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守望教育》感悟心得 《守望教育》读后感范文【推荐4篇】
教育应关注心灵的成长与人格的塑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助力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守望教育》感悟心得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守望教育》感悟心得【第一篇】
这些日子送走了毕业班,我便利用难得的安静时间仔细拜读了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书,感受颇多。
首先我为在这喧嚣的社会,还有能像刘教授这样沉静思索的人感到高兴,同时也为自己能读到这样一本好书感到庆幸。第三,我能感受到这本书和我以往阅读一些阐述教育的书籍有些不同,感叹刘教授对教育现状和社会现象的深刻剖析,欣赏他深刻剖析后的独到而犀利的见解,让我看到作为一个教育者的真实和坦然,并喜欢上了这本书的写作风格。每天读一个章节成了我这段时间的生活内容之一。我知道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但平凡的人却可以用自己的奋斗与智慧来展示自己的不平凡。刘教授也是平凡的人,但他有着不平凡的境遇,干着不平凡的事业。他之所以能比他人做得好,最主要的取决于他崇高的精神境界。
通过阅读,我越来越感觉到,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刘教授说,教师做差生的转化工作如同医生诊病一样,医生只有在治疗疑难杂症中才能提高医疗水平,教师只有在教育差生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这一认识应该说也是非常独特、耐人寻味,给人启示的。这使我不由想起我在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中的一些往事。在教学中,我对后进生的确也很关心,甚至曾经为了一个偏科且有心理嶂碍的学生采用“万字文笔谈”的方式,终于使他克服了自身性格上的弱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理想高中。所以当我读到刘铁芳老师对待万同这样一个学生的时候,说实话,我有些触景生情。我们看到转化一个差生到底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和信心。无论朝着哪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他身上所体现出的反复,足以考验天底下最有耐心的人。
一路阅读,我反复问自己:我现在是否还会像刘老师那样耐心细致地对待差生,找他谈心,讲道理,我是否会容忍他太多的反复?我想我有些不敢理直气壮地说能。我也会伤心,会愤恨,会绝望,会像一些老师那样理直气壮地把万同清除出我的心灵之外,而自己则没有半点良心上的不安。因为我会觉得他可能是个不可教育的学生,甚至会搬出孔夫子的“朽木不可雕也”来劝自己,更会觉得自己已经尽力,而教育不是万能的……
是啊,师爱是阳光雨露;学生是花朵幼苗,对学生的爱既要像阳光一样普照大地,对学生一视同仁,又要对一些缺少爱的同学有所倾斜。我常常想,这一切说起来是容易的,而做起来则委实很难。是的,爱就一个字,说说容易,做做难。正如魏书生老师所说的: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教育对象是人,是学生,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感情的学生。教师劳动的收获,既有自己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更有学生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于是教师收获的是双倍的,乃至更多于其他劳动倍数的幸福。
读着《守望教育》,我又不禁想起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要从片面追求考试分数及升学率的桎梏中走出,创造“完整的人”,教师自身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积极地投身到活生生的教育教学中去。通过教书育人、管理育人、为人师表,大胆地开创教育教学的新局面。这便使得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成为当务之急。教师职业道德最能体现一个教师的精神风貌和人格特征。笔者一向认为,教师的动力源于晓以国家民族大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只有当教师充分认识到自己手中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来,并为之负起责任时,教师才有了战胜困难、抵制诱惑的勇气与力量。用魏书生老师的话来说就是种一棵“育人为乐”的心灵之树。
在《教育的真正在于充满爱的交流》一文中,作者抒发了他对《爱与罪》的看法和感触,这是个让人震撼而令人深省的真实故事,故事中父亲与儿子的悲惨故事让每个人都为此动容。笔者引导我们进行思考,这究竟是谁的罪呢?是爱的罪吗?爱有没有错?作为一种发生在亲子之间的实实在在的教育,必须通过爱来传递,必须在一种爱的氛围中传递心灵之间的一种微妙的感觉。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景:父母在心底里很爱自己的孩子,却没有让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种真实的爱。主因在于父母所表达给孩子的是威严,是专横,是恐怖,尽管为他做出了很多,提供了足够好的条件,却始终没有触及到孩子的心灵的深处。孩子没有理所当然地当个好孩子,这让父母很恼火很失望。这种状况无疑提醒我们,亲子之间,仅有物质层面的关爱,并不构成好的亲子教育。
书中刘教授的观点再一次坚定了我的一些想法。比如,须改变这样一种传统看法,即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班主任和政治老师的事,与我无关。这极易造成多数教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袖手旁观德育工作的被动冷淡局面。应当明确,为人之师,都要树立全局观念和责任感,要把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看作自己应尽责任,使每个学生都能走上健康向上的良性循环轨道。在笔者看来,就是要做“人师”,即创设有感情的学习环境,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书中刘教授对道德教育的思考也引起了我思想上的共鸣。他用的标题是“教化的困惑”,体现了作者对道德教育沉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思考的审慎,实实在在以一个学者的思想为我们解了惑。在“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想要阐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目标要下移、内容要贴近实际、采取的方式要适合孩子。特别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阅读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掌握知识,获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够拥有的情感体验,同时,他们也必然地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
