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求职文档 > 自我鉴定 >

投资项目的评价方法【优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196818

【导言】此例“投资项目的评价方法【优推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投资项目的评价方法【第一篇】

[关键词]建设项目;后评价;后评价系统

[中图分类号]F2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11-0089-03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建设项目后评价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制度,已为不少国家和国际机构所采纳。其中,世界银行后评价的程序和方法都比较完善,给各国后评价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而中国项目后评价工作开展时间不长,范围不大。需学习借鉴国外(主要是世界银行多年来发放项目贷款中总结的―套较完善的管理制度)的经验。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国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的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以进一步推进后评价工作的开展并使之逐步完善。

一、中国建设项目后评价开展的情况

中国的建设项目后评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1988年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第一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进行后评价。十几年来中国的建设项目后评价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建设项目后评价体系,就建设项目投资渠道和管理体制而言,建设项目后评价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这类项目由国家发改委制定评价规则,编制评价计划,委托独立的咨询机构来完成。目前国家发改委主要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去实施建设项目后评价。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后评价有多种类型,包括建设项目后评价、建设项目效益调查、建设项目跟踪评价、行业专题研究等。

2 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项目。这类建设项目主要是指世行和亚行在华的贷款项目。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按其规定开展建设项目后评价。中方的项目管理和执行机构主要做一些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准备和资料收集工作。作为中国政府对外窗口,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也积极参与了这些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指导和管理工作。当然,多数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项目也是中国的重点建设项目,其中部分项目国家发改委也要安排进行国内的建设项目后评价。

3 国家银行的贷款项目。过去国家建设项目的投资执行机构是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该行从1987年起就开展了国家投资大中型建设项目的效益调查和评价工作,目前建行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评价体系。1994年国家成立开发银行对国家政策性投资实行统一管理。开发银行担负起对国家政策性投资业务的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几年来在后评价机构建设、人员配备和业务开发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4 国家审计的项目。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审计署建立,开始了对国家投资和利用外资大中型建设项目的正规审计工作。对这些主要建设项目的审计由审计署自己来完成,主要进行建设项目开工、实施和竣工的财务方面的审计。目前国家审计署正在积极开拓绩效审计等建设项目后评价相关的业务。

5 行业部门和地方的项目。由行业部门和地方政府安排投资的建设项目,一般由部门和地方去进行建设项目后评价。各行业、各地方的建设项目后评价发展还不平衡,目前开展得比较好的有农林、能源、交通、卫生等部门和黑龙江、云南、山西等地区。

二、建设项目后评价存在的问题

1 建设项目后评价尚未大范围开展。国外许多发达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将建设项目后评价纳入项目管理中,成为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方式。但在中国由于工作实践时间较短,评价方法比较简单,后评价尚未建立部级体系,没有形成制度化、统一化理论与方法框架,至今还没有一个部级的后评价管理机构,建设项目后评价也没有纳入到投资管理体制和项目管理程序中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有一批优秀的专家及业务人员,在这方面做得较好,积累了很多经验和一些资料,但与其他中央机构的方法体系不统一。由于项目后评价的欠缺,项目实施过程没有严格坚持评估制度,项目设计和施工质量、项目资金管理、项目工期和项目投产后的一系列过程问题较多,尤其是工程质量和项目超预算问题相当严重。

2 投资立法工作滞后。至今中国还没有一部比较系统和完整的投资法律。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有的投资管理规章,有的已经失效或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而一些改革成果又没有及时以立法形式得以巩固,从而出现法制管理上的“真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投资领域里的一些基本关系和行为准则,都有待以法律形式加以明确。由于法律建设和法制管理上的“真空”,使得项目后评价工作难以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3 管理机制不够健全。这一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没有建立中央后评价机构。无法对中国项目后评价工作进行总的组织、管理、组织和协调;二是个别地方政府、行业部门已经建立的后评价机构非常不规范,没有统一的组织和要求,其发挥的作用差别很大;三是后评价中介机构发育迟缓,没有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面向市场的中介机构。

4 资金方面存在障碍。开展项目后评价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资金是开展项目后评价的重要资源。但是目前,国家没有明确规定后评价资金来源和后评价经费标准,这使得在开展后评价的取费中难以操作和把握。这主要是因为中国项目后评价未正式列入基建程序,其经费开支未列入项目的总概算中。而且,对于后评价存在片面认识,认为开展后评价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但难以产生投资回报,没有看到后评价的功能及产生的巨大效益,因此不舍得投入资金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因此,加强对后评价重要性的认识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5 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滞后。尽管一些设计部门、研究部门及学术团体正在致力于一些项目的后评价研究工作,但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和现实可行的评价方法,更没有形成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急需科研部门、设计部门、投资评估公司、政府管理部门及企业组织有关专家抓紧进行研究,尽快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投资项目后评价理论、方法和指标体系,为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6 后评价专业人才和培训制度不够健全。由于项目后评价人员水平低,工作方法简单,造成中国项目后评价内容很有限,仅限于工艺、财务等方面评价。指标体系也不健全,没有国民经济评价,尤其是没有影响评价和可持续性评价,很难掌握项目对整个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也无法掌握项目今后是否可持续发展。

