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自传读后感3篇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李开复自传读后感3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李开复自传读后感篇1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是李开复唯一的一本自传,书的字里行间,是岁月流逝中沉淀下来的宝贵的人生智慧和职场经验。这本书主要叙述他如何从一个捣蛋的“小皇帝”,11岁的“留学生”,美国总统的大学同学,26岁的副教授,33岁的苹果副总裁,谷歌中国的创始人,走向全球化的职业经理人,成为员工们喜爱的开复总裁,成为学生们尊敬的开复导师。他有着太多传奇的经历,为了他,两家最大的IT公司对簿公堂。而他的每一次人生选择,都是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透过这本自传,李开复真诚讲述了他鲜为人知的成长史、风雨兼程的成功史和烛照人生的心灵史,也首次全面披露了他亲历的苹果、微软、谷歌等IT巨头风云变幻的内幕。娓娓道来,字字珠玑。刚阅读的时候,就因他是一个读理科的人居然有这么好的文字功底,而让我吃惊。书的经历叙述虽然平实但却很吸引人,让我爱不释手。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不止会因他在职场中对很多事情的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处理而时时让我停下来思考。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想说:李开复确实是一个年青一代学习的楷模、典范。
印象最深刻的是李开复提到的一句话:一个世界有你,一个世界没有你,让两者的不同最大。这就是你一生的意义。一生的.意义,对于我们现在大学生来说似乎有点空洞。也许提到这个问题,我们会眼睛放空。陷入沉默。是的,人生的意义,大到为国家民族做贡献,小到为自己而活,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反顾当下的大学生活,有人说:在大学里。男生把电脑当成了游戏机,而女生则把电脑当成了影碟机。电脑,新世纪智慧的产物,却成了娱乐的工具,却又谈何利用高科技武装自己,发展自己呢?
我们也都渴望成功。唐骏也说过:我的成功可以复制。Face的book的总裁如今年仅26身价过亿。盖茨39岁成世界首富,陈天桥31岁成国家首富。想想我们10年后20年后境况又是如何?到那时,人生的意义又该体现在哪呢?电影《哈利波特》终于到了终结版,但是哈利波特留给我们的却不会因此而终结,这就是它持续而恒久的意义。而对于我们来说,即使不能要求自己要做出多大的丰功伟绩,但是绝对要杜绝迷茫和无所事事。即使是为自己也好,为自己想做的事而奋斗付出努力,当你在某一领域能站得住脚,人生的意义就体现出来了。我想这点,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李开复也提到了说:内心与直觉多少已经知道你真正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最近在微博上有看到这么一条微博"从广商二饭走去二教的路上,仅是社团活动的宣传就超出了36个”。
大学是社团活动的最大承受场地。的确,用泛滥成灾来形容也不过分。这也可能是许多大学生感到迷茫的重要原因吧。参加活动可以锻炼自己。是的,但当活动超出限度。我们不仅要质问,参加这些活动的意义又在哪里?所以,李开复的话犹如当头一棒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是的,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明白自己到底想成为什么样懂的人。做到遵循内心很重要。在众多活动中,明白哪些对于自己是真正具有意义,真正有值得自己去花时间花精力付出的有哪些。然后目标单一,就这么勇往直前就对了。是的。其他事情是次要的,影响不了自己的,关键是内心如何想。
李开复的经历给了我们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从他身上我们同样学到很多东西。他的成功可以复制,关键看我们自己咯。
人生在世时间非常短,如果你总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么一生过去了,你留下来的只有悔恨,只有懊恼。
活在当下,秀出自我!
