重本专业的基本技能、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的知识积累,多数已不能研究新的知识与技术。甚至有人为抵触情绪,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是纸上谈兵,属光说不练型或光练不说型,对现代教育技术知之甚少。老教师对教育技术的认识更是少得很,但其优秀的教学经验,如能充分利用将收到更加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技术研究人员要特别重视教育的这种经验,将其与现代订结合,会收到极其良好的效果,这也是我们教育从事管理理论中的年龄结构理论、学历结构理论和智能结构理论的综合应用,也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作为在一线工作的教师,对教育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积极的,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多数教师对所授课程的业务知识掌握极其熟练,但对现代教育技术中的教学设备的掌握和运用就相对较差,特别是现代多媒体教育活动中的电脑知识的掌握更是少之又少,现在需要他们把信息技术运用于日常教学之中,不要说是自己编制教学课件,就是拿别人编制好的课件,他们在讲解和运用中也会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问题。也就是说,要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必须先对教师进行普遍而全面的教育技术的系统培训、轮训,把教师的技术培训作为整个现代教育技术推广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中熟练运用各类教学软件、电子邮件和外存储设备等,达到熟练运用这些设备来进行教学的目的。除了让老师熟练运用这些设备资源外,还应该掌握教育技术中的观念和思想,这也是指导教育技术推广的一个重要问题。
2 物质因素与对策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以现代的科学技术为住手,现代的科学技术又以现代的科学设备为生成环境,没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基础也无法谈及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推广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路。在这条道路上最大限度的障碍就是基础设施建设,也就是我所说的物质建设。现代的教育设备的数量和先进的程度实在是不容乐观,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的投资方向普遍是从城市学校到农村学校,从重点中学到普通中学。二是学校自我的教育技术意识薄弱,特别是老的领导干部从自身的情况出发,不愿投资于垢教育动手术,认为这种投资其收益是后人的事,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对教育投资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记得某个学者这样来评论教育技术的“教育技术是把双刃箭,对于那些有条件、有能力的学校来说,教育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使其如虎添翼;而对于那些没有条件、无能力的学校会变得更加显得是一个障碍”。
3 技术因素与对策
在现代教育技术推广中,技术因素有硬件技术因素,软件开发因素,软件应用因素,以及教育技术本身的技术因素等,从对教育技术概念来分析,还存在着教育过程的技术因素和教育效果的技术分析因素。就这要求我们从事教育技术研究和推广部门对教育技术学中的和谐因素进行细化,分清主次,轻重,有目的地进行研究,掌握技术应用中的关键环节,更好的将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推广和应用。在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技术因素主要是教育软件的开发和教育软件的应用两大部分,就目前教育软件开发的现状来看,极少我们自己研发的教育教学软件,多数以国外的教学软件为主,其可操作性和应用性虽能满足的需要,但没有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和自己的特点,另外,我们的教育软件开发公司所开发公司开发的软件,缺乏在教育活动中积极因素,从书本上照搬教学内容,无生动性和先进性,不能把成功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教学模式总结出来,精练出来,加以分析和完善,变成广大教师共同财富,产生好的教学效果而是以营利为目的打着名师的幌子,行挣钱之实,这就需要从事教育工作者和从事教育技术人员,共同努力,从硬件的技术的建设入手,将教育技术纳入正常的教学实验和探索的过程中,与学科教师紧密配合,一起研究,逐渐形成基于新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扩大教学效果的目的,从现代教育的概念来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教学效果的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点也是容易比较被人们忽视的重要的技术因素。
