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寄语 >

学雷锋做美德少年的寄语句子最新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730950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学雷锋做美德少年的寄语句子最新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寄语范文【第一篇】

孙茂芳在北京以至全国都很有名气。他是总医院副政委,全国全军著名的学雷锋模范。他的足迹遍布军营和大中小学校。许多校长、教师称他为“孙辅导员”。许多青年教师在他的帮助下,不仅敬业安心工作,而且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优秀分子。学生们称他为“孙爷爷”“孙老师”。并且从他那里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孙茂芳1964年入伍,曾任全军著名的河上勇士“十人桥”班班长,38年来,他一直默默地实践和弘扬雷锋精神,在本职岗位上带出了10个先进单位,在部队、学校及社会上培养了大批学雷锋骨干。他热心助人,为民解忧,长年照料13位孤老、残疾病人,资助33名特困学生。多年来,他在家建立了家庭助困基金。每年都要出资5000元济困帮贫,帮助那些最困难的人。

特殊的广告

雷锋是孙茂芳一生最崇拜的榜样。孙茂芳是北京学雷锋的杰出代表,他走上领导岗位后,仍保持普通一兵的本色,矢志不渝地学雷锋,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孙茂芳说:“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就要孝敬老人,为孤寡老人当一盆‘小炭火’;就要扶助残疾人,为残疾人当好‘小拐棍’;就要体贴病人,为住院病人当一名‘小护士’;就要救助不幸的人,为落难的人做一盏‘小油灯’;就要关爱孩子,为青少年朋友当一名‘小教员’。”他坚持为孤寡老人高志云送饭11年,直到老人去世。他主动与因公负伤的青年司机赵国元谈心,鼓励小赵克服困难,并答应负责起小赵的儿子从小学到中学的学费。在家人的帮助下,当他冒着严寒把5000元送到内蒙的25名失学孩子手中时,孩子们眼含热泪,激动得用蒙语齐声高唱“父亲啊,父亲”“好人一生平安”。

现在他虽然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但他还是常说:“我们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但永远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制度。雷锋应该成为我们国家的一个精神偶像。”他看到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厂家不惜重金做商品广告,在竞争中雷锋精神的影响在减弱。为了净化社会环境,呼唤精神文明,他决心用自身形象为雷锋做“广告”。因此,他抓住一切机会,利用一切场合,为雷锋精神鸣锣开道。在北京,在全国,听过他的演讲的人不计其数。在大学,在工厂,在街道,在村庄,在漂亮豪华的大礼堂,在简陋朴素的会议室,在社区狭窄的胡同里,在学校宽阔的操场上,经常可以看到孙茂芳的身影,经常可以听到孙茂芳具有穿透力的讲话。

去年5月,孙茂芳走进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教室,与百余名博士生、硕士生共同研讨当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和理论。这些博士生、硕士生来自人民大学马列学院、经济学院、党史系、哲学系和国际政治系,都是学校的“邓小平理论”辅导员,都已经参与了试点班和各团支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实践中,教育大纲上的课程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渴望走向社会,向马列主义的实践者学习新的知识。孙茂芳首先介绍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做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和体会,一件件鲜活的事例叩击着莘莘学子的心弦:痴迷的练习者改变了信仰;落后的单位荣立了集体三等功;老知识分子加入学雷锋队伍……大家从动人的故事中感受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威力。

接着,学生们根据自己当辅导员的切身体会,与“京城活雷锋”展开了对话。会场上时而提问,时而答辩,时而交流讨论,时间一晃3个小时过去了。下课时,学生们意犹未尽,仍然围着孙茂芳问这问那。被命名为全国先进班集体标兵班的全体博士们,把一枚校徽别在孙茂芳的胸前,并提出要加入他的“学雷锋小组”。

孙茂芳说:“共产党员要时时处处为党的事业分担忧愁,为百姓做好事。我甘愿为雷锋做‘广告’。”

孙茂芳为全国人大机关党员作“如何做雷锋式好党员”的报告,主持会议的领导称他为“为人民服务点火的人”“为雷锋精神大做广告的人”“举着雷锋旗帜领路的人”。北京青年报曾以“别叫我好人,叫我党员”为题,长篇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

