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字]出路观后感【汇集7篇】
影片探讨了人生的选择与奋斗,展现了希望与坚持的重要性,激励人们勇敢追寻梦想,真是发人深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出路观后感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出路观后感800字 篇1
今天在上班的空隙时间突然打眼到了一部记录电影,名字叫做《出路》。
郑琼导演的作品。他跟拍了不同家庭出身的3个孩子。
第一个甘肃山沟沟里的小女孩马百娟,第二个湖北的高三复读生徐佳,第三个家境优渥的北京女孩,袁晗寒。
这三个出身各不相同的孩子,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有些完全不同的境遇,虽然或者完全不同的生活,但他们在自己人生转折点上都做除了属于他们自己的选择
马百娟在16岁时,她嫁给了表哥作为自己的出路
徐佳则是高考、工作、结婚,这是他的出路
袁晗寒高中退学后,去国外留学,毕业后开了一个艺术投资公司,这是他的出路
其中最令我感触的几个点分别是
马百娟早上起床后掰了几块馍用热水就着当早饭然后背着书包上学去了,黄土高坡崎岖的山路上她像一只小兔子一样奔奔跳跳…放学回到家后一个人做了猪食提着小桶去后山喂猪…16年西北山区小孩子的一天
徐佳复读三年,小学文凭的妈妈干着苦力活来维持他的学业,他的梦想就是希望能够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去他爸爸的坟前给他看一眼,可考上大学等待着他的却是迷茫…他卖过保险,做过流水线工人,当过工程师,他一直寻找着自己的出路
袁晗寒喜欢画画,高中辍学迷茫的她靠着妈妈的帮助在北京郊外开了一家咖啡店,后来只身去往德国,停滞一年后考上了自己原本喜欢的大学,大学期间像丢了自己的钱包这种对一个学生来说无法弥补的意外也被她和她妈妈在聊天中一笔带过…上学期间走遍欧洲,后来回了北京也顺理成章的创业
剧中就像徐佳说的,我知道我们自己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不公平的,但我们可以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片后我了解到,导演郑琼给徐佳讲过袁晗寒的生活和选择,包括她的个人作品。徐佳表示他知道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他接受这种不公平,在他的努力下,他的下一代会达到袁晗寒的状态。但相比马百娟,他说他要好很多。导演也问了袁晗寒,问她怎么看,她拥有这么多机会,可以走遍欧洲,而其他人不行。她说她在出生的时候,也不能站在天上看,哪个好她就选哪个。而对于马百娟,她对另外两个人的生活完全没有兴趣。
的确,出身真的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小地方的一个企业可能加起来也没一个一线城市的家庭有钱,我们没办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决定自己孩子的出身。记得初中班主任和我们说过的一句话:你们现在包括将来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在给你们的孩子获取一个更考前的起跑位。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不是一句不理智的空话。虽然很夸张,你可能听了会感到厌烦,不屑。但是只要有人去做了,而你却没做,那落后的距离要是一辈子没赶上,可能几辈子也追不回来……
所以趁现在孩子还没出生,你的阶级还没有完全固化,尽可能的去争取吧…
出路观后感800字 篇2
三个主人公,给我感受比较深的是马百娟,比较讨厌的是袁晗寒,徐佳还是中规中矩,走了比较多的努力上学,打工结婚,中国男人的奋斗之路。
说实话,没有引起我心灵方面比较大的震撼,也没有引发比较深刻的观念,我感觉比较理解他们,比较理解当下的中国,不同背景的人应该从纪录片中发现不同的东西,当然也可能有共性的东西,甚至有争执的不同看法。
我在想,我究竟要不要写,怎么写,导演说需要大屏幕,在周围漆黑的情况下,在那种集体安静的状态下,能引起更多的共鸣,手机屏幕不大容易,导演在拍摄过程中,是感动过的,哭过的。