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建设项目后评价系统

1 可持续发展对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客观要求。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由三个分体系组成,即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按可持续发展观来理解,社会、经济、生态“三位

一体”的发展构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基础,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前提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则是目的。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项目,不以削弱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稳定发挥建设项目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发展。因此,要实现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要突出强调环境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建设项目后评价从开工以后就对建设项目进行跟踪评价,对于在建项目能够使之不断改进和完善,对于后建项目能够为之提供经验,因此建设项目后评价对于实现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持续发展要求建设项目评价不仅突出重视环境资源的价值,而且从动态角度强调对它们永续利用、代际公平等。

2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建设项目后评价系统的建立。建设项目后评价实际上就是反馈控制法在项目管理中的具体运用。项目目标是否正确,项目目标实现程度怎样,可以用反馈控制方法进行检测,预测项目成果,以此来设定项目目标。此时要考虑项目系统的投入要素有没有超出投入物临界,然后根据目标制定实施方案,通过对方案的分析和论证,把分析结果反馈给决策者,找出目标方案的利弊并提出改进意见,这是局部反馈。其作用是在决策前纠正可能出现的偏差。以保证方案尽可能的周密,经过论证后正式决策并付诸实施,项目进入建设阶段和投产阶段,再通过项目后评价将执行结果与原定目标相比较,以影响下一步决策,这是主反馈。其作用是检查目标决策是否符合实际,以便采取措施,或修改目标,调整方案,或改进实施手段和方法,以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提高投资效益。

在建设项目后评价过程中,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评价建设项目对社会、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并实施建设项目的控制与反馈,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开展建设项目的后评价,在建设项目决策科学化和建设项目运行管理现代化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并将对提高投资效益和投资控制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建设项目运行中要随时观察和分析其运行状态变化。―要建立反馈机制,及时传递信息;二要制定有效的调控对策。要实现这两个要求,就必须结合中国实际,建立中国的项目管理周期,加强建设项目评价工作,积极开展建设项目后评价。

投资项目的评价方法【第二篇】

投资评审是财政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财政部门组织实施,主要作用是对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核查和追踪问效。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每年用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财政投资逐年增长,财政投资评审制度也逐渐完善,实现了从“事后”向“事中”的转变,但是,仍然存在投资评审环节滞后、评审内容局限等问题。在此背景下,研究投资评审制度在项目决策和审批阶段的运用,对于提升财政监督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投资评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投资评审环节滞后,评审工作事后特征明显。目前投资评审一般是在项目立项以后、预算下达前,由财政部门向项目主管部门及财政投资评审机构下达委托评审文件,并确定评审内容,制定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使用财政性资金的投资项目进行评价与审查。这种评审模式下,存在的问题是评审机构介入的环节较为滞后,未能有效参与项目的前期评审,建设项目的总投资、基本规划、建设标准等在决策阶段已经确定,投资评审机构往往是事后被动评价,无法在预算环节对项目的投资决策产生实质性影响。

(二)投资评审内容局限,侧重于财务评审和合规性检查。根据财政部投资评审相关规定和各地方实践,目前实施的投资评审局限于财务投资评审,评价的内容局限于工程概算、预算、结算、决算的审核,项目建设程序合规性和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审核,项目招标程序、招标方式、招标文件、合同等合规性审核,而缺乏对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功能需求、建设标准、建设规模等进行评审,以至于无法对发展改革部门确定的项目是否符合地方发展要求、决策是否恰当、标准是否准确等方面进行评价。

(三)投资评审范围受限,工作开展缺乏计划性和主动性。投资评审工作的开展,主要采用财政委托评审方式,处于先委托后评审的被动局面,在这种模式下,评审工作难以有计划开展,容易造成投资项目集中送审,影响评审质量,评审时间和评审质量难以协调,同时有部分项目游离于投资评审范围外,制约了财政投资评审监督作用的实现。

二、发达国家及我国香港的投资评审管理经验

(一)美国经验:前期论证科学严谨、注重事前监管。美国国会负责财政投资项目决策阶段的评审,会计总署负责项目的事后评审。决策前期,政府各职能部门研究制定项目发展规划,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征求申请单位关于设计方案的意见,开展研讨、论证活动,最后报送同级财政部门和议会评审。项目一旦确定,其目的、功能、规模都已固化,后期变更较少。评审方法上,注重通过指标量化项目在经济、技术、环境等各方面的成本和收益,从而确定项目规划的科学性与最优化。前期决策中,注重公众参与评审,强调论证的公开性。