编外园丁

孙茂芳经常给成年人作报告,但也意识到,雷锋精神要从青少年抓起。他曾搞过一个调查,有95%的家长期望自己的孩子品德第一,首先做个好人。然而,有95%的青少年却没有看过英雄的故事书。在调查的百名大中小学生中,知道救人英雄刘英俊的人只有5%,可知道歌星刘德华的却达100%。小学生主动为家中老人洗袜洗脚,铺被褥,在公共场合扫楼道的不到5%。面对高尚的东西被挤到角落里,传统的美德被淡忘,理想信念在淡化的状况,孙茂芳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有责任、有义务用实际行动教育祖国年轻的一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他经常到学校给教师们讲党课,给学生们上德育课,成了许多学校不在编制、不领工资的德育教师。近5年来,他给大中小学讲人生道德课500余场。他的课堂大到有5000多名听众的北大、清华等高等院校,小到有几十名学生的小学校;近到家门口的七条小学,远到内蒙古的边防小学。他的学生有市重点中学的高才生,也有工读学校的后进生。他的足迹到过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也到过贫困的革命老区。

医院住进一位身患严重糖尿病、生命垂危名叫卫丽娜的4岁女孩,并且家境贫困,父母很为难,整天以泪洗面。孙茂芳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利用到中国政法大学作报告的机会,动员大家献一份爱心,延续一个美丽的生命。大学生们在他的感召下,为小丽娜捐款6267.85元,并把钱亲自送到孩子的床头。孩子的父亲激动地说:“从孙茂芳身上,我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品德高尚。”孙茂芳发动大学生帮贫困学生,发动中学生帮助残疾学生的事迹不胜枚举。

多年来,孙茂芳长期担任着北京及外省市50多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带领青年教师对学生进行家访,资助了33名特困生。他除了在学校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交流像雷锋那样做人的人生体会外,还琢磨出一套受学生们欢迎的“五小”德育辅导法。即在家庭开办双休日学雷锋“小辅导站”;在东城区档案馆孙茂芳展室展办思想品德系列辅导“小课堂”,每逢星期天,许多中小学生都到那里听孙茂芳老师讲故事;在首都文明办和北京电台主办的节目中讲百集“小故事”;带领学生们开办“小打气站”;发放纪念雷锋“小卡片”;带他辅导的学生到他家里,参观他创办的“学雷锋辅导站”;到一些困难户,带领学生为他们做好事。通过这“五小”,孩子们都能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每年都培养上千名小雷锋。

冀莹是某部新兵,他把第一个月的津贴费捐给灾区。他说,我这是以实际行动学习孙茂芳。我能从学校毕业,穿上军装,全靠恩人孙茂芳。1994年,冀莹考上北京医士学校。这年,父亲患病去世,母亲成了下岗工人,身体还有病。一时,他的学费难以筹措,准备退学。这时,校外辅导员孙茂芳给他寄来300元钱,并在信中说:“以后,我每月给你寄100元做生活费,直到你毕业,希望你好好学习。”冀莹感动极了。在四年的学校生活中,他从孙辅导员那里,不仅得到了经济上的帮助,更学到了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最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选择了参军入伍,决心像校外辅导员孙茂芳那样,做一名雷锋式的子弟兵。

孙茂芳说:“新时期学雷锋同一切事物一样,只有在创新中才能前进。”当普通干部时,他以岗位学雷锋为主,主要为病人做好事;担任医院副政委后,他分管军民共建工作,走向社会扶弱帮困;他退休以后,不仅对前半生学雷锋进行了总结,写下了3万字的心得体会,还订出“十五”期间自己号称“百千万”的学雷锋计划。“百”就是百堂党课进社区,他要给群众讲新时期党的方针政策;“千”就是他要在中小学中培养千名“小雷锋”;“万”就是实施“雷锋精神万里行”,他计划用3年的时间,在全国大张旗鼓地播撒精神文明的火种,建立学雷锋网站。现在他已经走了九省两市,行程两万多公里,建立了28个网点,与百余名网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随时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服务。在他的带领下,学雷锋的队伍不断壮大。他所到之处,纷纷建立学雷锋小组、学雷锋课堂、博士雷锋站、青少年教育基地。北京市还诞生了7个“孙茂芳中队”。

心碑永存

2002年国庆节前夕,《北京晚报》刊登了《心碑――记‘京城活雷锋’孙茂芳》一书的摘编连载,引起了许多百姓的极大关注。大家争相阅读孙茂芳的事迹,成为假日中一个与众不同的亮点。

