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向日葵地》读后感范例精编
遥远的向日葵地读后感800字1
《遥远的向日葵地》一书讲述了李娟一家在荒漠上与各种困难斗智斗勇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外婆的愧疚,对母亲的敬佩与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人类破坏大自然这一行为的担忧。书中写的事是苦的,可是让人感受到的却是一种乐观豁达,苦中作乐的积极态度。作者的语言并不华丽,却处处皆是风趣幽默,把一些平凡的生活琐事写得极不平凡,令人忍俊不禁。
书中最能触动我的是“所谓希望,就是付出努力可能会比完全放弃强一点点”这句话。这句话令我眼前一亮,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在文中,作者的母亲连续播了三次种子,全被鹅喉羚吃了,她想去投诉,却被人因没有拍下跑得飞快的鹅喉羚吃草时的照片作为证据而打发走,三批种子白白损失可谓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无处喊冤。可她们却没有因此放弃,甚至没有过多的抱怨。更出人意料的是,作者还在那里加了一句:“说起来,鹅喉羚们也很可怜,它们只是为饥饿所驱”,又说:“它们也很辛苦啊”,文中作者同情鹅喉羚的篇幅明显比抱怨自家困境的篇幅要大得多。在自己生活尚且无法保证的情况下,还能去同情、理解使自己亏损的动物,怎能不令人赞美?
看着作者一家悲惨的命运,我不禁想起了命运同样悲惨的祥子。在《骆驼祥子》一书中,祥子一生三起三落,最终变成了行尸走肉,放弃了自己;而在《遥远的向日葵地》一书中,李娟的母亲一直都在荒地种植,看不到任何的希望,但她仍是一个有爱心的人,她甚至不愿意放弃任何一只对她来说已毫无用处的小动物。而她最终也算是苦尽甘来,得到了一丝回报与收成。
面对同样的命运,他们的态度截然不同。当初我在看《骆驼祥子》时,只觉得祥子可怜,怪不得他,直到我看到这本书才改变了自己的看法。确实,环境太差,生活太苦,自己太冤,可这都不是我们改变的理由啊!我们要改变的,是自己的看法、心态以及对自己的要求,而不是跨过自己的底线,成为自己当初所讨厌的那种人。我们或许无法挽救大环境,但可以挽救自己,也只有我们才能把自己拉回来。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其实,当我们“报之以歌”时,我们自己也听到了这首歌呀。
遥远的向日葵地读后感800字2
花是开不完的,李娟用如诗般瑰丽的笔墨描绘了一幅花开时的盛艳。在阿勒泰的土地上,葵花的金黄和劳动的汗水书写了绚丽的篇章,初读《遥远的向日葵地》时,此书就一下子牵住了我的心。可以说,其可以称之为中国文坛上一大不可或缺的瑰宝。
我读过余老的《一个王朝的背影》,读过迟子健的《这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直到读了李娟的《遥远的向日葵地》后,我才发现,散文原来可以写得那么好。施俊杰评价:我本以为作者是想描写大漠狂沙、狂风骤雨一般浓烈的情感,不料却是一位令人目瞪口呆的母亲在戈壁种植向日葵的的生活。对,此书主要角色就只有外婆、妈妈、我和两条狗,如此平凡,正常不过了。而作者却用细腻的文字,明亮的笔触,让看似简单的人物和场景都焕发出了别样的丰盈与温暖。
是的,在戈壁中种向日葵绝非易事,极端的天气,干旱的大地,最难忍受的是长久的孤独。大漠黄沙中,外婆和妈妈在田中不断劳作,而成果却总被破坏,悲惨的经历一次次超出了常人所能忍受的范围,而当外婆被问道此事时,她答道:“幸福的人在何处都是幸福的。每个生命,从出生到死亡,都会遭遇困难和逆境,这是无法左右的,但是活成什么姿态,却可以由我们自己决定。”
不久前,学校邀请无臂状元杨孟衡到校作演讲,他与常人不同的是——他失去了双臂,那时,他才四岁。最初的几年,他连上厕所都很困难,但饱受打击后,他明白,只能靠自己拼搏改变命运。终于,他进了运动队,本以为可以就此翻身,可在一场重要的比赛中,他又与梦想擦肩而过。此时的他,只能带着书本重返校园,从零基础开始学习。在读书之旅中,他屡次受挫,不过他坚持了下来,考入了剑桥,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所以,我明白了一个人生道理——越是艰难的事,越要有勇气去迎战,无论何时都不轻言放弃,这就是最好的生命姿态。
李娟喜欢自己给书写前言和后记。她在后记中写道,向日葵远不止开花时有壮美面目,更多是离别的面目,忍受的孤独。
其实,一个安心的人在哪都可以过自得其乐的生活,一个努力的人在哪都可以取得成功。然而面对学习和生活时,面对逆境时,颇受阻挠,却无人帮你时,我们也要像李娟所写得那样,请像戈壁中孤独的外婆一样,像戈壁中的向日葵一样……开得炽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