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自行车读后感优质10篇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父亲的自行车读后感优质10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父亲的自行车读后感【第一篇】
那一天,阳光明媚,天公作美。一路上,我乘坐在爸爸的永久牌自行车后面,看着爸爸两脚不停的踩着自行车踏板,海洋般的记忆,一股大浪冲来,让我又想起了那一次上学。
随着岁月的流逝,现在,我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可不爽的是我每天要坐十七路车去一完小东校区上学,车子少人又多。有一次是星期三,爸爸因为有时间,决定骑自行车送我上学。
那时,我高兴的说不出话来,心里暗自惊喜:哈哈!我今天不要挤公交车上学了,你们慢慢去挤吧!于是,我坐着爸爸自行车后面出发了。
我们坐着自行车,一路上人来车往,老爸骑了三分之一的路程就已经出汗了,我有些看不下去了:“老爸,我自己走吧!反正不远了。”“没事,别看老爸出汗,这叫锻炼身体。”可没过多久,在一个很长的坡上,自行车的一个脚踏板突然断掉了,我以为老爸会让我下来自己走,可没想到的是,他试了好几次,不管怎么踩也踩不起,就把踏板放在路边,推着自行车飞快的把我送到了学校。秋风习习,又不是骄阳似火的天气,只穿了一件衣服的他已经汗流浃背了,我真不想让他送了,可他不再推辞,不再理我,把我送到学校门口……。
从自行车上下来,我想:父亲是一座高山,用一切来保护我;父亲是一片绿荫,为我遮风挡雨;父亲是一把火,冬天为我照亮,给我温暖……我,应该用父亲来称呼我的爸爸,因为,父亲不仅仅是爸爸。
父亲的自行车读后感【第二篇】
有点不敢品味孔夫子的“逝者如斯”,虽然我还算是青年。每每搜索记忆时总感觉到时间带走了太多太多的东西,而且它是永远也不能找回来的。
从一个小小的县城乐亭到唐山这个城市,又从唐山来到了直辖市天津。从一个靠借学费上学的小学生到每月仅生活费就要费掉一千元的大学生。我的生活看来是越来越幸福的吧。可我总感觉有很多重要的东西在消失着,我想挽留,所以竟开始厌倦起现在居住的二百平米以上的“华宅”,想去那个用半头砖砌出来的危危欲倒的小房子看看了。
我想我又是不能回乐亭去看它的,我怕。怕它已经不付存在,怕它不再是我回忆中的样子,怕它即使还是那个小房我也不会再有那种离开时的亲切与依依不舍,毕竟我也不会再搬回去住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它应该是瓦片掺着水泥砌成的屋顶,因为后来瓦片松动时曾有燕子把那些碎瓦踏下来过。屋檐下就是略有弧度的砖墙了,在它的弯曲度还不算大时母亲是容许我在墙根下玩儿的。门是两片板子的木门,它与地面之间有一条缝,小时侯我把脸贴在地面上可以看到院子里被雨水砸出来的小坑。屋里的陈设我没有什么印象了,因为每当我从外面跑回来时都已经到快睡觉的时间了。床是紧贴着窗子的,听父亲说我还不会下床走路时就喜欢扒在窗台上看外面的景色,并说我似乎喜欢秋天。窗子外面正对着的就是那个车棚,用一些比砌房子的砖更加碎的砖砌出来。里面空间不大,不过放了一些煤渣之后依然可以放下父亲那辆二八的和煤一样颜色的自行车。
那是一辆飞鸽牌子的车,算是当时我家最贵的东西吧。记得有一次我们从亲戚家回来,发现家里失窃了,当时父亲的第一反映就是转着圈大叫:“快看看我的自行车!快看看我的自行车!”母亲白了他一眼:“你不是骑着自行车去的嘛。”于是紧张的气氛缓和很多。后来母亲问父亲为什么那么在意自行车时,父亲说只要自行车还在那他明天就还能骑着它去上班赚钱,只要还有钱赚,丢了别的什么都是可以再买回来的。