我为什么不想写什么,我觉得像马百娟这样故事的人很多,我们只要有正常常识的人都知道,在国内还是有很多贫困的地方,在那里无法正常的完成基础义务教育,无法获得技能的培训,马百娟是一个典型,也是几十年来要改变而没有改变的部分,大家都很清楚。
徐佳也是一个高中生的典型,无论第一次,还是几次高考,都是这样过来的,马云,俞敏洪也高考了几次,大学之后靠的是个人努力和奋斗。
袁晗寒的故事比较特殊,不属于典型的`青少年,她的背景比较含糊,如果要分析她,意义不是很大,非常小众,吃饱了撑的一些青少年,如果要探索其中的教育问题,那么意义是比较大的,人的人格完整和自己意义价值追求的问题,但是这不是目前主流的问题,袁往前一步,是很多纨绔之弟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很多,无论他们在国内外学习生活,达官贵人的子女都是纸醉沉迷,灯红酒绿之中,袁退后一步,会很充分的利用父母的资源,无论是实现自身的追求,还是实现世俗意义上的女性成功,都会生活得很积极。
我还有不想写,我觉得自己有很多无奈,可能和很多人一样,对于改变像马百娟这样的孩子命运是无力的,并且知道背后的深刻原因,不仅仅是马百娟,社会没有提供公共资源来帮助这些人。徐佳看上去走上职业男性的奋斗之路,但是都因为住房,子女教育等等要做一回被收割的韭菜,你的收入远远跟不上你的开支,这是大部分中国家庭逃不掉的命运,其中突围的只能是少部分人,这涉及到为什么会是这种命运的故事,这种奋斗的收入被谁占有了大头,甚至父母几代人一生的血汗钱拿出来购房。
袁晗寒物质最丰富的一个青少年,没有追求,没有目标,年纪轻轻基本在谈论一些八卦,漫无目的的幻想,一点没有年轻人的生命勃发的现象,看上去很难成为一个有能力承担责任的人,她可能在心理情绪,人格成长都遇到过障碍,父亲没有露面,母亲侧面有一些,也没有正面语言,袁会一直折腾下去,袁折腾一辈子也有足够的资源给她撑着,袁属于这个社会的特殊情况,我的个人理解,是需要心理师介入的一个青少年群体。
真正的出路是每一个个体尊严得到保护的时代。
命运其实在我们出生之前就已经安排好了,时代巨轮是裹夹每一个人的,对于普通人来说,一生的命运已经决定。
如果说一定要有一个什么出路?那么觉醒是唯一的出路,觉醒之后,你才能获得你本身真实的生命,而不是被时代塑造出来的生命。
至于你的努力,你的工作,你的家庭,你的人生出路,当你觉醒之后会是完全不同的景象,你就不会在那么容易被P2P金融收割,你也不会牺牲个人太多时间,只是为了业绩增加那么一点点,你会更加爱家庭,你会有更多改变,这是真正出路。
当然也很难,需要机缘和个人的努力,你阅读到本文就是一种机缘,努力需要个人做出来。
出路观后感800字 篇3
十月长假后,连续几场秋雨,北京在倏忽之间就进入了秋冬的灰度带。从师妹兰洁的朋友圈里看到活动信息。10月13日,在前门朱家胡同7号BerryBeans咖啡店的露天院子里观看了纪录片《出路》。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观影活动,也是第一次写影评。我不懂拍电影,我只能从一个观众的角度去理解这部电影。
导演用了六年时间,跟踪拍摄了三位来自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的青少年从学校步入社会的故事。三个主角分别是甘肃会宁大山深处的小女孩马百娟、湖北咸宁高三复读生徐佳以及北京都市里的退学女孩袁晗寒。
三个角色六年里的变化及其对比,正代表了当前中国的三个层次:乡土中国、城镇中国和国际化都市中国中年轻人的生活状态,生活在这三个层次的人是彼此隔离的,各有各的目标,各有各的困境。
马百娟是乡土中国的代表。一定程度上还以满足马斯洛提到的生存需求为生活目标。因此,年幼的马百娟把“考上大学、每月能赚1000元、给家里买面”作为愿景。她在一个多子女家庭中是将要“泼出的水”。
而徐佳则是城镇中国的代表。他把考上大学当成唯一的出路,作为家里的长子和学子,他身上兼负着完成父亲遗愿、光宗耀祖、出人头地,通过高考改变家庭社会阶层与地位的重任。从他身上,我们还可以看到科举制带来的社会心理遗存。他是家庭甚至是家族的希望。他生活在马斯洛第三、第四层的社会需求层。
