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范文_国家博物馆观后感范例(10篇)
【阅览】由阿拉题库网友精心整理编辑的“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范文_国家博物馆观后感范例(10篇)”优秀范例,以便供您学习参考之用,“轻松办公、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
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_国家博物馆观后感范文【第一篇】
一直对省博物馆充满着向往,于是我们宿舍三个娃准备11月8号出发去参观省博物馆,我们在网上仔细查询了去那的公交车和地铁路线,心中对于找对地方还算踏实。这是我们宿舍三个第一次一起去广州,心里还蛮高兴的!当然对于这次的参观我们还带着一个主要目的 ,那就是在欣赏博物馆时为我们的美术鉴赏课的作业——“参观心得”做准备。
经过几番波折,我们终于出了APM线,这算是到了目的地吧。映入眼球的是各种唯美的建筑,这都是我第一次见到的,著名的小蛮腰就在我的身后,不自觉的就给她照了一张照片,这还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的观察小蛮腰呢!她很清晰,原来不是实体的,里面很大一部分是中空,看到这些心中很是新奇。我们三一直往小蛮腰那个方向走,旁边是省立中山图书馆,环绕在我们四周的都是一些具有现代艺术感的建筑,它们高矮不一,参差不齐,但是每个建筑都很具有特色,看起来一点都不觉得很突兀,倒像是建筑学家特意这样安排的,给人不同的视觉享受。走了好一会还是没有看到博物馆的影子,才发现我们早就被这美丽的建筑物吸引都忘了看路标。看到路标后似乎又发现了新大陆,往前几步然后左转省博物馆就在我们眼前了,与我想象中的样子完全不同它像是很多个的长方体盒子镶嵌而成,看似杂乱其实又被设计得很独特,回来查资料才知道这整个建筑运用“宝盒”了的设计理念,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承载巨型钢桁架悬吊结构体系,它的巨型屋面钢桁架整体滑移总重量达8700吨,是目前世界重量最大的钢结构高空滑移工程。由于展馆是由巨型钢桁架悬吊出来的,中间没有一根结构柱,为陈列展示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也给了我们参观者一场美得视觉盛宴。
拿到免费门票后我们就进入了目的地,馆内既庄严大气,又显得艺术典雅。馆内参观的人很多但是每个人都安安静静的生怕打扰到别人破坏了这肃穆的氛围。我先是被踩在我们脚底的的瓷器所吸引,于是拉着她们两去看地上的这些青瓷,“躺在”地上的瓷器虽然有的破破烂烂有的残缺不齐,但是上面的花纹却极其清晰,花的每一个纹路都被细致描绘而且颜色娇艳欲滴,不得不让我感叹古人制作瓷器精湛的技艺。“躺在”地上的还有其它一些东西,比如说一些很漂亮的海星、贝壳等,这些都是当前在南海“捡回”回来的,每一个都很有特点很漂亮。特别是对于我这个内地的女孩子,以前从来没有看到过大海更不用说亲眼看到这些大大的海星、扇贝„„看完这些后我们准备上楼去参观,由于不熟悉关内的陈列,我们采用看到了哪个比较感兴趣的展厅就进去参观的方法参观这座博物馆。一上楼到二楼我们就看了星云大师一笔字书法展厅,哈哈,虽然我的字写得就那样,但是我对书法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这也是我第一次了解到星云大师一笔字的事迹,展厅中有星云大师的个人简介,没有草隶篆,只有楷书、行草书,尺幅大多为纵2尺,横1尺的镜芯,少则一字,多则四字,间有对联、横幅,各具风神。有好多富有书生气的长者在这里欣赏流连。舍友问“你看得懂吗?”我只是对她笑了一笑,个人觉得星云大师的字很朴实、运笔自然不做作,字如其人,我觉得大师就是这样一位朴实忠厚善良的人吧!