父亲那时在乐亭县农业银行工作,他骑那辆“飞鸽”从家到单位只需半小时时间。父亲车技很好,让他驮我上学比让母亲驮要稳得多也快得多。我的小学早上是七点半上课的,比别的学校要早些。我六点起床吃完早饭背好书包时,父亲一般还没有睁开眼睛,于是我和妈妈就大喊:“起床了!迟到了!迟到罚站了!”父亲一开始不理,过不一会儿就嗵的坐起来,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穿好衣服跑到车棚里,又小心翼翼的挪出他心爱的飞鸽并跨上车子大叫:“儿子上马了!”我也跑出来爬上后车架把脸贴在父亲的背上搂住他的腰。或许是因为起得太早,又或许是因为父亲的背很温暖吧,有几次我都坐在后面睡着了。后来父亲怕我一迷糊就从车上掉下来,所以一边骑车一边陪我说话“儿子,从现在开始数,看看爸能超过多少人。”这时他一般都开始加速,身子左倾一下右斜一下的。我大声数着被我们超过的自行车,当我数到十时父亲就让车自由滑行了。每当我们到学校门口,父亲的背都是湿的。
父亲教我骑自行车用的也是这辆“飞鸽”。这个时候,他似乎比别的父亲要凶得多,他从不在背后扶我,只是让我上去骑,他说男孩子是要多摔几次才能成长的。可惜我学车时一次也没有摔过。不过他似乎也并不因此而失望,每每和别人提起时还带着一副洋洋自得的表情,好像他的教授方式是最正确的。
父亲的两次调动工作是我家聚变的开始。第一次,他抛弃了那间带自行车车棚的小房子,和乐亭这个我出生的县城。当然,也包括他的自行车。我们来到了唐山这个城市,生活富裕起来了。但是从那时起我就很少见到父亲的面和母亲的笑脸……至于父亲第二次调动工作时,他就连母亲一起抛弃了。
即使如此,他对我依然很好。虽然这几年来我们几乎没有说过什么话。只是在一个月前他开车送我回学校的路上。我第一次认真的以儿子的身份和他交谈关于自行车的事。当我提起“飞鸽”时,他只是一笑,半晌才说“它是我们家的功臣吧”。我说我喜欢它胜过你现在开的奔驰。他又一笑说我还太小。我说我喜欢小,因为那时我离你近,坐在你的自行车上可以数着你超过的人数,还有你的心跳。他什么也没说,眼圈有点红了。
我想我未来的生活不需要汽车。虽然这看起来确实有点儿消极,也不于这个社会合拍。但我真的只要一辆自行车就足够了。如果可能的话,我还要那辆煤色的飞鸽,那辆父亲的自行车。
父亲的自行车读后感【第三篇】
然而,就是这辆极为普通的自行车,承载的不只是父亲的身躯,而是一个优秀的劳动者和一家人的希望。
那时的我不解父亲的良苦用心,认为父亲爱它胜过了爱子女。因为我眼中的父亲,只要有空儿,哪怕是一点点空儿,都在鼓动自行车,拆拆卸卸、擦擦弄弄。那个投入劲儿啊,无论谁看了都会好奇,甚至会说:为辆自行车至于吗!
父亲的自行车有个显著的标志,那就是货架上总是绑着塑胶绳,这在当时是我不能理解和不喜欢的,好好的自行车多了它总觉得不顺眼,后来的我,以致现在的我想起来就会为此愧疚,因为它系着的不仅仅是根绳子,那不雅的绳子系着的是重托与责任。
这辆自行车之所以留给我那么深的印象,还得从刚上学那会儿的学车事件说起:
那时,自行车不是很多,也很少有孩子骑。看见别的孩子骑自行车很是羡慕,就一再和父母说要学骑车子,好说歹说才算获得批准,开始演练掏裆骑行。
我是那种早长个的人,一年级时就属于大个儿,刚刚学会掏裆骑车却觉得那么大个掏裆寒碜,就又想升级——跨大梁。
人称傻大个儿的我,实在不灵便,不光行动笨拙,脑子也迟钝的很。初学自行车,竟不知道找平整的地面练习,在一个不算很大的上坡路段,觉得溜得差不多了,抬起右腿往上就跨,结果怎么样,鞋后跟挡在梁上,没来得及反应,连人带车摔得这个结实啊!怎么痛我都不记得了,只记得:大拐的变形程度是卡在车的那个部位,那个部位叫什么来着?反正是摇不动了,推着自行车还得抬起后轮才能靠前轮的滚动运行,我就那么艰难的把车子弄到家门口。
知道爱车至极的父亲会不高兴,我怯生生地和父亲说:“爸,我把车子摔坏了。”只见父亲黑着脸狠狠地白了我一眼,就去摆弄自行车。左整右整也没掰出大拐来,“你看看你,这车子还怎么骑”这一声吼吓得我一激灵,当时眼泪就哗哗的流下来。
父亲听到后,“哭哭哭,就知道哭,哭有啥用!”他惦记的仍是自行车。“车车车,就知道车,孩子摔坏了你也不管!”母亲的声音也够大的了。为了我,一向温柔的母亲和父亲吵了起来。这一吵惊恐万状的我竟忘记了疼痛和委屈,扯着母亲的衣角低声说:“妈,别吵了,本来就是我弄坏的车子嘛!”母亲没好气儿的甩开我的手忙别的去了。
因为我的过失惹得原本恩爱的父母吵架一事,是我无论如何都不会忘记的。为此,我特别留意那辆自行车——那辆极为普通却功不可没的自行车。
在国民经济贫乏的年代,温饱问题困扰着许多家庭。我们家之所以安稳度日,除了母亲的精打细算,其功劳还有这辆承载着勤劳的父亲和无以计量的货物默默运转着的自行车。