(二)德国经验:预算指标和预算效益指标同步上报。德国政府投资项目在决策阶段主要由联邦财政部和联邦交通、建筑和城市规划部同步审核,联邦财政部主要从财政资金角度对项目进行评价,联邦交通、建筑和城市规划部主要从技术角度对项目进行审查,同时代表国家组织管理项目建设。政府投资项目预算审核严谨细致,具有刚性,立项通过后,总预算和预算效益指标需同时上报财政部并纳入年度预算中。为确保决策正确性,政府投资项目实行三级监督机制,包括联邦交通、建筑和城市规划部内设监察处监督、审计监督、联邦议会监督。

(三)我国香港经验:构建等级划分制度,立项前由不同部门分别进行论证。香港地区政府投资项目在决策阶段实行工程等级划分制度,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各个等级由不同部门完成不同的论证工作,工程升级具备一定的刚性,必须经前一部门审批同意。流程包括5个步骤:项目申请者提交需求分析,说明发展该项目的必要性;工务部门拟定技术可行性分析;发展局批准技术可行性说明,项目被纳入丙级工程;政府决策局申请资源,经审查批准后,升为乙级工程;工务部门进行勘查设计、环境交通影响评估等前期工作;提请立法会工务小组委员会通过,并由立法会财务委员会批准后,升为甲级工程。在这种制度下,资源分配委员会(包括财政、工务等部门)在审批的同时,参与了前期技术、经济等论证工作,保证了项目前期工作的充分严谨,为后期的规范有序施工打下了扎实基础,有利于避免超预算、超标准、超规模等问题的发生。

三、投资评审制度在内部决策和外部审批阶段的运用

(一)建立内部投资评审制度,强化申报前决策评审。项目申报前由申请单位成立内部投资评审小组,对投资项目的建设标准、投资计划进行评审,目的在于确保工程质量和功能需求的前提下,控制造价管理。内部投资评审小组由规划、审计、财务、监察等部门人员组成,也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社会专业机构及专家参与评审工作。内部投资评审小组对申报项目的规划、立项进行调查、论证、评估和审定,为重大投资项目的决定当好参谋把好关,投资评审意见作为申报立项的附件资料。

(二)完善投资项目审批体制,建立跨部门投资评审小组。审批环节由各政府部门组建投资评审小组,参与立项决策评审,各政府部门按职责分工,发展改革部门从宏观经济、产业发展角度,财政部门从性质、功能、投资总额角度,建设部门从技术角度,审计部门从功能需求、建设标准角度进行全面分析论证,综合审核评议通过后下达立项文件。

具体见图1。

四、投资评审与决策期业务流程的融合

(一)项目构思与选择阶段。项目构思与选择阶段的实质是机会研究,研究的性?|是项目设想与选择,即在若干个可能的投资机会中进行鉴别和筛选,确定最优方案。这个阶段基础数据估算精度一般在±30%,一般需要1―3个月。

投资评审在这个阶段可以介入,但不属于重点评审阶段,可以对项目的选择方法及经济效果进行初评。在对经济效果评价时,可采用静态或动态评价指标体系,静态评价指标主要适用于对方案的粗略评价,包括静态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方法;动态评价指标考虑了在方案经济寿命期限内投资、成本和收益随时间而发展变化的真实情况,能够体现真实可靠的经济技术评价,包括净现值(率)、内部收益率、动态回收期等方法。

(二)项目建议书阶段(概念性规划)。项目建议书是申请单位向国家提出要求建设某一项目的建议文件,是对工程项目建设的轮廓设想,项目建议书的主要作用是推荐一个拟建项目,论述其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的可行性和获利的可能性,建议书必须包括项目建设的宏观背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行业和地区规划、技术政策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需求调查和发展),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项目的整体规划,实施所必需的总体信息、方针、说明。

这个阶段属于投资评审重点阶段,投资评审的目的是评价“该不该建”的问题,重点对项目的必要性、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问题进行评审。必要性方面,从是否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生产力布局等政策因素和项目最终效果因素上进行定性分析以及从规划、需求分析、费用效益分析上进行定量分析;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方面,可从规模经济角度和同类项目类比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可采用生产能力指数法、比例估算法和系数估算法等简单估算法进行投资匡算审核。

(三)可行性研究阶段(修建性详细规划)。可行性研究是在项目建议书被批准后,由建设单位征集规划设计方案并进行全面深入的技术经济论证,作多方案比较,得出最佳方案,包括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评价与决策三个阶段。按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的规定,可行性研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项目新建的理由与目标,市场分析与预测,资源条件评价,建议规模与产品方案,厂址选择,技术方案、设备方案与工程方案,环节影响评价,投资估算,融资方案,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风险分析,研究结论与评价。

