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实用3篇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800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实用3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800字篇1
从1840年到1949年,这一段屈辱与抗争并存的时期,是中国社会发生一系列剧变的时期,是中国人民开始了灾难深重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我们学会了在屈辱中挣扎,学会了反抗,甚至学会了反思。
在行文中,作者没有用研究的视角去割裂历史的原貌,而是把叙述与分析相结合,把结构性的分析渗透在具体的历史叙述中。这种写作方式,既突出了作者自己的分析视角,又保留了历史叙述的时序性和完整性。可以说开创了一种新的叙述历史的方法。
在此,我首先想写一下作者。也许是因为我才学尚浅,看到作者的名字,我并不熟悉,确切的说是没有听说过。仔细查阅资料,才发现陈旭麓先生的文字遍及各处,部部书中都尽显他的文学底蕴之深,才学之广博。他一生都致力于史学研究,一生写过许多影响颇大的论文,编著过许多书籍。“刘知几谓史家须具‘才、学、识’,三长,而世罕兼之。旭麓却是当之无愧的三长兼具的史家,“三长”之中,最重要的便是‘史识”陈旭麓先生的好友这样评价。
李大钊说过:“研究历史的趣味的盛行,是一个时代正在生长成熟、正在寻求聪明而且感奋的对于人生的大观的征兆。这种智力的老成,并于奋勇冒险的精神,不但未有以消阻,而且反有以增进。”他认为,“立在过去的世界上,寻出来的新世界,是真的,实的,脚踏实地可以达到的”。他把历史比作“时”在人生世界上建筑起来的一座高楼,登之愈高,无限的未来世界,才能看得愈加清楚。视野开阔,不拘泥于旧有成果和正统表述,另辟蹊径,透过现象寻找更符合逻辑的真由,更是这本书的亮点。从漫长的封建社会开始旧世界、土地私有和买卖、官僚政治、宗族、儒学。这些都可从书中分析出来,可以更加真实的体验当时的社会情况。试想一下,如果将你抛到当时的封建社会时期,你将怎么办?如同他人一般,苟且一辈子?在地主压迫下过活一辈子?大概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漫长的,陈先生说,漫长,是与西方相比所得的结论。其含义可以归结为两点:时间跨度和历史进程。在这个漫长的封建社会中,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的交错重叠留下了斑斑血迹。1640年到1840年,西方国家已经进入了一个机械化的时期,可是我们中国却依然重复着旧有的圈子行驶,再强的国力也抵不过西方的先进工业。我们落后了,随之而来的便是殴打,赤裸裸的剥削。旧王朝还在腐朽中苟延残喘,殊不知接下来的是怎样的一个灾难。书中写到“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主要财富,然而占人口少数的地主拥有最大部分土地,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只有少最土地。”对于这个时期土地的私有和买卖,的确也是腐朽的一大表现。陈先生用一个臣子上书奏折的例子生动的讲述了土地分配的不平等,这种现状实在是令人悲哀。宗族与行会和儒家思想。也是存在与当时的社会之上的。陈先生介绍:“行会以工商业中的行业为纽带,是买卖人和手工业者的互助组织,它长期成为城镇封建秩序的主要维护者。”至于儒家思想,似乎更能契合专制君权的需要。也许正是因为行会和儒家思想的存在,才使得百姓的思想更加根深蒂固些吧。
书中说道: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并不意味着中国社会停滞,社会总还是在变化的。这种变化,因为微小,仅以前后相接的两个朝代而论可能不太明显,但隔开几个朝代加以比较,是能够看得出来的。但是,在明清之际,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在中国,新东西的出现只能在鸦片战争之后。这是陈先生对长期性的一个全方位的解答。
《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重视历史规律的总结,将一个完整的近代展现在我们面前。在这段充满了血与泪的时期,我们难以忘怀,也不能忘怀。它在一次又一次失败中成长,在一批有一批人的艰辛求索中升华。读完这段的历史,多了些心酸。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800字篇2
历史的灰烬,文化的余烟在苦旅中袅袅升起。夕阳西下,余光浸染了华夏沃土过去的辉煌与衰败。
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仍有余温。黑格尔
初识书题,对作者与书的地位还一片茫然,只觉新陈代谢还有点意思,但却在潜意识里暗自不屑,不过又是一本将中华民族近代半殖半封进程,被列强侵略的屈辱和改革崛起的辉煌机械化复述一遍,内容浅显浮于表面,潦草地将这份耻辱用文字表达出来,再盲目歌颂一遍中华民族伟大不屈精神,却不理解其深层内核的历史备忘录罢了。
再见其文,心态却已天翻地覆。陈老先生数十年的心血,实在不同凡响。
历史对于旁观者是一段故事。对于亲历者,却是切身的喜悦和感伤。
特意查询了资料,陈旭麓先生是出生于我国的湖南省湘乡县,从1918年出生直至1988年去世。他曾加入中共外围组织上海大学教授联谊会,也曾实实在在地投身于民主运动,他亲身经历过新中国的成立,更是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史学研究。我们可以看他生存的这一段时间,基本上是经历了中国巨变的这样一个时代。所以我们看他的文字其实他是一个亲身经历者。由一个经历者去写这样的一段历史,本来就会更加的有温度。所以在我读这本书时感到自己并非只是在看一堆史料,冰冷遥远而不真实,而可以读出他其中蕴含的情感。这种亲身经历使他的这一著作可以说是深入至近代中国社会的每一个细胞。
这本其貌不扬的著作,突破了以往围绕重大政治事件,如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辛亥革命等,来构建历史发展的框架,它不仅仅从政治角度,也从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军事斗争,甚至是风俗习惯、社会心态等被往往被广庭大众所忽略了的生活细节去研究这段历史。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近代中国历史研究的多元性和丰富性。本书的独创之处更是在于,从新陈代谢的角度去研究近代中国的变迁。新陈代谢在生物学中指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自我更新过程,而作者将这一概念引申到了历史研究领域中。从新陈代谢的角度来分析社会历史的变迁。作者这一独特的研究角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对中国社会史的分析解说,更是让读者用历史的维度重新认识自己,引人深思,更深入地去挖掘历史问题。