做为劳动模范的父亲,勤奋工作、不断革新的同时起五更爬半夜的要去很远的地方开荒种地,那辆自行车就是他最好、最忠实的伴侣。那货架上的塑胶绳就是用来捆绑锹、镐、锄、镰和运载种地所需物品及秋收果实的必需品。
那辆自行车的运载能力实在强,割下来的毛豆(大豆)码在货架上用那根塑胶绳捆绑好,从后面根本看不见推车子的父亲。哦,我用了“推车”两字,你不会以为我打错字了吧,有车不骑岂不怪事。这次,还真不是打错字。每到秋收时节,父亲从地里回来大多都是推着自行车一步步地走回家。
对父亲劳累后不骑自行车,却徒步行走的举动虽印象很深,但并未细想究竟。
许多年后,母亲要搬家,那辆自行车没地儿放要送人时,母亲眼泪汪汪的擦拭它的神情唤起了我的回忆与思索。直到那时,我才真正领会和理解父亲对我摔坏自行车大发雷霆和满身疲惫却要从几十里地外走回家的缘由,才知道那辆自行车对父亲、对我们这个家意味着什么!
父亲开垦出好大一片地,种的品种可多呢,其中占比例较大的是土豆。秋收时,父亲把起出的土豆一麻袋、一麻袋的摞在自行车上捆绑好后往回弄,这东西实实在在的沉,驮了那么多、那么重的东西,父亲哪舍得再给自行车加压啊!父亲爱车,其实更爱的是他的子女和这个家!!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的孩子、为了这个家啊!!!
父亲的自行车,那辆普通的自行车经历了多少里路途与磨难,记录了多少劳碌与辛酸,承载了多少货物与希望,浸着多少汗水与情感!!悠悠岁月、路漫漫、生活的苦痛与甘甜,这拙劣的文字又怎么能将那一切再现!!!
父亲的自行车读后感【第四篇】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骑着自行车上班。父亲的那辆自行车已经很老旧了,但是父亲舍不得买新自行车。他说,旧的自行车骑习惯了,听使唤。
小学五年级,我转到了离家较远的新校区读书,不能步行上学了,父亲就骑着他那辆旧自行车送我上学。每天上学看到同学们骑车去学校,我羡慕极了。那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终于有一天,我鼓足勇气,对他说出了我的这个愿望。买辆自行车,对于家庭宽裕的人来说,只是一件小事。可对于我家来说,简直就是无理胡闹。但父亲经不住我的央求,还是答应了我。
在我生日的那天早上,父亲买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回来,说是送给我的生日礼物。看着这辆锃亮的自行车,我的心激动得要飞起来。带着欣喜与激动,我蹦蹦跳跳地骑上新自行车,那种感觉太兴奋了。新车轮擦过地面的嗞嗞声,都悦耳极了。看着我激动得脸色酡红,父亲脸上也飘扬着满足的笑。
然后,他突然回过神来,转身骑上他那辆旧自行车去上班。
看着父亲转身,跨上自行车的一刹那,我突然感觉父亲黑瘦了许多。瞬间,一阵心酸席卷我的心底。我知道,家里的经济收入并不高,老家的爷爷奶奶体弱多病,需要照顾。我上学读书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妈妈收入微薄,一大家子的支出全靠父亲。为了给我买自行车,他肯定又吃了不少苦!父亲舍不得给自己换辆新自行车,也舍不得给自己添置新衣服,却一定要想办法满足我的要求。想到这些,我鼻子一酸,眼睛一片模糊,我甚至有些后悔向父亲要自行车了。
后来,我上初中了,家离学校更远。父亲说上初中早上起床太早,他决定每天送我上学。父亲没有小轿车,他就坚持每天骑自行车送我。
父亲每天起得很早。当我迈出大门时,他已在门外等候许久了。我搓搓手,跺跺脚,暖暖身子,便轻轻的一跃,坐上自行车后座。父亲一蹬脚踏,我们上路了。
他骑车很平缓,似乎是怕一路颠簸,会耽误我休息。我坐在父亲后面,凉凉的风吹在我脸上,虽有些寒意,却使我褪去了睡意。我用双手紧紧抱住父亲的腰,身子紧贴着父亲那略略弯曲的背,紧闭双眼,感受着冬日的阳光初洒在脸上的丝滑暖意。
上学路上人来人往,我不时也会和同学们打个招呼。一个眼神,一句问候,一声招呼,恰到好处,不多不少。
父亲突然问我:“儿子,你看好多同学的父母开着小轿车送去上学,不用吹冷风,速度又快,多气派呀。爸爸骑自行车送你上学,同学们会不会笑话你啊?”
