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查理芒格宝典读后感实用优推8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穷查理芒格宝典读后感实用优推8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穷查理芒格宝典读后感【第一篇】
近期,债券市场大幅度调整,十年国开债活跃券的收益率从%上升到了%附近。想必很多人有这样的疑惑:投资和消费的数据都很差,ppi也处于通缩区间,为什么债券市场就开始调整了呢?如果从绝对水准的角度来讲,债市的确不该调整,经济离完全恢复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但是,如果我们从拐点或者趋势的维度来看,经济增速最差的那个点已经出现,经济处于缓慢恢复的通道。而且,领先的社融数据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强的趋势:%、%、%和12%。更何况20xx年下半年社融增速刹车,这会导致20xx年全年社融增速的拐点比较靠后,“社融趋势向上——经济复苏”的逻辑链条给了投资者很大的心理压力。所以,从拐点和趋势的角度来看,这波调整很正常。
正因为我们是人类,我们才更在意趋势而不在意绝对水准。这种偏好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把手插进一盆3度的水里,开始我们会觉得冷,放久了就适应了,这时候把手拔出来再放到另一盆5度的水里,我们会觉得5度的水很温暖。
在意变化的倾向并非来自于理性思考,而是认知模式,它是进化的结果。这种决策机制迅捷而隐蔽,难以被理性觉察,因而也难以被理性控制。
人们往往会有一种错觉,可以通过理性控制住自己,至少是在某些需要大量理性的领域——譬如投资。不幸的是,这真的是一种一厢情愿。因为大脑从根子上就骗了我们,它会在意识的监控之外,做很多自主加工,进入到我们意识的东西已经面目全非。
在心理学史上,有一个病患被研究得最多,他的名字叫菲尼亚斯·盖奇,他在25岁时发生意外,被铁棍穿透头颅,从颧骨下面进入,从眉骨上方出去。事故之后,他奇迹般地活下来,仍然可以说话、走路,严重的脑损伤似乎对他没有什么影响。但不久以后,人们发现盖奇的脾气与从前大不相同了。他本是一个非常有能力、有效率的领班,思维机敏、灵活,对人和气、彬彬有礼。但这次事故以后,他变得粗俗无礼,对事情缺乏耐心,既顽固、任性,又反复无常、优柔寡断。他似乎总是无法计划和安排自己将要做的事情。
安东尼奥·达马西奥在他的《笛卡尔的错误——情绪、推理和大脑》里,系统地研究了这个病患,他认为,盖奇损伤的区域是前额叶和情绪相关的部分,而决策和恰当的社会行为需要情绪的参与。
再后来,人们还发现了两种现象——额叶某些部位的损伤能够让人平静下来,同时他会失去做计划的能力。(ps:破坏额叶的某些组织已经成为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情况下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常规疗法。)。
现在,科学家们终于认识到了:额叶赋予健康的成年人思考自己未来生存状态的能力。额叶受损的病患无法想象出“明天”,对他们来讲,明天就像一间空空的房间,在他们试图勾勒“明天”的模样时,他们的感受跟我们这些正常人试图想象不存在的东西或者永恒时的感受一样。
脑科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当我们做计划的时候(或者制定策略)看似理性,实则要利用感性,至少要掺杂进去“焦虑”的情绪。任何决策和计划都绕不开感性。
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在他的《stumblingonhappiness》里写道:知觉是肖像,而不是照片,它的形式不但反映了被描绘的东西,而且反映了艺术家的创作手法。大脑就是这个艺术家。
所以,经济数据是一回事,我们的大脑如何自发的解读它又是另外一回事。
诚然,我们也会有很多理性的解读办法,但方法太多带来了新的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3月7日的出口数据,可以有利空利多两类解读:
利空:出口数据超预期的好;
利多:1、数据结构不好,好的大都是医疗物资;2、出口订单差到出口差会有滞后,5-6月的出口数据才会体现出来。但是,理性的解读办法太多、太迂回了,我们可以把各种各样的数据都能解读成利好。
理性解读难以形成一致,但大脑里的自发解读却不然,对于一个新增的信息,大家的自发解读是类似的,更容易形成合力。所以,真正影响市场走势的解读方式往往不是基于复杂的理性思考,而是每个人直觉的合力。
越是在群体中,这种影响就越明显。回到冰水的例子,理性告诉你水是冷的——温度计上显示5度,但感觉又告诉你,水好温暖。那么,这个水是冷的还是暖的呢?当然是暖的!尤其当很多人一起做这个实验的时候,他们感觉到第二盆水是温水,并大声说出自己的感觉。最后,你一定会怀疑温度计坏了!
