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4篇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范文【第一篇】
关键词:农村成人教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民
一、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一)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需要
新农村“生产发展”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经营管理,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新农村建设中,部分农民的工作环境将从田间地头转到车间工厂,新农业对农民的文化素质的要求将从文盲或半文盲提高到有文化、懂技术和会经营。同时,与农村的现代化、城镇化相适应,大量剩余劳动力也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这势必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可见,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农村人口角色转变要求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培训新农村需要的人力资源。新农村“生活富裕”要求增加农民收入,降低人口增长,减轻农民负担,改善生活条件,其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生存能力,使之会计划、能致
富、善消费,这离不开农民素质的提高,而农村成人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
(二)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需要
新农村“乡风文明”要求崇尚科学、抵制迷信,团结互助、诚实守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遵纪守法、辛勤劳动,其关键在于提高农民道德素养,使之有责任心、仁爱心、荣辱心;新农村“村容整洁”要求科学规划布局,保持生态平衡,整饰村容舍貌,美化生存环境,其关键在于陶冶农民的审美情趣,使之讲卫生、讲格调、讲修养。众所周知,在农民道德素养和审美情趣不高的情况下,教育无疑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而农村成人教育的职能恰好与之相适应,它不但向农民传授农业方面的科技知识,而且还根据农民的文化需要和“求富、求知、求乐”的特点,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推进乡风民俗新风尚建设,继承发扬尊老爱幼、邻里和睦、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优良传统。
(三)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管理民主”的需要
新农村“管理民主”要求基层政权组织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政务公开、服务民众,其关键在于激发农民的主人公意识,使之有觉悟、会参政、敢监督。不可否认,教育在提高农民的主人公意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对农村成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农村成人教育和培训要对广大农民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农民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当然,新农村“管理民主”也离不开新农村党的建设。
二、农村成人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有不相适应之处
(一)农村成人教育的内容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有不一致之处
目前农村成人教育的内容多以传统农业技术为主,缺少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现代农业技术知识及外出务工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等。因此,很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相适应。
(二)农村成人教育的形式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有不一致之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要以实践为主,
而目前的农村成人教育却以“填鸭式”的理论教学为主,教学形式单调乏味,缺少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模式,造成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不强,效果差,难
以实现教育教学预期目标。
(三)农村成人教育的投入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有不一致之处
各级地方政府普遍存在重视普通教育,轻视成人教育,尤其是轻视农村成人教育的倾向,结果造成农村成人教育投入不足,势单力薄,发展缓慢,农村成人学校基础设施、办学条件差,教学手段落后,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四)农村成人教育的师资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有不一致之处
由于农村成人教育的地位较低,地方政府的投入少,教师的收入低,严重伤害了这些教师的积极性,他们有的跳槽,有的换岗,致使农村成人教育的师资队伍数量偏少,整体素质偏低,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均不合理,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五)农村成人教育的观念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有不一致之处
长期以来政府把教育重心偏向城市、偏离农村的思想和做法,使得一部分人对于农村成人教育的地位、作用的认识只限于传统的观念之中,不能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和农民的需要准确定位,不能在农村成人教育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监测评估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实验,在新的社会环境中仍然走着过去的老路子。同时,农民深层次的陈旧观念和认识影响着广大农民的求学态度和学习积极性,长期的农业自给自足生活方式以及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小富即安、得过且过、不思进取、享受今生何待来世等保守陈旧的观念依然存在。这些观念制约着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三、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