10月2日,下午2时30分,在平安大街的一个报亭前,许多人排起队伍,等着买当天的晚报。人们相互议论着:“我爱看活雷锋的连载。”“像孙茂芳这样的人再多一些多好。”卖报的师傅听到大家的议论,决定留下两份报纸让自己的孩子也认真阅读。孙茂芳来到家门口附近的一个报亭买报,卖报的大妈说:“现在像你这样的人太少了。你老想着为别人做好事,我真佩服,以后每天我给你留两份晚报,送给你。”孙茂芳听后激动万分,但还是谢绝了她的好意。

10月3日,一位病休在家的上海职工,想方设法找到孙茂芳家里的电话号码。他告诉孙茂芳,家在北京的亲戚给他寄来晚报的连载,看后很感动。他说,我没有更多的追求,只想做个好人。他希望得到《心碑》这本书,孙茂芳在电话中答应了他的请求。

10月5日,一位老专家找到孙茂芳说:“你是我最佩服的人。现在的青少年太需要讲道德,讲正气了。我的孙女正在美国读书,我要把《心碑》这本书,寄到美国去,让她知道应当怎样做个好人。”孙茂芳表示,雷锋属于中国,属于全世界,一定能够满足他的要求。

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寄语【第二篇】

学雷锋运动的发起也许是毛泽东,林彪搞政治斗争的产物。在六二年一月的中共七千人会议上,在大跃进中瞎指挥的毛泽东不得不做了自我批评,刘少奇搞出了一套受欢迎的方针政策,威信大涨。然而,容忍他人挑战自己的权威,这不是毛泽东的修养。林彪很懂得老领导的心思,他在七千人会议上反潮流,说:我们的困难,恰恰就是由于我们没有照着毛主席的指示办事。

国防部长林彪开始在军队中大树特树毛泽东思想的权威,毛泽东则在全国大树军队模范。一九六三年二月,解放军总政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号召“创造四好连队”,“四好”的第一好就是“政治思想好”。

军队政工人员想起了六二年八月去世的雷锋,于是,六三年三月五日,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什么呢?学毛泽东他自己,“人民日报”三月十三日发表社论“像雷锋那样做个毛主席的好战士”。轰轰烈烈的学雷锋运动正式开场了。

所以,与我们平时赞扬他人不同,学雷锋运动一开始就是为了推动“向毛主席著作学习”,是神话毛泽东的一个运动环节。

到此,请问你还想学雷锋吗?六十年代是中国政治的极端时期,夫子讲,为善者的操守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雷锋能在无道时成为钦定的天下楷模,可称善乎?

很显然,学雷锋的初衷就是学政治。现在新长征时期搞不了毛泽东式的阶级斗争了,才只剩下了学他做好事这一条,你我也不必问清对方家庭成份便可以“春天一番”了。如果国人真的按当时的“人民日报”社论的三条干成了雷锋们,海外分子还敢回国去经受雷锋们的“严冬”吗?等着替国内的亲戚办移民吧。

有些人以为,雷锋是死后才成模范的,至少,他死前不是为了当善人才做好事的,不是先贤们讲的那种伪善人。

其实,雷锋去世前就是“行善”有名了,“人民日报”在他活着时就“曾经多次介绍过”。他在农村,在鞍钢,在部队,生前三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五次被评为红旗手,十八次被评为标兵,并获青年社会主义分子称号,在部队立二等功,当选为抚顺市四届人大代表。

一九六二年去世时,他才二十二岁,得这么多的善人头衔,他一定忙得很:忙着背更多的毛主席语录,跟同志们谈心去掉非无产阶级思想,去做更多的好事,在日记中写下做好事的体会,这样才对得起党和人民给他的荣誉。

雷锋的事迹被美化,“雷锋日记”也按革命的需要被红色秀才们修改了,即使从修改了以后的“雷锋日记”来看,为了无愧于自己的荣誉称号,为了成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才是雷锋“为人民服务”的动力。

为了荣誉去做好事,按圣经和孔夫子的说法就是假冒为善了。

雷锋也许有向善的愿望,一开始做善事也不是为了善名,但是,无论雷锋最初的愿望多么良好,他所得到的鼓励让他扮演了伪善者的角色。评先进,树样板的制度把真变成了伪,雷锋叔叔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报纸还说,雷锋做了好事有时不给当事人讲。譬如悄悄给战友的父亲寄去二十元钱,把中球月饼送给医院病人,给受灾人民寄去二百块钱。

奇怪的是,无论雷锋多么“谦虚”,他的善事很快就被同志们和组织上知道了,成为雷锋“争取更大光荣”的评比业绩。有了这种良好的反馈机制,雷锋同志做好事留不留姓名也无减于他的光辉了。想想看,短短几年就干了二十九个荣誉头衔,业绩不让革命群众知道能行吗?评比时能服众吗?