该阶段属于投资评审重点阶段,投资评审的目的是评价“该建多大”的问题,重点对项目的建设规模和投资估算进行评审。对于建设规模,主要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进行评审,内在因素包括项目本身的需求情况,项目具备的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协作关系等;外在因素主要从规划、建设标准、资源约束、同类项目类比等方面进行评审。投资估算方面,重点从综合单价、工程量、总价三个维度对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进行估算。

(四)初步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是在可研批准以后,由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单位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确定的建设标准、建设内容、投资额和设计基础资料,对项目建设内容进行具体设计,编制项目实施的技术方案。初步设计阶段对投资影响的比例达到70%,属于投资评审的重点环节,投资评审的目的是评价“该花多少钱建”的问题,重点对投资规模进行评审。其审核要点包括4个方面:(1)审核建设内容、建设规模与投资是否控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范围内。(2)审核设计方案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和批准方案所确定的使用性质、规模、设计原则和审批意见。(3)设计文件的深度是否达到要求,有无漏项,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材料设备档次、标准是否偏高,设计方案是否进行全面合理优化。(4)审查初步设计概算,工程内容和费用构成是否完整,工程量计算是否正确,单价是否合理,有无超出计划投资,原因何在,与同类建设项目投资水平进行比较。

决策期业务流程见上页图2。

投资项目的评价方法【第三篇】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及工业现代化的进一步深化,供电需求越来越大。2011年3月份,虽然是用电淡季,但我国多地却出现了电荒现象。先是浙江,随后湖南、重庆、贵州等地均不同程度出现用电紧张。2012年6月,国家电网公司在迎峰度夏会议中提出,虽然目前我国经济趋缓,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但预计夏季来临后,在其供电区域内电力供需依然偏紧,用电增速将达%,电力缺口约在2 500万至3 700万千瓦。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预测,由于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未来几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将在%~%左右,全国电力供需仍然偏紧,尤其是区域性、时段性、季节性缺电仍将较为突出。供电企业在未来几年投资需求仍将较为旺盛,供电项目建设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因此,有必要对供电企业项目投资财务后评价进行研究。

一、财务后评价研究背景

项目后评价一般是指项目投资完成之后所进行的评价。它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结果及其影响进行调查研究和全面系统回顾,与项目决策时确定的目标以及技术、经济、环境、社会指标进行对比,找出差别和变化,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通过信息反馈,改善投资管理和决策,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财务后评价是项目后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项目投资效益及财务效益为核心的研究。

财务后评价最早作为政府投资项目的一种监督评审手段于20世纪30年代于美国开始开展。该方法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衰退及60年代“向贫困宣战”计划中对规范政府使用公共资金进行项目投资,避免资金滥用及保证项目质量发挥重要作用。70年代之后,世界银行及亚洲开发银行等世界金融机构对援建项目也纷纷采用项目财务后评价。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也开始采用项目财务后评价方法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进行考评。国内学者关于项目财务后评价研究主要包括评价方法的研究,而且提出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以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层次分析法为主,如黄德春(2003)、郑燕(2006)、牛东晓(2010)及李勇(2011),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电力投资项目从影响后、项目技术及经济三方面进行评价;另关于评价内容的研究,从纵向来看,有学者提出包括了对事前、事中及事后的研究,如苏浩(2008);有学者对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如曾聪(2010)、柴中华(2007)等从社会、经济、资源及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

但目前关于供电企业项目投资财务后评价体系建设的研究还不足,并且之前的研究多侧重于对评价项目的单独评价研究,缺乏长期、动态的横向比较,无法通过对比发现本次投资项目财务方面的不足,因此还不够完全。因此,有必要对供电企业项目投资财务后评价体系的建立进行研究。

二、供电企业项目投资的特点及财务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供电企业项目投资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项目投入资金量大。由于供电企业项目规模多相对较大,所需设备及人员数量较多,工程量大,因此所需投入资金量也一般较高。这就对项目的融资及资金链的稳定性有比较高的要求。资金回收期较长,对融资方式的选择及融资成本的高低有重要影响。二是建设周期相对较长。从项目的前期立项论证到后期验收完成,周期一般以年为周期。一方面对于投资方来说,可能会面临通货膨胀、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及政策风险等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从建设技术的角度来说,面临着设备及技术过时的风险,尤其对于供电设备来说,新型设备对供电的稳定性及节能性有重要影响。三是调整成本高。建成后,进行调整的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财务评价指标是财务后评价体系的核心。鉴于供电企业项目投资的以上特点,对财务评价指标的选取应有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要具有动态指标与静态指标相结合的特点。由于资金占用周期长,有必要考虑动态指标的评价。二是整体性原则,即能够包括项目从前期论证到建设完成期间的资金流的各个方面。既要包括融资指标、投资指标,又要包括项目完成后初期投入运行产生的经济效益指标。三是针对性原则,即相关指标的选定考虑到供电企业投资项目的特殊性,有实用性。四是方便操作性。由于供电企业投资项目通常规模较大,属于系统性、综合性项目,如果指标选取过多或是搜集整理过于复杂,则也不便于财务统计分析人员进行评价。