参观完星云大师书法展厅之后,我们去了“广东历史文化陈列”展览,这几个字闪着黄光高高镶嵌在我们眼前,很富有历史庄严威慑感。里面我们看到了许多漂亮的扇子,它们有的是用象牙做成的,有的装饰有玳瑁,有的用金属做成,有的用各种有名的木材制作而成,不过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些扇子上的图形,它们被描摹得很精致,有花朵有房子建筑有美人,每个对象都被制作得清晰富有情感,好像会从扇子中走出来一样。当时我还在想这些扇子难道真的是用来扇风的吗?我觉得它们更像是艺术品作为装饰欣赏用的吧!这个展厅有很多我很感兴趣的东西,比如说模型船、象牙雕、油画„„这里我还要说的是古代王公贵族的服饰,他们被制作的好奢华好细致,有战袍有龙袍有大臣朝服有皇后妃子的服装,每一件衣服都感觉好高贵,好像是穿越到了那个时代目睹了皇宫的庄严一般。真是美轮美奂!
陆陆续续的我们又参观了一些其他的地方,但大都没有花太多时间观摩。最后我们参观的是 “粤山秀水,丰物岭南——广东省自然资源展览”,这其中也包含有许多专题展馆,如地质地貌、矿产、宝玉石、中草药、陆生野生动物、海洋生物、古生物等展览馆。哈哈,觉得这个展览是最贴近我们专业的,因为我们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这些展馆中展示的许多东西都是我们书本上学到过的,只是我们还没有在现实中亲眼见到过。参观这里就仿佛进入了梦幻般的时空,各种奇珍异宝令我们目不暇接;各种从未目睹过的矿藏奇石让我们叹为观止。动植物展馆虽只是些模型或标本,但场景布置得十分逼真,灯光设计有种朦胧感,给人安详舒适的感觉。后面的海洋馆等全是悬挂是的线条,蓝色的光感,虽不是水族馆,确如真的置身其中。那些海洋动物几乎触手可摸。令人惊异的恐龙骨架,仿佛回到了亿万年前那蛮荒时代。其实现在又好想去那看看,因为那里实在是太给人以享受了。
最后离开的时候其实还想去参观书画展厅的,但是那天刚好书画展厅有修整并没有对外开放,所以我们就此错过了。参观了3个多小时,我们于楼上楼下走走停停,因为实在是肚子太饿,腿也很乏,我们还是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座充满智慧的博物馆,在离开前我们去了馆内的小卖部,店子面积很小但是东西很多,有很多富有历史意义的纪念品,价格大小不一,但是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大部分纪念品还是很贵的,我们逛逛之后每人花了几块钱买了一本小书,觉得书被制作得很精致小巧很吸引眼球,就算是用它来纪念一下这天吧!很充实的一天,其实收获的也不仅仅只有我上面说到了视觉的盛宴和心灵的感悟,还有我们三个互相帮助、嬉戏打闹、谈天论地、怅古道今的深厚友谊!
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_国家博物馆观后感范文【第二篇】
前几日,我从奇台县文广局的工作简报上得知,一位收藏爱好者在吉布库镇开办了一家农耕博物馆,简报上还说,该博物馆藏有国家一级文物100余件云云。我看了很吃惊,打死我也不敢相信:一个私人博物馆怎么会有100多件国家一级文物呢?可这明明出自文化主管单位的工作简报。我当即打电话向县博物馆的负责同志询问,回答说,那是农耕博物馆主人自己说的,事实并非如此。虽然没有收藏“100多件国家一级文物”,但是我还是很想去看看。20xx年8月6日,我终于找到了机会,约上同事严发金,驱车一同前往吉布库镇。
路好车快,上路不到半个小时我们就到了吉布库镇,一打听才知道博物馆在来时的路边,我们掉回头,按当地人的指引,很容易找到了博物馆。这是一个占地面积约20亩的园子,园子已经建成,初具规模,里面露天摆放着几十副木质车轮,车轮有大的,也有小的,车穿也有粗有细;另外还有十余副石磨盘,有的是旱磨的磨盘,有的是水磨的磨盘,大小、薄厚不一。园子正中就是博物馆了。这是一个占地面积约500平米左右的平房,坐南向北,门楣上一行楷书大字:“奇台农耕文化博物馆”。我们登堂入室,里面全是农耕文化的遗物。从犁、耙、耱到收割、打场等生产环节的用具全有,还有斗、升、杆秤、撒子、献子、脚踏罗、风车等。这些东西我都很熟悉,有的我以前也曾经使用过。比如镰刀、木叉、木锨、斗、升、油灯等,有的是我小时候见父母亲曾经用过的,比如脚踏罗、风车、土犁等。
一圈转完,我有些震撼,不是为这个博物馆的藏品所震撼,而是为这个时代所震撼!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变革、大变迁、大变化的时代,此前谁会想到我曾经使用过的用具竟然变成“文物”进入博物馆供人们参观?石磨、木轮车、土犁、油灯、木桶等,这些都是使用了数千年的用(工)具,竟然一夜之间成了历史文物!而我则是这一历史变迁的见证者之一。农业机械化是毛泽东时代的梦、农业现代化是邓小平时代的梦,而当这一切忽然变为现实时,怎能不让人震撼!