我对此书一开始的不屑也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我对这段历史对逃避。在传统认知中就是一段屈辱史,统治人愚昧无知闭关锁国,官员腐败贪婪外敌掠夺更是肆无忌惮,这样一个内忧外患对年代,属实是不光彩。相比之下,盛唐强汉诸如此类较伟大的时代。彼时的中国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军事都让我炎黄子孙油然而生一种自豪之感。所以对于这样一个正在走下坡路的时代,我内心是抗拒的。而这本书则改变了我的看法。
穷则变,而变往往是从头破血流的失败开始的。书中这样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尤为深刻。我们可以感受到,自鸦片战争起,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却一直在挨打,像一个残败的破皮球一样,就连几个小国都可以随意摧残。我们割地罚款,我们被迫开通港口,我们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寻求变化。我们经历过戊戌变法,国民党推翻了满清政府,共产党成立了新中国,我们一直都在抗争,不断地寻求突破。是失败让我们变化。突破是痛苦的,但也是一种涅槃。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段不愿像他们提起的黑历史,我们努力向前,去改变它,所以我们的人生又上了一个台阶。黑历史是屈辱的,努力突破的过程也并不如影视剧里那般美好,但它们却都是可贵的。
戴逸曾有言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过去,就不能正确地面对现在和未来。尽管现在国家已经强大,这世上再没哪个国家敢在这片土地上为所欲为。但它依然是脆弱的,一触即碎一般,因为新时代的青年们,能体悟到它泛黄记忆的寥寥无几。正因如此,我们更应直面历史。是陈老先生用这本书给了我这番勇气与信念。
这句没有社会形态的质变,历史将永远在岁月中盘旋。也同样让我感触颇深。此话初读来我并不理解。后来细细品味一番才体会到其深刻之处。社会的进步本身就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那就是一种变向的突破。只有突破了原先的旧俗传统的封建枷锁,才可以有新生命的诞生,新的文化、新的思想才有机会发扬。这便是一种社会的新陈代谢。
陈老先生用新陈代谢这一词,也能够反映出了他对历史的乐观。他相信历史总是在进步的。我们的时代也总是在进步的。这种进步,不是这个国家是否强盛,是否称霸。而是这个国家的思想文化,这种精神,这个社会的规则治理,文明的进步。这样的观点让我十分赞同。就如同从小就挂在嘴边的时代在进步一样。我坚定不移,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只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富强。
社会的新陈代谢都是历史的选择。中青网上曾读到一句话今天我们如何看待历史,未来就会如何记录今天。我们既已无法改变历史,那就直面它,穿过历史的大门通向未来。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800字篇3
经典书目很多,陈先生的这本书以其精准生动的修辞和独特的书写视角击中了我。“新陈代谢”这个词,有“陈”有“新”,但最重要的是“代谢”这一动态过程。这是任何一位本书的读者都能在陈先生的笔下感到的。此外,“新陈代谢”是一个生理学名词,它的主体是人。而正是这一个个“人”,才组成可以在修辞上具有“生物性特征”的“社会”。这恰恰对应了陈先生在本书的书写视角——以基层社会视角来概述这段历史。由此,陈先生所运用的“新陈代谢”,确然为一种描写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总括,且围绕着作为历史主体的“人”。
真实世界里,“人”多时多地同时地存在,在描写这些“人”之时,历史是混沌之局。后人描写之时,可以做到一定程度的抽象与提炼,但是这一过程,往往把身为“人”最重要的“个体性”泯灭掉了。另外,把多种视角放入同一个文章结构中来,作者很难转换自如。因此,陈先生在写作中也只是力图从基层社会视角来概述这段历史。
本书的另一书写创新是着力于刻画社会基层的面貌。我们都知道,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是一种已知的“历史事实”。它在社会传播中,不断被重复、充盈于我们的耳朵。对于这样“历史事实”,更多的突出了那个时代的弄潮儿的事迹,但对时代潮水中被裹挟的大多数,是“失语”的.。但这是一个难以平衡的问题。我们想要一窥基层社会的面貌,必须通过在当时具有书写能力的人所著写的一类作品——往往是话本、小说、笔记中,方能出入其间。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如果选择是史料的视角,未免陷于著写者的“审判”;如果选择已然的一种史观,又未免“师心自用”;不论哪种,带来的都是一种“想象”的可能。如何避免这种可能?恐怕一时难以回答。这也是陈先生所说的“没有超然于人我的历史著作,史著都是客观要求作用于主观认识的产物”。
在义务教育中,为了使我们更快掌握一种作为知识性的“历史”,与“历史”有观的读物都往往选择抓住重点,书写大事,交代因果,略微交代发展,最后总结意义。这种著写方式的好处不必言说,但是坏处很明显,它窄化了人们去观察历史的视角,且最重要的是把时间的单程性推理到到历史发展的“目的性”。但实际上,纵然时间的发展是单程的,但是由“人”所承担的历史往往是复杂多面的,呈现出一种“混沌”,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尤其如此。面对这种“混沌之局”,陈先生选择了“新陈代谢”的视角,把参与“代谢”过程的各类社会细胞、社会组织、社会系统描写出来,打开了后人的观察角度。这种书写视角令长期接触知识性“历史”的我耳目一新,也为后人提供了新的历史书写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