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100种可能》读后感范例(精选5篇)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教育的100种可能》读后感范例(精选5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教育的100种可能》读后感【第一篇】
在李镇西老师的《教育的100种可能》一书中,我仿佛穿越了一片广阔的教育森林,目睹了不同种子如何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的动人景象。每一种可能,都代表着一个孩子的成长轨迹,都蕴含着教育的智慧与温情。
阅读这本书,我深受启发。李镇西老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向我们展示了教育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他坚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拥有不同的天赋和潜能,只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教育,他们都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熠熠生辉。
书中在写未来班学生陈峥的案例时强调了“教育的幸福是彼此珍藏”的理念,让我深感赞同。教育不仅仅是单向的灌输和塑造,更是一个双向互动、共同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家长和孩子、以及教育共同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在彼此的影响和启发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这种彼此珍藏的幸福,体现在每一个微小的教育瞬间。当教师用心聆听学生的心声,当他们关注学生的需求并适时给予支持和鼓励;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力,当他们勇敢地面对挑战并不断努力超越自己;当家长看到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当他们感受到教育带来的希望和力量——这些瞬间都是教育的幸福,都值得彼此珍藏。
认真品读陈峥的故事,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要用心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引导他们走向成功。我们需要与学生共同成长,互相启发,创造更多属于彼此的教育记忆。同时,我也明白了教育的幸福是双向的。我们不仅要珍藏与学生共度的时光,也要学会珍藏自己的教育经历和成长。每一次与学生的互动、每一次课堂的探索、每一次教育的尝试,都是我们教育生涯中宝贵的财富。
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我将以李镇西老师为榜样,不断探索和实践教育的多种可能性。我将用心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用心去教育、去影响他们。同时,我也会珍惜自己的教育经历,不断反思和总结,让自己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成长和进步。
教育的幸福是彼此珍藏的,这是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也是一种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充满爱与希望的教育环境,让他们在这里茁壮成长,实现自己的梦想。
《教育的100种可能》读后感【第二篇】
今年暑假,终于有时间静下心来读完《教育的100种可能》这套书。本套书分为上下两册,记录了李镇西老师教育生涯中的36个学生的成长故事。李老师写过许多感人的学生故事,但这本书中的故事和以往不同,虽然也有师生情感,也有教育技巧,但更多的是深入学生内心,展示他们的精神成长,以及他们走出校园后的人生经历,主要想展现他们的人生与当年教育的一些关系,同时也表达了李老师对教书育人的深度思考。使我从字里行间感悟出教育的真谛,给自己来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教育的100种可能》主要采用教育故事和对话的方式来阐述教育的智慧与力量。整套书细读下来,李老师本人的质朴以及他与学生之间真诚的情感让我沉浸在其中。因为这些案例都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碰到的,所以更容易产生共鸣。也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指导。