也许,雷锋真的是不是善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雷锋这个象征,学雷锋运动使得共和国的人民越来越善良了。

真的吗?这一点我还不敢肯定,不学雷锋中国人就会少行善了吗?那么,雷锋又是向谁学的善呢?

相反,学雷锋运动助长了中国社会的假冒行善。从上小学那时起,你我就被要求写“周记”和暑假作文,记一件学雷锋做的好人好事。由于要求太多,很多小学生就是从写“学雷锋”作文时学会了第一次书面撒谎,学会了文过饰非,夸张自己。有一学期我“写了”四次拾金不昧,才对付了四个星期的“周记”,有的同学“老实地”省下零化钱交给老师,说是路上拾到的。

有幸进了学堂的儿童,却不幸地承受了说假话的压力。我真希望,中国的小学以后能还给孩子们一份诚实的清白。

参加了工作,撒谎就由文字提高到了行动:平时不做好事,到了每年三月学雷锋季节,各行各业的青年们放下工作,在街上摆个好人好事摊位,拿出听诊器,理发剪,补轮胎的胶水,这些东西是演出好人好事的常用道具。第二天报纸就登出了一大堆学雷锋的主旋律统计数据,美其名曰“精神文明”。

培养吹牛撒谎风气,学雷锋运动是功不可没,虽然,学雷锋运动本来不是为了鼓励伪善。

“学先进”运动,象中国的许多官方组织的社会活动一样,最终成了弄虚做假的游戏。“学先进”运动还导致:人人从小争当先进,评上了先进,或三好学生,或五好战士,你就是英雄;评不上你就是普通群众,狗熊。到了美国来,你还可以看见争气斗狠,你赢是我输,不为他人的成功感到高兴;夸奖他人好象是替人家当先进评功摆好,把自己给搞成了落后分子一样,不干。

“学先进”运动,也把亿万人形形色色的价值观统一到了几个红色标准上,丰富多采的生活被视为离经叛道,中华民族朝气蓬勃的创造性被冰冻为万众一心的盲目追随,到了文革极端时期,一个人犯病,全国人民发烧。现在还有那追风成性的,没有“学先进”就过不了日子,硬要在左右邻舍找一个模范来攀比。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活出自己来呢?

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寄语【第三篇】

校歌声中一路走来的江苏省无锡通德桥实验小学,是一所人文底蕴深厚的精神家园,多次获得“全国双有先进集体”、“全国红旗大队部”、“全国学雷锋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六(1)中队和五(3)中队先后被授予江苏省“雷锋中队”称号,8个中队被授予无锡市“雏鹰中队”称号。历年评出校级“雷锋中队”近200多个……

感受雷锋班的温暖

与雷锋班携手走过的31年,让无锡通德桥实验小学的红领巾真切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雷锋生前所在部队的雷锋班班长都曾来过无锡通德桥实验小学,他们带着雷锋生前美好的愿望,带着对孩子的无限希冀,走进校园,传播着雷锋精神的种子!助人为乐的精神,无私奉献的“螺丝钉”情操……班长满怀真情地娓娓道来,湿润了近千名学生的眼眶,润泽了他们幼小的心灵,更激起他们对雷锋、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多少次,师生们远赴抚顺雷锋生前的连队、亲身感受雷锋的生平,聆听战友的回忆……那还停在校场上的汽车、雷锋生前背过的挎包、仿佛还留着体温的坐凳,牵动着师生多少情怀!