(一)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要与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相适应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要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循环农业。农村成人教育要以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突破口,进一步巩固提高扫盲成果,继续开展初、中等文化教育;要以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增强农村劳动力掌握和运用先进实用技术的能力;要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转化能力为难点,积极引导农民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发展循环农业。
(二)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要与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相适应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加强扶贫开发工作。农村成人教育要加大对乡镇企业职工岗位培训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力度,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不断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要积极开展“绿色证书”教育及农村基层干部、后备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民骨干的素质;要为农民免费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不断提高农民的就业水平。
(三)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要与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相适应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要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农村成人教育要引导广大学员学习节水灌溉技术、科学施肥技术、生态保护技术、清洁能源技术和农业信息化技术,做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的排头兵。
(四)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要与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相适应
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要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繁荣农村文化事业,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农村成人教育要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己任,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加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务农技能,促进科学种田;要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时事政治、民主法制、人口环境、科学普及以及社会文化生活等多方面的教育活动,反对和封建迷信,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要向广大学员深入讲解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和农村卫生事业,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的重大意义。
(五)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要与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相适应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要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统筹推进农村其他改革。农村成人教育要因地制宜,积极创造条件,采用联合办学、远程教育等多种方式,在有条件的县和乡镇成人学校举办职业教育和自学考试教育;要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实验,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要引导广大学员认真学习农村税费改革的重大意义,农村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价值取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真正内涵。
(六)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要与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治理机制相适应
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要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切实维护农民的民利,培育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村成人教育要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学习贯彻,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要结合农村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正面教育,使广大基层组织和党员找到存在自身的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要继续做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加大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要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要引导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加强行业自律,搞好信息服务,维护成员权益;要鼓励发展农村法律、财务等中介组织,为农民发展生产经营和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有效服务。