我摇摇头说:“爸爸,怎么会呢,您骑车送我上学,多与众不同呀!同学们羡慕我还来不及呢。”
“嗯,你不嫌弃就好。”父亲笑了笑说。
中考临近,学习日渐紧张,每天回到家里,我总是愁眉苦脸。父亲看穿了我的心思,于是他每天都坚持陪着我,并鼓励我。在倒计时越来越近的那段日子里,我常常熬夜,复习到很晚。但是不管时间多么紧张,父亲仍要坚持骑自行车把我带出去逛一逛。
父亲载着我。路边的街灯泛着橘黄的光晕,皎洁的月亮伴着我们前行。我们灰黑的影子在旁边悄悄跟着。经过几家夜市的时候,父亲会为我买些烧烤和面条,他总是那么贴心。吃下这些美食,我的胃里暖暖的,心里也是暖暖的。看我吃完,父亲继续载着我前进,他喜欢在县城广场边停下,我俩漫步在广场上。漫步之余,父亲总会给我讲述他小时候艰苦的求学经历。
夜晚,月亮很亮,风也很柔,聆听着夜的宁静,我与父亲并肩而立,父亲那语重心长的话语,牢牢的刻在我的心里。
父亲的自行车读后感【第五篇】
小时候,家里很穷。匆匆将农作物种下之后,父亲就背井离乡去了煤厂背煤。到了收成的季节,父亲又回来帮着我们一起收。此时,我们兄妹的学费、家中的油盐费、肥料费,父亲都已挣到了。粮食收完之后,父亲又再次匆匆出去,我们兄妹过年的新衣服、年后的学费,就靠父亲年前的这几个月了,他是一刻也耽搁不得的。
那一年我们一直盼着父亲归来,母亲早早地将我们兄妹带到街上,挑选自己喜欢的衣服,说是挑好了等父亲带钱回来就直接买。那时还没有电话,我们只能干等着。我们望断了回路,一直盼到大年三十夜,父亲仍旧没有回来。我们对父亲的期盼由先前的怨恨已经变成了担忧。
吃过晚饭之后,母亲将我们兄妹带到大路上等父亲。那个夜晚又黑又冷,我们母子四人挨着取暖,仍被一阵阵的风吹得打哆嗦,但我们似乎忘记了寒冷,只想一眨眼便看见父亲回到面前。路边玩耍的孩子们点着鞭炮,尽情地享受过年的喜悦,全然不顾我父亲没有回归,多年之后的今日,我仍记得那时为此落下的眼泪。
等到后来,我们三兄妹再也忍不住了,低声地唤着父亲哭泣起来,那时尽管年少,却也知道背煤是多么的危险。唯有母亲一声不吱,面无表情地等待着,那时我已知道母亲是远比我们还难过的,可我误会了她,那时的我以为她是为了稳住场面,只要她不哭,我们便不会绝望。直到很多年后的今天我才知道,母亲不哭是因为她不相信父亲会遇到不测,父亲强大得霸道无比,令母亲坚信无疑。
显然,母亲是对的,父亲安全地回来了。父亲背着被子衣物,推着一张自行车,车头绑着暗黄的手电筒。巨大的黑暗包围着父亲,可父亲每走一步,他眼前的黑暗都得为此让出光明,父亲就那样从黑暗中推着他的自行车,一步步地向着我们走近,我们兄妹冲过去抱住父亲,哭得越发的大声起来。
大年初一,我们兄妹都穿上了新衣服。父亲自知赶不上集市,从煤厂买了回来,我仍记得那个夜晚弟弟和妹妹试穿新衣服时开心的样子,家中一如往前,有父亲、有新衣服,我们开心得理直气壮。那一年我们过得比任何一个人都快乐。
父亲的自行车读后感【第六篇】
父亲喜欢车子,车子是父亲的朋友。车子的'变迁。确能反映父亲生活的历程,甚至国家的发展变化。