除了感人至深的故事,这本书中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这些学生长大成人后对教育的理解,包括他们自己对教育子女的感悟,和他们回忆中的教育以及对当年李老师教育的解剖,我认为这是本书最有价值的内容。在学生们写的回忆里,你不难发现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在建荣的回忆里这样写道:“李老师的每节语文课一开始,都会有一分钟的新闻时间,同学们会轮流站在讲台上给大家汇报这一天的新闻。还有坚持写日记,分组轮流办板报,给组长背诵课文,到街上“捉”错别字等等”。他这样评价李老师的语文课: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让他觉得语文学习是非常轻松愉悦的,在没有现在意义上的复习,更没有题海战术的情况下,总能把语文考试应付得不错。陈峥在“从未忘却的记忆”里这样写到:“在李老师组织的语文兴趣小组里,我们参加了拜访名人、去乡间采风、对街头文化环境做社会调查等”。在八十年代,既没有“素质教育”的提法,也没有“社会综合实践”的说法。但李老师却带着同学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她还清晰的记得李老师给他们读过的报纸、小说,名著等。她说:在那个信息并不发达的年代,对与当时的我,更是像海绵一样吸收着这些当时称之为课外知识的东西,奠定了我对语文学习的热爱。还有许多学生在回忆里都说到的“班长竞选、班干部是民主选举、就职演说、班会课、辩论会,以及他们的班歌——唱着歌儿向未来,班徽、班旗……”,不禁让人感叹,这是四十年前的教育教学吗?这是何等的超前,富于改革创新的李老师,不愧是素质教育的先行者。反观今天的教育……更能理解为什么说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读李老师的书,你能感受到他对学生满满的爱。试问,一个没有爱心的老师,如何会有那么多深入人心的故事?在王红川的回忆里说:“李老师是走进学生心灵的好老师”。是呀!当老师的就是应该用心去感受学生的快乐,感受学生的烦恼。这跟学历无关,跟教学技能无关,而是跟老师的爱心和修养有关。如果一位老师根本走不进学生的心里,对学生的情绪完全无感,甚至经常和学生发生矛盾,那这样的教育是可怕的。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绝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引领。这也许正是在这科技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线上教育依然无法取代学校教育的可贵之处吧。
从这本书中让人感受到最本质的教育及爱的力量。如今,当年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有医生、教师、教练、歌手、司机、老板、教授、企业家、校长……他们在各自的行业里发光发热,让李老师为之感动和骄傲。意在提醒我们:请善待孩子,耐心陪伴他们成长,相信他们的未来有无限可能。
李镇西老师说:“希望家长和老师通过读这本书,能用另一种眼光欣赏孩子,和孩子一起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教育奇迹,或者教育童话”。于我而言,奇迹不敢说,童话也未必有。但我希望我正在教的孩子们都能喜欢我,并在多年后依然觉得我是他们遇到的好老师之一。
《教育的100种可能》读后感【第三篇】
以往我总觉得读书、买书、拿书是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况且每天那么多的事情,不如看电子书,随时随地手机一打开想看什么搜索一下,遍地都是。然而读电子书内心总有一种不踏实感,总是浏览过电子书后,内心留下的东西并不多,或者说当时心里有什么或者急于输出什么,但是由于是电子的,没有及时标注,时间一长,就慢慢淡忘了。最近我翻阅了一直束之高阁的李镇西老师写的《教育的100种可能》,也可能是由于假期的原因,也可能这本书本身就太吸引人了,我的读书时间也不知道从哪儿挤了出来,有时候是在孩子和同伴玩耍的间隙,有时候是在做饭等水开的间隙,有时甚至在上厕所的间隙,我花费了5天左右的时间,终于将上册读完了,那些感动和事迹冲刺着我,使我肚子里有好多话想喷薄而出。最后我略微思考,还是以我在全书里边经常会遇到的一句话也是出现频率较高的,就是教育目的——“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展开吧!
