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感言 >

小学生红色影视片观后感优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150081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小学生红色影视片观后感优推4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小学生红色影视片观后感【第一篇】

本片的导演功力稚嫩,这也是他第三部影视化作品,而且距离上一部作品竟然已经六年之久了,看起来是真的没资源。投资看起来也不太多,估计还是地方政府领投的那种,影片中处处都透露着贫穷二字,很多布景感觉像是地下交通站那样的情景喜剧一样简陋,但是即使如此,我认为导演还是交了一份完成度不错的答卷。

先说优点:不尬聊,不搞洗脑教育,试图讲一个好故事,蒙古语的使用非常尊重历史,我看得一点也不出戏,这点很好。最后就是诚意。

典型的主旋律电影大家也都见过,找个没人认识的小破导演搭个草台班子,然后拿着政府投资糊弄个垃圾玩意交差,这种电影质感极差,根本看不出来是电影,还经常要求政府部门和国企买单,强迫公职人员观看,然后豆瓣锁评,甚至连词条都没有。归根结底,很多人拍主旋律就是为了完成任务,顺便骗点经费,就没把这玩意当电影拍。但是这部红色之子,很明显看得到导演的用心,只是能力不足。

我说一下我印象深刻的情节,一个就是相对官兵平等的解放军队伍第一次进入这个什么苏尼特区,路上看到一个蒙古贵族样的胖子踹了门口叉干草的农奴一脚,然后发现解放军进来了,不屑的抬起头来,投来恶狠狠的目光。这个情节既是交代了当地的历史背景,进而表达作者理解中为什么必须由共产党领导内蒙独立这样的一种创作思想。也是展现了乌兰夫等人进入蒙古不被当地人接受的这样的一个剧情设定。而且我觉得这一段BGM的呼麦挺带感的,那种剑拔弩张、枕戈待旦的情绪一下就上来了。

还有就是最后对话里那段,关于汉人政权压迫那里,主角直接讲,汉人政权压迫汉人老百姓也没手软啊,言外之意蒙古人没有特殊性,统治阶级是无差别压迫的,这段的逻辑也是很真实了,导演敢这么瞎说大实话也是有胆量。

不过说实话,优点也就到此为止了,剩下的倒也不全是缺点,但我认为确实是瑕疵。比如说整个剧本缺乏谋篇布局,根本不是一个有三幕七个情节点的完整故事。导演的剧本创作很明显就是按照历史发生顺序,把每一段情节单独拎出来进行相对娱乐化的改编,比如这段能加动作戏,就改成动作戏,这段可以改编的搞笑一点就改编成幽默情节。但问题是每一个段落之间没有平滑过度,更像是一堆碎片的堆积,而且通篇看下来甚至缺少一个一以贯之的矛盾点。主角的行为真是和历史一样,碰到问题解决问题,解决不了就换个问题继续解决,然后又碰到困难,目的又变了。这倒不是不行,但是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在看王家卫的电影,想到哪拍到哪,缺乏整体性。应该说导演是想做减法的,希望情节简单易懂,但是又没有完全减下来,还希望能尽可能还原历史,这就导致这部电影既没能成为类型片,又没法还原历史,高不成低不就。

尤其是影片宣传中标榜的,这是一部融合了“西部片、动作片、悬疑惊悚谍战剧”等多个元素的电影,我最怕看这种宣传,因为上一个说自己大杂烩的还是@毕志飞导演的《逐梦演艺圈》。这种标榜往往是哪个元素也没做好的初学者喜欢用的宣传方式,实际上就是做不好减法,啥都想要,又把控不了。

还有就是整体创作思路我觉得还是难以说服人,整个情节就是一个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翻版,无非加一些动作戏,但问题是,纵使乌兰夫天纵英才,就在代表大会上一番慷慨陈词,对方就倒戈卸甲以礼来翔了,这也太扯淡了,更何况以电影中的设定来说,乌兰夫的蒙语不太好,当地代表又大多不会汉语,就算乌兰夫说的真的带有洗脑魔力,说实话又有几个人能听得懂呢?所以最后的高潮对决以一场臆想出来的舌战群儒结束,实在是让人大失所望。