而袁晗寒是生活在首都北京这个国际化都市的退学高中生。她不用为生存担心,也不存在社会阶层认可的需求。她应该是马百娟和徐佳眼中生在终点线的孩子。优渥的家庭条件让她出生时就已经跨过了物质需求阶段。即便高中退学,在国内上大学已毫无可能,但丝毫不影响她选择到国外读大学、读硕士。因此,对她而言,更多的是情感、自我的需求,即如何在生活中寻找自我及其价值。即便在国外,她因为丢了钱包,也会为生活费担心,但那种担心更像是一种有意的选择来证明自已的独立。她是家庭中的自己。
影片纪录了三个相互隔离的年轻人的生活差异,这构成了这部片子的一条明线,也是当下中国地域、阶层分异的缩影。在明线之下,还有一条从电影镜头与话语背后表现出来的暗线。这条暗线与导演自身密切相关。
三个相互隔离的人代表了导演所经历过了三个人生阶段。与其说,这电影在描述三个不同的人,还不如说通过这三个人,导演完成了对自身经历、自我发现、确认及实现过程的一种回顾、整理、总结、反思与超越。因此,导演才会说:“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我自己”。明线上三个相互隔离的人,她们融合于导演的自身经历及创作意图表达,而具有整体性。
如果说,“出路”是这部片子明线上的共同主题。那么,“自我”,就构成了暗线的一个关键词。而”自我“,又是通过“我”与家庭、与社会的关系认知中来逐渐呈现的。
像马百娟那么大,还是一个小学生时,和所有孩子一样,天真透明,还谈不上自我意识。而到了徐佳的年龄,兄弟俩的凝聚力和奋斗动力,有很大一部分是想着日后要改善家里条件、为父母争光,完全是外向的名利之心,谈不上有自我的概念。反倒是在袁晗寒这样一种状况时,才会想“我是谁”这个超越物质名利的自我相关问题。
正如我们作为观影者,可以看到神马宣传片和保险公司培训的荒谬性。而当我们身处其中时就难以自觉。导演本人,因为经历了这三个阶段,我相信她是幸运的。自我的进化,就有如“水生——两栖——水鸟”的生物进化一样,只有离开水中,你才会发现水;只有飞到高空,你才能看见陆地一样。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更”高层。
那不只是生活历程,更是心路历程。如果不是“处境跃迁、省思自我”的人,很难感受其背后的逻辑。只有那些经历了温饱的——身体的/名利的——社会的/心灵的——真我的,这样的三个阶段,你才会有更多、更深的共鸣,你才会看到整个电影个人的、悲悯的基调和底色。底色悲凉,不是一开始才有的,是你站在繁华处,回头看见自己。自我探寻,也未必在名利巅峰就呈现,是你潜到深心处,直面审视自己。
《出路》里并没有特别强调三个人代表的城乡、阶层的对抗性。影片超越了对抗,让观众看到了城乡以及不同阶层各自有各自的困境。这个对抗的消弥,一方面源于三种生活的隔离,也是导演三种生活经历的自身整合与超越。
电影名字叫《出路》,我个人觉得,并不简单地在讨论高考是不是年轻人的出路问题。更展开地讲,对导演而言,出路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心灵的;出路不只是外在的,更是内在的;出路不只是社会的,更是自我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我觉得三个主角并没有找到真正的出路。面对生存、家庭责任和自我的困境,马百娟的卑怯、徐佳的单调(我想不好哪个词更好,空洞?乏趣?)、袁晗寒的空虚,表明他们并没有找到那个让他们笃定平和的内在的支撑——那个我之所以为我的自知、自觉、自信与自足的出路。
最后,我讲一件自己的事。读书时和导师一起调研,感于厦门的风景,我信誓旦旦道:“以后等我上班赚钱了,一定要带父母来这里生活。”老家甘肃会宁农村,留学回国多年的导师却笑我。当时不懂。经过不断跳离、不断反思、越来越“文艺”,到了导师当年的年纪,我也明白了,在逐渐承认自己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之后,也要理解和尊重父母为独立的个体,顺应他们的生活与选择。这种认识也直接影响了我对两个孩子的教育,让我时刻提醒自己,我的孩子过的是他们各自的人生,他们要找到他们自我实现的出路。
出路观后感800字 篇4
在中国,个人的命运也许是和家庭的命运相接的。
如第一个女孩:马百娟。
她是一个大山里的孩子,我想她走山路去上学的情形,很多人都记忆尤深,她一路欢笑,甩着胳膊,眼睛里有光。
当她的表哥带她去办休学手续时,马百娟还是想上学的,但在现实中,她没有办法继续上学了。她的归宿是嫁给她的表哥,那一年,她才16岁。她爸爸说“女孩子本来就是别人的,上学也要打工,不上学也要打工,那不上学也没什么区别。”
也许她只是觉得不上学很可惜,但也接受了命运的安排,也许她并不觉得可悲。