2003年4月雷锋生前的战友乔安山同志来到无锡,当他得知无锡有这样一所以雷锋精神建校育人的小学后,异常激动,特地在原本就很紧张的行程中挤出时间,来到通小。看了队员对通德桥小学几十年如一日的学雷锋汇报后,高度赞扬了通小师生在雷锋精神鼓舞下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要到全国各地宣传学校的学雷锋特色,并为学校题词一“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

在2004年10月29日通德桥实验小学的省实验小学揭牌庆典大会上,“雷锋班”第22任班长吴锡有同志不远千里亲临现场,向通德桥小学成为省级实验小学表示祝贺,并送上锦旗“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集体晨会上,通小队员们听到吴叔叔质朴的话语,感受到了他朴实的情怀。“同学们,你们生活条件非常好,可是在我们北方就不一样了,在山区有很多的孩子都不能上学,我们班的一个战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当兵八年他捐出了四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失学的学生重返校园,这钱一部分是他的津贴,而另一部分则是他每天早晨四点钟起床拣废品变卖的钱,而八年中他只回了一趟家……”台下,队员们的眼睛湿润了,而队员们还不知道这全是吴锡有叔叔自己的故事。

短短的两天时间,原本就有着优良学雷锋传统的通小掀起了一场飓风。由雷锋团领导签名的《雷锋日记》让全校少先队员争相传阅,爱不释手。在半天的军训中,队员们深深地体会到了做为一名军人严明的纪律性与刚毅的精神,他们稚嫩的小脸上少了娇气与埋怨,多了坚毅与果敢,没有一个队员叫苦,没有一个队员掉队。

知道雷锋班的吴叔叔要走了,队员们郑重地写下了自己的誓言,装订成精美的册子,大队长说:“吴叔叔,请您下一次再来检阅我们吧,我代表全体雷锋中队的队员庄严承诺,以后我们走到哪里,都会把雷锋精神带到哪里。弘扬雷锋精神,我们永远与您同行!”

传承雷锋旗的热情

数十年来,家住无锡市西水墩的五保户吴老太得到了通小历届“雷锋小组”同学的关怀。生病了,有同学端茶倒水;过年过节,有同学为她布置房间;星期天,小雷锋们帮着扫地、擦窗,忙得不亦乐乎;寒暑假,同学们轮流来到吴老太家,搀扶着她,领略家乡的变化……他们定期为吴老太服务,一直到吴老太进入养老院为止。“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不容易。”通小的学生正朝着这个目标大踏步地前进。

1995年,得知朱学身患白血病,全校师生送去5000多元爱心款,全校同学――一个班的、不是一个班的,认识的、不认识的,大家都想去看望他,给他信心,给他鼓劲。他也非常想念班级的同学,可他不能感染病毒,住进重症监护室并进行隔离。朱立,一个本不熟悉的名字,把全校师生的爱全部凝聚在一起,大家一起想办法怎么才能给朱立同学打气,实现他的心愿呢?队员们自发找来了录音机,每人录上一句话,把全校师生的祝福、心愿、心里话通过小小的磁带送到朱立的床前。这盒磁带伴随着他走过人生最后的日子。当朱立的骨灰安葬时,这盒给他无限宽慰的磁带伴随他长眠地下。当年捐款最多(600元)的“雷锋少年”――康凯同学如今已是无锡“都市资讯”的节目主持人,回想当初老师问他:“你为什么捐出十几年攒下的压岁钱、零花钱呢?”他说:“我觉得朱立非常需要帮助,我作为‘雷锋少年’只是尽自己应尽的力。”

现在,通小的少先队员们旗帜鲜明地成立了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机构――“雷锋少年行动中心”。西部的小伙伴缺少书读的消息传来,为了让同在一片蓝天下成长的小伙伴也能和自己一样自由地遨游于知识的海洋,“雷锋少年”们开始行动了。他们开展了“节约零花钱,爱心献伙伴”活动。一个个储蓄罐被开启,一枚枚带着体温的硬币投入“爱心箱”,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大队部用他们捐助的这笔钱一共购买了100册新图书。同时他们还开展了“让我们共同寻找知识的金钥匙――向西部小伙伴赠书寄语”活动。很多队员都有闲置在家的课外书,“小雷锋”们提出要把这些书重新利用起来,让西部的小伙伴一起分享知识的甘露。于是,一册册图书从队员们的家中汇聚到大队部,一行行工整的字迹留在捐赠的书上。短短两天,共收到一千五百余册图书,每册书的扉页上都写上了队员们对西部小伙伴的祝福。大队部将新购的一百册图书和队员们捐赠的一千余册图书送上了无锡“百万图书献真情”的列车,列车载着队员们的深情,向西部驶去。

近年来,雷锋少年行动中心的队员主动关心下岗职工的子女,慰问寿康颐养院的老人,看望培智学校的特殊同龄人,为西部的小伙伴举行“书画义卖会”,开展“爱心”活动,向延安的“小伙伴”寄去崭新的学习用品,开展了“变白色污染为红色爱心”活动,为太湖开展“环保募捐”活动……“雷锋少年”们还与社区49户空巢老人结成对子,多少次“雷锋少年行动中心”的队员往来于“迎龙桥怡乐园”和学校之间,因为那里的两位孤老是他们的挂念,他们送去快乐,留下了爱心。