正如刘教授所说的:“美德故事也许不如道学家的‘道德推理’来得严密、系统、深刻,但却能够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当、更简明易懂、更亲切可心。”“优美叙事的伦理是让人去体验、感受、关切于一种真实的伦理境遇,而不是如规范的伦理让人被动地接受道德律令。”置身于多元时代中的道德教育要从神坛走向下界,回到人间,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美丽温情的美德故事,应该是这路途中的一把钥匙。大多数人或许会反感以讲道理为主的规范德育,但却无法拒绝美德故事对心灵的关照和沐浴。所以,作为老师或家长应学一学怎样把对孩子发自肺腑的爱寄托在故事中,让孩子去触摸、感受这个世界的美丽与快乐,从而成长得更健康、更茁壮。
人人盼望拥有自信和快乐,那该是多么好的教育!但现实中总会有种种不如意。但我们要牢记一名教师的初心与使命,始终眺望着理想的高地。用____的话说,“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而不忘初心就是做真实的自己,“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和学生相遇、互动,分享真实的生命,正所谓“温暖随风潜入夜,关爱润物细无声”。对于像我这样已入职二十多年的老师来讲,在专业成长的路上需要实现这样四个“再”,即修养再锤炼、精神之钙再补充、师德修养再增强、业务能力再提升。不骄不躁,从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次作业,做好每一次辅导入手,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最实际的奋斗中,积小善以成大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也就不会很遥远。因此,即使平凡如斯,我依然相信自己同样可以做一个教育理想的守望者,让人类文明的星火永相传。
《守望教育》感悟心得【第二篇】
在空闲时候我读了《守望教育》这本书,感受颇深。刘教授有着不平凡的境遇,干着不平凡的事业。他之所以事事比他人做得好,首先取决于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也说明了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好教师的。其中一句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没有尽头的,每天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
“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朴实语言中深厚的爱,我想这本书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的人。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
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书中还提到,近年来,社会越来越关心教育了,但是从很多方面我们接收到的信息都是以批判为主的,把教育的问题都归结于教师,甚至传言”一流的学生,二流的教师”。教育,其实是跟我们每个人相关的整个社会的事,应该是整个社会”关心并团结协作”的事,而不是出了问题就是老师或者学生个体的事情。比如应试教育,是我们所痛心疾首的,早早的就在宣传应试教育应该被素质教育取代,并且早早地就开展了素质教育,可是,一旦接触到实际的学校,应试教育的阴影还是挥之不去。因为我们一方面虽然反对应试教育,但当我们自己的孩子面临升学考验的时候,我们又成了应试教育服服帖贴的”忠诚守护者”。教育,始终是和教师,特别是一线教师息息相关的,因此,教育改革的最终出路还是要落实到每一个一线教师的身上。
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爱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但是又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相互关联。“爱心育人”不仅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持续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让我们把对孩子发自肺腑的爱寄托在故事中,让孩子去触摸、感受这个世界的美丽、快乐与芬芳,从而成长得更健康、更茁壮吧!
《守望教育》感悟心得【第三篇】
我这个人是相信“书缘”的。
刚拿到刘铁芳教授的这本《守望教育》,就被封面的“守望”二字触动了。如今社会,速度已经深入人心,一切都是快节奏,教育也不能幸免:“30天变学霸”、“10天突破高考3500词”等等各类宣言比比皆是,殊不知教育是遵循一定规则的,没有积淀和滋润的教育无疑是揠苗助长。
我个人很喜欢木心的一首诗《从前慢》:以前的车马很远,书信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那是一种从一而终的信念,作为教师,我以为在外部任何纷杂的环境中,我们想要拥有这样的信念,首先必须保持内心的一份平静。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叫“守望”,我们教师先做到心中有万物,不骄不躁,才能给学生传递正面的力量。
在我看来,“守”即是陪伴;而“望”则是期许。正如刘铁芳老师在书中所说:“每个教师都应是教育的守望者。守望理想、守望耕耘、守望成长、守望收获;守望一张张小脸表情的变化,守望一次次意外惊喜的突现,守望教育,也守望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刘老师在这本书中以教育随笔的形式传递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字里行间的许多文字都引发了我的共鸣。
还记得去年10月,因为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缘故,这一年的国庆尤其隆重,举国上下都在高唱《我和我的祖国》,我特意开辟出一节课,与孩子们分享了同期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每一个故事的英文翻译,在对“护航”这个片段进行翻译时,孩子们的情绪高涨,你一言我一语,我并不打断他们,我就那样微笑的看着他们,看他们尽情释放对英语的热爱,看他们发散着各种无厘头的思维,大约过了五分钟,我在黑板上写下了“OneforAll”,这一次他们的争论声音更大了,但我确信在这种看似耽搁时间的讨论中他们一定深切的体会到了“直译和意译”的区别,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优美和差异。后半节课,我们一起学唱了《我和我的祖国》英文版,我和他们一起唱,一起挥动着手里的小国旗,每个孩子脸上都洋溢着自豪与快乐,一节课不知不觉就结束了,这是高三的课堂,也许我失去了讲解一个难点的机会,也许我占用了本该做练习的时间,但我相信我把一种热爱、一种感知和一种追求种到了孩子们的心里,久而久之,这种内在力量的积聚终会成为他们破茧而出的助推力,成为他们蓬勃怒放的生命力。