三、供电企业项目投资财务后评价指标选取

财务后评价根据评价对象或评价维度的不同可分为不同方法,其中主要方法为前后对比法及因素分析法。其中前后对比法按比较对象的不同还可以分为三类:与历史数据的对比,与同类企业的对比及与计划预算的对比。根据《中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指南》中项目后评价逻辑框架表中的分析逻辑,本文指标选取多采用对比法,即实际执行结果与计划指标进行比较。采取比值法,能够避免因绝对量不同而造成的评价偏差。根据供电企业项目特点,有必要从融资、投资两方面进行指标的选取,并且兼顾静态与动态指标。

投资评价方面,可以选取的静态指标包括总投资比值、净利润比值、投资利润率比值、投资回收期比值。所谓总投资比值,即实际投资与计划投资的比值,如果总投资比值大于1,则说明实际投资要超过预期投资。投资利润率比值,即实际投资利润率与预计投资利润率的比值,如果实际投资利润率高于预计投资利润率,则说明实际投资效益较好。其他指标意义可以类推。动态指标可以包括财务内部收益率比值、现值指数比值。所谓现值指数,即项目未来现金流入现值与现金流出现值的比率。现值指数比值则是实际现值指数与计划现值指数的比值。

融资方面,由于供电企业多属于国有企业,资金来源主要以政府财政拨款、银行贷款为主。对于上市电力公司,部分投资项目资金来源还包括股权资金。融资方面的指标主要有总债务比值、流动比率变化值、速动比率变化值、还款周期比值。总债务比值即为完成本项目实际借款与计划借款的比值。如果比率大于1,则说明项目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有变化,可能是成本控制不严导致的成本增加,需要增加投入。流动比率变化值是指实际流动比率与计划流动比率的比值。获取该比值需要首先统计流动资产及流动负债。其他指标同理可得。

四、TOPSIS评价法在财务后评价体系建设中的运用

目前关于投资项目财务后评价,多是只针对一项投资项目的评价研究,相对来说,缺乏动态比较性。通过对供电企业不同项目进行财务后评价比较,能够动态地了解本次项目的财务执行水平。本文采用TOPSIS评价法进行供电企业投资项目的财务后评价分析。

TOPSIS法是系统工程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可用于效益评价、决策、管理多个领域。该分析方法的思想是首先将各评价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其次根据各变量与其相对应的最优、最劣指标的距离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各样本的优劣度。本文以N供电企业历次投资项目为样本,对该评价法的应用进行说明。选取5个项目的11个指标数据进行评价分析,其中项目E为本次投资项目。利用Zij= 公式对相关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对指标采用专家赋权法赋权,其中除总债务比值、还款周期比值为低优指标外,其余指标皆为高优指标,经计算后得出表1。

从表1中可以对应每个指标找出该指标下每个项目的优劣程度,分别找出各指标的最优值与最劣值,并且可以确定本次投资项目E在各个指标下的优劣。如E项目在“净利润比率”指标中相对较低,说明相比其他投资项目,该项目实际净利润相对于计划的净利润完成度较低。另外可得最优项量组合为-Z+( ),最劣项量组合为-Z-( ),即每项指标下的最优和最劣水平。同时,根据运算规则,可得出各个项目与最优值D+、最劣值D-的距离及与最优方案的接近程度CI,如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项目E从财务后评价来看处于中等水平,排名第3,说明从财务的角度来看,项目E在执行过程中有需要进一步改善的地方。

投资项目的评价方法【第四篇】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 投资项目 后评价 价值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279-02

随着社会经济中房地产企业的大发展,企业的投资项目也越来越多。为了让投资带来更多效益,投资项目后评价显得非常重要。房地产企业管理层应进行理论学习和方法研究,对现有数据资料进行检验,再进行项目后评估,全面总结项目投资管理的经验,改进管理制度,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不断改进,及时有效地反馈存在问题,这对于未来项目的决策和效益的提高,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一、房地产项目投资后评价的内涵

项目后评价是指对已经完成的项目或规划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所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项目后评价完成对投资活动的检查总结,确定投资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项目是否合理有效,项目的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未来项目的决策和提高完善投资决策管理水平提出建议,同时也为被评项目实施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从而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项目后评价于19世纪30年代产生在美国,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广泛地被许多国家和世界银行、亚洲银行等双边和多边援助组织用于世界范围的资助活动结果评价中。