从我2000年走上讲台开始,迄今为止将近22年了,如果算起来我和李老师的学生第一届学生相比,我们都属于70后,所以李老师文章中学生遇到的人和事,都能跟我产生非常大的共鸣。我每读一个学生的故事,我便惊诧于李老师已经过去二三十年了,为什么还有那么清新的记忆?另外还有收藏学生的作品、书信,这样的一个习惯,那么写这本书的素材,好多都是从以往交流的信件中截取的。记得03年我刚调到济源四中后带的第一届学生,那也是我正儿八经的第一次当班主任,到现在也快20年了,有一次我在轵城大街上遇到了一个学生,他先认出了我,叫了一声:“老师”,我仔细一看:“嗳,崔雷雷,是你啊,你怎么在这儿?哦,对了,你家就是这儿的?”随后聊了些什么,我不是太记得了,但我回家以后就收到了崔雷雷发给我的短信,他说:“这么多年了,当时在班里我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存在,我从没有想到老师您能一口叫出我的名字,让我感动坏了!”的确,他当时不调皮不捣蛋,学习成绩也不拔尖也不落后,就属于中不溜的学生,的确容易被忽略,或许从那以后我没有当过班主任,也或者对自己带班的第一届学生有着特殊的感情,我就是第一眼就叫出了他的名字,而且没有思考。看看这也是李镇西老师说的一句话,孩子是多么纯真,多么容易满足,心胸是多么宽广啊,他不因在校的一点琐碎的事情记恨于你,而是因为一点点真情的流露而感激于你。
在我们学校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夫妻两个人都是教师,不能同时担任班主任工作。我爱人除了有一年身体有恙,没有担任班主任工作之外,其余时间全是班主任。而我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之外,就是把家里照顾好,给爱人默默支撑,当他背后的女人。而读了《教育的100种可能》后,我突然发现了,我没有当班主任,我后悔了。虽然我对学生也是全心全意的付出,学生也能跟我打成一片,毕业的学生回学校来看老师的同时,也有不少学生去找任课老师的我,然而终究是在他们关键的成长期,我参与的少了。就在2020年,有位班主任老师突然身体有恙,我接过她的班,又当了一年的班主任,仍然对学生全心全意的付出,由于工作关系高二的时候,我没有再当他们的班主任,每次在路上与班里的学生偶遇时,他们都会拼命的晃动着他们的双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有胆子大的学生冲上来就给我一个熊抱。回忆一下,我只是做了一个班主任应该做的事情,当然我有一个原则,就是从来不会说伤学生自尊的话,学生说的话我大都予以充分的信任,学生都说从来没有见过比我还温柔的老师。当时班里有个叫“白俊”的学生,他是一名体育生,中招文化课成绩200来分的分数考入了我校,文化课几乎什么也听不懂,他文化课也只有上午上课,下午进行体育专业训练,或许我已经年逾四十,对孩子们有了更多的包容和理解,我对他说:“学体育不简单呀,这也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道路,每天的体育锻炼耗费了相当大的精力,哪一个体育生身上在训练时都会有受伤现象,你可有过呀?”我的话似乎引起了他的共鸣,他终于打开了话匣,他说到他哥哥就是练体育的,非常辛苦,也多次受伤。在家里,父母非常忙,每天他要跑很远的地方去上学,回来家还得自己做全家的饭,对于2005年出生的孩子来说,多少还被捧在手心里啊。而他就要……他也有伤在腿部,需要强行每周往腿里注射药物,说到那种揪心的疼痛,他红了双眼,我亦红了双眼,我找借口背过脸去拂去脸上的泪水,回头告诉他,“你练习体育多么不容易,专业课是这样拔尖,但如果考大学时,因为文化课而拉了你的后腿,那多遗憾呀,你把心用在专业课上,文化课只在课堂上用点心,别让文化课成为你成功路上的一个绊脚石,文化课上老师在哪里能帮得上你的尽管说,尽管问?”或许就是这一点点共情,让他在课堂上有了一些微弱的转变。有一次周末他妈妈来学校接他回家,硬是给我捎了一包山上的野菜。这哪里是一包野菜呀,分明是一颗学生爱我的心。随后他告诉我,老师你知道吗,“在初中我是个刺儿头,经常把老师气哭,老师拿我一点办法都没有,”但是上高中以来他却从来没有气过我。现在我不教他们了,路上遇到我,他只是边走边对我憨憨的一笑。
是啊,我们能为学生做的并不是太多,有时一个倾听,一个共情,就能俘虏一个学生的心,当然这都建立在自己有爱心,真正关心学生这样一个基础上。作为教师,我愿意让我的学生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我也会把这个理念传达给我的学生,让他们带着这个目的去感染他们周边的更多的人!