总之,只要我们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会取得最后胜利。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范文材料【第二篇】
1.[调研报告]引导农村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对策与思考[佚名][20__年5月5日]引导农村民营企业参与宁波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和思考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决策,这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领域的全面实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需要包括农村民营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种力量的广泛参与。在全国工商联学习五中全会精神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
2.[规则方案]信用社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佚名][20__年5月5日][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体现了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我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力度,促进全县农民持续增加收入,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现就全县农村信用社改进支农服务、……
3.[理论学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未知][20__年5月4日][14]
综观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我们发现有不少新提法、新概念。这些崭新的表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表述,格外引人注目。在新时期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首创的概念,曾经很多年前就有这个提法,在现阶段重提这个概念,更有其特殊的意义。[文秘站网文章-……
4.[经验材料]发挥乡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创新作用[佚名][20__年4月29日][17]
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在这一伟大工程中,县以上各级政府会在政策、项目建设、资金上予以帮扶,也可发挥协调指导的积极作用。而乡镇政府本级财力拮据,无力支持农村,政策上又没有决定权,从而导致无法有效发挥作用。为此,乡镇政府至少可从四个方面力求创新。一、努力做好政策宣传工作。政策信息的宣传渠道主要是电视传播、书报传播、会议传播。农民因其自身条件的局限,通过……
5.[理论学习]发挥青年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佚名][20__年4月29日][47]
突出抓好青年农民的培训和就业工作,促进农村青年的增收成才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说到底,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所以,必须将促进农村青年增收成才作为团组织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大力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科技带头人和农业产业化带头人等各方面的优秀农村青年人才。一是要深入实施新型农民培训项目。二是要大力实施“农村青年转移就业促进计划”。以“9 2”订……
6.[理论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新农村建设小议[佚名][20__年4月29日][58]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知”和“行”的统一。县委农办作为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牵头部门,树立和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关键是要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和价值取向,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具体来说,要在四个方面出新为荣。……
7.[调研报告]某乡镇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佚名][20__年4月28日][4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__镇将如何依据实际,创造……
8.[调查报告]某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调查报告[皓乐之][20__年4月28日][45]
通过学习借鉴外地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使我深深的感受到当前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在统一思想、宣传发动、科学规划、点面结合、加大投入上下功夫。一、统一思想。一要充分认识现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其目标和要求是建设……
9.[计划规划]武装部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措施[风火连城][20__年4月27日][29]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现就我部参与、支持__ 镇宋楼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如下规划。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总部、军区的知识精神为指导,坚持和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加快农村小康建设步伐。二、参建目标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
10.[理论学习] 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是农业的主人,从一定程度上说,农业、农村问题都是农民的问题。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必须坚持
为了农民,就是把不断改善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作为建设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当前,我们正在着力解决一系列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一是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点击查看更多新农村方面范文材料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范文【第三篇】