最后,我想说的是,馆藏中尽管真品占大多数,但也还避免不了复制品或仿品,作为农民自己的博物馆,不应该苛求这些。但在接待青少年时,必须讲明哪些是仿品,免得误导青少年。
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_国家博物馆观后感范文【第三篇】
众所周知,北京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城,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我做梦都想拥有一个系统了解北京历史与文化的机会,而现在,机会终于来了。顶着似火的骄阳,我们来到坐落在长安街的新首都博物馆,开始了我们的首都文化之旅。
想象中的首都博物馆应该是古色古香的,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珍贵文物,散发着历史的气息,吸引着人们的好奇。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新建的首都博物馆颠覆了我们的预想,它充满了现代化气息,雄伟的建筑,现代化的设备让每个参观者惊叹不已,留连往返。
走进展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老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牌楼。牌楼可是老北京的象征,据说,西四、东四的命名就与牌楼有关,因为它们分别是从西单、东单数过来的第四个牌楼。它仿佛是一个早已恭候我们多时的导游,引导我们向各个展厅前进,从书法、绘画、陶瓷、工艺、风俗、建筑、历史等方面了解北京。
书法展厅中的书法作品,让我们领略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中很多作品都是在北京创作的。工整的楷书、飘逸的行草让人赏心悦目,给人以美的体验,艺术的感受。展厅里还收藏着康熙、雍正、乾隆等清朝皇帝的书法作品,看着皇帝们矫健的笔锋,回想着他们为祖国统一、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参观者们赞不绝口。
民俗展厅更为精彩。展厅里收藏着大量的实物展品,辅之以老照片和文字说明,就象一本介绍北京风俗民情的百科全书,系统地向人们介绍着老北京人的生活方式。鞭炮、年画儿透着北京人过年的喜庆,红盖头、花轿、喜床以及大量结婚时的风俗习惯、礼仪向我们诉说着北京人娶媳妇儿时的排场,风筝、各式各样的木制玩具仿佛把我们带回到爷爷奶奶们美好的童年时光,不同样式的院门告诉我们封建等级观念向广大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渗透……一切都那么有“说头儿”,一切都那么有“规矩”,很多“讲究”我听都没听说过,通过参观民俗展厅,真是上了一堂生动的民俗课啊!
历史展厅的布置也很有特色,它将文字、图片、实物以及各种多媒体设备结合在了一起,通过运用多种手段增强视觉冲击,寓教于乐,充分调动起参观者的积极性,给大家上了一节用多媒体教学的北京历史课。北京作为千年古城,五朝故都,各阶段都有大量的历史事件要去评说,各阶段都要大量的英雄人物涌现出来。不必说战国七雄之一――燕国在这里创造出的辉煌,也不必说隋唐时期这里作为北方军事经济重镇的重要地位,也不必说元朝时这里作为世界上最繁华都市的气派,单说说在这里发生的几场城下之战就足以让人惊叹至极,从内心里钦佩这座几经战乱几获新生几创辉煌的不朽的城市以及那些曾经生活在这里的英勇的人民、无畏的士兵、机智的统帅。明朝时期的京城保卫战,一心“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率领人数、装备都处于劣势的卫戍部队,肩负着全北京“老少爷们”的希望,英勇作战,直至击败瓦剌军队,让这帮所向披靡的蒙古骑兵遭遇到了未曾有过的惨痛失败。展馆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了模拟战场,置身于模拟战场中,我仿佛作为一名普通的士兵,聆听于谦那激动人心的演讲,感受生与死的考验,迎着蒙古骑兵射来的箭,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勇敢地冲锋,无畏的搏斗,直至杀死敌人,取得胜利。于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的诺言,真可谓“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此外,建筑展厅向我们介绍了老北京城的布局、城门的设置、民居的建设,绘画展厅用各个流派的绘画作品为我们展现了画家所想所见所闻的北京城,奥运展厅向我们诉说了全国人民为了申办奥运会付出的努力与艰辛……正当我还在如此美妙的艺术世界里徜徉的时候,工作人员告诉我要闭馆了,于是,我带着一点小小的遗憾离开了首都博物馆。也许残缺也是一种美吧,就像老北京的韵味一样,让你猜不透,品不够。
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_国家博物馆观后感范文【第四篇】
今天我去参观了国家博物馆,真的是感慨万千。
