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感言 >

2024年文化苦旅读后感精编8篇

网友发表时间 3047711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2024年文化苦旅读后感精编8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文化苦旅读后感【第一篇】

柳州的.名声,有一半是因为柳宗元。

余先生客寓柳侯祠旁,在梦中竟觉得“柳宗元跨过千年飘然孑立,青衫灰黯,神色孤伤。”于是第二天一早,先生便去了年代久远的祠。

柳侯祠是古朴、宁静的,正如柳宗元本人,静听脚步,从漫漶走向清晰,又从清晰走回漫漶,渐行渐远。

而后便介绍柳宗元的点滴。跃然纸上的,是一位不羁的中国文人。从永州返回长安时,喜气笼罩着他——毕竟从前,价值对他来说还是未知数;而世俗则让他选择了功名。当皇上阴惨一笑,一笔将他拨到柳州。

凄楚烦懑,令他自嘲:“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他不知,这儿会成为他的祭祀,被后人敬仰千年——只因他留下一札皱巴巴的诗文。

“中国文人的命运,在这里裸裎。”

这就是让我们冥想的文化,我仿佛看见了陶渊明弃了京都的嘈杂,在乡间吟诵“采菊东篱下”的闲情;我仿佛看见了林和靖隐居山间,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吟咏这“暗香浮动月黄昏”的释然。这就是喧嚣后的宁静,才气涌入心灵,蔚成方圆。

时代的扭曲与不公未能改变他们——这些才学之士的品格,与他们构筑成的灿烂的文化。

这便是冥想后,得到的放松吧。

结末·苍老与新生。

读罢《文化苦旅》一书从古到今的文化从脑中飞快地闪过。有知名大家的文化,也有小老百姓带来的市井文化。交织在一起后,一幅苍老却年轻的画卷便铺开来。

文化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辉煌。苍老的画卷已经被先人描绘,这本书只是其中小小一部分的剪影;然而新生的文化,却是由我们编织出来的。

不得而知。

文化苦旅读后感【第二篇】

思,历史之长河。

——题记。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教授的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全书的主凋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物构成。或许在常人眼中山水仅是高山流水,不无特别之处,象征大自然的美好。但在作者心底山水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由此可见,当他泛舟于千年文明的长河之中,对自然风光情由独忠,才会有独树一帜的思想见解。他超越了现实中的诗情画意,还回顾与历史,欣赏着了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在游历的途中,再翻开历史的长卷,叠加自身的观念,呈现给读者新的“文化之旅”。

他踏遍中国河川。第一站就是莫高窟。在莫高窟外,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塔的主人竟然是敦煌的罪人。他目光呆滞,畏畏缩缩。他买掉了一车又一车的文化古物。这不仅是自取其辱,对于中国也是莫大的侮辱。他是中国的罪人,也是历史的罪人。余秋雨恨他,那些专家们也恨之入骨。我猜想他是恨自己的渺小,眼睁睁地看者外国人运走中国的东西,却无能为力,也恨世界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罪人,恨历史无法改变。但值得庆幸得是,无论敦煌运到伦敦,巴黎,运到彼得堡,东京。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他们可以带走文化,却带不走文化。

他从风景秀丽的江南到大漠孤烟的大西北,从冰天雪地的北国到充满民族风情西南边境。他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也是他悠久灿烂中华文化的苦苦求索。

他又来到了工程浩大的都江堰。只要被问到中国历史上令人最激动的工程是什么?几乎每个人都会毫不忧郁地回答道是长城。而余教却说是都江堰。他总有独特观点。着要说服人们得要花点工夫。因为他必须把自己的思维灌输到别人的脑袋里。在描述长城时,他大力赞扬,从孟姜女痛苦流涕到全身投入到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慷悸。感觉深厚多了。如此力褒长城,想要突出都江堰的宏伟就更难了。可他娓娓到来。从修建的时间看,他比长城早数十年,早已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从对社会功用看,长城早已颓废,而他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请流;从历史人物看,他造就了孔明着一代英雄人物;他让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有一个安定的后方;从建造的历史人物看,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雄壮,蛮吓,残忍,而李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作者妙趣横生,甚至打动了我。想想也如此,想当年秦始皇筑长城的目的是阻止匈奴南侵的积极作用。如今,世界和平统一,他常常成为了排场。