父亲1983年参加工作,那时,虽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开过,改革开放的大幕已经拉开,东方睡狮已渐苏醒,中国迈开了前进的步伐,但是,积贫积弱的局面,还没有改变。父亲的工资也只有46元,每月被扣除15元伙食费之后,也就只剩下31元了。为了补贴家用,父亲在总工会的职工学校里谋得业余教师的职位。每次上课来回要走十里路。买辆自行车就显得十分必要了,那时买一辆自行车得150多元,也就是父亲积攒半年的工资才能实现这个理想。父亲性子急,半年是断然不能等的,就“寅吃卯粮”吧,于是,他分别从三个同事那里借了点钱,大家给凑了150多元。父亲喜滋滋地去百货公司,人家却冷冷地跟他要“车票”,没办法,父亲只得“望车兴叹”了。过些日子,父亲学校的一位老先生通过学生家长弄了一张“车票”,买了一辆崭新的飞鸽牌自行车,从此成为父亲的朋友,与父亲一起穿梭于热闹的街市,来往于单位和职工学校之间,方便了出行,还解决了一些经济困难。
十多年过去了,父亲的车子渐渐地老了,全身没有了光泽,附加的零部件也都脱落了,车铃也锈迹斑斑,消失了先前那令人心醉的响声,属于它的光鲜时代已经悄然逝去。每每和父亲一同出去,它大有自惭形秽的样子,甚至有时闹起情绪来,不愿伴父亲出门,不是松动链条,就是不鼓“勇气”。父亲想,它大概是不想见到那些“风驰电掣”般的电动车、摩托车吧。这时父亲每月的收入也有两三千元了,学校也发展了,将高三年级从拥挤的城内搬到开阔的郊野,家住老校区,来往上班也有二十里路,每天来往数次,也太累那只老“飞鸽”了。于是,父亲就花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辆当时还很流行的重庆嘉陵摩托车,从此,老“飞鸽”就光荣退休了,那是20xx年的春天。
“重庆嘉陵”载着父亲,风里来雨里去,或低速慢行在通向送儿女上学的文昌路边,或高速飞奔在通往新校区的谢安路上。随着车速加快,收入也在不断提高,除工资外,每月的奖金也有1000多元。
父亲经常写稿,稿费也常常寄来,父亲的日子在嘉陵的车轮上转动,忙碌,充实,愉快……如今,学校的停车场上已经排满了大众朗逸、一汽速腾、通用别克“…。这辆嘉陵,也开始与父亲“闹意见”了,特别是天冷了,任父亲脚蹬得生疼,它就硬是不起火……这时,父亲就会埋怨它,“这性子,怎能追得上中国崛起的脚步!”最近,昕父亲对着“罢工”的嘉陵笑着说:“要是你再不思进取的话,我就要移情‘速腾’,追求中国速度喽!”
父亲的自行车读后感【第七篇】
父亲的自行车说起自行车,也许你会说:自行车有什么好说的,那不过是极为普通的代步工具。不错,父亲的自行车与其它自行车绝无二样。而且,那是辆二手货,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仅就自行车而言,要说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也许是它的牌子——大国防。这在当时就是现在所说的“名牌”吧?然而,就是这辆极为普通的自行车,承载的不只是父亲的身躯,而是一个优秀的劳动者和一家人的希望。那时的我不解父亲的良苦用心,认为父亲爱它胜过了爱子女。因为我眼中的父亲,只要有空儿,哪怕是一点点空儿,都在鼓动自行车,拆拆卸卸、擦擦弄弄。那个投入劲儿啊,无论谁看了都会好奇,甚至会说:为辆自行车至于吗!