所以我们的心要静一点,我们的情绪要平和一点,这样的教育才会让人觉得安心和温暖。最后用刘老师书中的一段话与各位共勉:“且让我们一道在树下坐一会儿,让我们共同享受此刻的宁静与自由,倾听心灵深处细微的震颤。让我们心系教育的同时,多一点平凡和朴实,多一点清醒和自觉,让教育生活成为师生心灵自由徜徉、共同依恋之乡”。
《守望教育》感悟心得【第四篇】
教育的核心其实是道德教育,但是道德教育又是比较难实施,见效较慢的工作,加之我们学校位于农村,学生整体行为习惯较差,如何有效提升孩子们的道德素养,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尤为重要。读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书,令我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哲人康德曾说过这样的名言:“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持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时时翻新、有增无减赞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空,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康德不仅将“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与“头上的星空”亦即无限的宇宙相提并论,甚至认为道德法则要高于自然法则。那么,在目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社会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下,学校道德教育成效不高,怎样的道德教育才能让美好的道德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呢?在《儿童世界何处寻》开篇第一段刘教授就引用了王富仁《把儿童世界还给儿童》一书中“儿童不但要生活在成人的世界中,还要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他在成人的世界中接受教育,获得更快的发展,但也要在自己的世界中获得自己的自由,感受生活的乐趣,体验世界的美和人生的美”,“只要一个少年学生没有仅仅属于自己的世界,仅仅属于自己的感受方式,他就没有任何抵御被成人文化过早异化的能力,他或者毫无分辨能力地接受所有成年人的教导,造成创造力的过早枯萎和生命力的过早消失,或者产生逆反心理,盲目地拒绝成年人的任何教导。”的言论和蔡元培先生的“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的理念。
刘教授认为:“教育要把学生的世界还给他们,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在此基础上再去积极引导、扶助学生去创造那属于学生的世界,让他们能真正体会到“儿童世界”的感觉。作者的观点点醒了我,纵观我们的教育现状,迫于应试教育的导向,迫于学校间竞争的压力,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我们教师常常好心的霸占了学生的体育课、微机课,常常下课时,还舍不得离开教室……整天埋在作业堆里,奔波于辅导班间,孩子哪有快乐而言?非但如此,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常常把成人的思想灌输给学生,很少顾及他们的感受,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一些模式化的观念,写的文章是满口的成人腔。学生犯了错误,我们只是简单粗暴地批评,却很少耐心地去倾听他们犯错的根……孩子哪有自我而言?
一位心理专家在一次专题讲座中对近几代人的童年做出了这样一个总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孩子在玩泥巴中度过童年,八九十年代的孩子在游戏加学习中度过童年,而如今的孩子却在沉重的负担中去经历自己的童年。”虽然这样的总结可能不很准确,但却大体上反映出了过去和现在孩子童年时代的巨大差别。从这个总结中不难看出来,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孩子们的童年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但从另外一种角度来说,孩子们的童年也越来越缺少乐趣和快乐,越来越缺少自我了。
如何尊重学生,让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的快乐呢?身为教师,我想:首先,我们要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正如刘教授所说的:我们不能够在目前更充分实现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尊重,但我们至少可以把它作为一种行动的理念纳入到我们的实践中,用以纠正我们的教育行为中的不合理性。其次,要引导学生确立明确、高尚的学习目的,树立崇高的理想。让他们明白学习不是为了老师、为了父母、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为了将来的生活做准备。从而养成积极的心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再次,要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力求让学生在课上就能掌握新知识,避免大量重复机械的训练。要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乐中求知,趣中提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觉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满怀信心地进取、向上。
然后,要关爱后进生,尤其是问题生。当他们犯了错误时,不要一味地批评或惩罚,应该从学生本身的特点出发,采取恰当的办法,使他们在自尊方面受到激励,从而自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自觉地进行改正。
总之,学生的世界是童话的、顽皮的、富有童趣的;学生的世界是彩色的,是快乐的,不是被成人化了的灰色调或单色调。我们要把学生看成学生,要善于蹲下来看学生;要重视对学生的观察;重视观察学生的生活。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