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感言 >

实用鲁西西传读后感实用【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906052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实用鲁西西传读后感实用【8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鲁西西传读后感【第一篇】

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它叫《鲁西西传》,希望你能喜欢它。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叫鲁西西的小女孩,在她[作文]的身上发生了许多事情。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她和一瓶奇异的护肤霜的故事。

鲁西西的爸爸从国外带回来了一瓶护肤霜。有一天,她发现了这瓶护肤霜的秘密:只要涂上它,想变成谁,就变成谁。她用这瓶护肤霜变成了一位老奶奶,揭穿了张全全和赵彬彬的秘密。同时也让她的哥哥皮皮鲁没有背上撞伤老奶奶撒腿就跑的罪名。她的哥哥皮皮鲁又用这瓶奇异的护肤霜变成校长,让全校的老师去开会,并且让老师们每天放学不给孩子们留作业。后来,这所学校的期末成绩竟在全市排上了第一名。

后来,鲁西西怕徐阿姨的妈妈听到徐阿姨去世的消息会受不了,又用护肤霜变成刚去世的徐阿姨,去照顾徐阿姨的妈妈。为了好好照顾老人,她和家人商量好了每个星期去徐阿姨的妈妈家住一晚上。最后,皮皮鲁还让全班同学都用了一点护肤霜,让他们的爸爸妈妈看见了他们长大的样子,顺便也看看他们的梦想。

这本书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如果你有时间,也看一看这本书吧。

鲁西西传读后感【第二篇】

再重复一遍。这一切没有任何实在的意义。在这条自由的道路上,还要努力进取。创作家或征服者,这些沾亲带故的知者,他们最后的努力是善于从他们的事业中解放出来:最终承认作品本身,无论是征服,是爱情或是创作,都可以不存在,从而了结个体一生的深刻无用性。这甚至使他们更容易完成作品,就像发现生活的荒诞性使他们有可能毫无节制地投入荒诞的生活。

剩下的就是命运了,其唯一的出路是必死无疑。除了死亡这唯一的命定性,一一切的一切,快乐也罢,幸福也罢,一切皆自由。世界依旧,人是唯一的主人。约束他的,是对彼岸的幻想。他的思想结局不再是自弃自绝,而是重新活跃起来,变成一-幅幅形象。思想栩栩如生,活跃在神话中。但神话的深刻莫过于人类痛苦的深刻,于是神话像思想那样无穷无尽。不是逗乐人蒙蔽人的神化寓言,而是人间的面貌、举止和悲剧,其中凝聚着一种难得的智慧和一种无前途的激情。

切伟大的行动和:切伟大的思想,其发端往往都微不足道。伟大的作品往诞生于街道的拐弯处成饭店的小门厅。事情就是如此荒诞。与其他世界相比,荒诞世界更能从这种可怜分分的诞生中没取其高贵。某些境况下,”个人被问及他的思想本质时,答道:“没有任何本质”,也许是一种虚与委蛇吧。至亲好友心里是很明白的。但,假如回答是真诚的,假如回答表示这么一种奇特的心境:虚无变得很能说明问题了,日常的锁链给打断了,心灵再也找不到衔接锁链的环节了,那么这样的回答就变成了荒诞的第一个征兆。

背景某天势必倒塌。起床,有轨电车,办公或打工四小时,吃饭,有轨电车,又是四小时工作,吃饭,睡觉;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同一个节奏,循此下去,大部分时间轻便易过。不过有一天,“为什么”的疑问油然而生,于是一切就在这种略带惊讶的百无聊赖中开始了。厌倦处在机械生活的末端,但又是开启意识活动的序幕:唤醒意识,触发未来。未来,要么在循环中无意识的返回,要么彻底清醒。觉醒之后,久而久之,所得的结果,要么自杀,要么康复。百无聊赖本身带有某种令人反感的东西。不过这里,应当得出结论说,百无聊赖也有好处。因为切从觉悟开始,惟有通过觉悟才有价值。那见毫无独到之处,不过是些不言自明的道理:适对荒诞的根源相略了解,此亦足矣。