第二个人物:徐佳。
走得是大多数中国人的路,可能他走得路更难一些。农村里出来的孩子三次复读。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上大学之前,觉得上大学一切都可以如愿了。其实上大学只是人生的另一个起点。
上大学之后,徐佳在课上睡觉,也有人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徐佳的结局是比较不错的。他的人生,是被命运推动着,按爸爸的遗愿考上大学,找工作,结婚。不管做什么,都要通过钱这个介质来完成。
第三个人物:袁晗寒。
袁晗寒是北京的上层人物。她是最自由的。她没有想过自己在哪个阶层,她觉得只要不饿死就好了。出生时,她已经比别人高了一层。
出路观后感800字 篇5
贫穷,对一位出身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是多少熟悉的词,走出大山,只要踏入了城市那一步,就会在无数个梦里,梦见自己睡在城市的草坪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你有,我有,家庭贫穷的男孩、女孩也有,都说付出总会有回报,那他们的付出却换来了什么呢?
纪录片的内容主要讲了三个主人公,弘博软件机构王振祥,断手妈妈的女儿王盼,还有武汉大学珞珈学院的毕业生万超,我是一名大二的学生,虽然还有一年多才能真正的接触社会,但是经过看完这集纪录片后,又学到了很多,其中毕业生万超的情况和即将要毕业的我们情况差不多,他在找工作中所遇到的情况也是我们以后的缩影,这也让我瞬间产生了很多想法和共鸣。
高考那无烟的"战场已经离我很久了,可是在纪录片中又让我感到了沉重的压抑,考场外面全是充满期待和盼望的父母,他们焦急的等待着,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微笑的走出考场,断手妈妈的女儿王盼,这个来自大山里面的孩子,即使很努力,也会因发挥失常与重点大学失之交臂,妈妈的残疾,爸爸的辛苦,房屋的残破,支撑整个家庭的希望,就是王盼能够上大学,找个好工作,给家庭减轻负担,可是388分的成绩毁灭了全家人的希望,世上最爱我们永远是父母,不管有多苦,他们总是时刻为我们着想,同样王盼的父母也是,他们付出自己的努力去供女儿念书,就是为了让女儿学到知识,走出大山。
纪录片的第二个内容讲的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私立教育机构,他们总是打着教育的幌子,去做事,但是当他们卸掉光环后,全是黑心的企图,因为他们没有良心的欺骗,断送了多少学子的前途,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网络上会经常看到和听过类似的教育讲座,有时也会被他们慷慨激昂的话震撼,现在反过来想一想,并不是所有的讲座都是真正为我们着想,片中讲到一位老师王振祥,说了他们中一些招生内幕,看的过程中,好想去骂他们,什么叫做把他们忽悠进来,再把他们送出去,中间也不管他们的死活,只是去骗那些贫困农村大学生的钱,来满足自己的金钱欲望,我现在还是一名大学生,也没什么社会经验,但是总会有这个观点,我们每个人做事都要凭着自己的良心去做,当教育真的变成一个产业之后,那也许真的是社会一种悲哀吧。
记录片的最后一个内容讲的是武汉大学珞珈学院一名叫万超的毕业生,一个普通不能再普通的大学生,朴实的外表,平常的家庭,虽然扣上了武汉大学的头衔,但是找工作还是到处碰壁,对于万超这个人给我的感觉就是呆呆的,虽然会说好,会与人沟通、交流。但是感觉还是很可怜,值得同情,他学的是国际交流与贸易这个很热门的专业,但看起来找工作还是不被人家看重,看到万超这样,自然就想到了我们自己,我们是快要毕业找工作的大学生,和他比我们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学历低,学的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与那些本科生相比,我们又该怎样技高一筹呢!片子还讲到万超是因为试用期不会用高级Excel表而失去就业机会的,这也是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在投写简历中有多少同学都是写自己熟练掌握办公软件,但是当一组数据,一堆资料放在我们面前,我们真的能处理好吗?