我非常佩服余教的独特的审美能力,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揭示中国文化的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新的范例。

文化苦旅读后感【第三篇】

“我抛弃了所有的忧伤与疑虑,去追逐那无家的潮水,因为那永恒的异乡人在召唤我,他正沿着这条路走来。”

———题记

我最先感到便是文笔“苦”,表面似清风一缕,一笔一画轻快、平淡。细回味,却心神震撼,五脏六腑统统被这阵风吹得地动山摇,屡屡被作者笔下的故事所气愤。

纵观全书,我印象最深的首数《道士塔》,如此庄严神圣的敦煌,却交于文盲道士王国菉看管。可恨啊!这样的一个他偏偏在偶然间发现了藏经洞,并因无知而将这些珍贵的文物低价卖给了英国人。可叹啊!当时唯一知道此物珍贵程度的是中国翻译蒋孝琬。

当然,这旅行不只有“苦”,也有“甜”。这文化的探险下有婉约、秀美、下着细雨的江南,也有神秘、高雅、充满故事的西域。那些《我的山河》与那《远方的海》无一不在我的心中落下种子生了根。那些山峦雄伟、高峻,那水流奔涌、冲击。这些山水令人如此难忘,我的心随之跳动着,眼泪早已收不住。

我无法隐藏自己对那份山河的热爱,对那段历史的惋惜,还有生在这么一个温暖、倔强的有生命力的国家的由衷骄傲。我从未这么深爱过任何物体,除了我的家,我的国家!

文化苦旅读后感【第四篇】

一、对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在《文化苦旅》中,绝大部分文章都贯彻这样的一个主题:对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如在《五城记》中关于广州的描述。作者说,自古以来,由于远离京城,靠近海洋,广州总是表现得离经叛道;而近代的广州,“北上常常失败。那就回来,依然喝早茶、逛花市,优闲得像没事人一样,过着世俗气息颇重的情感生活。”是的,从康有为的“戊戌变法”到现在,广州人北上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然而失败以后回来,依然继续着自己那悠闲的“饮茶文化”,仿佛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作者由评论广州人的“叹早茶”、“逛花街”等一系列闲散生活,将矛头直指广州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自私与消极心理。随着改革开放,广州人虽然仍保留着自己特有的“饮茶文化”和“花市文化”,但是,他们却已抛弃了以往的自私和消极_“这些年,广州好像又在向着北方发言了,以它的繁忙,以它的开放,以它的勇敢。不过,这次发言与以前不同,它不必暂时舍弃早茶和花市了,浓浓冽冽地,让慷慨言词拌和着茶香和花香,直飘远方。”

作者在对广州人那特有的文化进行反问和思索的同时,也不忘对广州在改革开放所作出的成果给予认可。余秋雨凭着他那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手法,在《文化苦旅》中对许许多多的城市、小镇和其它人文景观所蕴含着的文化底蕴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精神进行追溯、反问和思索。

二、凭借山水风物寻求文化灵魂《文化苦旅》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作者的散文形式的确与众不同,但读者看了本书的篇目后,想在正文中寻找天一阁、莫高窟、天柱山,乃至江南小镇的周庄、同里是什么样子,他肯定会大失所望。因为作者对具体的山水名胜的风貌几乎不置一词,其过人之处是在点明某地后,即以类似电影中镜头切换的形式凝造出浓丽而沉郁的人生图景,紧跟着进入直抒式咏叹。这种咏叹以炽烈的情感和夸张的言词力求先声夺人,继而以纵横四海的气势挥洒着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种种遐想和议论,使读者为文章的情绪所感染,不知不觉中接受余秋雨那独有的文化底蕴、人文精神、心路历程等的影响。这种创作意念,始终贯穿于整部《文化苦旅》之中。