父亲的自行车有个显著的标志,那就是货架上总是绑着塑胶绳,这在当时是我不能理解和不喜欢的,好好的自行车多了它总觉得不顺眼,后来的我,以致现在的我想起来就会为此愧疚,因为它系着的不仅仅是根绳子,那不雅的绳子系着的是重托与责任。这辆自行车之所以留给我那么深的印象,还得从刚上学那会儿的学车事件说起:那时,自行车不是很多,也很少有孩子骑。看见别的孩子骑自行车很是羡慕,就一再和父母说要学骑车子,好说歹说才算获得批准,开始演练掏裆骑行。我是那种早长个的人,一年级时就属于大个儿,刚刚学会掏裆骑车却觉得那么大个掏裆寒碜,就又想升级——跨大梁。
人称傻大个儿的我,实在不灵便,不光行动笨拙,脑子也迟钝的很。初学自行车,竟不知道找平整的地面练习,在一个不算很大的上坡路段,觉得溜得差不多了,抬起右腿往上就跨,结果怎么样,鞋后跟挡在梁上,没来得及反应,连人带车摔得这个结实啊!怎么痛我都不记得了,只记得:大拐的变形程度是卡在车的那个部位,那个部位叫什么来着?反正是摇不动了,推着自行车还得抬起后轮才能靠前轮的滚动运行,我就那么艰难的把车子弄到家门口。知道爱车至极的父亲会不高兴,我怯生生地和父亲说:“爸,我把车子摔坏了。”只见父亲黑着脸狠狠地白了我一眼,就去摆弄自行车。
左整右整也没掰出大拐来,“你看看你,这车子还怎么骑”这一声吼吓得我一激灵,当时眼泪就哗哗的流下来。父亲发这么大脾气是我第一次领教,我好害怕、好委屈!那擦破皮的膝盖和胳膊肘丝丝拉拉的疼,父亲根本不理我的茬,做错事的我,也只能悄悄的溜进家门。母亲一眼就看到我受了伤,“呀!这是怎么了?怎么弄的?”母亲的关爱助长了我的泪水流放,我大哭起来……父亲听到后,“哭哭哭,就知道哭,哭有啥用!”他惦记的仍是自行车。“车车车,就知道车,孩子摔坏了你也不管!”母亲的声音也够大的了。为了我,一向温柔的母亲和父亲吵了起来。这一吵惊恐万状的我竟忘记了疼痛和委屈,扯着母亲的衣角低声说:“妈,别吵了,本来就是我弄坏的车子嘛!”母亲没好气儿的甩开我的手忙别的去了。因为我的'过失惹得原本恩爱的父母吵架一事,是我无论如何都不会忘记的。为此,我特别留意那辆自行车——那辆极为普通却功不可没的自行车。在国民经济贫乏的年代,温饱问题困扰着许多家庭。我们家之所以安稳度日,除了母亲的精打细算,其功劳还有这辆承载着勤劳的父亲和无以计量的货物默默运转着的自行车。做为劳动模范的父亲,勤奋工作、不断革新的同时起五更爬半夜的要去很远的地方开荒种地,那辆自行车就是他最好、最忠实的伴侣。那货架上的塑胶绳就是用来捆绑锹、镐、锄、镰和运载种地所需物品及秋收果实的必需品。那辆自行车的运载能力实在强,割下来的毛豆(大豆)码在货架上用那根塑胶绳捆绑好,从后面根本看不见推车子的父亲。哦,我用了“推车”两字,你不会以为我打错字了吧,有车不骑岂不怪事。这次,还真不是打错字。每到秋收时节,父亲从地里回来大多都是推着自行车一步步地走回家。对父亲劳累后不骑自行车,却徒步行走的举动虽印象很深,但并未细想究竟。
许多年后,母亲要搬家,那辆自行车没地儿放要送人时,母亲眼泪汪汪的擦拭它的神情唤起了我的回忆与思索。直到那时,我才真正领会和理解父亲对我摔坏自行车大发雷霆和满身疲惫却要从几十里地外走回家的缘由,才知道那辆自行车对父亲、对我们这个家意味着什么!父亲开垦出好大一片地,种的品种可多呢,其中占比例较大的是土豆。秋收时,父亲把起出的土豆一麻袋、一麻袋的摞在自行车上捆绑好后往回弄,这东西实实在在的沉,驮了那么多、那么重的东西,父亲哪舍得再给自行车加压啊!父亲爱车,其实更爱的是他的子女和这个家!!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的孩子、为了这个家啊!!!父亲的自行车,那辆普通的自行车经历了多少里路途与磨难,记录了多少劳碌与辛酸,承载了多少货物与希望,浸着多少汗水与情感!!悠悠岁月、路漫漫、生活的苦痛与甘甜,这拙劣的文字又怎么能将那一切再现!!!