鲁迅有句话这样说:“生活不要太安逸了,不然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今天的我们大多是被这样安逸的生活所累,我想这样说并不为过吧,生活中我们哪一位同学会吧打游戏聊天的毅力放到学习上?敢说是的人,我想不会太多吧。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人生给了我们许多的选择,选择了正确的道理,并坚信走下去,那你就是成功者,否则你就是碌碌无为的走完一生。
出路观后感800字 篇6
纪录片《出路》由中国导演郑琼执导,跟踪拍摄三位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少年,历时六年追随三位主人公,记录下他们的梦想与当代中国(2009-2015)现实的碰撞,向观众展示了不同地区不同阶级的中国年轻人从学校步入社会的成长故事。《出路》的主人公有三位,分别是12岁大山女孩马百娟,19岁复读生徐佳,辍学在家的17岁北京少女袁晗寒。这三位主人公里,马百娟是社会底层的极端个例,我将用她作为参照人物,分析导演如何用三线对比的叙事结构展示三位主人公的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一,马百娟的两次希望破灭
马百娟的希望来源于义务教育和纪录片镜头。马百娟,一个被教科书植入理想的大山女孩,老师拿着教科书描绘城市的图景,小学课本教她用一盒彩笔去勾画梦想,义务教育给予她理想,给予她做梦的空间与权利,当她昂首挺胸地走在上学的路上,当她捧着教科书坐在玉米地上,当她在课堂上朗读课本时,她对未来充满希望。
当马家在政府的帮助下条件得以改善时,她被放置在了乡镇中学,脱离了只有两个学生一个老师的大山小学,进入充满竞争的中学后,马百娟才意识到自己与同龄人的悬殊差距,她的梦醒了一半,她丧失求学的志气,主动要求辍学。大山里的教育教会她做梦,大山外的现实社会击碎了她的`美梦。所谓理想,在马百娟身上只是梦中的呓语,梦醒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马百娟的第二个希望来源是纪录片的摄像头。在纪录片开始,我们可以看到生活在底层的马百娟是三个主人公里精神状态最好的,纪录片一半的内容里,马百娟都以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出现,比起被复读焦虑压迫的徐佳,迷茫辍学的袁晗寒,她眼里的光和快乐显得难得可贵。她或许以为被摄像机关注的自己一定是个特殊的个例,或许这个摄像头的存在会令她出名,会给她带来利益,带来机会,所以她眼里有着和其他同龄人不一样的光芒。试想一个青春期的女孩,能成为摄像机里的主角,这确实容易给人造成炫目的幻想,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独一无二,马百娟也曾以为自己独一无二。
马百娟再次出现在镜头里是三年后,这时的她已经没了小时候的精神面貌,没有了乐观与快乐,眼睛里出现了类似复读时期徐佳的迷茫与麻木,她凝视镜头时,眼里已经没有充满希望的光亮,只是一种失望的凝视。她认清了现实,开始回避镜头,而她的爷爷也拒绝继续被拍摄。
最开始,马百娟的爷爷愿意让导演的摄像头存在,是因为他以为导演是共产党派来的。在这三年时间里,共产党给了他们房子,给了他们温饱,共产党是能给人带来美好新生活的。马百娟也曾这样期盼过,期盼这个“共产党的摄像头”能改变她的命运。没有了共产党的信任背书,这家人对镜头充满排斥,要求导演支付两万块才能继续拍摄,导演没有支付这笔钱,马百娟的第二个希望来源终于也破灭了。
马百娟面对的现实就是中国社会里大多数大山女性的现实,她在影片里的结局是一行字幕,16岁,嫁给了表哥,她被家中重男轻女的观念提前放弃,小小年纪成为妻子,再成为母亲。课本里勾勒出来的对城市的幻想,给了这个大山女孩对外的向往,摄像机的存在为她种植了遥不可及的理想,最终全部被现实击垮。
二,徐佳与袁晗寒:生存与体验生存