在《风雨天一阁》中,作者没有描写介绍天一阁的景色,而是重点写了范钦和他的继承着们如何不惜沉重的代价去保护那万卷家书。以及朱熹当年不远千里从福建崇安跋涉来到岳麓书院,冒着被免1职、甚至可能被逮捕杀头的危险给学生讲学。余秋雨依仗其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文化苦旅读后感【第五篇】

说到清朝,让人联想到一系列的清宫电视剧,让人联想到康熙盛世,让人联想到晚清的没落...读完《宁古塔》让我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不同的清朝。

清朝建立之初,反清复明的势力十分强大,大多数汉族知识分子都坚持反清复明,甚至在武夫们纷纷投降后,一群柔弱的书生还宁死不屈。这时,康熙出现了,他下令宣扬崇儒重道的精神以大量录用汉族士子。但这并没有改变一些”顽固分子“,康熙于是用自己的热情和诚恳打动了他们。这便是文化的认同与融合,使清朝开始了稳定的统治。

文化的压抑与摧残。

谁都知道那满清十大酷刑,杀的花样十分多,每一种杀戮都惨不忍睹,他们的花样是把死这件事变成了一个可供细细品味、慢慢咀嚼的漫长过程。这种方式充斥着杀戮的快感,并扭曲着人性,人道基础,影响深远,至今还未根除。

再说流放与株连,更是让人痛心疾首。流放是一种折磨,一种慢慢的心灵上的折磨,流放往往伴随着株连,一个人不小心说错了话,办错了事,那么就有可能株连九族,一些根本没见过面的远房亲戚甚至是邻居也会被牵扯进来。于是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再没有人格也没有声音了。文化仿佛在颤抖,在这死一般冷静的树林中,身上的伤痕让他不敢再迈出一步。

对于清朝,就像其经济一样,经历了盛世与没落,文化亦是如此,经历过融合与摧残。

文化苦旅读后感【第六篇】

断断续续的将《文化苦旅》看完了。长舒一口气,说一声真不容易。若不是碍于作业,我定会看一部分便置之一边。

余秋雨教授通过游览山水抒发了自己对于中国文化的感叹。网上有许多人评论此书道:“作者将‘苦’扩大化”。起初很不理解,并在自序上留下“这种苦只是被自然,被社会震撼后的情感流露罢了”这样的读书笔记。但这读书笔记是写在自序上的,而不是后记。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庐山》《青云谱随想》等几篇文章。作者将现代社会的变迁,视为中国文化面临的悲惨境遇。这一点是我所不能理解的。也许因为余秋雨教授年过半百,历经沧桑,是我不够世故,不能理解世间的种种凄凉。

“散落在各处山间的寺院依然香火不断,但操纵它们兴衰的重要杠杆已是牯岭的别墅,商市,街道。总的说来,这儿已不是中国文人的世界。”

过于追求国人对于古代文化的理解程度只会更添加了文化之苦,如若每个人都能看透文人的思想感情并加以抒发,那么只能说明作者的思想过于匪浅。多方面看待事物,会得到不同的见解,我们在文化上人才辈出,在科技体育等等其他领域也是毫不逊色。作者在感到悲哀的同时,也应为我国其他的成功而感到骄傲。因为地震,我们失去了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中国文化的见证者:都江堰。文人们定然会为这一损失而痛哭流涕,但是,在灾难过后,我们也得到了许多,它让我们更团结,学会无私奉献,唤醒了我们的中国心。虽然这一切的代价太大了。