然后就是一些电影外的话了,如果有争议都可以聊,那就是乌兰夫承诺不会没收牛羊,不搞集体化,以及跟喇嘛承诺不会干预宗教自由这点,虽然导演借乌兰夫之口说得理直气壮,但是屏幕前的我们都知道这些话已经被打脸了,所以我在爱奇艺上看的时候,女老师站出来说GCD都是骗子的时候,弹幕大多都是支持的,说她瞎说什么大实话。

所以只能说有些话不能连起来看,不然就成了讽刺剧了。

而且蒙古局势的操盘手实际上也不是中共,影片中一直不愿意正面表现为什么苏联不敢支持内蒙并入外蒙,也不敢表现为什么乔巴山元帅愿意放弃蒙古统一,因为这些事和中共斡旋的关系并不大,主要是英美的外交压力。苏联之所以不敢直接接管内蒙,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在中国国内一直被批评为“帝国主义瓜分势力范围”的雅尔塔协定,问题是外蒙归苏联,内蒙归蒋介石是雅尔塔三巨头定好的,彼时的苏联远没有跟美国叫板的实力,公然撕毁雅尔塔协定,就是对英美宣战,苏联根本不敢这么做,这是一切的前提,影片中虚构了一个自作主张的亿万懦夫来背这个锅,也是太过幼稚的处理。实际上,苏联只是通过抛出两蒙合并来增加中苏友好条约的谈判筹码,只是虚晃一枪的谈判手法,这并非哪个坏人的自作主张。

至于乔巴山为啥最后一刻松口了,没有对内蒙进行经济援助,这实际上是蒋经国的谈判成果,这里就涉及了另一个历史背景,那就是彼时的外蒙古刚刚独立,急需国际社会承认,英美等西方国家对苏联的卫星锅兴趣缺缺,因此外蒙古的外交形势非常堪忧,这时候蒋经国带着父亲的命令远赴苏联前来面见苏联代表谈判,要知道45年的蒋介石集团是把斯大林当导师的,广场上两个大头像,一个斯大林一个蒋介石,这也是孙中山联俄联共外交政策的成果,更何况蒋经国本人也是流苏回来的,一口流利的俄语,又认同红色思想,他在大陆搞土改失败后,到了台湾又继续搞了土地改革,还好当地没有形成利益集团,所以成功了。因此,苏联对蒋经国是十分看好的,所以谈判进行的还算顺利。最终,蒋介石用承认外蒙古独立换来了外蒙古不再渗透内蒙的承诺,但是实际上蒋介石并没有跟乔巴山谈,中蒙双方实际上都是在和苏联谈,再由苏联居中制裁,这就有点像是幼儿园两个小朋友闹矛盾,都去找老师告状一样。

归根结底一句话,蒙古的局势,根本不是场上的内蒙外蒙能决定的,背后是英美俄三国之间的角力,当大国做出决定,棋盘中的两方只有接受的份,没资格说一个不字,这里面虽然有乌兰夫的努力,但如果没有这样的大背景,德王势力又怎么可能如此文明的束手就擒呢?归根结底来说,乌兰夫来到内蒙的时候,内蒙政权就已经没有选择了,小国的命运就是待宰的羔羊。这里面,不是合法政府的中共政权并没有什么能和乔巴山做交易的资本,毕竟中共也不是政府,乔巴山不需要中共的承认。所以影片中关于乔巴山为什么取消了对内蒙的经济援助讳莫如深,因为这事是蒋经国干的……我记得是蒋介石政府前脚公告尊重雅尔塔协定,承认外蒙独立,后脚外蒙政府就宣布取消了经济援助,这里面的利害关系大家都看得明白。

还有最后一点,看这部影片,我一直想着《英伦对决》,一个爱尔兰人,做着英国统战爱尔兰人的部长,但是私下里豢养极端分离主义势力,最后养虎为患反受其乱的故事。虽然不太搭噶,但是乌兰夫的身份很像是剧中的007,我一直在想,如果是按照英伦对决这样的剧本深度来改编,这出戏该有多精彩。