19岁的徐佳在高考失利后选择复读,经历了大部分普通人在高三阶段都会经历的迷茫与焦虑,家中的观念也是唯有上大学才有好出路,他比马百娟幸运,家里人支持他复读,支持他考上大学。如果徐佳不是男生,而是女生,同时有一个哥哥,他的家庭还会这样支持他继续复读上学吗?这个答案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中其实很好窥见。徐佳最终考上了湖北工业大学,在择业时通过不断地竞争,最终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工作,经过奋斗,娶妻生子,成家立业,在徐佳的身上,他已经完成了他人生中力所能及的逆袭之路,他在这个社会博得了生存的空间。
袁晗寒是三个主人公里家境最好也是最叛逆随性的一个,在她身上,没有马百娟那样的生存压力,没有徐佳那样只能靠高考才能改变命运的压迫与焦虑。条条大路通罗马,而袁晗寒出生就在罗马。她可以在青春叛逆期选择辍学来开咖啡馆,仅仅只是为了体验生存。她可以在最宝贵的16岁无所事事几个月,可以舒适地在北京胡同边画画写字,拥有一位开明的母亲,不会给她施加任何压力,有天生的艺术细胞,可以轻松地考上自己的梦校,在留学期间收获爱情,回国时可以在上海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最终她成为了一名艺术家。全片她的挣扎只体现在精神的空虚上,她追求的是自我实现这种精神层面的需求,是马斯诺需求层次最高一级,她不需要去操心其余的问题,因为她生而在罗马。
徐佳只有实现阶级跨越,或许能让他的下一代成为袁晗寒。而对于马百娟而言,袁晗寒的人生早已超出马百娟的认知,是马百娟连梦里都不会梦到的,马百娟的梦想还局限在一个月一千块工资和给家里种粮食,在她主动辍学选择16岁就结婚生子时,她的人生已经被定型,观众已经可以预见她的未来。
三,结语
导演将三位主人公的成长线交织在一起,阶级之间的差异形成鲜明对比与强烈的撕裂感。当徐佳通过高考逐步改变命运时,马百娟已经在考虑辍学结婚,而袁晗寒已经出国留学走上艺术家之路。这三位主人公被放置在一个纪录片里或许是他们人生中唯一的交集,他们一辈子都不会有相交的点,就像中国社会现实环境中,阶级划分明确,且极难打破界线,产生交织。
出路观后感800字 篇7
最近《出路》《村小的孩子》两部纪录片火遍灵宝大地,实验二小的师生和家长也深深被剧情所吸引,1500余名学生,2000余名家长,90余名教师的寒假生活,在两部纪录片陪伴下以点窥面,温润心灵。
教师:在教育中我们要“启智”还要“启志”
《出路》中三位不同的主人公代表着三个不同的社会阶层,马百娟、袁晗寒就如同《村小的孩子》一样,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但是,两人的人生出路却截然相反,究其原因“启志”比“启智”更重要,这是李田老师在观影后最深刻的认识。作为教师的我们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外,我们还要肩负起对家长、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调动起家长参与教育的热情与动力,让家长成为孩子教育路上的"合伙人......
家长:孩子的教育我们不是旁观者
作为农村的家长通过观看两部纪录片对我触动很深,以前总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事,我们家长只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配角,通过两部纪录片彻底颠覆我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家长素养对孩子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在今后的教育中我一定要多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建立平等亲子关系,让孩子在爱与鼓励中成长。
学生:路在脚下拼搏方可不负韶华
对于两部纪录片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理解其中深意,作为普通人的袁晗寒成为了学生不懈努力向上攀登的榜样,大家也深刻地认识到读书是鲤鱼跃龙门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