展览分几个部单元。“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外国列强欺负中国人民和人本侵略中国的这两部分。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了,帝国主义国家往我国大量的运送鸦片,使社会变的腐败,使中国人民失去健康。后来林则徐虽然消灭了鸦片,但帝国主义仍不放过中国,跟中国打仗。而中国输了,就跟帝国主义签定了很多不平多条约,让中国的土地不再完整,况且中国每年都要赔钱给帝国主义。中国人变得非常穷,满大街都是饿死的人。而中国人民并没有放弃希望,而是站起来反抗。1939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但国民党并没有站起来反抗。国土大面积沦陷,日本人占了中国的很多部分。随只中国人民也开始受欺凌。日本帝国主义大面积屠杀中国人。而中国人则没有放弃,而是举起武器去打败日本帝国主义。1945年日本投降,澳门和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以前一直以为现在的所有都是利索应当的。但是这次观看中过的复兴之路后,我的想法完全变了。中国人民真的很伟大!当帝国主义来欺负中国,人们都没有饱饭吃,但没有人低头!而是掀起革命,让帝国主义知道中国人民是不能欺负的!当日本来临时,中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不光是政府,人民也没有放弃!日本人大四的屠杀中国人民,想磨灭大家的意志!但是我们的意志不但没有被抹杀,而是变得更坚固!我们以不屈不挠的精神赶走了帝国主义。中国人民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站起来了!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洗涤,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断探索着、奋斗着、发展着、前进着……在这个历程中,我们一齐哀悼,一齐欢呼,一齐奋斗,一齐感动……不论遇到什么,历史事实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将会不断发展、进步!中华民族终于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了!我为自己是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中国中人民终于能抬起头来面对帝国主义了!那些峥嵘岁月我们并没有白过。中人民可以不再受欺凌了!但我们不能忘记以前受的耻辱,应该用自己的努力让国家更加繁荣昌盛。我们现在的幸福是来之不易的,是以前的人用鲜血和意志还来得!
随着时间的洗礼,中国已经穿越了几千年,那些曾经的事件也早已成为历史。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21世纪,总让人感到繁华的街区后有一种莫名的空虚。而今天参观了博物馆后让我意识到了肩上的责任。
清朝末年,是一个让中国人感到心痛的时期,外国为了自己的利益,竟用鸦片这样的毒物来买断中国市场。中国苦难的命运就此上演。我看到了陈列在玻璃柜中的一份份厚厚的不平等条约时,我的心中有着巨大的哀痛,当我看到泥塑的苦难者脸上那一双双无助的眼睛是,有给予了我无数震撼,我从哪眼神中读出了一种希望的渺茫,生活的苦难,但同时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里千山只等闲。”这是一种怎样的豪迈。在这个展馆里,到处都响着激昂的红色歌曲,看着革命正处于蒸蒸日上的照片,我也觉得热血沸腾了。仿佛看到了星星之火,烧到整个中国。终于,在毛主席的领导下祖国站了起来,中国人民站了起来。我感到无比的骄傲,不只是为了不再受屈辱而自豪,更是为了一个个面对亡国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中华儿女骄傲自豪。
在建国初期,我国经济科技等方面都相对落后。正是有了像钱学森一样的一批爱国人才,不畏艰辛万难,坚持研究,这才成就了中国今天的辉煌。他们的精神让我感动,那种“志在强国,淡泊名利”的献身精神更是让我感受到了一种高尚的品德。
现在21世纪的中国早已不是人人可欺的弱国,曾经那一段段刻骨铭心的国耻训诫我们“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直至如今,我国仍在努力,为了给百姓一个安定快乐的生活。
走出博物馆,几句话涌上心头,只要心中有希望,面对名利坦然对待,就总会有迎来曙光的那一天。而,还是中学生的我们,唯有此刻立志,努力学习,在不久的将来也为祖国贡献出一份力量!在这里,我衷心的祝愿祖国能够越来越昌盛。
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_国家博物馆观后感范文【第五篇】
伴随着春天的到来,国家博物馆也迎来了复苏的脚步。国博重装运营后,《复兴之路》是国家博物馆重新运营的重点展出之一。
20xx年3月27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天安门广场附近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有国外友邦的旅游人士,也有来自外乡的兄弟同胞。而最热闹、队伍最长的当属国家博物馆的参观队伍,一大早就排起了长龙,虽然人多,但是井然有序。在经过了2个小时的排队候,我进入了国家博物馆的主展区,找到了《复兴之路》主题展览区。
《复兴之路》展区通过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展示了历史如何选择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国家基本路线方针的时刻,同时也展现了屹立于世界的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