房地产项目后评价是指在房地产项目建设完成并到达一定设计能力后,对房地产项目的前期工作、项目建设、建成后经营管理情况等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判断房地产项目的实施结果与计划目标的差距,以确定房地产项目策划和判断的正确性,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对房地产项目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及措施,为今后完善项目策划、项目实施和管理、项目监督、项目经营管理等工作创造条件,提高投资效益。从房地产项目的独特角度来看,其后评价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

1.房地产项目决策后评价,主要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与形式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批复文件、部门的规定,项目决策程序是否符合基本建设程序等。

2.规划设计后评价,主要是设计单位选择,规划布局与交通的组织。

3.房地产项目施工后评价,主要包括施工准备工作评价和施工管理工作的评价。

4.房地产项目商业运营后评价,包括:

(1)房地产项目目标后评价。该项评价的任务是评定项目立项时各项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并要对项目原定决策目标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实践性进行分析评价。

(2)房地产项目效益后评价。项目的效益后评价即财务评价和经济评价。

(3)房地产项目影响后评价。主要有经济影响后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社会影响后评价。

(4)房地产项目持续性后评价。项目的持续性是指在项目的资金投入全部完成之后,项目的既定目标是否还能继续,项目是否可以持续地发展下去,项目业主是否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继续去实现既定目标,项目是否具有可重复性,即是否可在将来以同样的方式建设同类项目。

(5)房地产项目管理后评价。项目管理后评价是以项目目标和效益后评价为基础,结合其他相关资料,对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管理工作进行评价。

二、房地产企业投资项目后评价的特点

1.房地产项目后评价具有真实性。根据现实发生的真实数据,根据实际情况提供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而投资项目前评价,是预测数据。房地产企业投资项目后评价的数据比较客观。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投资的情况,有力地对企业项目进行评判。

2.房地产项目后评价具有整体性。房地产投资项目后评价能对整个项目的过程进行完整的分析,不仅可以分析项目的投资过程、经营过程。还要分析投资带来的整个收益,能够对投资实施效果,经济收益,管理状况,进行全面分析。能够准确地掌握整个项目的现状,无限地挖掘项目的潜力,最大程度地创造价值。

3.房地产项目后评价具有探索性。投资探索性分析整个项目运营状况,根据其问题,制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整个投资项目综合进行评价,不断探索项目是否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所以,这就要求评价人员的综合专业素质要高,有效地准确地分析出影响投资效益的因素,为项目指引正确的方向,少走弯路,尽可能地节省项目建设的资源,降低项目的成本,提高项目的建设效率,并且提出有效的、可实施的具体方案。

4.房地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具有回馈性。项目投资前期评价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而项目投资后的评价目的,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向有关部门反馈真实信息,好的方面可以继续发扬,不好的方面可以引以为戒,从而及时的找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管理、投资计划、制定目标、积累经验起到了重要作用。用来检测项目投资决定是否正确,为以后类似项目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投资方向。

三、房地产企业投资项目后评价的价值

房地产企业投资项目后评价的价值对于企业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其重大的价值在于:

1.房地产投资项目后评价能正确评估企业投资的风险和收益。房地产企业在投资项目后进行评价,这样可以有效地了解其中的风险和利益,有助于改善企业投资的策略,提升房地产企业在投资中的收益。运用投资项目后评价的方式评估投资能否达到设计能力、还贷能力,涉及各方面,企业通过投资项目或进行评价,认真分析、研究、然后进行评估。找出达不到预期目标效益的真正因素,通过分析之后,根据其原因进行项目决策、实施管理,根据分析,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进行项目评估之后,将信息决策反馈到管理部和投资决策部,有利于改进企业投资项目。

2.房地产投资项目后评价是确保投资项目成功的客观需求。对房地产企业投资项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能够客观、全面进行衡量,有利于提高各个部门的监管能力、责任感从而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确保投资项目成功。

3.房地产投资项目后评价有利于提升投资项目管理水平。对企业投资项目的评价,有利于投资决策,从而提高投资收益。有利于加强项目管理,企业投资项目的管理比较繁琐,项目中会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加大管理要求,健全管理体制。企业投资项目后,要对实际使用的材料、数据以及检验管理中会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估结果,通过企业对投资项目的评价,有利于新项目的投资、运转,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4.房地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可以有效地促进项目的运营。项目后评价主要是在企业的运营阶段进行,所以,可以有效的研究出投资初期和生产过程中的差距和不同。对预测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因素。加大管理力度,从而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营,以提高项目的效益。