父亲的自行车读后感【第八篇】
在我童年的时候,祖父在掖县(今莱州市)税务局工作。一天,家中突然收到了一个从祖父工作所在地发来的大包裹,父亲急切地打开一看,有牛皮纸缠护着的自行车架、锃亮的两个车轮、内红外黑轮胎、硬牛皮车座、一包大小螺丝、说明书、合格证、发票。父亲高兴的样子有点夸张,似乎手舞足蹈,还有点束手无策的样子。父亲急忙去叫屋后的大哥来帮忙,邻居大哥在南方当过兵见过世面,骑、修自行车懂点门道。邻居大哥一走进家门就先瞄向了车架前的牌号,顿然眼前一亮,原本高门大嗓的他又提高了几分贝,“啊呦,这是大国防的,这个自行车顶骑啦!”父亲满脸喜色地点头说:“是的,肯定顶骑!”俩人说着就动手组装起来,平日里心灵手巧的父亲今天却给邻居大哥打下手。也就过了大约一顿饭的工夫,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就站在家人的面前,一如漂亮的新媳妇在接受全家人的观看。
这时,邻居大哥又蹲挪到脚蹬的地方,右手摇着脚蹬,左手食指比量着后车轮的间隙大小,大哥在慢慢加速、加速,自行车轮在旋转、飞转。瞬间,自行车就发出了“沙沙沙……沙沙沙……”的声音,后轮银光闪闪的。眼看着、耳听着,手心里痒痒着,我忙凑上前去也模仿着邻居大哥摇自行车的样子,不过我没那么大的力气,只能用两只小手握在一起慢慢摇着脚蹬,再加劲快摇,车轮越来越快转着,我高兴极了,也得意极了!
知道我家买新自行车了,邻居都到我家来看新鲜,因那时自行车属于“三大件”之一,能买的起人很少,大家就像看新媳妇似的,忍不住七嘴八舌说起来:“这‘大国防’车子就是好啊!”“后轮的声音真好听啊!”“你看这架子多结实啊!”大家摸摸这里端详端详那里,品头论足议论着。突然,门外走进来一高一矮两个陌生人,人们的议论声戛然而止。两个陌生人自称是掖县税务局的,说单位里有规定,凡工作人员购买大件商品都要核查,他俩看了发票、手续齐全就返回了。
从此这辆自行车就成了父亲的代步工具,父亲经常骑着自行车上城赶集,还骑着自行车走亲戚,既方便也风光。其实,方便的何止父亲,有时街坊邻居听说父亲要上城赶集,就争先恐后求父亲:“大叔,你帮俺割斤肉啊!”“大哥,你帮俺捎几斤芹菜,要伺候客哦!”父亲总是很脆快地答应下来,骑着自行车穿行于县城的北关、南关、东关、西关,乐此不疲地给这家买给那家买,总会给邻居们从县城捎回“满意”来。
家里有了自行车,邻居们出远门就会来借。有人求上门来,父亲都会逢求必借。结果,有人借去自行车并不知道爱护,有时把自行车的车把磕了,有时把自行车胎扎了,母亲总是心疼地说:“他们骑自行车太不在意了,太猛了!碰磕了、扎胎了,就这么悄悄地送回来,也不说一声。那次扎胎幸亏我发现了,要不再骑就耽误事了!”父亲听了总会一笑了之,自行车该怎么借还是怎么借。
后来父亲就把自行车座落了下来,让母亲骑着自行车到公社、县里开会,母亲也方便了许多。再后来,随之我长成少年,那时候几乎家家都有自行车了,眼见着一个个男女伙伴都学会了骑自行车,我也心动手痒了。在一个天气晴朗的礼拜天,我磕磕绊绊地推出了自行车,在后座上横着捆绑上几米长的圆木,就推着到了生产队宽敞的场院里,见学骑自行车的小伙伴很多,我一只脚踏到了脚蹬上,却不敢绕梁跷腿。看热闹的堂叔见状,说:“你这样能学会自行车?来,我给你扶着!”就这样,堂叔两手给我扶着后座上的长圆木,我才慢慢地坐上了车座,脚蹬着自行车转来转去,等到学得差不多了,堂叔悄默声松开了手,我一不小心与小伙伴的自行车相撞了,结果人仰车翻,因捆绑的圆木松动磕了链子盒,脚蹬也磕进去了。堂叔急忙帮我整好了,笑道:“学车子就得不怕跌,这样跌几次就学会了,我刚才为什么松手,不松手你永远也学不会的!”堂叔就半扶着车后座的圆木,我学了大半个上午,就基本学会了在场院里独自骑了,间或也碰磕过几次,可我已经碰跌出了信心。不过,当看到自行车碰磕了不少地方,心里便隐隐生发出一些内疚。我想,父亲若是看到我碰磕了自行车,一定会感到心疼的。