此次《复兴之路》总共分为五部分,以时间为顺序,通过大量的图片、史实、雕塑、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全面的展示了中国近170年来的风风雨雨。在参观旧中国鸦片战争时,心情无比沉重,一组《苦难的中国人民》雕塑深深的震撼了我,老人拄着拐杖,妇女挑着竹篮,竹篮中还坐着一个小孩,每个人的眼神充满了无奈和痛苦。这组雕塑是当时中国人民的一个缩影。辛亥革命的爆发是中国人民不满国内现状,对国家未来进行的一次伟大的探索,而新文化运动则解放了国人的思想,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思想浪潮。而当看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时,国内的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为国家找到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新道路。这是全中国人民的希望,自此,中国人民有了奋斗的方向。
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无数的革命先辈为了中国人民自己的事业而前仆后继,无怨无悔,无论当时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在这个篇章中,我看到了有关苦难的另外一组雕塑,名称是《艰苦岁月》,一位老红军吹着笛子,而旁边的小孩则偎依在他的身旁。同样的苦难,这幅雕塑的人目光坚定而深邃,无不展示了当时人民对未来的坚定和向往。1949年随着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刻,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无数先辈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此时此刻,在这片热土上成为现实。自此中国人民走上了国家复兴的伟大之路。从建国时期一穷二白的国内现状、帝国主义封堵围截的国际事实,中国人民不畏强权,始终坚持自主发展、和平共处。经过自建国以来60余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为国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中国人民在伟大的复兴之路上,已经走得更加的从容和淡定。
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后,我思绪万千,既感慨幸福得来之不易,又感受到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而我作为新时代的千万党员的一份子,又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们既要维持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也要进一步的扩展国家的综合实力,实现我国伟大的复兴。正如参观完后我在电子屏幕上的留言“继往开来,繁盛恒昌”,相信祖国在我们这代人的继续努力下,国家会更加的昌盛。
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_国家博物馆观后感范文【第六篇】
木质的脱谷机、盛水的陶罐、玻璃罩的马灯、老式的犁耙、还有镶着铜扣的大红柜,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应该是普通人家常见的摆设了,现如今,这些老物件都聚集在奇台县老奇台博物馆里,展示着人们曾经的生活印迹和深厚的农耕文化。
4月4日,笔者走进奇台县老奇台博物馆,虽然没有贵重的文物,但却洋溢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博物馆”从石器到铁器,从农具到字画,既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生产力,也见证了前人生活的艰辛与时代的变迁,面积虽小却错落有致,每个展品下都有一个标签介绍展品的由来。
老奇台镇退休干部刘忠信说:“虽然这些老物件已经失去了它的使用价植,但是呢它仍然彰显着它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老奇台博物馆占地面积800平方米,目前馆内的藏品约有1300余件。博物馆由典型的仿清建筑风格的接待大厅、廊庑和6个展厅组成,共设 “文物陈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史展”、“农耕文化”及“民俗风俗”等5大板块共6个展厅,全方位展览老奇台镇静宁历史文化。自去年建成开馆以来,前来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已先后接待了3000多人。
老奇台镇牛王宫村干部祁成秀说:“这些东西似曾相识,这个小筐小时候就用过,而且这个里面好多东西都也有印象。”
老奇台镇居民郭艳萍哲说:“这些东西都好古老啊,没想到过去的农民都用这些东西来种地,来维持生活,我学到了好多知识。”