四、房地产企业投资项目后评价方法

房地产投资项目后评价方法的基础理论是现代系统工程与反馈控制的管理理论,投资项目后评价亦应遵循工程相关的方法与原则。

1.房地产投资项目后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是逻辑框架法。逻辑框架法(LFA)是由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在1970年开发并使用的一种设计、计划和评价的方法。目前有三分之二的国际组织把它作为援助项目的计划、管理和评价方法。这种方法从确定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入手,向上逐级展开,得到其影响及后果,向下逐层推演找出其引起的原因,得到所谓的“问题树”。将问题树进行转换,即将问题树描述的因果关系转换为相应的手段---目标关系,得到所谓的目标树。目标树得到之后,进一步的工作要通过“规划矩阵”来完成,规划矩阵是一个4×4矩阵,矩阵自下而上的四行分别代表项目的投入、产出、目的和目标的四个层次;自左而右4列则分别为各层次目标文字叙述、定量化指标、指标的验证方法和实现该目标的必要外部条件。目标树对应于规划矩阵的第一列,进一步分析填满其他列后,可以使分析者对项目的全貌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简单地说,逻辑框架法是通过投入、产出、直接目的、宏观影响四个层面对项目进行分析和总结的综合评价方法。

2.房地产投资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分析评价方法是对比法,即根据后评价调查得到的项目实际情况,对照项目立项时所确定的直接目标和宏观目标,以及其它指标,找出偏差和变化,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和经验教训。项目后评价的对比法包括前后对比、有无对比和横向对比。

(1)前后对比法是项目实施前后相关指标对比,用以直接估量项目实施的相对成效。

(2)有无对比法是指在项目周期内“有项目”(实施项目)相关指标的实际值与“无项目”(不实施项目)的相关指标的预测值对比,用以度量项目真实的效益、作用及影响。

(3)房地产投资项目。横向对比,是指同一行业内类似项目相关指标的对比,用以评价房地产企业的绩效或竞争力。

(4)项目后评价调查,是采集对比信息资料的主要方法,包括现场调查和问卷调查。后评价调在事前策划。

总之,企业投资项目后评价对改善管理制度,提高投资者效益起到了重要性作用,能够有效地监测到项目实际的收益。并对评价后出现的问题及时地采取弥补措施,调整发展方向的项目损失,保障企业获得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 肇恒铎。企业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的思考[J].化工管理,2011(4)

[2] 高喜珍,韩洁。公共工程项目后评价内容及指标体系构建[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01)

投资项目的评价方法【第五篇】

关键词海上油气田;项目;后评价;研究

一、项目后评价概述

2004年国务院(国发200420号)《国务院关于开展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资委于2005年先后三次组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指南和研讨会”并在几个特大企业中开展了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示范,有力地推动了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开展。到目前,许多中央大中型企业都设立了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工作的兼职和专职机构,并且已经或正在编制自己行业或企业具体的项目后评价实施细则,并越来越得到国家和企业的重视。

1、项目后评价的含义和目的

项目后评价通常是指某一项目在竣工运行一段时间或投资直接经济效益体现出来以后进行的,对项目从目的、立项、执行过程、运营、效益、作用和影响等方面进行的系统分析和评价,其主要内容有前期工作评估、项目执行评价、生产运行评价、经济性评价、影响和可持续性评价。通过对项目的综合性评价,分析投资预期目标是否达到,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找出项目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项目投资决策和改进投资管理提供依据,促进投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项目投资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2、项目后评价的常用方法

项目后评价方法一般包括前后对比法、层次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成功度法和综合评价法等。

(1)前后对比法

所谓前后对比法是指将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评估时所测的效益、预期达到的目的和项目竣工投产运行后的实际结果相比较,找出项目优势和不足,总结经验,找出差异和不足,对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估。

(2)成功度法

成功度法是指依靠评价组或评价专家根据自己的经验,根据项目各方面的执行情况通过系统准则或目标来判断项目的成功程度。

(3)综合评价法

综合评价法就是对建设项目的各个部分、各个阶段、各个层次方面从技术效果、经济效果、社会效果和环境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二、海上油气田后评价模式研究

海上油气田项目后评价是指《》为满足国家和公司内部管理的需求,在项目投产一定时间后所进行项目投入、产出和风险等的经济评价和对比分析。其目的和意义是总结项目投资决策和实施的效果、经验和教训,以便更好地指导项目的生产运营,指导后续项目的投资决策,提高公司和项目管理水平。

(一)海上油气田项目后评价的主要方法

海上油气田项目后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对项目的经济效益、投资、操作费、产量、价格、成本、收入、利润等进行对比和分析,因此,后评价主要方法为前后对比法,即将项目ODP(总体开发方案)预测的主要经济指标(包括综合性指标和单项指标)与实施方案相应的指标进行对比,通过前后对比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二)油气田项目后评价的工作流程

油气田项目后评价涉及公司的上上下下和方方面面,因此需要形成一套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确各有关单位的职责和要求。油气田项目后评价的一般组织和管理程序如下:

1、编制项目后评价计划并纳入各有关单位年度工作计划。

2、明确后评价组织机构和报告关系,一般可成立后评价工作组或项目组。

3、后评价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和收集有关资料,主要包括项目基本情况、ODP、基本设计和实际的工程量、投资、费用、产量和费价格等。