每个人决策时都要调用感性,并且应对刺激的自发机制也类似,与此同时,群体又会放大这两种共性。在感性、自发机制和群体的共同作用下,感性的力量成了群体行动的决定性力量,资产价格也随着情绪大起大落。
资产价格不可能是客观的,它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大。个体的情感、叙事偏见以及群体的传染占了相当大的部分。定价游戏是一个拔河游戏,资金支持多的一方胜出。解释逻辑越贴近于人们的底层情感,越容易传播,形成主流逻辑,并决定价格。相反,越需要长篇大论的逻辑,越是少数派,价格也越不可能是由它们决定的。我们天生对变化敏感,也容易相互影响,所以,看趋势和拐点的解读方法更容易被接受,成为主流,而看绝对水准则很难出头。
穷查理芒格宝典读后感【第二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穷查理芒格宝典读后感实用优推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于本书的作者,查理芒格(charliethomasmunge),我就不多做介绍了。还不太清楚查理芒格何许人也的朋友推荐抽空听听喜马拉雅的晓书童频道对《穷查理宝典》的解读,大致就可以快速了解查理芒格的生平了。
股神巴菲特对一生的搭档查理芒格评价之高,用巴菲特的一句原话就可以高度概括了,“查理拓展了我的视野,让我以非同寻常的速度从猩猩进化到人类,没有查理,我会比现在贫穷得多。”
事实上,巴菲特和芒格在对待投资的态度上还是有些许区别的,前者是“85%的格雷厄姆+15%的费雪”,而后者更接近费雪,同时加入了很多自身原创性的思考。和巴菲特的商人身份相比,芒格是一个更加纯粹的.投资家,对投资标的的挑选更为严格。在芒格长达6,70年的投资生涯中,主要的投资只有三笔,好市多(costco),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hathaway)和李录的喜马拉雅基金。正是因为对投资标的有着近乎严苛的挑选标准,芒格经常会否定巴菲特的投资想法,因此巴菲特还送给了芒格一个“可恶的说不大师”的称号。
喜马拉雅资本主席李录在《穷查理宝典》的中文版序言中写道,许多人致力于研究企业如何做强做大,芒格首先研究企业是如何衰败的;大部分人更关心在股市投资者成功,而芒格最关心的却是为什么股市投资上大部分人都失败了;如一句农夫谚语中所蕴藏的哲理:“我只想知道我将来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永远不去那了。”“可恶的说不大师”芒格身体力行的投资哲学正在于:在风险和收益的平衡木上,规避风险的深渊更有助于在投资的路上走的更远。熟知中国文化的人应该很容易从芒格的思考方式联想到孙子兵法的“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思想,从这些点滴中我们可以窥见芒格作为当代最伟大投资思想家其一言一行中处处闪烁着的智慧光芒。
回到《穷查理宝典》这本书,其实我一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也是一知半解,因为全书中的很多内容需要有很深的西方文化和历史作为背景知识,大部分人也不可能有芒格老爷子的学识和经历。但是在查看了一些网友的解读并结合个人的阅读和长期思考,逐步形成了一些不成熟的心得体会。
个人认为本书最最精华的部分除了人类误判心理学,就要数下面的这句话了,“在商业世界,我们往往会发现,取胜的系统在最大化或者最小化一个或几个变量上走到近乎荒谬的极端——比如说好市多仓储超市。”
为了解读这句话,划一划重点还是非常必要的。
“在商业世界,我们往往会发现,取胜的系统在最大化或者最小化一个或几个变量上走到近乎荒谬的极端——比如说好市多仓储超市。”
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首先是“往往”,这说明在商业世界的竞争中,没有什么事是绝对的。不符合这个条件的公司可能也能获得成功,往往只是代表符合条件的公司成功概率比较大。从这也可以看出芒格思维的严谨和缜密。