针对教育技术的因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讨论,一是硬件技术,这种技术也是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条件限制;二是软件技术,在软件的开发方面,特别是针对教育方面的软件的开发也相对落后与发达国家教育行业所应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分析、系统管理、结论分析等软件基本上都是国外大公司开发的软件,这种技术的落后是教育的大忌,我们要大力发展自己的软件产业,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三是教育自身的理论技术即教学本身理论与方法,如何应用这些软件和硬件的前提条件就是用较为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对教育技术进行实施和监控,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在我国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一项全面的、长期的、技术性的工作,在推广过程中我们要克服多方面的因素,应尽量避免,不管是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还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视,加强教育改革的力度使我们的教育有一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第三篇】
关键词:技术;概念;泛化;狭义化
作者简介:孟景舟,河南科技学院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天津大学教育学院2009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一般课题“职业教育学基础概念研究”(编号:[2011]-JKGHAD-0568)阶段性成果,主持人:孟景舟。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6-0043-04
20世纪以来,技术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给人类社会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技术问题”,而这些问题引发了人们对技术的拷问与沉思。从哲学的角度,这种拷问和沉思有两个传统来源:一个是工程的,一个是人文主义的。美国技术哲学家米切姆把它们分别称作“工程的技术哲学”和“人文的技术哲学”。工程的技术哲学的主人公是技术专家和工程师,他们继承了启蒙主义的传统,把技术看作一种进步的力量,注重对技术进行客观的分析;而人文的技术哲学的捉刀者则是来自人文学科的学者,特别是哲学家,他们把技术视为一个系统反思的主题,关注技术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倾向于对技术的批判和解释。正是由于两种技术哲学对技术所进行的本体性思考,使技术概念同时出现了泛化和狭义化的“二律背反”倾向,并由此造成了技术在定义上的困难。
一、技术概念的泛化
技术概念的泛化是在两个不同的纬度同时展开的。一种是横向的漫溢,即技术由传统的物质和生产领域,一点一点渗透进精神和非生产领域,不断扩大自己的疆域,最终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存在。这种横向的疆域拓展,工程的技术哲学和人文的技术哲学,采取的是两种不尽相同的方式。工程的技术哲学家,以一种对技术肯定的眼光,努力用技术术语去理解社会的其它事物,从而将技术的概念带入到了诸如语言、思维、管理等在传统上被认为是和技术根本对立的领域。“工程技术哲学家总是会设法将人类的其他的追逐活动转化为他们的语言,并用技术术语来理解更大范围的人类世界。技术术语学本身已经成为一种对于不断涌现的遍布全世界的技术文化的世界语了” 。[1]而人文的技术哲学家,则以批判的眼光,“把人类当成一个问题——甚至是一个根本的问题来研究”,[2]通过关注技术的伦理问题,从而将技术概念“人格化”,技术被定义为一种人的意志。例如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列把技术定义为“生存战术”,美国著名的社会哲学家芒福德把技术定义为“权力的追求”等。[3]虽然人文的技术哲学和工程的技术哲学,在对技术概念疆域的拓展上,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或者说侧重了不同的方面,但是它们最终在客观上达成了未必是它们所想要的结果,即技术概念的泛化。今天,从物质到精神,从生产领域到非生产领域,再也不存在技术的禁地。像法律、语言、管理等这些非物质事物的制作,现在被普遍纳入到技术史的视野中,就是对技术进行哲学思考的结果和技术概念泛化的一个明证。