奇台县老奇台镇党委书记韩永峰说:“老奇台镇曾是古丝绸之路北道上的交通枢纽和重要商埠,是奇台县老县城所在地,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金奇台、旱码头”正是起源于此。1984年实行镇社分开,设置了奇台县第一个建制镇。解放前镇域有庙宇及其它文物遗址多处,现存有“靖宁城”古城墙、官涝坝、石人子、牛王庙等。博物馆的建立对于传承历史文化,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统习俗、介绍地方特色文化和文物留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_国家博物馆观后感范文【第七篇】
窗外,一切都美好如斯。静静地看着那张照片,思绪又回到了那天——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
一进门,就看见“中国客家博物馆”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往里走,那里百花齐放,蝴蝶在风中跳着婀娜的舞。一棵棵苍劲挺拔的大树为我们遮去炎热,小鸟在树上唱着歌。好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踏着台阶,我们来到了博物馆。它的建筑风格极像客家围龙屋。随着人流往前走,便是画家画的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国画,令人叹为观止。还有许多精美的青花瓷器……
接着,我们来到二楼。它为我们展示了老式的油灯、眼镜,小巧的玉佩,玲珑奇巧的耳环等。
博物馆分为四个展室。首先,我们来到了第一展室——客家历史。据说,博物馆曾迁徒两次,第一次是在东晋南北朝时期,公元317~589年,第二次迁徒是在唐末到北宋,公元880~1126年……那儿还有11句有趣的客家谚语:见面不行礼,多走几十里。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不懂装懂,永世饭桶——这些谚语虽没有华丽的修辞,但通俗易懂,使人一目了然。
穿过第一展室,我们来到了“客家风情”。展现在眼前的是巨大的客家龙灯,两旁写着十个大字:“上下五千年,龙横九万里”——
接着我们来到了“客家民俗”。这里有着极具特色的客家服饰。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碰铃、碗锣、小钹——这些在我老家依然保留着。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敲锣打鼓,那场面好不热闹!再往前走,我便了解到:以前,客家人有着强烈的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在他们看来,生女孩是很不吉利、晦气的事情。所以往往在女孩3岁之前,就会被卖到别人家里做“童养媳”——
在“人文秀区”里,最吸引我们的莫过于那几个雕像。它给我们描述的是一位老先生和几位学生在私塾中的情景——一位学生在背书,而老先生微仰着头,认真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还有一位同学在掩卷沉思——
在博物馆我还看见了一本特殊的数码影册族谱,只要在悬空的上方做翻书的动作,“族谱”就会乖巧地一页页地翻开,日新月异的科技成果,使我们获得了认同感和满足感。
随后我们来到了将军馆和校长馆,它为我们介绍了晚清以来梅州籍大学校长、书记、将军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以及主要贡献,使我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随着“咔嚓”的一声,我们在客家博物馆照相留念。朱德曾说:“青年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是呀,我看着这张照片,心里暗下决心:今后要努力学习,长大后为建设祖国,建设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就是我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最大的收获 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共同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客家学是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一起来参观参观客家博物馆分享心得吧。下面是范文素材网网友为大家收集分享的“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范文_国家博物馆观后感范例(10篇)”,欢迎大家阅读。
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_国家博物馆观后感范文【第八篇】
曾经在小学时去过历史博物馆,博物馆里历史悠久的精美瓷器、不同国家的历史文明以及蜡像馆中几可乱真的蜡像人物都令我记忆犹新。曾经也想过多去几次,但想法总是被许多事情冲淡了,直到看到博物馆开始装修才感叹已经来不及再去欣赏了。国家博物馆装修的时间很长,以至于当它重新接待游客时我已忘记了它原来的模样。但是我记忆犹新的是进门时那宽阔的台阶,走上去感觉到一种神圣和庄严。但是当我再行至博物馆门前,台阶却再也无法踏足。由于国家博物馆免费开放排队的人太多,博物馆不得不在侧门让游客排起蜿蜒的长队。在经历了将近四个小时的排队后,我终于走进了国家博物馆的大厅。