“农业大而不强、农村广而不富”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总人口640万而农村人口就占535万的达州市。先进性教育活动一开始,达州市委就明确提出结合深化“三级联创”农村党建活动,把近两年在全市试点并取得明显成果的“三村建设”活动作为全市先进性教育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抓手,坚定不移地向纵深推进。
据达州市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班子队伍带村的核心是选准配强村领导班子,发挥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人才科技兴村的重点是发挥农村党员干部和实用科技人才在推广农村实用技术、富民兴村,发展农村经济中的骨干领头作用;民主法治管村就是坚持民主管理、依法办事、营造和谐的农村社会环境。
达州市突出“城市反哺农村”,通过政府引导投入,带动群众主体投入,推动部门帮扶投入。据初步统计,全市捆绑投入项目资金4800多万元,引导农户自主投入1亿多元,推动县级部门投入帮扶资金730万元,有效地激活了农村市场。通过两年多努力,全市形成了党委揽总、组织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乡镇组织、农户实施、纵横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新格局。
“班子队伍带村”是这项活动的灵魂,达州市层层建立了“三村建设”联席会议和领导联系点(片),下派3万多名机关干部和科技人员蹲点指导“三村建设”,把2849个行政村的村干部送进农校强化学习实用技术。市委还把“三村建设”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作为县乡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此举让农村基层干部找到了为民服务的着力点,成了带动农村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为农户提供致富项目,帮助解决群众的急难问题,大兴办实事之风。
在地处前河旁的宣汉县天台乡义和村北斗湾,几棵高大的古黄桷树掩映着一排排整齐别致的农民新居。20__年9月,这里被特大滑坡及洪水荡涤一空。为及早建好灾民新居,市、县领导亲自督阵,乡村干部驻扎北斗湾,帮助灾民规划新村,协调购买材料,组织加紧施工。仅40多天,受灾村民们便住进了新村。
在大竹县东柳乡黄家坝村,金鱼养殖大户陈一田指着正在渔场帮忙的村干部说:“搞‘三村建设’后,村干部更贴近我们老百姓了。这不,村上的干部今天一大早就主动上门来帮助扩建鱼池。”一旁的村民接过话头:“老陈养金鱼一年光出口就赚回20多万元,村干部要我们学他找门路抓收入呢。”
人才科技兴村破解增收大难题
如何帮助农民增收一直是困扰各级党委政府的难题。“人才科技兴村”是达州市/:请记住我站域名/让农民在经济发展上得实惠所总结和推行的新路子。
他们鼓励村干部、村民学科技、用科技,并通过田园学校、专业大户带动等方式,捆绑使用涉农项目资金,积极推行日光温室种菜、“暖棚圈舍养畜禽,粪便封闭发酵,沼气做饭,沼渣肥田”和“一池三改”等科技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改善了农居环境,建设起生态循环发展的新农村。
在渠县卷硐乡,党员教育田园学校开办的“山区柑橘栽培和金银花种植技术”等农技培训课引起了山区农民的兴趣。村民在听课、看科技电教片后,还被安排到学校的实习基地里实地操作。农民搞结构调整不仅有人引导,收获后还有果品、药材公司统一收购。
“农产品网上营销”“农业技术网上学”在当地也已不新鲜。开江县永兴镇方家沟村为530多个运输、养殖、水果营销大户安了电脑,还请人制作网页,为村民农产品销售信息,引来10多个省市的客商。村民廖灿位去年通过网上就卖出苹果10多万公斤。
大竹县余华乡川心村星火禽业协会理事长张一云是当地远近有名的“科技能人”。他采用“五统一、一分散”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建成集鸡苗孵抱、饲料生产、技术培训、疫病防治、蛋苗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实施国家科委“金桥工程”的“50万只良种蛋鸡养殖基地建设”。协会现已拥有固定资产660万元,年销售收入亿元,遍及20多个乡镇的会员人均纯收入2980元。
民主法治管村构建和谐新农村
“‘村官’报账,村民代表和监督员都得签字。该不该报、怎么报、报多少,得由村民说了算。”万源市固军乡中河村2组村民周兴柱这样对记者。
周兴柱之所以如此理直气壮,是因为他不仅是村民主理财小组的成员,更是万源市371个农村义务监督信息员之一。“民主法治管村”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命力所在,达州市7个县区共有2800多名村民被聘为本村义务监督员。他们负责监督 报告村组干部违规行为和反映村事民情,至今已有效制止乡村干部的不当行为337起。
开江县长田乡180名党员首次通过“直选”方式,投票选出了他们所信任的乡党委书记。各地还建立起司法调解干部、治安民警、农科人员驻村帮扶制度,为村民举办普法培训班500期16万多人次。民事纠纷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率99,把不稳定因素消化在了萌芽状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范文【第四篇】
关键字:社会主义新农村;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居民点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1-0095-02
1、引言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茶亭镇梅花岭社区村庄规划是梅花岭社区下一步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凡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各项土地及空间利用规划和一切建设活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116号令《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的规定及省市县相关政策要求,执行本规划。
2、现状概况与规划分析
地理区位条件
梅花岭社区地处望城县东北边缘,东临汩罗,北接湘阴,系三县交界的边陲重镇,南距省会长沙仅24km,北抵湘阴县城25km,东抵京广线,西至湘江河岸的铜官码头10km,长湘公路纵贯南北,梅铜公路、东城联络线、坳青线横穿东西,水陆交通便利。梅花岭集镇历来都是望城的边陲商贸重镇。随着长湘经济带与望城县河东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梅花岭社区的区位优势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与凸现。
自然及资源条件
梅花岭社区属于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区,地形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全村耕地面积339ha,人均耕地,林地,园地。东南部有较大面积农田,已完成大规模的基本农田平整和田园化建设。北部丘陵地为油茶基地,长势良好,借助新修的东城联络线,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梅花岭社区内无大河流经,村内湖塘水库星罗棋布,确保农田灌溉之用。此外,可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开发旅游项目。