李开复自传读后感篇2
李开复的确是个牛人,我很佩服。从他的书中,也看到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书中有个例子,我体会很深。当他去卡耐基·梅隆大学读博士时,那些学生为了不想去自动售货机买饮料时白跑一趟,居然给这些自动售货机装上芯片,并连上局域网,这样在宿舍就知道哪个售货机还有多少饮料。佩服这些学生的想法,佩服他们的动手能力,更佩服他们在当时就有了这样的技术实力。
那个时候才是1983年,我也才刚出生。估计当时,中国连电脑都没有几台,更别说网络了。当然,卡耐基点梅隆大学是一流名校,拥有先进的研究设备,拥有这样的资源,也无可厚非。中国的网络,我记得是从瀛海威开始的,那个时候是1995年,当时投资巨大,可这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死掉了。起来的却是新浪、搜狐、网易这样的门户网站。
李开复的经历,让我们也只能过过眼瘾,仰望一下,因为他的起点就很高。先人一步,慢慢的就先人很多步了。当然,通过阅读这些名人的传记,你也会知道这些大公司的内幕,了解他们高处不胜寒的感觉。虽然你没有去过SGI,没有见过乔布斯,没有到过微软总部,但你也大概的了解了他们,他们不在变的这么神秘。你有一个理想,说不定就能达到他们这样的高度,而且能比他们做的更好。一切皆有可能。
优秀的人物身上总有优秀的品质。看他的传记,除了体会他的经历,我们也要学习他们做人做事的方法,吸收这些优秀方法,想想他们为什么会成功。我觉得,一切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
李开复自传读后感篇3
这是上个月去出差前在亚马逊上买的电子书,两本的套装,是准备在出差途中看的。然后出差的各种路上把《向死而生》看完了,再之后就是各种拖延症终于把《世界因你不同》结束了。
在看书的过程中刷了豆瓣,看到其中有人说是整本的“鸡汤”,或者说是“畅销书”,不由得心头一紧,对于“鸡汤”和所谓的“畅销书”都会很谨慎,有这样的标签就意味着极其容易踩雷。不过最后感觉还好,如果真的算是“鸡汤”的话,那我也还是可以忍受这味道的“鸡汤”的。
虽然,看完之后和没看没什么太大的差别,但是当中某些点还是值得仔细思考。Kindle套装中首先是《向死而生》,然后才是《世界因你不同》,但是我想,我的顺序按照李开复老师这两本书出版的时间来写吧。《世界因你不同》——改变世界我是改变不了的了,改变自己应该还是能做到的。
我先说看完整本书之后,脑中最直接的一点感受:把整本书当作一个传奇人物的故事来看还是很不错的,但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能够借鉴的地方并不多。
为什么这样说呢,其实看名人的传记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毕竟路都始终是别人走的,无法复制。首先李开复老师的天赋、家庭教育、教育环境、生活环境等等,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的因素,都是普通人所不具备的。即便是遇上了“人生的大危机”——微软的官司和癌症,他也有最专业的律师团队和医疗团队提供帮助。
所以,借鉴意义不会有太多,但也引出了看书的另一个作用,通过别人的文字,去了解一些别人的生活方式,往往这些经历是我们普通人永远不会触及到的。
那么当中有没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呢?当然是有的。
首先是李开复老师说的,关于选择工作的标准:我觉得我是很幸运的,三年前还没毕业的时候,误打误撞的找到了这么一份工作,虽然到现在影响力还不存在,但是成长和兴趣是一直伴随着工作在一起的。
有一种说法,说是“毁掉一个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变为职业”,但是当你对工作很感兴趣的时候,在工作的时候心情就会很好,即便遇到困难也会当作是一种挑战,而不会灰心和沮丧。
成长,就是这份工作让我觉得最神奇的地方了。在工作了三年多,依然能觉得能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以致于我根本没有想过需要换个环境继续学习。
然后,就是这本书的至理名言了:因而,虽然书名叫《世界因你不同》,但是我并没有开复老师那种“改变世界”的雄心壮志和能力,我只能想想改变自己这档子事了。说得也没错,改变就是需要勇气的,改变自己更是如此。
那么问题来了,要怎么改变呢?那再说吧…
其实自己会有很多无意识的行为习惯,自己想要发现和改变是很困难的,很多时候可能更需要别人能够提出来,把这种无意识的行为变成有意识的才有可能接着去改变。
最后,不要一味模仿、追随,我们更需要的是有能够独立思考的能力:
最后的最后,很佩服李开复老师,能够在苹果、微软、谷歌这些业界顶尖的大厂任职,而且都做出了不错的成绩,能力真是没话说。还能跟随自己内心,不断寻找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么一种勇气同样值得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