明亮宏伟的大厅使我的精神为之一震,开始参观欣赏。走进《复兴之路》展区,墙壁上精美的雕刻、逼真的图画再加上一幅幅照片使我犹如置身于历史的长河。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各种探索。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多少的沧桑岁月,才得来今朝幸福生活。油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给了我很深的印象。画面上皇帝居高临下,群臣卑躬屈膝,金殿上的金碧辉煌在阳光的照射下却显得虚无缥缈。闭关锁国的政策把中国人民推进了水深火热之中,但是封建的统治者在西方列强的压力之下变本加厉的压迫着百姓。画中那不可一世的清王朝摇摇欲摧。
最让人感到心痛的是只有副本的展品:1860年被法军掠走的部分《圆明园四十景图》,原件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有明确刊印日期的书籍,原藏于敦煌藏经洞,被斯坦因盗取,现存于大英图书馆。落后的中国在经济、生产甚至文化上都被西方列强毫无节制的侵略和掠夺!这是中国人民的悲哀,也是中国人民顽强奋斗的动力!那些承载了中国屈辱历史的物证,是我们永远不能忘怀的伤,更是中国不断成长崛起的激励。当看到新中国成立时的照片以及礼炮时,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终于开始了。
参观完《复兴之路》,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华民族必须自强自立站在世界的前列,我们再也不能被西方列强压迫,要与他们站在平等的立场上为我们共同的世界的发展做贡献。博物馆内还有瓷器、玉器、佛像等展区,都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我们拥有如此丰厚的资源,更应自强不息蒸蒸日上。
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_国家博物馆观后感范文【第九篇】
为深入了解宿迁文化发展,弘扬项羽精神,20xx年12月6日10时许,14级法学2班在辅导员的组织下,参观了宿迁市博物馆。
首先,讲解员带领同学们来到主题为“宿迁文明发展史陈列”的展厅。其共分为“文明开篇,徐淮奠基”,“楚汉伟业,郡国重地”,“水运要冲,淮北名邑”,“社会转型,地域新业”四个部分。据了解,展厅共展出陶俑,玉璧,磨块,方镜等628件文物,展示了远古至夏商周时期的宿迁。紧接着,又依次讲述了秦汉至南北朝,隋唐至明清,晚清至新中国的宿迁。
随后,讲解员又带领同学们来到宿迁酒文化的展厅,这里全部展览以实物为主体,并配以图片文字和场景复原,系统地展示了宿迁地区在历史长河中闪现的楚汉文化、酒文化及运河文化等亮点。最后,同学们看到了从“社会转型”“社会变革”“抗月洪流”“武装抗敌”到“走向新生”的宿迁,感受到了军民同心,奋勇参战的精神。
据悉,宿迁市博物馆通过多媒体影片、雕塑、绘画等表现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宿迁文化的发展,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明只有源头,没有尽头”。通过本次参观,同学们感悟到祖先们的勤劳与睿智,同时又领悟到传递文明的重要性!
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_国家博物馆观后感范文【第十篇】
11月24日,我们四年级全体师生参观了首都博物馆。博物馆总共分为5层,分为东区西区。
我们观看了“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厅”,这里陈列的是明清绘画作品。顺着二层的螺旋结构我们来到了三层的“明清书法艺术精品展”,以收藏或流传于北京的明、清时期的名家墨书精品为主线,展示北京书法艺术的特色。四层有“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以反映燕国青铜器文化面貌为主线,从铸造技术、造型、纹饰诸方面展示北京最早的青铜艺术。四层还有“京剧文物展”,有那些漂亮的脸谱,戏服,听戏的茶楼,坐在小桌旁看着前面的大屏幕正在上演的戏剧,能真实亲切感受到当时来茶楼休闲的人,那种自在享受的心情。
四层还有 “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它分宋辽金、元、明、清四个展厅,以宋辽金至明清时期北京地区重要遗址、墓葬、窑藏出土文物为主。该展览充分展示了北京各个历史时期出土及传世瓷器精品,反映了我国古代陶瓷发展史各阶段发展轨迹,集中体现了中华瑰宝----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历史风貌。
五层是“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分为新石器至南北朝时期、隋唐至辽金时期、元明清时期三大部分。本展览从展现北京玉器文化的角度出发,反映了北京地区的玉器发展史和艺术特色。我非常喜欢青白玉,看上去非常的纯净,有些可以说是晶莹剔透,看了就让人喜欢。五层还有“老北京民俗展”,在这个展厅随处可见用小泥人模仿当时婚庆热闹喜庆的场面,透露出当时纯朴的民风民情。除了这些还记得有剪纸展,风筝展,北京小吃展,服饰展。
通过此次参观,孩子们大大开阔了眼界,首都博物馆留给我们的是太多惊奇,太多的震撼,真让人难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