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感言 >

《大汉帝国在巴蜀》读后感

网友发表时间 2614967

《大汉帝国在巴蜀》这本书初版是在2013年,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起初并没有注意到这本书,后来读汗青堂丛刊下的其他图书时偶然发现了《大汉帝国在巴蜀》(饶胜文)。后浪给这部作品换了封皮,整本书的质感更好了,再后来我因学校举办“423悦读阅无止境你读书我买单”活动而拥有并阅读了此书。

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部文学著作,其实不是,这是一部历史书,《大汉帝国在巴蜀——蜀汉天命的振扬与沉坠》主要还是讲“天命”的,而选择这本书还是基于自己对历史知识的匮乏,同时因为《中国军事地理》这本书初识了作者,就决定再读一下他的其他大作。

因为时间有限,个人能力水平有限,所以仍有部分内容并没有读完。

本书以三国时蜀汉政权的兴衰脉络为主线,以流畅的笔触激活那段历史。在一个生动的历史流程里,凸显出那些人与事的意义,在一部断代史的著述里照应“通古今之变”的史学追求。本书兼具学术性与趣味性,围绕天命、合法性与政治兴亡这一主题做了通透的论述,对一些争议性的问题-——诸如衣带诏的真伪、《隆中对》的得失、襄阳之战的明暗折冲、夷陵之战的败因、永安托孤的迷思、孙刘联盟的政治问题、诸葛亮北伐的战略检讨等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而修订版相对于之前的版本除了在行文上更精炼,对李严案、姜维复国之谋等细节也作了补充性的分析。

在我的认知里,三国时期的历史是普及度较高的一段历史,我们很多人或多或少都看过听过相关的影视、小说、评书、漫画、绘本,其实这段历史也是较容易误解的一段历史。我们都喜欢听故事,并对《三国演义》和影视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深信不疑,难免一叶障目。

关于蜀汉的灭亡,从前我一直觉得是必然的,仅凭益州一地北伐曹魏,司马懿只要死守陇西,相持下去仅粮草问题就能逼退蜀汉,耗死诸葛亮,伐蜀将变得很容易。所以,我一直认为蜀亡的原因是国小而弱、诸葛亮病逝以及后主无能。读了《大汉帝国在巴蜀》才发现,以前的我只是听了一些关于三国的故事,知道了故事里的人物、事件,而故事为何如此发展,故事中的人如何多方权衡艰难抉择等这些细节都被戏说掩盖了。

《大汉帝国在巴蜀》用详实的史实精深的论述掸开了无数隐秘角落的尘埃,于是一个个新鲜的视角跃于眼前,使我改变了很多已有的认知。

我读《三国演义》中的庞统是这样的:他是刘备的军师中郎将,号凤雏,与诸葛亮齐名。赤壁之战,统避乱江东,为鲁肃荐于周瑜,入曹营献连环计,助瑜火攻大败。瑜卒,亮往吊孝,因得见统。时肃亦荐统,因统貌陋,慢孙权,不用。统遂往荆州投先主,先主亦因貌轻之,任为耒阳令。统到任,不理政事,先主怒遣张飞往责,飞识统才,遂拜统为副军师中郎将,与亮共赞方略,教练军士。后统随先主取蜀,设计斩杀杨怀、高沛,得涪水关。攻雒城,因疑亮欲争功,不从亮书劝阻,进至落凤坡,中张任埋伏,为乱箭射死。

然而,《大汉帝国在巴蜀》让我第一次认真审视在刘备反目袭刘璋的过程中,庞统给出的对策。当时,在刘备可以先北上讨张鲁再以政治手段谋益州的情况下,庞统却主张在宴会上袭擒刘璋,包括之后的三个计策都是围绕与刘璋反目,要么是暗夜偷袭,要么是忽悠杨怀高沛,要知道刘备是刘璋请过来帮忙讨张鲁的,人家诚心诚意设宴欢迎,刘备也口口声声“欲信大义于天下”,背后却背信弃义搞这一套,实在是过于急功近利,失君子之仪,“违大雅之意”的评价非常中肯。哎,年少的我终究是错付了!

未读《大汉帝国在巴蜀》之前,我心中的诸葛亮是这样的:在三国的饭圈里,诸葛亮应该是当之无愧的顶流,“身长八尺,容貌甚伟”“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不是就是饭圈经常说的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诸葛亮之所以值得后世推崇是因为他的忠君爱国和治世之才。诸葛亮的确如此,却也不仅仅如此。刘备死后诸葛亮的一系列作为不是简单的“忠君”可以概括的,这是饶胜文老师给我带来的新认知。“对诸葛亮来说,北伐是信念之战。他努力北伐的身影有多坚定,北伐的旌旗有多高扬,对汉室的信念才会有多坚定。”甚至是知其不可为而毅然为之,他一生艰难维护着与孙吴的联盟,渴盼着“天下之变”的契机,守着“复兴汉室”在理论上的可能,扫尽蜀汉割据偏安的萎缩感,代之以愈挫愈勇不断进取的上扬感。所以说,“蜀汉之令后世怀念,不是因为刘备,而是因为诸葛亮。”他是真的心怀汉室、矢志灭曹。

从前,我看王朝盛衰主要就是看君主如何国力如何,饶胜文老师从“政治合法性”和“天命”分析巴蜀政权使我耳目一新。诸葛亮死后,从蒋琬和费祎调整国策开始,蜀汉政权就走向了萎缩,但他们不敢忘记丞相“北伐讨贼,兴复汉室”的遗志,还是勉力支撑了好几年,费祎死后黄皓弄权姜维遭受排挤,北伐真的已是黄粱美梦。放弃北伐偏安一隅,意味着蜀汉放弃了对政权合法性的争取,名不正则言不顺,“天命”也就到头了。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61 2614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