然后是“取胜的系统”,芒格经常强调多模型思维的重要性,那句最经典的“对于一个拿着锤子的人来说,他眼中的问题都像钉子”,很好的比喻了单维度思维的局限性。如果一个人思考的工具箱中只有一把锤子,那么在遇到问题时他要么只能拿出锤子,要么就是借助感性甚至放弃思考。而芒格老爷子靠的是一套系统,是从多个角度对问题的立体扫描和思考,这种系统性思维相对锤子思维毫无疑问更具有先进性。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接触了关于企业财务分析的书后,每看到一个公司就会不自觉的分析起它的财务报表,结果发现这个企业自由现金流为负,于是直接就把这个公司pass了。但事实上这个公司只是把赚到的钱投入到了能够加强企业竞争力,比如提升品牌形象,降低成本,提高市场份额等项目上,等到股价大涨后我们一定会对自己的呆会计行为而懊悔不已,这就是典型的锤子思维带来的后果。可如果我们的工具箱中有多种工具,我们就能更立体更客观的看待一个公司,从而尽可能的避免盲人摸象的行为。
“最大化或者最小化一个或几个变量”,这里有点晦涩难懂,所以想要理解这点,我们必须清楚变量代表的到底是什么。我的理解是变量指的是能够影响用户最终行为的最关键因素。对于低价同质化的商品,这个变量是价格,对于个性化商品,这个变量可能是体验,可能是服务,也可能是面子或者其他。
年前最后1篇,在此祝大家牛年大吉!
穷查理芒格宝典读后感【第三篇】
智慧老人芒格多篇讲稿集结成书。芒格是投资大师,但不是优秀的讲师。
受限于成书条件,有以下问题:
3、基于以上情况,读后很多智慧论述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通过阅读只能“感受”,距离“掌握”还有很长的路,见仁见智。
尽管如此,读者可以收获:
2、逆向思维,在抛出你的观点时,自己要先反复证伪;
5、大量有趣的心理学案例和寓言故事,提出关注金融行为学;
6、书后又推荐了一大堆好书。
最后,芒格和沃伦不同,他的生活不只是赚钱,要更有趣一些,也是个幽默的人。
穷查理芒格宝典读后感【第四篇】
我只想知道我将来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可以永远不去那里啦。
有人说《穷查理宝典》是一本投资圣经,而在我眼里,它是一本“学习圣经”。我用三天的时间,通读了全书。在第一遍阅读中,我重点关注的是本书第四章第十一讲:人类误判心理学。因为,我非常好奇查理是怎样通过自学掌握心理学的,并且我也很想自学心理学。
通过阅读,整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只有五个关键词:问题、大量阅读、逆向思考、检查清单、经常使用。正所谓,水滴石穿,重复的力量无比巨大,全书都只在不断重复这五个关键词,这就是大道至简。
简单是长期努力的结果,而不是起点。——弗里德里克。迈特兰德。
爱因斯坦说,“科学理论应该尽可能简单,但不能过于简单”。我也喜欢追求简单,但不能过于简单,所以,我想从三个不同的层次分享我的收获。
查理说“如果你轻车熟路地走上跨学科的途径,你将永远不想往回走,那就像砍断你的双手”。
查理不厌其烦地重复强调,必须知道“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并经常使用它们——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几种。事实上,他在自己的“检查清单”中借用并完美地糅合了许多来自各个传统学科的分析工具、方法和公式,这些学科包括历史学、心理学、数学、工程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经济学等。
查理最喜欢的反面案例就是“铁锤人倾向”。他说,大多数人都只使用学过的一个学科的思维模型,比如说经济学,并试图用一种方法解决所有问题。查理喜欢把人们的观念和方法比喻为“工具”。如果有了更好的工具,为什么不换呢?大多数人永远舍不得他们那些较为没用的旧工具。有句谚语“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这是处理问题的一种笨方法。
其次,逆向思考,也就是反过来想。查理最喜欢的一句妙语“我只想知道我将来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可以永远不去哪里啦”。其实,这就是查理的人生追求,他在漫长的一生中,持续不断地收集并研究关于各种各样的人物,各行各业的企业,以及政府管治,学术研究等各领域中的著名失败案例,并把那些失败的原因排列成作出正确决策前的检查清单,这使他在人生、事业的决策上几乎从不犯重大错误。简单的说,查理一般会先弄清楚应该别做什么事情,然后才会考虑接下来采取的行动。事实上,他只是不想成为一个愚蠢的人,为此他不断地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最后恰好成了大家眼中的聪明人。