多方面看待问题,可以获得更宽阔的视角,世间万物都是一把双刃剑,彼此息息相关。也许换个角度看,会让我们豁然开朗起来。

在《文化苦旅》中,作者很好的诠释了南与北,文化上的差异,如《白发苏州》《上海人》等等。

虽然同众多新时代青年一样不是很喜欢余秋雨,但不得不提的是,作者的博学令我心服口服。无论是文学家,画家,历史人物,作者均能用详细的语言,读到的见解,以及名句的引用为我们呈现被青年人忽视的一切。作为一个文科生,真的是越发觉得自己对文化了解得太少。《文化苦旅》确实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虽然不喜欢,但还是要仔细的看完《文化苦旅》,细细的品味余秋雨。

文化苦旅读后感【第七篇】

《文化苦旅》作者余秋雨,使我国著名美学家和作家,艺术家,中国文化史学者。现任上海戏剧院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

《文化苦旅》是一部很好的书,是值得细细品味和体悟的书,这本书先后获上海市文协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等。看了这部书我想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文化苦旅》是一部散文集,作者主要是从描写文化景点入手,他从祖国的大西北的甘肃敦煌起步,一直到大西南四川,再到东南的吴越春秋,最后到境外南洋——新加坡一路上写下了《道士塔》、《莫高窟》、《都江堰》、《江南小镇》、《家住龙华》、《华语情结》、等37个文化景点,共记载文章37篇。每篇文章文辞雍容典雅,在每一个景点故事淡淡的叙述中又蕴涵着浓浓的抒情意味,每篇文章都耐人寻味,也可以说都成了让炎黄子孙惊醒的文章。我感到作者这趟旅程不是为了旅行而旅行,而是在于和历史、文化进行对话,不是单纯描写名胜古迹而是带着探索挖掘历史文化的决心而浪迹天涯,一站又一站地去探访“人文山水”,是想通过山水风物探求文化灵魂、人生真谛、中国文化的人格构成。那1篇篇文章即表现了历史的深邃荒凉,又展现了江南文化的清新婉约,即展示了中国文人的艰难心路,又不忘揭露世态人情。

二、看了这部书后犹如伴随着作者的足迹再次游览一遍祖国大江南北文化景点,领略了一个个令人称奇的名胜古迹,还有那一个个饱含沧桑历史背后的那一份无奈、失落、彷徨、感动甚至于骄傲。这部书可以说带领我从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的制高点上,认识了那浮华尘世中的起伏盛衰,也是对拥有着太多苦难的中华民族更多了一份热爱与敬畏。

三、这部书何谓《文化苦旅》,我感到可以从许多方面去解读,但由于水平有限只能从最浮浅的角度去理解我感到有二个含义。

一是从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的时空去理解。在这部书中作者这样写道:“中国文化历史本身就有太多苦难,所经历的天灾人祸、沧海桑田,岂是言语所能说尽”,在很多章节里都可以看得到。譬如敦煌的《道士塔》中的文物被王道士当废品一样卖给洋人,当时的衙门官僚们也弃而不顾,那一马车,一马车文物被洋人运往国外。在这篇文章里这样描写着:“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再譬如莫高窟的壁画遭到无知道士的毁坏时这样写着“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

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泄。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

仅这两个例子就说明了作者对中国历史文物的遭遇表现出一种无奈,惊叹,震撼,惋惜的心情。我感到作者看得多对历史的感悟也比较多,在与历史的对话中他写到:“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的沧桑感更能引发出人生沧桑感,在山水历史间跋涉的时候,便有了越来越多的人生体验与回忆”。(这就是文人一种感悟)。所以作者在《文化苦旅》自序中最有感悟的一句话这样描写的:“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这是作者写完《文化苦旅》后对文化沧桑感提升到理性认识的一种思想感受。我感到作者如数家珍般的历史描写与山水文化临摹中,笼罩上了一层淡淡的伤感的气息,这种伤感来自于对数千年历史文化的清理和总结,从而有了一种悲剧的味道。读了这部书也使我联想到五千年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有些历史文物能够保存到今天确实不容易,经历了太多的沧海桑田。举例说:如果大家有去台湾旅游能够看到台湾的“故宫博物馆”,里面展出的历史文物都是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退到台湾时从北京“故宫博物馆”中挑出3790箱历史宝物运到台湾,这也是战争带来的浩劫。好在这些文物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国人的手里,只不过暂时与大陆分隔开来。但也使我联想到如果当时战争有现代这样的先进导弹武器很可能这些宝物弄不好就葬身海底。要是那样的话,那真是文物的一场灾难。还有联想到““”破四旧、立四新”运动中多少历史文物在人为的浩劫中毁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就如作者前面说过那样:“中国文化历史本身就有太多苦难,所经历的天灾人祸、沧海桑田,岂是言语所能说尽”。