后来我接了父亲的“班”,经常骑着这辆大国防自行车上学,骑着它奔波于几十里的城郊上班。冬去春来,几度春秋,大国防自行车伴我走过了沟沟坎坎,随我经受了风霜雨雪。我钦佩大国防自行车的坚强,对它有了深深的敬意,更有了深深的感情。
后来我当了兵就离开了“大国防”,从部队转回来后发现它早已锈迹斑斑了,是因父亲岁数大了很少骑的缘故。
如今,那辆大国防自行车虽已不知去向,我却没有忘记它,它始终在我的心上……。
父亲的自行车读后感【第九篇】
这篇文章让我触动很大。本文讲述:作者的父亲用买窗帘的钱买了一辆自行车。时值70年代,作者的`父亲被外人羡慕,却把家里弄得一团糟。鸡飞狗跳,先是作者的妈妈生气了,然后附近的邻居陆续上门借车,作者的爸爸却不肯合用,导致失去信任。最终,随着家家户户都买单车,作者父亲的自行车终于安全了,因为再也没有人来借了,父亲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笑声又一次在街上回荡。
看完文章,我不禁想到一个词:诚信。诚信是人类最美的美德,但有多少人恪守。因为作者的父亲很喜欢这辆新自行车,他编造了各种谎言来否认。时而说车坏了,时而说要去省城办事,时而说车在修,需要一段时间……常常是为了骗人,他问放下你正在做的事,然后实际去做。对我们来说,有些人为了不去上学而谎称肚子痛、头痛,这不仅伤害了我们的身体,还耽误了我们的学业。
曾经看过另1篇文章,作者发挥想象力成立了一所“成长大学”,六个志愿者:金钱部、颜值部、人才部、智慧部、诚信部、健康部,另外五个已经超过10万,完整性系统仍然为0。
诚信,谁能做到谁敢说话!
父亲的自行车读后感【第十篇】
父爱像什么,有人会说,父爱像大山,永远让我们依靠,有人会说,父爱像大海,永远惊天动力,而我的父亲却像我的一辆破自行车。
爸爸有一辆破的不能再破的自行车,刹车坏了,车把子歪了,这辆几乎天天修的自行车,在我心中这辆自行车凝聚了爸爸对我的爱。
自从我上初中以来,爸爸几乎天天骑这辆自行车,驮着我上学,早上送,晚上接,就这样,一直驮我上学,但从来不说我麻烦,多累,耽误他站大岗的一些活,而我天天与爸爸顶嘴,还总向他要钱,不听爸爸的话,使爸爸伤心,然而,爸爸总以宽大温柔的心宽容我,总以宽大温柔的手抚爱我。
爸爸的后车座,就是我避风的港口,雨后的彩虹。爸爸不仅用他的自行车驮我,而且也用这辆自行车站大岗,赚钱供我上学,吃饭,腰累弯了,背累驼了,也黑了,出皱纹了,但爸爸在我心里永远是天底下最帅的男子汉。
在我上初二,初一,不懂事时,我总瞧不起爸爸,因为他上了三年学,大字不识几个,但现在我长大了,我懂了,以后开家长会,我也不挑谁去了,爸爸为了我拼命赚钱,用他的自行车养育了我,用他的自行车顶起了我们这四口之家,爸爸是一边包地一边站大岗,爸爸为了我们,常常在天还没泛白,就骑着自行车去地里滚,晚上又骑着他那辆破自行车回来,身上几乎沾满了泥土,一天有时侯只能吃上一顿饭或两顿饭,也只是馒头,咸菜,特别是种地时,有时三四天也见不到面,但在这样忙的时候,还是不会忘了我,让妈妈给我做好吃的,让我慢点骑自行车。
那辆破自行车,陪伴了我三年,他就是父爱的果实,爸爸的破自行车就是那沉甸甸的爱,就是我学习的压力,也将是我学习的动力。
我爱爸爸那辆破自行车,更爱爸爸,我感谢爸爸的那如破自行车的沉甸甸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