第三,经常使用“检查清单”。查理知道人类有“不用就忘倾向”,也知道重复的力量,所以创造了核对“检查清单”的终身习惯。他不只是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他同时也愿意,甚至渴望,去证实和承认他自己的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正如书中所说“任何一个问题在他看来都可以使用正确的方法通过自学完全掌握,并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我看来,他所说的正确方法就是掌握并经常使用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
查理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也没有”。沃伦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的孩子们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一是带着问题学习,不断寻找错误判断的案例。想要做出正确的判断,查理习惯于收集各种错误判断的例子,然后仔细考虑如何避免。比如,他用自己总结的25个心理倾向列表作为一张检查清单,完美解释了人类误判心理如何在麦道公司飞机乘客撤离测试中一步步推动了惨剧的发展。同时,查理还喜欢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且利用反面教材是他的特长,他真的喜欢讲那些结局很悲剧的故事,这也是一种重复使用错误案例的智慧。
二是掌握并经常使用“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查理说,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不会恰好落在某个学科的界线之内,所以,他完全无视不同行业、不同学科的界线。事实上,我们不需要了解所有的知识,只要吸取各个学科最杰出的思想就行了。简单的说,我们必须经常使用所有可以从各个学科的大一课程中学到的概念,如果能够熟练地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将不会受到限制。最关键的是,经常使用所有概念,查理的方法就是把这些概念当作“检查清单”,并在作出决策前反复核对。
三是大量阅读,向比自己聪明的`人学习思维方法。查理喜欢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有用的思维方法,帮助自己避免犯一些自己所处年龄段的人容易犯的大错。比如,查理虽然没有上过心理学的课程,但它通过《影响力》等书学到了有用的心理学知识,最后还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了25种人类误判心理倾向,并把它们当作“检查清单”在决策过程中经常使用,他为我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查理说,你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进步。这就是我读完《穷查理宝典》后所有的收获,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
穷查理芒格宝典读后感【第五篇】
有性格的人才能拿着现金坐在那里什么事也不做,我能有今天,靠的是不去追逐平庸的机会。
——查理·芒格。
查理·芒格是沃伦·巴菲特的搭档,他们共同带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公司之一。《穷查理宝典》收录了芒格近20年间的所有讲话,从这里可以了解他如何处理事情:
我们要找到自己擅长的事情,并把它做好。一个人只要做好准备,抓住人生中仅有的几个机会就够了。在这样的机会到来之前,不断地寻找和等待,并且对世界充满热情。激情比头脑的能力更加重要。