第二种含义就是作者本身写《文化苦旅》这本书的苦涩的经历。作者在后记中记载:《文化苦旅》一开始兆头不坏,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地出版社都寄来过出版约请,但不知怎么一来,我竟然被一位专程远道而来的组稿编辑特别谦恭忠厚的口气所感动,把文稿交给了他所在的外省的一家小出版社。结果是,半年后来信说部分稿件在“审阅”过程中被丢失要我补写,补写稿寄去整整一年多之后他们又发现我的文章并不都是轻松的游记,很难成为在每个旅游点兜售的小册子,因此决定大幅度删改后付印,并把这个消息兴高采烈地写信告诉我。当时我远在国外讲学,幸亏单位的同事急忙去电话强令他们停止付印,把原稿全部退回。但寄回来的原稿已被改划得不成样子,难以卒读,我几次想把它投入火炉,又幸亏知识出版社同行都有心救活它,最后重新清理抄写使之恢复原样,才使这本书死里逃生。一本书的出版就象一个人的成长一样,都得经历七灾八难。这也是《文化苦旅》的又一种含义。

文化苦旅读后感【第八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网友精心分享的“2024年文化苦旅读后感精编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身为一介文人的余秋雨先生或许已厌烦世间繁华,所以他踏上了这趟“文化苦旅”。在他褪色的青衫里,历史的神秘感更加浓厚了。

随着余秋雨先生的足迹,我踏过了风景秀丽的江南、冰天雪地的北国、大漠孤烟的西北、异域浓情的西南,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也领略了那鲜为人知的历史沧桑……来到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看到那惊为天人的壁画,很难想象那是经过了多少个王朝的共同守护。其中唐朝的`壁画最为最经典,情景也最为欢乐。在历史长河中,唐朝永远是那颗璀璨的明珠,到了明清时期的莫高窟,已没有太多东西能让人记住,这是文化的辉煌与寂寞。陈寅恪先生曾说过:“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敦煌文物的流失,是中国文物流失的一个代表和缩影。那些不懂得珍惜文化的人终究会遭到别人的唾弃,但文化却也在这无声的寂寞中消失了,只剩些许断壁残垣。

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仍有余温。“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名句流传至今,走到阳关后,看到当年文化的巅峰变成眼前的荒凉: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阳关终成废墟!这时,“劝”的不再是“君”,是淡忘中华文化的人;“尽”的不再是“一杯酒”,是对中华文化的爱与怜悯;“无”的不再是“故人”,而是这千年的文明!看透了向往巅峰,向往高度,结果巅峰只是一块刚能立足的狭地,居高临下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讽。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渴望万众瞩目,可真正得到后却发现那不是自己想要的。余秋雨先生似乎很早就明白这一点,因此他脱离世俗的生活,开启了自己的旅程。《文化苦旅》联通了虚幻与现实,古代与现代,情感与文字,在千年的叹息中讲述文化故事。就这样,我跟随他的文笔一路走过,一路收获。

茶,历久弥香,因为其散发的是岁月的味道和风雨的气息;文化,历久弥珍,因为其彰显的是民族的灵魂和人文的力量。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1 3047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