对技术概念横向泛化的回应,就是一些技术哲学家对技术所做的分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物质技术”和“社会技术”这对范畴的形成。加拿大哲学家马里奥·邦格,作为英语世界首次使用“技术哲学”(1966年)这一短语的学者,对技术从“尽可能宽泛的意义上作了理解”,认为它包括物质的(工程、农业、机器等)、社会的(教育、工业心理学、应用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概念上的(信息论)和一般的(系统论)等各个分支。[4]后两个方面,其实可以被溶解在前两个方面之内,因此,加拿大哲学家邦格在这里实际上就形成了“物质技术”和“社会技术”这对相对立的概念范畴。后来,一些哲学家对技术做了与邦格大体相同的分类。例如,1979年,德国技术伦理学家罗波尔在《技术系统论》中将技术分为三个方面:自然方面(科学、工程学、生态学)、个人与人类方面(人类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和社会方面(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5]但如果把“自然”视作“物质”,将“个人”视作“社会的一员”,罗波尔的分类仍可以归为“物质技术”和“社会技术”这一对范畴。总之,物质技术和社会技术逐渐成为技术哲学家对技术进行横向分析的一种框架,前者代表了技术的传统领域,它试图将技术限定在一定的领域内,而后者则代表了技术疆域的拓展,它是对技术概念泛化的默许。
技术概念泛化的另一个纬度是,技术作为一种知识体系自身的纵向延伸,即技术和科学的相互渗透。自从工业革命后,科学和技术便形成了紧密的联系,由此产生了一种流行的观点:技术越来越依赖科学的理论基础,因此,技术被定义为应用科学。尽管这种观点被科学家和工程师所普遍接受,[6]然而,许多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却反对将技术定义为应用科学。例如美国杰出的现象学家伊德就→←认为“将技术看作应用科学”是一种唯心主义,相反,“将科学看作理论化的技术”,则是一种唯物主义。[7]伊德的观点也许来源于这样一种事实:虽然现在科学和技术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可事实上,“在20世纪以前的大多数时间里,科学和技术一直是处在彼此要么部分分离要么完全分离的状况向前发展的”。[8]“人类在成为理性的人之前曾经是制造工具的人……经过各种技术过程并慢慢地积累技巧,经过工具和许多人的专业知识的多次组合,最终出现了使技术变为科学的理论性组织”,因此,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约瑟夫·科恩将技术的定义拓展到“足以包含科学”。[9]他的观点得到具有历史感的学者的回应,他们认为“近代技术不仅仅是应用理论,甚至不仅仅是工程理论。技术不是知识的应用,而是知识的一种形式,它一直依赖技术技能”,“就技术是应用科学而言,科学也是应用技术”。[10]由此我们看到,在对待科学和技术的关系上,存在着是“把技术看作应用科学”还是“把科学看作应用技术”两种极端对立的主张。撇开这种对立不说,无论是“把技术看作应用科学”,还是“把科学看作应用技术”,它们都使技术突破了固有的领地,从而侵入到科学的国土。这样带来的结果是,作为知识体系,要区分技术和科学成为极端困难的事情,从而形成了技术概念纵向的泛化。
同样,人们为应付技术概念纵向的泛化,就是在该纬度上对技术概念进行分类。对技术进行纵向的分类,最经典的代表是西班牙哲学家奥特加。他将技术分为偶然的技术、工匠的技术和技术专家或科学家的技术。这既是一种历史分期的方案,同时又是一种概念的分类。与此相类似的是美国社会哲学家芒福德对技术的划分,他把技术分为直观的技术(始生技术)、经验性技术(古技术)和科学性技术(现代技术)。与这种三分法不同的是,还存在着一种两分法,例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把技术分为古代技术和现代技术,即传统的技能型技术和知识型技术。法国技术哲学家埃吕尔则用专业化的语言把技术分为技术操作和技术现象。虽然在表面上存在着三分法和两分法甚至其它更多的分类方法的区别,但是我们很容易在它们之间找到本质的一致,这就是:三分法的前两项往往是两分法第一项的两个阶段。例如奥特加的偶然技术和工匠技术其实是海德格尔的古代技术的两个阶段,因为它们在本质上都属于传统的技能型技术,只不过存在着程度的不同。同样,埃吕尔的技术操作也包括了奥特加的偶然技术和工匠技术,而技术现象则包括了技术专家的技术。[11]这一点在美国社会哲学家芒福德一个人身上,最能集中地体现出来。他在对技术做了始生技术、古生技术和现代技术区分的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的概括,即将技术分为生物技术和单一技术。所谓生物技术就是始生技术和古生技术,而单一技术就是现代技术。综观哲学家对技术纵向的分类,虽然不同的哲学家采取不同的划分方法和名称,但是我们能够把这些不同的表述分为相对的两个类属:一个是古代的、工匠的、生物的、操作的,另一个则是现代的、科学的、单一的、现象的。作为一种知识,前者在本质上是经验性的,后者则是理论性的。因此,所有这些分类都可以简约为经验性的和理论性的这对范畴。这样,纵向的经验技术和理论技术,与横向的物质技术和社会技术,两对对立的范畴就构成了对技术概念分析的坐标系。而在这个坐标系,任何一个点都同时融合了横向和纵向两个因素。因此,美国技术哲学家米切姆在综合所有分类的基础上将技术分为“作为物体的技术”、“作为知识的技术”、“作为活动的技术”和“作为意志的技术”。这种划分不过是对技术概念泛化的进一步印证。