做事之前,先注意应该避免什么。从前人的失败中总结教训,并且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要用跨学科的方式思考,他常用的几个模型:冗余备份模型、复利模型、临界点倾覆模型、现代达尔文综合模型、认知误判模型。重要的学科有数学、会计学、硬科学和工程学、生物学、心理学、微观经济学,必须熟练掌握这几门学科最重要的'内容,并且对更基础的学科更多的关注。
年轻人在工作中的原则:别兜售你自己不会买的东西、别为你不尊敬和钦佩的人工作、只跟你喜欢的人同事。
简化任务的最佳方法就是先解决答案显而易见的大问题。
凡事往简单处想,往认真处行。
穷查理芒格宝典读后感【第六篇】
这个时代,但凡对财富有追求的人,不可能不知道巴菲特,而查理·芒格是巴菲特的黄金搭档。尽管查理·芒格谦逊地认为“就算没有他,巴菲特的业绩依然会非常漂亮”,但巴菲特可是对他的这位合伙人赞誉有加,他自认“本杰明·格雷厄姆曾经教我只买便宜股票,查理却让我改变了这种做法。这是查理对我真正的影响。要让我从格雷厄姆的局限理论中走出来,需要一股强大的力量。查理的思想就是那股力量,他扩大了我的视野。”
我们先来看看芒格推崇的几个重要的投资原则:逆向思维,凡事总是反过来想;拥有良好的性格,毫不焦躁地持有看好的股票,并保持浓厚的兴趣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在自己的“能力圈”中做投资,并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圈;等待好的投资机会出现,一旦出现,倾全力集中投资。()我们会发现,这些投资原则中不无巴菲特选股思想的影子,这是对的,因为芒格与巴菲特堪称当今投资界最佳的二人搭档。正是两人的默契合作才有了伯克希尔公司的今天。
下面我再来谈一点心得:探索超越投资的智慧,尤其是那些普世智慧,是芒格倾其一生做的事情。正应了中国那句谚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芒格在不断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之外,还致力于对下一代,尤其是学院的学生孜孜不倦地进行教诲。
芒格认为投资能力的培养,绝不是靠某一个学科的.专业知识所能达到的,相反,需要基本、普世的智慧,所谓普世智慧是指在人头脑里形成的由各种思维模型构成的框架,也就是“多元思维模型”,这种框架需要跨学科的学习方法才能获得。而芒格认为传统的教育,哪怕是哈佛、斯坦福这些高等学府都没有传授给学生们这种普世智慧,因此,人们需要通过自学来获取,而最好的自学方式是所谓的“拿来主义”,就是通过看书阅读,广泛地吸取各学科中作出贡献的前人的思想。
一个人只应该做其能力圈中能做的事情,才是成功之道,而通过持续的读书学习,则是最好的拓展我们能力圈的方式。读书在芒格眼中是非常“神圣”的一件事情,我们会发现芒格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与书为伴,无论等车、等用餐、等开会的空隙都在读书,可见其对学习的渴求。正是广泛的阅读,使得芒格不仅拥有普世的智慧,还使得其文采非凡,阅读其所做讲稿,我们会发现每隔几页就会出现某些哲学家、思想家、经济学家等的一些例子与警句。相信阅读本书的读者也会不时停下来浏览在页面中对某位大师的介绍。
芒格跨学科的普世智慧,不仅包括了对物理、数学、经济学,还包括了心理学、行为金融学的涉猎阅读。芒格在《论学院派经济学》以及《人类误判心理学》的讲稿中分别对当前的经济学、心理学研究与教学中存在的重大缺陷进行了一针见血的批判。
正确认识这些跨学科的普世智慧的目的,当然会对芒格的投资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这种阅读带来的洞察力,使得芒格在很多年前就预测了金融危机的到来,预言了滥用股票、期权等财务手段对市场带来的致命伤害。正是基于这些普世智慧,芒格还多次就慈善基金会的运作模式以及基金管理行业中存在的致命问题给出批评,比如不合理的激励机制等等。尽管其评价的对象是美国的同行,但作为在国内基金行业从业多年的我们来说,也有着深刻体会。看来不仅我们,我们的美国同行都有同感,那就是巴菲特难学、芒格更难学。