鲁西西传读后感【第三篇】

哲理使人深刻,因为看问题的角度更多元,语出弗郎西斯·培根的《论读书》。

《西西弗神话》是诺贝尔文学奖加缪男神的作品,这版漂亮的《西西弗神话》获得加缪之女亲笔推荐,并被称为“单品王”读客的精编作品。

翻开这版书你可以看到一副加缪的思想提炼出的原创思维导图、各个时期知名艺术家笔下的西西弗的形象以画廊中画册展现、《西西弗神话》独家文学手册导读、存在主义发展脉络图。

在随笔出版后,加缪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一直坚持认为,这个世界并无超凡的意义。但我知道这世界上的某种东西是有意义的,那就是人,因为人是唯一提出了生而有意义的生灵”。

在知乎上,我看到有人提问既然所有的生命都要死亡,那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在没有看过这版《西西弗神话》书的时候其实零羽也是很迷茫的,在了解到加缪对于人生是否值得活下去、如何战胜荒诞活下去、如何真正创造真正的荒诞作品等的的深刻解读。

零羽有了更多的生活动力,就像加缪之女提到的比起西方读者,她深信“推石上山这场搏斗本身,就足以充实一颗人心”对中国读者来说有更深的意义。

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因为惹怒诸神,日复一日的推石上山,像是悲剧,但他在磨难中积极生活。就像余华《活着》里的徐富贵,即使生活给他带来了磨难但仍努力活着。

鲁西西传读后感【第四篇】

我最喜欢看的故事是《鲁西西传》中的《罐头小人》,鲁西西极其富有爱心,她为了几个小人,不,几个小生命付出了自己的一切,甚至自己的名誉;小人们也通情达理,他们成了最要好的朋友,他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鲁西西认为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不论大小与美丑,都应该友好相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向她学习,尊重和爱护一切生命,与人友善交往,在和谐的环境中快乐健康成长,做一个有用的人。

在《鲁西西传》中最令我感动的故事是《红沙发音乐城》。皮皮鲁的老师生病了,生命垂危,皮皮鲁把这一消息告诉了红沙发音乐城的音乐家们,音乐城的音乐家们马上写出了一首曲子,叫《抗癌细胞曲》,这首歌鼓励了老师勇敢地与病魔作斗争,最后老师终于战胜了病魔,逐渐好了起来。我想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也有许多的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勇敢地去面对,所有的阴霾都会离我们远去。

当我看到阔阔舰长的舰艇要开到人心里去时,让我懂得了我们不要为一些小事情耿耿于怀、斤斤计较的道理。比如别人不小心碰你一下,或说你坏话,你就牢牢记上一个月,变着法害人家,这样做又何必呢?我希望大家能够一起赶跑“小心眼”,交上“心胸开阔”这个好朋友!

还等什么,快和我一起融入书中,看看这些神奇的故事吧!

鲁西西传读后感【第五篇】

今天,我读了《鲁西西传》中的”鲁西西的奇异护肤霜“这个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

鲁西西的爸爸出国访问时回国时,给鲁西西带的礼物是一瓶形状奇特的护肤霜。爸爸说,这瓶护肤霜是他在国外过圣诞节时,圣诞老人送给他的。鲁西西一直没敢用这瓶护肤霜擦脸,他怕用了外国护肤霜皮肤过敏。要不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她发现瓶盖内的一行小字,鲁西西大概永远都不会用这瓶护肤霜。这行小字的意思让她感到吃惊。那行小字是这样写的:

涂上本护肤霜,你可以在八个小时内,根据自己的愿望把自己的脸变个模样。

注意:八小时后即恢复原样。

鲁西西看到后并用这瓶护肤霜把自己变成了老师、老奶奶、徐阿姨、叔叔等人物。最后她让全班同学都涂上护肤霜变成自己长大后的样子。虽然她的护肤霜用完了,但是鲁西西却很快乐!

读了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尽管自己会有损伤,但是你却是快乐的;帮助别人不仅别人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你自己也会很快乐。大家一起来帮助别人,那样不仅别人会得到需要的,而且你自己也会很快乐!