二、 技术概念的狭义化
在技术概念泛化的同时,存在着另一个倾向,即技术概念的狭义化。而这种倾向的极端,就是将“技术”一词限定在“工艺技巧”,也就是经验性的范围之内。这种划分有其智力的因素。就像以上所述及的,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技术被分为经验性和理论性两个不同的部分。对这两部分的关系,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认识。持“技术是应用科学”的学者认为两者有根本的不同,其最突出的代表人物是加拿大哲学家邦格。他认为“技术与技艺、技艺实践极为不同。技艺和工程实践是不同种类的行为,而不是不同种类的知识”;“工程实践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从而无疑也是建立在技术基础之上的,即使用科学指导人类的制作”;而技术是“关于人工物的科学研究……或者说是知识的领域,它关注的是借助科学知识来设计人工物并规划它们的实现、操作、调整、维护和管理”。[12]显然,在邦格那里,技术是知识,其职能是设计和规划,而把技艺排斥出了知识领域。他还用实体性理论和操作性理论这对范畴,将技术制作和使用做了区分。而所有这些都是力图在工匠的技艺和工程师的技术之间划出一条鸿沟。然而,反对“把技术作为应用科学”的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则认为:“技术史家们指出,即使在前现代语境下,也有可能使主观直觉上的技能和通过反复学习得到的知识受到技术实践的那些非理论规则或格言的制约,在某种程度有可能用描述性的数学形式详细陈述技能”。[13]对这些学者来说,作为一种知识,传统的技艺和现代技术并没有本质的不同,而只有程度的差别。赞同“把技术作为应用科学”的学者和反对“把技术作为应用科学”的学者对技术不同观点可以概括为:前者把技术的谱系看成是由不同的环节构成的,而后者则把它看成是一个没有明显间隙的连续体。
从谱系形成的角度看,技术概念经历了一个“去技能”的蜕变过程。我们把史前的技术称为“技能”,意味着那个时代的技术就是工具的使用,没有专门的工匠,人人都是技术人员。我们把古代文明中形成的技术称为技艺,意味着与史前时期相比,古代的技术是工具的制造,工匠是那个时代的技术人员。这时的技术是把“设计和具体的制造”两项功能统一在同一个技术人员身上。而现代技术和古代技术最根本的一个区别是将设计和制作分离开来,这就产生了工程师和技师两种不同的技术人员。然而,有趣的是,技术在完成了它最后一次“去技能化”后,本来是专为表征现代技术——工程科学技术而生的“技术”一词,在使用上却出现了危机:在工程师的眼中,越来越倾向于仅仅愿意把“工艺技巧”看作技术。
这个有趣的现象,显然无法用单一的智力因素来解释。既然这个现象和工程师有关,那么现在就让我们看看,“工程师”这一概念负载了如何的历史意涵,它又在现代社会发生了如何的变化?
西方“工程师”一词最初在中世纪出现时是指服务于军队中的高级工匠。在贵族社会,把战争看作是一种光荣的业务,[14]因此,这些军队中被称为“工程师”的工匠们,要比民间的一般工匠具有身份上的优越性。在工业革命后,工程师曾被用作蒸汽机的操作者。蒸汽机作为工业时代开启的标志,它的操作者——虽然同样是下层人民——自然要比普通的机修工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尊敬。由此看来,“工程师”一词由于起源于军事,而具有了比普通工匠高贵的出身,也正因为此,自然成为工业时代最先进技术操作者的称号。也就是说,“工程师”一词,一直代表着工匠中的“贵族”。然而,进入20世纪以后,用科学知识武装起来的现代工程师,却并不满足于此——他们不想再继续做“工匠中的贵族”,而是要彻底和工匠阶层划清界限。此时,他们无论在智力还是社会方面都具有了这样的条件。从智力方面看,工程科学成为大学传授的专门学问,也就是说,和传统的工程师不同,现代工程师是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工程技术成为专家的领地。从社会方面看,在工业体系中,工程师和工人不同,他们以智力资本参与分配,在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15]这样,工程师更愿意把自己看作是和律师、医生一样的专业人士。事实上,他们也像律师、医生这样的传统专业人士一样,建立了自己的专业组织——工程师协会,并且他们被认为“主要不是对雇主负责,而是对整个社会负责”。[16]职业责任和声誉的上升,使他们更有理由把自己看作是和律师、医生一样平等的专业人士。最后,他们试图通过把具有“历史劣根性”的“技术”一词还给中世纪工匠的后裔——现代技工们,从而从内容到形式彻底和工人阶层划清界限。