《教育的100种可能》读后感【第四篇】
我深入阅读了《教育的100种可能》这本书,它如同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教育的新世界大门。这本书不仅为我们揭示了教育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更让我们对教育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和憧憬。下面我就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首先,作者强调了“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在书中,作者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深入的剖析,向我们展示了“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和魅力。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拥有不同的天赋、兴趣和需求。而教育的目标就是发现并培养这些潜能,让孩子在宀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个性化教育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个性化教育强调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选择和意愿,为他们提供量身定制的教育方案。
这种教育理念让我深刻认识到,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尊重和理解,他们的成长道路应该充满无限可能。一个班级的学生在社会与家庭的影响下,性格千差万别。反映到集体中,有的学生热情奔放,有的沉默寡言,有的遇事开朗,有的则顾虑重重。但是许多老师和家长并不在意这些差异。不同性格的人,往往会对某种事物表现出拥护或反对,积极或消极,厌学或乐学等不同思想倾向。我们的老师和家长要细心观察、分析、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差异。只有根据每个人性格差异因人施教,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书中还强调了教育过程中的情感交流和人文关怀。作者认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训练,更是一种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成长需求,与他们建立深厚的师生情感。
这种教育理念让我更加关注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成长需求,也让我更加珍惜与学生相处的时光。在我们的实际教学活动中,为了有效实施情感教育,我们可以用正确的情感引导和教育学生,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和情感表达能力。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让他们亲身经历社会问题,深刻感受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和讨论案例等活动,帮助他们进一步意识到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并培养他们的同情和关爱之情。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学习尊重他人的权利、观点和差异,培养他们的包容和尊重之情。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成长过程中得到过的帮助,鼓励他们表达感激之情。可以通过写信、制作感恩卡等方式,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感谢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讲授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优秀人物的故事,培养学生爱国之情。还可以组织参观纪念馆、举办爱国主题的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国家的伟大和骄傲。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力量和价值。在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探索和尝试更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教育的100种可能》读后感【第五篇】
初登讲台时,就拜读过李镇西老师的书,每每翻开他的书,就会被他的敬业精神所感动。这个暑假,当我翻开李镇西老师的《教育的100种可能》一书时,除了感动于他的敬业精神,更感动于他无私的大爱!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李镇西老师就是如神一样存在的老师。在他的班里,无论是什么性格的孩子,他都能客观公平地去对待,他能如父亲一般地去爱,他更能对每一位孩子做到因材施教。
一、做一个眼中“没有差生”的好老师
和所有的教师一样,所有的班上都有差生,因为教育质量的压力,大多教师更关注的也是中上等学生。而李老师认为,每个孩子都有他的花期,教师要学会等待,静待花开。正是他这种可贵的教育情怀,使他认真地去关注每一个孩子,工作之余,还抽空记录特殊孩子的学习生活。几十年后,正如他的期待,班上的李嘉文,从顽童变成了眼科专业的博士;班上的王洪川,从一名差生变成了医院的管理者……正是李老师当初的不舍弃,才使走入医生岗位的王洪川面对患者时,能做到像老师爱他一样,关爱患者,不舍弃每一位患者。
爱需要传递,李老师用他的实际行动影响着每一位学生,这些学生在工作岗位上也都用自己的力量发挥着光和热。
二、做一个亦师亦友的好老师
李老师对待教育工作是无比热爱的。在课堂上,他做好了一个教师应该尽的职责:每天除了上课,他给孩子们读各种各样的书籍,让孩子领会书中主人公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周末,他会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和孩子们到野外郊游;他会到医院照顾生病的学生,给学生垫付医药费等;他会给留守儿童送温暖,写信关爱他们……李老师对孩子们的关爱从校园延伸到家里;从当年延伸到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若干年后。这一点,正是我这样普通的教师急需努力学习的。
三、做一个心怀幸福的好老师
教育工作应该是一个为孩子们幸福人生奠基的同时,也让我们老师收获幸福的工作。李镇西老师的成功教育实例,给我们每个人带来深刻的思想启迪,也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教育幸福的来源,在于以爱育爱的传递中,在于以德立德的培养中,在于以真教真的育人中。看到学生们个个成为行业精英、人人成为有用之才,不仅是孩子们努力成长的最好结果,而且是我们为人师者辛勤付出的最好报答,让孩子们在收获人生幸福的同时,我们为人师者又怎能不幸福满怀、欢欣鼓舞呢?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向教育英雄李镇西学习,用我们的努力和智慧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无愧于时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