4、进行项目实施后的经济评价;对投入和产出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分析原因;对影响项目效益的主要不确定性因素进行盈亏平衡分析、临界值分析和风险分析,并提出规避风险、控制风险的对策;得出评价结论和建议。

5、对后评价报告进行评审和讨论,进一步完善后评价报告。

6、完成后评价报告并提交有关单位或领导。

(三)油气田项目经济后评价的工作内容

经济后评价是对项目的成果和财务指标进行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益主要通过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税后利润、销售收人等财务指标来衡量,并与ODP的预计目标进行比较,分析项目效益增减的主要原因。

1、投资对比分析

投资对比分析是指将竣工决算投资与ODP批复的投资估算进行比较,计算差异,并分析原因。油气田开发项目的总投资由勘探投资、开发投资和弃置费组成,在后评价阶段主要对勘探投资、开发投资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开发投资应细分到三级进行对比分析,对于投资变化比较大的部分要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得出投资执行的结论,相关经验和教训。一般来讲,投资变化的原因包括工程量、设备及材料价格、施工和海上安装资源、进度和计划、汇率、定额或取费标准、设计及施工方案变更等。

2、操作费对比分析

操作费对比分析是指将实际操作费与ODP批复的操作费进行比较,计算差异,并分析原因。油气田开发项目的操作费一般由人工、油气处理、修井、船舶费等组成,在对操作成本进行对比时应进行分项对比和分析。

3、产量的对比

产量的对比分析是指将实际和预测的产量与ODP产量进行比较,计算差异,并分析原因。油气田产量有多种口径,在对比时应注意与ODP口径保持一致。

4、价格的对比

价格的对比分析是指将实际和预测的价格与ODP价格进行比较,计算差异,并分析原因。原油实际价格一般按销售部门FOB价格计算,预测价格按公司规定的价格计算。气田的实际价格按销售部门的实际价格计算,预测价格一般根据长期销售协议确定。

5、经济效益对比

经济效益对比分析是指将测算的经济指标与ODP经济指标进行比较,计算差异,并分析原因。油气田开发项目经济效益指标主要为内部收益率、净现值、净现值率和投资回收期、桶油成本等。在进行经济效益对比分析可以财务净现值指标为主。因为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指标是从不同的角度说明项目的盈利能力,它们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影响净现值指标的主要因素一般包括产量、价格、投资、经营成本等。

在进行经济效益对比分析时,可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在计算各因素对净现值的影响时可用后评价的值逐步替代ODP方案的值,从中计算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6、项目风险分析

后评价时项目的投资、建设期等已经确定。因此,影响效益的主要不确定因素为价格、产量、操作成本等,与前期相比这些因素的不确定性已大幅度下降。

在后评价时主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主要是进行盈亏平衡分析,临界值分析。定性分析主要是分析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可能变化趋势并对其变化可能给项目造成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规避风险、控制风险的对策。

7、对后评价进行全面总结,给出后评价的主要结论和建议

(1)经济效益评价

给出项目的经济效益的评价结论。

(2)项目单项指标的评价

通过分析投资、操作费、产量、价格、桶油成本等指标对项目的优势进行评价。

(3)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有关建议

总结项目的经验教训,针对项目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三、问题和建议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各单位领导、主管部门对后评价工作的重视十分重要,是后评价工作成功的保障。建议成立后评价领导小组,对每年的重要投资项目进行统一管理,制订和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和标准。

2、加强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后评价主要基础资料包括油气田ODP、基本设计及建设阶段工程量、总投资和分年投资,生产阶段的分年产量、操作费、油价及销售收入等资料。基础资料和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是项目后评价的基础和前提,直接影响着项目后评价工作的质量。目前,油气田前期研究等阶段的基础资料管理比较薄弱,建议落实责任,加强管理,建立基础资料信息收集和整理的机制。

3、注意计算口径的一致性

在进行投资、费用、产量等统计分析和对比时,经常会有不同口径的数据,造成对比结果的不合理或失真,因此建议前期研究决策阶段的工程量、投资、费用、产量等与项目实施和生产阶段的口径要保持一致,生产阶段的增量投资应单独统计和对比分析。

4、作好单因素分析工作

建议对影响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投资、操作费、产品价格、油田产量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列出各因素对油田效益的影响程度,进行经验教训的总结,对影响效益的主要驱动因素提出针对性建议。

5、后评价专业人员缺乏,应加强后评价相关业务培训及项目管理培训,加强经验交流和分享,使后评价工作更加扎实,更有说服力

6、加强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工作

项目后评价工作涉及项目油藏、工程、钻完井、油田操作等各个方面,对这些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对比经济人员往往只是大概了解,无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因此,建议专业部门的人员应参与后评价工作,这样才能更好的为项目前期研究、投资决策和开发生产服务。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8 2196818