美国技术哲学家米切姆把技术一词的广义与狭义和两个特定的专业群体联系起来,即社会科学家是广义的技术概念使用者,而工程师则对技术概念持狭义的态度。然而,这种刚性的联系,未必适合所有的情况。他也意识到“一些社会学科学家愿意将‘技术’局限在近代工业上,或者对‘技艺’和‘技术’进行区分,使前者代表原始的技艺和手工业,而后者代表更为精密的工程”。[17]但同时他又认为这两种方式都是少数用法。可是,随后在他举出的一位学者关于技术一词的用法中,却似乎又否定自己的上述观点——这位学者认为一般词典或词源学对技术的标准定义为:“工业技艺的科学”。[18]而“把技术看作应用科学”这一观点本身,就是对米切姆 “社会科学家中对技术概念两种少数用法”说法的又一否定,因为这种观点显然并不在少数。其实,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技术概念的两种狭义用法:一种是社会科学家(姑且沿用美国技术哲学家米切姆的称谓)的用法,即把技术狭义为工程科学,另一种是工程师的用法,即把技术狭义为工艺技巧。如果认真分析一下,这两者之间非但不存在任何排斥性,反而具有惊奇的一致:前者正是后者的理由。也就说正是由于工程师把自己从事的活动看成“工程科学”,才使他把“技术”排斥在自己的工作范围之外。在这里,所谓的社会科学家和工程师之间唯一区别只在表达的符号方面,即社会科学家认为工程师的工作是“技术”,而工程师则认为自己的工作是“工程”。如果不把技术概念的广义和狭义与特定的人群相联系,“技术”一词的用法实际上存在着以下的状况:一种是把技术看作 “各种方法、手段、规则”。这种用法自18世纪法国哲学家狄德罗写下技术的第一条书面定义时就开始了,[19]而到今天,已经为包括科学人士在内的社会公众所普遍接受。可以把之成为哲学的技术概念。与之相对,另一种就是实体的技术概念。技术作为一种实体,首先被狭义为工艺技巧(技师或高级技工的技术),位于其上的是工程师的技术,被称作“工程”;位于其下的是普通工人的技术,被称作“技能”。这样,由“方法、手段、规则”构成的哲学的技术概念与由“工程师的工程、技工(技术人员)的技术和普通工人的技能”构成的实体的技术概念,就形成了现代技术概念完整的谱系图。而作为实体的技术概念的谱系图,虽然不能说像哲学的技术概念一样,已经为公众所普遍接受,但可以肯定说已表现出一种趋势。这种源于工业体系的趋势,正在经由教育体系向社会公众蔓延。在今天的大众传媒中,已经把“技能”与蓝领工人更多地联系在一起,而把“科学、工程、技术”并列在一起的提法也并不鲜见。在哲学领域,一种把“工程哲学”当作一门独立的学问从而从“技术哲学”中分离出来的力量正在形成。[20]更为重要的是,在高等教育中,工程学和技术学早已成为两种不同的学位。如果说从知识的角度上把技术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有其内在的逻辑,但把不同种类的技术与特定的阶层相联系并以不同的术语去命名,则主要是社会学的因素。作为现代社会重要基础之一的劳动分工在创造了极高的效率同时,却在社会各个阶层之间制作了新的鸿沟。说到底,把本是“同一连续体”的技术分裂为“工程师的工程、技工(技术人员)的技术和普通工人的技能”,是等级社会的遗风在现代文明中的反刍。
技术概念的泛化和狭义化,从本质上来说代表了社会发展中始终存在的两股敌对力量:民主或现代性和传统或等级文化。技术概念的泛化代表了前者,即在工业社会中,技术依靠着资本的力量,逐渐打破了原来和科学不可逾越的鸿沟,使“科技”成为了一个不可拆分的词汇——不但存在着“依赖科学的技术(science-based technologies)”,同时还存在“依赖技术的科学(technology-based science)”,[21]并因此使其彻底改变了曾经作为神学和科学婢女的卑贱地位,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了社会的中心。技术概念的狭义化代表了后者,即西方社会并没有真正像它所宣称的那样民主,源于亚里士多德的灵肉二元论依然根深蒂固。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概念的分裂似乎是注定无可挽回的。虽然我们难以抗拒这种变化,但并没有理由放弃对这种变化背后所隐藏的社会文化因素所作的反思。这也就是本文写作的一个动机所在。
参考文献:
[1][2][3][4][6][7][9][10][11][12][13][16][17][18](美)卡尔·米切姆。通过技术思考:工程与哲学之间的道路[M].陈凡,秦书生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82,82,203,49,2 66,97,93,276,76,267,275,131,200,201.
[5](德)拉普。技术哲学导论[M].刘武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85.
[8][21](美)詹姆斯·E·麦克莱伦第三,哈罗德·多恩。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M].王鸣阳译。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2,436.
[14](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
[15](英)理查德。阶级[M].雷玉琼译。长春:吉林出版社,2005:20.