行政区划与人口
梅花岭社区由柏杨村、梅花岭片(旧)和号码村合并而成,现有村组54个。梅花岭社区2007年底人口总数为3720人,1080户,其中常住人口3600人,农业人口3500人,劳动力人口为1800人,常年外出劳动力200人。
发展条件
a.长湘高速贯穿村域南部,并且有两条县道,一条乡道落于村内,对发展各种产业与吸引投资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b.地形以丘陵为主,多小山林,小湖塘,适合发展生态旅游业。
C.社区已被划入两型社会实验区的大河西先导区范围内,发展潜力无限。
3、村庄功能定位与规模预测
村庄功能定位
梅花岭社区为茶亭镇政府所在地,是茶亭镇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产业中心。其职能定位为农贸型,发展方向以农业,林业生产为主,重点发展养殖业、商贸业。以山地丘陵优势为突破口,努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经济,鼓励农民参与集体合作经济组织,实现产供销一条龙生产。充分利用长湘公路、东域联络线,梅铜公路、坳青线优势发展个体与合资企业。
规模预测
参照国家《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本次规划预计2020年梅花岭社区人口规模为3033人,村镇建设用地为,人均建设用地为125m2/人。
4、产业发展规划
根据茶亭镇总体规划,规划将茶亭镇分为一心(梅花岭镇区)两点(戴公桥集镇、郭亮集镇)四区(东部经济区、中部经济区、西部经济区、西南经济区>的产业布局模式。梅花岭社区属于茶亭镇产业布局中“四区”中的中部经济区:辐射范围主要为梅花岭镇区与戴公桥村。经济发展以工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利用长湘高等级公路的交通优势,带动中部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本次规划中以茶亭镇总体规划产业布局模式为前提,将梅花岭社区确定为“三区”。
“三区”指东南部的水稻种植区,中部的综合开发示范区(承担着大棚蔬菜、名优瓜果、时令花卉等生产功能);以及北部的封山育林区。
以长湘公路便利的交通优势为依托,着重“三区“的规划布局进行建设,是村庄未来发展的方向。
结合地形合理优化梅花岭社区的功能与空间布局结构,完善配套梅花岭社区的居住、文化娱乐、商业、教育、医疗等各项设施,将梅花岭社区建设为一级核带动农村城镇化进程,重点发展养殖业、商贸业。在梅花岭社区设梅花公园,建设梅花广场,以梅花作为社区的主要绿化花卉,充分体现梅花岭上梅花处处放的独特自然绿化景观。提高梅花岭社区的知名度,发展为城市居民冬季赏梅的重要场所,发展与之配套的旅游服务设施,配套发展旅游业。
5、土地利用规划结构
规划重点突出梅花岭社区生态型的自然景观风貌与规划中人文景观的结合,以小城镇建设分期分步的� 规划中以茶亭镇镇区规划路网为前提,尽量利用现状道路,形成路网体系,整个社区确定了“一心、三区”的规划结构。
一心:指梅戴公路与松梅路之间以社区办公楼、文化站、梅花广场为依托,设置集社区服务、文化娱
三区:①东南角生态居住与高效农业相互渗透的综合发展区;②中部的综合开发示范区(承担着大棚蔬菜、名优瓜果、时令花卉等生产功能);③紧邻综合开发示范区发展,配套齐全的生态居住区。
将田园城市、乡村都市的理念融入到整个规划中,体现新时代的城镇风貌。
6、道路交通规划
对外交通
对外交通是指长湘公路、梅铜公路、与东城联络线。在茶亭镇镇区规划中长湘公路镇区段红线宽度为69m,镇区外红线宽度为24m,绿线宽度为69m。东城联络线与梅铜公路在城区段将改造成城市主次干道,红线宽度分别为16m、12m。在长湘公路南端入城处,规划一长途汽车站。
内部交通
村庄路网结构为“自由式”,以茶亭镇镇区规划路网为依托,与之规划二路、长湘公路、梅花岭路、梅戴公路相连通。本社区地处丘陵地区,村庄道路规划依山就势,以现有道路作为基础进行硬化、拓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地对现有道路进行裁弯趋直。道路宽度等级为4m、5m、7m,道路横坡均为单坡,坡度为%或2%,纵坡控制在%-8%之间。道
路竖向设计遵循“尊重现状、适度调整”的原则。
7、空间景观设计
村镇空间环境景观保护规划以山、水、城、林交融的城镇特色为基础,主要保护具有传统风格特色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注重村镇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完整的风貌保护规划体系。
进一步做好社区旅游规划,增强旅游吸引力,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休闲旅游、购物旅游。充分利用现有的文物古迹及村镇景观资源,结合区内的农田风光,建设完整的生态旅游体系。
规划旅游线路以村镇发展轴线、城市核心商业区、城市公园为骨架,串联区内各文物古迹、公园、广场及旅游服务区。规划中的旅游线路除加强人行道铺砌与绿化外,还应加强旅游的标志与体憩设施的设置。旅游线路以步行及公交车、观光车通行为主,开辟专线旅游线,结合各景区安排设置旅游巴士停车场。
合理利用文物,保护传统文化,规划建设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如建造古茶亭、修建梅花公园、梅花广场等。
8、居民点详细规划
根据梅花岭社区现状建设情况以及规划设想,本次规划保留长湘公路以北现状房屋较为集中的一个居民点,在长湘公路以南,基本农田密集处依托镇区设三个居民点,方便生产、生活。针对居民点不同特点采取如下方式:
更新式改造:选择对村庄形象影响较大,村民要求住宅改造比较强烈的居民点,进行大力度,完全更新式的改造,体现“相对集中、设施完善、方便生产”的建设原则。
修缮式整治:对于住宅质量较好或相对位置较偏的居民点,采取“居部改造、整体修缮”的原则进行村容整治,达到改水,改厕,改电,整治生态,人畜分离的目标。如长湘公路以北现状房屋较为集中的一个居民点・
拆迁:对于生活条件较差,农业生产不便,饮用水和农业用水都有问题的居民点,可根据村民的要求进行整体搬迁。
新建:选择位置较好,能突出村庄形象,又具备较好建设条件的地段,按“山脚田边、出入方便、依山就势、美观大方”的原则。如长湘公路以南,基本农田密集处依托镇区新设的三个居民点。
建筑时序:居民点建设分近期、远期,通过对现有房子的建筑分析确定近期新建、改建、保留建设。居民点建设不强求村民搬迁拆迁,等村民有了经济基础自愿对房屋进行改造时,按规划设计图纸建设。
9、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把城市各项专业规划向农村延伸,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的城乡空间网络结构。充分发挥规划的导向和调控功能,注重展示楚文化、水文化的传统风貌和深厚底蕴,充分展现鱼米之乡的地方特色。
全面深化现代农业经济、生态、社会、文化功能开发,用现代营销理念经营农业,用先进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先进科学技术提升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培育农村社区新型服务业态,引导农村消费,拓展农民致富新空间。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新网,2005―10-19日。
[2]周亚莉,社会主义新农村综合评价模型探讨,云南社会科学,2006{4):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