鲁西西传读后感【第六篇】

《鲁西西传》是著名作家郑渊洁写的。

《恐怖的西瓜》是讲鲁西西和皮皮鲁种了一个西瓜。已经米了。最终一个和地球一样大的西瓜。人们正在讨论,是住在西瓜上,还是住在地球上。

《水晶兔》是讲皮威买了一台负氧离子发生器,这台机器把鲁西西的水晶兔吹活了。鲁西西很高兴,带他去公园玩。他俩玩捉迷藏。水晶兔被一个老爷爷捉走了,结果老爷爷把他给买了……最后老爷爷要给他跪下了。水晶兔心软了,把自己会说话的本领暴露了。狠下心把自己摔在地上摔碎了。

《女明星和图钉公》讲得是鲁西西有一张女明星的照片。有一个图钉按在墙上,那是固定它的。她从来没有仔细看过图钉。一天她发现钉子有个身影。那个身影说自己是图钉公公。鲁西西睡觉了。半夜听有人在说话。原来小蜘蛛想图钉公主帮助她捉一只蚊子。图钉公主把办法说完了。小蜘蛛把网织好,结果女明星把网弄坏了,小蜘蛛掉在地上摔断了腿。结果鲁西西蒙在被子里哭了。

《鲁西西和武打小人》是讲鲁西西在电视上学会做武打小人。鲁西西做了两个,他们俩每次打的时候都想把对方打死。为了这样。一个武打小人拜一个叫大鹏法师为师。法师问了几个问题让武打小人不好意思了。鲁西西又一次操纵他们俩打架,可是他们不动了……最后他们拥抱、握手、跳舞、打游戏,可高兴了。

我要好好学习,像郑渊洁叔叔一样成为读书友的好朋友。

鲁西西传读后感【第七篇】

在这个快乐的暑假里,我看了一本非常好看的书,这本书的书名叫《鲁西西传》。里面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就是“罐头小人”。

在一个晚上,妈妈叫鲁西西帮忙开罐头,鲁西西打开罐头一看,是五个罐头小人。鲁西西想保护罐头小人,趁爸爸妈妈睡觉的时候,偷偷的从冰箱里拿肉罐头给五个罐头小人吃,吃完以后还给每人做了一件衣服,小人们非常满意。鲁西西和他们成为好朋友,每天瞒着爸爸妈妈和罐头小人交流,被爸爸妈妈误会又不能说,因此受了很多委屈。由于要照顾五个罐头小人,花费了很多精力,鲁西西的成绩直线下降。哥哥皮皮鲁发现妹妹这段时间异常,于是带着他的狗“福尔摩斯”去调查,不料“福尔摩斯”被妈妈锁进了鲁西西的房间。五个罐头小人看到了这一切,于是齐心协力,救出了福尔摩斯。晚上,妈妈开门时发现狗不见了,以为鲁西西把狗带走了,于是打算在晚上找到福尔摩斯时揍它一顿。其中一个罐头小人在爸爸出门的时候跟着走了出去,在爸爸正要开始打时用牙签扎了爸爸的手,福尔摩斯得救了。罐头小人非常感谢鲁西西的帮助,用自己的本领来帮助鲁西西提高成绩,最后鲁西西和爸爸妈妈消除了误会,从此和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我看完这本书以后,鲁西西给我有一点重要的启发,就是她非常乐于助人,做一件事情就会坚持到底,最终罐头小人受到感到,帮助鲁西西提高成绩,一家人也消除了误会,快乐的生活着。我觉得帮助别人是快乐的,我要像鲁西西一样,只要对自己的梦想付出努力,坚持到底,梦想就一定会实现。(裴钰琪)。

鲁西西传读后感【第八篇】

如果不是因为《局外人》带来的诡谲奇妙的阅读体验太过印象深刻,我大约不会那么爽快的pick这本对我而言很不熟悉的作者的作品。如果不是因为《局外人》神奇的叙述结构以及无处不在的空虚和暗示,我大约也不会下意识的就觉得《西西弗神话》是一本类似或至少是同领域同类型的小说。