争当雷锋人的执著

为培养队员的节俭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2002年1月,无锡市通德桥实验小学利用五爱路金融一条街的地理优势,在市工商银行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成立了第二个红领巾小事业――“小天使银行”。小天使银行“小鬼当家”,阵容强大。

“小天使爱心基金会”是“小天使银行”的下属机构。每年存入“小天使银行”的钱全部用于捐助弱势群体。

2002年初,当学校得知四(1)班的俞佳慧患了恶性淋巴癌,校长将“小天使爱心基金会”的第一笔爱心款一万五千元捐赠给了她。弥留之际,小佳慧说:“妈妈,我也要为学校的基金会捐款,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这就是小佳慧的遗言!小佳慧的爸爸妈妈在女儿去世后向基金会捐出1000元,满足了女儿的心愿。

2007年3月底,通德桥实验小学五(3)班的孙雨洁同学被查出患有肠癌,晴天霹雳让小雨洁贫寒的家陷入了无尽的哀痛。学校的“小天使爱心基金会”立即捐出24000元给孙雨洁治病,令人感动的是小佳慧的家长得知消息后又主动捐出了1000元。同学们还折了1000只千纸鹤、幸运星为孙雨洁祝福。虽然没有人统一组织,但是到小雨洁床前探望的同学从未断过,同学们轮流去陪她说说话,帮她补习功课。秦奕成同学和妈妈一起炖了鱼汤,送去医院给小雨洁,一度,小雨洁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她坚持回到校园学习,老师、同学们为她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在区作文比赛中,小雨洁的文章《笑对癌魔》数度让评委老师落泪,获得了作文比赛一等奖的好成绩。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经全力救治,病魔还是夺去了这个13岁女孩的生命。小雨洁的妈妈永远都忘不了她临终前的话:“妈妈,我离开之后,你要把看病剩下的钱捐给需要的人。”

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寄语【第四篇】

在春风送暖,杨柳拂面的三月,我们又肃立在您的雕像前——雷锋,您依然一张春天般温暖的笑脸,一身朴素绿早装,一本红色的语录紧紧握在心上,耳旁似乎又聆听到“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故事,那在雨中扶着老大娘在泥泞中背着小弟弟,挽着小妹妹的伟大身影又浮在眼前,湎怀先烈,扪心自问,雷锋这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为了祖国和人民贡献了他的一生,而我们又将为人服务多少了。

曾几何时,人们说“雷锋出国了”,中国人似乎不再歌唱“学习雷锋好榜样”了,而雷锋助人为乐,勤俭节约的美德被西方人广为接受和效仿,雷锋日记也被印刷成多种文字,外国人学习雷锋成为一种时尚。于是,有人扼腕,有人叹息,人们呼唤“雷锋——您快回来。”

其实,人们并不是只在3月5日这天才会想起雷锋,也并不是走走过场式的向雷锋学习做点好人好事,在默默无闻中,有多少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有多少青年志愿者,老年服务队,朋多少营业员,列车员,乘务员,有多少工作,农民,,用他们的行动证明了雷锋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一方有难时,八方来支援,人们会像雷锋不忘灾区那样无私捐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有多少无名者给失学儿童援助,给贫困山区寄钱送物,给孤寡无依者送去春天般的温暖,又有各个志愿者义务植树造林,把城市垃圾捡起来,这才有了美好的家园,强盛的祖国,才能让世界对我们刮目看,这一切虽然没有把“向雷锋同志学习”挂在嘴上,又何尝不是在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

又曾几何时,一句“俺们都是活雷锋”的歌词,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媒体宣扬,网站点击,是那样的热烈,那样的富有激情,原来雷锋并没有远离我们,他依然活在千万人的心中,只不过我们已不是单纯去宣传一种思想品德,不是刻意在穿打了补钉的衣服,补了又补的袜子才是学习雷锋好榜样,而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飞跃的时代,我们依然忠于革命,忠于党,我们依然爱憎分明,立场坚定,勤奋踏实。同学们,为了我们的祖国,为了我们的人民,为了我们千秋万代的共产主义事业——愿我们永远做时代车轮上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初二:李炜龙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59 273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