这本书与其说是商业投资书,不如说是人生智慧书或哲学书。查理芒格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人,他用自己的智慧获得了财富,芒格与巴菲特这些优秀的投资大师的智慧思想正在,也已经影响了当今投资界的一大批人。也正是在巴菲特、芒格这类投资大师思想的传承下,当前做投资的中国人中已经涌现出一些优秀人才,比如芒格的合伙人李路、高瓴资本管理公司创始人张磊、旅美独立投资人步步高总裁段永平等等。
投资理念的传承与发扬,理所当然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是一样的道理,智慧,尤其是普世智慧的传播是没有种族、没有国界的。我们回想科学家钱学森从美国学成归国为祖国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往事,相信在投资界中这类似的一幕也必然会发生。
一个很明显的佐证还来自于以下事实:这几年来在伯克希尔股东年会上,来自中国、印度等国家的股东越来越多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因此,在这一趋势下,在未来中国做投资的人中,尤其是在中国本土,更多的优秀投资人才,甚至是投资大师的涌现,也将是必然。
穷查理芒格宝典读后感【第七篇】
这本书对我影响最大的不是如何投资,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芒格以一个布道者身份向我们讲述他阅历,思维方式和经验,其中有几点让我印象深刻。
芒格说,不管在哪里,给我一本书我就不会觉得浪费时间,要保持终生学习。保持开放的心态,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尤其是自身专业之外的知识,培养成多元化的思维框架,用多元化思维考虑问题,不要做一个铁锤人。
当某项知识长久不用了,我们要刻意训练我们的大脑,当我们想用的时候能快速拿起来。
任何问题都要辩证的看待,正反两面思考,提醒自己反着想,我们要反着想这个事会怎么样。
意识到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要注意情绪的控制和利用,不要被情绪所左右,养成平和客观的心态。
芒格没有巴菲特那么广为人知,但是他的思维睿智,兴趣广泛,他认为学习的过程,探索知识过程就是一种乐趣。从真正践行价值投资开始,不断学习,实践提升自己的能力圈,到慢慢体会到这自下而上的学习乐趣,我相信投资就是一场修行,投资的最高境界就是做人,保持一颗平常心和热爱生活态度。
穷查理芒格宝典读后感【第八篇】
人生的目标是什么,实现财富自由和精神自由,今天先说财富自由。财富自由的定义是什么?赚1000万?1个亿?或许不是数量的大小,而是“可以不用为了生活的需要而出卖自己的时间”。(李笑来)。
从这个角度出发考虑的话,打工是永远无法实现财富自由的,因为打工,就意味着你是在出卖自己的时间赚取收入,不管时间的单价如何,不管你的一份时间可以卖出去多少份。
1、创业,让企业或是系统为你赚钱,比如工厂创业者,工人为你赚钱;2、股权投资,投资好的企业,长期持有,通过分红,让自己实现财富自由;3、同一份时间出售多次,产生“睡后收入”,比如出版书籍,版权费的收入。
上述三种方式,对我来说,可能性最大的是:2。虽然也很难。但是至少是找到了一个努力的方向。现在的我,收入99%都是靠出卖自己的时间来换取,所以需要改变的有很多。
1、逆向思想: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查理有句名言:如果我知道我将在哪里死去,那我就将永远不去那里。事情遇到瓶颈时,尝试做一下逆向思维。
2、多维思维的模型。“在拿着铁锤的人眼里看来,全世界都是钉子”,这就是工具、思维方式的限制,限制了他的想象,也是李笑来所讲的“多维竞争”。
3、能力圈。知道自己的能力圈,并在自己的能力圈里面展开竞争。
4、关于股票投资:限制自己的投资次数,“一生中你只有20次的投资机会”,用于思考和准备的时间,要远远大于实际执行决策的时间,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投资者,而不是一个一直疲于奔命和交易的“交易手”。
好了,阅读和交流,每天进步一点点,我要活在未来,我要改变的是未来的自己,而不是现在的自己,所以我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