它当然不是。

它不仅不是一本如《局外人》那样,只用了两行字就让人有一种内心所有的阴暗面(那些永远没有办法跟人说但实际上不能更加同意的阴暗面)都被置于光天化日之下的爽快,于是就想着怎么都要读下去,看看如此高调的开头,能否有足够匹配其犀利的结尾。如果让人失望,那便不是加缪了,或许也正因为那是加缪,于是才让人在意犹未尽或心满意足之际,依旧无法弥补内心早在意料之中的空洞。

它还不是一本如《局外人》那样富于节奏,然后控制着你用跳跃以及短促的节奏,即便是紧凑的浏览,都不会感觉错过或略过了什么要紧的东西,不会有任何细枝末节的一闪而过影响了阅读的完整性。这本《西西弗神话》是多么的难读,这句或那句,这个哲人或那个哲人,从尼采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引用,都必须翻来覆去仔细看了,还生怕丢了什么词或句,甚至口中喃喃一番才觉得是“读”过了一般。

但《西西弗神话》毕竟还是加缪的作品,于是在艰难的开头之后,在错落甚至有些错乱的纠缠不清之后,《局外人》里离群索居的第一人称,竟以不知不觉的方式,渗透到了这一本书的字里行间,十四个月之前读的小说,原以为都已经忘记的差不多,却发现还记得不少——多亏得《西西弗神话》这本里头不厌其烦翻来覆去的讲解,那个连自己母亲过世都不晓得从何处开始悲伤的主人公,款款走来。

这种体验其实还真有那么一丢丢吓人,因为当时只觉得此人总是用懒散的方式,来承担一些指责,不过是认错型的人格,以及从未把自己摆在当下世界里去看世界的关系。而在《西西弗神话》的阅读过程中,才发现,莫尔索的世界也未见得有那么离群索居、也未见得有那么的漠不关心。他只是一个看穿了世界是多么的碌碌无为且不必反驳,才跟着自己的下意识去过活的人。如果用《西西弗神话》里头的定义来拆解,莫尔索该是一个大智慧者,他知道真实的道理素来浅白而无法深究,也知道奔波劳碌只是齿轮的惯性所以好不深刻,更知道人来人往都是因为各自假想的意义才全无真实感。那么什么才是真实存在的呢?那就是你觉得稀松平常所以没什么意思的东西。

真是荒诞的逻辑,而且还有那么一些愚蠢和强词夺理的意思。奥妙的地方在于,看似荒诞,其实并没有那么荒诞——加缪在冗长细致的辩论里头,用粗浅的例子说,世人之所以觉得那是荒诞的,不过因为那违背了自己固有的因果认知而已。加缪说,若他指控一个无辜者犯了滔天大罪,比如硬对一个有品德的人说那人贪恋自己妹妹的美色,那人必然会回答他实在荒诞。这里荒谬扮演的角色乃是指摘加缪的指控和那有品德的人信守的原则之间彼此悖离。但加缪所想定义的荒诞并不是这样迂回的道理——朱迪亚·珀尔在他因果科学的著作《为什么》里认为人类下意识会为某个结论寻找起因,就好像被加缪指控的那个有品德的人以荒诞来反击一样,乃是他以自己的操守作为默认存在的理由于是勃然大怒——加缪并不喜欢勃然大怒的反应,这和他对于拥有“有智慧的接受荒诞的能力”是背道而驰的。

加缪的荒诞,不是基于事实的比较,也非习惯的认定,而是接受人生有限于是总能在不断碰壁之后发现未知、陌生、虚无和自己从未介入的事实——就像始终以局外人的冷漠滑稽看待世界的莫尔索一样。

加缪一定不会喜欢代表了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的这个用法。

但我却很喜欢他在行文里对上帝的定义。他援引了舍斯托夫(一个从沙皇后期活到二战前期的俄罗斯哲学家)对上帝的定位:“大家转向上帝,只为获取不可能得到的东西。至于办得到的事,有人就足够了。”对此,加缪说,这位上帝也许气量极小,面目可憎,既不可思议又矛盾重重,不过,他的相貌再怎么狰狞,他却最能显示出自身的威力,这个上帝的伟大,就在于他不合逻辑。