当然了,乌兰夫同志和斯大林一样,都是个超越了狭隘民族观的大俄罗斯/大中国主义者,相比起成为格鲁吉亚或者蒙古的王,他们更在意能否在俄罗斯或是中国这样更大的舞台上拥有一席之地,乌兰夫之所以被中国人记住,是因为他是中共创党元老,而不只是一个蒙古王。与之相对的,那个永远也回不了马来西亚政局权力核心的李光耀,更像个无奈的失意者。

小学生红色影视片观后感【第二篇】

乌兰夫。同名基金会(搞什么的?)。

更像是在看历史解密,纪录片。

马战很难拍。西部片里,《红河谷》、《关山飞渡》等看着带感。早年的《海市蜃楼》、《木棉袈裟》也有一些马戏。

马背上的民族弹唱起来别有一番味道。

摔跤必不可少。

梁羽生最爱写“叼羊”大会。蒙古族怎么能少得不了“那达慕”?

蒙奸。

蒙古国是对中国抱有相当深敌意的一个国家。周边国家里大概可以列第一位。所以内蒙古的和平归依非常重要。

蒙古语听着居然觉得像朝鲜语!脸盲症也是语言白痴。

女主塔娜花日看着不错。

杭盖乐队的歌唱得不错。

小学生红色影视片观后感【第三篇】

昨天,我在网上看了爱国教育影片《红孩子》。《红孩子》讲的是战争时期儿童团的孩子们与白匪英勇斗争的故事,影片中机智勇敢的苏保、足智多谋的金根、憨厚鲁莽的虎崽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严酷的斗争使他们经受锻炼和考验,血与火的冲洗使他们中不断成长。

我的心情随着影片中的情节而起伏。当汉奸坏蛋被小儿童团员们耍得团团转的时候,我开心地哈哈大笑;而当看到冬牙子被枪打中的时候,我又难过又憋屈,禁不住流下眼泪,他那可爱的笑容一下子就消失了,我心中充满了对白匪的憎恨。影片看完了很久,我还沉浸在那种激动地回忆中,幻想着自己也能走进他们中间,和他们一起斗敌人、打胜仗。

通过看这部电影,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感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今天和平安宁的生活是革命前辈用艰苦的斗争,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习影片中孩子们的智慧和勇气,不畏艰难,刻苦努力,勤奋学习,用知识和汗水建设祖国,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小学生红色影视片观后感【第四篇】

今天,我看了电影《开国大典》感触颇深。

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那个镜头:身穿中山服的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们政府成立了!”啊,经过了20**年浴血奋战,终于迎来了胜利的今天。那一声庄严的宣布,是用那坚定的革命精神组成的;是用那千千万万个中华儿女的鲜血换来的。中华大地一片沸腾,这激动人心的消息经无线电的传播震撼了五洲四海,怎能不让我们为之欢跃,为之振奋呢!回想我们中华民族经历的沧桑岁月,不由得眼睛潮湿了。不经历风雨,怎么会有这超越时空的声音。

还有一个镜头: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坐在爸爸的脖子上,喊着:“毛**万岁!”还有一个饱经风霜的老农民,开怀大笑,那灰白色的胡子一抖一抖的。这些镜头,都充分体现了人民对新中国成立表现出无限的喜悦。

毛**向群众挥手致意

“邪终不胜正”这句至理名言,恰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那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精神。想当初,中国共产党刚成立,用的只是土枪,而这也数量有限,而那张牙舞爪,不可一世的日军,有着精良的武器。相比之下,差距甚大。但是就是这支装备很差的军队,却成了人民心中的英雄,成为千古流芳的人民军队。我们做什么事只要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就一定能成功的。

如今这条东方巨龙已经开始腾飞,向着更高的高度迈进。她以其矫健的身姿,睿智的大脑,钢铁般的意志,高傲的盘旋在苍穹上。这一刻,她是世人瞩目的焦点,是上天的宠儿。从此,世人擦亮了双眸,开始从新审视这条非凡的东方巨龙!

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让祖国这条腾飞的巨龙飞跃发展,让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为之奋进,让我们为这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感到骄傲、自豪!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1 215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