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第四篇】
当前我们科技界学习、贯彻“三个代表”,要与实施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结合起来,与学习《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结合起来,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在贯彻“三个代表”思想中的重要作用,抓紧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紧推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持。这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兴起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高潮,为武汉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1 高新技术已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制高点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是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论断,同时我们党的历史,归根到底就是为解放和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不懈奋斗的历史。新中国建立后,党和国家为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高度重视科技事业,特别是1978年召开全国科学大会,营造了“科学的春天”,极大地解放了科技生产力,在许多重要领域取得了大量科技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武汉之所以在50年内成为华中的中心城市,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得益于科技事业快速发展。
最近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进一步论证了科学技术在先进社会生产力中的作用。他指出“在这世纪交替的重要历史时刻,如何推进我国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重大作用,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提供强大的推动力量,使我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新的更大的发展,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对此我们应加以深刻理解,自觉坚持科学技术发展与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坚持科学技术发展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紧密结合,使科学技术获得最根本的动力和产生更大的威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作用的最高概括。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和科学理性充分发展的世纪,人类创造了历史上最为巨大的科学成就和物质财富。人类文明的进程越来越深刻地证明,没有科学技术就不可能有新的发明创造与运用,就不可能有先进社会生产力的新发展和新提高。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必须代表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科技发展,以顺利地引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朝着更加宏伟的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
科技创新是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要迎接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抢占高新技术这一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制高点,就必须立足于创新。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核心和关键在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紧紧跟上科技进步的时代潮流,不结合本国的实际努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就会落后,就会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地。因此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面对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在全国兴起一个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高潮。他希望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要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作为科技大市的武汉要带头响应,广大科技工作者率先垂范,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去工作、去奋斗,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非凡业绩。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在优势领域取得自主知识产权;优化配置武汉科技资源,构筑武汉地方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办好各类创业服务机构,完善中介服务体系;推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化、支柱产业高新技术化。
2 用科学文化推进先进文化建设
先进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又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影响人的精神和灵魂,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且也必须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相联系,关系到党的性质、宗旨、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的大问题。
先进的文化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两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科学文化概念是指我国公民对科学精神的宣传,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对科学方法的学习,对科学的人文理解与运用程度。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文化的外延与内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科学文化在人们的全部活动中已可以说是无所不在,成为人们的基本生存状态。当今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为人类精神和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科技革命本身就是一种前进的文化,体现着人类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所以坚持用科学精神审视传统文化,探索未来文化,可以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如果我们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不及时吸收和拥有最新科技成果,不占领科学文化的制高点,就不可能走在时代的前列,就会失去自己的先进性。
科学技术是推动新时期道德建设的一种理性力量。科学是发现、揭示事物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人们对规律的认识愈深刻愈全面,其行为就愈合乎道德。作为现代文明结晶的科学技术,凝聚人类智慧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无疑是社会主义新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科学文化是树立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不断地揭示出世界的本质,是当代人们观念变革的强大动力,它引导人们以科学的世界观不断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同志在强调理论武装的同时,很强调“知识武装”,尤其是“高科技知识武装”。这是因为只有掌握了一定高科技知识的人,才能全面、完整、准确地理解掌握邓小平理论。
科学精神是评判是非的重要标准。科学精神是科学文化的深层次结构中所涵括的一套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科学文化的核心结构。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科学精神作为科学家共有价值观念的集体体现,在成为科技工作必须坚持和遵循的准则的同时,又以一种文化形态注入整个社会,成为现代文明的象征。因而科学也成为人们把握和判断社会事物、思想观念、道德行为价值的重要标准和依据。比如“把理想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弘扬科学精神更带根本性和基础性。要求全党全社会发挥实事求是、探索求知、崇尚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
当前,我市要进一步认识先进科学技术对人们思维空间拓展、思想观念转变、道德意识更新的巨大影响,加强科普宣传,引导市民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用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武装头脑,应用科学方法,全面提高市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消除愚昧,反对封建迷信,推动先进文化的建设。尤其要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科学教育,使他们从小树立科学观念,逐步培养起科学精神。  
3 加速科技进步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
我们党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说到底是要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当前人民要求我们党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所以我们党要顺民意,顺历史潮流,也必须代表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代表科技进步的要求,代表科学技术创新的要求,使我们党成为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核心力量。
21世纪将是一个科学技术社会化,社会科学技术化的社会。具体地讲,当代的文明是以科学为中心的文明。科技的发展要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着眼点,要体现人文精神,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中华民族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技术进步要从以下几方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