比人本身更重要。对于这一点,不能认同更多,承认能力有限且认知不足,才是推动世界发展和进步的原动力,好奇心,就是概括这一点最好的用词——加缪的西西弗神话里,则用对陌生感的接纳来形容这种状态。他把唐璜从终老的修道院里拖了出来,借他的台词嘲笑滔滔不绝的缄默才是无用的废话——滔滔不绝和缄默是相对的是背离的吗?中国人说,鸟鸣山更幽,所以说的越多不过证明你心里没有把握,因为“这不言自明,因而很贫乏”,可人们却想要把世界压缩成人性,让草木尽皆成精,似乎才好理解。然而草是绿色,不过因为叶绿素,和青春并不相干,但人却喜欢说绿色乃是青春,就好像一定要把原子和电子变成两两相望的故事,才能深入人心。

那么,这是他以自杀的哲学作为开始的理由吗?

加缪认真的说,自杀乃是觉得自己无法理解及跟上这个世界,这看起来像是一种被抛弃的感觉,易于理解不过又稍微有点流于表面。几行字之后,加缪又说,自杀的人大约还是觉得为了那么个无谓的世界辛苦操劳实在是太“荒诞”了,于是不如归去——看起来和伽利略抛弃真理逃离火刑堆的逻辑一样,不值得,无所谓,没必要。求生和求死居然是可以画上等号的,那是谁说的来着,有人活着宛如死了,有人死了却还活着。

加缪不喜欢,他一早就给这本书划了底限,不去争论无谓的形而上的东西,只追寻人心底里的本能。肉体的判断将会赢过精神的判断,活着的意义并不需要太多光辉灿烂的修辞,不过是吃饱穿暖的生物属性。他嘲笑把生活崇高化的伟大思想,就像他嘲笑上帝的全知全能和狰狞面目一样,他认为那都是对人生的背叛——从来都没有死的光荣,从来都只是生的伟大。那些为了讲故事而编造的桥段,是真的没意思到了极致。

但是,那些精神化的东西,看起来很感性的东西,其实都披着理性的外衣吗?纠结辗转,缠绵悱恻,无数被刨根究底牵强附会的理由,都是为了塑造出符合人们期待和希望的世界——真的荒诞,为了激励真实的人,竟要用虚妄的说辞,且那说辞就如同死后的天堂或地狱一样,从未有人见过,也从未有人证实。理想主义被鞭挞的体无完肤。

那么上帝和天堂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它们毕竟几乎完全平行于人类从洪荒到懵懂到企图再造地球的整个时间线。加缪说,确信有一个能赋予人生以意义的上帝,这种确信的诱惑力远远超过作恶而不受惩罚的能力——人心被套牢了,忏悔和偶尔的任性将点亮光辉的美德,希望,究其根本也终究不过是绝望。

但这本书终究不是一本悲观的书,就好像企图逃离冥府的西西弗国王其实代表的是反叛和坚强。加缪说,天才,乃是了解自己边界的人,于是才会想要竭尽所能去体验去感知。就好像西西弗国王,一旦重睹人间的水和阳光,便不要回到昏暗的地府——加缪说,没有人描述过地府里到底是什么景象,只是诸神不无道理的认为,最可怕的惩罚,莫过于无用而又无望的劳作。

但是逻辑的荒诞之处再度出现,西西弗国王强行获得了超过生死限度的性命,并且如同他逃离冥府时的追求一样,拥有了一颗滚烫的石头——至于那石头是因为阳光变得滚烫,还是因为他劳作的体温而变得滚烫,都回归到他自己的经历及体验,而和诸神无关了。

所以,加缪才在认真的讨论了自杀的哲学之后,在呵呵了人心难免有的蛀虫和孔隙之后,于末尾处写道,推石上山顶这场搏斗本身,就足以充实一颗人心——所以,被诸神惩罚的西西弗,是幸福的!

所以,讨论存在与否是荒诞无谓的,体验才是王道?是这个意思吗?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1 2906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